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区调研报告

小区调研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区调研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区调研报告

小区调研报告范文第1篇

安置房小区的物业纠纷是城市化推进以来各级部门普遍关注的一个重大民生问题。雨花台区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对辖区内安置房小区出现的主要矛盾纠纷进行了认真调研分析,力求减少矛盾纠纷、理顺各种管理关系、提高对安置房小区物业纠纷的认识,为解决好安置房小区的物业纠纷提供有益的思考。

一、安置房物业纠纷现状

目前在雨花台区的铁心桥地区、西善桥地区和板桥地区有大量的安置房小区。西善桥地区有52个居民小区,其中安置房小区26个,铁心桥地区7个社区,其中两个社区为全市两个大型安置房小区景明家园和春江新城,另外5个社区都有安置房小区。物业矛盾纠纷的出现有三个方面的因素。

1.业主因素。大多数村民身份转变后,并没有像真正的市民一样去了解、接受、参与物业管理,导致有的安置小区物业与业主之间存在多种矛盾,最突出的共性问题有:(1)部份居民思想观念旧。一些新市民受传统散居村落影响,缺乏整体意识,个别业主只顾自己利益,在公共部位私搭滥建,致使部分公共设施不能正常使用;缺少对房屋结构安全的相关知识,少数业主认为房子是自己的,属私有财产,便无所顾忌地在自己的小天地里,私拆乱改;对集中居住的新建小区不适应,一些业主私占绿地停车位不仅破坏了小区的整体规划,更侵害了其他业主的合法权益;(2)部分居民生活习惯难以更改。老的生活习惯一时难以改变,垃圾乱堆乱放,到楼下绿化带的树木之间拉扯绳索晾晒衣物,墙壁上乱贴乱画,私养大型宠物或家禽,在小区宠物粪便随处可见,物业公司在管理中容易与业主发生纠纷;(3)业主服务消费意识淡薄。大部分安置小区业主从原来的村落搬迁到新建小区,作为村民从来都无需交纳物业管理费和垃圾费之类的费用,而且拆迁安置都是政府行为,这些业主认为这些费用应该由政府买单。他们对物业管理的概念比较陌生,不知道物业服务本身就是一种商品。消费享受服务的意识不强,没有缴纳物业服务费的概念,直接后果就是导致物业运转困难,服务质量下降,形成恶性循环。

2.物业公司因素。(1)安置房质量缺陷。安置房质量上的缺陷造成的后果往往会由后期物业来处理。小区通过综合验收,向业主交房时还存在一些遗留问题。如区域内的环境、道路、相关配套等设施未完工,影响业主入住;房屋外墙、飘窗、阳台渗漏等,引发业主不满;电梯、电子对讲门、监控设备存在故障,招来业主指责。工程质量遗留问题很难及时得到根本解决,这些问题带到业主入住阶段,多数业主理解为房屋质量以及安置前的有关承诺没有兑现,责任应由物业公司承担,从而很容易造成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的对立情绪,给物业管理带来相当大的压力;(2)服务质量上的诟病。保洁不满意、修理不及时、巡逻不勤快、绿化不到位、车位不足和车位分配的不透明等问题都容易引发业主的不满;(3)物业管理公司不够职业化。在安置房小区居民入住后,为了快速地给居民提供物业服务,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各街道的社区组织成立了物业公司为居民提供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化程度不够,往往以管理者身份而不是服务者身份自居,必然影响到物业与业主之间的和谐关系。

3.相关管理小区物业的行政主管部门因素。相关管理小区物业的行政主管部门未能及时指导安置房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很多安置房小区在入住几年后仍没有组建业主委员会,这样个别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之间的矛盾因缺乏沟通渠道而无法解决,为小区正常的物业管理埋下隐患。很多重大事/,!/项没有业主委员会同意,物业公司也无能为力,比如维修基金的使用,导致居民认为物业公司不作为,引发矛盾纠纷。

二、减少安置房小区物业纠纷几点建议

1.成立业主委员会。相关部门应及时指导保障房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保障房小区中居民大多数是由附近村民搬迁过来,通过业主委员会的形式重新构建“熟人社会”;(1)方便个体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进行沟通;(2)通过业主委员会,方便物业公司对房屋出现的较大质量或故障问题及时处理,方便群众生活;(3)通过业主委员会宣传小区居民责任与义务,配合物业公司逐步将物业费用收取工作正常化。

