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典小故事大道理

经典小故事大道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典小故事大道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典小故事大道理

经典小故事大道理范文第1篇

而在这之中,于丹《论语》之说成为了众矢之的,各种声音不绝于耳,褒贬不一,其中不乏出于某些阴暗心理而投放的“生化核武”。但不论演员演技如何,终归还是混了个脸熟,这不能说是件无益于学术的事。如同“吾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做法已使纯粹的学术处于“皇帝的女儿也愁嫁”的尴尬之地,总要有媒妁之言才能有所婚姻吧,我想于丹最起码也是一位很成功的“媒婆”。

于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古典文化研究者和传播者。2006年“十・一”黄金假日在央视《百家讲坛》连续七天解读《论语》心得,受到观众热烈欢迎。相对于其他男性学者的刚健狷狂,于丹以端庄温柔俘获了大众的心。她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以白话诠释经典,讲述自己从《论语》中获得的为人处事之道,而她在百家讲坛的讲稿,即图书版《于丹〈论语〉心得》[1]也以60万册的惊人首印出版问世,超过了《易中天品三国》[2]的55万册首印量。观众评价于丹讲《论语》,神闲气定,娓娓道来;古今中外,信手拈来;妙趣天成,观之可以忘忧也。

《百家讲坛》是个成功的舞台,登上它的每一个人都有了自己的辉煌,从易中天开始,后有纪连海、阎崇年,而现在,则轮到了一位女性――于丹,这个以《论语》系列再次创下《百家讲坛》收视高峰的大学教授。曾经最早接受“百家讲坛”是从金正昆、阎崇年开始,印象很深。后来又推出很多“续貂”之作,不免驳杂。但于丹已悄然用《论语》成功争取为“百家讲坛”的全新商标,而她也已经以“新人”的姿态一夜成名,荣登学术界“当家花旦”。不论其初衷是怎样设计的,整个过程有否享受折扣或VIP服务,可她已经在此次购物中获得很多超值赠品了。至于于丹所讲《论语》的新内容,确是起到了酷似“文化下移”的作用,让识字的不识字的人都知道了有一部古书叫《论语》,有位老者叫孔子。从这一点看来,她又是一个合格的推销员,把自己多年的库存成功出售且供不应求。那些靠推销知识为生的人,通过于丹知道了:原来《论语》还能这么推销。其实,即使是一位学术工作者(简称学者),也不会在讲大道理时有所创新,这其实很正常,除了有些人在滥竽充数地搞什么歪说、斜说、正说、反说、麻辣、水煮。有人刻意追求标新立异,却落得个“学术畸形儿”。但倘若能因地制宜地根据经典的具体情况,在每篇之后皆附上时代的新注脚,也会成为一种全新的诠释经典的模式和理念,使其旧貌换新颜,即使 “换汤不换药”,无疑也是一种成功。

《于丹〈论语〉心得》分七大部分:天地人之道、处世之道、心灵之道、君子之道、理想之道、交友之道、人生之道。各章独立成篇,衔接有道,育人于无形。书中的大道理自不必说,耳提面命二十多年,已经疑似审美疲劳。但在书中用来阐述大道理的小故事意义却更为深刻,也给了我更大的启示。合上整本书,留在我脑子里的好像都是一个个故事中生动的片段、画面,一个个活生生的寓言中的人物,有声有色,活灵活现。可以这样说,通过这本书,我看到了于丹讲经――用例子说话。

说实话,对于做人处世的大道理我不是太感冒,毕竟咱是中国人,更是文学院的中国人,以后要靠这糊口的,所以早在很久以前,公主、王子还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年代,就已从理论上掌握了,但要全部科学应用于实践,可能下辈子也做不完美,但是于大师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解读古老而神秘的羊皮卷,便是用例子说话。她在全书中引用的例子很多,不论范围、类型都使我折服,中国的、外国的、古代的、现代的、物理的、化学的……无不为她所用,跨越了时空,跨越了学科的框锢,把一个个鲜活且妥帖有深意的寓言、故事甚至于笑话,都伏贴地牵连在了每一条《论语》的灰色理论上,让它们各得其位,使理论与实际完美搭配。照于丹所说,所有真理皆灰色,那么所举例子丰富多彩,加上“百搭”的灰,所构成的图画该多美……孔老先生看见也许也会微笑吧。说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这似乎又近了马、恩二老的身了,在中国此二位可是相当吃得开,成为中国各行各业所标榜的金字招牌,有了这把尚方宝剑,于大师便可笑傲江湖了。

