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欧阳修与百姓同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欧阳修为什么自号为醉翁?课文提到的理由是:“太守与客来饮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在《题滁州醉翁亭》一文中欧阳修曾说过:“四十未为老,醉翁偶题篇。”欧阳修写《醉翁亭记》时不过39岁。何必用“翁”来称呼自己?而且,欧阳修并非李白,他是一个现实感极强的人,在《与尹师鲁书》中他对那些“傲逸狂醉”的人深表不满。然而有趣的是,在十年之后,他却在滁州改变了自己的形象。这种神奇的转变无疑具有现实背景。《醉翁亭记》一文是庆历六年(1046年)欧阳修因为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被贬为滁州太守时写的。“醉中遗万物,岂复记吾年?”由此可见,由于政治上遭到贬谪,内心难免抑郁。一个“醉”字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作者才能不得施展,理想不得实现,不得已而只好借酒浇愁的郁闷和悲苦!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贬官谪居滁州后,效仿古人,寄情山水,排遣愁怀。他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文章一开头用“环滁皆山也”一下子把群山环抱的滁州的壮丽山景展示在你的眼前,然后写出了琅琊山“蔚然而深秀”,写了悦耳动听“水声潺潺”的酿泉。蔚然壮秀的琅琊山是静态,潺潺流淌的酿泉水是动态,山色苍郁悦目,泉声琮琮动听,相映成趣。当你还来不及饮一口甘冽的清泉水,又峰回路转,忽见有一亭子,紧靠在泉边,四角翘起,犹如鸟儿展翅欲飞,这就是醉翁亭。在作者笔下,醉翁亭的远近左右就是一张山水画。有山,有泉,有林,有亭,这一切无不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处处暗寓一个“乐”字。“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这四句写出了醉翁亭早晚变化的优美景色。早晨有宁静之状,清新之息,傍晚则有昏暗之象,薄暮之气。一早一晚,一明一暗,各尽其妙而又互为照应。“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确是传神笔致。作者在这里选取最富有特征的景物以极其精练的语言加以描绘。芳草萋萋,幽香扑鼻是春光;林木挺拔,枝繁叶茂是夏景;风声萧瑟,霜重铺路是秋色;水瘦石枯,草木凋零是冬景。随四季变换,景物自有不同,变化有致,给人不同的美学享受。最后用“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作总结陈述,点出“乐”亦无穷,余韵不绝。这里的“醉”是陶醉于景色之中,因景而醉,因景而乐。
3.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欧阳修在滁州不仅仅是享受到山水之乐,而且还可以与宾客一起出游,不事铺张,不讲排场,酒和菜都是就地取材,这样意在夸耀滁地富足,表明野餐的简朴;宴会上无丝竹管弦之盛,只是行酒令、投壶、下棋而已。更重要的是滁州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纵情山水。背着东西的,边走边唱;走累了的,在树下休息,老人小孩,往来不绝,人们前呼后应,个个是兴高采烈,表现了他们生活的安定富足和怡然自乐,这与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是分不开的。因此欧阳修纵情山水,绝非隐逸之士的超然物外,而是在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前提下,跟老百姓一同享受无忧无虑的生活。太守的“醉”,实质上是因为滁人“乐其岁物之丰成”“安此丰年之乐”,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4.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了,能与民同乐;醒了,能写《醉翁亭记》一文的,就是太守欧阳修。笔墨简练含蓄,寓意深远。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这一句将醉和乐统一起来,画龙点睛般的勾出文章主旨。
这里最重要的是“古今语法的变化不如词汇的变化那么大”,因此借助课内文言文的学习,把握古代词法、句法,不仅能帮助我们掌握文言文的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等,也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体会现代语法关系下的阅读和写作。
尽管命题人在中考命题时选择课外文段进行考查,但其命题的最重要的依据依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即着力考查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的能力,考查“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重点考查学生的记诵积累,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值得注意的是“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这是中考命题的依据,可以让我们更准确地把握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题。
【真题例析】
我们先完成以下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题。真实认真地完成能让你的上升空间明确,否则就毫无作用。大家知道,错误是改进的最大动力。
(2012江苏省南通市中考卷)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1~5题。
