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夺冠观后感

夺冠观后感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夺冠观后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夺冠观后感范文第1篇

   《夺冠观后感

  中国女排精神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女排精神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之后的经验总结,是一种不骄不躁、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它诠释的是"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遵法、团结友好、坚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这种精神曾是时代的主旋律,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影响了几代人积极投身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当中。

  这是一种永远也不会过时的精神。在我们干事创业的过程中,就少不了这种精神,要把这种团结协作、不拍困难、无私奉献的精神贯穿于自己的工作生活中。要相信,他人能够做到的,经过努力,我们不仅能够做到,而且可以做得更好。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挡水击三千里”的气概,我们就能迎难而上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创造出让人民满意的新奇迹。如今我们正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阶段,很多难啃的“硬骨头”在等着我们,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定信念,永不放弃,我们的伟大事业就一定能够成就圆满。向中国女排学习,学习她们顽强不放弃的生命力。当生活中遇到困难或者工作遇到棘手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应该学会顽强抵抗,不轻言放弃,持之以恒,战胜一切困难。向中国女排学习,学习她们拼搏不服输的精气神。生活不可能—帆风顺,总会有坎坷困难,在青春年少时,应该时刻保持不服输的精神,勇于拼搏、创造,披荆斩棘,创造一个又—个奇迹。

  向中国女排学习,学习她们吃苦不怕累的战斗力。人生有苦也有甜,想过舒服的生活,就得吃得苦中苦,应该用汗水和泪水,刻苦钻研,苦中作乐,耐得住寂寞,无所畏惧,迎难而上,勇攀高峰。

  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应该不言辛苦、踏实肯干、勇于创造、奋力拼搏、铭记初心、牢记使命,要向中国女排学习,将女排精神融入生活、融入学习、融入工作、融入人生,用顽强拼搏为祖国繁荣昌盛、实现伟大复兴,从强起来到站起来贡献自己的力星,创造更美好的明天、更幸福的未来。

   《夺冠》观后感

  五星红旗在奥运会的赛场上又一次响起来了,我那颗激动心也跟着飞扬起来了。

  看着12个美女,她们身着中国红的运动服,胸前挂着金光闪闪的金牌,手里拿着奥运会的标志物,那神采飞扬的情态简直让我羡慕,让我鼓掌,让我的心儿飞翔。

  回顾这些年来她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多此激励我走过坎坷,走过泥泞,走过风雪。

  今年的暑假我跟随着女排的身影,和他们一起决战了小组赛,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今天的决赛。女排的精神依然在姑娘们身上闪烁:责任降临用肩扛起,对手凶猛智勇还击,X了再爬起来迎战,抓住机会猛了反击,一轮轮的对战,一场场的较量,一次次的置换,一天天的煎熬,他们在场上的姿态是昂扬的,信心十足的,让国人看这就心安。

  那个郎指导,手握圆珠笔一点点的圈画勾勒,她是在在针对球的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她站起来了,她的右手中指向了左手掌心,她申请了暂停,她把刚才自己观察到的球情和队员进行了现场指导,就是这一指导往往场上就出现了转机,队员们由衷的佩服,分数显示出她的判断力,当发现个别球的意外情况时,她会声嘶力竭的呐喊,知道她的队员听见了她的声音,你看,她又拿起水瓶喝水了,那是在湿润那嘶哑的喉咙。

  联系她知道的三界奥运会,取得的成绩时三连冠,有人称她是郎帝导了。

  是呀,三连冠,这在奥运会历也是不多见的,更何况她是领着一个12人的队伍。

  中国女排的三连冠,这个成绩的取得传承了华夏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在关键时候压不弯,踩不扁,挤不碎,打不垮,顶得住,抗的起。

  中国女排我向你致敬!

