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内部控制工作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人员组成
组长:
成员:
二、工作要求
1、内部控制工作小组负责学校内部控制建设、实施和评价工作,内部控制坚持问题导向和共同治理原则。
2、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和监督的相互作用,形成监管合力,优化监督效果。
3、确保内部控制覆盖学校经济业务活动的全范围,贯穿学校内部权力运行的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
三、协调部门及职责
1、协调部门:各处室、财务室、总务处
2、部门职责
各处室:协调设计单位内部的相关事项,提供我单位科学化精细化业务梳理成果等。负责开展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宣传和培训工作,起草工作方案、简报、总结等文件,收集整理内部控制规范档案,负责确认部门职责、岗位职责,开展岗位职责确定、轮岗、关键岗位人员管理、业务培训、职业道德教育等业务的梳理和整改。
一、实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背景及必要性
为了进一步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我国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于2008年5月联合下发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通知,要求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并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通知明确要求企业应当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可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审计。2010年4月上述五部委又根据《基本规范》印发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通知,规定自2011年起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起在国内主板上市公司施行,并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施行,也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因此,无论是国际形势、国内要求,还是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企业当前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
二、由内部审计部门组织实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依据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规定,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应当结合内部审计监督,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应当按照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程序进行报告: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有权直接向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监事会报告;企业应当结合内部监督情况,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三、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的具体开展
(一)评价工作目标
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是一个涉及公司治理、财务管理、业务流程控制等众多方面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革新的动态过程。内部控制评价的工作目标就是通过测试评价发现内部控制缺陷,从而提出改进建议,达到揭示和防范风险的目的。
(二)评价工作准备
1.制定评价工作方案,组成评价工作组。
2.组织召开被评价单位负责人会议,布置与会单位及时提供评价所需的制度文件、业务流程及相关记录等书面资料。
(三)评价工作实施
1.评价工作组应根据各单位提交的书面资料,运用查阅、调查问卷、个别访谈、专题讨论等方法,对企业内部控制五要素的总体情况进行初步评估。
2.评价工作组应对需重点评价的业务事项设计相关的调查问卷表,并将调查表及时发放给相关部门人员填写,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评价工作组应根据调查表的汇总结果确定下一步需测试和评价的重点环节,并通过个别访谈、专题讨论、检查记录、抽样、重新履行等方法进行具体的测试与评价。
3.评价工作组应根据现场测试与评价情况,规范编制工作底稿,并与被评价单位负责人交换评价初步结果及意见,要求被评价单位制定内控缺陷的整改计划。
(四)评价报告编制
1.内部审计部门应对评价工作组编制的工作底稿进行汇总和复核,复核内容主要包括:①根据评价工作方案及评估情况,复核现场评估范围是否完整,有无重大遗漏。②全面复核或抽查评估底稿,检查评估程序是否完整,评估方法和样本量是否符合评估质量要求,评估工作记录是否清晰,底稿是否规范等。③复核现场评估结论是否恰当,是否有充分可靠的评估证据做支撑;对于内控缺陷的认定与判断是否正确,缺陷潜在负面影响的分析是否充分、适当,缺陷认定的标准是否前后期一致等。④复核内控缺陷的整改计划是否具体可行,责任部门或责任人是否落实。⑤复核现场评价结论是否均经被评价单位负责人签字认可,有无相关的特别说明。
