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科类工业设计论文

工科类工业设计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科类工业设计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工科类工业设计论文

工科类工业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工科类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要求进行了概述和总结;对工科类本科专业建设进行了探索和思考;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为工科类本科专业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标准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毕业实习 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7-0239-03

1引言

工科类专业特点要求实践性很强,只有大力加强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让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并形成一定的专业能力。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就是学生将所学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锻炼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前大学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检验大学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工科毕业实习与设计是完成大学学业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每个学生都应该正确对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当前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存在诸多问题,已经引起社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本文通过作者在教学领域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在教学过程中的深刻体会为基础做一些探讨,为提高工科类本科毕业生的质量作出自己的贡献[3]。

工科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毕业实习可从生产实践中为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和信息,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可以解决生产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两者结合将有利于提高工科类学生的质量和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就每个本科高校而言,建立一套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实施标准显得尤为重要[2]。

2当前工科类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走过场现象比较普遍,学生没有真正地进入毕业实习的角色,没有达到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效果,很多学生最后也就是写个报告就算结束了,严重地忽视了该环节对学生动手综合实践能力的锻炼效果,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产生很大的影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学生心理因素的影响。认为马上就要毕业了,急功近利比较普遍,很多学生直接在外就业了,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形同虚设。二、就业压力大。学生忙于找工作,参与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时间较少。三、师资因素影响。现在学校人数多,没有足够的专业教师从事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工作,很多教师还要从事其他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师资力量明显不足,对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难以做到精细化管理,以及传统管理方式的不足,也导致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四、区域条件的限制。沿海经济发达,厂家比较多,能为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提供场所,而像内地高校所处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比较低,没有足够的厂家,有的厂家也都是些劳动密集型企业,难以让学生与所学专业挂上钩[4]。五、经费的制约。高校院系在制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实施方案时,规定了很多条条框框,但由于没有具体经费配套的落实,实施起来困难很大,很多实践性的毕业设计,由于没有经费让学生购买一些元器件等东西,使得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最多也就在仿真上,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产生很大的制约。六、管理制度的制约。当前院系为了管理方便的需要,对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作了很多硬性规定,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统一为学生提供毕业论文题目,使得学生的选题空间受到很大限制,很多题目陈旧,学生不感兴趣,仍然要硬着头皮去做等。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前期、中期、后期检查形式多、实质性内容少等等[l]。

3提高工科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

3.1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

从人才培养方案入手,通过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保证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有效可靠运行,例如传统的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放在最后一个学期进行,学生的理论课上完了,使得很多学生没有上课的心理准备了,使得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管理难度加大,可以将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调整到第七学期进行,第八学期再上一些选修课程,这样管理起来更加有时间,有效性更好。对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也要制定教学大纲和进度表,细化内容,进行过程管理等。

3.2 加大教研、科研支撑力度

学校要加大教研、科研支撑力度,让教师和学生手中有研究项目以保证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有充分的内容质量保证。目前,各类学校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在方方面面加强内涵建设以保证人才质量。通过学校“本科教学工程”,投入大量资金,立项一批教研项目和实训基地。由于内地企业发展规模不大,科研能力不强,并且技术含量不高,对专业支撑力度不强,学校要花大量资金以教学研究立项形式进行实训基地建设,一个基地投入20-30万元,让专业教师负责实施,和企业联合建立实训基地,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将有力地促进工科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建设,毕业实习有了具体的科目内容。同时,学校要利用高校“能力提升计划”大力进行建设,大力鼓励学生申报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鼓励教师申报省级“质量工程教学”项目;利用高校“振兴计划”建设工程训练中心; 利用“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大力进行实验室建设;推进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培育计划;通过学校“年度招标课题”项目等有力地推进了人才质量的提高,通过各专业负责人选聘工作,优秀教研室和优秀实验室评选活动等等。让我们的专业建设有声有色,内涵丰富,必将促进人才质量走上一个新的台阶,改变以往理论教学强,实践教学弱的局面。

