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上网情况调查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上网已在学生中形成了一股热潮,特别是高年级学生。为了更好地了解互联网对同学们的学习、生活的影响,了解同学们迷恋网络的原因,我们才做以调查。
调查方法:统计、观察及询问法
调查人:
1、对于上网,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基本上都会上网,熟练上网的比率也越来越高,且男生多于女生。
2、上网的目的,主要是玩游戏、交朋友、聊天,其次才是阅读或查资料,高年级一部分学生也有意或无意地进入过黄色网站。
3、在网络中迷恋的、家庭氛围过于压抑的那些学生大多选择去网吧上网。
4、学生上网时间,一般选择在双休日、放学回家时,平均每星期上网时间为2-3小时,做到有节制与适度;但有15%的学生痴迷于网络之中,难以自拔,每星期上网时间至少7小时,几乎是天天想去。 5、对于上网的感觉,有85%的学生觉得开心、舒畅、爽、刺激。 15%的学生感到没什么感觉。
6上网的经济来源。65%是来自于父母给的零用钱或压岁钱,2.5%的是向同学借的,还有32.5%,都是靠给别的同学抄作业,甚至向别人勒索。
7、父母懂得网络知识的只有38%;对于孩子上网,持支持、理解态度的不多,仅仅为20.6%,大多家长是见网色变,禁止孩子上网。
调查结论:
1、加强思想教育。网络带给了少年儿童巨大而无行的积极因素,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多严重的消极影响。小学生由于年龄少,辨别能力差,自制力、意志力都有待于进一步增强。应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自律,使同学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辨别能力。在矫治学生痴迷网络的行为时,让他们自我教育,进行自律是很重要的。
2、把电脑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工具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除了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还要以活动训练为载体,让学生通过对人物采访、辩论会、资料查询等活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他们在活动中说说、看看、查查、写写,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由于活动中学生是以主体活动者的角色出现,而不是旁观者,他们始终参与活动进程。因此,学生有了独特的亲身感受,才会不知不觉中明白了网络所带给他们的精彩,也清楚了上网应有所选择与控制,进而达到自我克制的目的。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调查报告:截至2004年7月,我国登记注册的网站已有62万家,上网人数达9000多万,其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82%,未成年人占17%,目前这个比例仍有不断上升的趋势。笔者对青少年群体当中的初中生进行了调查,并做了深入分析,以期能为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缓解不良冲击提供一些裨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较强的建议与对策。
二、研究方法
本论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并辅之以文献法。以大连的初中生为总体,随机抽取了两所中学、六个班级的230名学生为样本,其中初一、初二、初三分别为80人、79人和71人。参照国内有关研究以及CNNIC的上网情况调查自编问卷向被调查对象集体发放问卷,不计姓名,不限时间,采用当场收回的方式。共发放问卷209份,收回有效问卷176份,其中男生95份(54.0%),女生81份(46.0%)。对收回的有效问卷进行统一编码并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一)初中生上网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1.性别因素对初中生上网率的影响
男女学生对网络的接受和使用程度上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男生上网的比例明显高于女生。调查资料显示:95名被调查男生之中,上过网的占89.5%;而81名被调查女生中,上过网的占81.5%,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2.家庭条件对初中生上网率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家庭经济状况的好坏是影响初中生上网率的一个因素。据统计,家庭条件好的初中生上网率可达到89.4%,而家庭条件较差的初中生上网率仅为50.3%,两者差异明显。另外,据学生家中是否有电脑以及是否上网的一个调查显示,家中是否有电脑与学生上网率之间也有很大程度的相关。(见表1)
3.父母文化程度对初中生上网的影响
从表2所反应的结果我们不难发现,父母的文化程度对初中生的上网率有较显著的影响。这说明生活在不同家庭环境中的初中生,其行为方式及其对网络的接受程度很大程度受父母的思想观念和家庭文化氛围的影响。
4.父母是否上网对初中生上网率影响
由表3可见父母是否上网也已成为影响初中生上网率的一个因素,接触过网络的父母可以更多了解网络给人们带来的种种好处,因此,他们能让自己的子女有效地接触网络,使孩子获得课本以外的知识。
5.年级差异对初中生上网率的影响
经过对不同年级(初一、初二、初三),不同年龄(12岁~18岁)的初中生进行调查分析显示:不同年级的初中生的上网率之间存在差异,年级越高,上网率也越高,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上网比例有上升的趋势。
(二)上网初中生的情况分析