欧阳修,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①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②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③而不扰,故所至民便④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注】:①嶷(yí)然有声:人品超群而享有声誉。②机阱:陷阱。③宽简:宽松简易。 ④便:安逸、安适。
1. 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2分)
因 取 旧 案 反 覆 观 之
2.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读书辄成诵( ) (2)晚更号六一居士( )
(3)虽机阱在前( ) (4)或问:“为政宽简……”(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
译:
4. 当有文人来访,欧阳修为什么不与他们谈论文章?请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5.阅读选文,结合下面的链接文字,具体说说欧阳修具有怎样的从政思想。(4分)
【链接】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参考答案:
1. 因∕取旧案∕反覆观之
2. (1)就 (2)改变,更换 (3)即使 (4)有人
3. (欧阳修)在一个废书簏中发现了唐代韩愈留下的书稿,读后对韩愈十分仰慕。
4. 因为欧阳修认为“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
5. 欧阳修具有“与民同乐”的从政思想,他宽松待民,简易做事,达到了“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的效果,而这种效果也就是《醉翁亭记》中“太守之乐其乐”的原因。(意思对即可)
核对课外文言文阅读题的答案步骤应分为:1.分析答案的结构组成,即由哪几个部分组成;2.判断各组成有什么关键词,这些关键词与自己的答案有没有冲突。冲突矛盾处往往是自己的错漏处,也是自己最容易上升的地方。尤其要研究“意思对即可”类答案中,答题的关键是什么。
【解题思路】
做完题目后会发现:文言文阅读题是课内外联接最典型、最集中的。
第1题“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考查的是文言文阅读及理解的能力,是课内外联接比较明显的题目。
第2题要求“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读书辄成诵”中的“辄”可见于“浅尝辄止”;《醉翁亭记》中有“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竹溪记》中也有“辄不惜数千钱”。“晚更号六一居士”中的“更”课文中则很多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活板》中有“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杜甫的《孤雁》中有“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春望》中有“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己亥杂诗》中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等等。“更”字在以上例句中读音不同,意思也不一样,需要我们仔细分析辨别。“虽机阱在前”中的“虽”在课文中也比较多见:《赵普》中有“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曹刿论战》中也有“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口技》中则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三峡》中有“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等等。“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中的“或”在课文中有:《送东阳马生序》中的“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幼时记趣》中的“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三峡》中的“或王命急宣”;名句有“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等。因此,把握教材的根本,文言文学习会更有效。
第3题是“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回答本题有两个关键:一是准确译出“得”“读”“慕”等关键词,这些都可以在教材中找到出处;二是译出“于废书簏中得唐韩愈遗稿”这一倒装句。教材中倒装句的例子很多,这里仅举有“中”的倒装句之例:《观沧海》中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送东阳马生序》中有“行深山巨谷中”;《幼时记趣》中有“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狼》中有“一狼洞其中”等。准确掌握教材中句子的意思会让答题容易很多。
第4题的“当有文人来访,欧阳修为什么不与他们谈论文章”和第5题“说说欧阳修具有怎样的从政思想”的回答都依赖于大家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的原文意识,即善于用原文语句回答,而不是另起炉灶。
【实战演练】
