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幻合作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孩因天真而可爱,女孩因善良而美丽,大海因奔腾不息而壮观,人生因充满憧憬而精彩,而小河因坎坷而欢歌。
——题记
祥和地涌出,平静地流淌,小河上路时满怀希望。拦路的礁石,磕绊的河床,小河并未退缩,因为它知道,磕绊不是挫折,坎坷并不代表失败,它们是前进的驿站,是成功的垫脚石。没有坎坷,就没有小河的欢乐。
小河因为坎坷而欢乐,生活因为坎坷而丰富多彩。下岗、待业、先天性残疾、应聘失败、考试低分……在人生道路上,它们犹如小河中的礁石,激起生活的浪花;这,不仅使生活不再黯然失色,更充实了我们的生活,使生活愈显壮美,常言道:生活不是一潭死水。只有尝尽悲欢离合,看尽阴晴圆缺,才知生活中的这些挫折是我们成功的序曲,它即将奏响气势磅礴的生活交响曲。
小河因为坎坷而欢歌,竞争因为坎坷而令人瞩目。世界锦标赛,奥运会,世界怀……众多赛事令人瞩目。一次次的超越,一块块的金牌,一项项纪录的刷新,身世人昭示,没有坎坷的训练哪有今天的成功,没有辛勤的汗水,哪有如今的欢笑。而我们作为将要挑起祖国重任的中学生,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需要的是跨越坎坷,走向成功的自信。这样才会更深的理解“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深刻含义。
小河因坎坷而欢歌,人生因奋斗而壮丽,因此我们要有面对坎坷的勇气。左丘失明,方有国语;勾践卧薪尝胆,终报亡国之耻;孙子膑脚,方有兵法,古人战胜坎坷创造辉煌留下了许多丰功伟绩。
在我们小院里有一位男孩,在9岁那年得了癌症,被截去了右腿,他为此伤心了几天几夜。他母亲安慰他,并给了他三种选择:躺着过一辈子,坐轮椅别人推着走,拄拐杖自已走。他擦干了眼泪,回答说:“我要拄拐杖自己走。”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锻炼,他终于能凭着一根拐杖自己独立走路了。他和正常人一样去上学,凭着顽强的毅力,拿到了硕士学位,他的论文被一些权威杂志采用。应科学界人士的邀请,他拄着拐杖登上了大学的讲坛。这种拼搏奋斗,“舍我其谁”的锐气,震撼了无数人的心灵,面对坎坷,我们要抱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豁达态度;面对坎坷,我们要相信:最终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小河因坎坷而欢歌,一个民族只有团结奋斗才能生存,发展。中华民族近百年的奋斗历史便是一个见证。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不怕牺牲,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终于使民族成立,人民解放。中国人民又排除种种干扰,坚持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使中国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力增强,日渐繁荣昌盛。
随着近年来中小学布局调整撤点并校,加之教师编制紧张,数量有限,特别是人们对高中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加大,在中小学特别是高中形成了一些“大班额”和“特大班额”。
高中“大班额”现象的出现,导致学校校舍、师资及相应的配套设施满足不了教学要求,师生之间的交流机会也相对减少;因为教室太挤,一部分学生要么离黑板太远,要么太近,造成学生近视眼越来越多;由于教室人数太多,造成教室空气质量下降,有的学校连学生做课间操的场地都没有:更直接的结果是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由于班额过大,一是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对全班学生把握不过来,造成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模糊不清,似是而非。二是由于部分学生课堂听讲不专心,精力不集中,对所学知识弄不明白,理解不透彻。三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不够,不少学生得不到较多的表现与发展的机会。由于受教学时间和教学模式的限制,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一堂课指名回答的学生人数很有限,班里绝大多数学生只能当陪客。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大班额环境中,高中语文课堂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富有创意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能有效增加每个学生参加教学活动的机会,也就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如何在大班额背景下,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呢?