1.上网地点。从调查结果来看,初中生上网的首选地点是家中(38.5%),其次是网吧(34.6%),选择经常在学校上网的有(15.2%),选择其它的有(¨.8%)。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即使在家中可以上网的一些学生也依然光顾网吧。至于为什么选择网吧,他们多数选择“没有任何人干预”、“环境轻松”、“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亲爱的同学们:
美好快乐的暑假已至,为了让大家过一个丰富多彩、健康文明、愉快安全的假期,7月4日暑假第一天,章丘市教体局李忠新局长就同学们的暑假生活提出了“三个一”活动:
在暑假“搞一项社会实践,交一份创新作业,保一个安康快乐”!希望广大中小学生围绕“我的未来我做主”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提高综合素质;围绕“爱、责任、创新”活动,培养爱心,开拓创新,强化责任,交一份有特色、有创意、有意义的暑假实践作业;围绕“安全”主题,保障自身安全,关爱他人安全,过一个平安、快乐、幸福的暑假。
根据教体局活动要求,学校秉承“为孩子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和“让师生快乐 让教育精彩”的办学理念,特向同学们提出以下倡议:
1、搞一项社会实践。围绕“我的未来我做主”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一是倡议同学们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争取家长和社会的支持与配合,走入社会,找一个“岗位”,尝试做个售货员、收银员、服务员、小记者、小报童、小助理、小清洁工、小厨师、小保姆等体验社会生活,提高综合素质,承担社会责任。二是走进社区,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给留守儿童、贫困学生、孤寡老人等送关怀、送温暖;将志愿服务活动与环保、科普知识推广及社区文化活动相结合,人人争当小小志愿者。开学后学校将评选“社会实践小能手”。
2、交一份创新作业。围绕“爱、责任、创新”活动,培养爱心,开拓创新,强化责任,交一份有特色、有创意、有意义的暑假实践作业。①做一名小小调查员:如调查社会上规范使用汉字情况,调查文明行路的情况,调查同学们暑假安全以及文明上网情况。②做一名小小旅行家:暑假期间和家长一起走近名胜古迹或名山大川,把自己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并写下自己独特的心灵感悟,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③做一名小小收藏家:集邮、收集名人名言、收集歇后语、谚语、收集贴画、收集商标。④做一名小小摄影师,以“珍爱生命”、“学会感恩”、“承担责任”为主要内容,寻找感动的事例、人物、场景,在生活中学会宽容、尊重、感恩,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进一步提升品行和修养。以上活动可以通过调查报告、手抄报、专题片、图片集等形式总结,开学后上交班主任,学校将评选“创新小标兵”。
关键词:计算机;渗透;法制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6-0236-0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以其不可阻挡的影响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上网似乎已成为一种潮流。面对网络,我们应该如何选择?作为学校,作为教师,该怎么样引导学生,该怎么做呢?下面就中学生上网引发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在计算机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一、中学生上网情况分析
以下是某县城中学进行的上网情况调查。在三所中学和一所高中发放433份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1.上网的主要目的。玩游戏占48%;聊天占24%;查资料占16%;其他占12%。虽然在上网原因的选项里为了“查阅资料,增长知识”的比例较高,但聊天广交朋友、玩游戏、排除寂寞“打发时间”之和却达74%。
2.每月上网的费用。本次调查问到的上网费用主要是指那些经常在网吧上网的同学每个月的上网花费。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每个月的上网花费最多为150~200元之间,中学生每个月的上网费用支出集中在50元的比率达71%。每月支出在150元以上的学生比率相对较小。
3.上网的经历。“是否有过旷课上网吧”问答中有1%的学生回答有旷课上网吧的经历,“是否有过在网吧过夜”问答中上有4%的学生回答有过此经历。
通过以上调查,不难发现:青少年上网活动以娱乐为主,网络利用水平较低;每月上网费用的支出从哪里来?对没有任何收入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引发犯罪的根源。另外,不加选择地上网,不但影响了学习,也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二、中学生上网引发的犯罪
【案例1】北京一少年为偷钱上网将奶奶砍死爷爷砍成重伤。
17岁少年小新(化名)两年前开始沉浸在网络里,学习成绩陡然下降。初中还没有毕业便辍学。小新整天沉迷于网吧,经常偷钱。一次小新偷了爸爸2000多元在网吧呆了一个星期,父亲的一顿打骂对小新来说已经起不到任何作用。仅仅几天后,上网的欲望又像虫子一样噬咬着他的心。晚上,看爷爷奶奶都已经睡了,就去翻爸爸月初给奶奶的生活费,可一想怕把奶奶吵醒了,就想用菜刀把奶奶砍伤了再翻,睡梦中的奶奶倒在了血泊中,响声惊动了爷爷。不顾一切的小新又将菜刀砍向了他。
【案例2】女生与网友离家出走。
我校二年级学生王××,女,16岁。该生自青春期以来,表现叛逆,与双亲关系紧张。不喜欢学习,为了打发时间,常留恋网吧,在网上寻觅良友。不久,结识了一位男网友,两人相约厮守一生。常在周末隐瞒父母,借口到同学家玩而与男友约会。曾经不辞而别,与网友外出长达数周。问及与网友约会之事,该女生并不否认,称在家中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体会不到被爱的感觉。父母和学校多次劝解无效,最终退学。