若说深刻,既然于大师用例子说话,那咱也用例子来表达。在众多的实例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那个和尚们的故事。通常在说理文章中,“和尚”都是个点击率很高的词儿,说家们总是喜欢拿和尚说事,一提和尚就必有玄机,这些佛门高人总是字字珠玑,点拨世人,许是他们沾了佛陀的灵光。这点于大师也没能脱俗,她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老和尚背了一个姑娘过河,等过去了便放下了她,而小和尚甚为不解却不敢询问师傅原由,走了二十多里地后才鼓起勇气问师傅为什么这么做,这难道不是犯戒吗?师傅只淡淡一句:“我背过了河就放下了姑娘,可你背了二十多里地还没放下……”故事戛然而止,留下的空白让我不想填满,只想享受如此停顿,让我一下子觉得我的人生不能匆匆地只顾赶路,路上需要这样一盏暖茶清酒濯去一身浮华与躁动;汲取一瓢清冽的泉水来滋养我们心灵的花园。

在现实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圣贤与经典也逐渐模糊,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和思想的高贵纯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链接。而于丹教授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演绎出来,“灰色的孔子”一旦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种纯粹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于丹用她时而顿挫有力,时而温婉柔和的话语给了我们一道心灵光芒来照亮你我的人生。“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她并没有用多少华丽的辞藻,也全无矫揉造作的表演来给我们描绘一个戏剧般的画面,只有只言片语,闭上眼睛,心中一片充盈。坦白说,个人一直以来都不想去读于丹的《论语》,这是需要勇气的。感觉就好比喜欢的衣服都穿在别人身上,喜欢的人跟别人结婚了一样,心里有些难过。不是嫉妒,是实在不想看见咱家里的宝贝古董被人拿去当烟灰缸……而真正手不释卷地读完了《于丹〈论语〉心得》,虽然身体疲惫但心里却如沐春风,以前从未对某本正经八百的书读起来会舍不得放下,独此一回。

参考文献:

经典小故事大道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课前活动,课堂教学,融合,策略

开展课前展示活动,要结合学情和语文课堂教学需要,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有序准备,课前预留时间,要让课前展示活动开展得 有声有色,与课堂教学相得益彰。通过课前展示活动,营造良好课堂氛围,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拓展语文课堂学习阵地,把课堂学 习和课外生活有机整合,促使学生重视课前展示活动,有效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情趣。

一、多媒体渲染

根据口语交际内容,为学生营造接近生活实际的环境,帮助学生捕捉说话内容,促使学生临场发挥,使学生表达更准确、更逼真 和更生动。如口语交际课《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教师可运用媒体技术,出示学生常见的动物照片,带给学生奇思妙想。引导学生观察与 模仿身边动物的叫声和行动姿态,让学生在动物身上提出疑问。口语课上教师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创设情景,让学生用交流的方式边说边 演“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以便能说说自己感到有趣的事,或自己所发现的东西,或自己在“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疑问。

二、“包装”情景

教师要善用学生丰富多彩的好奇心,引用学生进行课前展示,有效激活学生说话和表现的欲望。所谓“包装”情景,就是为了使 课前展示活动有效进行。在创设某个情景时,特别是把那些虚设的情境带进课堂时,教师有所选择地拿来(或制作)一些“道具”增添场面 氛围,保持学生参与兴趣的持续性,牢记自己在交流或者交际中的角色地位,通过“道具”发生作用,把交际的场面包装成形象化,使课 堂有真实感。

三、亲身表演

表演是学生喜爱的语文活动,是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激情的有效途径。根据学生的表现欲望,精彩的表演能把课前展示活动情境回 归生活体验之中,激发学生参与展示热情。如活动展示“说说我自己”,可以模拟课余兴趣活动小组招收新成员,让学生扮演主考官或应 试者进行竞聘面试,引导学生在对答交流中展示风采。在身临其境中,全班学生作为“观众”,全员参与到招聘与被招聘之中,这个过程 实际上是相互聆听、接纳、赞赏、争辩、互助、修正等和谐健康的过程。

