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英美文化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通过交互式多维的教学策略,进行文化知识读的输入,说的输出,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神经,将被动地吸收转化为主动的表达,以多样化的口语活动开展更多元化的教学课堂。
(一)演进中的交互式教学理念
交互式语言教学(Interactive Language Teaching)是当今越来越被广泛运用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强调教学的核心在于交际,将语言视为实现人际关系和进行人与人之间社会交往的工具,H.Douglas Brown的主要原则是自动性、内在动机、策略输入、面对风险、语言和文化的联系、交互性语言以及交际能力,也即交互式的教学同时涉及了学生和教师两个角色的元素,师生通过语言交际和互动来完成课堂实践,传统的交互式教学理念只是要求一个教师与少数学生之间展开,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手段的日新月异,交互教学的课堂已经拓展到,人人交互,人机交互等多维的模式。作为语言学习主体的学生,即是交互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不仅应该和老师之间有互动的过程,还必须投入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游戏与竞赛的环境当中去。英语教学课堂搭建了一个人与人对话,人与人沟通的平台,更借助多媒体计算机的有效利用,进行尽可能多的交流和互动。这一模式无疑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能动性,培养一定的创新思维与探索精神,还能够树立团队意识与合作观念,将语言学习有效性最大化。
(二)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必然联系
在二十世纪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英语教育必须紧跟步伐,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针对生源的特点,结合办学的条件,才能走出有特色的英语教学道路并取得相应的成效。英语教育并不满足于语言技能的训练,而是将语言知识、应用能力、学习策略、文化交流广贯穿一致,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英美文化教学主要指英美国家文化知识的教与学。从英美文化知识的功能角度看,可分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两种。知识文化,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历史、宗教等领域。这类知识常被称为事实文化和成就文化,关于此类知识的学习能让学生对英美文化有个大致的了解。而交际文化则侧重两方面内容:一是关于一个民族的日常言语行为,包括问候、致谢、道歉、称呼语等;二是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委婉语、谦逊语、客套语、禁忌语等词语的运用。这种文化知识常被称为行为文化,是属于英语文化意识范围的知识,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内容。对这种文化意识差异的理解是决定中西方跨文化交流是否顺利和成功的关键。英语学习者只有掌握好这两类英美国家文化知识,才能较好地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由此可见,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二、交互式英美文化课堂教学
一、英美文学的发展史及具有的特点
(一)英美文学的发展史由于英美文学在国际文化中不断地发展,其地位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出现了许多的文学家,如莎士比亚、海明威等。英国文学先后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古典主义的文学发展时期,最后实现了浪漫主义以及现实主义的文学发展。而美国的文学在建国时期,主要是以模仿英国文学的方式进展,不具备美国的文学色彩也没有实现文学的创新。但是在南北战争之后,美国开始注重自己的文学,不断地增强文学家的自主意识并促进了美国文学的发展。伴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文学家也相继发表了优秀的作品,将美国文学的发展推向了崭新的阶段,逐渐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文学。
(二)英美文学具有的特点在英国文学的发展历史中,文学对国家的经济与历史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它的文学作品在内容上完全遵循了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总共经历了五个时期。在二战的发展时期,英国文学注重追求文学的写实、实验、多维度特点。从英国与文学的发展史看,体现了英国在世界中具有较强的地位,在发展中不断地展示自己文学的自信与成就。当然,英国的文学也经历了兴盛与衰落的发展阶段。在美国文学的发展历史中,主要受英国文学的发展影响比较严重,完全效仿英国的文学特点。直到20世纪,美国的文学才逐渐寻找出自己的特点,对文学实现了创新。在二战之后,它的文学先后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时期,具有独特的文学特点。在初期重点发展乡土类别的文学,在中期重点发展浪漫主义的文学色彩,到了后期主要以现实主义的文学为主。从各自的文学发展和特点看,二者的文学在后期具有很大的差别。
