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实习活动

大学生实习活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实习活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实习活动

大学生实习活动范文第1篇

地点:*******体育场

活动内容:********

这次的活动,我既是组织者,也是参与者。事实上,这次活动早在暑假就已经开始了初步的准备。当时,我们几个足球运动的爱好者只是想在过年这段大家都闲着没事做的时间里踢几场球,增进一下友谊而已。没料到,消息传开了,到过年时,竟有如此多人报名参加。因为这个问题,我们搞得仓促。既然都已经传开了,于是,我们就决心把这次活动搞得“体面”一点,而且也决定了以后每年都将继续搞下去。希望能够以此为我们黄花镇的足球爱好者,找到一个相互交流、增进友谊的平台。而我之所以会参与比赛,一方面我自己本来就是足球运动爱好者,一方面是为了增加这次活动的人气。

所谓“万事开头难”,这次的活动,是我们自发的第一届,所以,很多工作我们都是做得不够的。

第一,时间问题。时间上很仓促,无论是赛前准备,还是赛程安排。赛前只是准备了那么几天,虽然基本上每晚都开会。但还是忽略了很多问题,这在比赛中可以体验出来。再者,我们的参与者,大多数都是年前的几天才回来的,而假期又只有那么几天,有的甚至连比赛都没踢完,就又要去工作了,所以,到了后期,就有队伍提出弃权。

第二,场地问题。由于本镇每年都有篮球赛,历史渊源深长,而我们黄花中学的足球场和篮球场就相隔那么一条几米宽的跑道,考虑到安全性的问题和比赛哨声的干扰,我们才刚成雏形的足球赛不能动用黄花中学的足球场。所以,我们的比赛场地,不得不搬迁到已经废弃了的中心小学体育场。这个场地,已经废弃了多年,虽然仍有两个球门,但地面凸凹不平,杂草丛生等等。而且,年前下了点雨,场地就像是块沼泽地一样。

第三,天气问题。如果天气可观的话,我们的比赛不用踢得这么艰辛。但是,受到客观条件的影响,过年这段时间通常都是又冷又下雨的。冷倒是可以忍受,但是下雨的话,问题就大了。我们的场地是黄泥地,一下雨,我们就是“和稀泥”了,刚下完田回来的人,身上都没我们身上多泥巴。更严重的是,我们在这样的场地上,体力消耗严重不说,根本没法踢球。所以,很多进球,都是场地间接导致的。这看起来是很公平,因为大家都是在同一个场地上踢球,但事实上,还是“盲猫遇上死老鼠”。无可否认的是,运气因素也是决胜的一个关键,但是,一支强劲的队伍,赢得比赛,不是靠运气的,而是它本身就有这样实力。

第四,裁判问题。按照我们的规定,本应该每支球队至少都必须派出一名球员来做裁判的。有的球队还是没能派出裁判有的球队是安排了人,但却经常不按时到位,搞得裁判稀缺不说,还耽误了赛程。裁判的公平性,是影响一场比赛胜负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要说的是,我们的裁判都是非专业的,我们只是按照我们平时的经验去判决,至于判决的对错与否,这就是如何看的问题了。关于一些细微的犯规,我们的裁判是不可能很准确的做出判断,如果这也要深究的话,那么,我们的比赛将无法进行下去。无可否认,误判是有的。但由于大家的积极配合,我们的裁判工作,还算做得不错。

第五,球队问题。本来,每支球队按照赛程准时出赛的话,我们的比赛只需进行五天,但由于种种原因,为期五天的比赛不得不改为六天。耽误赛程的责任,有裁判的一份,也有球队的一份。裁判没能按时到位,这是我们组织者的失误,但我们会找到裁判按时开赛的。但球员既然报了名要参加比赛,就应该要按时初赛才是,但还是有些人因为天气的问题不愿意来的,这就是球品的问题了。这些不积极分子,当然是不可能将其排挤在外的,因为,第一届就将人拒之门外的话,可能会给以后留有不好的影响。不管如何,到最后,虽然不能按时开赛,但还是能够凑足人数来比赛,这是值得肯定的。

