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文明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37-0099-02
0 引言
全球气候变化是国际近年来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一个焦点问题,所引发的国际问题已成为各国博弈的焦点之一,它不仅仅是生存权问题,更是发展竞争的制胜权问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气候问题博弈,集中表现在温室气体减排责任与承诺的时间表上,使得国际气候问题变得艰难化和复杂化。本文对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主要经济指标的描述和社会发展指标进行了统计描述,对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投入和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成效进行了综合论述,为进一步加快推动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提出了具体政策建议。
1 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任重道远
1.1 国际气候问题日益突出
全球气候变化是国际近年来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一个焦点问题。生态环境恶化引发的国际气候问题已经成为各国博弈的一个焦点,不仅是生存权问题,更是发展竞争的制胜权问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气候问题博弈,集中表现在温室气体减排责任与承诺的时间表上,使得国际气候问题变得艰难化和复杂化。
1.2 生态环境成为国家发展瓶颈
进入“十二五”时期,如何突破高碳情景下的生态环境制约,低碳发展和绿色增长是新的发展途径,要求国家层面下大力气解决生态环境制约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问题,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与发展的课题研究具有这方面的重点思考与实践探索的总结归纳。
1.3 区域统筹矛盾突出
国有林区是区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林区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亟待进行解决。
2 大小兴安岭功能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2.1 加强国际合作
2.1.1 争取国际森林碳汇援助项目
首先,可立法允许企业将其通过出资改造林、森林管理等方式获得的碳汇抵减部分工业排放,最大限度地让现有林业碳汇为企业所用。其次,可将碳汇抵消的排放额在研究中的碳税、资源税、环境税里有所体现,如购买碳汇项目后可减免部分环境税。第三,应建立林业增汇与工业减排互通的渠道,使二者建立联系。碳汇项目的规范化管理也很重要。
2.1.2 建设区域性国际碳汇交易平台
为使我国碳汇项目产生的碳信用指标得到国际市场认可,应基于现有林业资源调查成果和其它基础材料,建立于国际接轨的全国性林业碳汇计量与监测体系。
3 加强国际间成果交流
应参照国家的办法,成立森林碳汇专门机构,加强基础研究,摸清底数,建立基础项目库,制定森林碳汇发展规划,搞好项目的设计和包装,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森工企业、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对接,需求国际合作伙伴,力求取得突破。
2.2 提升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2.2.1 争取国家战略发展项目
鉴于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在我国生态保护中的重要地位及其生态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建议国家应把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尽早出台《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规划》,明确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加大对本区域内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的项目支持,加快项目实施步伐。区域内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向上争取力度,积极争取在财政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人口政策、环境政策上给予支持,向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倾斜。
2.2.2 构建中央转移支付补偿机制
国家应进一步完善天保工程相关政策,延长天然林保护政策周期,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调减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木材产量,加大对天保工程的投入,完善森林管护补助政策,让国有天然林区继续得到修养生息,逐步实现可持续经营。建立生态环境补偿基金制度,向受益地区和行业收取一定的补偿基金,用于大小兴安岭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进而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2.2.3 建立环境定价机制
森林的价值应当是林地价值、林木价值和林产品价值三个数据之和。禁伐的天然林和公益林的价值可用相当的商品林的价值作为机会成本加上追加对森林的保护管理的经济投入作为定价的方法。
2.2.4 开展省际间的碳关税交易
在黑龙江省与发达省份开展省际间碳关税试点,用黑龙江省的碳汇额度换出口省份的关税额度,打通我国出口产品的绿色通道,并把黑龙江省的生态资源转换为生态资本和生态收益,同时也维护发达地区高碳产品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
2.3 强化省级推动
加快森工林区改革发展,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和“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工程”的战略部署,加强区域统筹,加速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由林业经济向林区经济转变,有国有经济为主向多元经济格局转变,建立起比较完备的生态体系、比较发达的产业体系、比较繁荣的文化体系、比较完成的社会体系,真正把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环境优良、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林区。
