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际沟通能力

人际沟通能力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际沟通能力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际沟通能力

人际沟通能力范文第1篇

关键词:护生人际沟通对策

人际沟通能力是护生做好护理工作的关键能力之一。那么,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如何尽快适应环境,与患者顺利地沟通,对实习来说非常重要。本文对护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沟通不良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一、影响临床实习护生人际沟通的因素分析

1.护生与医务人员沟通的影响因素

护生与带教老师。医院的带教老师一般是经验丰富的一线的护士,他们中有些可能会对带教护生要求过高,只喜欢眼里有“活儿“的护生,而忽视其他护生的心理变化;或者有部分带教老师责任心不强,对护生指导不够,表现出较强的单纯使用心理,对护生随意的呼来唤去,使护生产生负面心理反应。

护生与医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很多人认为护士只是打针的、发药的、有“医生的嘴,护士的腿”之说法。对于这些世俗偏见,导致护生产生自卑心理,总认为医生社会地位高,自己低人一等,因此在与医生交往时总表现出唯唯诺诺,不能自然交往,,双方在沟通中出现“冷场”现象,不能换位思考。

护生与护理人员。目前医院的护士学历层次大部分在大专水平,有部分高学历护理人员所表现的优越感,使实习护生产生羡慕、嫉妒或不屑一顾的心理。还有一部分资深护理人员没有做好“榜样”,对护生随意的指挥或指责,失去护生的信任和认同。

2.护生与患者沟通的影响因素

大部分的患者都认为花钱到医院看病完全是来取得医疗服务的,而医院却给其额外附加了角色,使其成了临床教学中的“标本”和“教具”,身处疾患而情绪不佳的患者自然不乐意,患者认为不该为此做出“牺牲”或作为“试验品”;此外,护生在实习初期,表现为不知所措,不知如何与患者沟通,还有些护生的知识不全面或技能不够熟练都会使患者情绪受到影响,以至于患者怀疑或不信任护生,甚至出现医患冲突,这些都是妨碍护生与患者沟通的因素。

3.护生个人因素

缺乏自信心。从学校到实习医院,由于学习方式和环境的变化,学校的环境单一、人员构成简单,医院的人员构成复杂,对于刚进入临床实习的呼声来说,要面对患者、医生和护士等不同人群,护生在心理上难免会出现紧张与焦虑、担忧与畏惧等情况。面对患者时不知要说什么,担心自己不能胜任护理工作,面对患者显得信心不足。

护理专业知识不扎实。部分护生的医学理论知识掌握的不扎实、护理操作不熟练,加之对临床中新的护理技术了解不多,以致怕临床带教老师提问及患者的疑问不知如何回答,缺乏良好的沟通能力,他们不能将学过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从而显得拘谨、束手无策。

护理操作能力缺乏。护生实习初期操作少,只具备学校内模拟操作的能力。所以一旦进入临床操作就显得力不从心,尤其当操作失败时,又没有及时进行合理的解释和道歉,导致患者和家属不满意,影响人际沟通。

二、提高临床实习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对策

1.学校方面

良好的沟通技巧是护生获得患者信任的手段,学校应该重视基础素质的教育。因此,作为学校方应该加强护理心理学教育,开设人际沟通课程。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可通过案例教学、角色扮演、模拟训练等方式调动护生学习的主动,加强护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护生良好的沟通技能。

2.学生方面

提高医学理论和技能水平,树立自信心。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可增强实习护生的自信心。护生在实习前或岗前培训要掌握各项操作的要领,通过联系临床实际方法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使各项操作都能做到准确、规范、熟练,提高技能水平。

掌握沟通原则。护生到实习单位应该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以“主人翁”的心态投入学习环境,把病区的日常工作列为自己分内之事,并律己真诚、热枕待人,了解各种影响护生人际交往的因素,力争处理好与医务人员的关系。在与患者沟通方式上,要了解沟通对象,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在沟通过程中表现出对患者的尊重,懂得换位思考、主动关系和满足患者需求。

做好心理准备,尽快转变角色,适应新环境。护生在实习中要调整好心态,端正学习动机,排除干扰,最整个实习过程中要做的“打杂”工作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要认识到这也是今后护理工作的一部分内容,树立良好的思想意识,增强职业责任感。进入医院后要对医院的环境、制度有深刻的认识,了解护士角色特点及社会对护理服务的需要,尽早适应实习环境,快速的适应护士角色。