二、英美文学的评论
文学评论是应用文学理论的有关现象进行探讨以及研究,它揭示了文学在发展史中的规律,从而指导文学在创作方面进行实践的活动。文学评论的相关内容包括诗歌、戏剧、小说、散文以及影视等方面的评论。对于某一文学作品进行的分析评价是对文学进行狭义的评论,而对于所有与文学相关的人物、思想以及现象给予的评价与分析则是从广义上对文学进行评论。相关的文学评论是需要建立在对文学作品进行有关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从本质上文学评论要超出文学分析,因为对文学的分析是具体的,但是它的评论更具有广泛性和深刻性。英美文学的评论是整个文学评论中的一种,主要是利用文学固有的理论和现象对文学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的一种实践类活动,从多个方面揭示和披露它的发展与遵循的规律,并对文学加以指导和创造。英美文学的评论主要是对两国的文学作品进行评论,尤其是在英语语言方面表现得极为明显。对英美文学进行评论的主要目的是,对文学作品的表达方式、文学内容、在创作方面具有的风格进行研究和评论,并以此提高英美文学读者对文学的鉴赏能力,将文学作品中的信息以正确的方式传达出去。而英美文学的评论与其他作品的品论有本质上的区别,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主要侧重于对作品的本身进行研究与分析,从而给出文学性的评论;然而英美文学的评论则更侧重于对文学具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外在的表现形式进行客观的思考、分析与评论。
三、分析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产生的影响
(一)文化在语言上的差异影响语言作为文化的根源与基础,会对人类的生活以及其他方面产生无法预料的影响。尤其是在文学的作品中,思想与内容是文学作品的核心和精髓,而语言形式是文学作品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语言能够表达出文学作品的主旨与思想,更是灵魂的体现,语言与作品相互依靠和并存。在评论英美文学作品时,在语言上的差异会直接影响评论的内容和结果。不同的语言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进行评论的角度和观念也有所不同,虽然是对英语方面的文学进行评论表现得比较明显和突出,但是所处的地域环境以及等都存在语言的差异,势必会造成英美文学在评论上产生不同的影响。对于不同的评论者,如果不能很好地了解由于语言不同而产生的文化差异,就无法真正欣赏和研究英美文学及其作品的内在深意。在英语方面英式的语言更具有严谨性,如果评论者不能随意地使用语言对文学作品进行相关性的评论,语言具有的文化差异性在评论的时候必须尊重文学作品,从而体现英式英语语言的严谨性。而美式的英语语言,由于是在英语语言基础上衍生而来的,因此在品论文学作品时语言不具有很强的严谨性。从语言发展的时间上来说,美式语言要短于英式语言,这就促使了美国文学在创新方面的发展。另外在评论文学方面,语言的表达方式也十分开放,具有鲜明的语言特点。语言的文化差异性影响着英美文学的发展,同时也存在着不同的评论方式。
(二)文化在内涵上的差异影响无论是使用什么文化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都无法逃脱选择的挣扎。在文学家莎士比亚的作品中,例如:《哈姆莱特》这部文学作品,它的主人公为了复仇不知如何选择生存与死亡,形象地展现了主人公这种在选择中挣扎的特点。而文学作品的评论与这部作品中主人公的性格有些类似,19世纪之前,英国对文学作品的评论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在这个发展时期文学作品的评论正处于选择文化的挣扎之中。20世纪以后,对文学的评论才发生了改变,评论者逐渐运用文学的理论对作品进行评论,这对文学的评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英国对文学的评论正在向民主主义等方向发展,对文学进行重新的分析与思考再作出理性的评论。而美国对文学的评论,深受欧洲的大陆文学所影响。欧洲的大陆文学产生的评论对美国的文学评论具有深刻、强烈的影响意义,但是在这其中美国文学的评论也具有独特的文学特色。虽然英国的文学评论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创新性,但是依旧利用传统文化对文学实施分析和评论。而在美国的文学评论中,真正地展现了文学的创新内涵,这充分地说明了两个国家之间存在的文学特色与文化差异。美国文学的评论在内容与内涵上具有一定的包容性,能够吸取欧洲的大陆文学精髓,无一不体现了其文化在内涵上的差异产生的影响。
(三)文化在人道主义上的差异影响人道主义是为了保护人类在社会中的权益,在资产阶级的发展时期为了进一步推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提出和构建人道主义,在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人道主义趋于完善化、规范化。由于来自等因素的影响,对英美文学的评论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文化上的差异对英美文学的评论有着不同程度的理解与认识,英国文学的评论在理解与认识的层次上停留在传统和成熟的阶段,从文化差异上分析,人类通过发展革命推动了文学的发展。而美国的文学评论具有更多的创新文学理念,对评论有着积极的态度和想法。对英美文学的评论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还是来自文化差异,尤其是在人道主义方面的差异。综合所有的观点进行分析,英美文学的评论者对文学的评论方式存在文化差异与区别,都具有各自的评论特点。
