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幼儿教育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日常习惯;日常行为;情感沟通
幼儿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幼儿教育主要是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幼儿教育是学前教育或说早期教育的后半阶段,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重要”指的是它是一个人发展的奠基时期,许多重要能力、个性品质在这个时期形成基本特点;“特殊”指的是这个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从最初的不定型到基本定型,转而可以开始按社会需求来学习并获得发展的过渡时期,所以很多东西需要从这个时期为其培养好,以便顺利进入下一个阶段学习与生活;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将从以下方面对幼儿教育的方法进行阐述与论证。
一、对幼儿教育的日常习惯进行引导与教育
幼儿的日常行为伴随幼儿的成长,生活与学习中,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是使一个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石。由于幼儿的身体及智力等未发育完全,对很多事情判断不了好坏,自身比较缺乏判断力,所以很多情况下,家长和老师的责任就比较重大,要适当地进行教育与引导幼儿的发展。在众多幼儿的日常行为中,幼儿的说谎行为是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针对幼儿说谎行为方式及其教育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个人刚出生时,是不知道说谎话的。从幼儿期以后,他也逐渐开始从同伴那里学习说谎,到少年期以后,同伴成了他说谎的主要来源。
怎样才能使孩子不说谎?首先,作为父母不要随便以成人的道德标准来责难孩子。幼小的孩子说谎的动机不一定是为了损人利己、伤害别人或掩盖自己的错误,而是现实与臆想混淆不清的表现,甚至从不道德的方面去说谎。
要想让孩子不说谎,作为父母应该要言而有信。父母要先检讨自己平时的生活态度和处事方法。我们不仅“不教给”孩子说谎,而且要营造一种环境,尽量少地引发孩子们的说谎行为。例如:我们在处理孩子们一些并非故意的或偶然的过失行为(如打碎了或丢了东西等)时,如果我们做的合乎人道,不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孩子会变得像我们一样以诚实、人道态度对待别人的。
幼儿可塑性强,辨别是非能力差,父母的言行举止将对他们的日常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父母一定要注意道德修养,严于律己,凡是要求孩子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苏霍姆林斯基说:“每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让我们以此为鉴,为了孩子,为了未来,更加重视幼儿的日常行为教育吧!
二、对幼儿教育的日常习惯进行培养
近年来,从习惯入手来研究幼儿教育也开始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在幼儿园的教科研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也一直是课题研究的重要方面。我们不光注重研究幼儿园一日活动中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更注重探索为家长教育提供新观念和新思想,从而改变家长观念,通过家园合作,为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创造一个积极环境。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高尚的心灵是在劳动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关键是要使儿童从小就参加活动,使劳动成为人的天性和习惯。”在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劳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劳动观念的培养、劳动技能的掌握,是孩子成才的必要条件。
现在家庭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幼儿的劳动意识越来越差。有些家长只注重让幼儿识字、学算术,梦想将来如何,却忽视了孩子作为一个个性健全的人应从小学会基本的生存技能,那就是劳动。因此,在3~5岁这段人的智力、个性、劳动意识等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作为教师,对幼儿劳动观念的培养更要有紧迫感、危机感,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劳动教育,使他们对劳动感到渴望,知道劳动是光荣的。我觉得可以从以下方面对幼儿日常行为劳动进行培养:
1.让幼儿了解劳动的内涵,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
2.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学会劳动,并坚持劳动。
