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程师评审个人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坚持以科学人才观为指导,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坚持评价标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尊重人才的多样性、层次性和相对性,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坚持通过实践检验人才,注重业内和社会认可。
二、职称评审的绿色通道
1、从国家“985”工程高校、中国科学院系统引进的聘任满1年以上的高层次教学科研人员,与我市高校按照原单位聘任的专业技术,签订3年以上期限聘用合同的,及时报送省公务员局、省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确认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海外留学回国的高层次人才,来我市创办企业或与我市企事业单位签订3年以上期限工作(聘用)合同,在国外已取得与国内相对应的专业技术职务的,及时报送省公务员局、省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确认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比照国内同等资历人员首次申报相应级别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因申报时间等因素与各系列(专业)年度评审衔接不上,不能及时参加相应系列(专业)主管部门组织评审的海外留学回国来我市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及时报送省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门评审委员会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4、取得以下执业资格之一,可申报在我市组织评审的与执业资格专业相一致或相近的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建筑师、建造师;
(2)注册城市规划师、土木工程师、化工工程师、环保工程师、电气工程师、公用设备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安全工程师、测绘师;
(3)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5﹑取得前款所列职业资格之一,但申报评审专业与执业资格专业不一致或不相近的,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方可申报:
(1)与申报专业相关的大专及以上学历;
(2)在正式出版发行的省级以上本行业刊物、大学本科学校主办的学术刊物或大专学报独立发表3篇以上本专业学术论文;
(3)在设区市级以上出版社正式出版过个人本专业专著(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
(4)在所申报专业领域,工作实绩得到市级以上主管部门表彰、奖励。
6、不具备相应系列(专业)职称申报评审的学历、资历要求,但在专业技术工作方面具有比较突出才能,取得较好业绩,做出较大贡献的特殊人才,可以根据从事专业、研究方向、实际工作需要等,申报参加相应系列(专业)和等级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
(1)长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属单位专业技术骨干,并取得一定专业工作业绩的人员,可以申报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
(2)参加专业技术革新、发明、创造,取得设区市及以上部门专业技术成果表彰或认定的,可以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
(3)在专业技术工作方面有特殊才能,取得突出业绩、做出重大贡献的特殊人才,以及在海西人才高地服务或按《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科技厅等部门关于更加广泛地动员和组织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方案的通知》﹙政办[]106号﹚选派到企业服务,且在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方面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突出成果的人员,可以委托省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门评审委员会评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三、职称聘用的绿色通道
1、从“985”工程高校、中国科学院系统和海外引进的,在原单位已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高层次人才,在报送省公务员局、省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确认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同时,聘用单位可以先按其原有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聘用到事业单位的,可按首次岗位聘用的规定,聘用相应等级的专业技术岗位。
2、根据我市人才引进目录引进的我市急需紧缺人才,在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权限及时确认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的同时,可以先按其原有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聘到事业单位的,可按首次岗位聘用的规定,聘用相应等级的专业技术岗位。
四﹑职称评审绿色通道的工作程序
1、个人申报。符合申报条件的人员,对照申报条件,申请参加相应系列和级别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
2、单位考核推荐。单位对申报人所提交的申报材料和有关证件进行认真审查,并在复印件上签字盖章。同时应对申报人的业务工作经历、职业道德、学术(专业)技术水平、实际工作能力、科研成果和业绩贡献等进行全面考核,形成书面考核推荐意见,并进行公示。
3、主管部门审核。县(市、区)和市直主管部门在用人单位考核推荐意见的基础上,对用人单位所报送的材料进行认真审核并签署审核意见。
4、资格审查。市、县(市、区)人事职改部门负责对申报人员的申报材料进行资格审查。
5、评委会评议。评委会通过正常的评审程序对申报对象的品德、学历、资历、业绩、成果等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以评定申报对象的实际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
五、职称评审绿色通道申报人员需提供的相关材料
1、《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表》(一式3份);
2、《评审简明表》(高级一式25份,中、初级一式20份);
3、最高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在国外所取得的学历、学位应提供学历认证证明)、身份证或护照复印件、任职资格证书、业务工作总结各1份;