2.内部审计部门应根据复核结果,编制内控自我评价报告初稿,报告内容应包括:①董事会对内部控制报告真实性的声明,即声明董事会及全体董事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保证报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②本次自我内控评价工作概况,包括组织形式、评价时间、评价范围、评价方法、实施过程、汇报途径等。③内部控制评价的依据,说明企业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如评价遵循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等。④企业内部控制五要素的总体情况及评价结果(分别表述)。⑤本次重点评价业务事项的运行情况及评价结果(分项表述)。⑥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问题)及拟采取的整改措施,包括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标准,并声明前后期的一致性;内控缺陷的类别(财务报告缺陷或非财务报告缺陷;重大、重要或一般缺陷);拟采取的具体整改措施及预期效果等。⑦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结论。对于不存在重大缺陷的情形,企业应作出评价期末内部控制有效的结论;对于存在重大缺陷的情形。不得作出内部控制有效的结论。
3.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应就内控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向经理层或董事会汇报,评价报告初稿经企业经理层审核、董事会审批后确定。
4.评价报告报经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批准后应及时对外披露或报送相关主管部门。其中上市公司年度内控评价报告必须向社会公开披露,接受社会监督,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决策提供依据;非上市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须按规定报送财政等监督部门,接受政府的监督检查。
四、内控评价后续事项
1.被评价单位如存在内部控制缺陷,应严格按照既定整改方案进行后续整改,整改方案一般包括整改目标、内容、步骤、措施、方法和期限等,整改期限超过一年的,还应在方案中明确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以及对应的整改工作任务等。被评价单位应定期将整改方案实施情况向内部审计部门或经理层报告,对于未按整改方案规定期限实施整改的应说明理由及下一步拟采取的措施。
根据内部审计工作具体准则,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控制包括内部督导、内部自我质量控制与外部评价三个方面。内部审计的质量控制可以分为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两个方面,内部自我质量的控制又可以分为内部审计机构质量的控制与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两个层次。无论是内部控制还是外部控制都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内部审计机构要依据国家的同内审法律法规和准则、借签国际成熟经验,根据单位组织实际情况制定内部审计工作规范,从审计目标、审计方式、流程、质量控制标准等制度,外部评价必须确定一个稳定的内部审计质量外部评估标准,使内部审计工作中做到有明质量控制制度可依,使内部审计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建立完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体系,是确保内部审计质量的前提。
(二)科学的内部审计工作计划及审计工作方案是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基础
内部审计工作计划和审计工作方案直接影响到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制订一个科学合理的内部审计工作计划及审计工作方案是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在制订内部审计工作计划时必须结合本单位本组织的实际情况,选择重点领域、重要部门、重大资金及单位管理层及员工关注的重大事项,制订科学的内部审计工作计划,并且要根据审计项目的重要性、性质以及人员状况,制订审计资源计划的安排。在制定审计计划时,还要关注单位及组织内部风险领域及一些苗头性的问题,注意防范风险。内部审计工作方案的编制中,重点要做好审前调查工作,要注意收集和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情况及涉及的法律规章制度文件,确定项目审计重点,对项目的审计风险进行评估。同时还要注意审计目标、范围、内容、重点清晰,审计资源合理分配,工作方法、步骤和要求明确并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同时还要注意审计方案必须要报经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三)坚持严格的内部审计程序是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保障
程序正义是实体正义的前提,只有严格的内部审计工作程序可提高的内部审计质量,否则内部审计质量是无法控制的。内部审计的程序是指对审计工作过程的控制,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坚持严格的内部审计程序是必不可少的,审计计划的制订到审计档案的归档、后续审计等有一系列严格程序等必不可少,否则就不可能做到审计意见的客观性、相关性、充分性及合理性,影响审计质量的控制。
(四)内部审计工作底稿质量是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关键
高质量的内部审计工作底稿是高质量内部审计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因此我们在编制审计工作底稿要从形式和实质上两个方面来保证审计工作底稿的质量,形式上工作底稿要素要齐全,格式要符合编制要求;实质上工作底稿要内容记录完整,层次分明。要确保审计工作底稿质量还要确保审计证据质量,一方面要保证审计证据取得质量,要做到取证目标明确、范围清晰,灵活运用检查、观察、询问、函证、分析程序方式。另一方面做好审计证据评价质量,确保证据的相关性、可靠性和充分性,相关性是指审计证据与审计目标、审计结论的相关联;可靠性是指证据的可信程度和真实性;充分性是指审计证据的数量是否足以支撑审计结论,确保审计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第三,实行审计工作底稿复核制度,审计工作底稿必须要进行复核,根据重要程度确立二级复核制或者三级复核制,以确保内部审计工作底稿的质量。通过对审计工作底稿质量控制,形成“内容完整、记录清晰、结论明确,客观反映项目审计计划与审计方案的制定及实施情况,并包括与形成审计结论和建议相关的所有重要事项”。