3.3综合推动各项举措

学校要综合推动各项举措,例如让企业界人士到校作报告,派遣大量教师进驻企业担任科技特派员,邀请企业的高级工程师进院系讨论人才培养方案,就企业对专业素质要求的着重点进行说明,在人才培养方案上着重进行强化、改进,教师与企业联合建立“科技创新平台”,优秀毕业生创业成功者回校设立奖学金,通过多方举措的开展,使得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互动明显加强,各种教研、科研、参观交流等活动井然有序地进行,为大学生的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提供广阔的空间,其专业性、质量和深度都得到明显提高。通过加大电子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机械创意大赛等国内大赛投入力度[5],鼓励学生广泛参加,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近年来,我校师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了很多大奖,受到了教育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我校工科学生的发明专利更是屡见不鲜,有一个在校学生个人发表的论文和专利有十几项,给全校师生作了报告,可以看出学生学习能力很强,尤其是实践能力更强,能把知识与能力融会贯通。

3.4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科学、规范化管理

学校要通过方方面面的努力,通过各种举措的实施,为提高人才质量做好准备,剩下的工作就是管理了,管理也是一种生产力,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为此,学校实施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有力地保证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规范有序进行。对于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校院都有自己一整套的实施方案并且按照此方案认真实施,做到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前期认真谋划,做好规划,形成制度;中期真抓实干,无缝连接,不留死角;后期认真总结,收集资料,做好考核。使得我们的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有特色,内容丰富。在具体细节上,我们还需要深入进去,譬如对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进行抽查,范围还要更广,不仅要从形式上,还要从专业内容上去进行,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可以通过网络系统进行抽查评阅,使得教师能够轻松快捷地进行,克服现在这种传统的模式,提高实施的有效性。

3.5经费的支撑

经费的支撑,要进行专项经费拨付,专款专用的方案,一定要明确,我觉得这一块是一个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现在模式是没有明确,很多都停留在意识上,实际中根本没有做到对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经费保障。这样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会表现出来,各项工作才能切实有效地运行下去[6]。

4总结

作为一所一般本科院校,皖西学院在近13年时间里,乘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势而上,完成了由专科教育到本科教育、由师范教育为主到综合性、应用性本科教育的两大转变,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6年顺利通过了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取得好的成绩,实现了学校中长期发展的第一步战略目标。2013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并取得好成绩;为深化学校内涵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省内同类地方高校中名列前茅。

2013年我校接收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性评估,评估专家对我院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工作提出殷切希望,提出很多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正是我们需要做的工作,学校对工科专业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非常清楚,并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这些问题也是当前我国高校教学管理、教学改革中普遍存在而又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已到了不解决不行的地步,皖西学院正在多渠道研究改革方案。学校对学生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工作非常重视,对此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非常支持,在今年校院两级领导班子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已完成了对2013届毕业生的实习、毕业设计及就业工作总体教学改革的初步试验,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实践证明该方案可行。

项目课题组负责人具有宽厚的专业基础和长期的教改实践经验,具有较强的改革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课题主持能力和研究能力。课题组成员层次结构合理,涉及面较广,大都具有丰富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管理经验,他们参加了工科专业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对我国工科专业的办学现状及课程指导委员会的要求比较了解,教学经验丰富。希望本文的观点能为高等工科本科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标准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l]丁立明,李寒旭.化工工艺专业毕业实习现状与教学改革探索[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2]李国锋,李云龙,张志刚,等.试论高校毕业实习的教学与改革[J].长沙大学学报,2007.

[3]李文红.浅谈高等学校毕业实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

[4]周建平.大学课程改革的“深度”缺乏与觉醒[J].南京:江苏高教,09.1:71-73.

[5]刘星.论政府服务超越”顾客导向”的必然性与可能性[J].太原:理论探索,07.4:106-109.

工科类工业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交互式教学;《产品设计实践》课程;研究方法;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2-0169-02

高校的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在高校大规模扩招的过程中它将关系到中国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也关系到了中国成为自主创新性的国家标准。这也是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以及增加社会实践能力的很好的机会。然而目前为什么很多的高校毕业生在毕业之后找工作却成为了一大难题,不是学了专业知识用不上,而是缺乏实践,缺少的是社会经验。掌握了专业知识这是最基础的一点,另一方面学得也不够深入,再加上社会经验不足,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就业困难。然而“交互式”教学的独特教育和教学效果将会是未来教学的一种新的重要形式,正确运用该教学方式能够增强学生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主动思考问题、探索问题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有效的实践能力。

一、“交互式”概念界定

“互动式”教学和“交互式”教学的区别:

“互动式”是教学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的教学理念在早些年就已经开始运用,它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规划者、组织者,向学生提供问题和资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反应与创造。[1]

“交互式”这个词引用于《工业设计》中的“交互式”设计这个概念,它主要是指人机的一种交互方式,而这里的“交互式”教学它不同于“互动式”教学理念,它主要是指一种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一种交流和学习。

