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四年级数学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观察物体教学的重要性
数学教学是对数学对象(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结构关系等)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间接反映,并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理想活动,而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都属于数学思维能力的内容,观察物体教学在培养学生这两种能力的同时,也锻炼学生学会用观察、类比和演绎的方式进行推理,辨明数学关系,最终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观察教学是让学生通过对自然界数量关系与图形关系的观察,思考并提出问题然后与同学们讨论,并能自己发现规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其出发点在于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培养学生质疑和批判精神,并逐渐形成足够的洞察能力。
二、小学四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学的策略
(一)要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
观察是学好数学学科的基础,没有细致、准确的观察,学生就不能把题目看清楚、把解题过程写具体。在观察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软件的真实情景引起学生观察的兴趣,利用多媒体软件提供的图像、动画、活动影像等图文音像并茂的情景代替老师的口头演说,不但容易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在观察教学中,老师要让学生在观察之前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观察的训练。不可想象没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会有好的学习成绩,所以老师在观察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利用他们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养成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事物、观察人的好奇心和良好习惯,着力进行空间感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甘肃省会宁县甘沟中心小学的数学老师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立方体、圆柱体等教学道具,让学生观察物体形状的不同,并坚持写观察日记,让学生多理解生活,了解社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观察兴趣。
(二)教给学生观察物体的方法
观察物体要有方法,要学会寻求因果,要对自己观察到的结果再追问一次为什么,还要把自己的结论当成敌人去攻击,然后论证,运用演绎的思维方式破除既定的思维模式。老师在观察物体教学中要把这些观察物体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加强目标判断,不是你观察什么,而是你不观察什么,在摸索中有意识地接近正确的途径。观察物体教学中的观察方法主要是指如何去分析、概况肉眼所见的物体中的内涵和外延条件,这对帮助学生快速解题,提高观察能力和立体空间感都是十分重要的。老师要通过正规系统的教学辅导,准确、简捷的授课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最终掌握完整正确的观察技巧。
为了能够更好地教给学生观察物体的方法,传统封闭式的教学方法就要转变为开放式,此外还要变灌输式为启发式,变学生被动模仿为主动发现,让学生用自己的各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事物和现象,不应对学生有太多的框定,而是应该让他们学会观察物体的方法自己去发现问题。
淄博市临淄区梧台小学在小學四年级数学课堂上邀请了专业陶艺老师指导学生们捏出各种形状的物体,通过自己动手的过程,学生逐渐掌握了观察物体的方法,也牢固地掌握了知识要点,如此新颖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以及艺术审美能力也是一种锻炼。
(三)给学生提出观察目的和任务
在观察物体的教学中,老师要明确给学生提出相应的观察目的和任务,这样才能让学生避免观察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观察物体的效率。学生也要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打破思维路径的依赖,不要只会用一个标准去观察物体,也不要只是一条线式地去观察物体,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多观点来观察物体,这样才能看清物体的全貌。另外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也要有自己的主见和独立的判断能力,对老师所给出的观察目的和任务要熟稔于心,遇到问题时要充分开动脑筋,只有对所观察的物体做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及分析,不轻易听信同学们的结论与判断,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河北承德县下板城小学数学老师在观察物体教学中总是开门见山地给学生指出观察目的和任务,避免学生“摸着石头过河”,让学生在观察的世界里能够游刃有余地探寻物体的奥秘,打开空间观察的新世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小学四年级教学中的观察物体教学在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阶段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老师应紧扣大纲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实施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观察物体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掌握观察技巧。观察物体教学就是通过显性的物体知识提升学生隐性的思维、观察和空间认识能力,让学生通过参与教学对物体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整体印象和认识,实现知识的自然生成,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参考文献:
[1]董红.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改革初探[A].《教育科学》组委会.2016年6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教育科学》组委会,2016:1.
[2]樊孝年.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方法浅谈[A].百川利康(北京)国际医学研究院.2016年1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百川利康(北京)国际医学研究院,2016:1.
理解梯形的概念,认识梯形的底和高并会画梯形的高.
教学难点
整理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其异同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说一说学过的四边形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下面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演示课件“梯形”】
教师导入:图3有几条边?几个角?这个四边形像什么?(梯子)这就是梯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什么叫做梯形?(板书课题:梯形)
二、探究新知.
认识梯形.
(1)出示图形.【继续演示课件“梯形”】
教师提问:①生活中你见到过这样的图形吗?它们外面的形状都像什么?(梯子、木箱、槽子)引导学生看出它们的外形.
②这样的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测量,全班同学测量书上144页此图.
(2)交流测量结果.