(2012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卷)阅读下文,完成1~4题。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客谢之。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朗曰:“朗之内外,累世长大,朗虽稚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监试者异之。后关东兵起,故冀州刺史李邵家居野王,近山险,欲徙居温。朗谓邵曰:“唇齿之喻,岂唯虞、虢,温与野王即是也;今去彼而居此,是为避朝亡之期耳。且君,国人之望也,今寇未至而先徙,带山之县必驻,是摇动民之心而开奸宄①之原也,窃为郡内忧之。”邵不从。边山之民果乱,内徙,或为寇钞②。
年二十二,太祖辟为司空掾属,除成皋令,以病去,复为堂阳长。其治务宽惠,不行鞭杖,而民不犯禁。迁充州刺史,政化大行,百姓称之。虽在军旅,常粗衣恶食,俭以率下。建安二十二年,与夏侯悖、藏霸等征吴。到居巢,军士大疫,朗躬巡视,致医药。遇疾卒,时年四十七。
【注】①宄(guǐ):坏人。②钞:掠夺。
1. 下列句中的“以”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以其境过清 B.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C. 策之不以其道 D. 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2. 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司马朗少年时即能从容应对质疑,初露才华。
B. 司马朗执政不靠刑罚而靠宽厚仁慈,百姓照样不犯法,很有人格魅力。
C. 司马朗为了让军士以他为榜样,故意在军队中过着简朴的生活。
D. 当军队出现瘟疫时,司马朗能体恤下属,亲自为军士送医送药。
3.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客谢之 谢: (2)监试者异之 异:
(3)窃为郡内忧之 窃: (4)以病去 去: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2分)
(2)边山之民果乱,内徙,或为寇钞。(2分)
参考答案:
1. (2分)A(因为)
2. (2分)C
3. (4分)(1)道歉 (2)认为……奇特(奇异) (3)私下 (4)离职,离开(每个1分)
4. (4分)(1)(2分)司马朗字伯达,是河内温县(地)人。(得分点:判断句式)
(2)(2分)沿山的居民果然大乱,(纷纷)向内迁徙,有的被强盗掠夺(抢掠)。(得分点:“内”“或”“为”)
【趋势预测】
课外文言文阅读题的命制遵循新课标精神,基于中考要求,并且立足于课内已学文言文的知识基础和语法基础,总体难度不会很大。设题角度主要是实词、虚词考查,词句翻译,文意理解等,总体相对稳定,以便于学生进行回答。
——题记
李太白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飞流”,流不尽你心中的情思。
青莲居士,与你同游,就像在太空里遨游,在轻风中漫舞,在竹林中吟唱。你才华横溢,却屡遭贬谪,可你是坚强的,在厄运面前,你不屈服,不低头,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你浪漫,放荡不羁,但你的内心是孤独的,你“月下独酌”,却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你多愁善感,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常常困扰着你,“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我理解你,理解你的痛苦。
与你同游,我学会了坚强。
欧阳修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这“山水之景”,又怎能道尽你的“醉翁之意”?
六一居士,与你同游,心中总涌动着一种说不出的。在滁州城里,在醉翁亭中,到处充盈着欢乐的气氛。因为有你,才有“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荫”的美景;因为有你,才有滁州百姓“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的盛况;因为是你,才能“酒不醉人人自醉”,才能深深地体会出“与民同乐”的美妙。“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的你,哪像一个被莫名贬谪的人呢?
我敬仰你,敬仰你的乐观向上。
坡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一“望”,“望”出了你的豪情壮志!
东坡居士,与你同游,就像在波澜壮阔的大海中乘船飘荡,在鸟兽众多的林海里拉弓射虎,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骑马驰骋。你奋进,大吟“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你爱国,建功立业是你的心愿,盼望朝廷“何日遣冯唐”;你豪迈,高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你的英姿令我敬重,你的豪迈让我惊叹!
李清照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人杰”,做不出你那坚强的一面。
易安居士,与你同游,就像在溪边垂钓,在风中漫步,在林中吟唱。你虽然是一名女子,却有那壮志情怀,在国家破亡时,在丈夫离世时,在金石丢失时,你不屈服、不低头,坚强面对一切。你含蓄、婉约、多愁善感,这“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便写出了在你那坚强背后,内心深处柔弱的一面。
我理解你,理解你的痛苦。
与你同游,我学会了坚强。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这“相送”怎能流尽心中的友情?