二、“交互式”教学的研究现状

“交互式”教学理论不同于“互动式”教学,它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是以专业和相关专业之间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教学关系的新体系。“交互式”教学以本课程为中心,着眼于和工业设计相关专业之间的互动作用,将交往、互动、相互学习视为教与学关系的基本呈现方式和存在状态。[2]

国内对于类似于“交互式”教学的研究也慢慢开始得到重视和运用,近年来,我国各类工科院校对工业设计教学进行了改革,形成各自的教学特色和适应我国各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3]当前,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工业设计专业院校的教学改革,大都向以课题为中心转变,从而提高学生的设计产品的实际能力,并建立了新工业设计人才知识群培养模式。

教学方式应用于工业设计上,通过采用工作室形式的教学方法,把几个不同专业学生组合到一起,比如机械、材料、电子专业等专业,成立工作室,通过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形式完成导师布置的任务,最终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有些学生通过比赛也获得了大大小小的国内外奖项。这样不仅增加了工作的社会经验,也会让学生体会到不同专业领域的知识。“交互式”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在学到专业知识的同时又能够实践操作,也是一种乐趣。我们在进入新世纪之后,就已经有一部分教学论文的专家开始关注到这个领域了,很多学校的专家或者领导在有关这个方面的课题研究得到一些帮助,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使得这项研究得到了实质性的进展。因此,对于“交互式”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有积极的意义。

三、工业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工业设计在中国已经发展了20余年,在教育的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工业设计专业培养的人才活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而且在国际各种设计大赛中也也获得了很多大奖。工业设计专业的设置呈现多样化趋势,美术院校、工科院校、综合大学、农林院校、师范院校都有设置,在院校内部,既有单独设立的工业设计系,也有设立在建筑学院、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机械学院之下的工业设计系或专业。另外,近年来不少院校设计教育的体系也开始初步建立,部分高校也授予了设计艺术学的硕士及博士学位。据统计,每年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的学生达一万余人。从毕业生的数量上来看,能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但实际上,毕业生毕业后从事工业设计工作的学生和毕业生的总数量上对比,是少之又少,最后只能从事其他职业。那什么是导致工业设计学生毕业后就业难的问题呢?

首先,工科院校的学生大多数没有美术基础,只有进入大学一年级开始才接触到素描、色彩及三大构成等艺术类课程,但是这些也只是短暂的学习,然而艺术和设计感是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熏陶,才能够真正地得到提高,而学生在大学期间不仅仅要学习专业课还要学习基础课程,所以在大学里如果只是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是远远不够的。[4]

其次,工业设计专业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的专业,由于办学时间和国外比相对较短,很多专业还处在摸索阶段,专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体系还不够完善,教学方法传统,忽视培养学生的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另外,对于本专业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也不够深入。

最后,尽管每个工科院校工业设计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在课程设置方面分为三个方面:工程基础课程、艺术类课程和设计专业课程。其中工程基础课程主要是由机械专业的教师教授,由于又受到艺术的影响,所以,对于机械又没有太大的兴趣,导致两种学科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科间缺乏交叉渗透性,学生不能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四、“交互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要想全面推动素质教育,培养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多方面的专业技术的宽口径复合创新型人才,目前工业设计中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要求。[5]“交互式”教学模式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是提高就业最好方法,而且也在许多的高校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如何将“交互式”教学模式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并获得实效。

1.本研究的内容。(1)省内外不同类型高校“交互式”教学方法和应用现状进行调研与分析;(2)对学生和老师进行访谈,找出学生对“交互式”教学的态度及存在的问题;(3)结合我工业设计所在机电学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交互式“教学的步骤和方法;(4)在我校试行以《产品设计实践》课程为例的“交互式”教学;(5)对实践课程进行相关专业的穿插和教学,并给出建议。

2.研究的思路。以增强学生“内外兼修”为目的,主要包括产品的外观设计,同时也要包括产品的内部结构设计,以及了解产品的工作原理,培养他们全方面的工作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最后对省内外不同类型高校“交互式”教学课程方法进行调研与分析,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来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而研究适应本专业发展要求“交互式”教学课程。