四、结语
【关键词】 英美文学评论;语言;文化;策略;影响
纵观英美文学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英美文学评论受社会环境、文化内涵、语言特征、生活习惯、知识结构、文学家主观因素等各方面的影响。特别是文学评论家依据的评论方法不同,从而造成评论的结果不同。因此,正确认知和理解英美文学相关概念,对加强英美文学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英美文学评论概述
英美文学评论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英美文学的形式和作品中,通过研究英美文学的特点或者英美文学中存在的特殊事物及其发展规律来鉴定英美文学,从而得出英美文学差异的具体表现。英美文学评论的形式具有多元化特点,根据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和文化差异可以将文学评论的形式划分为以下三种:小说评论、诗歌评论、戏剧评论。在英美文学评论体系中,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一个全面性、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品读与鉴赏是英美文学评论的最终目的。比如在评论英国著名文学家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和美国著名文学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这两部文学作品时,评论家们就需要对这两部文学从作者写作背景、思想内容、文学表现风格和形式等方面对文学进行理解与鉴赏,为文学爱好者提供一个专业性的评论方案,从而为提升其鉴赏水平提供理论基础。
相较于一般文学作品而言,英美文学评论的层次更加鲜明。文学评论家们对英美文学作品全方位、多层次地深入分析是英美文学评论的基础,也是英美文学综合评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评论家们要想完整、全面地理解文学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就需要对作品从背景、时间、题材、创作风格等方面做出深刻的文学评论。由此可见,英美文学评论与一般文学评论之间的最大差距是英美文学评论具有鲜明的文学色彩、艺术表现特点。因此,文学评论家们要将评论的着重点放在英美文学作品本身具有的属性上,全面综合评价文学作品。
二、评论视角选取策略
1、时效性策略
时效性是文学评价家评论视角选取策略考虑的首要策略,其原因是英美文学作品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对后世文学研究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因此,评论家要想达到英美文学评论可以启发文学创作思维的目的就需要把握时效性策略和英美文学作品的特点,为英美文学的发展提供保障。时效性策略研究是以英美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风格、作品特征、艺术表现形式等方面作为研究内容,以文学作品自身艺术属性和作品特色作为时效性策略的研究重点,以推动英美文学的发展作为研究目的。因此,重视英美文学评论的时效性是推动英美文学评论得以快速有效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发挥英美文学评论加快精神文明建设脚步的重要策略之一。
2、差异化策略
文学表现形式和文学作品体裁的多样性赋予了文学作品文学样式的多元化特征,因此不同的文学作品具有不同的属性,这也是区分文学作品差异的主要方式。针对文学评论体系中的文学作品差异认识,评论家需要正确把握差异性策略在文学评论体系中的应用原理,把提升英美文学评论质量作为差异性策略研究的主要目的,以提高英美文学评论水平、提升英美文学评论的整体效果、帮助文学阅读者正确理解文学内涵作为差异性策略研究的方向。由此可见,评价家要以差异性策略研究的方向作为提升英美文学评论的重要手段,从全新的角度把握差异性策略,从而为英美文学评论体系提供理论基础。
三、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的影响
1、语言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作为一个民族的根基之一的语言,在文化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首先,英语是英美文学作品创作的工具,也是传达文学内容和表现形式的主要方式。英美文学作品与一般的文学作品在语言表现形式、抽象概念表达方面极具鲜明的主观色彩和浓厚想象力。英美文学评论家就需要利用英语传达出文学作品的精髓,为文学阅读者们提供简洁、华丽、通俗或者高雅的评论与见解,帮助文学爱好者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学内容。由此可见,作为语言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英语,在语言表达方面具有极强的语言表现了和文体风格。
