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室业务学习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林学;化学;教学内容;改革
化学是林业院校最重要的基础课程,大学一年级常开设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在1999年以前的教学中,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分为两期授课,各门课程自身的系统性和规律性也得到了充分重视,但课程之间相互协调不够,两门课程之间有重复的内容。
在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中,提出了在林业院校建立多层次化学课程体系的设想。第一层次是基础化学,包括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和有机化学实验等四门课程。理论课教学以讲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主线,适当拓宽知识面,简要介绍化学科学的新进展,特别是林业科学、生命科学中与化学相关的新进展;实验课以操作训练为主,以定量内容为主,加强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第二层次是中级化学,包括物理化学、仪器分析,中级化学实验、现代化学进展等若干门必修课和选修课。学生在完成基础化学层次的学业之后,再继续学习中级化学课程,较深入地学习化学理论,并受到较严格的综合实验训练,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多种仪器的使用。第三层次是有关学科的一些专业课程和某些研究生的课程。
这种改革的思路已经纳入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项目,即“高等农林院校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04-8) ”课题[1-3]。开设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就是这项改革中的一个重大步骤,对原有的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两门课程的体系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对教学内容作了较多的增删和重新组合,最终由北京林业大学拟定了教学大纲,由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主编了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材。最近两年,我们在林学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内容的改革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将无机及分析化学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包括溶液、胶体、化学热力学、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物质结构等内容。第二部分是溶液中的平衡及应用,重点是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第三部分是现代测试方法,只讲授电势分析和吸光光度分析,对仪器分析进行简单介绍。与原有的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两门课程相比较,理论课讲授减少了约20学时,删除了晶体场理论、电子互斥理论等过于难深的内容。根据林业院校的特点,增加了生物无机化学简介、稀土元素在农业上的应用、纳米材料等内容。
2 讲课中注意前后呼应,让学生举一反三
例如讲化学平衡时讲清多重平衡的条件及影响因素,则学生可以自己解决溶液中几种平衡相互影响的问题。又如对滴定曲线,重点讲清酸碱滴定曲线,而配位滴定曲线和氧化还原滴定曲线就不再详细讲授,让学生自己分析计算,自己绘制。在教材中,将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的内容安排在前后章,教学时结合在一起讲授。一方面将化学平衡的原理直接用于分析测定,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了解在遇到实际问
题时,如何综合运用化学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 提高教学的层次与视点
例如讲授胶体时,提及宇航保温用品“轻如烟”的固体。讲gibbs公式时,让学生自己判断gibbs函数变与焓、熵和温度的关系,并判断化学反应的自发性,加深对gibbs函数变判据化学反应自发性的理解,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死记硬背。又如过去无机化学中讲杂化轨道理论,讲分子间作用力等时,基本上局限于无机化合物,现在则提及有机物的杂化现象,在讲分子间力时,把有机同系物熔沸点的变化规律也涵盖进来,使学生了解到化学科学的完整性,了解到这些规律无论对无机化合物或是有机化合物都同样适用。又如关于酸碱平衡,过去重点讲授电离理论,介绍质子理论,现在将改为重点讲授质子理论,并用质子理论函盖电离理论,提高了学生的视点。
4 无机及分析化学理论教学内容的确定
与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西南林学院和浙江林学院相关教师共同商讨,经过对以往教学内容的总结,新的教学内容和新教材的章节顺序确定为:
第一章溶液和胶体:溶液浓度,稀溶液的依数性,胶体溶液,表面现象