3.加强家园联系,共同养成幼儿的良好习惯。
三、与幼儿进行情感沟通
幼儿时期是人的情感发展奠基时期,也是一个人情感发展与培养的最佳时期,及早培养幼儿同情、分享、关心、热爱等良好的情感品质,促使幼儿情感和人格的健康发展,是家长与教师的重要职责。
1.幼儿情感的发展及特点
幼儿期的儿童随着活动内容的增加和活动范围的扩大,需要也逐渐扩大,因此,他们的情绪与情感也变得越发丰富,表现出以下特点:
(1)情感复杂化
幼儿情感复杂化表现在体验的层次增加、涉及的范围扩大、指向的目的明确和表现的形式多样化。
(2)情感社会化
幼儿时期的儿童与周围人们的社会交往增加,尤其当语言表达发生困难时,幼儿往往采用表情和动作来补充。在实际的交往中,幼儿还能比较正确地领会别人表露的情感,并作出相应的反应。这种交往能力不仅反映出幼儿认识能力发展,也反映了他们的情感交往能力的提高。
(3)情感个别化
幼儿的情感包括一系列基本的情绪体验,如:快乐、痛苦、愤怒、惧怕、害羞、悲伤等等。但是,每一个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绪体验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与他们各自的神经类型、经验特点以及具体的情境刺激有关。一种情感与某种具体的情景和特定的认识反复结合,便可以形成幼儿情感的某种倾向性,这种倾向性更反映出幼儿情感的个别化。
幼儿情感的个别化不仅影响着个性的形成,而且也影响着他们智力的发展。幼儿期与婴儿期相比较,虽然情感发展的倾向更多地显现出成人化的特点,但是在培养内容与方法的选择上,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幼儿的情感正处在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和婴儿相比较,幼儿的情感只是开始复杂化、社会化和个别化。因此,幼儿的情感,尤其是幼儿初期的情感,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留着情感早期发展的特点,如容易转移、容易冲动、容易受感染、比较外露等。
2.理解、接受幼儿的情感
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前提就是要理解接受幼儿的情感。我们每个人在儿时都会有妒忌、仇恨或敌对情绪,这样的情感当年都是成人不允许表达出来的,例如:我们必须作出疼爱小妹妹的样子,愿意让她玩我们的娃娃或让邻居的男孩骑我们的小车子既然真实存在,我们就应该接受和理解,但接受和理解不是赞成,而是接受后要引导幼儿把这情况表达出来,而不是隐藏起来,这样我们就能做更多的工作帮助幼儿克服这些不健康的情感。
3.帮助幼儿控制自己的情感
幼儿情感控制能力的发展,需要依靠成人的指导和帮助。成人一定要乐意接受幼儿的微笑,一定要热情地握住他们伸过来的小手,把他们亲热地抱在怀中,在他们需要与人亲热时一定要和他们说说话。总之,成人对幼儿的热情和友好必须作出反应,这样他们的自信心就会增强。
幼儿教育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幼儿教育存在很多不确定性,而且可塑性强,从幼儿的日常习惯进行引导与教育、幼儿教育的日常习惯进行培养、幼儿进行情感沟通进行论述,幼儿身心发展从最初的不定型到基本定型,转而可以开始按社会需求来学习并获得发展的过渡时期,所以很多东西需要从这个时期为其培养好,以便顺利进入下一个阶段学习与生活。
(一)教育设施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幼儿教育设施已今非昔比。完善的幼儿教育设施是开展幼儿教育的硬件基础,同时也是激发兴趣、开发思维和锻炼身体的保障。“玩”是孩子的天性,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始终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让孩子能够在“玩”的过程中体现天赋和挖掘潜力,需要完善的教育设施作为支撑。目前,在幼儿园的教育设施建设中,往往不乏一些高科技教育设施,不仅能够实现传统教育的教育功能,同时在幼儿教师的配合下,锻炼幼儿的抽象思维,开发智力,对幼儿教育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教育设施对于幼儿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师资力量
如果说幼儿教育设施是幼儿教育的硬件部分,那么师资力量自然是幼儿教育的软件部分。传统观念认为,好的师资力量是教育成功的前提,教师的能力往往是教育结果的潜在表现之一。尤其对于幼儿教育来讲,由于幼儿的可塑性极强,在幼儿园期间,教师的行为和举止往往会对幼儿的行为习惯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对幼儿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的要求自然是不言而喻的。由于幼儿教育主要集中在3~6岁,幼儿的智力开发、习惯培养、兴趣爱好等方面均需要幼儿教师的引导教育。有研究表明,5岁之前是人的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相对于18岁正常智力水平,50%的智力是4岁之前获得的,30%的智力是在4~8岁获得的,由此可见,幼儿期的智力发展速度是惊人的,因此,幼儿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育水平是幼儿教育及后续教育的关键所在。
(三)卫生保健