2.4 加强基层组织实施
2.4.1 强化生态文明意识
建设生态文明,观念要先行。牢固树立起科学发展、循环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牢固树立起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就是保护发展环境的理念;牢固树立起保护青山绿水、林海雪原就是保护发展基础和优势,就是保护金山银山的理念;牢固树立起生态就是资源、财富、形象、品牌、文化的理念,从而使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以科学的理念促进生态功能区建设。
2.4.2 把生态建设摆到重要日程
应把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纳入“十二五”规划,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加以推进。进一步完善各级生态办的机构设置,增强机构职能,提高其综合协调能力和参与决策的能力。统筹协调,建议建立省直有关部门、大兴安岭地区、黑河市、伊春市和有关县(市)参加的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协调机制,加强区域合作,推进各类资源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整合,协调解决生态功能区开发建设中的有关问题。
2.4.3 以项目方式推动生态建设
加快推进项目落地是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的关键。在项目的推进上,应成立专题推进组,实行定领导、定人员、定时限、定责任,各级领导包项目的机制,每个项目都形成一个完成的落实链条,建立一个完成的推进体系,出台一个完整的考核体系,强化行政问责,确保项目落到实处。
2.4.4 建立生态建设时间推进表
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至少用40年~50年加以修复建设,把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现代林区。
2.4.5 试点先行与典型引路
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区域广泛,区域内各市(地)、县(市)的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生态状况、产业特点不尽相同,功能区建设的路径也不可能完全一致。建议坚持因地制宜,点状发展的原则,区分不同区位,确定一定数量的县(市)、乡镇进行试点,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在同类地区进行推广,进而推动整个区域建设的深入开展。
开放的杜郎口
走进杜郎口中学的教室,第一感觉就是真的与众不同,教室里三面都是黑板,走廊里也是黑板,走进它的课堂,更让人瞠目结舌,学生们无惧无畏的发言,快速而有序的爬黑板,围绕着教室四处转着听课情景,学生们或坐或站或蹲的听课场面,激烈而紧张的讨论,无一不深深的触动着我的心灵。
以前也曾参观过许多名校,听过许多大型的优质课、观摩课,没有哪一次让我如此震撼。杜郎口的课堂真是全“乱”了,他完全打破了以往的教学常规,给人以全新的视觉感受。他真的实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的教育理念,并充分开发了学生的潜能,开启了学生的智慧之门,使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使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通过课堂发言,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通过点评他人,展现了学生细心又公正的精神,这样的课堂怎能不让人振奋呢?
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杜郎口中学找到了一条可行而有意义的路子,那就是给每一个学生创造充分表现的时间和空间。我们看到杜郎口中学学生的表现欲望和表现能力是极强的。他们没有农村学生常有的那种不敢大声讲话、不敢表现自己的羞涩感和怯懦感。他们一个个都被激活了,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充满自信的。相信他们走上社会也会充满信心和勇气。
杜郎口中学教改的成功让我们真正思考究竟应该如何切实推行素质教育,特别是农村的教育改革应该怎么做。有人说中国农村条件差,实行素质教育有困难。杜郎口中学的成功对此做了有力的回答,素质教育不完全是硬件问题,因为当初杜郎口什么都没有,却走出了一条路。由此看来,素质教育关键不在于学校的硬件,还在于人的理念。
杜郎口中学的教改还提醒我们,要重新估量学生的潜能。现在很多学校和老师,还没有真正相信学生。而在杜郎口的课堂上,学生表现非常精彩,抢着阐述自己的看法,反驳别人的观点,看起来课堂很乱,其实活而有序。
杜郎口的成功还告诉我们,教师的成长关键在课堂,在实践中磨炼。现在一说提高教师素质就是请专家来作报告,外出学习。其实,智慧型教师的成长关键是在实践。智慧和知识不是同一个概念,智慧的核心是在实践中创造性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从这个角度看,我认为杜郎口中学的教师在校长的引领下,通过在课堂中的磨炼,已经成长为智慧型老师。
杜郎口中学的经验从本原上回答了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学习,老师之职责是什么,应该有什么样的课堂模式、什么样的师生关系等根本性的问题。它打破了班级授课制建立几百年来形成的教学教条和“本本”。它打破了现行的所有教育学关于课堂教学模式的规范性要求。它追求的是没有任何一点形式主义的实实在在的效果和效益。它冲破了重重阻力,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它在中国的一个乡村里,写出了一本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教育学。它是本土化的,但它与现代最先进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
杜郎口模式是开放的、创新的、成长的,也是鲜活的。杜郎口可以学习,但硬性地照搬照套是危险的。学习杜郎口模式要因地制宜,一旦成功了,最终形成的就是“自己”的模式。否则,很容易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画虎不成反类犬了。
学习杜郎口,还要超越杜郎口。要用发展的眼光,甚至以批判的态度学习杜郎口,要科学、求实、认真地看待杜郎口的改革,要立足自身的现实借鉴杜郎口经验。