2.培养能够适应市场变化的优势物业公司。要逐渐走出社区“托底”式的物业公司模式。物业企业要推行公务公开、财务公开,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间要形成相互制约、相互支持的管理机制。同时,要全力做好公共部位维修资金的收缴工作,为小区的长远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小区调研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旧城区;配套设施;住宅小区;适宜居住性

40多年前,“住宅小区”这一概念从国外传来,与之同时到来的还有现代主义“功能分区”和“邻里单位”模式的设计理念,我国八十年代的城市中,宽大的马路、大规模的城市拆迁、高楼大厦和“住宅小区”在我国大江南北大范围的推广,构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当年的某某胡同、某某组团被某某“住宅小区”堂而皇之的取代。过去的胡同、街区为大面的“住宅小区”让道,似乎小区开发和小区设计成为了理所应当的。

实际上,规模过大,模式过于单一,普遍呈围合式的封闭格局的住宅小区导致城市住宅区缺乏适宜居住性,邻里之间的关系淡漠,街道活力和城市的多样性丧失,城市交通受阻,建筑风貌趋同等一系列的问题也随之而来,这种现代主义的产物使城市缺少了其社会功能,它带给城市的更多是隔阂、冷漠和社会生活的衰败,使得社会生活变得缺乏温暖。

《雅典》中曾指出:居住是城市的四大基本功能之一,居住用地是城市的基本及主要的用地单元之一,一个健康、文明、舒适的住区人居环境是城市其他功能得以有效发挥的前提和基础。 现如今的住宅小区不仅仅只是满足居民对遮风挡雨、生活起居的基础物质需求,也应该满足居民对心理、审美等方面的精神需求。文中通过对苏州市姑苏区养蚕里小区的实地调研,了解都市中老旧住宅小区的现状特征,探寻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以人为本、居民参与度高的适宜居住性小区的发展模式。

第一章 调研对象及方法

第1.1节 调研对象

本论文研究对象为苏州市姑苏区养蚕里新村小区公共环境现状。

1.2调研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对养蚕里新村的区位等进行查找阅读,并且通过网络检索关于现代城市住宅小区建设、社区理论资料等,了解了同类研究的现状,总结出了同类城市老旧城区中的住宅小区的现状,总结出目前存在的问题,从而为论文提供现实情况的依据。

1.2.2访谈法

对养蚕里新村的居委会工作人员以及小区里的居民进行了深入访谈。了解小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了解居民对小区功能上的需求和未来改造新期望。访谈后得到的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1.2.3实地调研法

由于小区的车辆和居民的活动是不断变化的,为了保证调查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笔者采取了实地调研法,目的是对养蚕里新村小区在不受干预的情况下,通过笔者的感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了解和描述。主要涉及到养蚕里新村小区周边设施和其功能分布,小区中的道路、停车位、绿化现状,居民的对小区的功能需求情况等。通过亲自实地考察,收集宝贵的信息,为下一章节中小区公共环境现状的具体分析提供更多的支撑材料。

第二章 调研结果及现状分析

第2.1节 住区概况

养蚕里新村小区位于竹辉路以南,内城河以北,竹韵桥以东,玉兰新村小区以西。前此处有浒关蚕种场所属“大有七场”,自建大桑园供种蚕所需。附近有十余户农民,便称其居地为“养蚕里”。苏州沦陷时蚕种场被日军破坏,至为荒凉。70年代末,在此处建造住宅新村,原名航运新村,后改名为养蚕里新村,剩余地段仍名“养蚕里”。

养蚕里新村内交通量较大,人流量较多,周边的公共服务设施较多,小区的北面是养蚕里农贸市场和建设工程市场管委会,东面是竹辉社区卫生站,周边例如旅馆、超市医院等商业设施较多,幼儿园和小学距离小区都不远,但是缺少初中。竹辉路主干道上有多路公共汽车到达养蚕里新村小区,交通非常便利,地理位置相当优越。(如图1)

图1

第2.2节小区居民构成概况

居民是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人居住的社区不能称为小区,没有居民参与度的社区更不是一个好小区。