4、反映本人专业技术水平的专业经历证明、业绩成果、论文论著等材料原件各1份;
5、评审文件规定的其他材料。
六、其他
1、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按现行的程序和权限规定执行。
2、申报职称评审人员除了按省物价部门的规定交纳正常的评审费外,不需再交其他费用。
第一步:职工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岗位人员的选拔
1.明确标准。2010年5月,公司了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岗位管理标准,明确了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岗位人员的选拔范围、条件、原则、职数、待遇、选拔程序和动态管理办法等。规定岗位的设置数量按照集团公司规定的职数设置,进行总量控制。首席工程师、资深工程师、首席技师和资深技师从公司各专业部门专业技术人才中选拔产生,主要向重点专业领域中的优秀中青年人才倾斜。各岗位设置在分部或班组,由相应的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兼任,其行政管理权纳入所在分部或班组管理。已有行政职务的中层管理及以上人员原则上不参加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岗位的选拔,如已担任行政职务的人员要参加选拔,要求先辞去原有行政职务,再参与选拔。首席工程师、首席技师按公司生产经营部副部长对应岗位薪酬等级的起薪档执行薪酬标准;资深工程师、资深技师按公司综合维修分部主任对应岗位薪酬等级的起薪档执行薪酬标准。
2.申报及测评。公司在2010年9月底完成人力资源整合阶段的竞聘上岗工作后,即开始接受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报名,共有36人次(共29人)分别申报汽机、锅炉、电气、热工、燃料、金属六个专业的首席工程师、首席技师、资深工程师、资深技师岗位。其中,申报首席类岗位人员占公司工程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含高级技师)人数的20.83%,申报资深类岗位人员占公司工程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含技师)人数的13.06%。
2010年12月1日,公司对申报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岗位人员进行了素质测试。测试采取闭卷形式进行,主要是测试申报人员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对所申报专业目前的重点、难点等内容的掌握程度。共有28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素质测试(其中1人缺考),35人次均通过了素质测试(28名通过测试人员,其中有7名人员申报了两个岗位)。
3.答辩与评审。为了确保选拔的公正、公平,公司邀请了9名外部专家评委参加评审工作。其中集团公司总部2名专家评委,其他专家评委分别来自华南理工大学、深能源公司、珠江电厂等单位。在汽机、锅炉、电气、热工4个专业的首席类岗位选拔评审时,外聘专家人数达到1/2;在6个资深类专业岗位选拔评审时,每个专业都有2名外聘专家全程参与。经过答辩和评审等程序,共推荐了18名员工作为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岗位的推荐人选。
4.考察与决定。公司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分别对18位被推选人进行了组织考察。2010年12月21日,公司党委对18位申报人的素质测试、答辩、专家评审、专家推荐、组织考察等情况进行了研究,同意推荐这18位申报人担任相应的专业技术或职业技能职务。
5.公示与聘任。在公司党委研究确定聘任人选和岗位后,将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岗位选拔情况和岗位聘用情况,报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备案。经集团公司备案同意后,对拟聘用首席工程师、资深工程师岗位、首席技师和资深技师的人员,在公司内部进行7天上岗前的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由公司统一聘任并颁发证书上岗开始履行职责。
第二步:职工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岗位人员的管理
1.月度考核管理及应用。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岗位人员月度考核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与工作岗位对应的月度绩效考核;另一部分是对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岗位的月度考核。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岗位人员工作岗位对应的月度绩效考核按照《公司薪酬管理办法》(试行)的相应规定执行。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岗位的月度考核按照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岗位人员的月度考核结果执行。
公司每月要对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岗位人员的履行职责和工作任务完成等情况进行总结,每月2日前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岗位人员,要提交包括月度培训授课和指导技术人员或带徒等的履职情况统计表,同时提供与考核内容有关的材料等。公司进行汇总并于每月5日前在公司网页上对各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岗位人员月度培训授课情况、指导技术人员或带徒、解决技术问题、和编写技术方案等方面完成情况予以公布接受职工监督。
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岗位日常考核管理小组在审阅其月度履行职责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分析,并按照公司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岗位人员月度考核评分表的标准进行评议、打分。按照月度实际得分,对应表1,确定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岗位人员月度考核等级和考核系数。
表1 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岗位人员月度考核等级和考核系数对应表
等级 首席工程师
首席技师 资深工程师
资深技师 月度考核比例
A(优) 得分≥90 得分≥90 +10%
B(良) 80≤得分
C(合格) 70≤得分
D(基本合格) 60≤得分
E(不合格) 得分〈60 得分〈60 -100%
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岗位人员的月度工资按照《公司薪酬管理办法》(试行)中职工月度绩效考核办法和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岗位人员的月度考核比例合并核算得出。工作业绩优秀的,可以按照对应的比例予以奖励;工作业绩达不到要求的,则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考核。