  《夺冠》观后感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代表中华民族,这场球如果拿不下来的话,你们后悔一辈子。”电影院中,小孩子们不再窃窃私语,所有人都紧盯着面前闪烁的荧屏,屏息敛声。

  “中国队获得了世界杯冠军!她们成功了!”电影院依然安静,但我从身边人急促的呼吸声中可以听出他们内心的激动。我也心潮澎湃,如果不是在电影院里,我真想站起来鼓掌,大声为女排喝彩。看到队员胜利,主教练默然不动,眼眶却悄悄湿润,更是令屏幕前的我也鼻子一酸。

  但是在欣喜后,我心中却有一丝淡淡的担忧。影片中一句话恰可以说出其根源所在:他们不可能打一辈子球的。哪怕获得了奥运会冠军,一个运动员又有几个四年?等度过了短短的黄金年华,后面漫长的人生又该如何面对呢。不是所有队员都可以像郎平说的一样成为主教练、真正为体育献出一生,大多数队员都是在年龄变大、体能下降后便退休,无人问津。

  从“流血不流泪,掉皮不掉队”这句口号中蕴含着坚持不懈的高尚精神,但也能看出运动员们训练多么艰苦。当把自己最珍贵的青春时光都花在训练上,不顾其他领域与知识,等到年纪大后无法参加体育,落得一身病痛,也没有其他事物可供消遣,是多么无聊与痛苦啊。当然,我不了解真正的体育机制,这只是我的猜想而已;国家也一定会给运动员们补贴与慰问。只是奠定精神世界基础的那几年,一旦错过就再也无法弥补吧。

夺冠观后感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民歌 文化 继承 发展

2015年5月20日,在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厅,很荣幸能够亲耳聆听一场由中国音乐学院牵头,中国民族艺术传承与传播协同创新中心主办,浙江师范大学承办,以“中国民歌知多少”为主题的民族音乐会。“民歌知多少”系列活动是中国音乐学院为响应国家“高雅艺术进校园”的号召,弘扬中国传统人文精神,让学生在中国传统民歌中,感受国学与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当晚的音乐会是由我国著名的指挥家曹文工先生担任指挥,演唱内容为中国各地比较经典的有代表性的民歌,通过民族乐队伴奏的形式,还原音乐的本真,给予我们视觉听觉的双重震撼。

一、民族民歌的推广

民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辈留下的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谓“民歌”,是指在中国的土地上,由各个地方的老百姓,在劳动生活中把自己的所思所想,用本地区的语言编成歌词,以演唱的形式表达出来。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民歌是在劳动、生活中运用音乐来表达内心情感的形式,它是经过一代代的口传心授和后人的编辑整理,留存下来的伟大文化遗产。各个民族自身独特的魅力,浓厚的地域人文风情,使民歌与当地的人文风俗一脉相承。

“中国民歌知多少”音乐会取部分有代表性地区的民歌为主要演唱内容,从土家族民歌《龙船调》、Eiyoyi组合侗族大歌无伴奏《布谷催春》到异域风情的新疆民歌,可谓给观众带来一场中华文化展示的音乐盛宴。侗族大歌的对歌一般都在重大节日出现,或者是村寨之间交流时农耕期间劳作时,侗族大歌则通常用于青年男女初识相恋或结下良缘的有效途径,也是侗族青年传承本族优秀传统、了解历史发展进程的一种方式。陕北民歌是历代陕北劳动人民生活的结晶。信天游是流传在中国西北广大地区的在黄土高原上一种民歌形式,是陕北人民的精神伴侣,在传播音乐的同时也传播了本民族的文化。由于各时期历史的需要,各个民族在社会和文化、地域和习俗迥异的各个方面,使得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内容和形式,各民族都应该尊重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自己独有特色的音乐文化。我们应从各民族中归纳出有鲜明特征的元素,以便纳入教育领域,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代代相传。

音乐会中有一首《天乌乌》。《天乌乌》是流行在闽南一带的一首台湾民歌,属于儿歌童谣类。对于这首乐曲,了解它是通过在新加坡歌手孙燕姿演唱的《天黑黑》,《天黑黑》中就加入这首《天乌乌》,作为小时候外婆唱给她的民歌引入。这不禁反思,作为音乐学习者,中国民歌我们知多少?

