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创新人才培养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横向课程模块化结构划分
该体系以科学基础、人文素养、工程实践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协调发展为导向,以基础科学研究为人才培养服务,让学生在课堂中拓展知识,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在学习生活中养成优良的综合素质,因材施教,以发扬学生个性为原则,开展个性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优化设计。其中全校通修课主要以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分析与判断能力,和谐健全人格,并有良好的语言运用与沟通能力和管理思维为目标,设置哲学、政治、体育、军事等课程;学科通修课程以培养学生掌握GIS关联学科知识为基本目标,开设资源、环境、生态、网络通讯等相关课程;开放选修课以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为主要目标,设置GIS前沿和应用拓展的相关学科课程;而专业发展课程则体现其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包括6大基本课程模块:GIS类课程、地理类课程、测绘类课程、计算机类课程、数学类课程和创新科研与实践类课程。其中地理类课程模块培养学生GIS基础理论,数学类课程模块培养学生的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测绘类模块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计算机类课程培养学生信息化技能,GIS类课程培养学生空间思维和空间分析能力,创新科研与实践类课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纵向菜单式、个性化GIS课程逻辑结构设计
在现有的模块化、层次化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增加课程之间的纵向逻辑联系,建立面向领域问题解决为目标的,横向分层次、纵向分方向的课程结构体系,搭建菜单式GIS课程结构体系,以指导、发现和培育个性化地理人才的基础。该体系包括4个纵向层次:全校通修课、学科通修课、专业方向课和方向拓展课,纵向层次间通过方向课程间的联系,建立树状课程关联结构体系。在该课程体系结构下,学生可以根据各自感兴趣的学习方向/领域问题,方便选择系统化学习的课程体系,如对于地理空间分析与数据挖掘方向感兴趣同学,在学校通修课的基础上,学习地理类、测绘类学科通修课,选择性学习计算机类和数学类课程,并在方向课上修习空间分析、空间数据挖掘等核心课程,并选修本方向核心扩展课程——地理大数据挖掘。既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的基础教学要求,又充分满足了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实现个性化人才培养的菜单式定制。
3面向领域问题的GIS实践教学课程优化设计
实践教学是GIS实现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全面提升GIS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出发点的GIS实践教育,也应体现层次性、模块化结构特征。将实践教学划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创新性实验3个层次,其中基础性实验着重基本实验技能培养,主要为原理性实验,强调验证性,由各课程的实验实习课完成。每门实验课包含若干实验内容,以验证、巩固课堂理论知识为目的,培养地学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综合性实验主要强调地理学理论、方法和技术的综合运用,以解决地理学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主要包括数字测图实验、遥感技术与应用、地图设计与编绘实习等。创新性实验由学生自拟或自主完成具有创新意义的设计课题或项目,以强化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如网络GIS开发与地理信息服务实习、自适应地图可视化与位置服务实习等。该体系一方面便于学生全面了解地理问题解决的各环节,从而真正达到提高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教学与科研的互动,在教学中培养训练创新思维以及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结语
关键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对策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快速扩大,已经引发了师资队伍、教学设施、科研项目、R&D经费等教育资源的突发性短缺,在短期内对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式和培养力度提出了巨大挑战。
一、通过强化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正在成为我国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学科交叉与交融日趋明显的情况下,高校培养的创新人才应具有知识结构全面,基本功扎实;能力结构合理;独立批判力;积极的人生态度等特点。下面以社会或相关政府、学术机构界定的杰出人才特指创新人才。
(一)高校正加快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平台建设并初见成效
1.实验室建设快速发展。高校的创新活动,大多数是在实验室里完成的,近年来我国高校实验室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通过装备先进的仪器设备,吸引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各高校都在强化实验室所具有的科学研究的综合优势。在过去5年中,依托高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一直占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总数的65%左右,数量从2000年的87个增加到2006年的120个。截至2005年底,科技部共建设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8个,其中分布在高校的有34个,占23.0%。据教育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国家依托地方高校建设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已达117个,占总数的33.2%,依托地方高校建立的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5个,占总数的26.3%。
通过承担高水平基础研究、竞争性战略高技术研究和公益性研究,实验室已成为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2005年共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88人,分别占到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总人数的28.1%和12.5%,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12人,占全国总数(1500人)的34.1%,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381人,占全国总数(1248人)的30.5%,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97人,占全国总数(829人)的23.8%。2005年从国家重点实验室出站的博士后、毕业的博士和硕士人数分别是2002年的1.40倍、2.14倍和2.02倍(资料来源:/labsite/Site/index.aspx,国家重点实验室2002、2005年度报告。)。