纵观杜郎口中学的成长历程,可谓“十年磨一剑”。该校教学管理的成功经验可简述为:校长“紧”起来,教师“忙”起来,课桌对起来,黑板多起来,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其中的关键是三个字:“紧”、“动”、“活”。“紧”是指校长作风朴实,管理严格;“动”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唱主角”,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活”是指课堂创新追求实效,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和创造性得以较好的发挥。
一、让管理“紧”起来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崔其升校长于一九九八年临危受命到杜郎口中学,作为学校发展的谋划者、引领者、指导者,他以强烈的事业责任感,变压力为动力,严格管理,整顿秩序,选贤任能,建章立制,提出了“精教愤学、与时俱进、真抓实干、铸就辉煌”的口号,使“质量立校、质量立身”深入人心。
校长“紧”起来,管理严起来,教师们各“种”各的“责任田”,人人“忙”起来了,教育教学的办法也多起来了。教师们在校长的带领下,一心扑在学校里,以教为乐,用白纸精心备好每一个教案,用心上好每一节课,认真批改每一本作业,耐心辅导每一个学生。从解决“学生不爱学、学不懂”的问题入手,大胆探索提高教学效率的新路子,不仅使学校教学质量由末尾跃居全县前列,同时也逐步形成了别具特色的课堂教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打造出了自己的教育品牌。
二、让学生“动”起来
为使教学质量在起点很低的情况下得到快速提高,崔校长带领校干学习借鉴“成功教育”、“合作学习”等先进的教育理论,以及“目标教学”、“洋思经验”、魏书生育人教书经验、国外分组教学中的思想、方法,最终达成共识:要想大幅度的提高教学质量,只有解放学生、唤醒学生、激励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要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具体办法,就必须改变“一言堂”,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唱主角”,发展主体地位。学生怎么学好,教师就应该怎么教。改革教学方式,变指令式为超市式,变注入式为发动式,变被动式为互动式。崔校长常年深入课堂听课近千节,并及时评课指导。他不仅用自己的“心动”使得教师们的“心动”了,而且把自己的“心动”变成了全校教师实实在在的行动。
三、让课堂“活”起来
把课桌对起来。在教学形式上实行分组教学,每班分成六至八个学习“互助组”,每组由一名学生当互助组长,相当于一个小“班主任”或承包人,负责本组学生的纪律、学习的检查、监督、组织。教师在进行学习评价时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以利于增强学生的团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让黑板多起来。在教室墙壁上尽量多的增加黑板面积,使更多的学生能“爬黑板”、上讲台,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或“杰作。这样比传统的授课模式成倍增了学习反馈的有效信息量,显著提高了反馈矫正的效果,使教学目标得以更扎实的落实。
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改变过去“我讲你听、我说你做”的授课方式,教师成为教学过程的策划者、组织者、合作者,当“导演”。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走上讲台当“演员”、当“先生”,或讲解、或纠错、或争辩、或表演、或操作,人人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风采”。围绕着教学目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起来,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学习主体地位落到了实处。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了,学习效率提高了,学习成绩好了,学习负担也减轻了,“知、能、情”三维教学目标也真正得到了有机达成。
激情教育的黛溪中学
黛西中学是滨州邹平的一所县城学校,学校的硬件可是不一般,但是,他们的特色还是软件建设。
一、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校园
进了学校,让我们最叹为观止的就是学校的六百米橱窗。橱窗里的内容门类很多,天文、地理、文体、艺术无所不包,最多的就是学生的自办小报,全是以小组为单位的,据说是涵盖了全校所有的小组,这些学生自办小报的内容多是和学科教学相关的,橱窗比较简陋,许多方面够不上精细,也多不上锁,但是是学生的作品,是学生的园地和舞台。
能和这一排排学生自办小报组成的橱窗相媲美的,是学校路旁的一排排灯箱。灯箱很大,应有近一米长,半米宽,也很多,反正学校的每一条路旁都布满这种灯箱,灯箱上有名人头像和格言,只不过这些“名人”出自学校自身,是优秀科主任和科代表的,这对师生无疑是一种很大的激励。
学生的教室和老师的办公室窗户上,也刻上了各种激励人心的口号,我没有问他们的老师和学生,但我猜可能是班训和各办公室的精神写照。教室里则没有什么布置,抢眼的就是每个教室前面,南面(学校南北向的,南边是窗户)后面全是黑板,稍为遗憾的是南面的窗户全被黑板遮掉了,不通风,夏天会比较闷热。这样的布置非常有利于学生随时到黑板上板演。教室的后面有一排柜子供学生放课本及其他杂物,给学生提供了方便。
二、生生科代表、师师科主任
真正使黛溪成名的就是其实行的“生生都是科代表,师师都是科主人”的制度,它真正让师生全面地动了起来,而且权责分明,容易到位。
把每个班级分成了六个小组,每个小组的所有成员都根据其兴趣特长等担任每个学科的科代表,为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学校对班级的考核细化到小组,从学习成绩到常规管理,如果小组在每个月考核达标,这个小组就可以参加每月一次的有奖游学活动,如未达标,小组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反思,争取下次达标。为了保证竞争的公平,学校对所有小组在分组时都采取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办法。这样各小组学生为了能达标和游学,便会在学习上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在常规上相互督促,不让一个同学掉队。
同时,为了让小组的学习有章可循并得到切实的帮助,黛溪又改变了对教师的考核办法,让每位任课教师又成了各小组内各学科科代表的“班主任”。
对教师的考核包含这些科代表的进步和发展,这就叫科主任科代表捆绑考核,科主任不仅要对科代表的本学科学习成绩负责,还要对其常规表现负责,这就把全员德育用制度的方式落到实处。