3.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通过阅读研究国内外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课程改革动态与发展,特别是有关素质教育、创新型教育与个性化教育。借鉴已形成的教育理论成果,给本课题以支撑和理论依据,转变应试教育思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了前人的经验与结果,认真阅读并吸取了其中的一些相关研究内容,对其发展历程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掌握,让自己对“交互式”教学的理论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文献分析法为此研究提供了大量丰富高质量的信息。(2)调查研究法。本研究对某高校“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情况的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一定的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和材料,了解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的态度。通过访谈记录来找出“交互式”教学课程存在问题和因素。通过访谈可为“交互式”教学的实施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了解了学生对“交互式”教学模式的看法与真实情况,针对一些教师与学生进行访谈,从而充分掌握实际情况。(3)建立试点工作室。通过亲自体验“交互式”教学,经历工作中的观察和对比,在此过程中能真实感受到了师生、相关专业的学生之间的思维的碰撞的学习氛围。同时,在相互的学习和帮助中,也让自身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不足之处,也让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完善自己的专业技能做好准备。

“交互式”教学方法主要是以增强学生“内外兼修”为目的,以《产品设计实践》课程为例,采用“交互式”教学方法,不仅在学生设计产品的外观的同时也可以解产品的内部结构设计,以及产品的工作原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通过建立工业设计工作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对不同参考文献、资料的分析以及对学生的访谈记录,提出具备更有效的“交互式”教学的方法。然而,目前在高校工科教学中,对如何运用“交互式”教学的研究却相对较少,为此本文对高校工科的“交互式”教学问题只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企望对高校工科的“交互式”教学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吕爱民,姚军.高校工科互动式教学的探讨[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06,12(15).

[2]刘东江,李婷婷.对互动式教学应用研究的分析[J].科技咨询导报,2007,4(01).

[3]顾亦鸣,曹玉华,汪隽,徐宁.工科院校工业设计教学模式改革的线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5(25).

工科类工业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工业设计;工程硕士;培养目标;课程建设;交叉学科;设计艺术学;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J50 文献标识码:A

1984年由国家教育部提出、1997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制正式出台,至今已有近20个年头。其中“工业设计”或“艺术设计”方向工程硕士教育在教学模式、课程与师资建设、社会实践方面有所探索,为促使工程硕士教育有更快的良性发展,有必要对此专业方向中有违工程硕士教育宗旨、模糊混淆工程硕士教育与本科以至高等职业教育分工的一些失误现象加以检讨,以期工程硕士教育有足够的品质保证。