四、说好一句(段)话

课前展示活动———说好一句(段)话,可以由浅入深。先把一句话说完整,再把一句话说具体。从最基本的“谁怎么样?”“什么 是什么?”的模式化句子,到扩充句子的内容,把句子具体化,使表达的内容越来越生动、明白。教师在指导学生说好一句(段)话,教师 要先让学生自由发挥,然后适时引导学生注意语言的规范性,要求学生从“谁、名称、原因、特点”等方面说清楚自己的设想。教师要指 导学生从“不会”到“会”,从“说得不好”到“有所提升”,由“能说”到“会说”到“规范自己的语言”。

五、作业巧展示激趣语文课堂

教师要从学情出发,为学生设计不同类型作业,依据先学后教设计预习作业,尊重学生个性和能力差异设计梯度作业,培养学生 语文兴趣,设计活动作业,促使语文课堂走向高效之旅巧。借作业展示激发潜能。作业是调动学生感官色彩的复合体,时间可适当调整, 作业形式可自行选择。教师可设计为期一周或两周的读书报告作业,可设计两三天完成的小

话剧作业,可设计周末的随手拍拍作业,还可由学生根据某个主题自行选择作业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巧借作业展示先学后教。课前作业展示是开展前置性学习的有效方式,因此语文老师要把“作业展示”利用的恰如其分,帮助学 生获得学习的“金钥匙”,全面激发学生语文兴趣,明确学习方向和目标,让学生主动贴近文本、深入文本,全面提升作业“含金量”, 让学生受到启发和引领。作业展示不一定是读读、想想、写写,还可以是查查、唱唱、演演、画画,形式力求多样,为新知学习开好头。

巧借作业展示梯度教学。巧借作业展示设计梯度教学,把选择的权利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作业超市”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作 业,如第一类学生偏重基础,第二类学生在此基础上稍加能力,第三类学生则偏于能力和发展题目,兼顾不同层次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 有进步和提高。

巧借作业课前展示,教师指导并帮助不同层次学生汲取、巩固、探究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潜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学生作业课 前展示是语文实践活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应活动作业要相辅相成,凸显语文教学生活性、实践性和丰富性等特点,让学生在活动作 业中展现风采,释放能量,让学生发现语文学习的乐趣。

六、课前三分钟演讲实践

巧借课前三分钟,让学生通过演讲展示风采。演讲内容上要给予学生自由,鼓励学生讲他们擅长和喜欢的事情。演讲过程中,教 师特意设计学生提问、主讲者当场回答环节,要求每次由学生当堂提问。通过提问和回答考验演讲者的应变能力,促使学生倾听的同时积 极思考。采用类似记者招待会的做法,促使演讲过程互动。课前演讲要循序渐进,让语文课堂精彩纷呈。

七、课前三分钟阅读展示

课前三分钟讲故事。为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好习惯,拉近学生与经典的距离,让学生与经典亲密接触,教师在课前组织学生讲故事 、讲成语故事。每节课轮流由一位学生把自己提前阅读的小故事讲给大家听。让小故事大道理、小故事大学问、小故事大智慧悄悄渗入学 生的骨子里。在享受故事的同时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用故事点亮语文,让故事开满校园。富有活力的故事,将整个校园装点成了故事的海 洋。

课前三分钟吟诵诗词。以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为切入口,课前引导学生吟诵经典诗文,提升学生人文素养,逐步丰厚校园中人文底 蕴色彩,品读内容以经典唐诗为主。学校“经典诵读工程”有机融入新课改实践,打造智慧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董国峰.开展课前演讲彰显学生个性[J].基础教育理论研究论文精选2005.