从演唱曲目来说,如今大多数的演唱会都追寻西方的模式,民族化的形式屈指可数。更有的年轻人对于我国传统民间音乐、戏曲、曲艺漠不关心,对于传统文化和中国作品无知、无视的情况严重,音乐教育责无旁贷的责任是弘扬民族精神,作为年轻新一代的我们,更是有责任继承和发展本民族的艺术。

二、民乐伴奏形式的触动

在高校的音乐教育中,已很难看到民族器乐与民族声乐相融合的情景,民族声乐伴奏方面,目前主要集中在交响、钢琴、MIDI也均用于舞台演出,而在教学中大部分都是钢琴。由中国音乐学院出演的“中国民歌知多少”音乐会却给了我们视觉的冲击――民族乐队。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史中,伴以民族器乐的民族声乐表演比比皆是,许多体裁的命名也与其伴奏的乐器有关联,更有甚者直接以伴奏乐器来命名的如:《胡笳十三拍》。语言是文化的媒介,不管经历多少年的风雨洗礼,语言一直以本民族的标志存在着。而声乐是带音乐的语言,通过音乐语言的形式向听众传播民族文化。而乐器绝对是地域性、民族性的另一个标志,提到马头琴就会想到蒙古,提到芦笙就会想到侗族,提到伽琴就会想到朝鲜。器乐的形式是对人声和自然声响的模仿,在长期作为伴奏乐器的过程中又逐步分离出,最终形成一种独具魅力的纯乐器演奏形式。中国民族器乐均出自天然材质,它的发声体、共鸣体与中国人歌唱相辅相成,有学者说过:“器乐伴奏就是通过奏出的‘腔’、‘韵’与人声的统一,来表达中国传统美学趣味追求的情韵。”①在我国各地域的声乐艺术都有其特殊的韵味,而当地的民族乐器就起着烘托作用。就像用板胡拉京剧,用京胡拉黄梅戏一样会让中国人感到可笑和不解。但是在这中西文化交融的今天,我们已经做出了主动性的改变,我们已经适应西方音乐,让中国人学会用西方的耳朵“钢琴”去聆听“中国的声音”。我们所有的音乐学院,余音绕梁的人声和钢琴声,使得我们的学生和老师都已经适应这种载体形式,音乐会上也是选取做钢琴为声乐的伴奏乐器,我们已经渐渐的淡忘了我们民族乐器。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位音乐学者去国外访问,当地人问:“你会演奏什么乐器?”答:“钢琴”,又问:“还会什么?”又答:“小提琴、吉他。”“噢,我们也会。”当地人回答。这个故事是否可笑,交流的基础是因为相异魅力的存在,否则就会出现尴尬局面。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随着西方文化迅速扩张,文化逐渐形成融合的局面。如果我们没有对民族性有足够和恰当的重视,文化的认同将会受到极大的危机。更有人认为:今天所面临的文化全球和百年前的统治殖民一样,正在逐渐破坏着各地的传统文化,抹杀民族身份,这何尝不是一种“文化侵略”。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的碰撞时期,如何把握住继承弘扬民族文化,恰到好处地吸收外来文化中的优点来发展民族文化,这个度的把握对我们是一种严峻的考验。

三、发展与继承的反思

声乐艺术不仅是演唱技术,而且还包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声乐作为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形态载体,要继承和发展我国的声乐文化。它通过优美的旋律,诗意化的文字给予听众视觉和听觉双重享受,领略民族文化的精髓。高师作为我国民族声乐发展的动力来源与重要阵地,培养民族声乐发展的教师人才,为我国的民族声乐的继承与传播奠定基础。高师音乐教育培养的声乐人才,除了要具备一定的演唱技巧外,同时还必须具备践融中国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气质。