3.医院方面

医院的带教老师的素质不仅会影响教学质量,他的言行举止还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护生在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形成。因此,医院应该提高带教老师素质,要选择那些品德优秀、爱岗敬业、技能强的护士担任。带教老师在指导护生过程首先要树立榜样形象,要对护生有爱心、能尊重护生、爱护护生;对护生的教学指导要有耐心,当遭到患者拒绝时,应诚心向患者讲解,鼓励护生不气馁,使之健康成长,逐渐提高其沟通能力。

参考文献:

[1]刘仲梅,刘花.实习护生临床角色转变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对策.[J]护理学杂志. 2004.3

[2]龙亚香. 影响实习护生人际沟通的因素及对策 [J] 卫生职业教育 2006.2

作者简介:

人际沟通能力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学长制 大学生 人际沟通能力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Effect Research of Senior System Enhance Academician Interpersonal Skills

GUAN Yuanyuan, SUN Houchun

(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29)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ut senior system in practice, by way of self-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mode, a flat roof of communion and mutually for freshman and old boy ,prefect system brings into full play enhancing academician interpersonal skills.

Key wordssenior system; academician; interpersonal skills

“学长制”是一种大学生自我管理模式,其要点在于通过高年级学生以平等、博爱的精神与新生实现良性互动,帮助他们解决在全新的环境中所必然面临的各种学习、生活以及情感上的困难,以早日适应正规的大学生活。作为一种新老生交流互助的平台,学长制的实施对提高新老生的人际沟通能力有着显著的作用。

1 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及现状分析

人际沟通也称人际交往,指个体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或肢体动作、表情等表达手段将某种信息传递给其他个体的过程。有的人对成功人士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为85%的成功人士与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关。人的成长、发展、成功、幸福都与人际关系密切相关。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其个性发展、心理健康、成长成才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必要前提。

大学时代是人生重要驿站,是准社会化时期,大学生要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单靠书本学习的方式是不够的,必须进行人际交往。①人际沟通能力在大学期间显得尤为重要,具有良好人际沟通能力的学生,大都能保持开朗的性格,热情乐观的品质,从而正确认识、对待各种现实问题,化解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形成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迅速适应大学生活。相反,如果人际沟通能力欠缺,不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则容易形成精神上、心理上的巨大压力,难以化解心理矛盾,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病态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可能形成恶性循环而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一份2004年在北京、上海、南京完成的大规模心理症状自评测查结果显示,一半以上的学生有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困惑;在南京医科大学每年对新生的心理普查中,对在大学期间的人际交往有信心的学生基本都低于参加测评人数的一半。影响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因为现在大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从儿童时期开始,由于家长对孩子的过分关爱使得与同辈人交往的时间偏少,而与父母的交往中子女占绝对优势,由于父母无原则的退让,让很多儿童养成了自我中心的“心理优势”,导致交往技能的缺失;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对成绩的过分重视,使学生把时间都用于课本学习,不重视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在进入大学以后,由人际关系的变迁与重构而导致的疏离与孤独,使大学新生产生环境适应障碍;②现代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也给大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造成其社会化的不足,导致其人际关系的非人性化倾向的出现。③

2 学长制的实施对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提高的作用

人是社会性动物,正如马克思所言:“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进入大学之后,大学生们面临着新的环境、新的群体,重新整合各种关系,处理好与交往对象的关系便成为他们新的生活内容。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其今后事业发展与人生幸福的基石。

学长制的实施是现行的辅导员管理模式和导师管理模式的有效补充,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实现,有利于新老生的互相交流,有利于人际沟通能力的提高。

2.1 学长制实施对学长的人际沟通能力提高的作用

人际沟通是一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训练出来的。新生在学长的帮助和指导下,能使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尽快适应大学环境,而学长自己本身也是学生,也会遇到和低年级同学相同的问题,通过指导和帮助低年级同学,老生能够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际能力、创新能力、协调能力、合作能力、适应能力等,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学长制的顺利实施关键在于学长的选聘、培训、工作指导与考核,在这个过程中,参与学长竞聘的学生通过书面申请、面试等程序,比其他同学拥有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在工作开始前的培训使学长拥有了更多的人际沟通方面的理论学习机会,而学长在开展工作时能否顺利进行主要依赖于自身的人际沟通能力。