一、“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和

“工业设计”的“交叉学科”性质

2009年国家批准了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制,是为了弥补“学术型硕士”实际操作能力差的缺点。就“工业设计”(含艺术设计,下文同)方向而言,这一缺点与国外相比却正好相反:国外研究生读完硕士,就是进入社会设计部门工作的介入点;只有实际操作能力弱或有意于史论学术研究者才进入博士层次的教育。事实上中国的“工业设计”方向“学术型”硕士生弱于实际操作能力的同时也同样弱于“学术型”独立研究能力。其原因之一是“工业设计”的“交叉学科”性质及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还没有得到真正认识,很多时候“工业设计”被看作类似“美术设计”的画图,在课程设置上没有脱出“美术学”的框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在学术理论方面和工学硕士并无二致,差异只在于前者侧重于“实践”,后者侧重于“应用”,工程硕士更侧重于“学术实践”。“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高层次”、“复合型”的“工程设计”人才,“工业设计”的工程硕士就是要能对设计物的“技术”提出要求的人才,是能以“艺术”的能力对“技术”(含材料)整合、匹配,使之成为新的终端产品的人才,远非“图形”(不论是手绘还是CG制作)的制作者。这一点是基于科技史的一个基本史实――一件新产品的诞生首先是有“设想”的“计划”,在生产技术经验有相应累积条件下才可能使“设想”的“计划”有所实现。如蒸汽机早在50年(中国东汉刘秀做皇帝的时候),就有古希腊亚历山大里亚的希罗在他的力学著作中提出了构想,直到17世纪才有了切实的“实践”。1690年(清康熙二十九年),曾做过惠更斯助手的帕潘独立研制成功第一台有活塞的蒸汽机。到了1733年(清雍正十一年),英国约・凯伊发明织布飞梭,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至1782年(清乾隆四十七年),瓦特完善了联动式蒸汽机,使人类生产能力飞跃至一个新高度。虽然如此,瓦特及一大批热衷于“发明”的“发明家”们,并不清楚蒸汽机工作的“科学原理”。过了60多年,到1843年(清道光二十三年),才有焦耳测定出热功当量,使“技术”有了“科学”的依据,也从此使新“技术”的产生、更新加快了速度。“技术”更新的速度加快,“工业设计”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设想”的“计划”既考虑到对已有“技术”功能的应用,也往往在“设想”中会提出超越现成“技术功能”范畴的新的“功能要求”,这就突出了“工业设计”和“技术开拓”的互动关系。20世纪是机械工业、电子、微电子工业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各门类新技术的终端产品在人类生活、生产领域普遍应用,人类生活与生产形式的改变速度加快了,“工业设计”与“技术开拓”的互动关系越趋紧密,20世纪也因此被称作“设计的时代”。以“手机”的“工业设计”为例,当“设计”要求其厚度不超过9厘米时,会引起一系列零部件体积的改变。如芯片的厚度要压缩,又带来封装技术的改进。其结果是“技术”突破自身已有的“工艺”模式,出现新的“技术”与“工艺”。计算机最初由主机、显示器、键盘组成,学过设计的乔布斯向他的技术主管提出要制造出一种“可以在牛仔裤上操作游标”的工具,结果是产生了“鼠标”。从这点说,“设计”催生了新技术、新产品的诞生――“工业设计”为技术的再突破提供了“路标”的作用。从技术自身更新的方面说,不同的技术有不同的应用功能,“工业设计”可以对不同的单项功能技术有目标的整合和匹配,推出新的多功能应用价值产品。仍以手机为例,手机的产生最初是希望有可以不依赖“有线”而更自由方便的通话方式,经过科技的努力制造出“蜂窝”式结构的讯号传播网络,“手机”的诞生有了可行的基础,于是出现“语音”通话的“大哥大”。“工业设计”再整合已成熟的其他技术功能,很快使单一“通话”功能的手机从无线通讯技术兼有网络光纤技术,拥有摄像、录像、录音,及文字、图像网络传输等一系列电子、微电子技术功能;“手机”从此不再仅仅只是通话的工具。这种整合技术功能的“工业设计”在工业社会发展之初就开始了,1867年,法国莫尼埃发明了新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解决了金属与“土”的有效配比,为超高建筑的平面、立面艺术设计提供了可以应用的成熟的材料技术条件,于是就有了1931年第一座摩天高楼――纽约帝国大厦。公元前的苏美尔人发明了“轮”,改变了此前的搬运物体方式;到1893年,麦基尔・派德森发明了自行车,把“轮”的“技术”作为基础,整合“齿轮传动”、“方向控制”等“机械”方面技术,设计出安全便捷的个人交通工具。今天“自行车”的“工业设计”仍然新产品层出不穷,原因在于“工业设计”就是具有不断整合、挖掘多种“技术”的“实用价值”,并使之成为“衣食住行用”各领域终端产品的性质和能力,满足“人”对丰富生活内容、提升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即便是农耕手工业时代的“工艺美术设计”,其宗旨也和工业社会的“工业设计”一样,都是“提高人的生活品质”,只不过前者的速度缓慢。所谓“生活品质”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产品功能带给人们实际生活的“物质”性的安全、便利;另一个是产品形态带给人们“精神”性的愉悦、舒适感。“衣食住行用”的生活领域有各自不同形态的产品,有不同的使用功能,为“人”所用,最终改变的是“人”的生活方式。如桌、凳、椅的“高家具”,改变了中国汉唐以前千余年的“坐”、“卧”方式;釉瓷器的出现,提供了更易于清洗的饮食器具,但真正取代陶器,成为乡镇普通人家的餐饮器,还是近100多年的事……所有这一切虽然都在不同方面提高了人的“生活品质”,但“提高”的速度非常缓慢。尽管如此,还是反映出不同材料和技术,都是在“艺术设计”的统筹下才成为可用的产品形态的历史事实。如果“技术”只停留在经验层面,“科学”只囿于实验室范围,技术和科学的社会意义就难以展示。“工业设计”则以终端产品形态把技术、科学的社会意义、经济价值“实践”化,所以工业设计是科学技术“实验室”阶段的后续或“前导”(提出功能要求由技术部门解决),和“科技”研发同属一个系列,也是工业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之一。“工业设计”包含了“艺术设计”与“技术完成”两部分内容,是“艺术”与“科技”的“交叉”,也是“文科”和“工科”的“交叉”。工业社会的“工业设计”中的“艺术”部分和农耕手工业社会的“工艺美术设计”不同,“设计艺术”在这里已经成为“设计”的一种“方法论”而自具完整体系,前期从市场调研分析开始,定位产品消费要求、产品功能到材料选择,然后出概念图、效果图、文案编写,再出模型,形成一个“程序流程”;其中结构图、施工工艺图一般由相关技术人员制作。如上所述,“工程硕士”培养目标是“高层次”、“复合型”的工程人才,在“工业设计”方向来说,即是有统筹匹配、整合运用不同技术能力,具有“艺术创意”基础和相应艺术表达能力的设计师、工程师。与之相应的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人才是技术操作熟练的技师,即“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参见教育部《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至今已“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中包含了“CG”(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制作技师,为“工程硕士”的“工业设计”培养配备了足够的社会人力资源。