(一)科学的发声方法

我国民族声乐从发展到现在的进步是不得不承认,音域上的难题一直阻止民族声乐的发展,在融入美声科学的发声方法解决难题的同时,也培养出一批能够驾驭高难度民族声乐作品的优秀歌唱家,这对于民族声乐自身的发展也是一个新的转机。但在声乐演唱和教学中过多追求声乐方法而忽视对民族作品风格和地方韵味的把握也成为现今最大的问题。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曲折与前进的统一,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如果学习者只是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的模仿盲目效仿,根本没有进行深一步的思考,那就个“没有灵魂的机器”。音乐教育责无旁贷的责任是弘扬民族精神,作为年轻新一代的我们,更是有责任继承和发展本民族的艺术。

(二)独特的风土人情

独特性是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标准,临摹百年应当画出独有韵味。我国的戏曲艺术至今都能经久不衰的站在国际大舞台上,充分证明其自身的独特性。同样,现代民族声乐要独占舞台就得具有自身独有的个性味道,否则就算演唱具有民族特色风格的乐曲,演唱效果出来也是“一碗白开水”。众所周知,很多地方小调都带有地方特色,对于民族声乐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地方戏曲,对于演唱当地民歌有画龙点睛之笔。像东北民歌《丢戒指》等,要演唱这一类型的地方民歌,不妨先学东北的“二人转”“莲花落”;湖南民歌《洗菜心》就是一首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想唱好这具有浓郁风格的湖南民歌就得学唱花鼓戏。如果民族声乐专业的学生吸收传统民族音乐元素的营养,每人至少能掌握一两种扎实的戏曲或曲艺的功底的时候,有助于他们在演唱这类型的地方民歌对于风格和韵味的把握。

(三)本土的服饰乐器

地方民歌从穿着到语言,如果用普通话,演唱长调穿上西服,估计和我们听朝鲜民歌、藏族民歌、土家族民歌穿上华丽的晚礼服是一样的效果。只是让我们知道了这个歌曲的旋律走向、歌词内容。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服饰和语言,声乐演唱应该是让我们知道每个民族每个地区民歌特色,而不是知道这个地方、这个民族有个民歌叫什么。一首民歌的产生也是和当地的人文风俗息息相关的。民族声乐的意义是讲述什么样的水土养育这样一方人。不同的地区有自己独特的乐器,例如新疆有自己的冬不拉、蒙族有马头琴等,最初的民歌产生也是无乐器伴奏,或用当地自己的乐器来伴奏。

四、结语

笔者很荣幸的聆听了音乐会“中国民歌知多少”,在欣赏音乐的同时牵引我们不断的反思。民族声乐应该保留住原始的本质,不应该在改变的过程中丧失自己的本源。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产生出许多的大师,他们真正的做到“洋为中用”,就算是常年在外学习的华侨,在那个年代都怀有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厚自尊和自豪感,他们没用轻视中国文化,他们的艺术实践融合了中国的文化,他们向世界传播着本民族文化。

在世界文化多元的今天,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外来的文化碰撞之后,我们得以为傲的千年文化还有多少,一个民族存在的标志是它的文化还存在,而不是它的人民还存在。当它的文化被消灭了,民族也就从此消失了。声乐作为先辈留下的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具有普遍性和感染性的音乐表现形式,有的专家呼吁:“不要让失去文化涵韵的复制毁了年轻的一代。”高师作为基础教育输送人才的母体,更是要继承和发展本民族精神的艺术形式。我们应该在借鉴了西洋美声唱法的经验的基础上,坚持本民族演唱风格和传统民族声乐艺术,做到传统为本尊重本土文化,去粗取精吸取优良精髓。

注释:

①李杰鹏:《传统民族器乐与即兴演奏》,《中国音乐》,2005年,第2期。

参考文献:

[1]郭建民.从对“韵味”的追求,看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J].中国音乐,2002,(04).

[2]梁佶中.民族声乐的润腔艺术[J].民族艺术研究,2004,(05).

[3]丁义.透视中国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声、情、字、味、精气神”[J].中国音乐,2005,(02).

[4]令胡青.不用民族乐器伴奏是更好的事情吗[J].中国音乐,2013,(04).