通过检查测量使学生明确:有一组对边是平行的,但长度不相等,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3)概括梯形的定义.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板书)
2.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继续演示课件“梯形”】
结合图形说明,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底,根据图形的位置,一般在上面的叫上底,在下面的叫下底.习惯上上底画得短些,下底画得长些.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腰.从上底的一个顶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线段叫做梯形的高.高的画法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中高的画法相同.
想一想:能不能在梯形的腰上画高?
引导学生明确:梯形的高只能从相互平行的两条边中任一边上的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
再想一想:你怎样区分梯形的底和腰呢?
3.教学等腰梯形.
(1)教师演示.
拿一等腰梯形,对折一下,你发现两腰有什么特点?(两腰相等)
(2)学生测量.
量一量等腰梯形两腰的长度,结果怎样?(两腰相等)
(3)概括定义.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板书)它是梯形的一种特殊情况.【继续演示课件“梯形”】
4.四边形的关系.
分组讨论:根据对边平行的情况,你可以把四边形分成几类?每类各有什么图形?
引导学生明确:根据对边平行的情况可分成两类:一类是两组对边平行,其中包括有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另一类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其中有梯形和等腰梯形.
三、巩固练习.
1.用钉子板围成不同的梯形.
①任意梯形②倒立梯形③上底为3高为3的梯形
2.用七巧板拼梯形.
(1)用两块拼一个梯形(2)用三块拼一个梯形
3.继续演示课件“梯形”,出示练习
小组讨论:我们学过的四边形有着密切的关系,你能看图说出它们的关系吗?
4.找出下图中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每种图形有几个?
四、质疑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梯形的定义及各部分名称和认识特殊的梯形)
2.对于今天所学的知识大家还有什么问题?
鼓励学生质疑、解疑
五、布置作业.
指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画出下面梯形的高.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剪图形
活动目标
通过剪图形实现所学过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要求
每个图形只许剪一刀.
①将平行四边形剪为梯形.
②将梯形剪为平行四边形.
③将任意四边形剪为梯形.
④将梯形剪为两个三角形.
关键词:小学六年级数学 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面临的永恒话题,从客观角度出发它体现了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从宏观角度出发它体现了小学阶段学生数学知识掌握的程度以及能否有合格的人才输送到初中中去的大问题。本文针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展开讨论。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工作,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个“动机原则”由心理学家布鲁纳率先提出。以“动机原则”的相关理论为指导,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要积极参与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学生心里的学习动机实际上就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最大的动力。一旦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就会懂得刻苦努力的学习,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来提高自己的知识量。所以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帮助学生学好数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的渗透有关数学学习的作用和意义,使得学生了解到数学的作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要将教材与实际生活相联系,适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做到活学活用,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日常教学中科学引导学生的动手能力,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很有帮助。例如在教授“圆柱和圆椎体体积“这个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两组圆柱和圆柱体的教学模具(每一组是等体积等高度),通过叫学生往模具里面装沙子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可以发现将装满沙子的圆椎体往圆柱体里装的时候,有时三次都装不完,有时三次装刚好,有时三次都装不满。在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对这两组圆柱体和圆锥体的底和高进行对比,在引导过程中将它们所含的内在原理传输给学生。
2.把握好常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把握好常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例如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可以明确提出自己合理的规范和要求,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将作业本、学习用品以及对作业的实间安排都准备安排好,在课前布置学生进行新章节的预习、学过的知识的复习、课后作业、作业总结等。在课堂上预留时间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自主学习、探索性学习以及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这些学习方法,并且长期坚持下去,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性。
3.教师要优化教学方式,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注意观察哪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特别有兴趣,在解题时有哪些解题方法,将这些方法在课堂上进行讨论,选择出最通俗易懂的解题方法,这样可以充分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得学生在进行数学题解答的同时能够体会到数学带来id快乐,以此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调节课堂气氛,是学生能在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下,以饱满的精神去进行数学的学习,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标。
4.分析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帮助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辅导
教师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就必须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方位了解,做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都能了然于心。在进行新课教学时教师要尽可能的将新的知识点讲得通俗易懂,在备课的过程中要想到那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能否能够听懂。只有这样,学生在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学习相对比较轻松,使得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听懂和了解新的知识,教师的辅导工作压力也会相应的减少,这样就能有更多的实践去对差生进行辅导。