第六,奖励问题。这在我们这些参赛者看来,早已变得无足轻重了。很多参赛者都有这样的一个认识:我们来踢球,为的不是那份奖励,我们是来寻欢的,来找回踢球的快乐的,如果我们是为了那份奖励,不管他值不值钱,谁愿意过年出来跟你“和稀泥”?身为参赛者,有这样的一个认识,这让比赛增加了不少欢乐的呼声。而在我们组织者看来,虽然我们的经费有限,拿不出什么很丰盛的奖品,但必要的奖励还是要有的。最后,我们的奖品由于经费不足,不得不降低级别,但大家还是很乐意的接受了。

大学生实习活动范文第2篇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不断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模式。由院系分党委直接指导,院系分团委积极组织,教育学部组成了由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优秀团员为主的大学生参与团队,形成了“从实践中来感悟精神,到实践中去提升素质”的实践目标,并探索出了“实践与党建相结合,实践与德育相结合,实践与专业相结合,实践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实践与就业相结合”的实践模式,效果显著。

一、实践与党建相结合的模式:引领大学生党员在社会实践中树立先锋模范意识,提升社会实践能力

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绝大部分大学生党员担任学生干部,起着主力军的作用,因此,如何引领学生党员发挥作用将成为工作的重点。北师大教育学部高度重视学生党员的引领工作,力图引领大学生党员在社会实践中树立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学生的旗帜,以提升所有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教育学部在社会实践中重点突出学生党员的德育教育、党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在学部分党委的指导下,硕士党支部分别深入多个社区开展了为学校后勤工作人员献爱心和帮扶学习、走进临终关怀医院、帮助残障儿童进行康复训练等志愿服务活动;本科生党支部组织参与了“人人参与,节水北京”大型社会公益活动、“访老教授,知学科发展”、为灾区爱心捐助以及社区党支部共建活动。大一本科生党支部被推选为学校的标兵党支部,代表学校荣获了北京市高校红色“1+1”示范活动二等奖,此荣誉是对大学生党员参与社会实践的最佳认可。分党委每年都大力支持大学生党员寒假返乡调研,深入基层,了解民情,仅2012年就组织了25个研究生项目与19个本科生项目。项目经过立项、开题、中审和答辩等环节,完成效果良好。在众多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意识、党员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增强,各方面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

二、实践与德育相结合的模式:创立四叶草教育感恩基金,社会实践中重视感恩教育,加强志愿服务

感恩教育是高校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方面,高校要鼓励和引导青年学子走进基层、投身实践、真情奉献、服务社会。本着传递教育感恩理念、实践奉献精神的目的和宗旨,北师大教育学部在2011年5月组织学生创立了四叶草教育感恩基金,力求吸引和感染更多的学生切实参与到感恩奉献的具体行动中来,汇聚爱心,为需要帮助的人们积蓄力量。作为北师大教育学部精心打造的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平台,四叶草教育感恩基金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感恩教育,同时又针对需要帮助的中小学和孩子开展志愿支教服务和筹集物资、善款等活动。通过这个感恩、实践和奉献的平台,向全社会传达教育人“心系教育,兼济天下”的理想夙愿。短短一年的时光,“四叶草”在师大师生们的关心与呵护下茁壮成长,先后启动“大手牵小手,帮扶结对子”“关爱生命,幸福续航”“助力明天,共爱一家”“志愿行动,心系教育”和“捐赠图书,传递知识”等五大项目;先后募集善款53 790.09元,共资助76人,资助总额达32 860.19元,共支持14支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四叶草“大手牵小手,帮扶结对子”活动,支教队员们与64名优秀寒门学子结成帮扶对子;先后开展志愿者交流、爱心募捐、校园宣传等活动。