第二章化学反应的基础理论:焓、熵、自由能,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第三章分析化学概论:定量分析的一般程序,有效数字,误差,有限
数据的统计处理,滴定分析计算,仪器分析简介
第四章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酸碱质子理论,酸碱溶液ph值计算,缓冲溶液,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沉淀的生成与溶解
第五章酸碱滴定法:酸碱滴定曲线,酸碱指示剂,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第六章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
第七章配位化合物:配位化合物组成与命名,配位平衡,螯合物,配合物的应用
第八章配位滴定法:edta的性质,配位滴定曲线,金属指示剂,配位滴定法的应用
第九章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与电极电势,元素电势图
第十章氧化还原滴定与电势分析法:条件电势,氧化还原滴定曲线,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方法,电势分析法的基本原理,膜电势,电势分析的定量方法
第十一章物质结构简介: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分子间力与氢键
第十二章生命元素选述
第十三章分光光度分析法:物质与光的作用,光吸收定律,偏离光吸收定律的原因,分光光度法的应用第十四章化学与社会:化学和环境,化学和生命体,稀土与农林业,化学与纳米材料
与上一届高等林业院校合编的《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16开,约600页)比较,按以上内容新编了《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材,其篇幅减少了约二分之一[4]。
5 改革实验课的教学
化学是实验科学。在教学改革的方案中,独立设置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实验不再是理论课的附属和验证。实验课以训练基本操作、基本技能为主,增加操作实验和综合实验。实验内容较密切地联系生产和科研实际,依照化学课程改革的要求,突出了基本操作的规范,适当增加了有利于培养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提高综合能力的制备实验、常数测定实验和设计实验,压缩了部分验证性的试管实验。在设计实验中要求学生从查阅资料开始,自己拟定实验方案,并提交完整的报告,这种训练方法,学生不再是按照实验教材“照方抓药”,而是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学生都非常感兴趣,都投入很大的精力来完成设计实验。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经过多年来的教学内容改革实践,不断修改完善, 学生的知识更宽,实验室动手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蔷蕾. 编写“面向21世纪教材——《无机及分析化学》”的思考和体会[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01.6: 29, 55
[2] 陈勇智,廖建良,宋冠华. 生物科学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改革与探索[j]. 惠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6: 117~120
关键词:微信平台;艺术设计;无缝学习;学习化课程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急剧发展,艺术设计教育的内涵、对象及方法论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对设计师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专家指出:“当今,设计原则的易变性以及设计知识的交叉性,意味着设计作为一个专业要获得幸存,可能会逐渐减少对传统设计教育的依赖而更多的富有策略地去响应时代的变化,这种变化同时被环境问题和开发技术所影响。”因此,设计教育者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问题是信息技术带来的挑战,以及在这种挑战下怎样根据专业定位的改变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去培养学生。借助信息技术改革传统的课程学习模式,在课程之外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自主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无缝学习化课程的内涵
纵观全球,移动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新兴技术已被很多教师应用于课堂。科技催生了许多新的学习方式,如移动学习、慕课、社交网络学习等,也萌发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如翻转课堂、创客教育、协作学习等。这些新兴科技、学习方式及教育理念给教师提供多种选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诺贝尔经济奖得主赫伯特・西蒙1972年就断言,信息需要耗费注意力,信息的泛滥可能导致注意力的相对贫乏。对于在学习中要经常性地收集信息、分析资料的艺术设计的学生来说,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是新机遇还是负担?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如何改善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高效学习、提高创新能力是个重要的问题。