在苏州,中低收入人群有相当部分集中在旧城区内,其居住形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有一定居住历史的老式房屋,其中有一些事具有保护价值的。另一种是以旧城老化街区、经济效益差的工厂企业单位旧有公房、老式福利房。采访当地居委会工作人员得知,养蚕里新村的大多数居民都是原轮船运输公司的职工。养蚕里新村小区的居民的同质性较高。受访居民对小区内部的环境非常熟悉,表示在小区里居住的有熟人或者朋友。但有被访居民感到小区内治安不安全,希望加强对小区内部的管理。

第2.3节 养蚕里新村小区公共环境现状概况

养蚕里新村小区是苏州典型的老旧城区中的住宅小区之一, 该小区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限于当时的条件,一些基础设施没有配套,本身存在着许多先天不足的地方,加上二十多年的风雨侵蚀,造成了公共设施的严重损坏,小区内绿化面积少,自行车车库及车位缺少,道路狭窄,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小区内的居民没有公共的活动场所等。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这些小区内部存在的问题,在未来的新社区设计中都是值得探讨的。

2.3.1 小区规划布局现状

据现场实地调研总结,养蚕里新村小区三面环内城河,小区入口有道闸和门房,派驻保安,南边的出入口除夜间外并不关闭。因此养蚕里新村小区并不算一个典型的封闭式住宅小区。

小区里住宅多为6层以下的多层住宅,小区内部建筑规整的一字排开,中间留有必要的道路、停车位、建筑前绿化。建筑形态、建筑材料、色彩和质感都较为单调,未做细致的设计。同时由于缺乏物业管理,住宅立面由于居民的乱搭乱盖而变的面目全非、影响了小区道路空间的整体形象。小区内同时缺少中心绿地广场等方便居民活动的公共空间。

当我们的住宅小区变成了一种模块,一种可以重复的复制、黏贴的标签。被复制出来的城市住宅小区模式基本采取封闭式,模式过于单一,其存在的缺陷给城市的建设也带来了“城市病”等许多问题,面对城市流动人口和交通量的极具增加,住宅小区变成了一个独立于城市空间、城市交通的区域。高高的围墙把小区围合起来,里面种上一定面积的绿化、配备一定数量的停车位,加上行列式的住宅楼,或者是将高层建筑沿周边式布置在小区的外侧,内部安排多层住宅和公共设施,隔绝了小区与外界的自然联系。这样模式单一的老住宅小区在都市中比比皆是。难道一个好的住宅小区不应该是开放的、同时又是安全和私密的吗?

2.3.2 小区道路交通结构现状

养蚕里新村小区内道路狭长,小区路面不平整,路牙石破损残缺,导致道路不畅通,小区中没有专门考虑停车场的设置,因此大量的小汽车只有临时停靠在小区路边,占用了小区的街道空间。小区内车行道断面宽度小于5米,机动车进入、行驶和调头都较为不便。小区街道实行的是人车混行,人行道与车行道在同一断面。(如图2)道路周围绿化较少或没有,少数楼前有绿化带,绿化格局不优,绿化看似常年没有维护,各种违章建筑侵占绿地、道路,人流量车流量大时,造成交通堵塞。

据采访,大多数年龄大的居民的日常出行依靠公共交通和电瓶车。小区内利用住宅底层空间和楼与楼之间的公共空间作为自行车和电瓶车的停放处,年轻人多为开车出行。但小区中并没有预留足够的停车位给居民,除了利用沿河道的空间和住宅楼外空地处划分停车场,在小区的西入口空地处,形成了室外停车场,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汽车的停放问题。(如图3)

图2 图3

2.3.3 小区公共配套设施现状

养蚕里新村小区的基础设施陈旧。小区周围的公共设施分布较为集中。东入口处有一个露天广场,广场上设有一些健身娱乐设施(如图4),卫生站位于住宅小区的北部,西入口处有一个大型的农贸市场,小区中心设有幼儿园。小区北临主干道竹辉路,商业设施较多,有超市、餐饮、宾馆等。小区内有居委会和居民活动中心各一个。