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要想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单纯依靠课堂上的教学时远远不够的,所以只有通过教师课后进行辅导,教师在辅导之前无比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自愿补习,只有在自愿的前提下,学生才能学得好、学的快。
同时,教师要利用课余的时间,对学生学习过的旧知识进行复习辅导,在复习辅导的过程中要有计划的将知识点进行分类,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在学生不会的东西较多的情况下就生气、心急,这样是很不利于辅导工作的进行。
5.努力完善知识结构,创造学生的发展平台
对于六年级数学来说,最后的复习阶段是一个难点,由于学生对旧知识的以往,出现的问题很对,对制度进行综合运用更为困难。要解决这一困难教师要做到有耐心、有计划的帮助学生将知识结构进行逐步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对于六年级的数学教材本身来说,无论哪个版本的教材,在对新的知识进行编排的过程中对旧知识也处处渗透。例如在分数四则运算这些章节中,就以归一应用题、平均数应用题、常见数量关系等这些题目对就知识进行复习。在学生解答类似题目时,教师可以通过讲一题带一串的教学方法,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复习旧知识,是学生学而不往,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减轻最后总复习的压力,学生的知识结构也更加完善和情绪,为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创造了更好的平台。
6.合理科学的对学生进行评价
教师做好学生的评价工作相当重要,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强烈的自尊心,特别是小学生,好表现、爱表扬是他们的天性,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综合各方面因素,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7.结束语
总的来说,六年级的数学教学时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教师在教学上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尽最大的可能提高教学水平,使得六年级的数学教学更加细致、深入和精要。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边教学边培养,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并保证学生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数学教学之路任重道远,教师要以勤学、善思、苦干为教学原则,全面的将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参考文献
[1]l张学军.如何使六年级数学教学行之而有效[J].考试周刊,2012,(56)
1.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虚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 ),这个图形就是( )图形。这条虚线叫做( )。对称轴两侧相对应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
2.下面的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个。
3.字母A D F H M S Y Z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个。
4.你知道的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吗?
5.把一张长方形白纸连续对折2次,再用针在上面扎出“田”字,展开后,单面一共能得到( )个“田”字;对折3次,单面能得到( )个“田”字。
6.看图填一填。
(1)蜡烛图向( )平移( )格。
(2)小船图向( )平移( )格。
(3)房子图向( )平移( )格。
7.下面图形中,周长最长的是( ),与A周长相等的是( )。
8.涂色部分的面积占整个圆面积的 ( ) 。
二、准确判一判(10分)
1.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 )
2.一个三角形最多有3条对称轴。 ( )
3.图案 可以由 通过平移或轴对称变换得到。 ( )
4.平移后的图形只是位置改变,方向、大小都不变。 ( )
5.车牌 在水中的倒影是 。 ( )
三、精心选一选(15分)
1.下面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
2.下图是从镜子里看到的对面电子钟所显示的时间,这时的实际时间是( )。
A.12: 01 B.10:21 C.12: 10
3.从一张对折后的纸上剪下的是( )。
4.乐乐刻了一枚如下左图所示的印章。右面四个图案中用这枚印章印制的是( )。
5.通过平移虚线圈内的燕子可以得到的燕子是( ),通过轴对称变换可以得到的燕子是( )。
四、巧手动一动(8+9+12=29分)
1.给下面的轴对称图形各画一条对称轴,并说说各有几条对称轴(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填“0”)。
( )条 ( )条 ( )条 ( )条
2.按对称轴画出另一半;再画一个你喜欢的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
3.按要求画一画。
(1)填一填,并画出将按要求平移后的图形。
(2)画出将图A向左平移5格后的图形B;将图A先向下平移4格,再向右平移2格后的图形C。
五、认真解一解(21分)
1.下图是由6个长15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拼成的,实线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请你算一算: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关键词]:低效,现状;高效,方法;探索,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3
[正文]:课堂教学作为师生活动的中心环节和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各种技能的主要途径。那么,如何构建优质高效课堂是每位数学教师理应思考、探索的主要课题。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不是程序化的机器,而应是主动、积极的知识的探索者、是课堂的主人。在新课标理念下,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时间、空间、学习过程都还给学生,课堂教学不能再“涛声依旧”,教师应是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评价一堂数学课是否高效,就要看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一、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其低效的原因
本人认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低效”主要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不和谐的原因造成的。
1.“教”的方面存在的问题
(1)有的教师严格遵循教材,上课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生怕给学生学习带来困难,上课时“说的说,听的听”。因此,课堂气氛沉闷。有的教师不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随意更换内容,总想迎合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与课改理念,不顾学生和教学实际“鼓励”学生探究、合作、交流,整堂课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实际上学生学习漫无边际,课后一知半解,最终造成课堂教学低效。
(2)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深远影响,教师评价过于关注结果,忽视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努力程度和进步状况,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折射到教学中势必造成教学活动重心的偏移,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活动,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呆板的机械记忆和模仿练习,学生缺乏对数学的体验、感受、思考和探究,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学生的智慧、天性受到扼杀,个性发展受到摧残,创新思维的形成成为泡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有的教师备课缺乏“备学生”这一环节;缺乏对教材的精选与整合;缺乏对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方法指导和能力培养;有的教师忽视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密度要求不足,忽视对学生的基础、能力的关注,导致“教”与“学”不合拍。