无缝学习的概念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产生的。2006年我国台湾学者陈德怀教授首次在移动学习基础上提出无缝学习的概念和框架,并呼吁学者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英国沙普尔斯(Sharples)教授认为可以利用移动技术及其他教育科技手段为学习者构建一个能够将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相联结,跨越个人学习与社群学习,衔接现实学习与网络学习的无缝学习空间,而学习者随身携带的移动设备将成为他们无缝学习的中介工具与学习中枢。
2无缝学习化课程模式综述
关于利用移动信息平台开展无缝学习课程模式的创新,国内外已有不少开创性的研究。新加坡国立大学的Peter Seow(2008)教授提出了基于时间、空间、社区、情境、内容、认知工具、人造物七个组成要素的无缝学习模式,其核心是基于认知工具、学习者与教师、专家在个人空间和公共空间中进行学习互动和知识创造。基于5R适应性框架,Kinshuk及其研究团队(2011)提出了无缝学习空间中基于情境感知的适应性移动学习系统架构,为智能化地采集处理并运用情境感知的动态变化信息以向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提供了一套新型系统设计方案。此项研究所提出的5R适应性框架和基于地点的自适应移动学习系统构建框架成为移动学习技术及无缝学习空间向智能化和标准化发展的新起点。
余胜泉教授主持的“手持式网络学习系统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构建基于手持式网络学习系统,将课内学习课外综合实践活动与家庭学习相联结的无缝学习模式,以及设计相应的无缝学习活动为核心,提出了基于手持式网络系统环境的无缝学习模式,为实现学校学习、家庭学习以及社会学习的无缝联结提供了一套从理论到实践的系统化解决方案。
关于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来进行无缝化学习,刘云(2014)提出了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学习资源策展平台设计,探讨如何设计微信公众平台服务,策展优质数字资源,促进资源优化整合。余胜泉教授提出基于学习平台的微课设计,认为微课是在基于移动平台微型资源的基础上附加教学服务的小型化课程,由微型资源、学习活动、学习评价和认证服务四部分构成。在微课使用过程中,每个用户都有机会主导信息的生产与传播,从单纯的知识接受者变成知识的贡献者和共同建设者。学习不仅是浏览信息内容的过程,也是参与社会对话认知网络连接与共享的过程。通过社会性聚合机制,学习者可从不同的学习或实践共同体中得到高级认知能力的训练。也有不少学者就微信公众平台在移动微型学习的实际应用开展研究。首先,张艳超等(2013)针对职业培训类课程,通过学习需求、资源建设、平台搭建、教学设计、教学评价五个环节的调研,构建微信公众平台支撑下,适合新生代员工的继续教育模式,以及探讨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育领域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其次,王晓玲(2013)通过比较微信、QQ两种技术支持下的协作学习,在分析群聊的发言频数、活跃程度、学习满意度等数据的基础上,验证微信公众平台对学习效果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无缝学习化课程模式创新成为当今课程改革的热点和趋势,基于移动学习平台特别是国内这两年使用比较广泛的微信平台的专业学习实践也正纷纷展开,而且关注点主要放在学习资源的建设、用户与学习平台之间的互动以及有效学习的评价上.
3基于微信平台的艺术设计无缝学习课程模式
艺术设计学科倾向于鼓励学习者不是去寻求持久的解决方案或答案而是去打开陌生的领域和接触新的想法,通过鼓励发散思维,尝试不同的做法,并探索不同的含义和解释。艺术设计的学习是有经验的连续变化的修正,更新和自我建构重点是创造力、创新和超越现状。因此,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完全可以充分利用以微信为主要移动平台的手机来有效地增强环境,并支持设计学习以及在课堂内外实现无缝学习。
3.1模式特点
(1)学习时空的无形扩展。首先,设计学习因为有了移动设备可以无限拓展。活动始于课堂,由老师引导,还可以在课外持续,最后再回到课堂总结。例如,做设计调查,课堂上由老师引导并开始,课下用移动设备做调查、收集数据、拍摄照片,再将其带回课堂分享研究成果,这就是在不同地点之间实现无缝化和连续性学习。其次,通过微信平台的朋友圈、公众号等,扩大学习圈。学习者与正在学习本内容的学习者可以编辑制作学习内容,并与不同专家产生联系,形成学习圈子,不仅可以找到这个知识领域内最权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找到本领域最权威的专家,这种学习不是传统课堂上一个教师对多个学生的模式翻版,而是一对一的学习,更是多对一的学习,多个权威领域的专家来指点你,从多人处获取智慧。
(2)学习资源和活动的扩展。信息技术带来了无处不在的海量学习资源。利用微信平台,支持发挥用户群体的集体智慧和力量群建共享学习资源,每个学习者可以贡献小型学习内容,微型内容汇聚可以形成一个可以无限扩展的资源生成链条,满足未来学习资源无限扩展的需要,满足不同群体乃至个人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通过学习资源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以及行业人士与学生之间的流动,在参与学习的互动过程中,构建社会认知网络,收获持续获取知识的管道与人际网络。