英语与汉语一样,在表达文学思想内涵方面会受到一个国家的地理环境、宗教文化、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导致英语在英国和美国的发音、表达方式等方面具有差异性,从而形成了“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造成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之间的差异元素有很多,主要包含谚语、典故、俗语等。谚语、典故、宗教的不同,一方面造成英语的语法结构不同,另一方面使英语表达的含义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其他国家理解别国的文学作品含义上存在一定的难度。英语是英国的母语,国家在传承与发扬英语文化的过程中会根据英语文化的“正宗”结构和表达形式来表达文学作品。虽然正宗的英语表达形式会给文学评论家和文学阅读者们带来方便,但是也会造成英国文学作品没有美国文学作品的随意洒脱。其原因是作家在表达语言时严格遵循英式英语的正规表达结构,使作品带有浓厚的“庄严”色彩。
相较于英式英语而言,美式英语在表达结构方面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没有完全遵循英式英语的传统文化,在美式英语结构改革方面加入了创新元素,使美式英语充满“叛逆性”和“革新性”。另外,美式英语的历史背景没有英式英语那么浓厚,人们在传承语言文化时没有背负沉重的思想包袱,因此作家在文学作品语言表达方面更加开放、随意,带有鲜明的个人主观色彩。美国文学评论的特色是自由、创新,与英国文学评论相比,美国文学评论不仅可以激发文学家们的创作热情,还可以促进美国文学领域的快速发展。
2、文化内涵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作用
相较于美国文学评论而言,英国文学评论家们在继承英语传统文化与坚持自由开放、创新的评论体系之间挣扎。英国文学评论创作手法在17世纪与18世纪之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遵循浓厚的宗教色彩向创新的创作表现方向发展,从思考历史文化向思考人性力量方向发展。创作手法在英国文学评论体系中的不断变化表明文学家和评论家在以一种创新发展的相关思考文化差异对文学的作用,以传统文化内涵作为依托,将传统文化理念结合后现代文学主义、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思想向独立、个性、自由的文学方向发展。作为英国文学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解构主义,在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想体系中具有引导作用。文学是文学评论产生的理论基础,英美文学评论体系的不断发展与英美文学研究结构体系息息相关。在文学价值方面,英国文学评论和美国文学评论具有相同的文学价值:构建一个独立自由、共性与个性并存、富有独特魅力的文学评论价值体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美国文学评论在语言、文化、结构等方面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并不大,相较于英国文学评论而言,美国文学评论注重创新思维理论的应用。英国文学评论与美国文学评论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英国文学评论体系遵循的传统语言文化对美国文学评论体系具有指导作用,美国文学评论是对英国文学评论的传承与创新,从而共同构成了一个多元化视角的英美评论体系。
【参考文献】
[1] 吴晶.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分析[J].才智,2015.03.282-283+285.
[2] 李晓旭.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J].品牌,2015.03.123-124.
一、英美文学发展概述
(一)英国文学发展英国文学主要经历了以下发展阶段:(1)中世纪时期:在中世纪时期,萨克逊、朱特等由北欧进入英国,从《贝奥武甫》这一史诗了解了贝奥武甫为了人民安全斗毒龙、杀巨魔,为征服邪恶势力牺牲自己的故事。这部文学作品中,诗的结构相对完整,画面描述非常生动、形象,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充分理解古英语诗歌的特色[1]。在6世纪时期,基督教传入英国,《英国人民宗教史》受到了人们的广泛诵读。尽管在丹麦入侵时破坏了一些文学作品,但是到9世纪末期,维塞克斯国王在抵抗丹麦的过程中,依然不忘振兴文学,自此为文学史的开端。(2)新古典主义时期:此阶段主要兴起于18世纪前半叶,蒲柏为代表诗人,其作品通常含有一定的讽刺意味,以发泄私怨为主。散文一般以启蒙主义精神为主,拓展了现实主义小说与期刊随笔这两个新领域。与期刊相比,散文小说对英国文学的发展作用更大,如笛福《鲁滨逊漂流记》,其为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斯威夫特《格利佛游记》,其有效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促进了英国文学的进一步发展。(3)浪漫主义时期:在此阶段,主要以布莱克为代表,代表作有《天真之歌》、《四天神》等,均表达了作者对法国革命的支持。与18世纪文学作品相比,其更加突出宗教感情与想象力。在众多浪漫主义作家的努力下,英国文学发展到了巅峰,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十分深远的意义。(4)现实主义时期:此阶段主要是于19世纪由作家夫列里与画家库尔贝共同提出的,作为文学艺术的一种基础创作方法,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处在相同高度[2]。正如其名称一样,现实主义时期的文学作品都较为现实,不会凭空想象、猜想,是一种非常客观的创作过程。针对一切不现实的空想与想法,均是持有反对意见。(5)后现实主义时期:20世纪时,英国文学的成就主要为戏剧。爱尔兰人萧的剧评一般较为泼辣,为易卜生等欧洲现实主义新戏剧创造了新的平台。