经典小故事大道理范文第3篇

一、营造小环境大阅读的氛围

1.班级阅读吧。在每个班级内创设一个固定的角落,如“宝贝书屋”“温馨阅吧”等,为孩子开辟一个温馨、丰富的阅读小天地。再根据幼儿的特点和教育主题投放各种阅读材料,也可鼓励幼儿自带图书进行分享。保证孩子们在自由活动时间以及区角游戏时间里都可以进行自主阅读。

2.阅读墙。开辟班级阅读墙,或有根据主题教育需要师生、家长共同搜集的阅读材料,或有开展阅读活动后留下的作品,或有自制图书,或有“家事”“班事”“新闻”等板块内容。

3.阅读专用室。模拟家庭书房,可以让幼儿在这里轻松、自由地阅读,或端坐书桌,或席地而坐,或背靠沙发。阅读专用室的图书应顾及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经验,可以放置幼儿喜爱的科普类图书、经典童话故事、动物图片、视听工具等。

4.阅读走廊。在幼儿园的走廊、转角等公共场所也处处充满着阅读的内容,有自制的图书内容,有图文结合的优美散文、有名画的解读等。让幼儿在有意无意间,受到阅读熏陶,激发阅读兴趣。

二、选择小故事大道理的阅读内容

1.选择由孩子们自己投票评选出来的童书

“2005年中国童书排行榜”就是由孩子自己投票评选出来的。适合集体教学活动的、幼儿能够理解的书就预设在课程中,然后利用午睡前十分钟,让老师朗读给孩子听;也可以放在图书角,让孩子自己阅读,同时也要把好的书籍介绍给家长,鼓励亲子阅读。

2.经历时间考验的经典读本。这些经典儿童作品一直是首选,例如《小兔乖乖》《拔萝卜》《小红帽》等。

3.富含生活化的阅读内容。依据“生活即课堂”的教育理念,带着“阅读的眼睛”去发现、拓展阅读内容。如“阅读小背包”的活动,“大话亲情”的照片阅读交流活动等。

4.幼儿的创作作品。幼儿自制绘本,容易被幼儿接受和读懂,孩子在阅读自制绘本时会特别开心,因为自制绘本能点燃孩子们的创作热情。

三、运用小方法大收获的指导策略

在指导幼儿进行阅读时,往往会由于一个小小的指导策略,就能启迪幼儿的智慧之花。

1.在集体阅读活动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指导

(1)用猜测法去阅读。通过教师引导,去猜测后面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启发幼儿用自己的眼睛去读,用自己的经验去讲,凭自己的直觉去猜测。

(2)用提问法去阅读。这是最常见的集体阅读指导方法。

(3)用朗读法去阅读。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阅读内容的重要手段。

2.在阅读再现活动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1)用口述日记方式再现。幼儿口述,教师或家长记录的日记活动。

(2)用美术方式再现。启发幼儿用美术的形式将阅读的内容表现出来。

(3)用表演的方式再现。启发幼儿运用身体动作、表情、声音等来演绎阅读的内容,让静止的读本变成深情并茂的话剧。

四、提高小家庭大支持的阅读认识

通过开展“跳蚤图书市场”“图书交流”等活动将阅读延伸到家庭中,同时建议家长要做到:

1.家庭中的所有读写材料可供孩子自由选取使用

孩子除自己有各种各样的图书可读外,还可以接触家长的图书、杂志、报纸以及与工作有关的一些文字材料,家里的笔、纸等。

2.为孩子创设一个安静的阅读空间

在家庭中孩子进行阅读,家长不能太多干涉,要远离嘈杂地方。可以为孩子设立一个小小的读书角,也可以将孩子的读物和成人的书籍放在一起,营造出整个家庭阅读的氛围。亲子阅读时,可以在家里制定规章制度,保证孩子“静心”阅读。

3.给孩子选择足够的图书

家长应该为孩子和自己选一些杂志、报纸,经常带孩子逛书店,关注最新的图书,及时增添好书。

4.经常带领孩子参与有意义的读写活动

商品商标、商品包装上的文字说明、报纸上的有趣文字等,家长都可以读给孩子听;除此之外,家长应经常带领孩子走出家门,参加一些对身心有益的读写活动。

5.做孩子阅读的支持者、鼓励者。

经典小故事大道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专生;参与度;成就感;成功

中图分类号:B848.3

在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存在部分专业课程,对于本专业的学生来说,无论是计算机相关专业课程还是商务课程,都是需要学习的对象,种类繁多、内容繁杂,既有操作实践的课程又存在大量晦涩难懂的理论课程,对于中专学生而言,内容稍有难度,掌握困难。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才最终提高学习效果。经本学期授课,略有心得如下:

一、情感交流,利用“晕轮效应”

课程学习,学习的是课程,但教授的人是教师。本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二年级学生课程,这个阶段的学生年纪大多十六岁左右,叛逆心理较强,独立意识强,对老师和家长的说教极为反感,更喜欢与同学朋友进行平等式的交流。任何课程的学习,如果教师引起了他们的反感,那相应的该教师所教授的课程就会受到排斥,教学效果更是无法保证。

因此,首先教授课程的老师一定要关心学生、放低姿态,先从情感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下一步的教学工作做好铺垫。应用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些方式方法可以有效的做到,例如在课前一定要与学生做好情感沟通,关心他们课堂以外的校园生活,拉近师生距离;说话的主语多以“我”或“我们”开始,避免采用“你”或“你们”的祈使句,少说“应该”、“必须”等直白命令的语句,采用诱导式的语态;多微笑,即使是批评也要尽量用轻松幽默的方式指出,避免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这样,将师生之间尽可能摆放在平等的地位,尽量在课程开始之前就获得学生的好感,根据教育心理学上的“晕轮效应”,学生如果喜欢一名教师,那么就会“爱屋及乌”的喜欢这名教师所教授的课程,即使对待难度较高的课程,也会有更多的耐心并且愿意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克服相应的困难。这在开辟有难度的课程的时候尤为重要,受喜爱的教师所带来的“晕轮效应”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克服在课程开始时不适应阶段的畏难情绪,有利于课程教学的进一步开展。

二、分解目标、步步为营

学生不爱学习往往是个恶性循环,懵懵懂懂的开始学习,新的学科体系和新的专业知识往往让学生们无所适从,接收的知识无法及时消化的话,就会产生“每个字都认识,连起来就完全听不懂”的结果,最后就是盲目学习理解不了听不懂……听不懂放弃弄懂不想学习的循环。

追述源头,是学生在开始学习的时候,对于自己能学到什么程度、达到教学目标没有明确的概念。这并不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失职,没有告诉学生课程目标或者教学目标,而是学生对于教师提出的目标没有感性认识,据本人在课下的询问中,大多数学生不认为教学目标和自己学习有什么关系,或者认为这个目标过高,自己达不到;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在课程学习之初,自己连教学目标中提到的内容都不知道是什么,更不用提努力去实现它了。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老师在课前做大量的分解工作,将看似不可实现的目标进行分解,根据内容或者模块分成若干个阶段性小目标,层层递进,每一阶段的小目标都要控制难度,使之略高于前一阶段学生已达到的水平,并且让学生看到下一个目标是略微努力就可以实现的。这就好像给学生一个个高高在上的目标,学生们在基础平面上仰望一下,觉得没有希望达到,自然也不会再努力白费功夫。但如果我们在目标下假设一个阶梯,每个台阶都是学生努力跳起来就可以爬上去的高度,引导他们一步步、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分步实现,在不知不觉中达到最高的教学目标,学生自然不觉得学习是个过于困难的任务,也愿意付出相应的努力。

例如《电子商务数据库》课程,最终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具备制作小型数据库系统的能力,学生乍一看,觉得“哇!好难!我不可能做到!”,那么接下来的课程可想而知。这个时候除了对学生进行激励,鼓起他们的学习勇气外,就是将整个数据库系统进行“拆分”,明确告诉学生完成这个数据库系统,我们必须首先制作数据表,其次是学习在表的基础上进行“问答”——即查询的学习,再次是制作“对外的窗口”——窗体,再学习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最后通过宏的调用完成各部分的整合。这样,我们就将复杂的系统分为五个由浅入深的部分,每个部分的目标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明确的,可实现的,再开展学习,学生就不会有太大的心理压力,轻轻松松的心态进行学习也使得学习过程变得容易。