三、实践与专业相结合的模式:指导学生社团在社会实践中彰显教育的魅力,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

大学生社团是各种学生组织的重要部分。北师大教育学部的学生社团多是以大学生兴趣以及所学专业为特色而组建的,如教育学社、木铎手语社、野社等。教育学部分团委整体统筹各个学生社团和班集体的实践活动,配备相关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如木铎手语社请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师进行指导,野社请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进行指导,以彰显各个社团的专业特色,使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教育的内涵;同时,给予充足的学生社团社会实践活动经费,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减少后顾之忧,全身心深入扎根基层,到实践中去锻炼自我、提升自我。各个班集体开展了学习雷锋活动,深入到校内外社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教育学社长期组织志愿者到打工子弟学校支教,为中小学生补习功课;木铎手语社走进特殊学校帮扶残障儿童,义务向社会教授手语;野社长期坚持不懈地为民工孩子开办幼儿园,多次被多家新闻媒体报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体悟到了教育的真谛,发现了自身的价值,增强了服务社会的本领。

四、实践与志愿服务相结合的模式:组织大学生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深入社会基层传递教育理念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参与社会的重要形式,是将自己所学所思应用到社会实践中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生提前磨炼自己的重要平台,是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和服务基层展示自我的机会。北师大教育学部高度重视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每年都给学生社会实践配备充足的师资和经费。2010年派出6支队伍近百名学生,分别赴安徽、湖北、四川、云南等六省市,初步形成了暑期社会实践的模式;2011年将特色模式进行了完善,最终组建16支队伍,共有200多名学生踏上了实践征程,实践地点跨越了广西、甘肃、、新疆、云南、四川、内蒙古等全国13个省16个市;2012年总结出“调研—实践—结对子—研究”这一独特的暑期社会实践模式,最终有14支队伍奔赴祖国各地,深入基层,进行实践。暑期社会实践主要通过调研、支教以及宣传采访等形式进行,主题内容包括教学实践、素质拓展培训、教育宣讲、环保节能宣传、访谈先进党员、探寻新农村建设、关注特殊群体等,项目内涵丰富,紧跟社会热点,发挥专业优势,传递教育理念。在教育学部有计划、有步骤的指导下,学部的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五、实践与就业相结合的模式:搭建学生实习实践平台,实践中指导学生,增强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差,实践水平缺失。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教育学部高度重视学生的实习实践,通过各种形式的社区共建,为学生开拓更加多样的实践机会。在过去一学期中,教育学部在北京全宁科技有限公司、学而思集团、清华同方、红缨教育集团、中投发展公司、众享乐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普尔摩咨询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建立了实习实践基地;同时与学校后勤党委共建,输送学生干部到后勤的餐饮、宿管、物业等中心担任助理;在石景山教委建立实习基地,推荐优秀的研究生到教委上岗挂职锻炼,到中小学担任校长助理。在共建的过程中增加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积累,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技能,端正工作态度,培养意志品质等,为就业作好充分的准备。通过实习实践,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学部就业率已达100%,较2009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

大学生实习活动范文第3篇

二.活动主题:声声不息,家之风采

三.活动目的:丰富我系学生课余文化生活,进一步增强我系学生的团结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增强宿舍成员之间的友情,激发同学内心深藏的热情。同时,极大地促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展现大家才华与创造力的同时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对建设和谐校园文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四.活动对象:化学工程系所有男女宿舍

五.活动地点:灯光篮球场

六.活动时间:待定

七.策划主办机构:化学工程系学生会生活部

八.活动前期准备:

1.在比赛接受报名之前,由宣传部为这次活动出一张宣传海报。

2.召集各班班长,由各班班长在班里宣传这次活动的内容和要求,让舍员了解后再参与报名,并交上演唱歌曲。

3.生活部成员们必须做好场地的布置,音响等器材的申请和礼物的购买。

4.选好当天晚上的主持人,邀请好嘉宾和评委,安排好比赛队伍的出台顺序。

九.活动流程:

1.决赛当晚15支演唱队伍,按照出场顺序进行唱歌比赛。

2.当第五组和第十组选手唱完之后,分别安插两个观众互动游戏。游戏名字分别是“歌曲接龙”和“生活小常识问答”,胜出的观众将获得小礼品。

3. 当全部选手比赛完之后,将进行抽奖环节。在各位观众进入会场的时候,每个人将会在 礼仪小姐地方领取一张兑奖票,在抽奖中,大家可以凭借这张票与主持人或抽奖人员手中的票号码相对。

4.利用观众抽奖的时间,评委根据其演出的台风,质量等综合给予分数,满分为10分,最后根据分数的高低,评出获奖宿舍。最后由老师或者嘉宾进行颁奖,再由老师对这次活动做出点评,并宣布活动圆满结束。

十 . 活动中注意的问题和细节:

1.各宿舍必须集体出场,要充分体现自己的特色,不得完全模仿其他宿舍,一经查证,取消资格。

2.参赛歌曲必须体现大学生的朝气,活力。能体现出寝室成员们的共同理想与追求。歌曲可以是改编,搞笑和原版,不会限制。

大学生实习活动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功能

一、前言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社会适应力的一项举措。学校通过组织为大学生,创造和提供大量的、免费的社会实践岗位与机会,让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的锻炼,增加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弥补学校教育的空缺与不足。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已经开展了20余年,得到了各地党政领导、教育部门和高校的大力支持,每年约有数十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能起到特殊的教育功能,在高等教育中有着其它课程和活动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教育组织形式也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专家的普遍关注和研究,如欧洲各国的“开放课堂”,美国学校出现的“探索性的学习”和学生自定学习计划的个别教学形式等,都是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在实践中进行学习。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指的是学生有组织参与的、由社会或学校组织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持续一段时间、比较集中的集体性活动[1]。这些活动都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和积极的育人功能。大学生社会实践同时也是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国情、拓宽视野、丰富自我和改善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激发创新精神的有效措施,也是对高校教学环节的重要补充。

高校目前存在着教学计划内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教学计划外的社会实践活动。前者主要由学校教务处根据专业课程教学的需要进行安排,后者由校团委、各院系团总支或各级学生会在假期组织进行。两者的目的都是帮助大学生把书本知识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服务社会、融入社会,能起到促进学生独立性和个性发展、培养合作与务实精神,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与就业竞争力的功能。

二、尊重个性发展,培养独立能力

尊重学生的个性,实现差异教育,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品质和独特特性的形成与发展,一直是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追求的教育理想和目标。个性教育包含确立远大的人生理想;锻炼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接触各种事物和现象;发现社会发展的主流;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在认识社会的同时,使自己的思想、行为跟上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要求相符合[1]。这些内容都能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培养和发展。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重要方法,能增强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改进脱离实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2]。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能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进一步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力、提高综合素质和个性化发展。个性化教育的两个基本前提条件是发现并尊重学生现有个性;提供有利于学生个性提升的物质条件。这些必要的主、客观条件,是个性释放与完善的基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个性化教育提供了展现个性和升华个性的舞台,满足了主、客观条件的需要[1]。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激励性、指导性和规范性,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强大的精神内驱力和实践动力,为学生主动接触社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由于具有主动性,使得学生能和社会保持良好的密切接触,以一种开放的态度,主动关心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发现自身的价值。通过社会实践,还有利于学生反思自己的素质、能力、个性特征,把握自己的优势与劣势,综合分析社会角色与个体社会化的对接情况,找准方向,以便较好地完成角色的转变。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还有利于加速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大学生拥有灵活好学的特点和专业技术的优势,但由于学校单纯学术环境的限制,使他们对社会的了解和知识结构都不全面。社会实践活动能使他们清醒地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重新调整、完善自己,实现理想与实际、理论与实践、自身与社会的统一,尽快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大学生能通过社会实践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和处理错综复杂问题的能力,以便做好从学习角色到工作角色的转变,实现大学生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化[3]。通过社会实践,还可以提高大学生对杜会认知的正确度。长期的校园生活使大学生对社会缺乏完整的、深刻的认识,比较容易形成认知的片面性和思维的局限性,用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眼光看待社会和人生。通过社会实践,可以让大学生走出学校这个相对狭窄的空间,投入真实的生活和工作,为他们将来的独立和发展作准备。