通过实地调研观察发现,小区安全设施和消防设施也不完善,居民私拉电线,消防设施没有维护;小区的路灯、通讯设施不完善,路灯、楼道灯多数被损坏,电话线老化,网线进入小区不方便,邮箱生锈被废弃(如图5);小区中没有设置物业管理,门卫也形同虚设。

图4 图5

2.3.4 小区居民社区参与现状

通过对居委会工作人员的采访得知,养蚕里新村小区自行成立了党支部和小区居委会,成员多为小区居民中的骨干,结合整个小区的特点,开展一系列的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同时小区内还有许多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街道活动的主体多为老人。尽管被访者没有提到公共活动空间的问题,但通过观察很多老人内城河边聊天,缺少老人活动的空间。

第三章 适宜居住型的住宅小区的规划畅想

第3.1节 小区道路形态与居民交往

在住宅小区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在社区入口、不同的交通体系汇合的地方,居民的生活丰富、交往频繁,而其他区域的专门提供给居民步行的道路则往往比较少有人在此停留;还有一种现象:当小区中的公共活动空间与小区内主要步行道路的相对距离较远时,居民聚集在一起活动的次数也会相对减少。而当小区中的公共活动空间设在小区入口或者与各个步行道路紧密相连时,居民也会明显的聚集到此活动。 这些现象都证明,居民的活动和聚集在一起的交流的次数是和小区内道路系统的的合理性成正比的。

当今社会,新的住宅小区的形成,居民大部分是来社会中的各行各业的,他们可能从未有交集,而小区的认同感和邻里关系网络的形成与居民之间的日常生活中偶遇及进而发生的非正式交往关系的机会是有着重要的关系的。在这样的住宅小区中,道路系统的设计能够使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偶遇的机会较多时,居民们就会无意间相互熟识,进而发展到相互沟通,相互帮助的邻里关系,促进和谐住宅小区的形成。

因此,小区街道系统的结构形态、道路系统与不同功能空间入口的关系等,对居民的交往的形成均有重要影响。

第3.2节 归属感和积极空间的创造

古人云“居住乃心性之器”。所以居住表明人们的身心归属于特定的生活环境。在适宜居住型小区公共设施的配置模式中,可以尝试去除围墙,以组团代替小区,使区内的公共设施更多地承担城市功能,同时将城市公共设施引入居住区内部,使之成为一个有机体,健康运作,和谐发展。

适宜居住型应该针对社区内老年、青年、儿童不同的人口组成,根据以人为本的原则,分别作出不同人群的设计应对。小区内部街道,也是公共活动的中心、休闲的中心,街道不需要很宽,但是必须是宜人的,能让居住者体会到步行的乐趣,重新找回街道的感觉。居民还有亲近大自然的需要,所以社区内绿化不能为了摆设而存在,而是为了实用。不是简单的种植花草,既要考虑日照要求和绿化空间,社区的绿化尽量顺应自然,不要求太多,让人有回归自然的感觉。公共空间是社区的主体框架,公共空间规划好坏与否直接决定了小区的整体感受。

总结

通过对养蚕里新村小区的实地调研分析,都市老旧城区中的旧住宅小区在规划布局、配套设施、公共参与、道路交通结构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作为旧小区,提高它的适应居住性是势在必行的。笔者认为宜居是是适合人类居住和生活的,不论是住宅小区还是其他的公共配套设施,是宜居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和人文环境的完整统一体。

如何衡量一个住宅小区是否是适应居住型小区,不仅要看整个小区的规划布局、住宅建设、公共配套设施、绿化环境等硬件环境,还要看整个小区居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融洽程度等软件环境。

建设适宜居住型小区,满足社区居民的多元化的需求,始终要围绕着整个小区的核心――居民,小区设计应围绕着居民的活动这个中心。

参考文献

[1] 周均清著,《快速城市化时期城市住区问题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社,2008.

[2] 杨德昭著,《新社区与新城市:住宅小区的消逝与新社区的崛起》,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3] 韩光煦, 韩燕著,《小区规划:住宅与住区环境设计》,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3.