以上案例说明,信息垃圾弱化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意识。学生的思想单纯、防范意识淡薄,容易被错误的信息所迷惑,不健康的网站和暴力倾向的游戏,致使许多学生沉迷网络,失去理智而走向犯罪的道路。再说目前网络信息安全管理隐患重重,不良广告充斥信息领域,学生没有安全的信息环境。学生希望通过QQ等在线软件进行心灵交流,对网络的虚拟化感到新鲜,对网络这种开放化感到自由,于是难以控制个人的情绪,过度的自由造成对网络的沉迷和依赖,久而久之,网络使学生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进而导致学生的犯罪。
三、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重要意义
14岁未满18周岁在校中学生正处于成长期,心理发育尚不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未完全形成。如何培养信息化社会的合格人才,使他们在具有信息技术素养和能力的同时,养成良好的信息意识、信息伦理道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能够在信息的大海中把握正确的人生方向,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法制素养,这是每一个信息技术教育者都需要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课堂是法制教育的主阵地,课堂上有效开展法制教育是最好的形式,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开展法制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信息法制和计算机软件安全条例等相关内容的教育,让学生在信息获取、应用、处理、加工和表达时能依法进行,让信息化时代更文明、更自由。
四、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策略
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实施法制教育的目的。学生的自身发展需要信息法制意识,他们是未来信息化社会的人才,社会信息化需要有信息法制意识的人才,未来的社会生活与信息息息相关。没有信息法制意识,便没有信息安全,学生的学习生活也离不开信息法制的权利和义务。
1.将法制教育渗透到学生的习惯养成中,树立学生遵纪守法的法律意识。教师就得要求学生从点滴做起,如让学生形成正确地使用信息技术设备的良好习惯。不至于出现:那个学生把鼠标弄坏了、键盘的字母键弄丢了、直接拔电源、乱删别人的东西……养成课后关机和爱护公物的好习惯;平时要求学生不浏览不健康的网站;在硬件方面严加控制,尽量少让学生玩无谓的聊天和游戏,通过机房管理软件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要求学生不在网上乱发违法的信息,全面提升法制意识。
2.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法制教育。很多学生会认为网络是自由的,可以在网上随意自己的想法、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的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网络上的违法犯罪行为如同现实生活中的违法犯罪行为一样最终都要受到法律的惩罚。一切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在网上仍需要坚持,虚拟并不代表虚假。上课时加强法制教育,提醒学生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不剽窃他人信息作品的内容;不使用盗版书籍软件光盘;对于作者声明禁止使用的作品,要尊重作者的意见;等等。
3.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学生仅仅具有自律能力和法律意识是远远不够的,作为教师的我们,还应该引导学生学会网络上的自我保护,增强使用网络的安全意识。如:注重自己邮箱密码、相关帐号的保密;在网络上不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真实信息和相关情况,不盲目参与网络发起的活动等。
总之,学生的人生的教育是教师的终极目标,既然人们赋予我们至高无上的称号,我们就要认清法制教育和德育渗透的重要性,把法制教育和德育渗透放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丰富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抵制精神污染。如何让即将融入社会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养成尊重宪法、维护法律的习惯,正确地去获取和处理我们所需要的信息,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积极面对。只能正确引导,而不能强迫。要在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前提下,从我们每一节计算机课中、每一次上机操作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规范。
当然,在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渗透法制教育,并不仅仅靠教材、靠教学内容、靠规则、靠教师个人的力量,它需要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来完成,这样才能有一个和谐、健康、稳定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崔爱善.珲春市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R].2007.