工科类工业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文章论述了如何通过美术教学加强美术技能训练,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开发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智能,提高审美和绘画能力,为他们今后进行产品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工业设计是一门发展迅速的新兴学科,隶属于艺术设计学。它将科学与艺术相结合,其核心是对工业产品的功能、材料、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处理、装饰等要素从社会的、经济的、技术的、审美的角度进行综合处理。既要符合人们对产品物质功能的要求,又要满足人们审美情趣的需要,还要考虑经济等方面的因素。工业设计的这些特性,就要求工业设计人员应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发明创造能力,对产品美学功能的鉴赏力,对设计构想的表达能力,以及审美性的表现能力,这样才能更好进行产品设计。

美术教学是培养工业设计人员具备完美的设计构想的表达能力以及审美性的表现能力,使其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从感观角度对产品进行全面把握的重要教育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更多的要求产品能够给他们带来视觉的享受。这需要我们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其扎实的审美能力、提高艺术素养。

但是,从目前工业设计专业的基础美术教学现状看,学生的造型、审美能力、艺术素养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创造性的构思能力以及具有审美性的表现能力是目前工业设计美术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怎么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审美能力,并教给他们正确的观察方法,启发形象思维,促进创造性设计思维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艺术修养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到处都有美的事物存在。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发现它们。正如罗丹所说“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由于生理、教育与生活环境等各种原因的影响,有的人对于美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在很多事物中都能发现美,并产生很明确的审美体验。很多伟大的艺术家之所以创造出了优秀的艺术作品,一个前提就是他们都具有很高的审美敏感性。

美术教学可充分发挥其特有的认识功能、审美功能和形象表达能力的训练,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使受教育者通过美术教学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以美引善,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以美启真,增强学生的智力;以美怡情,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1]

目前我国的工业设计专业教育模式分为艺术类和理工类。艺术类学生有较好的绘画基础,有较好的艺术氛围,他们在审美能力和表现技法上要高于工科学生,而工科学生在入学之前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美术教育,在这些方面明显要差一些。针对学生自身的特点,可开设内容不同的欣赏课程,帮助学生在对艺术作品的欣赏、鉴别与评价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在欣赏教学中,最有价值的不是艺术作品本身,而是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想象与再创造。

在欣赏教学中,应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在教学中也要融入学生感知意念,加强对美的互动交流。马克思说过:“如果你想欣赏艺术,你必须成为一个在艺术上有修养的人。”虽然每个人的审美经验不同,但多给他们感悟艺术的机会,对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是十分有利的。

在欣赏教学中注意联系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艺术设计之间相融合之处,联系与艺术设计的形式要素相通的地方来进行欣赏讲解。如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在现代包装设计、平面设计等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巧妙地将中国书画中“意象”应用到现代设计中;京剧脸谱艺术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等等,在欣赏中有意识地开阔学生的设计思路。

二、通过美术教学,加强美术技能训练,提高美术能力

在具备了基本的美术素养后,学生还需要有一定的美术语言来表达设计构思。美术技能的教育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造型能力,通过训练学生在对形、色、体、质的概括和处理上会比较得心应手。

对于有一定绘画基础的艺术生来说,可以改变传统的素描、色彩课程,变其为设计素描和设计色彩课程。在进行素描训练时,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进入课题内容,如对实体进行拆分切割,用微观特法表现对象,对拆分的形体进行描绘,追求肌理纹样,图形特征、质感量感的变化。这些训练不但能够使学生理解物体的大小、厚薄,还可以懂得物体实质和内部构造的关系,对将来进行产品设计很有帮助。还可以采用“半写生半创作”“意向开拓”、“命题式教学”等新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训练。这些训练侧重设计素描,穿插传统素描,可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力、观察力、想象和表现力,有助于艺术与设计的联系,有助于创造力的开发,让学生力求做到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由感知错觉走向理知精确。[2]