卫生保健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也是幼儿园的首要任务。幼儿正处于身体的生长发育阶段,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尚不完善,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因此,在幼儿园这样的环境中,相互接触密切,极易引起疾病的传播,因此卫生保健工作也是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做好卫生保健工作的前提和保障,组建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小组是必要且重要的,做好定期卫生检查、健康检查、幼儿预防接种等工作,可以有效降低幼儿的患病率。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加强幼儿的体格锻炼,强化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安全责任制,将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坚决消灭安全隐患,确保幼儿茁壮成长。
二、幼儿教育的方法
(一)家园沟通与合作
家长与幼儿园的沟通合作是幼儿教育需要重视的问题。由于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家长与幼儿园教师之间缺少沟通,对孩子身心发展的了解存在片面性,导致对幼儿的教育方式出现不科学、不合理等问题。因此,建立幼儿教师与家长的互动平台是保障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之一。学校应定期举办家长会,以便双方都能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状况,对孩子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言传身教,树立榜样
家长和幼儿教师都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让孩子在一定的潜意识下进行学习和模仿,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不容忽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种作用会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古人云:言教不如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为了做好幼儿教育工作,家长和幼儿教师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洁身自律、以身作则,给孩子起到表率和榜样的作用。
(三)循循善诱,鼓励教育
幼儿良好行为及习惯的培养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循序渐进、耐心培养。对于幼儿教育,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园,都不应该操之过急,而是针对孩子的个性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教育和鼓励教育。幼儿教师的耐心和鼓励对孩子的身心成长起着关键作用,尤其是在幼儿的心理发育方面,教师的鼓励会塑造孩子自信、勇敢、坚强等特质,从而提高孩子的适应能力。
(四)纠正错误,提高认识
俗话说,人无完人,孰能无过。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往往会犯一些小错误,这就需要家长和教师及时纠正。有的家长或教师对孩子缺少足够的耐心,面对孩子的一些小错误,往往是抱着“棍棒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的传统思想进行教育,其实这样的教育不仅达不到最佳的效果,同时还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幼儿时期是孩子学习能力的迸发期,作为家长或者教师,应该平等地面对孩子、耐心地引导孩子,给孩子进行叙事性教育,让孩子明辨是非利害关系,从思想上让孩子提高认识,从而减少犯错误的几率。
三、总结
1、家长和教师应成为合作伙伴
作为幼儿教师,每天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幼儿,还有我们的家长朋友,能够赢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是肯定我们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保证良好的保教工作的同时,做好家长工作,加强家园合作,成为教师的另一项职责。家园合作、教师与家长之间建立起亲密的伙伴关系是必要的,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话题一一孩子、有一个共同追求的目标一一孩子的健康成长、希望孩子具有健康的人格。孩子进入幼儿园,我们教师首要的任务是了解孩子,如果家长愿意做我们的朋友,把自己对孩子的了解如实的告诉我们,这会使教师的教育更具体,更有针对性,为下一步培养好孩子做好铺垫。
2、幼儿园家长工作的方法与途径
提升家长的教育理念,丰富家教知识:
2.1 开设家园共育栏目。家长园地一直以来都是我园每个班级与家长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而且内容包括家园合作的方方面面,有向家长介绍幼儿每周在幼儿园学习生活的内容;有卫生保健常识方面的知识;有最新的家庭教育理论资讯;有礼仪小标兵的专栏;还有家长对幼儿园和班级提出建议或意见的专栏等等。家长园地的内容形式多样,使之真正促进了教师也家长之间的沟通。让家长及时了解班里的教学情况和要求,及时了解孩子的表现,以便配合教育。