在听课中,我们发现,班级内每个小组的学生分工明确,合作学习有条不紊,质量很高,这和任课教师在课堂上要评选“今日之星”和“明日之星”不无关系。也就是说,每个小组课堂的活动质量,每位教师都要进行考核、评价,这是对科主任的要求,同时,科主任还要组织科代表的家长会,定期与学生交流,还要参加有奖游学生活动。据学校老师告诉我们,老师的工作量是增加了,但也在和科代表的密切交流中收获了作为老师的快乐。
山东省邹平县黛溪中学实行的“生生都是科代表,师师都是科主任”的教育模式,我认为它从体制上解决了“全员育人”的问题,同时又能极大地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黛溪的成功告诉我们,学校是师生生活成长的地方,必须把师生的“主人”地位落到实处,切实调动全体教师、学生发展的积极性,一个好的班子加上一个好的机制,才能创造奇迹。
三、激感的课堂教学途径与方法
黛溪学校将课堂教学作为激情教育改革的中心,要求每个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全面注重和发挥各种情感因素的作用,使认知和情感有机协调,互相促进,使课堂教学成为令学生向往的积极愉快的活动。
黛溪学校鼓励教师采用超越传统的集体备课方式,在坚持原有的各教研组教师定期研讨、个人复备的基础上,开展科主任与课代表的集体备课,让学生参与对学案的完善工作,同时使课代表能够依据学案组织下一步的小组预习。备课时制定的学习目标包括认知和情感两个维度,并以具体的教学内容为依托,使二者在课堂教学中和谐地统一起来。各学科都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情感教育素材,这些情感因素是引起师生情绪共鸣的基础,也是制定情感目标并加以落实的基础,教师们在努力挖掘的同时,注重因材激情,做到以知载情,以情促知。此外,教师备课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情绪备课”。为在课堂上更好地实现情感共鸣、心灵共振,任课教师课前需要积极调控情感,带着良好的心境走进课堂。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也是教学工作的主要场所。黛溪学校从以下几个方面打造“激情课堂”:首先,创新教室布局,根据需要将学生课桌布置成小组对桌式的形式,便于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学习。教室三面布置黑板,配以多媒体设备和室外流动黑板,满足了学生平等展示的需要,也适应了学生快速、大量获取信息的需求。其次,科主任、课代表共同驾驭课堂,或教师放手让课代表组织课堂教学,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教师精讲控制在5分钟以内,针对学生疑难问题进行解惑。此外,创新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过程分为激情导课、自主学习、激情互动、魅力精讲、拓展应用、生成创新六个环节,各环节之间具有相融性、不定性,可以根据不同学科、学习内容、班级、课型的特点来进行调整。
作业与评价是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激励其不断进步的有效手段。学校将原来的巩固性作业变为结合学案的预习作业,以便了解新课,抓住重点难点,保证课堂效率,并锻炼自学能力。各学科还联系生活,布置一些探究性作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对学生的评价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对学生课内外的学习情感、态度和创新表现的衡量,由科主任负责评定;二是对学生个人的纵向比较,由科主任和班主任掌握情况;三是小组的集体达标评价,对照每月的学习目标,由年级处根据每月的素质教育测评得出结果。每月底三项成绩的总和,结合德育成绩,被评为优秀的小组就有机会获得有奖游学的奖励。
自主互助的潍坊五中
潍坊第五中学是一所具有50年办学历史的潍坊名校。历年中考、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学科竞赛成绩及省市区各学科知识竞赛、艺术、体育、科技等成绩在市区名列前茅,先后被授予国家“十五”重点课题实验基地、省级规范化学校、省初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市初中示范学校、市初中素质教育个性化发展学校等荣誉称号,连续12年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
一、自主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新课改背景下,潍坊五中着力推进以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为主要内容的课堂教学改革,通过改变课堂结构,调整教学关系,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快乐地获取知识,实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高效、高质课堂,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素质全面得到提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增强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班级的凝聚力在无形中增强了,学生比以前更为团结了,在连续几次开展了班级活动中,都收到了很好的反映,而且,在这样的自主学习环境下,学生学会了主动思考,创新思维的火花不断迸发。”
二、自主管理——把校园还给学生
为加强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学校启动了面向学生的“五个一工程”,以强化对学生的养成自主教育。
“五个一工程”包括办好一份手册——《成长的足迹》,办好一份刊物——《五中校报》,办好一个文学社——“朝阳文学社”,办好一个电视台——“春蕾电视台”,办好一个广播站——“希望之声广播站”。在各项工程的建设工作中,学校尽可能地把管理权交给学生,以不断提升其自主管理的能力,坚持由学生自主承办节目,并不断完善电视台设施,加强对电视台学生工作人员的培训。在学生的自主管理下,电视台节目在原有基础上又设立了《学习之星展播》、《英语频道》、《电视散文》、《校园MTV》、《我爱我班》、《我的老师》等多个栏目,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载体。
三、自主活动——把能力还给学生
以社团为形式的开放式教育,已成为当前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它不仅能加强学生对社会的体验和感悟,还能促进其社会实践的能力,增强其服务社会的本领。为此,学校积极创新自主互助课堂教育模式,通过精心选拔和培养,在学生中成立了文艺、体育、小红帽志愿者、助学帮困、文明礼仪、小交警等十个学生自主、互助管理的校园社团,统一服装和佩戴小红帽,通过开展群体活动,引导和带动所有学生参与到建设文明校园和文明城市的各项有意义的活动中来,以此发展特长,培育个性。
十年来,我们一直在一起:走进艺术新课程,并共同分享艺术课程带给我们的快乐和惊喜!让我们用情感体悟艺术,用艺术照亮人生!