在其自己创作的作品中,萧将前者和阿里斯托芬的欧洲传统戏剧进行了巧妙融合,如《苹果车》、《人与超人》等,在这些作品中,充分展现了一种新思想,并且对社会问题予以了一定的体现,为英国戏剧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美国文学发展美国文学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时期:(1)殖民时期:在此阶段,英国文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美国文学,从爱德华?泰勒、迈克尔?威格尔斯沃斯等人的作品中,均会看出一些英国文学的迹象。(2)独立革命时期:在此阶段出现了很多歌名诗歌,自此产生了美国民族文学。这样的变化与发展,不仅成就了美国诗人与散文家,也在政治上实现了一定的独立[3]。(3)南北战争时期:随着南北战争的结束,使得美国文学逐渐发展到现实主义阶段,浪漫主义逐步衰退。因为在南北战争后,资本主义一直处在自由竞争状态,使得人民与作家的思想越来越自由,所以,此阶段的文学作品更加乐观。但是,到80-90年代,因为人们对民主制度持有怀疑态度,造成批判现实的作品越来越多,政府与企业勾结、种族歧视等问题不断加剧,同时融入了一定的空想主义[4]。(4)两战时期:此阶段美国文学发展较为繁荣,出现了很多流派的文学作品,但是总体来说,这些作品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与矛盾进行了相应的描述,并且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介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世界文学的发展。(5)二战后期:在此阶段,美国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很多的评传,传纪发展非常繁荣,其代表作品为里?爱迪尔的《亨利?詹姆斯》。在二战期间,人们与作家受到战争的摧残,出现了很多战争题材的小说。
二、英美文学特点
(一)英国文学特点英国文学发展历史非常悠久,演变非常复杂。在整个发展过程中,英国文学经历了经济、历史、宗教等因素的影响,其内容遵循了一定的规律,经历不同时期发展至今。英国文学在二战之后经历了写实、实验、多维度等阶段,帝国叙事成为了英国文学的主要特色。在整个民族发展史中,英国曾经是一个非常显赫的大帝国,在其意识形态的影响下,文学作品中也会突出民族的自信与自觉,并且对帝国的昌盛与衰落进行了完整描述[5]。
(二)美国文学特点尽管美国文学发展之初受到了英国文学的影响,但是因为社会环境、经济基础等因素的差异,导致美国文化具有自己的特色。在19世纪末期,美国文学逐渐摆脱了英国文学,尽管在初期还具有一些英国文学特征,但是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美国文学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二战之后,美国文学经历了新旧交替期、实验主义时期、多元化发展时期,形成了多维度文学体系。与英国文学不同,美国文学更加重视主人公个性、情感的表达,更加倾向于生动、轻快。
三、英美文学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一)文化载体差异的影响在英美文化中,语言作为一种基础载体,具有自身独特的表达方式,使得英美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同时对文学评论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语言作为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与媒介,能够对民族文化内涵与特点进行充分展现。语言是文学创造的基础与前提,创作者利用语言描述事物,并且对语言进行加工、提炼,使其成为一个语言表达精准、内容寓意深远的作品,实现了文学作品的文化性与民族性[6]。英国文学经历的时间非常长,语言作为其基础载体,也历经了很长的时间。在经济、政治等方面快速发展的形势下,英语应用越来越普遍。因为其发展历史比较悠久,应用范围比较广,使得英国文学评论更加规矩、保守,词句使用非常慎重,缺乏创造性、个性化,相较于美国文学评论来说,更加传统、古板。美国英语由英国英语衍生发展而来,在多民族、多种族的不断融合过程中,经济、文化更加自由、多元,语言发展也比较个性,富有极强的创造性[7]。此外,美国政治、文化发展历史相对比较短,遗留的问题比较少,文化、历史负担较轻,实现了社会以及个人发展的个性化、自由化、多元化。相较于英国文学评论而言,美国文学评论更加自由,在运用语言的时候,更加重视变化与创新,评论更加张扬与泼辣。
(二)文化历史差异的影响英国发展历史比较长,宗教影响非常深。在文化历史中,传统宗教的神权主义、禁欲主义对英国发展的影响非常深远。随着英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科学的不断进步,宗教影响逐步减弱。并且,因为资产阶段革命不彻底,导致遗留了皇室、贵族传统,依然存在着一些资产阶级元素。与神权主义、禁欲主义相比,人本主义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英国文化的发展,并且成为了英国文化的重要特色之一。尽管现今人本主义受到了很多质疑与否定,但是其对社会的发展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美国继承了英国的人本主义,并且对其展开了很大的发挥,加深了对人本主义的分析与解读。与英国相比,美国历史相对短暂,历史遗留问题比较少,并且因为美国的社会文化氛围更加多元、自由,其评论更加具有创造性与自由性。在人本主义解读方面,美国文学评论更加猛烈、激进,观点更加创新[8]。
参考文献:
[1]吴晶.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分析[J].才智,2015(03):282-283,285.