人际沟通的心理因素包括认知、动机、情感、态度等。认知是个体对人际关系的知觉状态,是人际关系的前提;动机在人际关系中有着引发、指向和强化功能;情感是人际关系的重要调节因素,直接关系着交往双方在情感需要方面的满足程度,它往往被当作判断人际关系状态的决定性指标;态度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变量,每时每刻都在表现某种态度,态度直接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建立、形成与发展。担任学长的学生对人际沟通的重要性认同感强,在交往过程中主动性强。学长一般拥有很强的责任心,为了给新生做好生活、学习等方面的指导工作,为了在帮助低年级学生的过程中展现更好的自己,他们会更加积极、认真的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会更多的接触老师、同学,请教更多的人,也就拥有了更多的人际沟通的机会,而如何将自己的所学、所感很好的传达给低年级的学生,他们也会更花心思去研究人际沟通的技巧,从而在实践中提高了自身的人际沟通能力。

学长制的实施,丰富了老生的工作经历,提高了他们适应社会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了视野,担任学长的学生在我们所做的问卷调查中,全部认为担任学长工作提高了自身的人际沟通能力,而在我们的日常观察中,也发现学长的工作能力和技巧在逐步提高,自信心不断增强,在与人交往中更加得体、积极,人际沟通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学长的人际沟通能力提高也体现在就业过程中,我校于2006年开始实施学长制,首批担任学长的70名2005级的学生已经毕业,一次性就业率为100%。他们进入社会后,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能帮助自己更快地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

人际沟通能力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技工院校 语文学习 人文素养 人际沟通能力

作为技工院校的语文老师,我们难免会面临学生语文成绩总体偏低的尴尬,很多人认为既然升入技工院校的学生在文化基础课上有缺失,就不妨舍弃这些缺失,让他们在专业上有所收获,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但是,我们恰恰忽视了一点,即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不是非此即彼、舍此就彼的二选一的简单关系,技能是立岗的前提,素养是立身的根本,技能是刚性的需要,素养则是柔性的滋养,此间关系众多,对于毕业后从事最基层工作的技工院校学生来说,沟通能力最为关键和重要,因此本文试从语文学习和沟通能力培养的关系角度探讨一二。

一、技校语文学习和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

(一)良好的语文素养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与其他的课程相比,语文是一门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学科,因此,要想更好地增强语文教学效果,语文教师就要加强对学生对课文的阅读能力的培养,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学生对语言的准确把握,而且能够加强学生对语言的灵活运用。有了扎实的语言功底,学生更容易把握好课文的脉络与主题思想。同时,有了语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独自完成阅读的过程中,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良好的语文素养和学生口头交际互为有效保证。

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听与说是构成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对语言的领悟与理解对语言进行积累。学习语文不仅是提高听与说的能力,而且包括对语言运用的能力。同样,学生的交际能力与写作能力是密切相关的,如果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得到提高,那么会促使写作能力的提高,相反,如果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薄弱,就会影响到学生书面语言的质量。

(三)良好的语文素养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扩散性思维。

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中,除了要确保学生语脉清晰、用语严谨外,还要提高学生的思维敏捷度。通过对学生听与说的训练,促使学生形成灵活的思维模式,这就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说话的效率,通过对学生交际能力的训练,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扩散性思维的发展。

二、技工院校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语文学习现状

从目前来看,技工院校的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偏弱。学生人际认知能力不强,对人际事物的洞察、分析和预见能力不够,特别是在认识和把握问题的实质并进行分析处理时敏锐地捕捉人际信息、利用人际关系有效地解决问题能力上有欠缺,并且没有足够的自信心;学生人际交往意愿、人际沟通能力和人际管理能力方面不甚理想,其在交往意愿、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上严重不足。而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信心不足,语文学习基础、素养薄弱,语文学习态度、认识不够到位。如果进一步调查他们的日常阅读习惯,就会发现,每天都能用1小时阅读课外书的学生不到5%,能够阅读半小时的学生不超过19%,即使是这些“喜欢”阅读的学生,阅读的书籍也多为科幻、卡通小说和网络武侠、言情小说,似乎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三、技工院校学生人际沟通能力较弱的原因