小区调研报告范文第3篇

目前,社区消防管理没有形成一套综合有效的管理体系,也没有规范性的文件贯彻到社区管理当中,消防管理工作出现脱节,不适应社区快速发展的需要。社区功能齐全,行业增多,社区消防管理不到位,消防通道不畅,安全疏散不利社区消防基础设施缺乏,消防器材严重损坏和不足,社区居民消防安全意识薄弱,家庭火灾隐患增多。

针对上述社区消防工作现状,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完善社区消防建设,从而加快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

(一)加大社区消防宣传力度,提高居民消防安全意识

由于居民的防火安全意识还不是很强,因此,社区应大力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工作。可由社区干部、义务消防员、治安联防员编配组成消防分队,总体由专职消防干部负责。消防分队随时对每一位居民开放,对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的人都有教育意义,能了解有关专业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知道自身应该如何防范火灾。队内要摆放、悬挂、播放各种宣传资料,包括居民防火注意事项,居民如何正确用火用电以及如何在火灾中逃生,如何报火警,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材等,以增强人们的切身感受。同时针对幼儿、小学生以及老年人等要开发不同的版块,选择相适应的题材,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使消防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人人重视消防,使消防工作社会化、家庭化。

(二)加强社区消防组织的建设,建立完善安全防范网络,实行社区消防自治

家庭、社区是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只有从最基层抓起,走社会化道路,依靠社会力量,实行人人参与,群防群治,才能从根本上增强火灾的防范能力。因此,必须发挥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双重职能,实行社区消防自治,才能真正搞好社区消防工作。而实行社区消防自治的前提是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社区消防安全管理网络体系。

社区消防工作主要是靠社区志愿者的行为来保证。当火灾发生时,志愿者消防员负责扑灭初期火灾,疏散群众,抢救物资,协助消防队灭火以及火灾现场的保护等任务。社区内的消防工作人员基本都有固定工作,兼职社区志愿者有自己的消防装备,这些装备都有固定的放置地点,一旦发生火灾,大家会不约而同地自主迅速地装备自己,投身到火场战斗中去。他们的这种行为,就是我们社区建设所倡导的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及解决社区问题。

因此,建立一个高效的社区消防组织保障体系,是确保社区消防工作持续、稳步、长效发展的基础。按照社区消防工作长效发展的要求,根据社区特点,因地制宜,狠抓社区消防组织建设。一是各社区以居委会为龙头,成立了社区内各单位负责人参加的社区消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落实社区日常消防监管工作,各社区以警务室为基础设立了社区消防室,作为社区消防工作领导小组的办公室,同时,也是社区进行消防咨询服务的中心。二是建立由社区志愿者组成的社区群众义务消防队、巡逻队,主要负责社区消防巡查、隐患整改、社区防火和初期火灾的灭火工作。三是建立社区消防联络队伍,负责各楼栋门户的消防工作,并做好联络、汇报工作。四是建立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单位的义务消防队和消防巡查队伍,负责小区的消防工作。五是建立由社区志愿者组成的消防宣传队和消防志愿服务队。他们大多数是由热心消防工作的社区离退休人员组成的“夕阳红”消防宣传队或老年消防志愿宣传队、社区志愿消防服务队,或由社区中小学生参加的“红领巾”消防宣传队等多种社区消防宣传服务队,负责社区的消防宣传工作,及时解决社区消防工作中的疑难问题。

(三)建立和完善社区消防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职能

“一区双警”是维护社区治安的重要保障,为社区的安全,每一个社区都要配备两名以上的民警。公安派出所是公安机关的基层组织,要管理好责任区的消防工作,派出所须明确民警具体负责,并协调好、组织好辖区内的消防工作,切实抓好各项消防工作的落实,公安机关还应把消防监督工作纳入公安派出所和民警责任区年内的工作目标考核范围,下达指标明确责任。县(区)公安消防机构要加强对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的业务培训和指导。同时,对居民住宅区应区分不同类型、不同条件,以公安派出所为主,组织协调街道办事处、居(村)委会、治保会参加防火和义务消防组织,这样既发挥公安派出所在消防监督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又使其他单位共同参与。每年应开展评比,表彰工作突出的消防积极分子,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以鼓励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四)多方筹措资金,为开展社区消防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小区调研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专业与产业对接