3.2模式价值和应用
信息时代的艺术设计的教学应该更多地着眼于创新思维和加强知识的积累和训练上,不仅满足知识掌握,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创新运用。鉴于此,在基于微信平台的课程创新的应用上,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基于微信平台,对课程资源进行创新,群建共享动态生成性学习资源。微信平台的即时性特点让学生能及时分享信息和学习资源,进行学习的拓展。除了教师针对课程和学习任务进行即时的信息和资源、案例的推送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新的发现也可以通过朋友圈发送出来,经多人点赞后即可形成优质的学习资源。
(1)通过微信平台建立互动性更强的实践社区,创新拓展学习情境,建立基于移动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体系。微信的朋友圈、群聊功能大大增强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行业人士之间的互动学习,让设计交流变得更加活跃与富有创造性。扁平化的信息体系让各具优势的师生能优势互补,共同参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知识社区的构建。微信平台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相关内容的资源,更提供了以内容为中心的一系列活动工具以及社会关系网络。对于学习者来说,微信平台已经不再只是静态的学习资源,而是一个能持续获得信息和知识的管道。通过参与互动,学生将获得来自工厂、设计师、销售管理各方面的广泛渠道。产品设计专业所具有的特色不仅仅是创新的产品开发,还有营销、管理能力培养,在校期间,学生能够学会“微营销”,也是一种重要能力的培养。
(2)通过微信平台,进行信息和资源的策展、整合和优化资源,实现无缝学习日常化。网络上的信息资料鱼龙混杂,而通过教师团队策展的微信平台,对信息和资源进行筛选和过滤,带来学习资源的有效性、指导性和权威性。通过微信平台的交流和互动,将大大促进专业课程和跨专业课程之间的交叉融合、校内课程和企业项目的交叉融合、课程内和课程外的融合、网上教育和网下教育的融合,同时有助于促进体验型联合教学团队的构建,实现智力与知识的共享。设计专业的学生能够随时在不同情境下学习,且在移动设备的辅助下,快速且容易地在不同学习情境间切换。
一、会计信息化对预算执行控制的影响
会计信息化规范预算编制流程,强化数据分析比较。会计信息化管理平台要求部门必须按照预算管理流程进行预算编制、调整、审核、审批和执行。以支定收,结合部门预算规划和科研实际需要,按照关键节点有计划地执行预算。会计信息化通过对各类支出结构的数据分析,强化了数据分析比较。例如:办公费、差旅费、三公经费等会计科目的人均支出对比。通过对预算的执行和调整、监控和分析、考核与评价,真正发挥预算管理的权威性和对经费保障的指导作用。
会计信息化实现了预算执行实时监控。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预算控制数,按照各个预算科目将基本支出(公用经费、人员经费)、各种经费来源的科研项目支出以及基建项目、修购项目等预算金额录入系统,设置预警功能。对经费执行过程进行实时监督,以防超预算开支、突破预算额度、预算科目之间调剂,有效控制项目执行部门挪用专项资金的情况发生。会计信息化管理平台,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可以与科研管理系统实时交换、互动及依存信息,预算执行比例随时显示,方便上报。预算控制职能改由会计信息化系统自动完成,由人工监控向自动监控转变,一旦某项支出超过预算额度,系统将自动提示,同时向财务主管预警。
会计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将预算执行客观数据纳入年终考核体系,使预算考核从主观绩效评价转变为客观绩效评价。在会计信息化系统中,科学设计绩效评价指标, 运用正确方法进行考核评价,能够提高部门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加强预算管理的绩效考核,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各部门的工作业绩,制定奖惩制度,并以考核评价结果作为以后年度预算安排的依据。通过对预算的执行率进行考核, 部门在编制下一年度预算时会着重考虑资金安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效益性, 从而降低单位运行成本, 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会计信息化对财务审批控制的影响
(一)建立岗位责任制
系统维护人员根据财务业务中每个人角色的不同进行授权,设置不同的权限。
(二)建立内部审批制度
按照会计审核―项目负责人―财务主管―分管工作所领导―所长等管理环节,进行电子流转审批。
(三)规范网上报销流程,增加时效性
降低了对空间性和时间性的要求,解决了必须在指定时间、空间找领导签字的困扰。科研人员不必到处找领导签字,同时,领导也能够随时掌握部门的财务状况。通过会计信息化管理系统,科研人员可以在网上填写报销单,并通过局域网上传给分管领导,即使领导不在办公室,也能够依赖局域网突破时空限制,进行远程网上审批。
(四)大幅拓展管理幅度,是对办公自动化的补充手段
实现信息高度集成,使上级与基层之间可以更准确、更及时和更全面地实现信息沟通。用电子的手段较好地保留了上层领导的原始意见、审批流程、内部请示等环节,对办公自动化手段进行补充,大力相应国家无纸化办公的号召。