一、明确新课程理念,强化小组合作学习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规定,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各国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其具体形式和名称上不甚一致。如欧美国家叫“合作学习”,在前苏联叫“合作教育引”。我国古代教学理论中也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等等,这都说明相互合作、交流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综合来看,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活动。
具体来说,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组织方式,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这种教学方式,改变了教师垄断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科学合理分配小组,积极主动团结协作
高中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在教学中需要把听说读写结合起来,但长期以来,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一直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模式。在传统教学的课堂上,学生很少有合作行为,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在于课堂的空间形式,所以应有效地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的组织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根据大班额的特点,依其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等方面进行“同质”分类,再进行“异质”组合,使其成为一个合作学习小组,并以4人(一组即前后两桌4人)为一组。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再对“同质”人员进行组与组间的互换,尽可能地使合作学习小组达到组间“同质”,从而使分组逐步科学、合理。对于大班额条件下的课堂教学而言,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的显著好处就是,学生根本不需做大幅度的移动即可实现小组互动,从而减少合作前的准备时间。
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不能出现组内个别成员无所事事,搭便车,共享别人的成果,要让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团结协作。教师在与学生的教学互动中,一是要求学生学会倾听,要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而教师的理解和欣赏,对正在倾听的学生来说都是莫大的鼓舞;二是要求学生学会表达,要鼓励学生大胆回答问题,摒除自卑心理,引导学生讨论,把问题补充完整,用活动和比赛的形式促进学生积极表达。三是要指导学生学会互助合作和质疑。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成员间相互帮助、支持和鼓励,共同进步,进行互助合作必须照顾其他同学的感受和需要,不能以自我为中心,每个小组成员都要积极参与,对小组负责,对人宽容。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引导学生善问会问。在高中语文课堂中,让学生从语文课题、关键词语、重点典型段落、文章结构和中心进行质疑。
三、创设和谐教学氛围,抓住重点难点设疑
大班额由于人数多,学生思维活,路子广,点子多,小组合作学习会产生教师始料不及的知识火花,这就要求教师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首先要了解学生,把学生当作能动的人来看待,尊重学生的人格,还学生以自尊,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高中学生思维敏捷,反应快,但好面子,自尊心强,容易受到伤害。特别是学习困难生,总担心自己问得太简单或是问错了,怕被同学、老师取笑。因此,教师必须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宽容和谐的学习气氛,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真诚亲切的微笑,和蔼可亲的教态,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其次要结合教学内容和目的,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在课堂上进行艺术的渲染,造成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情境,能使学生进入角色,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受到感染,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大胆发言。即使错了,也不会伤其自尊心,而是受到鼓励,使其精神愉悦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抓住课文的重点难点设疑。如果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不是学生所关注的,不是课文的重点难点,就很难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小组合作学习就会流于形式。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合作伊始,就应围绕课文内容抓住重点难点。交流的内容要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进行,主题要明确、合理、必要、清楚,要有思考价值。凡是自主探索已解决的问题就没有必要再合作交流。如在教鲁迅的小说《祝福》时,笔者给学生的问题是“祥林嫂是怎么死的?是自杀还是他杀?谁是凶手?”祥林嫂的死是小说的重点和难点,笔者引导学生在前期学习的基础上,从祥林嫂接触的人物开始分析讨论,看起来鲁四老爷、四婶、小伙计、柳妈、“我”都和祥林嫂的死没有关系,而正是这种“无主名无意识的集体”(钱理群语)构成了杀人团伙,大家都在有意无意地维护着封建礼教和伦理道德,最后把祥林嫂推向了死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最终明白了鲁迅这篇小说的反封建性以及对封建礼教的批判。
四、适时转变教师角色,及时指导多元评价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从本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引领者、组织者,不能成为高高在上的讲解者、命令者、检查者、在教室里走来走去的无所事事者,教师要及时参与到小组合作中去,和学生共同探讨、交流,适时点拨、指导、评价。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一是要多给学生帮助指导。当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及时点拨、指导;当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时,及时发现制止;当小组完成任务时,及时表扬奖励,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树立其学习的自信心。二是要鼓励不同的观点。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想说就说,说不清楚的允许补充,说错了允许改正,有不同见解的允许坚持,保留看法。三是要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合作学习倡导“人人进步”的教学理念,所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方法,把对个体的成绩评价改为对团体的积分评价,把对一个人的孤立考评改为在同类人的背景中考评。要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把自评、组员互评、组际评比、师评多元评价方式相结合,凭借这些评价方式,激发学生更有力的合作行为,充分发挥评价应有的教育功能。
高中语文课堂是复杂多元的,小组合作学习也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尽管研究的证据都支持小组合作学习,但总不能让学生一直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仍然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教师来讲解,保证学生有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时间。在大班额下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如果次数过多,时间过长,或者次数过少,时间过短,都达不到效果。所以,教师一定要精选那些有必要、有合作价值的问题,坚决杜绝大班额下有合作之形、无合作之实的现象,这样才能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在目前大班额无法改变的现实下,要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有利于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的交流,可以提高大班额环境下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大有裨益。
(项目名称:本文为“2014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阶段论文,课题号:GS[2014]GHB1453)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雒兴萍.如何提高大班额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1).