2.年度考核及应用。首席工程师、资深工程师、首席技师和资深技师在聘任期内每年考核一次,年度考核时间为被考核对象履职一周年的时间。公司人力资源部在每年1月(2011年已实施),统计全年首席工程师、首席技师、资深工程师和资深技师岗位人员的年度和期满考核名单,制定考核方案并组织考核。
年度考核程序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各位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岗位人员准备年度履职总结和述职报告向考核专业评审小组述职确定个人年度绩效考核专业评审小组向考核领导小组汇报情况考核领导小组评分综合汇总得分考核结果确定。
年度考核分为优秀、称职和不称职三个等级,90分及以上为优秀,60分-90分为称职,60分以下为不称职。首席工程师、首席技师、资深工程师、资深技师当年考核为优秀的,在下一年度(尚在聘任期内)在对应的岗位薪酬等级内提升一档工资。首席工程师或首席技师当年考核不称职的,将予以解聘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职系职务,并不得参与下届同级及以上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系列职务的竞聘。
第三步:职工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岗位人员的动态管理
关键词:清单计价推进配套环境
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以下简称《计价规范》),于2008年12月1日开始实施。推进工程量清单计价,是深化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规范建筑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措施。2008《计价规范》的实施,有利于建立由市场形成工程造价的机制,有利于促进政府转变职能、业主控制投资、施工企业加强管理,有利于在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中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
工程量清单计价充分体现了工程造价“量”与“价”相分离的原则,是工程造价的国际惯例模式。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将有国外大投资商进入中国来争占我国巨大的投资市场,我们也同时利用入世的机遇到国外去投资和经营项目,入世意味着必须按照国际公认的游戏规则动作,我们过去习惯的与国际不通用方法必须做出重大调整告诉,但与此不相协调的是推行工程量清单的配套环境还不完善。因此,在全面实施新的计价模式过程中,必须以工程量清单为切入点,加强与之相配套的外部环境建设。
行业主管单位和协会应加强组织和指导性工作
加强对企业定额的管理
企业定额是由建筑安装施工企业自行编制的定额,用于企业内部的施工生产与管理以及对外的经营管理活动。反映某个企业在完成合格产品中必须消耗的人工、材料和施工机械台班的数量标准,同时也代表了该企业的生产水平。行业协会要强调企业定额的建设,施工企业要依靠自身的技术和管理情况,在行业主管单位和协会的指导下迅速建立起企业自己的定额和报价信息库,并不断完善工程量清单数据库,提高报价的水平和技巧,并力求快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使自己在工程量清单招标中占有优势。工程公司和咨询公司也应如此。
2、 进一步改革评标办法,加强评标管理。
工程量清单计价不同于以标底为衡量标准的投标报价办法,它采用的是合理低价中标原则。清单计价中商务标评标方法还不够完善,只是规定在商务标原则上由低到高进行排序,并经评标委员会确认合理的最低价为满分,这容易造成评标专家只看报价高低,不看其价格构成,投标报价严重失真也能中标;也给投标单位相互围标、串标,给投标者“暗箱操作”提供可乘之机。另外评标专家结构配置也不合理,目前,一般以设计、监理、施工等技术方面专家较多,缺少造价工程师。以上诸多因素制约了评标工作的深度和质量,造成评标专家难以把握、比较标书内容,特别是对投标文件商务标的审核不够仔细,因此,行业主管单位和协会应尽快完善与之相配套的科学评标办法。第一,必须坚持最佳经济效益和保持公开、公平竞争的原则制定评标办法。如改变以往的单一总价评审方式,而是对总价的组成即分项工程量报价、措施项目报价、主要材料报价、主要项目清单综合单价等4项要素进行多层次合理性评审;第二,建立评标软件,采用电子评标。每名评标专家通过计算机系统对投标单位进行评审,保证评标的公平与公正。工程量清单招标运用计算机完成评标中复杂的评分运算过程,确保工程投标报价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从源头上杜绝少数评委评“关系分”、“人情分”等违规现象的发生;第三,建立询标制度。为确保中标价的合理有效性,应该建立询价制度,即在开标之后、评标定标之前,必须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的监督下,由、招标人、中介机构对投标人进行询价。通过询标排除可能存在的欺骗性、过分偏激以及明显低于成本的不合理的报价。避免“只看报价高低,不看其价格构成”或“投标价严重失真也能中标”等现象的发生。询价制度的建立,还能给招、投标双方提供一个对有关问题互相解释、澄清的机会,保障双方合法的权益。
造价从业人员进一步提高素质
工程量清单的实施,标志着工程的造价将主要由市场形成。工程造价的职能也将体现在“预测、控制、评价和调节”,由此可见,工程造价将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造价人员的地位也将随之大大提高,但同时新的形势对造价从业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造价人员个人来说,应从以下几方面去提高自身素质:
多交流、多总结、建立自己的数据库。交流主要指造价工程师之间要多交流,相互取长补短;总结主要是自己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建立数据库主要是对自己经手的工程项目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储存。
多学习,包括各种技能的学习。现在的造价管理模式要求造价工程师全过程参与项目管理。从行为科学的观点看,既然是管理人员,就应该具有三种技能,即技术技能、人文技能和观念技能。
除了每年参加有组织的继续教育外,还要积极参加专业培训。
对各级主管造价工程师的部门,应通过以下几点去协助造价工程师提高综合素质:
1、承担起为造价工程师提供交流平台的义务。
2、应积极配合各出版社,尽快出版一些造价管理方面的书籍。
3、在选派人员出国或到外国公司去工作学习的同时,适当引进有国外公司工作经历的优秀造价人员。
4、多举办有针对性的培训班和研讨班,给计价人员提供学习园地和学习机会。
加强合同管理体制的建立完善
工程量清单是一份与技术规范相对应的文件,其中详细说明了合同中需要或可能发生的工程细目及相应的工程量,工程量计算一旦错误就会给业主带来损失,这就要求尽快完善与工程量清单计价相配套的合同管理措施。
1、应该制定配套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标准合同文本。一个好的施工合同标准文本,有利于建设双方以及有关方面管好工程,全面反映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明确界定有关各方责任、义务、权益。
2、要改进工程付款办法,取消工程预付款制度,并实行履约保证金制度,同时规范工程进度款支付办法。
3、要尽快建立工程保险制度,并结合施工合同管理工作大力推行。
4、必须加强建设市场中介组织机构的管理。
1.