中图分类号:G29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4-0028-02

“提升专业服务行业能力”项目系中央财政支持项目,由教育部、财政部支持一批紧贴产业发展需求、校企深度融合、社会认可度高、就业情景好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推动高等职业学校创新体制机制的建立,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输送大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的物业专业以其优秀的生源条件、教学水平和发展前景被选进了此批项目中。学院立即着手,截至这个项目拿到的三个月内,我院项目组已经完成了两个阶段的调研。第一阶段为合肥物业企业的调研,第二阶段为合肥市兄弟院校物业专业的调研。以下为第二阶段调研成果。

一、调研思路与基本情况

(一)调研目的。

物业行业是一个二十一世纪才在合肥兴起的行业,而高校中的物业专业更是在近几年才出现,做为一个如此新的专业,各高校都还在专业建设的摸索阶段。此次调研的对象是5所合肥高职院校中的物业专业,项目组冀望通过客观数据和实例材料对合肥乃至整个安徽地区高职院校中的物业专业教学情况进行理性的分析,在借鉴一些成功经验的同时,找出物业专业目前存在的问题,预测物业教学的发展趋势,并推动下一阶段项目工作。

(二)调研方法。

此次调研的主要方法是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合肥地区的高职院校中有物业专业的学校为5所,而整个安徽地区的高职院校中有物业专业的学校也不足10所。所以可以直接对合肥地区的每一所有此专业的院校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深入调研。

(三)调研内容。

本次调研内容主要有五项:1)物业专业基本概况,教师的人员配备情况、该专业教材是否成系统、专业的软硬件设施的配备情况;2)物业专业在校生对该专业的整体评价,包括目前该专业学生的报到率、该专业各年级的学生人数、学生对该专业的认识;3)物业专业开设哪些课程,专业核心课是哪些,实践课和理论课的比例安排;4)校企合作,包括学生在企业中的各阶段性实习、教师进企业里就职、企业参与学校课程的改革情况和企业进入学校对学生进行实务培训情况。

二、合肥高职院校物业专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情况。

1.专业教师。

由于各职业院校物业专业学生人数都在几十至百来人之间,所以物业专业都不大,还只是安排在管理系这一大类下,带管理基础课的老师和带物业专业课的老师往往划分不明确,经我们深入的调研,得知各院校真正任物业专业的教师人数基本在2至5人。这合肥的5所学校中物业专业教师副教授就2人,助教却占到相当的比例,而且其中的副教授和讲师虽然带物业专业课但本专业都非物业专业。

因为物业专业是近几年才在我们国家高校中开设,安徽省内几乎没有物业专业本科生,全国物业专业研究生没有,以至于高校中物业专业教师其本专业都非物业。目前合肥地区物业专业教师非常有限,有相关专业高级资质的老师更是稀缺。

2.教材。

目前市面上关于物业的书很多,但是教材很有限,学校使用的物业专业教材不成系统。学校使用的教材多数仅是根据物业行业所涉及到的知识来选择的教材,虽然各学校使用的是以国家规划教材和省级规划教材为主,但是成套的系统的物业专业规划教材市面上却很少有,所以各学校使用的教材无论从内容,出版社上都不一致。

3.教学条件。

物业专业的软件市场上的很少,主要是物业管理系统软件,其软件的内容主要是物业日常管理工作、客户基础信息建立、财务应收帐款收取、客户保修服务跟踪、设备信息台帐建立、实时数据报表分析的功能,主要的几个品牌最少也近要7万,而且还不是针对教学用的软件。而鉴于目前学生不多的情况下,买物业专业软件的学校几乎没有。

由于物业专业需要涉及到楼宇智能化、园林绿化和社区专业的内容,所以其硬件可以包括排水消防实训室、暖通实训室、楼宇智能化及弱电实训室、绿化及园林实训室、社区服务与物业前台综合实训室等五部分。但由于目前各学校物业招生情况并不理想,所以除该校其他专业已有上述实训室的外,目前没有学校专门为物业专业配备以上全套实训室。