第一部分 点燃艺术的火花
艺术新课程在实施中,无任何现成的模式可循,无固有书本可宣。然而,我们的艺术教师在工作实践中,能够通过自己对艺术新课程的理解,不断地摸索,不断地进行新的尝试。他们用爱心捕捉艺术的灵魂,用智慧点燃艺术的火花,他们记录下这美好的情怀,唤起我们对于生命的热爱与柔情,在感动别人的同时,也就感动了我们自己,在温暖别人的同时,也就温暖了我们自己。
(一)全员培训,树立新的课程观和学科观,牢牢把握艺术课程的性质和价值定位
2001年秋季初始,艺术课程标准及其实验教科书把理想的课程摆在了我们面前,要使理想的课程成为实施的课程,成为学生参与的课程,要让孩子们轻松步入艺术殿堂,而现实情况是我们没有现成的综合艺术师资,没有现成的教学配套硬件设施,没有现成的艺术教学经验,怎么办?是等待?是抱怨?还是行动和反思:在艺术课程里我们自己是否尽了最大的努力?还要怎么做才能做得更好?为此,我们在区政府和教育局的组织下,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树立新的课程观和学科观,牢牢把握艺术课程的性质和价值定位:艺术课程在目标定位、课程理念和价值以及课程内容、学生的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符合《纲要》的主要精神及六大目标要求,能够为学生的发展铺平道路,指明方向。
艺术课程在目标定位上,不仅仅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还要关注学生的艺术能力(包括感知、欣赏、创造、表现、交流、合作、知识、技能等)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在发展学生艺术能力和培养学生人文关怀的过程中,艺术课程能促使学生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价值观。
艺术课程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艺术课程为孩子的成长构筑了一个和谐统一的“生态园”,一块能够自由、快乐呼吸的“圣地”,一条通向成功、自信的“金光大道”。
艺术课程不是一般认识上的“音乐、美术课的合二为一”,也不是“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四大学习领域知识技能的简单相加,远远不是“1+1+1+1=4”的概念。艺术课程体现的“综合”也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内容的综合,而首先是理念的综合、过程的综合、学习活动方式的综合,其次才是内容的综合。而内容也不仅仅是各领域内的知识和技能,还包括文化的渗透、审美修养的养成、艺术评论和鉴赏能力的提高,等等。因此,通过艺术课程培养出来的学生应是一个“完整的人”。
艺术课程能使我们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教师不再是单纯教学任务的执行者,而是教育的思想者、研究者、实践者、创新者,还是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专业工作者;学生也不再是坐在课堂上洗耳恭听的教徒,而是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情感、有生命的个体,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尝试合作,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一起在课程上尽情彰显,充分释放,共同体验由“对话”“交流”“合作”产生的幸福感受。
艺术课程的评价能使教师、家长、学生多方合作,形成合力。评价本身不是目的,促进发展才是根本。艺术新课程在评价上由过于强调过极考试与甄别、比赛获奖选拔的评价方式,转向着眼于提高每个学生艺术能力、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与课程差异的评价方式。艺术课程的教学应该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感。艺术课程关注对学生艺术学习过程的评价,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注意调动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
同时我们在实践中贯彻“以研带训”的培训策略,目的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改变教师和学生的生活方式,使师生双方体验在艺术教学活动过程中的生命意义,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
(二)争取多方力量的理解和支持,师资问题不是实施综合艺术课程的根本问题
艺术课程标准、教材内容无论从目标、要求还是结构都是全新的。而我们的教师虽然经历了短暂的培训,但在工作实践中,他们在对教材的认识程度和把握程度上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现象,旧有的教学观念产生的惯性,尚有存在:部分艺术课走入拼盘的误区,切入点和侧重点体现不够。这些教学问题说明教师对教材较为关注,而对课程设计的理解有待进一步加强。艺术课程实施需要综合型人才,但音、美教师专业技能的现有水平,给综合教学带来一定的限制和阻力,教学中缺乏对学生的有效指导。同时艺术课程的实施还碰到了很多其他意想不到的困难,我们应在实践中敢于正视存在的问题,并争取多方力量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从教师自身找原因和对策,因为师资问题不是实施艺术课程的根本问题。
第二部分 平淡的日子里有一种感动
当我们用一颗明敏纤细的心去感悟生活,用一双善于捕捉美的眼睛去发现艺术,不时会有一泓清泉从心头流过,即使在平淡的日子里也总会有一种感动。