(五)建设一支过硬的内部审计队伍是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根本
无论是审计计划的制订、审计方案的编制、审计工作的实施都是通过审计人员在进行,因此在影响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各种因素中,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在内部审计队伍的建设应当是内部审计各项工作的第一要素,要切实加强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的建设,科学合理地进行审计机构人员的配置,建设一支复合型审计队伍。首先加强内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其次,要进一步提升内审队伍的业务素质。提高不能局限于财务、工程预决算的知识的学习,还要加强对现代审计专业知识、法律知识及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在业务素质的学习提高过程中要注意“三个结合”,即业务培训与自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第三,建立一支复合性审计队伍。由于内部审计工作涉及面比较广,不仅要考虑审计人员业务能力,还要考虑到工作沟通协调能力,从而既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又提高了审计工作质量。
(六)积极开展内部审计质量
农信社内部审计控制其主要作用是对单位内部的各种经济活动、管理制度是否合规、合理及有效进行独立的评价,已确定的政策和程序是否贯彻落实、已建立的标准是否遵循、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有效,以及单位的目标是否达到等。主要发挥着以下五个方面的作用:
1.促进农信社依法合规经营。通过内部审计控制以促进农信社自我约束,自觉遵循国家的财政纪律和政策法规。
2.维护农信社的资产安全。通过内部审计控制,可以防止和减少财产物资被损坏,杜绝浪费、贪污、盗窃、挪用和不合理使用等问题的发生。
3.促进农信社提高信息质量。通过内部审计控制可以促进内部控制系统完善规章制度,自觉执行业务处理程序,科学地进行职责分工,使相关的会计资料在相互牵制的条件下核算,从而防范错误和弊端的发生,促进核算信息的正确性和客观性,为内部管理者掌握了解农信社的过去,控制目前、预测未来、做出决策提供更坚强有力的决策依据,对外披露的信息真实、可靠、完整,有利于提升农信社的诚信度和公信力,维护农信社的良好声誉和形象。
4.促进农信社提高经营效率。科学的内部审计控制,能够促进其他内部控制对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和人员的科学分工、积极协调、公平考核,促使各部门及人员履行职责、明确目标,保证农信社的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地进行。
5.促进农信社稳步改革发展。科学的内部审计控制有利于农信社将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在农信社的改革发展中做出符合战略要求、有利于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造长久价值的战略选择。
二、制约农信社内部审计控制的因素
1.受内部审计自身因素的制约。内部审计难以达到其控制的目的是普遍客观存在的,与审计活动相伴,不受审计人员控制。人们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改变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条件,降低其发生的频率和减少损失的程度,而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再者,现代审计中在审计的方法使用抽样审计,而抽样审计中,样本特征并不能反映完整的总体特征,这些因素必然制约审计结果。
2.内部审计控制受成本效益关系的制约。内部审计控制的效益表现在两个方面;由于某一内部审计控制环节而直接带来的效益,这是显而易见的,如通过对成本费用进行审计,发现存在的问题,制定适当的奖惩措施,达到节约成本费用的目的;另外,某一控制看上去似乎没有多大作用,但它会使整个控制系统的作用得到发挥,如通过独立内部审计,可以了解审计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及时发现失控环节和虚假审计信息,促进企业内部审计控制制度持续改进。内部审计控制的成本也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增加某一内部控制环节,必然会消耗人力物力;其次,过多的控制环节会影响业务处理制度,对企业的经营带来不利影响。在内部审计控制时必须考虑成本效益关系。
3.内部审计控制受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制约。因为内部审计控制毕竟要通过人的执行才能工作。这些工作人员的素质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必须具有良好的工作责任心,明确自己的工作所处的重要位置和责任,具有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另一方面必须具有与自己的工作相适应的工作能力,在业务出现不正常迹象时,应能及时发现,并及时采取措施。如果这些工作人员的素质较差,那么,内部审计控制便可能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
三、内部审计控制实施的具体步骤
1.明确内部审计控制部门。目前农信社通常授权内部审计部门为内部控制评价部门,负责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
2.制定内部审计评价工作方案。内部审计控制评价部门应根据农信社战略规划以及实际情况,分析农信社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高风险领域和重要业务事项,制定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评价方案,经理(董)事会批准后实施。内部控制评价方案一般应包含评价主体范围、工作任务、人员组织、进度安排等相关内容。可实施全面综合评价有利于推进内部审计控制工作的深入有效开展,也可以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采用重点评价和专项评价,有针对性的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
3.组成内部审计控制评价工作组。内部审计控制评价工作组根据经批准的评价方案,挑选具备独立性、业务胜任能力和置业道德素养的评价人员,组成评价工作组,具体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工作。