摩诘居士,与你同游,内心充满对亲友的思念之情。无论亲情还是友情,对你而言,都那么重要。一名身在异乡的游子,在九九重阳节时,不能与家人相见,只能大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我感谢你,感谢你让我懂得了亲情的重要。
白居易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红胜火”写不尽你对江南美景的赞美之情。
香山居士,与你同游,就像在海边漫步,在山中赏景,在亭中品茶。因为有你,才让大家领略到江南风景的独特魅力,因为有你,才让人们感受到大林寺桃花的美丽。
关键词:初中语文 传统文化 传承
我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我们祖先留下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的存在,传统文化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中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不足,民族精神、传统美德严重缺失。对此,我国《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吸收丰厚博大的民族文化的精髓。语文教师肩负着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笔者在对传统文化教育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从教材、课堂和课外活动三个方面,对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进行了探讨。
一、以语文教材为立足点,不断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
语文教材中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内涵,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然而,许多语文教师只重视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它的“人文性”,总体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以人为本”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如儒、道两家的思想体系都是“以人为本”的典范。如《论语》《孟子》中所体现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至今读来仍受益匪浅。儒家思想体系影响着古代许多名人,如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以及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易中天曾说:“做学问用儒家的好,实实在在;做人用儒家的也好,堂堂正正。”道家思想讲究“天人合一”“清静无为”,这并非是消极的人生观,蕴含着一种朴实无华的辩证思想。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正是他在逆境时用道家思想来抚慰自己。其实,不论道家,还是儒家,他们的思想体系中都渗透着对美好社会、人生的向往。
中华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中华民族传统下来的礼仪文化是闻名于世的。《礼记》就是一部以礼仪制度为主题的著经典。《论语》中的“人人不知而不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陈太丘与友期》中的“诚信”以及《鱼我所欲也》中“善”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材中还有很多爱国的思想情节,如岳飞的“精忠报国”,诸葛亮的“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以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都体现了忠君报国、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所蕴含的思想远不止这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不断从教材中挖掘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之中。
二、将课堂作为渗透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教师要花费力气深入研究传统文化及教学课型,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方式将传统文化在课堂上呈现。首先,应激发中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古文难懂,许多学生都害怕学习古文,对其敬而远之。教师要想使学生接受古文,应该先激发他们学习古文的热情。如讲《红楼梦》,让学生直接阅读肯定是行不通的,如果先把故事情节告诉学生,引起学生们的好奇心,再把周汝昌的《红楼小讲》,刘亮等人讲解的红楼诗词介绍给学生,吸引他们去读“红楼”,这样就更加容易了。
古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凝聚着我们太多的民族情感和古人的思想精华。许多学生只知其名,不知其义,背诵起千古名句来,琅琅上口,但如若问其涵义却不知道。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将诗句中优美的文字与诗的意境联系起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其中“直”“圆”两字用得恰到好处,而如果将这两个字改为“白”“红”或“立”“悬”又会怎样呢?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感受,从而增强对古诗文的好奇心,迸发学习的激情。
