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涂鸦文化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绪论
1.1前言
1.2涂鸦艺术在国外的发展
1.3 涂鸦艺术在国内的发展
2........
2.1 涂鸦艺术对服饰设计的影响
2.2 涂鸦艺术对服饰商业的影响
3. ........................
3.1 涂鸦与服饰色彩的搭配
3.2 涂鸦与服饰材料的搭配
3.2.1 ..................
3.2.2 涂鸦在服装面料拼贴手法上的运用
3.2.3 涂鸦与装饰金属辅料的搭配
3.3 涂鸦与服装款式的搭配
3.3.1 服饰设计中的涂鸦图案分析
3.3.2 .................
3.3.3 涂鸦与服装系列的搭配
4. 涂鸦艺术与现代服饰设计结合
4.1 涂鸦艺术在服饰设计大师作品中的运用
4.2.......................
5. 结论
[关键词]儿童涂鸦 发展特点 心理基础
儿童大约从14个月开始就会自发性的乱涂乱画,这种行为一般要维持到3-4岁。由于儿童此时的“绘画”行为表现得不系统、无秩序,我们把它称为涂鸦。有研究表明,儿童涂鸦行为的出现具有跨种族与跨文化的普遍性。正如苏联教育家德廖莫夫所说“并非所有的儿童都会做诗和唱歌,然而所有的儿童都会画画”。儿童的绘画反映出儿童的肌肉协调性、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发展。通过对儿童绘画的内容与行为方式的深入观察,我们就能更好地了解儿童。因此学校美术教育工作者与家长很有必要了解儿童涂鸦行为的发展特点与心理基础,从而引导儿童在涂鸦过程中获得绘画的基本兴趣与技能,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一、儿童涂鸦的发展特点
研究表明,儿童的绘画发展具有阶段性,涂鸦行为是儿童绘画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在研究几百甚至几十万、几百万张儿童画的基础上,许多研究者提出了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这些理论详细说明了儿童出现涂鸦行为的年龄、涂鸦的主要内容以及涂鸦的动作方式。
1.儿童涂鸦的年龄差异
儿童开始涂鸦的年龄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既来自于研究者观察视角的不同,也有儿童自身条件的不同。柯思修泰纳认为,2-4岁儿童处于涂鸦期,此时的儿童只会画事物的局部,整幅画面无系统、无秩序。白特认为,2-3岁儿童处于涂鸦期,3岁时为涂鸦期的巅峰。赫伯特?里德认为,4岁以前儿童绘画的阶段是错画期,即乱涂乱画的阶段。维克多罗恩菲尔德认为,2-4岁儿童处于涂鸦期。杜玫认为,1-2岁的儿童就开始会画波形线、乱丝线、直线、圆形线等。屠美如认为,1岁半至4岁的儿童,会出现无目的的乱笔画,反映在画面上是杂乱的线条。还有人基于更为细致的自然观察后认为,儿童在15-20个月时开始出现无规则、无目的的乱涂乱画。贝利量表测量的结果显示,有90%的儿童会在10-21个月期间出现了乱涂乱画的现象。
儿童涂鸦行为的出现,标志着儿童动作技能得到了发展,儿童的认知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不论国别、性别,儿童涂鸦行为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但是由于儿童动作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儿童在家庭中受到绘画的刺激因素不尽相同,如儿童接触绘画工具的机会不同、家长引导状况也不一样,所以儿童出现涂鸦行为的时间自然具有差异性。当代绘画治疗研究表明,如果儿童出现涂鸦的时间过晚或者4-5岁以后仍然处于完全无控制的涂鸦水平,那是值得家长引起注意的。