开发框架
开发的系统中所应用的技术都是基于JavaEE,技术成熟稳定又能保持先进性。采用B/S架构使系统能集中部署分布使用,有利于系统升级维护;采用MVC的开发模式并参考SOA体系架构进行功能设计,使得能快速扩展业务功能而不会影响现有系统功能的正常使用,可根据实际业务量进行部分功能扩容,在满足系统运行要求的同时实现成本最小化。系统采用分布式部署,系统功能隔离运行,保障系统整体运行的稳定性。
图1.开发框架与体系结构图
1.1.
web端技术栈
(1)前端采用elementUI/jquery/bootstrap/vue实现,前端和Controller交换数据基于json格式。
1.2
业务端技术栈
(1)
业务端基于springboot、springMVC、JPA、SpringData技术栈构建,对于复杂的系统则采用springCloud构建。
(2)
四层分隔:controller(Facade)/service/dao/entity,其中façade主要用于生成json,实现和前端的数据交换。
(2)命名:按照功能模块划分各层包名,各层一致。
2.
系统安全保障
2.1
访问安全性
权限管理是系统安全的重要方式,必须是合法的用户才可以访问系统(用户认证),且必须具有该资源的访问权限才可以访问该资源(授权)。
我们系统设计权限模型,标准权限数据模型包括
:用户、角色、权限(包括资源和权限)、用户角色关系、角色权限关系。权限分配:通过UI界面方便给用户分配权限,对上边权限模型进行增、删、改、查操作。
基于角色的权限控制策略根据角色判断是否有操作权限,因为角色的变化
性较高,如果角色修改需要修改控制代码。
而基于资源的权限控制:根据资源权限判断是否有操作权限,因为资源较为固定,如果角色修改或角色中权限修改不需要修改控制代码,使用此方法系统可维护性很强。建议使用。
2.2
数据安全性
可以从三个层面入手:操作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比较常用的是应用系统和数据库层面的安全保障措施。
在操作系统层面通过防火墙的设置。如设置成端口8080只有自己的电脑能访问。应用系统层面通过登陆拦截,拦问请求的方式。密码不能是明文,必须加密;加密算法必须是不可逆的,不需要知道客户的密码。密码的加密算法{
MD5--不安全,可被破解。需要把MD5的32位字符串再次加密(次数只有你自己知道),不容易破解;加密多次之后,登录时忘记密码,只能重置密码,它不会告诉你原密码,因为管理员也不知道。
3.
项目计划的编制和管理
本公司项目基于敏捷过程的方式组织,项目计划基于需求和团队反复讨论的过程。在开发系统时都经过了解需求,开需求分析会议,确定开发任务,推进开发进度,测试,试点,交付等开发步骤,其中具体内容有:
1,了解需求:跟客户沟通,充分了解对方的需求,然后对需求进行过滤,最后整体成需求文档
2,需求分析会议:也就是项目启动会议之后要做的事情,对拿来的需求进行讨论,怎么做满足需求。主要对需求进行全面的梳理,让开发,产品,项目都熟悉整个需求。
3,确定开发任务:根据敏捷开发法则,需求变成一个一个功能点之后就是安排开发任务了。根据团队现有的资源合理分配任务,和时间节点
4,
推进开发进度:在开发的实际过程中,注意节奏的把控,注重功能点完成的时间点。
5,
每一个功能点完成之后都会有测试工程师进行单元测试。
6,试点单位进行试用,然后解决问题。
7,交付
4.