对于没有任何绘画基础的工科学生来说,就要从最基本的形体的结构训练入手。通过结构素描来分析物体的形态结构,找出其形态与结构的关系、节奏韵律和构成规律,从对形态认识和理解到创造,达到培养和提高造型能力的目的。首先让学生了解素描的基本知识,作画步骤、透视原理、正确的观察表现方法等。教师可通过边给学生作范画,边讲解的方法,让学生快速入门。由于学生初次接触绘画,会有一定的抵触心理,教师应正确引导,向学生讲解结构训练与设计的关系,及其重要性。后期可侧重设计素描的训练,着重表现形体的结构、材质。

三、通过美术教学,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从一定程度来讲,设计的过程就是一种创造的过程。设计不但要创造打动人的视觉形象,还要创造一种高效的信息传达方式。一个设计作品是否具有创造性,决定了它是否具有价值和生命力。人们之所以会提出对某一对象进行设计的要求,往往是希望看到新的形象、更有效的工作方式或信息传达方式。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能主动的在设计中求新、求变。同时,人的创造意识是创造活动的基础。人的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和创造力是倍受推崇的人类智慧要素,这些要素的发展是通过教育来促进的。

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是将制作力等同于创造力,以为让学生从无到有地画出一幅画或制作出一件雕塑和工艺品,就培养了创造力。照着对象,模仿他人,或自己寻找契入点,都可以完成一件作品,但其中的意义却相差甚远。

我们对美术基础课程的设置,不能仅只是使学生能精确的描绘出客观对象,而是在这个基础上,能有所创造,创造出自己的风格、创造出自己表现美的方式以及自己对某一事物的个性化理解。在美术教学中,应按照联想、想象、创造的思考顺序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命题创作绘画、默写等手段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方法,在课程中可适当增加学时,来达到训练目的。在讲授美术知识时,提倡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可采用一个问题多种答案或多种解释的具体做法;在美术技能指导中,应允许学生进行自由表现技法。教师应从“主宰”的位置上走下来,正确培养、鼓励学生的创造意识,侧重传授一些规律性的知识,引导、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工业设计专业的美术教学应着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设计表现能力和设计思维能力上下功夫,通过美术知识的学习能够为今后进行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工科类工业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专业特征;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6-0141-0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十三五规划再次将创新创业提上日程,党的十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做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可见创新创业对我国发展之重要性。高校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后备力量,培养高校学生的发展创新创业意识,促进高校提升其创新创业能力是整个民族的必修功课。然而高校在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笔者将以经管和工科类专业为例,分析基于高校本科专业特征的创新创业模式,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方面存在缺陷

目前,各大高校都响应十三五号召,陆续开展创新创业相关课程,但同时也存在以下问题:

(一)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数量不足以及信息不对称现象

据调查,常州市高校都有邀请名师来校做创新创业教育报告,各学院组织学生参观创新型企业,并且部分学校也开设了创业学、职业生涯规划之类的创新创业类课程。除这些平台之外,针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平台寥寥无几,创新实验室等开放式平_设置较少。高校创新创业任务大都取决于学生自己的主动性。

除此之外,调查报告显示,学校不能完全了解学生的具体需求和兴趣所在,虽然多数高校在创新创业实践方面做出了很多尝试,例如建设创业者网络家园、举办高端企业家讲座、提供免费创业电子期刊等,但是由于宣传不到位,绝大多数学生不了解甚至根本不知道各类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大大降低了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

(二)专业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差异

各专业都有独立的教学计划和具体的培养模式,以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以常州部分高校为例,经管类专业和工科类专业在课程培养和学科竞赛体系方面具有很大差异。

经管类专业注重社会实践,高校在制定培养计划时大多只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就业能力,宏观微观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课程占有极大比例,但是缺乏创新创业类课程。对于培养逻辑思维的数学类学科,相对于工科类专业,教师会放低难度要求,这对于培养经管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都具有一定的限制性。

相对于经管类专业,工科类专业在理论和科研方面投入精力较多,本科毕业后继续深造的可能性也较大,因而在课程设计等培养模式方面,高校更注重培养工科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大学物理、计算机等学科为必修学科,却很少涉及经济管理类学科,其管理沟通能力和撰写论文的能力相对于经管类学生也是大大缺乏的。