三、抽象问题形象化,小案例解决大道理

很大部分学生选择中专就是因为无法适应中学的数理化等抽象科目的学习,便试图转变学习方向,试图在中专的相对务实和侧重应用的教学环境中取得不同的学习效果。但遗憾的是,中专的课程也不仅仅都是些操作性强的课,且操作也是要在理论的指导下才能更进一步,这样使得抽象理论成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在以往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调查中也发现,学生对理论性专业课普遍热情不高,就是因为这类课程的学习看不到具体的“成果”,没有实物可以衡量学习结果。特别是商务专业的学习,理论性课程中涉及大量的经济学原理,学生无法理解这些理论、原理的美妙之处,也不知道这些东西对生活、工作会有哪些影响,于是调动不起学习的积极性。

而笔者在长期教学工作中,走访了一些学生和专业教师,发现只有当理论变成对生活有影响的浅显的“道理”,学生才会想要学习,经典的理论如无法解释,我们的学生绝不会主动学习。因此,想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要求电子商务专业教师积极探索,采用多种方式将理论课程转化为“可见”的理论,并想方设法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和参与实践进行实施。例如,组织“市场营销实训”,通过让学生自己在学生中间做市场调查,自己进货,指定营销策略和亲自定价并销售,让他们在实际的小商品交易过程中体会商务理论中的市场细分的意义,如何明确目标客户群,分析客户需求,乃至制定销售渠道,最后进行实施等一整套市场理论的实践,通过实践理解理论,用摆校园小摊的方式掌握经济学原理。

学生们在实践过程中,在具体的某一环节实际实施中,往往可以给教师提供比教材更为精彩的小案例。例如,在《市场营销》的课程中,市场的概念是基础,但学生们往往难理解市场细分对企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而在市场营销实训中,其中一个小组的学生进了很多水晶苹果的摆件,售价十几元,非常美观,但基本上没有销量;形成对比的是同时他们还进了大量的贺卡,仅一两元一张,价值低廉但因为销量很大,反而帮助他们获得了较高的利润。回去在总结的过程中,针对这种现象,学生们自己就会思考这里面的“为什么”。最后,在实践总结中,学生们自己写到:因为我们没有考虑市场的需要,认为水晶苹果漂亮且售价较高,很容易赚钱,结果却赔了。原因就是我们的客户是学校里的同学,而大家平时是不会购买这种东西的,除非是赠送生日礼物才可能购买,并且价钱过高,超过了同学们的平均消费能力,因此销售不出去。通过这个小案例,学生很容易就体会到所谓市场细分就将自己的客户根据特征划分成一部分,企业细分市场就是为了有针对性的提供商品,才能获得更好的利润。

同理,在其他相关专业课程中,著名企业的案例也尽量用身边的小事替换。因为对我们的学生来说,全球五百强的企业虽然著名但遥远,反而没有身边的中百超市更亲切;联邦快递的运营也没有参观过的本地物流企业园区更真实。同时,我也致力于将深奥的理论联系在生活实践中,力求从小故事中找出大道理,而对学生来说,大道理也只有融汇与小故事中才被乐于接受。

四、设立反馈机制,内省外评,深化学习动机

经典小故事大道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图书资源;阅读素养;电子图书;书香校园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4-0075-02

众所周知,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国民阅读素养都很高,阅读感悟能力极强。在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中,考察学生的各项素养时,把阅读素养作为综合评价的首要因素。由此可见,阅读在人才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更应主动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科学使用图书资源,深化学生阅读内涵,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习惯,为学生提供大阅读平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阅读,优化阅读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好积淀。

1 优化馆藏建设,加强图书宣传,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素养提供平台

为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除了保证图书资源充足、可读性强、趣味性强外,还在教学楼入口角落里设立了“快乐读书架”,每个教室也配置了“图书专柜”,成立班级、楼道图书馆。将学生喜欢的书刊置于其上,学生在课间可以随意翻阅。还利用橱窗、看板进行好书推荐,利用每周的阅读课,开展“好书漂流活动”。学生将自己喜欢的好书推荐给同学,学生利用晨读、午读时间进行阅览,使好书不断流通,他们的阅读感受也可以随时得到交流。班级图书角的资源可以在班级之间、年级之间或者校际共享,教师把借阅率高的图书统一搜集起来,通过开展读书沙龙活动进行广泛流通,充分发挥好书的价值,为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提供物质保障。另外,为学生搭建网络平台,成立校园图书馆网站,为学生购置大量适合阅读的电子图书,便于学生随时随地阅读。