项目进度保障体系
4.1制度保障
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建立强有力的开发指挥机构和开发保障体系,投入能保证开发进度如期实现的足够的开发队伍,实行专业化开发。建立从项目经理到各开发人员的开发任务,全面、及时掌握并迅速、准确地处理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对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需求变更进行协调管理,对重大关键问题超前研究,制定措施,及时调整开发的公共类保证开发过程的连续性和高效性。强化开发过程的时间点把控问题,对开发任务实行动态管理。保证在时间点内完成开发任务。实行内部经济承包责任制。使责任和效益挂钩,个人利益和完成工作量挂钩,做到多劳多得,调动开发团队、个人的积极性。编制科学合理的总体开发进度计划,运用专业管理软件,对开发计划进行动态控制;并在总计划的基础上分解明确的月及旬计划,项目经理抓住主要技术难点,严格按计划安排组织开发,重点抓好关键技术的开发。定期检查开发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对开发进度计划进行调整;在开发过程中,根据开发进展和各种因素的变化情况,不断优化开发的方案,保证各开发有条不紊的执行。
4.2开发进度开发工期保证措施
任务分发将利用一流的开发策划、高效的组织、科学的领导和动态的控制,用一流的运作与协调、一流的技术框架与技术、一流的团队素质等来实现一流的管理,从而通过过程控制实现最终产品的精品,满足客户对工期、质量等各方面的要求。
完善的开发计划保证体系是保证项目工期的纲要,掌握开发管理主动权,全面而宏观的控制整个开发的过程,是保证开发进度的关键。通过完善的开发计划保证体系,采用先进的开发计划计算、设计软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开发进度计划。
1.
编制三级网络计划
在开发过程中中我单位将分级编制网络计划来控制整个项目的开发。
(1)一级网路计划
根据项目总工期控制项目各阶段里程碑目标。
(2)二级网路计划
根据各阶段分项业务的工期目标控制分解成分部目标。
(3)三级网路计划
主要技术使用控制周计划和日计划。通过对关键技术开发编制标准业务,建立计划统计数据库,利用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对工期进行全方位管理。
2.制定派生计划
根据总控工期、阶段工期和分项业务工作量制定出技术保障、商务合同、物资采购、设备定货、人力资源等派生计划,是进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最迟完成或最迟准备的插入时间原则,制定各类派生保障计划,作到各项工作有备而来,有章可循。
工期保证体系框图
技术保证体系
综合保证体系
组织保证体系
技术总监
开发组织设计
技术总监
开发人员
测试人员
试验室
项目经理
制
度
保
证
奖惩制度
岗位责任制
经济责任制
开发团队
单元测试
技术培训
测试用例
开发进度计划保证
月度计划
季度计划
年度计划
技术工作责任制
技术标准
设计文件
招标文件
技术规范
技术工作标准化
开发团队
实现工期目标
4.3施工进度三阶段控制措施
(一)开发进度“事前控制”
1.积极做好业务需求,业务流程等准备工作,为自己尽早投入开发创造好条件,把准备工作做细做充分,确保按时无障碍开发。
2.编制详细的开发进度计划,包括需求文档,业务分工计划,业务流程等。
3.关键技术或特殊技术编制相应的开发进度计划,制定相应的节点,编制节点控制计划。
4.编制开发节点实施细则,明确搭接和流水的节拍。
(二)开发进度“事中控制”
1.严格审核开发人员的进度计划、季度计划、月计划,并监督各人员按照已制定的开发进度计划进行开发。
2.在本项目开发期间,按开发进度需要,配备充足的开发人员,确保时间点的正常运行。
3.在开发期间,每周结束前,组织召开一次碰头会,协商解决当周开发过程中和第二周开发中将会发生的问题,应解决的问题决不拖延。
4.狠抓开发进度与质量,加强技术培训。只有在确保技术过关、质量的前提下才能求速度、讲进度、抓工期。
5.根据开发的实际情况,及时修改和调整开发进度,并定期向客户通报系统开发进展情况。
(三)施工进度“事后控制”
1.根据开发进度计划,及时组织测试人员通过事先编写的测试用例进行分项测试与系统测试。
2.定期整理有关开发进度的资料,汇总编目,建立相应的档案。
5.