利用分点分项法,也能提高中学生对古代人物的理解。文学往往是多面性的,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解读。在对古代人物的理解中,一定要从多个角度,不同的侧面进行分析和理解。如三国中的曹操,可以从“可爱的奸雄”的角度来分析,什么地方体现了他的“可爱”,什么地方体现了他的“奸诈”,又有什么地方体现了他的“英雄之举”,逐项逐点分析,就能对曹操这个人有深刻的理解。再如,《木兰诗》中的巾帼英雄“花木兰”,可从“娇美的女子”和“刚健的英雄”这两点来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她。
比较阅读法,可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如阅读《小石潭记》《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对比柳宗元、范仲淹和欧阳修的人生观。柳宗元“见水清鱼乐而乐,感石潭寂寥凄寒而忧”;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志向高远却无法实现;欧阳修将忧愁寄寓于山水之间,为政一方造福一方百姓,然后“与民同乐”。另外,还有儒与道之争,唐诗宋词中现实与浪漫、豪放与婉约之别,都是可以比较阅读的,这样必定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拓展课外,将多彩的文化生活呈现给学生
央视栏目“我们的节日”每逢佳节都会举办诗文朗诵会。在其带领下,随之而来的诗文朗诵潮日渐升温。在这一浪潮的推动下,学校也可以开设诗文诵读班,让学生积极地诵读古典文学,从而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不断创新教学视点,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如果只局限于教材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通过课堂拓展和开设讲座等形式,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可以先易后难,先让学生读一些现代作家的品评,如于丹的《论语》心得,易中天的《品三国》等,在阅读后再向他们推荐《论语》《三国演义》等古典书籍。如此种种,引领学生走进更广阔的传统文化精神家园。丰富学生传统文化活动是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在学校举办传统文化活动主要有:结合教材举办综合性的文化活动,如《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等;结合本土特色举办乡土文化活动;开设“古诗文兴趣班”,以爱好古诗文的学生带动其他学生,掀起古诗文学习的热潮。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让传统文化不再局限于课堂。
总之,传统文化是中国民族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初中语文要将这种文化传承下去。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要积极担负起传承中华文化的光荣使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仕人;忧患意识;治国理政
严复在其《天演论》中认为,“有人斯有群矣,有群斯有忧患矣”。有人,就有人的忧患;有仕人,就有仕人的忧患。明人吕坤居官十余载,在《治道》中有感慨:“做官都是苦事,为官原是苦人。”中国传统仕人的忧患意识主要是指其通过对忧患境遇的深刻体验而孕育出来的弘扬人生目标、价值取向的特殊心态。由忧患而超越忧患的心中历程,彰显了传统仕人生命哲学的特质和魅力。
一、忧己
按照内圣外王的修齐治平路径,中国仕人以德为先,把立德作为治道之核心。这是中国传统仕人所特有的一种治道精神和德治智慧。“为人不能尽人道,为官不能尽官道,是吾所忧也”。他们在个人的德、才、财、位、势等关系处理中,视德领于才、先于财、高于位、优于势。关于德与才,他们认为,“德”好比水之源头,“才”好比水之波浪;“德”为木之根本,“才”为木之枝叶。《资治通鉴》中有“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关于德与财,孔子说过,“君子忧道不忧贫”。关于德与权势,他们认为,“不患无位,而患德之不修也;不忧其贱,而忧道之不笃也。”关于为政之德,古人话语很多。子张问于孔子日:“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孔子有“五美”之说:“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扬雄在《修身》中有“取四重,去四轻”之说:“言重则有法,行重则有德,貌重则有威,好重则有观。”
“言轻则招忧,行轻则招辜,貌轻则招辱,好轻则招。”实际上,他们的认识都被传统仕人所接受,并作为一种行为规范而进行临摹和实践了。传统仕人对于安身立命、修齐治平的忧患最终达到一种无忧而达命的境界。刘勰的《刘子》中就有“遇不遇,命也;贤不贤,性也。怨不肖者,不通性也;伤不遇者,不知命也。如能临难而不慑,贫贱而不忧,可为达命者矣”。更有以忧患为我所用,洒然自得者。梁启超在其《养心语录》中说:“人之生也,与忧患俱来,苟不尔,则从古圣者,可以不出世矣。种种烦恼,皆为我练心之助;种种危险,皆为我练胆之助;随处皆我之学校也。我正患无就学之地,而时时有此天造地设之学堂以饷之,不亦幸乎!我辈遇烦恼遇危险时,作如是观,未有不洒然自得者。”
二、忧民