如果说课改之初教师注重的是教学中的新尝试、新体验,而几年后则注重于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对艺术新课程的认识和运用。这种归于平淡和安静的思索能让我们体会到即使是极平凡的课堂、极平凡的教学,都蕴含着感人的情愫和艺术的本质。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个性和创意,积极探讨艺术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在艺术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个性和创意。艺术教师尊重学习主体,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投入学习活动;并重视对学习规律的研究,尤其是学习方式的革新、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有关学生自我发展问题的探讨;注重对艺术的感性体验和积累,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和直接经验积累中,帮助他们升华认识,使之获得艺术表现的基本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艺术学习充满情趣和快乐。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的生命得以彰显,每一节课都有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表现。我们能逐渐体会到孩子们喜欢上艺术,喜欢上艺术课,并在艺术学习活动中形成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创设情境,营造多类艺术能力形成的生态环境
通过实物、音乐、画面、角色表演等创设愉悦和谐的艺术情境。如《小雨沙沙》一课,老师在学生头上喷洒水雾制造春雨的意境,结合“听春天的声音、看春天的美景,读春天的故事,画春天的情景”等立体感受和体验春天的美好;加强艺术与生活的联系,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情感体验、文化背景、科学认识等发展学生的艺术学习兴趣和能力。如《好妈妈》一课老师将学生家长请到艺术课堂上来,与孩子一起玩亲子游戏,在充满爱和情感的氛围中用歌唱、绘画的艺术形式表达对妈妈的爱;广泛吸取各种艺术历史文化的营养,如一位老师离博物馆近,主动和家长配合,组织学生参观马王堆汉墓、参观俄罗斯画展、徐悲鸿画展、听各种音乐会等。
2.围绕人文主题在完整的艺术活动中形成艺术能力
艺术课程不以单纯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为目的,而是让学生在围绕人文主题的艺术学习中,轻松快乐地学习艺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形成“感知、欣赏、创造、表现、交流、合作、知识、技能”等艺术能力,获得尊重、关怀、友善、分享等人文素养,为“完整的人”奠定基础。如《小鸟的家》中,一位学生画了一幅画,画中小鸟的眼泪变成“泪雨”,滴在伐木者的机器烟耸里,他说:“小鸟想让机器变坏,人类就不会破坏它们的家了。”
3.鼓励学生的个性表现
艺术的本质就是情感和创造。艺术课程关注每一个孩子独到的感觉、理解和表现,鼓励个性化的艺术活动和独特的审美趣味。
(1)在探究中体验。我们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有自由、自主、独立的活动空间,使课堂充满轻松、快乐,焕发出独特的、无穷的艺术趣味。丰富多彩的探究发现,个体差异的实践体验,为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和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开辟了渠道。
如在进行“猜猜我是谁”一课的教学时,结合学生好奇、好动、好模仿、好游戏的年龄特点,为学生创设了体验、参与、主动探索、积极实践的条件。在“猜猜我是谁”的游戏中,学生用谜语、儿歌、故事、歌曲等形式描述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这一环节使学生展示了课前搜集的资料,在倾听、描述、讲解的过程中,增进了学生对动物的了解。在倾听、模仿动物的叫声时,学生通过感受―实践―表演―比较―创作等一系列参与活动,感受声音的性质,创造性地模仿动物的动作,学会用可视符号记录声音等,使学生在一系列“猜”的游戏活动中感受、参与和创作。
探究性学习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和探究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和创新能力。
(2)在体验中发现。我们在艺术课程实施过程中合理的运用体验手段,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理解与应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如在小学《艺术》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的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欲望,在探究、体验中获取知识。如“生活中的声音”一课,让学生听听生活中耳熟能详的各种声音,体验不同的声音带来的不同的感受,体验声音的远近,感受不同声音的节奏、音调和音色等,并联系生活经验进行声音远近的测定、创造不同的声音等。在“图画里的声音”一课中,让学生在欣赏大师的作品的同时,体验在大师的画中有什么“声音”……在体验中,学生发现用身边的许多材料都可以创造出各种声音和节奏,用画面也能表现声音,而且还很有趣。
(3)体验创造的魅力。艺术新课程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造表现空间。学习活动的过程就是创造活动的过程,如在《神奇的天空》这一课中,教师借助中国的历史神话和童话故事,开展游戏活动,如开展猜谜语、故事连环画、故事接龙、找彩虹等系列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展开想象,尽情漫游在童话般的意境里,使他们的创造性才能有机会展现出来。