[2]农世泼,谭宝善.在校中学生网络犯罪的预防对策[N].法制快报,2009.
关键词 手机使用 主观幸福感 自我控制
分类号 B844
1 问题提出
手机从十多年前的奢侈品到现在“人手一机”的大众消费品,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搭建便利的桥梁。然而,随着手机技术日臻完善,手机功能远远超过即时通讯这一基本功用,已成为兼有多种功能的个人多媒体终端。手机功能的多样化,使人们越来越乐于使用这一便利的移动交互媒体。但随着过量使用手机情况的出现,手机依赖现象也日益加剧,给使用者带来更多负面效应,如孤独感、社会疏离、焦虑、自我控制力下降等问题。作为手机使用最活跃的人群,青少年利用手机通话和短信等功能保持着最基本的人际沟通、情绪表达和维系社会关系。本研究着重探讨青少年手机使用这一社会现象。
目前,国内研究者对手机使用的现状、成因、发生机制及危害等方面开展了有意义的研究,对手机依赖的心理机制研究也进行了初探。对于手机使用的研究多出现于传播学领域,而较少涉及社会学等领域;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大学生群体,而对于初高中学生手机使用情况缺乏深入研究。国外研究者则更深入地研究了青少年由于学业压力繁重,并没有完善的使用电脑的条件而更多地使用手机作为与外界接触的介质。特别是在手机依赖量表的编制方面已有初步研究,但由于对过量手机使用、手机依赖等名词界定还存在分歧,较难确定现有手机使用状况量表的结构。师建国借鉴Young的网络成瘾量表编制了手机依赖诊断量表。徐华等编制了以耐受性、戒断性、社会功能和生理反应四个维度的手机依赖量表。
作为积极心理学重要研究范畴,幸福感(subject wellbeing,又称主观幸福感)为研究者评价不同人群对生活的认知和情感提供了支持。既往的心理学研究认为,具有良好社会支持的人群感受到较低的消极情绪,并体验到较高的主观幸福感。孔风等对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以孤独感为中介的作用机制做了较为完善的路径分析,结论为社会支持与正性情感、生活满意度显著正相关,与负性情感显著负相关;孤独与负性情感显著正相关,与正性情感、生活满意度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与孤独显著负相关。并有研究发现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与孤独两两相关。社会支持和孤独感通过回归分析检验出他们单独对幸福感起作用。还有研究者对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呈现的显著相关做了别样的解释,认为自我控制等因素成为两者间的中介。而实证研究得到的结果则是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较微弱。已有的研究对成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更为关注,尚无对处在人生观形成期的青少年的研究。
低自我控制理论认为,个人出现依赖甚至犯罪是由于个人内在的犯罪潜质所激发的,而远离犯罪是人们对长远利益的考虑。低自我控制可能是青少年不良习惯养成,甚至形成犯罪的主要诱因。初高中学生正处于自我控制能力的形成期,成瘾行为可能降低他们的控制力,而出现依赖、成瘾等不良行为。注重培养青少年坚强的意志力能够降低冲动性、强迫的产生。网络控制自我效能是心理需求现实满足与行为成瘾的中介变量。现实中没能实现的自我效能,青少年能在虚拟世界中更好地发挥,心理学上自我效能对行为成瘾有重要的预测作用。在测试手机使用依赖行为与孤独感、手机使用动机研究中,显示孤独感可能会增加手机依赖倾向;社会、亲友的支持可以有效降低孤独感的形成;以自我控制为中介的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为主观幸福感的产生起到了重要影响作用,而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较为微弱。
本研究以是否使用手机上网为分类标准,测量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控制能力之间的作用情况。采用量表对青少年手机使用情况、主观幸福感及自我控制能力进行测量,采用回归分析测量这些维度间的相互关系机制,以期能够拓宽青少年幸福感、自我控制的研究,同时对使用手机青少年提高幸福感,增强自我管理,有效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也为进一步研究手机过量使用、使用依赖与社会、家庭支持研究做铺垫。