现结合实际教学感受谈几点作法:
一、联系生活,创设乐学情境
数学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这样在教师恰当的引导下,学生 就会乐于参与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例如我在教学《圆柱的认识》时,课始我出示的不是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教具,而是是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生活实物,如酒盒子、麻糖盒、化妆品盒、魔方、茶叶盒等,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并说说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结合实物观察演示说明)。学生的注意力立刻被生活中这些熟知的事物所吸引,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去看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生倍感数学的情趣,一个个不但会说,而且乐于上台演示述说,以展现自我,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样创设导入情境,其一让学生能初步意识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我们应学会在生活中捕捉数学做数学,在数学活动中学会用数学眼光去看待生活。其二让学生将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的方法(从“点”、“线”、“面”三方面入手)迁移到对圆柱特征的认识活动中来。当教师出示圆柱实物时,学生在能识其物时思维便会延伸到去探究认识圆柱的特征。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迁移,学生就能主动地开展观察、操作、交流等有效的自主探究学习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无疑是学习的主人,他们的好学情感是积极的、主动的。
二、重组教材,创设探究情境
在教学中,教材是传达学习信息的一个载体和范本,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识和已有生活经验,灵活地使用教材。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等活动,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从而进一步发展其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首先让学生回家调查爸爸妈妈及自己的生日,上课时借助询问生日加深已有年月日的时间概念,继而又问学生你已经知道哪些有关时间的知识。这时学生都充满着因已有知识所带来的喜悦,竞相举手说:“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365天。”“一年有大月和小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这时我忙表扬他们:“你们真了不起,知道得这么多。你们知道的知识虽然多,但很零碎,不够完整,这节课我们就来将这些知识系统地整理整理。同学们有不明白的问题也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学习。”立刻便有学生说:“为什么有时候一年有365天,有时一年有366天呢?”“为什么二月只有29天呢?”“哪些月份是大月、哪些月份是小月呢?” 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在赞赏的同时及时分发年历卡(不同年份的),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这些问题。这样的设计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进行导入,学生思维不但被已有知识所激活,而且能借助已有知识所带来的自信提出问题。教师适时构建学习的平台——分发不同年份的年历卡,开展小组合作观察、探究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去交流知识、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归纳整理知识,让学生切实地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充分体现了“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新的教学理念。
三、建构空间,创设问题情境
建构主义学说认为,有意义的学习并非是简单的被动接受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师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再创造能力。
例如在复习《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时,我首先对我所带班级的图书角的书作了一些调查,发现图书角有作文书36本、故事书48本、科幻书有12本。我用文字片张贴了这组信息,让学生展开想象:看到这组信息,你会想到什么?这时学生思维活跃,纷纷举手回答:
(1)作文书是故事书的 。
(2)故事书是作文书的 。
(3)故事书与作文书的比是4∶3。
(4)故事书是图书总数的 。
(5)作文书是故事书的 ,是科幻书的2倍。
(6)科幻书与故事书的比是1∶4。
……