项目质量保障体系
5.1过程中的保证
依据项目的软件特点、合作方的项目实施要求,采取需求分析,系统设计,软件项目计划,软件需求分析,软件模型设计,软件详细设计,单元测试设计,编写单元测试,系统培训,系统测试等一些列的措施在过程中保证项目的质量。
5.2技术方面的保证
公司研发人员均为国内高校分子计算机专业或招聘的高级技术人才,专业基础和工作经验扎实丰富,整个团队具有高级工程师、博士的人才搭配,具备强大的持续研发能力。
5.3软件质量管理责任分配
角色
职责
配置管理员
制定、创建和维护配置库,提供文档规范,并传达到各个部门。
QA(质量保证)
参与项目各个阶段的评审,进行过程评审和产品审计,检查文档和代码的规范执行情况
QC(质量控制)
软件测试是质量控制的主要手段,测试人员进行软件的测试设计和执行工作
5.4工作产品和活动
活动
责任人
工作产品
是否可裁剪
项目立项
项目经理
项目计划
否
配置管理员
配置管理计划
是
QA
质量保证计划
是
测试人员
系统测试计划
否
需求管理活动
项目经理
需求调研报告
是
需求规格说明书
否
用户、项目经理
用户确认书
是
QA
评审报告
是
设计过程、决策分析活动
设计组
概要设计说明书
否
界面设计图
是
详细设计说明书
是
项目经理
决策分析评议表
是
QA
评审报告
是
开发编码、集成过程活动
项目经理
版本记录
否
QA
评审报告
是
开发人员
程序代码
否
系统测试活动
测试人员
测试用例、测试报告
否
QA
评审报告
是
项目结项、交付与维护活动
项目经理
培训教材
是
用户手册
是
安装手册
是
项目总结报告
否
项目经理、客户
用户验收报告
是
QA
评审报告
是
项目跟踪与监控活动
项目经理
项目问题跟踪日志
是
QA
不符合项问题跟踪记录表
否
项目跟踪与监控活动检查单
是
风险管理活动
项目经理
风险管理列表
是
QA
风险管理活动检查单
是
配置管理活动
配置管理员
配置状态报告
是
变更请求审批表
是
变更跟踪记录表
是
QA
配置管理活动检查单
是
评审活动
项目成员
评审报告
否
QA
评审活动检查单
是
5.5评审
评审是以一种正式的形式进行,如有正式的、事先定义好的有关职责的各种角色,并遵循组织规定的流程。
对于任何工作产品的审计,都会组建与之对应的专门评审组,包括作者、主持人、记录员以及陪审员若干。评审组的成员可以包括PPQA、项目组成员,但不能有作者的直接领导或者管理者。
评审小组先召开一个预备,作者会针对工作产品向大家做个总体的介绍,例如讲解一下本工作产品的目标是什么,以及其相关的实现
细节、开发标准等。应该允许甚至鼓励评审组成员动手查看工作产品,或者查看开发过程中所用到的检查单。
评审小组的主持人负责确定什么时间开始真正的评审会议,在预备会和正式评审会议之间,评审小组成员对工作产品进行彻底检查,并依据相关标准和准则评审工作产品。
在预定时间,评审小组成员以会议形式聚在一起,依次对产品进行检查,主持人负责对整个会议的进展进行控制,记录员记录下这个过程。
在工作产品中发现的每一个缺陷都会被认真记录下来,并被适当分类。
会议结束后,负责人需要分析相关缺陷,找出产生此缺陷的原因并加以修正。
主持人应确保所有的缺陷都会得到解决和修正。如果过程需要加以变更的话,应将相关问题移交相关的质量保证人员。
阶段
评审内容
评审时机
参加人员
是否可裁剪
计划阶段
项目计划
项目启动会议
项目所有成员
否
配置管理计划
项目所有成员
是
质量保证计划
项目所有成员
是
系统测试计划
项目所有成员
否
需求阶段
需求调研报告
项目评审会议1
需求分析师、项目经理、系统架构师、设计组成员、QA
是
需求规格说明书
需求分析师、项目经理、系统架构师、设计组成员、QA
否
设计阶段
概要设计说明书
项目评审会议2
需求分析师、项目经理、系统架构师、设计组成员、QA
否
UI设计图
UI美工、需求分析师、项目经理、系统架构师、设计组成员、QA
是
详细设计说明书
需求分析师、项目经理、系统架构师、设计组成员、QA
是
决策分析评议表
需求分析师、项目经理、系统架构师、设计组成员、QA
是
编码阶段
代码检查(1)
项目评审会议3
开发组成员、项目经理、需求分析师、系统架构师、QA
否
代码检查(2)
开发组成员、项目经理、需求分析师、系统架构师、QA
否
测试阶段
系统测试用例
项目评审会议4
测试人员、项目经理、开发组成员、需求分析师、系统架构师、QA
否
系统测试报告(1)
测试人员、项目经理、开发组成员、需求分析师、系统架构师、QA
否
系统测试报告(2)
测试人员、项目经理、开发组成员、需求分析师、系统架构师、QA
否
阶段
用户手册
项目总结会议
项目所有成员
是
项目总结报告
项目所有成员
否
5.6质量保证(QA)
QA工作审计产品
文档
责任人
项目计划
项目经理
需求规格说明书
项目经理
概要设计说明书
项目经理
源代码
开发组
系统测试用例
测试组
系统测试报告
测试组
用户手册
项目经理
项目总结报告
项目经理
入最佳实践库的产品
项目经理
QA工作中需要审计的活动
活动
评审时机
项目立项
计划阶段
需求管理活动
需求阶段
设计过程活动
设计阶段
决策分析活动
设计阶段
开发编码活动
编码阶段
集成过程活动
编码阶段
系统测试活动
测试阶段
项目结项
阶段
交付与维护
阶段
项目跟踪与监控活动
每月一次
风险管理活动
每月一次
配置管理活动
每月一次
评审活动
每月一次
QA审计中的不符合项目问题
对QA审计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项问题要写入《不符合项跟踪记录表》,以邮件的方式发给问题的相关人员,做好和项目成员、项目经理、部门经理之间的沟通,问题的上报流程:项目组成员沟通解决——项目经理——部门经理——总经理。QA要对不符合项问题进行跟踪与监控,直到问题解决,QA验证并关闭不符合项。
6.