2.2 举办家长会。我园每学期要求开学初和学期末开两次家长会,在家长会上老师和家长都有发言的机会,首先是教师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知识和平时我们应对孩子提出的一些近期目标,然后是家长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教师做好记录,如有时间当场可解释家长心中的疑问,我们每班有一名家长代表,如果家长对班级工作或幼儿园的工作有什么想法和看法也可以通过班级的家长代表反映给班级老师,以便及时让家长了解我们的工作,减少误解,共同做好育儿工作。
2.3 幼儿学习成果汇报。一学期结束了,孩子在幼儿园都有哪些收获呢?这是家长最想了解的。我们每个学期末都要把家长请来向家长汇报本学期孩子在幼儿园所学的知识,那对于我们家园合作也是一次促进,与家长的沟通话题也多了一些,平时工作再忙的家长都要抽出时间来参加,说明家长对于孩子在幼儿园中的点滴进步都是放在心上的,家长在孩子的表现中不仅看到孩子的进步,更从中学到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如何赏识教育。
【关键词】赏识;尊重 ;幼儿教育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教育学专家梅克教授说:“没有残疾的孩子,只有残疾的教育。”她确信,每一个生命都有特殊的潜能,而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开掘每一个孩子的创造力。而赏识教育正是因材施教的良方,要实施公平、平等的教学。
一、营造一个被接纳、尊重差异的环境
给学生营造一个被接纳,受欢迎、尊重差异的环境是至关重要的。赏识教育的倡导者周弘就认为“奥妙在于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有个孩子是幼儿园中的“胆小鬼”,学校里的比赛、班会活动都看不到他的身影,也不敢和小朋友做游戏,自来到笔者任教的班里,他却似脱胎换骨般有了上进的表现,课堂上他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充满自信,为什么同一个孩子,表现却有天壤之别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原来的老师、小朋友给他制造了一个没有安全感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似无头苍蝇般窘迫,孩子偶然的某个错误被老师在集体中无限放大了,孩子的一些不足在教师一次次的否定之中被不断强化了,当营造的是一个被接纳,承认差异,而且尊重差异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如鱼得水般自如,充满自信,并能充分展现自己。
二、以赏识的眼光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人的发展也应该多元化,所谓一眼看透,一棒打死人的做法是极不科学的,从古至今,大智若愚者有之,大器晚成者更有之,爱因斯坦为人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可他也曾是个学习困难的学生,所以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展望孩子,不能总给孩子套圈,不要紧抓住孩子的缺点,更不要将缺点无限扩大,而应放宽视野,努力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扩大,给他们展现长处的机会,并不吝表扬,这样孩子才能充分找到自信。
日本教育家铃木镇一曾说:“受到赏识是每一个人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被爱是世界上一切美好事物的源泉”。每个孩子都有他的长处,宽容地去接纳孩子,用心的体会、细心地观察、肯定他的闪光点,努力地教育,相信总有一天,孩子会有很大的转变。因此教师应该放下严肃的架子,给孩子一个可以主动接近和畅所欲言的理由,应该学会观察、洞悉孩子,一些在集体活动中没有得到锻炼找到成功感觉的幼儿,尤其应该引起教师的足够关注,我班有个孩子平时表现不好,经常被批评,有一次,我偶尔发现他对画画很感兴趣,于是我为他找来了各种不同的画纸,同时提供了几本画画书,结果其作品得到老师的肯定和小朋友的欢呼,成功的感觉萦绕着他,让他从此找到了幼儿园学习的信心。
三、积极引导与正面评价
教师要用心去发现孩子的兴趣与闪光点,还要运用积极的引导、正面的评价,慎用反面的评价,积极的引导、正面的评价能催人奋进,而反面的评价往往会伤害自尊,削弱自信。
有句话说得好――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关键看老师怎么去把握,以发展的眼光看孩子,以赞许的眼神鼓舞孩子,孩子将异常精彩,因为赞赏是激发儿童内心张力的不可或缺的外部驱力,一味批评与赏识、引导在教学中的截然不同的反应!在很多情况下,孩子能不能克服困难、超越自己,并不单单取决于孩子自己,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老师以怎样的态度和情感去引导孩子,因为成人的态度是儿童对自身言行作出价值判断的依据,每个儿童的内心都需要而且渴望老师以积极的情感去影响他(她)们。
当孩子出现特殊行为时,别急于将“行为”判刑,而应认真分析行为产生的原因,用心与孩子沟通,当然,对孩子的赞美与赏识不是无原则的,而应该是运用科学的、适用的方法。美国的教师从来不会轻易拿学生去做比较,在老师眼中,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在自信心方面,远胜与其他国家。人之所以能,是因为相信能,自信心是多么的重要,而老师千万要懂得“评价”的艺术。