儒家治国思想的核心价值是“民本论”。孔子作为儒家民本思想的奠基者,主张“爱人”“亲亲而仁民”,并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爱民恤民措施。孟子更是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把民心向背与国家的兴亡、统治者的安危连接起来。中国仕人的忧民,首先基于人民对于国家政治的特殊作用。孔子说过:“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心庄则体舒,心肃则容敬。心好之,身必安之;君好之,民必欲之。心以体全,亦以体伤;君以民存,亦以民亡。”此后,孔子的观点在以后被传统仕人反复引用,在处理君民关系、官民关系和巩固稳定国家政权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荀子·王霸》云:“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三得者具而天下归之,三得者亡而天下去之。天下归之之谓王,天下去之之谓亡。”严遵《天下有道德》中说:“君者,民之源也;民者,君之根也。根伤则华实不生,源丧则流沫不盈。上下相保,故能长久。”这些话语,都映照了孔子的观点。法家的管子也注意到了民心向背对政治的重要性。他在《管子·牧民》中说:“政之所行,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道家也主张治国清静无为,不扰民。老子就有“治大国,若烹小鲜”的著名论断。传统仕人对生民之苦多有关切,也充满同情。《汉书·鲍宣传》中认为民有“七亡”和“七死”之说,指出“民有七亡而无一得,欲望国安,诚难;民有七死而无一生,欲望刑措,诚难”。强调官民同忧乐,是中国仕人从向度深化和拓宽了忧民意识的特定内涵。官之忧是民之忧,官之乐是民之乐;反之亦然。在《粱惠王》下章,孟子向齐宣王讲过一段关于“忧乐”的精彩论点:“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以至后来引发出了后来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无疑是把忧民意识升华到了一个新的境界,那就是官民同忧乐的和谐境界。
基于政权性质和历史发展的局限性,中国仕人的忧民意识多带有很强的功利目的,正如学者所言:“虽然‘人贵物贱’、‘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观点都带有不切实际的理想或空想色彩,不可能成为现实的政治者为政的直接出发点和终极目的,但它对于约束和牵制统治者的言论和行动还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的。
三、忧君
对君主的忧患主要在于避免人亡,当然这与对政治的忧患主要在于避免政息是有内在联系并很难分清的。扬雄在《先知》中有一段对话:“或问:‘何以治国?’日:‘立政。’日:‘何以立政?’日:‘政之本,身也。身立则政立矣。"’仍然强调了君主是立政治国的出发点。传统仕人的忧君意识主要体现在:
(一)君主要有所忧。古人对于忧君之关切,总是联结着某种安危存亡之道。《周易·系辞下》:“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六韬·兵道》:“存才非存,在于虑亡。乐者非乐,在于虑殃。”《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孟子甚至说:“也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其凸显的意蕴寄托在当政者须怀藏一股居安思危、存不忘亡的“忧政”之中,这无疑影响了后来仕人的思想,在对君国存亡的忧患中表达了他们辩证的治道。
(二)君主要忧所以忧。苏轼在《汉之变故有六》中云:“人主莫不欲安存恶危亡,然而其国常至于不可救者,何也?所忧者,非其所以乱与亡。而其所以乱与亡者,常出于其所不忧也。”苏轼在其《策略一》中还云:“天下之患,莫大于不知其然而然,不知其然而然者,是拱手而待乱者也。国家无大兵革,几百年矣,天下有治平之名,而无治平之实,有可忧之势,而无可忧之形,此其有未测者也。”
(三)君主要积仁德。《左传》就有这方面要求:“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子之所司也。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藏礼,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若以假人,与人政亡。政亡,则国家从之,弗可止也已。”贞观十一年,魏徵向太宗上书:要想让树木长得高,必须使树木的根扎得牢固;要想让河水流得远,必须疏通它的源头;要想使国家长治久安,就必须多积累道德仁义阳。
(四)君主要行仁政。《韩非子·十过》对君主行政提出十个方面警告。苟悦《孝昭纪》中把君主分为五类:有治主,有存主,有衰主,有危主,有亡主。张居正向万历帝进疏道:“大抵皆以敬天法祖,听言纳谏,节用爱人,亲贤臣,远小人,忧勤惕厉即治。不畏天地,不法祖宗,拒谏遂非,侈用虐民,亲小人,远贤臣,盘乐怠傲即乱。”
(五)君主要善于用人。中国古代多人治少法冶,所以,选人用人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苟子云:“故用圣臣者王,用功臣者强,用篡臣者危,用态臣亡。态臣用,则必死;篡臣用,则必危;功臣用,则必荣;圣臣用,则必尊。”管子提出:“君之所慎者四:一日大德不至仁,不可以授国柄;二日见贤不能让,不可与尊位;三日罚避亲贵,不可使主兵;四日不好本事,而轻赋敛,不可与都邑。此四固者,安危之本也。故曰卿相不得众,国之危也;大臣不和同,国之危也;兵主不足畏,国之危也;民不怀其产,国之危也。”苟子认为:“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韩非子认为,人臣有“五奸”,刘向指出,人臣有“六邪”等等,都对君主善于识人鉴人充满了期待。
四、忧政
欧阳修在《准诏言事上书》提出“忧政”观点:“虽有忧勤之心而不知政治之要,则心愈劳而事愈乖。”其忧患意识底蕴在张扬一种为政之道。张居正在《陈六事疏》中指出:“先帝之治天下,有大本、有急务。正心修身、建极以为臣之表率者,图治之大本也。审几度势、更化宜民者,救时之急务也。大本虽立而不能更化以善治,譬如琴瑟不调、不解而更张之,不可鼓也。”他们的“忧政”挑明,为政既要正心修身,秉忧勤之心,还须晓治国之道、为政之要。
忧政的同时,传统仕人对于治道之各种关系是有辩证认识的。韩愈指出:“天下者,人也,安危者,肥瘠也;纪纲者,脉也。脉不病,虽瘠不害,脉病而肥者,死矣。通于此说者,其知所以为天下乎!’’而康有为则在《上清帝第七书》中明确地第一次从制度上论证败弱之理:“尝考中国败弱之由,百弊丛积,皆由体制弊政尊隔之故。”谭嗣同的忧政意识与康有为所见略同,也是从制度的角度展开,他认为:“事之所以不治,有为之隔者也。君与臣隔,大臣与小臣隔,官与绅隔,士与民隔,而官与官、绅与绅、士与士、民与民又无不自相为隔。西人谓中国二十三行省各不相通,无异二十三国。不知一国之中,又复分为无数国。譬如一幅美锦,既条条裂之,复寸寸磔之。其存焉者与有几!”
五、忧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