2.高校创新团队建设方兴未艾。团队协作已成为科学研究获得成功的关键条件,也是创新人才成长发展的重要途径。总体看国内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不容乐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团队并不多见。推进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是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当务之急。
随着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基金”等政府创新支持项目的实施,近年来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基于团队的科技创新模式及人才培养模式。2004-2007年,教育部“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共对94所高校的244个科技团队实施了为期2年的资助计划。2000-2006年,国家自然基金委共对139个创新研究群体实施了资助计划,其中分布于高校的有73个,占52.5%。以北京大学为例,至2005年北京大学有10个科技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基金”资助,至2007年有14个科技团队获得教育部“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资助。
当前高校创新团队建设项目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加大了对中青年科技人员的资助力度。例如,2004-2007年进入教育部“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的238名学术带头人中45岁以下的有117人,占49.2%,45-54岁的有112人,占47.1%;2000-2006年进入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的138名学术带头人中,45岁以下的有72人,占52.2%,45-54岁的有54人,占39.1%(资料来源:根据2000-2006年国家自然基金委相关公示信息统计。)。总体看在高校创新团队建设中,中青年科技人员已经成为主导力量。
(二)高校正在成为我国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
全国高校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约30万人,占全国研发人数的1/3。“十五”期间高校作为第一单位并担任首席科学家承担“973”计划项目89项,占立项总数的57.05%;承担“863”各类项目占总项目数近40%。以2002年为例,高校承担各类课题12.1万项,发表的论文约占全国论文总数的70%,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占1/3以上。在2006年度的国家三大技术奖中,高校获奖比例均超过了50%。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29项中,高校获奖15项,占51.7%,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41项,高校获奖25项,占61%;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184项,高校获奖106项,占57.6%,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101项(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公报2006》统计整理。)。
高校教师是顶尖创新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1952-2005年产生的“两院院士”中,有1033名院士曾就读于国内113所高校(中国科学院院士49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36人)。其中26所高校为国家培育10名以上两院院士,共计796人,占总数的77.1%。全国共有141所普通本科高校毕业生当选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学科带头人,总人数合计为872人。其中“985工程”高校有36所共646人,“211工程”高校有44所共142人,合计占总数的90.37%(资料来源:中国校友会·中国高校杰出人才培养状况调查报告(2005/12)。)。2003年,1332位“两院院士”中,在高校任教的共514人,约占院士总数的40%,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80人(占总数712人的39.33%);中国工程院院士234人(占总数620人的37.74%)。先后有2002位高校教师获得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的资助,有711位教师进入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513位高校教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占到总数855人的60%(资料来源:引自张亚群,“论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现代高教信息》,2006年第9期。。由此可见,高校是我国基础研究的主要承担者,同时依托众多科研项目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
二、资源性投入不合理及教育理念滞后制约高校培养创新人才
(一)教育科研经费投入不合理
高校教育科研经费增长幅度大致与招生人数的增长幅度相当(见图1),但生均国家投入和社会投入已经连续几年悄然削减。此外,近年来大量的教育经费用于高校基础建设,实际用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投入比例不容乐观。
科研经费的投入也相对薄弱。据科技部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R&D经费支出2450亿元,其中高等学校支出242.3亿元,仅占总量的9.89%;政府投入高校133.1亿元,仅占政府科技总投入的20.65%,而投入科研机构的比重则达65.91%。相比之下,2003年美国高校R&D支出占政府R&D总投入的16.8%,英国则达21.4%。如果考虑R&D经费总量,则这一差距更加明显。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显示,2006年全国R&D经费总支出2943亿元,占GDP的比重达1.41%。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2003年美国这一比例为2.6%,韩国为2.64%,日本则达到3.15%。科研经费投入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校总体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进而会影响到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
(二)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
一流的师资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在师资总量方面,2000-2006年,我国高校师资队伍从46.28万人增加到107.6万人,年均增长率达到15.3%。其中绝大部分为中青年教师,2001年我国高校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78.89%,35岁以下青年教师比例达到46.44%,并逐年增加。按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05年2月中国高等学校教师当中有博士学位者,全国平均是7%,重点高校教师有博士学位者为20%左右。同一时期,美国本科以上大学教师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为62%,英国大学为70%,德国接近100%。