三、培养合作精神,提高竞争实力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面临着就业竞争和社会挑战的巨大压力。现代社会要求大学生不仅要有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而且还要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用人单位关注的也不再仅仅是学生的专业课成绩,而是更关注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社会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即是知识与社会实际互动的过程,是大学生形成知识与技能,丰富情感、培养个性的过程。由于实践能力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因而毕业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强弱,就成了毕业生能否成功就业的重要因素。

大学生社会实践不仅能使大学生开阔视野,更多地了解社会与现实,更好地锻炼自己、培养自己,使自己具备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工作的能力,大学生还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特长为社会经济服务,在服务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提高未来的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往往是以团体合作进行的,是集体性很强的项目,一个团队往往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和任务。在人才成长过程中,有一条最基本的规律,那就是必须处理好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个体的充分发展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实现。在团队实践活动中,每个人必须发挥自己的作用,才能达到目标,只有集体目标实现,个体目标才能最终实现。活动的整体性特点是使参加的每个成员都必须在实现集体的价值中才能去体现个体的价值。个人必须成为集体的有机部分,必须具有责任感,每个成员都必须正确地处理局部和全局,自己和集体的关系[1]。个人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要关心他人、理解他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把自己融入集体当中,同心协力,才能获取最终成功。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时,一般都离开了自己熟悉的环境,还要在社会中与各种人打交道,处理好各种关系。在陌生的环境中,大学生由于对外界和社会的认识往往与自身和社会的现实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容易在精神和实际工作中遭受挫折,感到无助和失落。大学生实践团队组织中的团结协作可以使他们克服危机、增强自信和积极情感,还可以不断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和服务社会的效能,能帮助他们使行动与环境要求相互协调,遇到问题能够自主独立或者协商合作解决。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团队协作,既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锻炼了社会活动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交际能力与组织能力,为他们提供了适应未来社会的机会,提高了他们未来就业的竞争力。转贴于

四、实现知识创新,培养创业能力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之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正是解决理论脱离实际、知识远离生活等问题的有效途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可以提高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的契合度,努力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4]。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拥有体验的机会,是主动地自主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由权威从外部来灌输知识的过程。英国哲学家波兰尼曾提出了隐性知识理论。隐性知识是与显性知识相对的内隐知识,前者是指人们不能清晰地反思和陈述的知识,后者是指人们能够明显反思和陈述的知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是获得显性知识的过程,更为主要的是获得隐性知识的过程[5]。在组织活动中,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正是在知识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实现了知识的创新[6]。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是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能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大学生课堂上学到的显性知识必须尽快地转化为隐性知识,否则它的真实价值就不存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是知识创新的重要载体,因为它提供了经验、技能、人际交往能力等隐性知识向大学生转移的平台。社会实践还可以促进个体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并通过知识的转化提高了个体的知识水平、能力素质,从而使个体全面发展成为一个更加适应社会需要的个体。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组织成员之间通过经验分享和合作的方式而实现隐性知识的共享和创造;通过交流讨论等方式将想法与方法表达出来,实现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把新、旧显性知识相互联系起来形成体系并进而将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通过一系列的转化和深化,实现了知识创新的全过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观察到的社会人员的工作技能和处世技能也会潜移默化地向大学生转移,从而丰富大学生的隐性知识积累。这在他们走出校门、踏入社会之后的创业过程中是相当重要的。