[2]张薇.关于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探究[J].西江月,2014(12):444-444
[3]陈康.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J].戏剧之家,2015(06):270-271.
[4]陈曦.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分析[J].校园英语(中旬),2014(05):110-110.
[5]张瑶.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08):99-100.
[6]李悦.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分析[J].速读(中旬),201(09):281-281.
[7]石洁.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J].鄂州大学学报,2015(11):36-38.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 英美文化 渗透
一、引言
跨文化意识不仅要求语言学习者能够对异国文化进行主动了解,还要求其将异国文化和本国文化进行对比,发现两者间的相同点和差异化,进而提高自己的文化敏感度。英语语言反映了英语国家的价值观念和人文风情,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英美文化,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二、英美文化与英语学习的关系
根据教学实践发现,在英语教学中渗透英美文化,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学习词汇和语法结构,同时对其倾听、口语表达、阅读、写作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还能够间接地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具体地说,对于英美文化的学习也就是一种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民俗习惯、语言方式的人们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现实中,跨文化交际中最大的困难不在于语言的不同,而在于双方文化的差异性,一旦在交谈中把握不好,则极易造成不必要的误会。比如,中国人在见面问候时惯于使用:“吃饭了吗?”“要去哪里?”“干什么去?”之类的疑问句式,以此让人感觉到人与人之间的亲近感和随意感;然而,此种问候方式在英美文化中则涉及个人隐私,属于一种干预举动,所以,在与英美国家友人相互问候时,应选择类似于“今天天气不错”这样的寒暄句式,这就是文化差异。如果不了解上述文化差异,学生不仅难以理解英语学习与交流中询问天气的行为,而且容易在与外国友人的交际中出现不礼貌的冒犯行为。
三、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英美文化渗透路径
(一)中西文化礼仪差异比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照教材的编排思路,挖掘更多有意义、有趣味性的深层次文化教育素材,并将素材与教材知识连接起来,有机地进行语言知识技能教学与文化意识培养教学。据调查,目前高职英语教材一般是按照功能、结构的顺序编排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容易被学生理解并接受,且重点知识也较突出,素材基本来源于日常生活,有助于学生在生活中得到实践锻炼。而且,课文旁注的相应插图亦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相关英语的文化背景或内涵。如,在学习英语礼貌用语时,可以发现,其反复出现的次数要比汉语多得多,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应尽量多地使用“Excuse me”“Thanks”等礼貌用语,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渗透欧美文化礼仪知识;又如,在介绍西方食物时,可以举例说明西方人们喜爱的hamburger、sandwich等,与中国传统食物rice、noodles进行对比,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所在。
(二)创设文化情境,深化认知
仅依靠简单的课堂学习是无法让学生真正完整地了解英语文化的。对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课外有利渠道积极学习英语文化,例如英语杂志、英文歌曲、英语频道节目等,帮助学生巩固英语语法知识,同时锻炼其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拓展英语文化知识,使其对英语文化的形成进行更加全面细致的了解。比如,遇到西方国家节日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富有西方文化色彩的活动,带领学生走进真实的文化情境,亲身体验外国文化氛围,实现对英美文化知识的内化。
(三)名著赏析,端正文化倾向
英美文化虽不比中国传统文化一般博大精深,却也是十分广博,无所不包。教师可以通过欣赏英文类书籍来使学生全面了解英美国家的名人逸事、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科学发展等,并积极开设阅读课,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原汁原味的、各种体裁的文章,使学生在不同的文章中感受到不同的英美文化。当然,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一般,词汇量较少,教师应有针对性地推荐学生阅读一些浅显的英文类书籍,比如“书虫系列”等有中英文对照的书籍,并适时进行指导,以便扩展学生英美文化知识,使其更深入地了解英美国家的语言思维与文化习俗。
四、结语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各国之间的文化渗透与融合,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为了顺应时展要求,避免异国交流中因缺乏对彼此文化了解而产生误解,适时地进行跨文化意识培养具有重大意义,而且也是寻求自身获得更好发展的必然需求。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都不单单是词汇的简单组合,还包含了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使用该语言的民族长期的文化积淀。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对其学习并非仅是单词的识记和句型的运用,其中还包括英美文化的体现,是不同于东方文化的一种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发挥所长,巧妙灵活地对学生进行英美文化的渗透,以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其跨文化意识,从不同维度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温晶晶.英美文学研究与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J].长城,2013(08).
[2]邢金凤.试论高职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知识的导入[J].环球人文地理,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