系统测试验收方案
系统测试验收主要包含以下四方面的工作内容,分别是验收测试、系统试运行、系统文档验收以及项目终验。
6.1.
验收测试
验收测试即对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依照双方合同约定的系统环境,以确保系统的功能和技术设计满足建设方的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并能正常运行。验收测试阶段应包括编写验收测试用例,建立验收测试环境,全面执行验收测试,出具验收测试报告以及验收测试报告的签署。
6.2系统试运行
信息系统通过验收测试环节以后,可以开通系统试运行。系统试运行期间主要包括数据迁移、日常维护以及缺陷跟踪和修复等方面的工作内容。为了检验系统的试运行情况,甲方可将部分数据或配置信息加载到信息系统上进行正常操作。在试运行期间,甲乙双方可以进一步确定具体的工作内容并完成相应的交接工作。对于在试运行期间系统发生的问题,根据其性质判断是否是系统缺陷,如果是系统缺陷,应该及时更正系统的功能;如果不是系统自身缺陷,而是额外的信息系统新需求,此时可以遵循项目变更流程进行变更,也可以将其暂时搁置,作为后续升级项目工作内容的一部分。
6.3系统文档验收
系统经过验收测试后,系统的文档逐步、全面地移交给客户。客户按照合同或者项目工作说明书的规定,对所交付的文档加以检查和评价;对不清晰的地方可以提出修改要求,在最终交付系统前,系统的所有文档都需要验收合格并经双方签字认可。
6.4项目终验
在系统经过试运行以后的约定时间,双方启动项目的最终验收工作。 最终验收的工作包括双方对验收测试文件的认可和接受、双方对系统试运行期间的工作状况的认可和接受、双方对系统文档的认可和接受、双方对结束项目工作的认可和接受。 项目最终验收合格后,由双方的项目组撰写验收报告。
7.
技术服务与支撑
我公司在合同有效期内提供免费维护期和长期的技术服务,向用户用户相关技术人员免费提供原理和技术上的指导和咨询,使用户能正确熟练地使用本协议的软件开发及测试成果。
根据用户使用系统的相关部门人员现状,一旦系统安装调试完毕投入正常运行后,卓安公司在交付本系统的一段时间内,专门指派若干名专业工程师为用户使用部门进行指导培训和维护,直到用户安排的技术人员能完全接管本系统的操作管理为止。
7.1.
现场支持
系统在售后期间,提供7×24小时的技术支持服务。如系统出现故障,将保证30分钟远程响应;影响生产的故障4小时抵达现场,并派出专业工程师在8小时内排出故障;不影响生产的故障8小时内抵达现场,并派出专业工程师在2个工作日内排除故障。如在2个工作日内无法解决,将在2日内向用户方提出详细解决方案及日程安排,交给用户方确认。
7.2.
技术支持
长期电话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和远程在线服务。用户可以随时拨打技术支持热线电话或通过远程协助进行有关技术咨询,专业技术人员会耐心解答用户的问题。免费提供需求预测、系统规划等支持。当用户需要对系统扩容、调整时,将免费协助用户准备预算、规范书、工程有关事项。
7.3.
常规维护
系统在售后期间,会安排工程师定期对系统进行运行检查。如有功能需求分析范围内的问题,及时进行修改;维护期后发现的在需求规格说明书范围内问题,同样及时进行修改。对用户提出的方便操作和易用等可用性方面的要求,尽可能满足用户要求,并保证在接到要求后两周内解决。用户提出性能要求,如属于软件编制因素导致性能较差,技术人员主动调整软件,以提高性能,保证在一个月内解决。
7.4.
变更管理
对系统的应用平台和开发、运行环境以及应用系统的变更和升级的详细资料第一时间提交用户。
8.
培训计划
8.1.1.