2 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于2012年9月在吉林长春市区内随机选取八所有代表性的学校,其中两所重点高中、两所普通高中,以及两所重点初中、两所普通初中;并分别在各学校一、二、三年级中随机选取两个班级,采用集中施测方式收集问卷。在课堂上由班主任老师向学生发放问卷、当场填写、随即收回。调查共发放问卷1585份,对全部问卷质量进行审核后,剔除无效问卷,共获得有效问卷1552份,有效率97.92%。其中初中生673人,高中生879人;男生652人,女生899人;文科381人,理科499人。年龄范围在11—20岁之间(M=15.42,SD=1.92)。
2.2研究工具
2.2.1手机使用情况测量本研究采用“你是否平均每周使用手机上网超过8个小时?”问题衡量青少年是否存在过量手机使用的标准。将初高中学生分类并研究人群间手机使用情况的差异。既往的过量手机使用量表、手机使用成瘾量表多是被试主诉使用情况,未将使用时间、程度明确地进行量化检验,调查报告显示,全年龄段手机使用呈现碎片化特征,使用时长平均每天为1—2小时时段最多,且人群均值也落在1—2小时之间。18岁以下年龄段用户每天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长集中在1小时以内,占60%以上。平均每周8小时大于18岁以下使用者的均值水平,并为全体使用者使用时间均值的下限,使用单独问题进行的调查也为后续的量表编制工作做好铺垫。
2.2.2主观幸福感测量采用幸福感指数量表(Index of well—being)中文翻译版,由Campbell等人1976年编制,主要测量受试者目前的幸福程度,包括以下两个部分:总体情感指数(Index of general affect),8个项目,7点计分,权重为l;生活满意度指数(Index of life satisfac-tion),1个项目,7点计分,权重为1.1。该量表使用广泛,有比较系统的心理测量学指标的实证研究,内部一致性信度0.42—0.74,达到显著水平。总体情感指数量表三个月重测信度为0.76。
2.2.3自我控制测量采用自我控制量表由Gras-mick于1993年编制,共24个题目,分6个维度,4点计分。经屈智勇等修订后,保留16个项目,分三个维度:冲动冒险性、自我情绪性和简单化倾向;采用5点计分,得分越高自我控制能力越低。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x2/df=3.96,GFI=0.94,TLI=0.81,RMSEA=0.06),各项目因子载荷在0.3以上。三维度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分别为0.64、0.64和0.59。冲动冒险与自我情绪维度的相关为0.49,它们与简单化倾向的相关均不足0.1。
2.3测试过程与统计方法
利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录入采集数据,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实测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性分析。采用x2检验对不同性别、受教育程度及不同科别学生使用手机上网情况进行比较;采用t检验计算青少年使用手机上网情况与幸福感、自我控制及其三个维度的差异;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e回归分析青少年使用手机上网情况与性别、受教育程度、文理科别、幸福感及自我控制多因素的回归情况。
3 结果分析
3.1初高中学生使用手机上网描述性统计分析
通过以使用手机上网超过8小时作为衡量青少年是否存在过量手机使用的标准。在调查1552名学生中,选择使用手机上网平均每周超过8小时的学生801人、占51.61%(以下描述为使用手机),未超过8小时或不使用手机上网的学生751人、占48.39%(以下统一描述为不使用手机)。使用手机上网学生在性别、受教育程度和文理科别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女学生使用手机上网明显高于男学生x2=11.05,P
3.2初高中学生使用手机上网情况与主观幸福感、自我控制的单因素检验
使用手机上网越多,自我控制量表得分越高,表现出相对较低的自我控制能力;使用与非使用手机上网学生在自我控制及其三个维度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40.5±7.1)vs(42.7±7.0)],P
3.3初高中生使用手机上网情况与主观幸福感、自我控制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本研究调查初高中学生使用手机上网情况与自我控制、主观幸福感间的关系,以P
结果共有5个因素进入方程,分别是性别、受教育程度和自我控制三个维度。经6次逐步回归分析后,整体检验x2=36.35,P
4 讨论
4.1青少年使用手机上网情况