现阶段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素质在不断增强,但高学历者大多年轻缺乏教育经验,而教育经验丰富者普遍未经历博士教育训练,二者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集成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乃至在一些研究型大学,具有高学历、富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教授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反映出我国成熟的创新型教育文化尚未完全形成。
(三)高校教育理念滞后,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学习已有的工业文明成果,注重对知识的传授,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的积累过程,对学生的评价立足于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忽视了学生潜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亟待创新。如教学模式有待打破统一框架;教学方式有待改变灌输模式;人才评价有待创新导向的引入。
三、有针对性调整并强化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策略
在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时期,高校在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方面正经历前所未有的转型,目前还存在诸如资源、机制和文化等因素制约着创新人才的培养,尚不能完全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求。培养创新人才却是潜移默化、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在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创新资源投入、创新平台建设和教育理念创新等四方面推动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进程。
(一)应确立创新教育思想。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是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三方面的统一
培养创新人才不仅仅需要传授前沿知识,更需要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的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无论在高等教育阶段,还是在高中阶段和义务教育阶段,必须确立创新教育思想,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个性化,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上,要把关注点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移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上来,并以此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管理体制的变革以适应这一目标的实现。创新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如高校需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增加学时数,鼓励学生运用所学内容设计具有创新意识的方案。
(二)建设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拥有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并热心于献身人才培养工作的教师队伍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
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方式包括:(1)增加高校教师队伍中具有海外研究经历人员的比例。“引进来,派出去”,拓宽高校师资队伍的国际化视野和经验。(2)增加高校教师队伍中具有企业或科研院所研究经历的比例。有计划地引导高校教师深入到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科研实践活动,支持其参与国家及各部委的基金科研项目,以培养其创新实践能力;或者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中的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员到高校从事教学活动。(3)改进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兼顾教学与科研两个方面,对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给以同等待遇。对那些承担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教师要区别对待,适当增加教学方面的考[JP+2]核比重,不刻意追求他们在课题经费、科研项目和数量等方面与其他教师同等的标准,以激励那些勇于开拓创新并获得一定成绩的教师以更大的热情和积极性继续开拓创新,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
(三)加大对高校的基础研究投入,完善科研管理
基础研究水平高低直接决定高校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能力、可持续发展潜力。我国的科技创新工作特别是基础研究的重担应更多地落到高校的肩上。我国科技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美国基础研究费用支出在全部R&D经费支出中的比重为19.1%,2005年我国仅为5.4%。同时美国全国每年一半左右的基础研究经费由高校获得,基础研究经费在高校研发经费中的比重一直在2/3以上,而在2005年,我国高校获得的研发经费仅占全国R&D经费的9.89%,2004年,我国高校R&D经费中投入基础研究的比例仅为18.6%。因此,国家和高校应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比例,以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同时,在高校内部建立专门的筹资机构或部门,广泛吸收来自国家、企业、社会团体乃至个人的资金投入,以及各种形式的捐助,为此,国家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高等教育事业。
大学办学理念具体包括办学目标、办学思路、办学定位、管理理念、教学理念、科研理念、教师理念、学生理念、治校理念等。大学办学理念是大学各种教育理念中最基本的理念,是引发或构建其他理念的基础理念。大学办学理念是大学精神的核心。大学办学理念经过不断的扩展、吸纳和融合,形成大学精神,甚至于大学文化,构成一所大学的文化价值体系[2]。从大学办学理念的属性来分析,大学办学理念是高校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历史与时代的结合,更是大学精神的内核。先进的办学理念是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前提,是一所大学办学的理想和信念,是大学办学的灵魂和指针,大学理念具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及辐射等作用,为大学凝心聚志,整合资源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既是大学专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学生课外活动的重要活动形式,也是学校科研活动的具体内容,是学校管理理念、教学理念和科研理念乃至学生理念的综合展现载体,活动决定于理念,大学的管理理念、教学理念、科研理念等服从并支撑于大学办学理念,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参与者都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在在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坚持与大学办学理念相统一。