(三)学科竞赛差异

专业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局限性必然会引起经管和工科类学生在参赛类型方面的差异。经管类学生大多参与ERP、商道和创业之星等与企业模拟运营操作有关的比赛,而对于数学建模、工业设计大赛等具有工科特征的比赛望而却步,工科专业类学生则与经管类学生恰恰相反。经管类学生大多重在“创业”。经管类学生由于较注重就业与实践、继续深造比例较少,因而在参加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挑战杯比赛时,多注重于培养创业能力,项目申请书主题普遍倾向于创业计划书。除此之外受专业能力限制,其科技基金项目也多倾向于调查报告类。工科类学生则大多重在“创新”。由于科学技术等专业知识丰富,工科学生多注重于“创新”并以实际科研成果为参赛作品。专业特征的差异引起学科竞赛的差异,这对于培养高校学生的综合创新创业能力是不利的,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决定了不同专业学生的创新方向和创新模式。

(四)导师团队缺陷

以常州高校为例,学校为部分优秀学员配备了相应的导师,有助于培养其学术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但另一方面,从配备模式出发,学员只能在学院内部跨专业选择导师,不能跨学院选择导师,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学员跨专业跨学科培养自身的科研学术创新能力;从导师自身实践能力出发,绝大多数高校教师毕业后直接留校工作,缺乏社会实践经验,而且创新创业话题在近些年才被推向,多数导师在学生时代并未真正接触创新创业类训练项目,因此导师在指导学员参赛时仅从理论出发而缺乏一定的实践指导。在培养计划方面,导师大多仅起引导作用,导师在做项目和发论文时一般只会交给学生非技术性任务,学生不能从真正意义上接触到核心内容。大多学生能否真正培养其创新能力则取决于自身兴趣和努力。

(五)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呈现出波动性、功利化倾向

创新创业平台、课程体系、竞赛体系和导师团队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得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已经大打折扣。除了学校制度方面存在的局限性,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培养对象,高校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目的性也值得商讨。

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学生抱着为参评奖学金、获得荣誉或保研加分等提高自身就业或升学竞争力的目的参加创新创业活动,只有少数学生是为了通过参加活动来提高自己的创新创业水平,而希望通过比赛获得对自己的创新创业方案支持的学生人数更是微乎其微。缺乏兴趣、目的性强和功利化趋势使得学生难以深入创新并发挥潜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比赛和训练项目的效果,并且偏离了活动最初的目的。

二、对策与建议

基于不同专业特征所存在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差异等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一)组织管理

为大力响应国家创新创业号召,顺从社会创新创业趋势,学校方面应该在针对不同专业特征设计学生培养方案时,多考虑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能以专业特征为标准降低其他类学科的难度。

(二)课程体系

从长远来看,在设计不同专业课程体系时,应鼓励学生在选修、辅修甚至修双学位的同时兼顾经管类专业和工科类专业的课程,主动为不同学院增添其他学院的相关专业课程,以弥补各专业自身的不足。学校应增加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并将其列为必修课程,增加创新创业平台数量并保证其开放性,在一定的强制力下使更多学员接触创新创业、增强创新创业意识,促进其主动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三)导师队伍

高校在为优秀学生选择导师时,应为同一学生配备不同学院的导师进行交叉培养;在学科竞赛和创业比赛方面增加创新创业方面的导师,可以以更快的速度引导更多学生进入创新模式。

(四)项目拓展

学校应引进更多比赛项目,大力宣传、鼓励并培训有兴趣的学生参与相关的创新能力竞赛。其次,学院应主动组合不同专业学生组建创新队伍,使其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共同发展,真正培养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减弱功利化目的,真正为向社会输出相关人才做准备,实现学生、高校和社会的共赢。

三、结语

在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社会主流的时代,高校学生无疑是创新创业活动的新鲜血液,高校则是为社会制造和注入新鲜血液的心脏和血管。各大高校只有针对不同学院专业特征综合培养各专业各学科创新创业型人才,促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实践结合、工科与经管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课程学习、创新实践、创业就业的内在关系,才能使营养的血液注入社会,为社会创新创业发展做出长远持久的贡献。

[ 参 考 文 献 ]

[1] 石伟和.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22):91-92.

[2] 陈帆,张鹏.工科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249-250.

[3] 顾骅珊,汪浩鸿.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5):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