(二)物业专业在校生情况。

各高校物业专业学生招生现状并不乐观,大部分高职院校每届物业学生就只有百来人,而11年的实际入学学生数就只有09年、10年学生数的一半,甚至有的学校计划停止招生。

走访的院校基本都表示招生情况不理想主要是由于学生对物业行业的误解:早几年很多学生是不了解物业行业就报了名,学生报名人数和其他专业差不多;近几年物业企业在各地市的兴起使人们知道了物业行业,但也只是一知半解,大部分学生都认为物业就是保洁和保安工作,工作技术含量低,工资待遇差,社会地位也不高,加之物业企业经常被媒体爆出和业主发生争端,学生认为物业事情太不简单,本来报物业专业的学生就很少,入学后要求转专业的学生还很多,以至于近年来物业专业招生人数不升反降。

(三)物业专业课程安排情况。

大部分物业专业课在大一时就开设了。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安排比例一般为3:2。各高校的就业岗位定位主要包括:物业管理企业管理人员、物业管理项目操作人员、物业管理工程技术人员、房地产经济人、物业管理职业经理人等相关的职业岗位。理论课大同小异,因为培养目标的不同,各高校开设的实践课区别较大:有的包括园林绿化和景观设计等内容;有的学校包括房屋建筑维修、建筑制图和物业设备维护等内容;有的包括家政服务等内容;有的学校包括工程预算和工程招投标等课程。因为系统的、权威的、成套的物业专业教材还没有,所以各院校的物业专业都还是摸索阶段,所开实践课也出入较大,口径不一。

(四)校企合作情况。

各高校都与固定的三、四个物业企业长期的、多角度多方位的合作,以地址在合肥的物业企业为主。除了为了方便学校对各阶段实习的学生管理、教师在这些企业的挂职锻炼,还方便了物业企业时时参与到学校的专业教学中来。

1.学生实习。

各高校都严格执行“2+1”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即《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中的要求,在校学习2年,第3年到专业相应对口的指定企业,带薪实习12个月,然后由学校统一安排就业。

小区调研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调研报告

中图分类号:G52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1-0017-02

1 基本情况

镇海区每年均设立教育技术装备专项资金,保障全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均衡发展,促进学校数字化校园发展。截至2013年底,全区教育技术装备累计资产达1.70亿元,生均教育技术装备经费累计达4713.85元。计算机总数10 295

台,计算机生机比3.50:1;2000年,开始建设镇海区教育城域网络,2001年,创建了“镇海教育信息网”,并以“网站集群”的形式构建了全区中小学校园门户网站。2005年,所有中小学校建成校园网络系统,并接入区教育城域网;2006年,全区教育城域网因特网出口带宽升至1000兆;2007年,在全区中小学普通教室普及多媒体教学系统;2010年,完成镇海区IDC机房一期升级改造;2010年,在全省率先开展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俗称“电子书包”)项目实验;2011年,开展电子班牌实验,探索德育信息化建设新途径;2014年,所有中小学建成校园无线网络。2013年9月,“镇海教育信息网”荣获第二届全国教育门户网站“区县级教育门户百佳网站”称号。

2 调研情况

共抽取了15所学校进行问卷调查,并在部分学校召开了教师座谈会,全区各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基本发展现状情况如下。

规划先行,教育信息化的领导意识显著增强 2011年1月,镇海区推出县级教育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即《镇海区教育局关于加快推进智慧教育建设的意见》),对“十二五”期间镇海教育信息化进行了部署,并将2011年定为“智慧教育推进年”[1]。对全区中小学的教育信息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5所学校已全部建立了校级领导教育信息化负责制,专门负责全校教育信息化建设。2014年9月,全区各学校正在制订新一轮的三年目标发展规划,目前66.7%学校已经完成制订并,33.3%的学校尚在制定过程中。其中,53.3%学校制订了教育信息化专项发展规划,46.7%的学校将教育信息化规划体现在学校综合发展规划之中。

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校园门户网站是一所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的综合体现,也越来越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视。全区所有学校均建有校外可访问的门户网站。学校通过校园门户网站实现信息、资料共享、工作安排等各项教育管理目标。在现有的校级教育信息化应用系统中,最常使用的是“网上个人存储空间”和“家校互通平台”,两者普及率均为86.7%;其他的有“校园一卡通系统”普及率约为60%,“电子邮件系统”普及率约为46.7%,“身份管理与认证系统”普及率约为33.3%。这些信息应用系统的使用对象基本上都是教育工作者,目前尚未对学生开展相关服务。