二、活动设计要坚持与创新人才成长发展规律相统一
开展大学生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活动必须遵循教育规律,符合人才成长要求。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反映事物内在的东西,具有客观性、普遍性、重复性等特点,反映了事物的本质与必然。掌握规律就可以使教育主动。从高等教育学理论分析,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设计需要坚持与创新人才成长发展规律相统一[3],实现三个结合。
一是认识已知和探索未知结合。学生在进行知识学习时,表现为施教者已知而受教者未知,具有信息不对称,体现为已知和未知的统一性。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设计中,施教者如果没有关注到这一特点,就会在活动设计中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高等教育是建立在基础教育之上的专门教育,是学生进入专业领域从事生产、科研和建设的准备。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一项实践性很强大教学活动。施教者在设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时,应尽可能地贴近生产生活实际,使学生所学的知识与自己的亲身经历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三是专业性和综合性结合。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以培养学生将来从事专业工作为目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是一种综合型技能人才培养活动,除了要教会学生专业必备的操作规程和技术外,还要让学生以科学为基础,了解事物发展的基本原理,在变化的环境中对事物做出有效分析和采取适宜行动,这就要求活动设计者在活动设计中注重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
三、活动项目要坚持自主选题与特色办学引导相统一
依靠科技进步是气象事业发展的法宝和成功经验,是提升气象业务服务水平的关键。因此,要着力强化气象科技创新驱动气象事业发展,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实现气象现代化的内在动力,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增强科技创新活力、成果转化的能力和中国气象事业的国际影响力。近年来,随着中国特色气象现代化体系建设的积极推进,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也取得明显进展,科技创新对气象事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彰显,而气象事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也愈加迫切和强烈。目前,我国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与气象大国地位不相称,尚不能满足气象业务服务发展的需求,许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各类科技资源的效益未得到充分发挥;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渠道不畅,科研与业务有机结合的政策环境和机制措施有待完善;实质性部门合作、协作机制尚需加强;部门内国家、区域、省级科技力量的布局、分工、合作的格局和机制不够完善;尤其是气象人才培养不足,科技队伍结构不尽合理,领军人才相对缺乏、创新团队建设滞后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制约我们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气象科技创新人才的涵义
总的来讲,科技创新人才具有以下四个特点:首先,有深厚而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稳定的研究方向,精通本专业的最新科学成就和发展趋势,了解相邻学科及必要的横向学科知识。其次,具有极为敏锐的观察力,能够从本源上发现重大问题,准确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及时发现他人没有发现的东西。第三,具有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对事物做出系统、综合分析与准确判断的能力。第四,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敢于创新的勇气和善于创新的能力[1]。气象科技工作必须突出行业特色、立足部门职责,紧密围绕国家发展需求和现代气象业务发展需要,以增强气象业务服务能力为目标,以解决气象业务服务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为重点,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气象事业发展,着力提高事关现代气象业务发展的核心领域。
三、高校气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
针对切实加强气象人才体系建设这一问题,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指出,一要加强人才培养管理政策研究,制定更适应新形势发展、更具针对性、更科学合理的气象人才体系建设体制机制;二要注重人才培养,重视现有人才的分类管理,为人才发展提供宽松良好的环境;三要加强与相关高等院校的沟通合作,实现人才培养端口前移,既培养业务服务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又注重培养更适应事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由此可见,高校在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注重对气象人才特别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1.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方式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首先要建设优秀的教师队伍,通过建立相应的管理提高教师的水平,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结合、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及科技创新人才国际化培养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模式。在对学生的培养中加强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设计能力、实验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技能技法等等。在世界科技水平总体领先我国的形势下,采用国际化培养方式是快速培养造就大批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高校可以访问学者、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博士后等形式,邀请或接收国内外相关气专家学者进行科研合作,提升教师科研、教学水平,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2]。
2.分化人才培养层次,培养复合型气象人才