三、会计信息化对会计档案控制方面的影响
(1)加强会计电子档案与数据存储、备份管理,会计信息化建立了新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不仅要保存纸质会计凭证,还要保存会计电子数据。
(2)会计信息化能够实时记录财务工作网上流程,并将其转变为可视的网上电子信息,供授权用户随时对会计档案进行查询、监督。审批后的纸质凭证经过加密扫描到会计信息化系统中,一经上传,不可删除,只可作废,财务审批由领导亲笔签名转变为电子签名,并将报销单据的电子信息和数字签名捆绑加密。
四、会计信息化对内部审计控制方面的影响
(一)财务工作实现可视化监控
会计信息化是一个高度集成、规范、统一的管理平台,它为各部门间的协同工作提供通畅的沟通机制。授权用户可以在任意时点登录会计信息化管理平台,实时查看待办事项的流转状态,待办事项已经经过哪几个环节,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目前在哪个节点等待审批。会计信息化使会计工作不再是一个孤岛,而是整个单位业务开展的枢纽。会计信息化不仅满足了财务管理的动态化需求,同时,它通过建造一个科学工作流引擎,来驱动跨部门的业务流程的运作。
(二)应用模式向持续在线审计转变,在线获取信息--实时分析--报告结论
数据可以被分为一般的业务常规数据和审计人员自定义的或根据专项检查特殊要求分出的非常规数据。会计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之前,很多内部审计项目需要依赖手工对帐表凭证和数据资料进行检查、计算、复核和分析,效率抵、时间长、准确性差、成本高。
五、会计信息化对决算评价控制方面的影响
可以通过会计信息化手段的决算收支模块对预算收支模块进行对比、上下年决算对比、单位收支变动趋势、结转结余资金、事业基金等进行分析,预测单位未来的财务实力。一是通过部门决算与预算的收入金额和构成对比,对差异进行认真分析,对收入来源分析。部门收入来源主要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和附属单位缴款等6种主要来源。通过预决算数据对比,找出差异,分析原因。二是通过部门决算支出与预算支出差异率的分析,对支出结构进行分析。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决算模块已按照财务制度设置了较为详尽的审核公式,通过对基本支出决算分析,能够发现基本支出各项实际支出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财务制度的支出标准,三公经费、会议费、劳务费和咨询费等重点科目是否存在超标准超范围支出;通过对决算中的人均支出进行分析,了解基本支出中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支出各类款项之间的构成比例;通过对项目支出分析,能够发现项目支出明细是否按规定用途列支,有无列支人员经费等情况。三是通过单位上下年度决算收支数据的对比,分析单位上下年度收支变化的原因,制定下一步开源节流的方案、提高财政经费使用效率。四是通过对单位近几年的收支构成进行分析,预测单位今后收支趋势;通过对收入来源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单位各项收入来源的变动趋势;五是通过结转和结余占本年收入合计比重以及事业基金、专用基金结余增减变动评价指标的分析,查找原因,调节下年预算。
一、学习形式及内容
学习以集中辅导和培训为主,以个人自学,书写笔记为辅;学习内容主要包括政策理论、法律法规、上级文件精神及我市实行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所涉及的相关工作职能、法律文书制作、案例分析等。
二、时间安排
每周五下午为全局统一组织学习时间;遇有重要会议精神和文件需传达,由局领导决定随时组织学习。
三、落实措施
1、中队、科室要制定各自学习计划,按时填写《执法业务学习记录》,法规宣传科每月将对各中队、科室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
2、记好学习笔记。全局人员每月都要形成不少于3000字的学习笔记,并有学习体会。每季度末,法规宣传科对全体人员本季度的学习笔记进行检查,并就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同时,定期对未取得行政执法证人员自学公共法律知识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3、每季度组织一次考试。每季度末由法规宣传科统一命题,对本季度的学习内容进行一次考试(指定复习范围),考试成绩60分为及格,考试成绩在全局范围内通报,并纳入年终考核。全年累计二次考试成绩不合格的,离岗学习。离岗期间,工资按有关规定发放。
【关键词】 护理人员; 职业素质; 业务素质
在当前改革浪潮的推动下,各行各业蓬勃发展,医疗竞争日益激烈,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1]。护理工作在现展的医院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但现在有相当一部分护理人员职业素质低,尤其是业务素质偏低,不求进取,与医院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相应地使医院的两个效益受到了很大影响,所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与职业素质势在必行。通过加强思想教育、严抓三基训练、宏观控制等有力措施以促进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与职业素质。笔者所在医院狠抓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与职业素质,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1 加强思想教育