4.实施现场测试。内部审计控制评价工作组根据评价工作方案确定的评价目的、范围、入驻被评价单位,实施现场测试。现场测试一般要经过了解被评价单位基本情况,确定检查评价的范围和重点,开展现场检查测试,编制现场评价报告,提交现场评价结论五个主要环节。
5.汇总评价结果。内部审计控制评价部门汇总各评价组的评价结果,对工作组初步认定的内部控制缺陷进行全面复核、分类汇总,对缺陷的成因、表现形式及风险程度进行定量和定性的综合分析,按照对控制目标的影响程度判定缺陷等级,并对被检查单位提出整改建议,要求责任单位及时整改,并跟踪其整改落实情况;已造成损失的或负面影响的,应当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6.编报评价报告。内部审计控制评价部门以汇总的评价结果和认定的内部控制缺陷为基础,综合内部控制工作整体情况,客观、公正、完整地向经理层、董(理)事会和监事会报送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四、内部审计控制的方法
农信社在开展内部控制检查评价工作的过程中,应当根据评价内容和被评价单位具体情况,综合运用个别访谈、调查问卷、专题讨论、穿行测试、实地查验、抽样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广泛收集被评价单位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是否有效的证据。评价方法的选择应当有利于保证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证据的充分性是指获取的证据能够为形成内部控制评价结论提供合理保证;证据的适当性是指获取的证据与相关控制的设计与运行有关,并能可靠地反映控制的实际状况。
五、内部审计控制缺陷的类别
内部审计控制缺陷是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负向维度,即内部控制的设计或运行无法合理保证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按其缺陷严重度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一般缺陷。
1.重大缺陷,是指一个或多个控制缺陷的组合,可能严重影响农信社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而导致农信社无法及时防范或发现严重偏离控制目标的情形。如果一项内部控制缺陷单独或连同其他缺陷具备合理可能性导致不能及时防止、发现并纠正财务报表中的重大报错,就应将该缺陷认定为重大缺陷。例如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一项或多项重大缺陷,就不能得出该企业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的结论。
2.重要缺陷,即“应报告情形”,是指一个或多个控制缺陷的组合,其严重程度虽低于重大缺陷,但仍有较大可能导致企业无法及时防范或发现偏离控制目标的情形,并不影响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整体有效性,但须引起农信社董(理)事会和经理层重视和关注。
3.一般缺陷,是指除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之外的其他控制缺陷。不构成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应认定为一般缺陷。
六、加强农信社内部审计控制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1.加强内外监督,保障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有效贯彻和落实。内部审计是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内部应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独立地行使审计监督权,强化监控,加强内部审计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规范内部审计工作的全过程。每项工作都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并结合农信社实际情况,制定出内部监督的办法;还要拓宽稽核范围。尽量覆盖所有的业务领域,对重要的业务岗位要进行经常性的稽核,从而提高内部审计的有效性。在加强内部审计的同时,还必须强化外部监督与约束机制。在管理者内部审计控制观念普遍淡薄的情况下,要充分发挥政府在企业内部审计控制方面的作用,依靠政府的权威性,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控制制度,并使之有效实施。
2.提高企业管理者的内部审计控制意识。企业管理者对内部审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以及运行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必须提高农信社领导对内部审计控制的重视程度。现代企业应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消除某些人在制度面前的种种特权,对违反制度的人员,不分职位高低,在批评教育的基础上,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同时,强化企业领导的财经法律意识,提升对企业内部审计控制的认识,使之自觉遵守法律规定。管理者不仅负责建立制度,而且负责监督自身认真执行,带头遵守制度规定,将内部审计控制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3.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是加强内部审计控制的关键,农信社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提高审计人员整体素质。在聘用审计人员上,要制定严格的招聘程序,不仅要选择业务能力强的人,更要选择那些具有良好的道德观、价值观的人才。在培养人才上,不仅要定期进行业务培训,更要注意其职业道德及法制观念的培养。并定期对审计人员进行业绩、道德品质、思想操守等综合考核,以充分激发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七、结语
1.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意义作用
1.1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意义