关键词:作文教学;发散性思维;兴趣;想象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8-184-0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赋予教育的神圣使命。语文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工程,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阵地,而写作是学生打开心灵的钥匙的重要途径,更是语文学科综合性、创造性的练习渠道。因此,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重要内容,作文教学尤其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我觉得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通过多种渠道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俗话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托尔斯泰也说:“成功的教学是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不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作文教学能否成功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关键在于我们的作文教学能否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首先,我们应该及时肯定在作文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意识。对那些新颖的构思、想象、联想和表现手法等都应予以热情的肯定、大力的表扬,而对那些想象不合理、甚至是想入非非的“创新”,只要他有想象、创新的原则或一定的道理,我们也应与以热情肯定和引导,通过班级、校刊及时刊登那些有创造精神的美文佳作,以便让他们的作品拥有自己的观众和读者,让写生体验到创新带来的心理满意度和成就感。这样,学生才会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越写越有劲,越写越想写,也越写越敢写。其次,教师、学校还应积极组织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写作赛、征文赛,让他们的习作冲出校门,通过他们的成功来鼓励自己和带动一大片作好者。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沃土,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片沃土,多培养有创造精神的人才。
二、启发和引导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依据一定的知识或事实,寻求对某一问题的各种可能答案的思维形式,其特点是开放性的。发散思维与想象、联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这样说,没有想象、联想,就没有发散思维。作文教学中如何启发学生想象、联想,以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呢?孟子曰:“引而不发,跃如也。”这“引而不发”确有良法。如我在指导学生续写《我的叔叔于勒》时,是这样启发学生想象的:“当菲利普一家回家之后不久便传来了关于于勒的消息,你觉得于勒的境遇还会那样继续吧?请以《几年后的于勒》为题,续写该故事的结局。”有的学生是这样想象的:于勒由于好逸恶劳的懒惰个性最终落个穷困潦倒的境地;有的想象:后来于勒靠着勤劳朴实,从卖牡蛎起家,办起了海上物产加工厂成了百万富翁,这时菲利普一家一改往日的凶恶嘴脸,开始巴结于勒……这些丰富多彩的想象合情合理,让学生的思维在联想的世界里纵横驰骋,在创作的海洋里不断阅历,因此,也达到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作文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1)05-116-02
新课程改革早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它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转变学习方式,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协作、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的发展。那么,学生学习方式现状到底怎样?当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最关注的是什么?我们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并就如何进行学习方式转变深入探讨。
一、问卷调查及现状分析
问题一:你喜欢语文吗?A喜欢B不喜欢C一般D讨厌
统计数据:喜欢50%,不喜欢0%,一般50%,讨厌0%
现状分析:多数学生对学习缺乏热情,只是把它当作一件苦差事。这与我们现阶段的教学方式有关,也因学生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不能体会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快乐。况且,语文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效果不是很明显。
问题二:你认为学习语文的作用是什么?
A增长知识 B交际的工具 C精神享受,解决思想问题 D没用
统计数据:选A者27%,选B者23%,选C者50%,选D者0%
现状分析:多数同学认为语文课程是人文性、审美性的,在于提高人的道德修养,而不仅仅是交际工具。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授的过程中融入较多的文化、思想和感情,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及价值观念的形成。
问题三:你目前学习语文的途径?
A老师课堂教授 B课后自学 C很少学习 D其他_____
统计数据:选A者82 %,选B者12%,选C者6%,选D者0%
现状分析: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学生习惯听命老师,整个课堂都是满堂灌的形式,致使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很低、思维僵化。
问题四:你认为课堂老师教授对你有用吗?
A有 B有些用 C一点用也没有 D无所谓
统计数据:选A者60%,选B者40%,选C者0%,选D者0%
现状分析:语文课是由老师组织、启发、指导的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享受得鱼之乐,更是教师授之以渔的过程。但传统教学中老师多依靠课本、教参、教学大纲,以此决定自己的教学内容和结构,缺乏反思和创新精神,使教学成为一种形式上的需要。
问题五:你一周用在自学语文上的精力大概有多少?