4.在具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中学习艺术艺术与游戏密不可分,想象和自由创造是艺术和游戏的共同性。教学中通过有组织或随机的游戏活动,增进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在游戏中、在潜移默化的情感体验中学习艺术。游戏性的艺术活动,不仅使知识技能的掌握更轻松、愉快,更能使人淳朴、率真的本性得到自然地激发和流露,使人的生命变得富有意义和充满激情、快乐。通过游戏性的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参与意识,为他们创设了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的机会,帮助他们形成个性化的审美趣味。
如在《图画里的声音》一课中,让学生通过哑巴游戏,根据口形与表情猜声音,体验画面和声音的联系;通过演绎有声音的画面,体验美术与戏剧结合的完美意境;通过探究各种场景中的声音,学会制造声音,表达艺术氛围;通过反思图画和声音的连结点,形成由图画想到声音,再由声音想到图画的双向的沟通渠道,学生不仅能从画面联想到声音,加以模仿,而且能由声音联想到画面,加以演绎。学生在这种轻松、愉悦的艺术氛围中,感受力、想象力得到提高。
教师巧设悬念,巧玩游戏,巧置情境,让师生共同面对问题,成为合作者、表演者、创造者。学生在悬念中探究,在游戏中娱乐,在情景中体验,而在这些活动中又蕴含丰富的内涵。如《小土粒》一课中老师扮演风姑娘,学生在教师展开情景描述后,再扮演小土粒的各种表情。在特定的氛围中用丰富的形体动作和表情,展现小土粒的不同境遇。在《小鸟的家》中老师扮演砍伐者,学生分别扮演森林里的植物和动物,共同体验它们失去家园的痛苦,引发师生心灵深处的同情心和爱心。
艺术教师从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引入,抓住孩子们的好奇心,采用游戏的方式,能更有效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在游戏中,学生快乐,教师也高兴,真正做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以学生为本”,采用能满足其需要的教学环节,引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爱。正是这种互动的师生活动,才使课堂焕发独特的个性光芒。
(二)加强校本教研,基于学校、基于问题解决开展课例研究和课题研讨
实践中我们发现要使艺术课程向纵深发展,可以采取校本教研的形式和方法,基于学校、基于问题解决开展课例研究和课题研讨活动。
1.探讨“大综合、小综合”课
在每个单元开始或结束设计一节“大综合”课,目的是让学生对单元要求有一个整体的认知或全面的把握;在每个课题的教学设计中设计成不同角度侧重的“小综合”课,便于学生形成不同领域的艺术能力。
2.开展“同课异构”比较式研讨
艺术教师分小组将相同的课题,采用完全不同的构思,不同的侧重点进行设计,然后再由各组的教师代表阐述本组的教学设计意图,其他各组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研讨,再由教师将教案付诸于教学实践中进行论证。引导教师将精力用在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方法以及学生的真正需求上,实现师生互动,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而达到将所得带给学生,将反思留给自己,实现艺术课程多方位、多渠道切入教学的综合理念。
3.“以校为本”
在“教材教法、课标研究、学习方式转变、评价改革及问题与对策”等方面开展艺术“小课题”研究,目的在于引导教师把教学当成研究工作,教师即研究者,透过教师对日常教学当中问题的关切与省思,进行专题研究,有助于艺术课程的落实和创新,也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为进一步深化十年来艺术新课程改革成果,丰富和发展艺术课程新理念,促进艺术教师队伍建设,我区申报了湖南省“十一五”规划教师继续教育专项课题《基于艺术教师成长的问题发现与行为改进实践研究》,现已顺利通过立项并确定为一般资助课题,现正在研究中,我们希望艺术教师能立足课堂发现问题后,运用教育教学理念和策略,在后续教学中,为进一步实现艺术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提高学生艺术学习兴趣和能力,而采用一系列针对具体问题解决的课堂教学行为改进方式。
第三部分 成长的快乐
艺术新课程的实施,有甘甜,也有艰苦;有收获,也有困惑。不论是在顺境里,还是在困难中,对艺术的执著,便是生命中不屈的精灵。对艺术的执著,其实是一种淡泊中的跋涉,退避中的追求,一种甘于寂寞的精神气质,一种摆脱烦恼后的快乐与洒脱。
十年的探索与思索,我们欣喜地看到,艺术课程正在改变着课堂,改变着师生的生活方式,释放了教师的创造力,激发了孩子们活泼可爱的天性和丰富的想象力,使学生的个性成长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开始成为现实。
(一)教师在艺术课程中的变化
从课堂观察中我们发现教师在艺术课程的实施中,能合理确定教学的目标,教学准备充分,教学内容安排合理,教学活动的组织流畅、自然,教学评估及时、有效,教学气氛和谐,教学效果较好,老师们对艺术课程的理解和把握比较到位。
从调查“教师近十年来教学实践的基本情况”的13个小题中可以看出,67%的老师认为自己在“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上改变很多,虽然在“培训”“支持系统”“资金”“校本课程开发”“班额”“学生状况”“硬件设施”等方面遇到一些困难;但90%以上的老师能“借鉴自己以前的教学经验”“查阅有关资料”“向有关人员请教”或“请求同事的帮助”,并且认为这些方法“有效”,在教学中能“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运用“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86%的老师能结合“自己”“学生”和“学校”实际有效安排教学内容,通过各种方式促进学生的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76%的老师对目前使用的“质性评价方式”赞同,能采取多种方法多方面评价学生的作品。总的来说,95%的老师对艺术课程带来的教学变化比较适应。