四、创造机会,体验成功
一种尴尬的困境,往往容易走上恶性循环的道路,即:表现差――老师批评――同伴不喜欢――产生不良情绪――表现更差――老师批评――同伴不喜欢――产生不良情绪,绕上这个圈子孩子是很难实现跳越的,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无论如何都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教师改变因经常批评孩子给孩子造成的不良心理环境,尽快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被接纳的满足,这样才可以渐渐引导孩子在学习生活中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在学前教育的诸多教学形式中,集体活动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形式,它给孩子以“亮相”的机会,对于幼儿规范自己的言行、锻炼人的胆量、展现自己的能力、获得成功的满足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应该将目光聚焦在他们身上,适时地提供机会,请相信在孩子心中,还是会激动不已,一旦感觉到自己是被集体所关注和肯定的,有了成功的体验后,便会主动、积极地去寻找可以成功的方法,以满足自身的成功需求,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所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笔者教过一个孩子,因为一次提问意外地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许,受宠若惊的他象换了人似地异常认真起来,而且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一直将精彩继续到底,令在场的老师刮目相看,可见,成功的体验对于一个人的转变和奋进是何等的重要。
教师的爱是滴滴雨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面对孩子应该花时间和精力去关切这些孩子,发现每个孩子的潜力,及时地采取一些科学、人文的方法进行引导,使孩子能在自信中成长,真正将“面向集体”这句话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周弘著.《赏识你的孩子》[M].广东科技出版社,2010
[2](意)蒙台梭利著,胡纯玉译.《发现孩子》[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
[3]申继亮,方晓义.《关于幼儿心理发展中敏感期的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2
[4](意)蒙台梭利著,霍力岩译.《蒙台梭利教育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霍力岩.《蒙台梭利教育法与幼儿教育改革》[M].比较教育研究,1999
[6]杨涛.《美国“幼儿中心主义”美术教育思想浅谈》[J].美与时代,2008,
[7]李敏谊.《美国早期教育课程模式与当代中国早期教育课程改革》[R].学前教育研究,2009(01)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育理念;解决对策
幼儿阶段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基石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学会了如何做人,古人云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所以这一阶段有着非常重要的奠定作用。在这个阶段,我们必须不遗余力地对幼儿的个性和品质进行培养教育,这对每位幼儿教师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目前教育领域的一大难题。在新的时代,我们更要顺应时展的要求,寻求更加深入有效的教方式。
1.影响因素
1.1 教育观念问题
众所周知,社会基本组成单位就是家庭,所以家庭环境就会直接导致幼儿个性的形成。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生活模式,因此不同家庭的父母教育观念也会不同。父母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孩子的性格养成也是不同的。很多父母对于幼儿时期的孩子过分溺爱,或者直接忽略掉幼儿时期的教育,认为教育不急于孩子成长的前些年,疏忽了对孩子心理上的重视,缺少亲身教育孩子的时间。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下,幼儿就很难形成独立良好的个性,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
1.2 隔代教育问题
如今生活压力很大,很多年轻父母需要忙于工作来维持家庭开销,父母双方都没有多余的时间来照顾幼儿,所以幼儿的教育一般是由祖辈来完成。虽然祖辈可以很好地照顾好幼儿的日常起居,但是毕竟对于新时代的教育理念和生活模式不很了解,价值观念与当下年轻一代的价值观念有很大的出入。非常常见的现象就是父母因看不惯祖辈过分溺爱孩子而发生争吵,这对于幼儿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很多孩子的独立思维能力和自信人格的养成难以实现。
1.3 幼师质量问题