2.“学”的方面存在的问题
(1)有的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被动;许多同学依赖性很强,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上课不专心听课,对教师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及布置的练是漫不经心,若无其事,不肯动脑筋。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不少学生回家缺少监督,学习更不自觉,基本不复习,本来在学校接触数学的机会少,回家又不及时复习,知识就会很快遗忘;也有同学不重视基础,学习不得法,练习、作业粗心、马虎,教师讲评了订正,结果到后来还是错,更是收效甚微、事倍功半,教师常常抱怨费了力却不见效果。
(2)厌学情绪严重,缺乏良好的学习情感体验及个性品质。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对学习难以形成愉悦的体验。随着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态度、自信的发展反而形成一定的反差。通过数学学习让学生获得自信和更多的成功感,是数学学习目标极为关注的方面,而这一点在数学学习中却表现得严重不足。考试缺乏竞争意识,认为反正不会做又不愿认真复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参加考试。教师布置的作业练习马虎应付,抄袭了事,甚至不交。解题时不遵循一定的步骤,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解题过程没有逻辑性,不注意必要的解题格式。
二、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方法探索
在具体教学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办法既没有现成的答案,也没有固定的模式。总的来说,首先要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这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
1.要让学生充分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
在当今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工业化要求不断改进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工作岗位也将较少体力劳动而更多脑力劳动,较少机械化更多电子化,较少例行公事更多随机应变,较少的稳定性和更多的易变性,这些都要求每个人为了生存而更多地思考,而且需要数学地思考。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习数学可以培养、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我们国家大学的基本常识课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美国大学的基本常识课是微积分,据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与中国建交谈判取得成功就得益于微积分的数学思想。按新课标的精神,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必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为学生将来谋生打下一定的基础。这足以说明,数学并非真像有些学生说的那样无用。教师要想方设法提高数学的魅力和趣味,加强学好数学结果的诱惑力。要帮助学生充分认识数学的重要性并讲深讲透,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生平时才会刻苦学习并保持持久的动力。
2.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因其本身的特殊性,让不少学生觉得它抽象难懂。要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光讲大道理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探索欲的必要前提和主动学习的前导动力。大多数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好,乃是由于对数学缺乏兴趣所致。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引导学生动手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探讨。让课堂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感受到学习步步为营的踏实,体会渐入佳境的喜悦,树立学习的信心。备课各环节,如情境创设应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适应,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使学生迅速沉浸于自主探究、欲罢不能的境地;达标检测注重基础练习,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训练感受到学习渐入佳境的喜悦,题目设计应注意难度梯度,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训练真正领悟到快乐的学习境界,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3.要让学生经历一个“学习―思考―实践”循环反复的过程
同学们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都是前人总结出来的间接经验,我们必须把间接经验变成属于自己的直接经验才有用,而直接经验是无法取代的,如何把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就要经历一个“学习―思考―实践”循环反复的过程,思考的过程是将他人的知识吸收内化的过程,是“反刍”的过程。对学生来说,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做题,通过做题来检测知识与能力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做题后,将已会的知识和能力储存起来,不会的或还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再通过教材重新学习和思考。那么,思考后就要实践,为什么有的同学“一看就会,一做就错”呢?其主要原因是懒得做题,缺乏实践这一环节。学习是“知不知”的问题,实践是“做不做”的问题。
4.要转变教育观念,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作为师生间双向信息交流的教学活动,这种交流是以信任为基础,以情感为载体的。师生间关系融洽,就会让学生感觉到课堂气氛轻松,不但教师乐意“教”,学生也乐意“学”,从而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大提高。教师要放下架子,既做关心学生的朋友,又做学生心灵、智慧的双重引路人。为此,教师应花更多的时间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走进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既“敬”你、又“怕”你,“敬”能达到爱屋及乌,“怕”能达到按要求完成你布置的学习任务。
5.要因势利导,抓住青少年特点
中学生精力充沛、接受新事物快、好奇心强,有强烈的“趋新”心理,有些学生对图形观察不到位,语言概括不全面。因此,教学中教师要予以适当的点拨,同时初中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好奇心重,表现欲强,在教学中要抓住学生这一生理特点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同时,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自主探究。充分利用一些好时机,恰当运用青少年对时尚追求、“追新”等特点,大力宣传和弘扬勇敢拼搏精神、为国争光精神,帮助他们摈弃狭隘自闭的思想。通过抓住这些青少年的特点,因势利导,学生对数学知识更乐于学习,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
总之,数学教学改革是逐步累积的,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工作也不能一概而论,但只要每个数学教师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用自己的眼光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考分析问题,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多管齐下,共同努力,相信数学课堂必将充满朝气与活力,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也一定能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