2.儿童涂鸦的主要内容
根据儿童绘画内容的不同以及动作的灵活程度,研究者们对儿童从一开始有涂鸦行为到基本有能力绘图之间划分了更为细致的若干阶段。维克多?罗恩菲尔德将涂鸦期细分为几个子阶段:未分化涂鸦,即无控制的涂抹;经线涂鸦,重复性地上下方向涂直线;圆形涂鸦,即重复画圆,并用它来表现一切事物;命名涂鸦,即认识到绘画内容与外界物的关系,受画面象征符号启发而命名绘画内容。陈鹤琴认为涂鸦期可以分为波形图、乱丝图和圆形图三个阶段。波形图是一种从左到右的连续弧形线条,而且这些线条总是略微向上的;乱丝图是由于儿童无法表现不同方向的直线和曲线而画出的类似于乱丝状的涂鸦;圆形图是在儿童执笔作画有了相当经验以后出现的,儿童画圈的方向一般是顺时针的。屠美如认为1岁半至4岁儿童,无目的的用笔乱画,反映在画面上是杂乱的线条。在涂鸦后期,已有简单的目的,但不能成形,不注意色彩的变化,常常使用单色笔,偶尔换一种颜色笔涂画。杜玫认为涂鸦的儿童开始画出的线有波形线、乱丝线、直线、圆形线等。
从上文分析可以发现,研究者认为儿童涂鸦内容也存在差异,但儿童涂鸦内容一般都会经历从线(直线、弧线)到形(有缺口的圆、封闭的圆)的发展,从单一形(圆或连续的线)到形的组合(圆表示太阳、两条交叉的弧线代表鱼或圆上添加线条表示蝌蚪人)的发展。
3.儿童涂鸦的动作方式
儿童涂鸦动作的进行依赖于儿童握笔与运笔的过程。所以从握笔与运笔两方面可以了解儿童涂鸦的特点。
从儿童握笔的手姿势的发展来看,最早握笔的动作包括整个手和手臂的运动,表现出“手掌向上的抓握动作”,即儿童在握笔的时候,手心向上,手掌和手指一起活动来抓握笔。用这种笨拙的握笔动作形式,儿童很难进行有目的的绘画动作。随着在绘画活动中偶然的尝试以及在家长与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学习调整握笔动作,儿童“手掌向上抓握”的握笔动作逐渐被“手掌向下抓握”的动作所代替,拇指和其他四指开始在绘画技能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儿童运笔姿势所调整的部位来看,刚开始学会握笔的儿童一般会通过手臂和肘部的运动来调整笔的位置。在手指的协调运动能力发展后,儿童逐渐习惯于用手指来调整握笔姿势和笔的位置,手臂和肘部的运动频率下降。赫伯特里德分析4岁以前儿童绘画时运笔的情况:一是无目的的笔画,通常由左至右、由上而下,依赖肩部的肌肉动作。二是有目的的笔画,依赖肘部与手臂的运动,能说出所画线的名称。三是模仿的笔画,手腕的动作代替了手臂的动作,手指的活动代替手腕的动作,通常努力模仿成人作画的动作。杜玫也认为1-2岁的儿童作画时大部分由肘部、腕部用力,从左到右,顺时针方向进行。
儿童涂鸦时,无论是握笔还是运笔,都遵循从大肌肉到精细肌肉的过渡,从躯干中心运动到远离躯干的肢体运动,遵循“经济性原则”。研究表明,2-3岁儿童就可以握住靠近笔尖的部位,主要运用肩关节的活动来进行绘画,然后逐渐发展为用肘部来控制笔的运动,最后发展为用手指的活动来控制笔的运动。
二、儿童涂鸦的心理基础
儿童出现涂鸦行为的原因非常复杂,既有生物遗传的因素,也有文化教育的影响;既有儿童个体动作发展的原因,也有儿童认知水平的状况所决定。我们试从心理学对婴儿早期的研究结果中寻找儿童涂鸦的心理学基础。
1.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人类这一物种生来就对新奇刺激感兴趣。在研究婴儿知觉过程中,研究者就发现婴儿对新奇刺激具有天生的偏爱,这是人们所称的习惯化和去习惯化学习。当出现一个新奇刺激时,婴儿最初是一个强烈的反应,然后刺激重复出现时,婴儿就逐渐减少对它反应的强度,也就是不再引起他的注意。这表现为注视时间的减少、心率降低、呼吸变缓等,即为习惯化。习惯化发生后,当刺激发生了改变,再次变得新奇时,婴儿兴趣重新出现,又使有机体的反应恢复到一种较高的水平,即为去习惯化。