创业教育就是教会学生逐步具备自己开创业绩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等必要条件。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将书本知识与社会知识的学习有效地统一起来,对于达到高校教育体系培养人的目标,对于帮助学生深入实际、了解社会、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找准自己的创业目标,可以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检验自己所学理论知识的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能力与知识不同,不是依靠外来的灌输或者借助工具储存就可以获得。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交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等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得到磨炼和提高的。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将主观认识系统与行为系统有效地连接起来,可达到知与行的统一,推动认识能力、选择能力的提高;提高社会活动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将自己所学知识、创造成果直接应用于社会,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就业创业的准备度。大学生通过自己在社会实践中的尝试与摸索,激发创新意识,开发创造能力,并从创业成功者的实践中受到启发和教育,逐步具备创业者所需要的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远见卓识[7]。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走上社会之前就经受了相关锻炼,从而逐步完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达到优化素质的目的。它使大学生能够有机会走上社会工作岗位,用所学的理论来指导社会实践,使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从而强化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有助于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通过系统的岗位实践锻炼,提高了大学生的技能素质,同时实践活动可以调整大学生心理状态,锻炼大学生善于学习、承受挫折的能力,充分发挥其智力水平,保持稳定的情绪,磨练了意志,增强了自信,提高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3]。大学生通过参加实践活动,运用学习掌握的科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现代生产实践及其他实践中的实际问题,通过亲身观察体验接受教育,通过直接参与社会实践来做贡献,并在做贡献的过程中,更深刻地受教育。

五、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个人才能的和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以使自己成为一个整体的人。整体的人是指在智力上和人格上和谐发展的有机整体。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平等、完整、和谐和自由四个环节。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就个人而言,是指由自然和社会长期发展而赋予每个人的一切潜能的最充分、最自由、最全面的调动[5]。大学生社会实践符合实践观和青年观,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它遵循了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是青年人成长、成才的重要环节。实践观指出,人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实践,而青年的发展也离不开社会实践,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全面发展。实践观认为,实践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方式,是人类实现自我教育的基本途径之一,知识只有应用于社会实践才能实现其最大的价值。社会实践是把理论知识转化为价值的必要载体,也是丰富知识的必要环节[8]。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要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得以实现和不断完善的。社会的发展会不断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新的目标和具体要求,而人的全面发展也会不断促进社会的新发展。社会实践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激发他们的主体创造意识,让他们在实践体验中培养进取精神和完善人格,提高综合素质。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获得全面的发展,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不仅是时展的客观要求,而且也是新时期大学生成长的现实需要。

参考文献:

[1] 张子建.大型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1):62-63

[2] 王华云.学生实践活动的实现途径[J].当代教育科学,2004(15):49-50

[3] 胡舒敏.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J].求实,2006(2):269-270

[4] 田浩.开拓创新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6(11):31-32

[5] 杨世传.人的全面发展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0):153-155

[6] 李光红,王玉军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知识创新功能的审视[J].中国成人教育,2006(4):21-22

大学生实习活动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社会服务 和谐社会成长

2007年的“三下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落下帷幕。据介绍,2007年浙江省有40多万名大学生参与了社会实践,组织了6000多支队伍,从大专学生到博士生,他们运用知识为社会服务,也在服务社会中得到成长,为今后走向社会提升了能力。

一、实践给了大学生服务社会的平台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既体现了实践主体认识社会、服务社会、增长才干的需要,又体现了社会各界对大学生成长的关注,给了大学生一个服务社会的平台,使大学生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贡献出自己应有的一份力量。