气象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以科学研究、发展气象学科知识为取向的高层次学术型气象人才,同样也需要大量以气象业务实践工作为取向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理论的突破和技术的进步集成合力才能推动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3]。如高校在进行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应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既需要尊重研究生学术研究的纯粹性,也要保证人才培养的适用性,从而满足现代气象业务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为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提供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科技成果的支撑。气象事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不同层面的需求。发展公共气象服务、提高服务能力和天气预报的专业化、精细化服务水平是气象事业发展亟需解决的根本问题[4]。因此学校在人才培养的时候还应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3.产学研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产学研相结合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和企事业单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结合点,使高校教育由高校向社会延伸,实现专业教育与行业需求的兼顾的契合点。根据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的需求,结合院校气象相关学科的建设实际和发展需要,加强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培育和建设工作,进行气象基础、气象应用基础研究,为气象科技创新夯实基础。高校除承担研究、教学等工作外,还应加强气象科技创新推广示范等方面的工作。
4.加强科技服务型人才培养
按照马丁•特罗的理论,我国2002年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伴随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讨论成为社会的热点之一。高等教育质量的“滑坡论“”提升论”的争论持续不断。一些人由于看到高等教育随着数量的扩张,大学生入学门槛降低,生源质量下降;大学投入不足,生均办学资源下降;高等学校的发展途径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大学毕业生就业越来越难,工作与所学专业不对口等,因此惊呼高等教育质量“滑坡”。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把大学生就业难主要地甚至完全地归结为高等教育质量下滑这本身就是错误的,实际上,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就不能用精英教育的质量标准来衡量,应建立多样化的质量标准,高等教育在大发展的过程中虽然存在着质量问题,但总的来看还是稳中有升。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关注,反映了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有利于整个社会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监控,更有利于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事实上,滑坡也好,提升也罢,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人们对于高等教育质量这样一个共同问题,之所以会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时期,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像我国这样发展得这么快,这种急剧发展还表现出复杂性和多面性,人们对高等教育观察的角度、深度和侧面不同,对高等教育质量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第二,人们判断高等教育质量是滑坡还是提升所采用的方法、标准、观念不同。这就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反思,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而不能单凭感觉来判断。高等教育质量观是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看法。而高等教育质量可理解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高等教育的发展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高等教育质量观也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建立在对高等教育认识基础上的教育价值选择。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格、类型、层次需求进一步多样化,评价高等教育质量只能依据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的程度。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满足国家、社会和用人单位需要的程度越高,高等教育满足受教育者个人需要的程度越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就越高;反之,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即使学富五车,但不适应社会的需要,就谈不上有较高的质量。
二、创新型人才的内涵和特征
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作为评判高等教育质量的标准,那就意味着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就必须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那么,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应是什么样的人才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创新型人才。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人类历史证明,科技创新是奠定国家兴盛的经济基础的重要因素。知识经济时代最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2009年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更凸现了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造自主核心知识产权,加快科技进步和产业调整,加快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的急迫性。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关键又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人才。加快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价值追求和总体目标。虽然由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有不同的具体要求,高等学校由于层次、类型的差异也会提出这样那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如有的提出“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创造、创新、创业’型复合人才”,有的提出“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开拓创新和艰苦创业精神的应用型和应用研究型高级专门人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定位无论是学术型人才还是应用型人才,亦或是技能型人才,都应当是创新型人才。