如今的幼儿园扩大幼师招收,导致很多学历和素质都不达标的幼师走上了岗位。但是教育的发展要以老师为本,教师自身无法有着良好的素质,就很难给幼儿带去榜样作用,甚至会误导幼儿的思想。所以幼师的质量也是幼儿教育的关键因素。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幼师的整体素质还不能达标,虐童、体罚事件层出不穷,严重制约了幼儿教育的前进道路。
2.幼儿教育的错误观念
幼儿园是孩子在接受正式教育之前打基础的地方,在这里幼儿的个性与品质都将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对于孩子将来的成长方向是很关键的。但是目前幼儿园教师还很难做到对幼儿心理上的培养,他们只是对幼儿的生活作息有一些程度的约束,无法深入到幼儿的思维层面上,也就很难让孩子养成独立的个性和完善的品格。不仅如此,很多幼儿教师并不能很好的对自己的岗位负责,他们只是得过且过,对于幼儿的个性不十分关注甚至有意疏忽,也无法很好地以身作则,给孩子的发展带去了很多误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严苛要求幼儿行为
孩子在幼儿园的基本教育形式主要是做游戏,通过娱乐的方式来学习外界事物。但是很多幼儿教师在孩子入学开始就进行了严苛的要求,限制孩子做游戏娱乐。比如幼儿不可以随意走动,只能安安稳稳坐在教室里,不许交头接耳,保持沉默肃静等。这些要求无疑限制了孩子的天性,只会让孩子更加害羞内敛,不能建立其良好的自信,也难以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1]。这是被动刻板的教学方式,一味接受幼师的指令只会禁锢了孩子的思想,不利于幼儿思维的开阔发展。
2.2 不能走入幼儿的内心
幼儿们刚刚接触这个世界,思想还没有发展成熟,只会对外界的事物做出本能的反应,不会多加经过大脑。所以孩子总是把自己淘气的天性展示出来。但是很多幼师没有认清这一点,他们总是不由分说去惩罚顽皮的孩子,或者只对他们认为表现好的孩子多一些照顾。主要源于教师不能够清楚认识幼儿心理发展的方向,只认为幼儿什么也不明白,幼师的行为不会考虑孩子的内心,损害了孩子的自尊心,给孩子的成长留下阴影。
3. 幼儿教育培养方法
3.1 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我们要为幼儿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良好的环境可以激发幼儿对外界事物学习的兴趣,让幼儿抛弃封闭的心理,使他们爱上集体生活,同时还可以刺激孩子的情感发展[2]。比如可以在教师里放一些玩具,让孩子很快的熟悉环境,没有负担的玩耍。同时幼师还要指导他们去自己规整玩具,自觉将玩具归位,养成孩子自觉的良好习性。
3.2 重视游戏娱乐教育
幼儿的教育环境不可以一味严苛,不可以只是死板地呆坐在教室里,这会影响孩子的思维发展。在做游戏时也不可以过分严格要求幼儿,让孩子自由玩耍,释放天性。同时也要给孩子更多的游戏空间,不多加干涉孩子之间的玩耍方式,给孩子更多的选择权利。比如让孩子自由玩耍,在一定的限制环境下自由交流,自由选择玩耍方式。而且幼师也要参与其中,与孩子共同玩耍,多加交流互动。
3.3 让孩子亲近自然
在日常的幼儿教育中,幼师应该让孩子多多亲近丰富多彩的大自然,让孩子走出去,多参加一些自然活动,释放天性。这些活动不仅有利于幼儿增加对大自然的兴趣,还能够让孩子养成热爱自然的良好品质培养孩子的爱心,让孩子亲身去种植花草,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3.4 开展新颖的日常活动
幼儿们玩耍的时间久了,自然会对以往传统模式的娱乐方式产生倦怠。所以幼师可以多多开展一些新颖的活动,这些活动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心理,及时对孩子进行指导约束。这就要求幼师要多费工夫,在活动方式上进行创新,既要保护孩子的安全,又要锻炼孩子的独立和胆识,挖掘孩子不同的一面。让孩子不拘泥于传统模式,寓教于乐,慢慢渗透孩子的内心世界。
3.5 增加幼儿教育经费
虽然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我国的幼儿教育还很不成熟,它的基础性和公共性还不能得到保证。现如今的幼儿教育资源严重不平衡,政府没有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去发展该项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3]。我国目前的幼儿教育经费主要以家长投入为主,而且经费数量一般不低,导致家长为生计产生了很多苦恼。所以政府必须加大投入幼儿经费,多建立公立幼儿园,减少因私立幼儿园造成的水平参差现象。也要重视地域差异,加大农村地区的幼儿教育投入,有效避免两级分化现象出现。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幼儿个性和人格的养成发展离不开幼师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二者有着各种不同的职责。新时期的幼儿教育更要剖析深刻,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创新方法,洞悉幼儿的心理发展。幼师要以身作则,对自己的岗位认真负责,对幼儿的教育方式也要更加新颖,更加丰富有效,走出角色困境,幼师既是孩子的朋友,也是孩子的人生导师。所以要不断直接孩子的内心世界,这样才能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和独立的人格,引导幼儿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程秀兰. 幼儿教育本质的规定性及其意义[J]. 学前教育研究,2014,09: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