1、把知识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

在暑期社会实践的队伍中,有很多支队伍去农村为“留守儿童”服务。杭州广播电视大学人文语言学院前往嵊州谷来镇山区农村马村,为留守儿童开办暑期夏令营。镇里的领导说“我们这里的农村很需要你们大学生,孩子的爸爸妈妈进城务工,孩子们整个暑假又不可能像城里的孩子那样上各种夏令营、培训班。你们大学生送知识下乡,迎合了我们村民的需要,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心留守儿童”。的确,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优秀群体,他们理应用知识回报社会。如浙江林学院天文协会“共享一片蓝天”小分队,浙江中医药大学“百名医生,千名学生,百只药箱,千里行程”赴四明山实践团等队伍,都是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促进环境的保护,送医送药下乡,将社会需要和贡献自己的才能很好地结合,体现了大学生的价值。

2、关心社会的弱势群体

在社会发展中,还有一些弱势群体需要关怀。因为各种原因,他们致贫、致残。如果大家对他们漠不关心,这个社会就不会和谐,只有人们手拉手,彼此沟通,社会才能变得美好。浙江工业大学化材学院“关注残障群体”小分队,对杭州市中心的几条马路无障碍设施建设及维护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并把调查结果提交杭州市无障碍促进会。浙江理工大学“关爱智障儿童”小分队,和智障儿童一起唱歌、游戏,让他们的笑容变得灿烂。大学生力所能及地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做一点事,关怀他们的身心,是人类情感的互通,是责任,更是一种道义。

3、把文化“种”下去

“种文化”要比“送文化”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它具有持续性,能使文化在一个地方生根。杭州广播电视大学人文语言学院小分队,到马村开展为留守儿童开展阳光爱心支教活动已经三年了,村里的干部对我们说:“你们来,最大的作用,就是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村民的观念,知识才能改变命运。今年,马村一个几百户人家的村落,考进了两个普通大学的本科生,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孩子是马村的未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靠他们,因此,我们的支教活动是在向大山里播送文化的种子。有的小分队“种”下越剧文化,有的小分队“种”下话剧文化,村民成为文化活动的主体,是建设者,同时又是享受者。新农村因为大学生对“种文化”活动的参与,更有了一种活力。

二、实践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学生只有走出校门,走进社会,才能真正认识自己,认识他人,懂得对他人、对社会关怀的意义。可以说,学生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也收获了成长。

1、培养了责任心

责任心是大学生今后走向社会所必需的,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有责任心的人。大学生到社会中去,才能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承担怎样的使命和责任。通过社会实践,接触了在学校中不曾接触的人和事,使他们从学生的时候就开始考虑自己“我能为社会做什么”?浙江工业大学理学院和健行学院小分队去贵州一个海拔2500多米的锅圈岩乡支教,他们的队长朱敏辉说“这个社会,需要帮助的人太多了!”“怎么才能改变这样的局面?将来谁来建设我们的新农村?”他们不仅在思考,而且开始了行动。浙江中医药大学赴四明山送医药的小分队领队章建伟有感于山区的医疗条件,激动地说“一个医生的医术再高明,没有一颗慈爱的心,就不是一个好医生!我就是从农村出来的孩子,以后毕业了我也心甘情愿要回我的家乡去。”很难想象,没有深入到社会中去,大学生会有这样的感言。大学生通过实践,发现了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并且学会用自己的行动去实践对爱的信仰。价值观是影响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核心信念,有了对社会的责任心,这些大学生走向社会以后,就会去关注民生,关注生存的环境,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2、培养了创造力

浙江师范大学京杭大运河“寻梦促申遗”小分队的16名师生骑着自行车,途经京杭大运河沿岸的19个城市,行程2200多公里,带着精心制作的宣传资料,收回了2300多份问卷,一路进行万人签名,让运河之魂,感动沿途的百姓,让更多的人了解运河,关爱运河。

杭州广播电视大学赴嵊州马村小分队和以往不同的是,除了爱心支教,还带上了“美丽家乡计划”,讲本土文化――越剧知识;举办表现马村人文、自然的摄影展;让孩子们用绚丽的画笔,描绘美丽家乡;还与马村共建了第一个村民活动中心,让大人和孩子有学习、娱乐的地方。