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其实就是企业内部控制其中一环,是为了确保企业的资产安全,严格检查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一种制度。在企业的各类经济行为中我们都可以见到内部控制的作用。比如合理的运用企业资金、精确的账目开支、正规化的企业会计管理等。这样的一些措施有效的降低了企业经营中的困难,是对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有效保障。
1.2会计内部控制的监督作用
在现今一切会计工作都是在计算机完成的前提下,很多数据都变得很容易作假.而往往没有他人的监管,会对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但在实行会计内部控制这一措施后可以形成多方监管,合理分配权限,让各个部门之间相互督促。当每个部门都是严格要求后,相信造假事件也不会有发生的机会了。而这样认真整理得出的企业会计资料,也更加使人信服,让企业财务更加透明。
1.3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对效率的提升
企业的会计内部控制可以明显的提高企业的内部工作能力。会计可以精确的分析各个部门的资金需求。而领导便可以合理的调控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量,工作方案,最终得到更高的工作效率。内部控制是帮助企业获得更高收益的好方法。
2.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2.1企业对会计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充分
我国由于刚刚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在会计内部控制方面的知识太过贫乏。而一些企业员工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往往误认为会计内部控制只是单纯的数据统计正规化,是一些麻烦的规章制度,是对自己的限制。往往忽略了优秀的会计控制制度是可以减小企业风险,规划正确发展方向,为企业带来巨大收益的。企业如果不对其重视,就算会计内控再好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2企业会计组织不够专业
如果会计人员自身的能力都很差,那想做好企业内部控制也是痴人说梦。我国现阶段的会计从业人员大多为老会计,在处理现今的问题时往往力不从心,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更有一些企业任人唯亲,大量聘用自己的亲朋好友,导致这些账目混淆不清难以辨别。甚至发生了做假账这样严重损害公司利益的事件。一些企业是没有内部监管部门的,往往无法检查出一些明显不合法规的问题。就算发现漏洞,有的人处于获取利益的目的也同流和污。而有的企业就算有了书面规定,但实际仍是暗箱操作,最终的结果完全不按办事原则办事。会计人员和企业办事的不专业最终令良好的会计内部控制化为泡影。
2.3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信息化低下
会计内部控制是依托信息化发展起来的。当前我国的信息化发展并不快,所以许多企业没有准确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地位。由于对信息化的不敏感令企业存在很多信息脱节问题,这让许多违法事件得以发生。由于信息化需要大量的技术和专业人员,往往为了节约成本和为了不泄露自身商业机密,一些公司放也弃了信息化处理。
3.规范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方法
3.1企业领导应提高对会计内部控制的认识
企业领导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想要内部会计控制得到应用,领导必须起带头作用。带头者应及时学习新鲜观念,了解现代化的企业发展需要规范化的操作。当企业将会计内部控制正确的运用到生产经营中时,腐败现象也会日益减少,企业员工利益得到保障,公司自然会高速发展。作为企业领导应该明白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提高对会计内部控制的认识。在公司可以创立专门的会计内部控制机构,立下适合本企业的优秀方案,清晰的控制发展风险,加速会计内部信息的传递。严格的评判会计的工作结果,让其良好的运行。在日常的相关工作中也应跟员工讲解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为企业培养出重风险、讲责任、讲信用的氛围,为以后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全面实施打好基础。
3.2实施严格的内部审核制度
想要好好的实行内部控制,就得进行严格的审核。针对这一问题企业应交由专门的检查监督部门。这个部门应该于财务会计部门分开,这样才能保证审核的公平公正。让这个部门单独了解每个任务的进行,每个人员的工作情况,将不同的工作单位人员责任分清,避免一人独揽大权。不论大事小事应征求多个管理人员的意见,而审核也应该正规化,多层审批。对于会计人员也应不定时的检查,看其是否按照规章办事。也可以将合理的表彰与惩戒引入工作中,这样不仅可以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也可以让不按规矩办事的人不敢再犯。引入考评制度也是很好的办法,对工作人员不仅进行工作问题的检测,也要考验他们对新规章新制度了解学习程度。只有这样才能公正客观的分析问题,让会计内部控制发挥最大最用。
3.3会计内部控制的改革
为了应对出现的种种内部控制问题,企业应该对症下药,对一些问题进行着重解决。为了获得最有效的内部会计制度应从这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无论如何都应遵纪守法在国家的法律允许下进行微调,得到最适合本企业的会计内部控制方案;应将眼光放宽阔,了解到会计内部制度不仅可以在金融上产生作用,在企业的发展方向、人才管理、风险规避中都可以发挥作用;在部门的建设上也可以让各部门连成一线,既不重合但也不割裂开来,这样各个部门都能担负其自身责任,也能相互帮扶最终双赢;而对风险的预估也是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要一环,这在过去往往容易被忽视。风险分析是个复杂的过程,在收集了会计账目后应根据目前的预算情况合理评估。在审核后好让企业看清当前决策的收益风险,健全可靠的风险分析对企业是帮助巨大的。在风险分析中时刻注意客观性,以发挥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优秀作用。
4.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