培训工作概述
用户软件系统项目建设完工后,为了使各个使用本系统的部门能熟练的操作系统,利用系统提供的功能来处理日常工作,本公司将对使用系统的相关部门员工进行一次全面的培训。
培训过程按系统使用部门划分,分别培训各部门使用的系统功能点及业务流程。另外为了用户管理需要,将重点培训2名系统管理员,培训系统管理相关功能。
8.1.2.
培训规范
由于培训过程涉及到时间、场地、人员等诸多不确定因素,本方案所提及项只作为参考大纲。实际培训安排因由主管部门统一规划,并下文到各系统使用部门。
培训的效果与参与人员的重视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客户各部门对参与人员要做好工作,引起重视。主管部门可以考虑是否需要在培训结束并且参与培训人员试用一段时间后,组织一次系统使用测验。
通过系统使用培训,达到以下目标:
Ø
使相关使用部门了解系统运作,熟悉系统功能。
Ø
使系统有效的推广到相关使用部门,让员工积极参与使用系统。
一、安全方面
1、全年本班组安全事故为0次。
2、组织班组成员培训3次。
3、跟踪安全整改所需备件累计20余项。
二、备件管理方面
1、每月根据上月20日到当月19日备件的消耗情况进行分析,及时补充备件安全库存计划,按期完成每月的月度备件计划申报、审核工作。
2、定期跟催备件采购进展。2016年临时即兴备件计划共申报1477次,其中紧急备件计划申报227次,根据生产情况,每天跟催紧急备件计划采购进展,减少因等待备件停机的时间,为工厂的生产赢取宝贵时间。
3、利用SAP系统每月进行跟踪库存备件品种及库存情况,收集分析近5年设备故障数据及设备备件消耗数据,根据生产需求、设备种类、采购周期等信息完善设备备件安全库存BOM表,建立1608项关键、重点设备关键备件安全库存;建立1045项一般设备关键备件安全库存, 以较低的储存成本达到备件的高效利用,降低设备因待备件停机时间,为公司节省资金占用,实现设备利用率最大化。
4、按物料描述的一般书写形式:【名称_型号/规格(品牌)】与采购工程师共同规范SAP系统备件的描述,到12月份累计修改物料主数据描述的备件达48项,减少重码,便于更准确查找备件库存情况,为维修设备节约时间。
5、每月10日前按期完成分析备件库存及计算库存占比,12月备件占比指标为0.94%,达到年终KPI指标0.95%要求,备件库存金额2016年全年月平均维持在674万元,大大减少企业资金占用,为公司节约资金占用成本。
6、组织评审老MT82装配线剩下的备件,呆滞备件为3.7万元。组织备件计提减值评审,到2016年7月30日为止,长期未用的备件计提减值金额为3400559元,2016年新增计提减值金额为13193924元编,提前识别物资存储风险,降低呆滞物料率。
7、2016年处理协调公司其他三工厂调拨及借用紧急备件累计达30余项,为生产节约时间。
三、成本方面
1、2016年8月末按期统计分析完成2017年年度备件费用预算。每月跟踪部门维修成本,制定成本报表,生成CCAR,控制维修成本,使达到年终KPI要求。
2、组织备件管理工程师、备件管理员盘点老仓库物资。将全新件建立电子台账并入二楼无价值库;将旧件进行委外维修并入二楼无价值库,共计44项,从而更好的利用此批物资,减少物资让费,降低维修成本。
3、组织备件管理员对S550装配线随机备件实物盘点,共计335项,做到实物与卡片一致,让维修人员更好的利用此批备件,降低维修费用。
4、通过组织团队自主维修备件节约维修成本,MT82装配线的德马格电动葫芦更换频次高,单价高且采购周期长,通过组织维修团队到现场排查分析原因,通过查找资料申报电动葫芦的接触器、线缆等备件将旧件修复,为工厂生产赢得时间,保障生产任务完成,直接节约维修成本4.8万元,像类似这种通过自主修复备件来降低成本的例子还很多。
5、对采购周期长,价格高的进口备件,组织团队采取将旧件进行委外维修统一管理来降低维修成本,2016年全年委外维修备件196项,共计备件原值221万元,通过旧件委外维修重复利用,直接节约维修成本约121万元,为公司的降本增效和设备维修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四、培训方面
2016年配件组人均培训2次,课时超2H,达到KPI要求。
五、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以后工作的重点
1、如何降低临时紧急计划申报频次?
a、各主管每月20前提交月度备件计划需求,提前做好备件需求预测;
b、备件管理工程师每月根据上月20日到当月19日备件的消耗情况进行分析,及时补充备件安全库存计划;
c、根据近3年历史消耗量和采购周期,对低值、易耗备件安全库存从新调整。
2、规范备件申报流程,按临时计划和月度计划进行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