习惯化与去习惯化表现了婴儿惊人的学习能力,婴儿不是被动的听从成人的摆布,而是非常敏感的注意周围环境事物的变化,并对这些变化立即做出反应,他在不断地习惯新刺激,并把注意力不断地转向更新的刺激,这就保证了他不断地汲取环境中的新信息,从而扩展他对环境的知识,提高了认知的能力。与麦独孤的观点一致,一般认为这种学习能力是人类的一种本能。
儿童大概在1岁的时候第一次握起了笔。笔,对儿童来说是一种新奇的刺激。儿童握笔乱涂乱画的时候会被涂画出来的各种出人意料的线条、图形所吸引,对儿童来说这是非常新奇、好玩的。儿童在乱涂乱画之前确实没有明确的目的,仅仅是一种游戏而已。但儿童对绘画的运动会感觉兴奋,对纸上出现的线条从视觉上感到愉悦。由于涂画在不同材质上的绘画会有不同的效果,这正是儿童在墙壁上、床单上、家具上乐此不疲地涂画的兴趣所在,儿童在这个过程中探索到了笔带给他的快乐。
2.模仿与强化
人们发现,新生儿对成人的面部表情有惊人的模仿能力。国外研究表明,出生2-3周的新生儿对人类面部表情就具有模仿能力,如成人伸舌头,婴儿也跟着伸舌头,成人张嘴,他也跟着张嘴,成人笑了,他也表现出高兴的表情,等等。跨文化研究表明,尽管婴儿模仿的精确性并不高,但世界上许多不同种族和文化的婴儿都具有模仿成人的面部表情及头部姿势的能力。婴儿在1岁半左右开始出现延迟模仿的能力。皮亚杰对他女儿学会发脾气的行为进行研究分析后认为学步儿已经学会了延迟模仿。学步儿已经能够记住和再现过去看到过的原型的行为。这种行为的发生,一定是记住了过去经验过的事件,并产生和保持了有关的心理表象。
人们不难发现,儿童在1岁半左右就会很频繁地模仿成人的行为。当一个成年人在扫地、搬椅子、写字……的时候,儿童就会模仿成人的动作,甚至会与成人抢夺有关的用具。与此同理,当儿童看到别人绘画或写字时,他也会从事与此相仿的动作,握起笔开始乱涂乱画,甚至能够画出类似他曾经见过的事物。由于动作技能较差,所画的“原生态”的作品往往非常抽象,但也总能引起家长的兴趣。家长此时表现出来的兴奋、喜悦与鼓励,恰恰强化了儿童的这种涂鸦行为。所以模仿是儿童的又一种强有力的学习手段,而家长的强化促使儿童更投入的从事涂鸦活动。
3.动作与认知建构
皮亚杰认为,动作图式是婴儿认知结构的基石,个体心理既不是起源于先天遗传,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环境,而是源于主体对客体的动作。动作是联结主、客体的桥梁,主体为认知客体就必须对客体施加动作,在动作过程中主体与客体发生相互改变、相互适应,从而使得个体的心理结构不断改组与重建。他指出,个体与环境最早实现的平衡是以最初动作——先天性无条件反射为中介的。个体从出生到1岁左右的时间里先后经历了动作习惯和知觉形成阶段、有目的动作形成阶段以及协调阶段。在1岁到1岁半的时间里,儿童已经能够通过尝试错误发现新的动作方式。此时的儿童认知处于前运算阶段,已经出现象征符号机能,可以凭借符号对所指向的客观事物进行象征性表达,儿童绘画——涂鸦就是象征性表达的一种具体方式。
儿童最初的无目的的涂抹以尝试错误的方式增加了动作经验。当儿童手与眼的协调能力得到加强的时候,就有能力画出类似于经线的线条,随后又以连环弧线的方式画出了半封闭或封闭式的圆。儿童会画圆形的时候并会用圆来指代具体的事物,这说明儿童已经进入命名涂鸦阶段,其象征符号的机能得到了发展。但是儿童一开始的时候总是以圆形来指代一切事物,这也说明儿童绘画的符号象征机能相对比较弱,这种绘画活动还是属于涂鸦行为。
参考文献
[1]方富熹,方格.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89.