夺冠观后感范文第3篇

想必这部有趣的动画片是人人皆知,他是讲述了主人公大雄与多拉A梦之间发生的精彩故事。我最佩服多拉A梦,他这么聪明,因为,大雄经常让人家欺负,他都会为他想法子,来帮助他。还有一次,多拉A梦、大雄、技安、静香和阿福一起去拯救狗王国的人们,在途中,他们遇上了好几次麻烦,都是多拉A梦用他那先进的道具来化解这一次次的困难。真实了不起,如果是我,可能看见眼前这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早已吓晕过去了,更别说反抗了。

我也是十分崇拜大雄,为什么呢?可能大家都觉得大雄是一个没用的,学习又不怎么好,又不听话,又老是被别人欺负,只会依靠别人的人。而我却不这么想,他只是一位平平常常的小学生,却有惊人的胆量,他陪着多拉A梦一起度过了这么多不可思议的历险,去拯救那一个个奇怪的地方。如果换成你,你敢像他那样吗?所以我十分崇拜他的胆量。

技安,我可不大喜欢,因为,他经常仗着自己个头大力气大就去欺负那些小同学,可是有时在冒险中又少不了他,可是总的来说,我不喜欢他。

夺冠观后感范文第4篇

一、我理解的此次演唱的“民歌”

“民歌”,在中国的土地上,由各个地方的老百姓,在劳动、生活中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用本民族、本地区的语言、方言编成歌词以演唱的形式表达出来,具有很强的地域人文风情,内容大部分是发自内心、触景生情,讲述一个小故事、向往美好的爱情、歌颂美好的事物、劳动的喜悦、当地的风俗习惯……用歌声把它们传达出来。经过世代的演唱、传承,一代一代口传心授把它继承下来,后由当地的民间艺人或文艺工作者经过采集收录记录整理出来,留给我们后人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但是谁也无从考证第一个演唱的人是谁。由于在传承中,不同的歌者演唱会存在一些不同的处理方式,所以在记录的时候也会有不一样的版本。记录的时候采用简谱纪录,因为不同的歌者起音也不一样高。

很有幸听到了一首多声部的民歌《打枝山歌过横排》,非常优美动听。虽然和声大部分采用持续音或者几声部平行演唱,但是体现了祖辈创作的智慧。其实在繁祖荫先生编辑的《多声部民歌概论》中已经收集了除几个地区外的大部分多声部民歌。所以这更进一步说明我们中国有自己的多声部民歌。

二、“唱歌”与“歌唱”

这是看似一模一样的两个词,但是我想把本地区百姓唱的歌称为“唱歌”,把学院派的演出称为“歌唱”来区别。

1.服饰、乐器

从民乐队加入的西洋大贝司、低音提琴的混搭,到歌者华丽的晚礼服,到指挥笔挺的西服,真的很漂亮,这是对观众视觉审美享受与的重视与尊重。内蒙古师大的长调老师和马头琴老师与众不同,从穿着到乐器到语言,我们生在内蒙古,天天能听到、看到,我们觉得就是这样啊。但是如果到了外地演唱长调我们的老师穿上西服,估计和我们听新疆民歌、苗族民歌、侗族民歌穿上华丽的晚礼服是一样的效果。只是让我们知道了这个歌曲的旋律是这样的、歌词是这么说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服饰、语言,既然这次活动的主题是民歌的推广与研究,那就不是一场演唱会,应该是让我们知道每个民族每个地区民歌就是这样的,而不是知道这个地方有个民歌叫什么、讲了个什么故事。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首民歌的产生也是和当地的人文风俗息息相关。

不同的地区有自己独特的乐器,例如新疆有自己的手鼓、冬不拉等,我觉得在演唱各地区民歌时不一定要加入一个小型的民乐队,一件民族代表乐器就可以了。最初的民歌产生估计也就是无乐器伴奏,或用当地自己的乐器来伴奏。

2.演唱的“声音”