对新上岗的护士进行岗前教育,对于从护校毕业和从外单位调来的护理人员,在上岗前首先加强医德医风教育,为其讲解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护理人员服务态度的重要性、各种护理工作制度,进行医院感染、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护士工作服务观念等知识的培训,并让其观看“护士行为规范”、“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等各种录像,下发各种考核标准,使其充分认识到护理工作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必须从各方面加倍努力方能胜任[2]。经常为护士们讲一些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差错和事故发生的具体经过和原因,引导其知道为什么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必须刻苦学习业务知识、护理质量与医疗质量的关系、患者的需要与医院发展的关系、业务素质与护理质量的关系,充分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2 严抓三基训练
目前许多医院职工业务考试流于形式,不能真正促进护理人员学习业务的积极性,不能真正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笔者所在医院护理部将护士分层并制定出总业务学习计划与考核计划,各科护士长根据护理部计划制定出本科护士分层次业务学习计划,学习各种疾病护理常规、各种抢救知识、各种护理技术操作、各种规章制度等。护理部按时组织全院护理人员业务学习,按时到科内督查科内业务学习情况,对无故不参加业务学习者按规章制度执行。组织护士观看各种操作录像,护士长组织护士认真练习,护士长、护理部在平时工作中认真指导。
按计划组织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术操作考试。严把考卷和考场纪律关,对任何人都不姑息迁就。不及格者从新补考,直至最后合格为止。另外护士考试可在日常工作中进行,看每一护士平时是如何对患者进行操作的,在考试操作的同时,多提问与操作有关的理论知识,对考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其进行认真的讲解,要求在工作中多问几个为什么,以引导其刻苦学习专业知识。
考试必须奖罚分明,对于考试优胜者给予重奖,激发其学习护理理论、钻研业务技术的热情,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3]。对考试成绩不及格者给予相应的处罚,并为其详细讲解不懂这些业务知识将会给工作带来哪些影响以及可能会给患者造成的生命威胁。所以医院的护士都有一种责任感和紧迫感,只要一布置业务考试,就会随时抓紧一切业余时间学习,争取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3 宏观控制
对于新上岗护士实行转科制,实行每科转科1~3个月,并由高素质的护士带教,工作中若出现问题带教护士将负主要责任[4]。对因素质过低、工作超过半年(毕业学生)或1年(护理员)而不能独立值班者,不发绩效奖。对于转完全部科室仍不能独立值班者,继续转科,由带教老师继续带教,仍不享受绩效奖,也可与基本工资挂钩,以促进其刻苦学习业务知识,尽快提高。对工作不负责任,组织纪律性差者,除按规章制度执行外,同样实行转科制,并取消奖金,什么时间工作态度转变好了,对工作能尽职尽责,科内愿意接受,再安排科室,重新享受奖金待遇。
另外,在任用护士长时公开竞聘,要求护士长必须严把科内护理质量关,以达到层层监督和指导。对于不适合护理工作者,部分已调出了护理队伍[5]。
4 鼓励护士自学成才
笔者所在医院现有四十余名护士通过参加护理大专成人和自学考试获得了大专以上文凭,还有一部分护理人员积极要求参加,尚未批准(因考试时护士值班有困难),这也与医院鼓励自学成才、报销一半学费有很大关系[6]。
通过以上措施,充分调动了笔者所在医院护士工作和学习业务知识的积极性,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素质,使护理质量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现已积极撰写各种护理论文。笔者所在医院护理工作多次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表彰。
5 小结
一名优秀的护士应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过硬的业务素质及娴熟的业务技能,能准确、及时、迅速地完成各项操作规程,使患者获得安全感,产生尊敬、感激、信赖的心理。这不仅会对患者带来鼓励和安慰,同时也会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参考文献
[1] 王燕,王新荷.浅谈护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J].现代临床护理,2008,7(12):32-33.
[2] 林梅.浅谈社区护士在实施健康教育中的素质具备[J].社区医学杂志,2008,6(23):62-63.
[3] 矫立伟.护士素质的提高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0,23(12):4557-4558.
[4] 钱晓红.怎样提高护士素质浅谈[J].医学信息,2010,23(12):370.
[5] 徐宁.实施人性化护理对临床护士素质的要求[J].社区医学杂志,2008,6(13):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