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赴丽水小分队,和畲族人民一起“种文化”,他们在学习畲族服饰的同时,结合所学专业、现代元素设计了5套畲族民族服装,令畲族村民都拍手叫好。

还有一个小分队的学生,不顾酷暑的烈日,通过人体造型,在马路边展示民工的工作状态,引起路人的驻足观看。用这样的行为艺术,感动路人,引起人们对民工的生存状态的关注、思考。

这些活动,都体现了大学生的创造力。他们热爱创新,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策划出了一个个鲜亮的活动。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有创意的人。只有把才智贡献给社会,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山区、农村等偏远的地方的进步,环境保护等等,都需要大学生用智慧去创造美好的明天。

3、促进人的心灵的和谐

社会的和谐,关键是人的和谐,更重要的是人的心灵的和谐。大学生通过与山区农民、建筑工地的工人、弱智儿童的接触,更多地走进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了他们的艰辛,他们的坚忍,他们的期望,他们的快乐。大学生与他们心灵有了沟通,就会产生服务的愿望,使人与人的关系更加和谐。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系“关爱民工”小分队的成员说“一开始,民工在大学生面前不太愿意开口,当一谈到他们的子女,民工就活跃了,他们很喜欢与大学生聊聊心里话”。

通过亲身的经历,使大学生受到了教育,甚至是震撼。大学生是实践的主体,实践给他们也上了很有意义的一课。浙江网盛科技股份公司总裁孙德良在点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PK赛上说:“这些社会实践也许和大学生们的专业相关不大,但却让他们看到了真实的社会状态。去看留守儿童的,可能对比之下觉得自己虽不富裕,却很幸运,心态更好了;去调查民工的,也许第一次明白赚钱如此之难,捏在手上的两三千元,突然变得很珍贵。”实践活动,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也滋养了大学生自己的心灵,他们也许会因此丢掉天之骄子的傲气,会珍惜父母的劳动,会感恩社会,会快乐地生活。一句话,就是促进心灵的和谐。

三、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考

1、在实践活动的设计上更务实

暑期社会实践不是做秀,而是让大学生在社会服务中提升自己。所以,实践主题的设计不是为了吸引眼球,而是要切实地考虑社会有什么需要,我们能做什么。有需要才会有价值,对文明意识的提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历史文化的发掘、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对新农村建设、对安全的重视等等,都有我们大学生可以做的事情。暑期实践活动一定要讲求实效。

2、将实践成绩记入学分

将实践活动作为一门课程,实践成绩计入学分,能促进更多的人参与活动,为社会尽一分力。社会是一个大课堂,学生只有把书本的知识与社会的知识相结合,读社会这本大书,才能不断地磨砺自己,才能了解国情,获得成长,增长社会的阅历,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强化爱心与责任心,缩短自己与社会需要的实际差距;才能在走出课堂以后,较快地融入社会,找准自己的位置,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发挥作用。所以,作为学校,应该把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必修的课程规定下来,记入学分,促进学生增长社会的阅历,丰富人生的经历。

3、媒体的积极推进

每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都得到媒体的积极关注,媒体对大学生积极服务社会行为的赞赏,也体现了社会对大学生成长的支持。媒体这样的关注是必要的,它能够推进大学生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投身社会的热情。另外,媒体更应该通过大学生的实践活动,使更多的人去关注应该关注的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的发展。浙江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童芍素在参加浙江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PK赛上作了《只有社会需要,才会彰显价值》的发言,其中说到:“用我们的爱心与良知去服务社会。有个学生讲,他们参加社会实践,不在乎社会是否关注他们,他们在乎的是社会能关注欠发达地区落后的教育。这个学生讲得很好!在一个文明发达的社会,大学是社会的良知,要呼唤社会关注应该关注的社会问题。”2007年,钱江晚报、企博网举办浙江大学生暑期实践PK赛,用传统和现代的媒体宣传这一活动,很有意义,也表现了媒体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希望有更多的媒体关注与推进这一活动。

4、像掘井一样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