演唱者声音都很甜美、清脆,很好听。对民歌的处理也很细腻独到,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民歌是从老百姓的生活中创作出来,百姓用自己质朴的嗓音演唱,不经任何自我修饰。所以我觉得这也是民歌区别于美声的不一样的地方。所以我觉得今天我们学院派在训练民族唱法的时候,在自己真声的基础上加入歌唱技巧,也是适应现代人审美的改变。

三、从我的感受来谈演唱

民族唱法,我们脑中呈现的是明亮、甜美、细腻、真实……,估计这也是老百姓喜爱、认可的声音。

我听到过很多人模仿民族唱法,一般都是捏着鼻子,挤着嗓子唱,其实则不然。

如果唱歌有5个支点,我们把这5个支点划分为颈部、后背中点、后腰中点、腹部、胸上面。民歌就是把支点变靠上,腹部的支点可以省去,但是声音还是通畅的,声音听上去变浅。在口腔内部也有细微的变化,我觉得要想唱出这种细而甜的声音,应该采用靠前唱法,笑肌抬起,上牙露出,感觉上声音从硬腭鼻子眉心向前出来,感觉横向的东西很多,感觉嘴里的空间变窄,由于支点变靠上所以歌唱通道变短变窄也是产生甜美小巧声音的一个原因。声音没有向两端延伸,就在胸往上那一段。感觉面前有一张纸,每个字都像针一样穿过那张纸。民歌的语言很琐碎,所以也得去咬字,就感觉是把每个字都喷唱在牙齿上。而且舌头也是紧紧抵在牙齿上。金铁霖老师提出的哼、开、点、叹,完全吻合,就是在一个点上做文章,感觉就是盯住一个点,所有的字都在一个点上喷出来。给我的感觉这个点一定是面部硬腭或者是鼻中间,并且路线应该是从上前方向的抛物线。民歌都是朗朗上口,它的可唱性很强,音域不宽,结构简单,五声调式,但是民族性很强有很多的前缀、后缀装饰音等,要求很细腻、委婉。如果抻开了唱就失去了地方的特色。这也需要拿捏着唱。但是当晚女歌手的声音都很小,不具有穿透力。这也是声带使用过多的原因。由于一个系统训练出来的学生,所以听上去真的是“千人一面”。但是我觉得既然演艺的传统的民歌,我觉得这样唱很好。他们的表演风格都一样,包括笑都一样,僵死,这也许就是学院派的悲哀。我从土豆网上听了10多个女声演唱《洗菜心》,我没看我以为是反复播放呢,后来一看不是一个人,但是声音、处理一模一样。

四、从科学上来分析他们的演唱方法

声乐中有不同的歌唱方法,而不同的唱法原理是一样的,只是每个唱法运用有区别,下面我们就用现代研究结果来解释一切发声现象。声音是振源体振动通过媒介传播产生,人的嗓音也是通过气流冲击声带而产生的声波,属于“簧管发音偶组”现象。 “簧”就是指我们的声带,就是声源,气流冲击声带,使声带产生振动,而由于每个人的声带都不一样,薄、厚、长、短,振动的部位是中间振动或是边缘振动,发出高低不同、音质不同的音。民歌者的声带应该是短而薄 ,并且大量使用声带真假混声。

“管”我们分成两个管,通过它们的协调工作来发生作用。基因管和泛音管,即小管和大管。这就是歌唱的声道,在这里会产生“贝努里效应”,可以使发音管变细变长,振动频率变高,音高变高,产生充分的共鸣现象,基因管可以在歌唱时产生2800~3200赫兹的共振峰,具有很强的穿透力。这个泛音管长短、粗细的伸缩变化对音色的亮暗起到调节作用。不同的人声带特征(长短、宽窄、厚薄)不同,声道(基因管道、泛音管道)的结构特征(长短、粗细、形状、位置组合)的差异及整个发声器官的机能工作状况及协调方法不同,使个人的声部、音色、音质、音量及每个嗓音的条件、工作效率、可塑性存在较大的差异。