在宣传上,还可以为学生搭建校园电台、校园网等平台,向学生进行爱书、读书宣传,尤其是通过开展“读书节”,对学生进行大量阅读发动和宣传,营造阅读氛围,最终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读书情况、读书经验进行宣传表彰,学校每个学期都要评选“读书小状元”,并颁发奖品——科普读物一套。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增强了读书效果。

2 发挥典范作用,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素养提供榜样

“腹有诗书气自华。”为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学生做读书的表率,营造书香氛围,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正所谓“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教师要率先垂范,带头读书,发挥引领和典范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素养,使学生形成阅读习惯。

要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和习惯,教师必须率先垂范,带头阅读,通过大型推荐会向学生介绍读书的好处,最终实现师生共读。例如,开学初,笔者向学生介绍《这样学习最有效》《心灵鸡汤》《小故事大道理》《犹太人智慧全集》《清华北大枕边书》《冰山在融化》《谁动了我的奶酪》《每天进步一点点》等。这些书籍是笔者已经读过的或者在读的,推荐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读书是有用的,并在自己的学习实践中体验学习方法,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通过定向阅读,激起学生读书的欲望。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让师生的读书行为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教师的读书兴趣变浓了,教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了,学生的读书习惯养成了,各方面的素养自然得到了提高。

3 品读中外名著,提升学生课外阅读的内涵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当代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生活发生了很多变化,这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提出严峻的挑战。小学生精力旺盛,接受能力强,作为教育者应抢先占有学生的学习阵地,用优秀的思想文化引领学生的心灵成长。为此,学校把经典阅读书目作为校本课程,推荐给学生。

通过广泛深度的阅读,《弟子规》《三字经》对学校低年级学生来说已是耳熟能详,中高年级学生开始品读《爱的教育》《论语》《孟子》《鲁滨逊漂流记》《哈利·波特》等作品。系列经典阅读活动,让教师感受到:经典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浸润着学生,丰富了学生的阅读积累,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陶冶学生的品格与性情,改变着学生的言语和行动,一批又一批富有文气、才气、正气的小学者在校园诞生。

4 通过阅读交流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单单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把阅读看成是快乐的事情还是不够的,还要充分发挥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功能,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使学生形成终身阅读的习惯。阅读交流指导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课内外读书的指导和交流,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型。

4.1 拓展性阅读交流

针对某一课题进行拓展延伸阅读,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或者是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化,引导学生在图书馆和网络的广阔天地中寻找方法和答案,进行交流和汇报。

4.2 主题性阅读交流

针对学生的学习经验和能力,围绕某个主题开展探究性阅读。比如品读《西游记》教学中,既有对人物性格的分析,也有对语言的理解,更有对环境描写的欣赏。让学生在品读名著的同时,从不同角度获得新知。

5 开展系列读书活动,品味读书成果

为丰富学生的读书生活,开展大量读书活动。如:在楼道中开辟“我用我手‘话’我心”专栏,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提高自己的读写水平;开展“读书演讲比赛活动”“自办期刊和手抄报评比活动”,使学生在读书中享受成功,在成功中提高能力,今后更加努力地读书,引导学生在读书中思考,在思考中创新。

在一次图书馆培训会上,笔者参加了一个很有意义的读书活动。在这个学校里,利用很多个国家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都是由学生来组织庆祝活动。活动之后,笔者和部分学生座谈,从中了解到:他们活动的全部内容都是从书本里或者是网上学习的,只要是对那个国家的某个节日感兴趣,就自己搜集相关书籍,或者是在电子阅览室进行阅读,读书时间多是课余时间,基本没影响常规学习。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能了解很多国外的信息,大大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了阅读能力,综合培养了阅读素养,为将来的进一步深造奠定了基础。

6 整合生活中的阅读资源,提升学生的社会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