校园一卡通系统功能逐渐丰富,主要作为学生的学生证、考勤卡、图书借阅证、门禁卡、就餐卡等,部分学校开始尝试购物卡功能。

教学信息化应用不断深化 目前,镇海区有16所学校正在开展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验项目,占全区学校总数的50%。在这次抽查的学校中,有6所开展了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验项目,占总数的40%。教学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而教育教学资源在学科中的应用水平直接反映了学校教学信息化的水平。

调查中发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应用融合,普及率最高的三门学科分别是语文93.3%,英语93.3%,数学66.7%。“备课”和“课堂教学”是教师最常使用信息技术的两个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中最常使用的数字资源是PPT类教学课件,100%的学校教师会应用到;其它常用的数字资源类型有:电子教案占86.7%,课程视频占73.3%,习题库占46.7%等。以上数据表明,信息技术在学科中的应用普及,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技术本身是否便捷、是否符合教学的要求、能否让教师快速找到所需的资源等等,这些都直接决定了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的水平高低。

3 问题与不足

各类管理应用系统数据不统一,阻碍管理信息化深入发展 在现有的校级管理信息化系统中,各学校都不同程度建立了办公自动化系统、教学教务管理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学生学籍管理系统、数字档案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但由于各个业务管理部门归口不一,这些管理信息化系统基本上不能实现数据的共享,这仍是当前基层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本地资源建设缺少系统性,成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主要瓶颈 调查中发现,各学校都在不同程度的购买、或者自建学科教学资源。但这些都是以教师个体行为为主,缺少统一的、系统性的设计。同时,在学科教学中,教师也在为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教学资源苦恼。我区已开始统一规划并实施镇海区的“网上课堂”项目,这是系统性规划学科资源建设的一个有益尝试,但目前,仅仅局限于初二、初三的部门学科内容。在学科资源建设中,如何有效实现省、市、区、校等资源建设的联动机制,将直接影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水平。

先进教育理念与国际化视野相对滞后,教师教育技术水平仍待提高 调查中发现,教师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水平普遍不高,许多学校的电子白板普遍存在功能性浪费现象。各种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成功案例也不多见。教师仍然缺少教育技术能力专业培训,尤其是缺少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与创新方面的理念与实践培训。教师队伍建设成为下一阶段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核心工作之一,各个学科都急需打造一支拥有高水平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教师队伍。

4 对策与建议

为每一个学生构建数字学习空间,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新模式 根据镇海全区智慧教育建设目标,到2015年,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验项目基本普及到每一所中心级及以上学校,校本教材基本实现数字化。在镇海区中小学数字化教与学教研大组的组织协调下[2],逐步扩大项目实验范围,进一步探索数字化环境下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与创新,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为每一个学生构建数字学习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能力,促进交流与协作,给学生以多元发展及评价,培养面向21世纪的技能。

提升学生正确地应对新的信息来源能力,开创德育信息化新天地 探索网络德育导师制、数字故事、电子班牌[3]等三位一体的德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机制,促进信息技术与德育的深化融合。通过导师的正确引导,使学生理性对待新的信息来源;运用数字故事讲述身边的真人真事,激励学生相互学习、成长;用好电子班牌,促进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促进德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与创新,应对21世纪的挑战。

为每一位教师构建数字工作空间,积极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 2013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方案》[4],明确了“两级建设、五级应用”体系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2014年10月,《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指南》[5],明确了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教育机构(学校)按照“核心系统国家建、通用系统上级建、特色系统本级建”的原则,实现信息技术在学生教师、教学科研、后勤保障等各项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广泛应用。这两个国家级文件的出台,为县市区的“三通两平台”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当前各学校要积极贯彻两个文件精神,认真梳理学校原有的管理系统,进一步规范学校各类数据的建设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尹恩德.全面推进区域智慧教育建设的策略与实践:

2011―2013年宁波市镇海区智慧教育实践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9):12-13,16.

[2]尹恩德.2010―2012年宁波市镇海区数字化教与学区域发展之路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1):53-54.

[3]尹恩德.电子班牌在教育教学中应用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4):41-42.

[4]中国教育信息化网.关于印发《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函[EB/OL].http:///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