主要在于共鸣运用的不同,西洋唱法是把声道(特别是咽腔)开大、拉长,成为一个长而宽的“大管”;民族唱法是相对地把声道调节成较短而细的“小管”。这和管乐器大管和双簧管的声学原理一样,在音响效果上,前者宽厚、饱满,后者清脆、高亢。但是导致只有基因管,缺少泛音管,所以声音变的又很单薄不圆润。当昨晚的女歌唱者由于咽部能力和演唱能力差异,导致声音不能够传出来,听上去音量很小,这是大量使用声带,没有把声音唱在气柱上,声音得不到充分振动,从而频率不够,不能产生2800~3200赫兹的共振峰,不能穿透、传远。

夺冠观后感范文第5篇

关键词:疼痛; 多模式镇痛; 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687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3-0077-02

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1]。疼痛可由创伤引起,手术本身也是一种创伤,术后疼痛是人体对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和行为上的反应,是临床手术后患者共有的症状[2]。人工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手术后的疼痛属于急性疼痛,对机体的刺激较大。手术后及时有效的控制疼痛不仅能减轻疼痛对机体的刺激及患者的痛苦,并能减少或控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机体康复[3]。随着护理理念的转变和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患者术后疼痛已经引起了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本科自2011年9月~2012年9月对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进行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9月~2012年9月入住本科行人工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手术的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男35例,女65例;年龄51岁~89岁,平均715岁;人工髋关节置换82例,人工膝关节置换18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镇痛护理方法,当患者主诉疼痛时,通知医生,根据医嘱给予镇痛处理。观察组除按医嘱采取镇痛措施外,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护理。

121健康宣教对护士、患者及家属实施疼痛教育(1)护士:进行有关疼痛知识培训,掌握疼痛强度评估方法,能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正确评估和打分,根据疼痛评分进行疼痛护理。(2)患者及家属:从患者一入院开始进行健康宣教,内容包括:疼痛的危害,止痛药的相关知识,疼痛强度评估方法,使患者能够正确的看待疾病所带来的疼痛,消除担心止痛药副作用及害怕成瘾的思想顾虑,学会正确的描述、评估疼痛,术后积极配合护士进行疼痛评估和打分。家属对患者最亲近、最了解,他们的鼓励和支持会使患者的心灵得到很大安慰。让家属了解有效管理疼痛的知识和减轻疼痛的一些方法,如:放患者喜欢听的音乐,按摩患者肢体,多进行一些愉快的交谈等以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3)手术前1 d晚上护士加强对患者的巡视,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的感受,倾听其对手术的感知和忧虑,及时给予针对性的解释。对于高度紧张,无法入睡的患者,报告医生,应用镇静剂,使患者能安心休息,从而减轻患者惧怕疼痛的不良生理、心理刺激。

122营造舒适的病室环境保持病室环境安静、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夜间灯光柔和、温湿度适中。尽量避免患者受到不良条件刺激,保证有效的睡眠时间。

123超前镇痛术前1~2 d口服塞来昔布200 mg,bid,即在疼痛伤害刺激发生前给予镇痛,有效抑制手术创伤引起的炎性反应,提高患者的痛阈,降低疼痛敏感度[4]。

124术后多模式联合镇痛疼痛评分1~3分实施非药物干预措施;疼痛评分4~6分弱阿片类药物+NSAIDs(如塞来昔布、帕瑞昔布等); 疼痛评分7~10分强阿片类药物+ NSAIDs(如塞来昔布、帕瑞昔布等) 。

125镇痛泵护理对术后常规留置镇痛泵的患者讲解镇痛泵的原理及留置部位、操作方法、效果及药量维持时间。应用过程中注意观察生命体征、意识及有无恶心呕吐,保持管道的通畅,确保镇痛泵运转正常,以保证用药安全及用药效果。

126其他干预措施包括心理疏导,物理治疗(冷敷、热敷、按摩、耳穴、电疗等)。术后置患肢于正确。当疼痛评分≤3分时,实施非药物干预措施;疼痛评分≥4分时,给予多模式联合镇痛,按时给药而不是按需给药。

127疼痛评估使用本科将数字等级评定量表(NRS)及不同程度疼痛的面部表情结合在一起制作而成的疼痛评分尺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见下图。