[2]董奇,陶沙.动作与心理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5.
[3]林琳,朱家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7.
一、现代家居彩绘墙画的历史渊源
现代家居彩绘墙画,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壁画,如原始洞窟中的洞穴岩画、湿壁画等。伴随着宗教的 发展 ,到封建社会出现了在墙壁上绘制了各类宗教图案类的图案。而这种视觉图式大都取材于宗教,因此,带有明显的宗教教化和象征的意义。而在那个战乱四起,民不聊生的岁月里,饥民对壁饰中隐藏的超自然的“神性”顶礼膜拜。此时,壁饰还往往会作为权利和财富的代表,尤其是皇家宫廷以其奢华、显贵令普通贫民叹为观止。
工业社会大规模的批量生产,壁纸等新型装饰材料的出现,极大的丰富了个人的私密空间,改变了平民化空间中单调的墙构材料本色。但是为了适应机器大规模生产的需要,往往许多本真、质朴的感性设计理念逐渐被统一、机械的工业理性所取代,钢筋水泥“笼子”里的现代人更渴望一种自然的、朴素的人性的回归。而纯手绘则以自然风景、动植物形象为题材、运用具象的和抽象的设计手法来使人们联想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温馨,身心舒逸。它的易亲近性、易感动性恰恰迎合了工业理性下人们“回归自然”的强烈渴求。
二、现代家居彩绘墙画文化的思想来源
以自然景象为题材的家居手绘墙悄然兴起并流传并不偶然,在思想根源上它与我国几千年传统居室文化是相通的。WWw.133229.Com
彩绘墙画风格有中华风情、简约、田园、卡通等。一般来讲,家居墙画设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体设计:第一,墙画彩绘之前应该对其设计风格做一选择,以及不同的尺寸、不同的图案和不同的色彩造型。第二,充满创意的彩绘墙画并不局限于家中的某个位置,客厅、卧室、卫生间都可以选择,甚至是开关座、空调管等角落位置都可以用手绘的精致图案加以装饰。第三,选择合适的绘制材料并掌握正确的绘制技法。绘制的墙面需要2-10号的羊毛笔若干支,手绘用的涂料最常见的是丙烯颜料。在绘制时通常是由具有绘画功底的人用铅笔打好底子以后直接绘制,或采用幻灯片,将图案直接投影在墙上再描画。打好草图后,用排笔轻轻拍淡些,接着根据个人喜好进行涂色,即可完成。
一、命题范围
据新课标规定,现代文综合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整体的感知、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近年有淡化文体的趋势,考查的选文以文质兼美、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浓厚的人文色彩的课外阅读材料为主。文本涉及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多种体裁,一般不会直接考文体知识,考点有词句理解、要点概括、文章把握、内容探究、作品感受五个方面。
二、备考思路
1.梳理三种文体的基本知识点:
虽然现在中考淡化文体,但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阅读规律,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种文体的基本知识点一一梳理。如:记叙的六要素、记叙的顺序、记叙的人称、记叙的线索、表达方式、描写方法的分类;说明的对象和特征、说明方法、说明文的分类、说明的顺序、说明语言;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论证方式等等。这些基本知识一定要复习透,让学生理解并熟记,再进行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专题复习。
2.根据考点分成小专题训练
记叙类文章阅读复习要点包括: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词句;体悟作者在作品中的思想和情感;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做出评价;对作品思想内容的感悟;赏析作品的特点或特色。议论文阅读的复习要点包括:概括提炼文章的观点;道理论据或事实论据的作用(或补充论据);论证方法及作用;语言的运用及理解;与文章观点相关的拓展。说明文阅读的复习要点包括:找出说明文的对象及特征;筛选出文中的主要信息;了解说明的方法及作用;理出说明的顺序;掌握说明性语言的特点;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拓展。这些小专题可以先出示近年来的中考真题,讲解做题方法,再集中训练类似的几道题进行强化,让学生掌握做题的规律,明白答题的格式及习惯用语。
3.综合训练,突破重点难点