本研究以初高中学生使用手机时长作为区分青少年是否存在过量手机使用的衡量标准,检出率为51.61%。本研究结果与史为恒对广州省四所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60%的大学生承认他们对手机“比较依赖”的结果较为一致。在宫佳奇对兰州市大学生的研究中发现,对手机存在“较重依赖”的大学生占34.7%,“轻度依赖”有33.4%,认为自己“严重依赖”手机的大学生有8.4%,以上三项加和得出的总比例高达76.5%,高于本研究检出率。多国研究显示,青少年手机使用成瘾在30%以上。本研究调查的青少年使用情况概念比较宽泛,尚属于轻、中度过量手机使用范畴,因此检出率近似于过量手机使用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手机使用成瘾研究的检出率。
在对手机使用情况进行的人口学特征检验中发现,不同性别、受教育程度和文理科别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本研究中女学生使用网络情况显著高于男学生,高中生使用手机上网较初中生呈现增加趋势,文科生比理科生显著提高使用手机上网状况。Koivusiha L等认为手机使用的性别差异是由于女性沟通能力更强,更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善于观察他人的情感。使得女性更频繁使用手机。而初高中学生间出现的手机使用情况差异可以更多地归因于手机保有量,高中生保有并使用手机应显著高于初中学生。西班牙研究者发现理科大学生更频繁地使用手机,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幻听现象的情况明显高于文科大学生。针对大学生的调查结果与本研究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显示的人口学特征与Bianchi and Phillips和Jenaro et al。的分析结果有出入,他们的研究结果认为男性使用手机频率高于女性。当今学界研究结果显示性别差异是手机依赖的突出影响因素之一,这证明了过量手机使用与手机使用依赖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手机依赖者都是从接触手机多种媒介功能感受到明显的刺激和愉快后,增加使用手机时间、拓宽手机使用频率而出现使用依赖行为。初高中学生由于鲜有时间利用电脑等其他媒介接触社会,手机成为他们与外界保持密切接触的重要手段,除使用即时联络外,更充分利用手机多种媒介功能与社会保持联系。
4.2青少年使用手机上网与主观幸福感、低自我控制的关系
本研究对个人手机使用情况与主观幸福感、低自我控制进行比较分析。与Hyoungkoo Khang等得到的结论相似:低自我控制人群更可能出现过量手机使用的状况。延长手机使用时间、增加使用手机频率与低自我控制成正相关,使用手机上网学生与非使用手机上网学生在自我控制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自我控制的三个维度(即冲动冒险性、自我情绪性、简单化倾向)检验中发现,过量手机使用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显著低于非使用学生,其中,冲动冒险性差异极显著。通过自我控制与个人能力来抵抗内心欲望,以实现更优的结果,控制自我是人类的一种本性,而高自我控制的人群更容易感受到更高的幸福感。相反,低自我控制人群被描述为容易出现轻率的行为,常常采取目光短浅的判断和推论,出现严重依赖情绪。过量使用手机可能降低主观幸福感相关性研究却未发现显著性。有研究表明,自尊、孤独感是社会支持与幸福感间主要中介,由于青少年学生以集体生活为主,老师、家长、同学对他们关心和爱护,使他们易拥有强大的社会支持网络,成为他们主观幸福感形成的重要因素。
以使用手机情况、主观幸福感、自我控制的回归分析显示:低自我控制能力的学生使用手机情况会出现得更频繁,这与外国Hyoungkoo Khang研究结果相类似。另外还发现,自我控制三个维度对手机使用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预测作用。低自我控制人群手机的生活侵入率将升高、容易出现病理性的成瘾状态、进而形成冲动性焦虑状况。自我控制能力可能因性格形成不同、个人生活特征而出现差异,使用手机、网络或是游戏都有可能降低自我控制能力,形成成瘾行为。由于评价手机使用的指标较为单一,我们得到的手机使用与低自我控制之间的显著性关联并不能描述与国外研究者相似的研究结论,而对于手机使用依赖量表的标准化编制也将成为研究人员下一阶段重要的研究内容。主观幸福感对手机使用并未起到显著性作用,这与刘红等发现手机成瘾与孤独感相关的结论有不同。社会支持与幸福感有显著的正相关,而社会支持与孤独感有明显的负相关,因而有理由相信幸福感通过社会支持的间接作用与孤独感有负相关。然而本研究得到使用手机上网情况与主观幸福感间的结果并不具有显著的关联,这可能是与青少年尚处于学习阶段,社会支持可以得到一定满足,学校、家庭给予青少年有效的关爱有密切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