评分标准为:0~3分对应无痛或有点痛;4~6分对应轻微疼痛或疼痛明显;4~6分对应疼痛严重或剧烈疼痛。护士通过疼痛评分尺结合患者的主诉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患者术后12、24、48、72h每日对患者进行至少2次评估(在护理巡视测量体温、脉搏、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时进行),或根据医嘱进行评估,并记录在《疼痛评估表》中。当患者镇痛不满意主诉疼痛时,护士及时进行评估,报告医生,并记录入《疼痛评估表》中。医生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并及时调整镇痛方案。对于疼痛评估≥5分的患者,护士应在医生给予镇痛处理后每4h对患者进行评估1次,直至疼痛评分

128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组间比较采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P

2结果

2组患者术后12、24、48、72h疼痛程度评分显示,观察组术后72h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

3讨论

人工关节置换术可以解除关节疼痛,保持关节稳定,从而改善和恢复关节活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但手术对机体造成的创伤较大,患者常因术后疼痛不愿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从而影响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及远期手术效果,甚至出现术后深静脉血栓、关节僵硬等并发症[6]。通过实施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的疼痛,有利于患者在无痛状态下早期进行康复训练,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对护士、患者及家属的疼痛教育,纠正护患对疼痛认知上的偏差,正确认识镇痛药物,转变“使用镇痛药易成瘾的观念”;同时医护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提高患者对疼痛控制的认知水平及接受程度[7]。重视患者对疼痛的主观诉说和客观体征的变化,使患者在疼痛出现时能主动要求镇痛治疗。护理人员对患者正确进行疼痛评估,遵医嘱采取镇痛措施,及时评价镇痛效果,注意观察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以提高术后的镇痛质量,促进患者身体康复。

超前镇痛以及多模式镇痛,即采用联合应用多种药物和方法,通过不同作用途径,在不同时间给药的方法进行镇痛,以最小的副作用达到最佳的镇痛效果[8]。理疗作为疼痛治疗的辅助方法,冷疗能使局部炎性肿胀减轻;热疗可缓解肌肉痉挛,均有减轻疼痛的作用。电疗通过附在皮肤上的电极将脉冲传给人体,以产生舒适的兴奋感和按摩感,同时抑制疼痛和其他损害性刺激传人而止痛[9]。中医传统治疗耳穴是一种无任何毒副作用,较为安全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即选用质硬而光滑的王不留行籽贴压于各脏腑、肢体反应于耳朵上的压痛点以达到疏通经络、理气活血,镇静止痛的作用[10]。

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最终目标是最大可能地恢复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精湛的手术只有结合完美的康复治疗,才能获得最理想的治疗效果[11]。疼痛护理是临床医学领域近年来一项重要的新兴课题[12]。术后无痛已是患者生命的基本需求[13]。对行髋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患者采取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措施,不仅可以减轻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增加患者的舒适度,而且能使患者尽早进行康复锻炼,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最大限度地恢复关节的活动和功能。

参考文献:

[1]谭冠先疼痛诊疗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

[2]朱建英,叶文琴现代创伤骨科[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39~44

[3]王俊,郑敏骨科病人疼痛的护理[J].中外医疗,2008,27(13):97~98

[4]顾兰珍,艾红珍,姜习凤多模式镇痛在骨科术后管理中的作用[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1(1):136~137

[5]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698~699

[6]黄文雯,何翠环,陈晓玲,等骨科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的建立[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3):221~224

[7]林莉莉,李奉霞,杨晓春,等疼痛教育对妇科病人疼痛认知度及术后康复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51~53

[8]李立成,刘瑛术后疼痛评价及镇痛护理进展[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2,12(1):57~60

[9]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332

[10]孙国杰针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34

[11]白跃宏,毕霞骨科手术康复指南[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

[12]刘明敏外科术后疼痛护理新进展[J].护理研究,2008,22(1):87~88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电影市场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电影局

海外英语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楼市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浙江出版联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