针对小专题训练学生掌握的情况,再集中几套现代文综合题进行训练,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的放矢地突破重点难点,反复练习。
(1)重点题型――词语品析类题:此类题考查的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和副词,如果要自己找喜欢的句子,我们一般要选在修辞、句式、表达方式、语言风格等方面具有明显特点的句子进行品味,如已指定(文中加点或划线),更好办一些。这种题型学生往往能理解,但表达方面总有一些欠缺,从评分标准来看,答案一般包含两个要素:一个是修辞、句式、表达方式、语言风格等本身的特点和作用,另一个是对句子思想内容的概括。答题格式一般是:动词:用了……词语,生动表现了人(事、物)的……特点(或细腻、传神地刻画了……情状),表现了人物……的心情(性格);形容词、副词:(这个词)意思是……,这里指……(或这句话用了……修辞方法),写出了(表达、表现了)……(2)难点题型――手法欣赏类题:此类题考察的是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是指对各类文章表达与表现技巧的辨识、理解、分析与欣赏,主要包括对语言修辞方法和文章表现手法的赏析。修辞手法指:比喻、拟人、夸张、对偶、设问、反问、反复、排比、反语,表现手法包括:对比、象征、线索、讽刺、衬托、白描、铺垫(伏笔)、设悬念、虚实结合、欲扬先抑、细节描写、动静结合、侧面描写、详略得当、托物言志、想象联想、点面结合、借景抒情等,这些学生不可能一一掌握,所以要重点对铺垫、对比、衬托几种表现手法进行突破,学生一般出现的问题是:①未能掌握各种常用手法的一般性特征,因此不能明辨手法。②不能结合文本内容对手法作具体阐述,答案内容空洞或不完整。③在阐述其作用时,不知该从文章中心、人物形象、结构特征等角度具体考虑,只答出其一般性作用。解决这类题型有三步骤:第一步明确手法;第二步具体阐释该手法在文章中的体现;第三步结合人物、结构、中心等,简述该手法的具体作用。如“选段写到了‘几个职员’”和‘本级的学生会干事’,这对于表现本文的主要人物藤野先生来说,是否属于赘笔?为什么?――《藤野先生》”答:不是赘笔,这里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明确手法)写仙台医专的职员对我的优待,是为了下文写藤野先生对我的关心和帮助作正面陪衬。而写日本“爱国青年”对我的寻衅无礼,则是为了反衬藤野先生的正直无私,毫无民族偏见。(结合文本具体阐释)以此更加突出了藤野先生高尚的境界和我对先生的崇敬怀念。(结合中心简述具体作用)(3)不易答对题型――启示类题:这类题型较开放,学生往往不会联系文本,信马由缰、信口雌黄、任意涂鸦,正确的做法是要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进行个性化的感悟和体验,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回答这一类问题,一是要联系文本内容,把握作者倾向,二是要联系实际,不可泛泛而谈。
“你如何提高自己做父母的水平?”如果是几年前拿到这个题目,我马上会说:我会读书呀,我会思考呀,我会实践呀,等等。
今天,我更想说的却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会改变自己。
的确,我是个会读书的人。和不少知识女性一样,我也属于“照书带孩子”一族,不过我的照书带孩子,还是有不少得天独厚的条件。孩子出生在美国,因此社会支持资源比较丰富。再加上我多年来接受的学术训练,自认是寻找信息的高手。在大学体育馆参加产前、产后的运动训练班,和先生一起参加分娩学习班,我视作枕中秘笈的非常实用的几本英文孕期和育儿书,孩子出生后医院里发放的各种小册子、免费赠送进而订阅的杂志,循环播放的照料新生儿的各种录像,都帮助新手妈妈建立了最初的信心。
照书带关键就是要选对书。我的婆婆就曾非常反对照书带孩子,因为“书里说的都不一样。”她老人家的观察很正确,因此选书非常重要。不过后来,她看到我遵循母乳喂养指南的做法,硬是在离开孩子20天的情况下还能继续喂奶,孩子1岁时大人孩子都没有痛苦地断了奶,尤其是后来还照着一本《儿科学》指出了若干医生的误诊,并得到验证之后,老人家终于肯定了“照书带”也是带孩子的方法之一,而且效果不错。
我也是个爱思考的人。曾经身处不同文化,我自己学习的专业又是关注人类文化形态的人类学,自然对东西方不同的养育方式产生强烈的兴趣。孩子摔倒,抱还是不抱?孩子摔了,要不要告诉孩子是地的过错?孩子是不是需要大人一直不停地在旁边逗着玩?孩子的环境中应不应该存在挑战?亲历中美不同的教育体制,从幼儿园到大学和研究生院,更使我反思我从小到大所受教育的长处与弊端。智商和情商孰轻孰重?如何鼓励孩子发展创新意识?如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自信心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如何处理自由和纪律这一对矛盾?