有人说,只有学术型人才才能称为创新型人才,而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都不能称为创新型人才。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难道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就不需要创新?事实上,对技术的吸收、应用与推广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指出,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实现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新组合”,既可以是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也可以是市场创新、资源配置创新、组织创新。可见,创新要比“首创”“前所未有”的“创造”指称更宽泛。因此,对创新型人才的理解一定不能狭隘化,也不能觉得高不可攀,难以实现,更不能将其与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相对立。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很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才市场“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荒”现象十分突出。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方向。当然,无论是学术型人才,还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都必须具有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征。关于大学应培养什么类型的人的问题,国外有学者归纳了大学教育人才培养应达到10个目标:交流能力、批判思维、环境感受能力、对美的感受性、专业归属感、职业道德、适应能力、领导能力、推进专业发展的学术意识、继续学习的愿望。结合国外对大学人才培养规格的研究,我国高等教育所培养的创新型人才,不仅应具有社会责任感、交流能力、适应能力、专业技能、道德判断与推理能力、国际意识,更应具有以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中心的自由发展的个性,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具有求是精神、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和坚忍不拔的意志等。不过,由于办学理念、办学历史、办学条件、生源质量等存在差异,不同大学在这些目标的选择上可以有所侧重,在实现的程度上也可以有所差异。
三、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措施
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尤其是应用型、技能型创新人才?国家和高等学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改革,如实施质量工程、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等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有效促进大学教师专业发展
高等教育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大学教师的素质,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就是大学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方式的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提高专业化水平的过程。大学教师专业发展主要包括学术水平、教师职业知识与技能水平的提高及师德建设。高新技术进入教育领域,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行,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新引进教师的增多,迫切需要大学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大学教师的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是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在此,许多高校有成功的经验。例如,长江大学每年对当年新教师进行为期一年的脱产岗前培训,其中,半年开展理论教学与教学技能培训,半年到公司、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参加社会实践锻炼。培训的目的是培养新教师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较强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与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同时具备乐教、懂教、会教、善教等教师专业素养。培训课程从青年教师应知应会和要知要会两方面入手,结合新教师的需要及今后大学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设置了23门课程。培训形式主要有讲座、报告、专题研讨、教学观摩、微格教学、社会实践等。通过培训,青年教师们形成了正确的教育观念,形成了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的技能、方法,培育了教学能力,增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信心,促进了对社会实际的了解,提高了动手能力,为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深入开展教学内容与课程改革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人才培养目标要以课程为载体,通过课程来实现,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必然要对已有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构。改革课程,我们讨论最多的是课程结构的调整。教师最关心的是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教育,增加专业课学时,增设专业课,意见最大的是减少必修课学时,增加选修课学时,压缩专业课学时,增加通识课学时,而对为什么要设置这些课程,这些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则少有人问津。其实,专业课与通识课对学生的培养所发挥的作用不能相互替代,二者应该保持适当的比例,但在课程体系中二者应占多大的比例,不同类型、层次的大学并不一致。由于我国大学长期比较注重专业教育,因此,增加通识教育课程的门数及学时应成为我国大学课程改革的方向。在调整课程结构时,要进一步增强课程开设的广度,不仅要开设多样的选修课,也要开设跨学科课程和探究性、前沿性、创新性、综合性、技能性课程。课程设置要服务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课程目标一定要明确,要服从于人才培养目标,教师与学生应充分理解课程目标,并围绕课程目标开展教学。课程的安排顺序要保证内容的难度和深度逐级提升。对于课程内容,不仅要删除课程中陈旧的内容,还要将几门课程中重复的内容进行合并,更要突出有利于学生学习迁移的程序性知识,即“如何做”的知识在课程中的地位。
3.切实改进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