A有空就读 B很少自学 C自学,但时间不久 D不学
统计数据:选A者25%,选B者25%,选C者50%,选D者0%
现状分析:大约75%的学生都能自觉地从事和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而不是在外界压力下被动地学习。但效率不高,在于他们不能协调好学习系统中各种因素的关系。
问题六:一般你喜欢阅读什么类型的书?
A言情 B名著 C诗歌 D科幻 E恐怖 F杂志
统计数据:其中阅读名著、科幻和杂志的学生占多数。也有不少学生阅读言情小说,而诗歌人数最少。
现状分析:这是一种思维惰性,总觉得名著与我们所处的时代有很深的隔膜,很难理解当时人们的观念和想法。至于科幻、杂志都是些消遣书籍,不需要过多的精力、也无需深入探讨。
问题七:你的语文自学能力如何?
A好 B一般 C不好
统计数据:选A者6.25%,选B者66.7%,选C者27.05%
现状分析:学生缺乏自学能力,这与传统教育方式、自身的认识有莫大关系。语文素养扎根于无意识,其养成和发展离不开对语言文字广泛的涉猎和独立运用。如果没有不懈地努力、执着地追求,是无法提高的。
问题八:你认为自己语文哪个环节最薄弱?
A基础知识 B文言文阅读 C诗歌鉴赏 D现代文阅读 E语言能力 F作文
统计数据:文言文阅读最差,其次是诗歌鉴赏,再次为作文
现状分析:文言文是学生的弱项,这与语言表达方式的转变、词义的变迁及时代背景的更迭有关。学生很难理解,也较难接受那种别扭的言语方式。
问题九:你认为自己哪部分有提升的空间和可能?
A基础知识 B文言文阅读 C诗歌鉴赏 D现代文阅读 E语言能力 F作文
统计数据:文言文阅读最有提升空间,其次为现代文阅读,再次是基础知识。
现状分析:文言文是最大的难关,但其中有许多可循的规律。至于现代文关键在于把握文章的脉络结构,体悟作者的感情。而基础知识则要下大力气,方能见效。
问题十:请用3――5个词描述你所认为的语文老师应具备的素质。
统计数据:多数学生认为教师应细心、耐心、热情、博学。
现状分析:教学是重心,但其目的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之按自己的倾向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多和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随时改变教学方式。
二、对策初探
针对以上一些现状,提出如下一些对策:
1.加强学生对语文的重视,提高学习兴趣。语文具有工具性、人文性的特征,也是母语教育的一部分,对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人文素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布鲁纳说过:“使学生对一门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是必使之知道这门学科是值得学习的。”所以必须加强对语文的重要性的宣传,以引起学生重视,从而提升语文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2.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模式,使教学成为互动的过程。同时,教师还要不断增强自己的知识储备。
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教学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手段单一。不少教师依旧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照本宣科”等老式教学方法,俨然一位演员登台表演。教学是一门艺术,它主要通过教师在课堂中体现出来。可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但让学生难以领略到语文教学的魅力,反而严重影响了学习的兴趣。所以必须改变,近年来实行的新课改恰好说明了这一点。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科,更要关注人,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感情变化、身心健康。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过程和方法视为教学的重要目标,而不是一味地灌输。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但如何引导呢?这就要求教师自己讲得少一点,让学生练得多一点,自己引得巧一点,让学生学得精一点。
3.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前学生总是被赶着学习,完全没有乐趣,总是被动地适应教师的教授方式。所以只有转变态度,变化学习方式,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 ”为“我要学”,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内心对知识的渴求,从而养成善于思考、探索问题的习惯,使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越来越强。然而,学习的自主性是相对的,大多数学生仍然需要老师的引导。所以,我强调的“自主性”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一定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并不是完全脱离老师教授。
4.祛除惰性心理和思维习惯,充分利用课外阅读拓展延伸知识。余秋雨说过:“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的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一切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与丑陋一起给你,使你驰骋古今,经天纬地。”当然,这些书籍必须是经典或名家之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对问题的见解,增强思维的敏锐度。切勿沉醉于科幻小说和娱乐杂志中,丧失了思维的能力,降低了自己的文化品位,无法甄别作品的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