带着这些问题,和不少年轻母亲一样,我踏上了探寻各种幼儿教育理论方法的历程。蒙台梭利教学法、华德福教育、奥尔夫音乐教育、戈登早期音乐教育、多元智能理论等等等等,不胜枚举。也许是为了调剂枯燥的博士论文写作吧,我阅读过的幼儿教育书籍,远远超出了论文参考资料的数字。可能也是为了对得起这么大量的学习吧,终于归国后创办了自己的幼儿园。
为了孩子,我也学会了行动
在小橡树幼儿园里,我和许多志同道合的教师、家长一起,引进境外课程,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探索幼儿教育的新路。
拿自己的孩子做实验,可以说我们是相当大胆的。如果在孩子两岁的时候,不强迫他参加集体活动,那么他到6岁时,会不会变成完全没有纪律的孩子?如果孩子从小涂鸦,不经过范画的阶段,是不是长大了就不会画画?如果孩子没有从3岁就开始痛苦地学琴,是不是音乐之门今后就不能对孩子打开?我们找到了一些答案,我们也不断碰上新的问题,可是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不仅带给孩子全新的体验,也带给我们这些做父母的许多感悟的机会。
读书、思考和实践,都帮助我成长,掌握更多的做父母、做人的技巧。可是,更令我始料不及的是,孩子成长的同时,我个人也在发生极大的变化,这种成长,远远超出我的预期。而父母自身的成长和变化,我认为,是提高做父母水平的最重要的部分。
做母亲,首先让我学会了选择和取舍。曾经,我是一个非常优柔寡断的人,而这种优柔寡断来自对完美的追求。从小是好学生,我好胜好强,希望一切尽善尽美。由于追求完美而难于选择,由于难以选择而优柔寡断。还记得当年,有时就是为了挑选一款样样合心的挎包,可能在柜台前徘徊几个小时而自己浑然不觉。
可是做了母亲之后,面临种种重要的选择。本来应该早早完成的学业,由于小家伙的出生而可能延长。看到别的同学毕业,心里自然不是滋味。本来应该去高校教书,由于心心念念想办个幼儿园,分身乏术,必须有所放弃。两条路摆在面前,选择哪一条,都有可能觉得另一条更风光无限。
一位朋友的话启发了我,她说:“咳,你的论文总是在那儿,可是孩子的童年就这么一次呀!”这句话使我豁然开朗。我明白了,什么是生活的意义,生活中的什么对我来说最重要。就这样,我学会了放弃,放弃的同时,是心甘情愿的、快乐的选择。
做母亲,也使我学会了接受自己和他人,学会了谦卑
作为父母,我们很容易希望孩子完美,我们作出的种种努力都要把孩子推向完美,而不顾孩子的意愿和特点。我的儿子一岁多时,突然变得害羞,在外人面前不吭声,令我格外紧张和尴尬。经过很长时间的思考,我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在于对自己孩子不完美的恐惧。孩子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阶段,这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我的问题。排除了作为父母的内心恐惧,真正地接纳孩子,给孩子成长的空间,就能够自然地帮助孩子度过这一发展阶段。
接纳孩子的结果,不仅带来更快乐的亲子关系,也带来意外的惊喜,今天的儿子,成了课堂上举手发言最踊跃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