由调查统计我们可以看出,90%以上的教师认为艺术课程在整个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与其他课程比较,艺术课程对学生人文素养和个性发展的作用很大; 67%的老师认为实验区和学校的教科研部门对艺术课程的实施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的研究支持较大;81%的老师认为所接受的有关培训在帮助自己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和思想方面所起的作用比较大;95%的老师认为学生对艺术课程的态度是“很喜欢”和“比较喜欢”。可见,绝大部分教师和学生理解、支持、喜欢艺术课程。
(二)学生在艺术课程中的变化
由教师卷的统计和分析可以看出,29%的老师认为学生在艺术学习中表现出的兴趣与主动性与新课程实施以前相比有“很大提高”;62%认为“有一定提高”,只有4.7%认为“没有提高”和“有所降低”;95.3%的老师认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新课程实施以前相比“有很大提高”和“有一定提高”,在艺术活动的实践中,86%的老师认为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与新课程实施以前相比“有很大变化”,81%的老师认为通过艺术课的学习,学生的合作和亲善行为“有提高”。
通过艺术课的学习,90%以上的老师认为学生在“艺术感知能力”“艺术欣赏能力”“艺术评价能力”“艺术创造能力”等方面的艺术素养得到提高,艺术课的学习对学生“自信心和自我意识能力的提到”“有效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良好的自我情绪控制能力”“思维的灵活性和想象的丰富性”等个性发展有变化。
从调查统计可以看出,98%的小学生和76%的中学生认为艺术课程“重要”,100%的小学生表示“对学习艺术课感兴趣”,82.5%的中学生和94.7%的小学生在艺术课的学习中“表现积极”。可见学生对艺术课程的学习和艺术教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小学生尤为突出。
77%的中学生认为自己的“艺术欣赏能力”有提高,46%认为自己在“自信心和自我意识能力的提高”“有效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良好的自我情绪控制能力”等方面有变化,74%认为通过艺术课程的学习提高了“思维的灵活性和想象的丰富性”。在学生卷的统计和分析中我们了解到,84%以上的小学生在艺术课堂上喜欢“小朋友们展开想象,进行创作”和“欣赏和艺术课有关的艺术作品”,喜欢“根据表现,老师给属于小朋友的花、星星、小旗等涂不同的颜色”。56%以上的中学生喜欢“提高教学(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喜欢教师“经常指出同学的进步,并鼓励其继续努力”等多种评价方式。
和学生的访谈让我们深受感动,学生们对艺术课程的喜爱和热情让我们深受鼓舞,虽然也有来自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不理解,但他们仍然对艺术课的学习充满憧憬,由衷地说:“艺术课真好!”,学生很喜欢艺术课程,喜欢“欣赏”和“想象”以及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对教师的教学比较满意。
通过课堂观察,我们发现在艺术课堂上学生充满了活力,思维活跃,想象丰富,敢于表现自己,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艺术课程解放了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相应的转变,他们能够在与多种艺术形式的接触中,调动全身心参与,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和艺术体验。学生喜欢上艺术课,艺术教师成为学生们最喜欢的老师。
十年啦!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我们――可敬的老师、可爱的孩子、可亲的家长以及所有艺术课程的实践者,都是用生命写故事的人。我们的老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老师们脸上写着的不再是因“重复”和“执行”导致的“生硬”和“了无生趣”,而是因创造性劳动而变得富有朝气,充满激情,变得幸福、快乐;有的教师由衷地发表感慨:“上艺术课真的是一次愉快的幸福体验!”有的老师对自己的个人发展充满信心,相信自己能在新课程中成为一名学习型、合作型、反思型、创新型教师。有的老师立志要成为“孩子心中的艺术大师”,有的老师在札记中写道:“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的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我们的学生不再是简单的接受者和摹仿者,他们学会了高兴时跳舞,学会了忧伤时唱歌,学会了用诗歌和童话来表达内心复杂的情感,他们学会了画画、学会了合作、学会了交流,学会了用色彩和线条表达自己的感受……他们将来长大后不一定会从事艺术工作,但他们充满自信、有爱心、会观察,可以想象,凭借“发现的兴奋”和“创造的快乐”,他们将成为“一个人格完善的人”,一个对艺术、对生活抱有“终身兴趣”的人。
还记得课标组长滕守尧、杨立梅老师曾经说过:我们宁愿让我们的孩子充满爱心、学会关怀和尊重,有一定的艺术能力,而不愿看到一个只有专业的知识技能而缺乏同情心、创造性、脸上缺乏表情、对生活缺乏热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