导致技工院校学生人际沟通能力较弱的原因很多(比如来自社会对技工院校的偏见等),只论述与语文相关的几条。

(一)人文素养环境欠缺。

技工院校学生一般来自偏远的农村贫困家庭和来城市打工的低收入家庭。他们从小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在人文素养环境方面相对于来自农村中高收入家庭或城市家庭的孩子比较欠缺。

(二)人文素养较低。

技工院校的学生一般文化课基础较为薄弱,进了技工院校后,学校侧重于专业技能训练。有些教师将目光放在学生对课文的认识与理解上,这就忽视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缺乏灵活的表达与应对能力。本身的人文知识匮乏,加上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补充,造成学生在与人交流、与人沟通方面的知识、能力欠缺。这是技工院校学生沟通能力差的直接原因。

(三)自卑心理。

自身人文素养欠缺会导致学生产生自卑心理,总认为自己在任何方面不如考入重高、普高的同学,再加上技校学生良莠不齐,有些同学偏激的价值观,更引起心理严重失衡,不愿意与同学交往,更不愿意将自己的所想所思与亲戚朋友倾诉,而喜欢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其结果使技工院校学生在现实世界与人沟通的能力更加低下。

四、在语文教学领域加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

(一)加强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搭建多元知识结构。

想要从语文学习中获得个人素养的发展和提高,就必须切实地投入对优秀语言文字的认知中。而事实上,技校学生对文学经典往往兴趣有余,动力不足。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通过引经据典的方式穿插一些片段,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观察和了解一些对阅读有回避态度的学生的兴趣点,以推荐的方式帮助他们选择一些合适的读物,利用课间的休息时间以交流讨论的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进度。同时,在课内有意识地鼓励学生交流彼此的读书经验和感受,从而使学生受到一定程度的督促和激励,形成良性循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是有一个过程的,且有个体差异,只要持之以恒,就会获益匪浅,乐在其中。在阅读的基础上,我们必须认识到,沟通能力与文化业务素养紧密关联,科学文化知识是学生提高沟通能力的必要条件。个人的认知能力发展与社会认知及沟通能力成正比。沟通并非只是单纯的信息交换,它至少包含知识、技巧和动机三个要素。为适应现代社会的挑战和要求,教师和学生都应做到专博结合,具有立体多维的知识结构。随着学习的逐步深入,知识面的横向覆盖和专业知识的纵向加深,提高了学生认知的复杂度,增强了综合理解力,拓展了沟通能力的程度和范围,为学生人际沟通完成了基本的知识储备:这些都有助于他们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应对各种场合,站在较高的层面,以较宽的视角处理问题。

(二)营造以生为本的沟通环境,构建和谐课堂。

现代教学思想认为:“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人格、个性、特长,倡导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1]课堂教学以沟通形式存在。虽然主要由教师落实教学计划、主导课堂沟通的内容和形式,学生受制于教师的课堂安排,但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思想交流是一种平等的面对面的双向互动。教师必须有与学生平等的心理定位,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有意识地启发学生发言、交流,给每个学生同等的展示机会。教师得加强自身沟通能力的培养。教师若没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就很难构成新型的师生关系,也就无法实现新课程的构想,也就是说,沟通能力,是现在教师应具备的重要的基本能力之一。每位教师都要认识到培养学生沟通能力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要与学生建立真诚、坦率、友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喜欢和认同自己。有时课堂上会出现老师因语言不通①形成沟通障碍,也有因为教师与学生感情上对立以致难以上课的现象。要改变这种因教师原因产生的沟通不畅现象,教师就要善于化解沟通障碍,学会理解、欣赏学生,改变传统的敏于行讷于言的②看人观念,特别关注沟通能力较弱的学生,要有足够的耐心帮助学生提高沟通能力。技校课堂可以考虑运用研究性的学习方法,加上开放的讨论氛围、平等的师生关系,能够使学生抛弃一切顾虑,敢于充分陈述个人思想,大胆用批判的观点争辩问题,有助于学生建立自信、张扬个性,在认知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这种以学生为本的课堂环境为学生的表达铺垫了良好的基础,有利于更大程度地挖掘和开发学生的沟通潜能。

(三)培养语文课堂沟通意愿,强化口语交际能力。

积极的沟通意愿是沟通的动力,是决定沟通效果的首要条件。我们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沟通的意义,对人生的影响,激发他们内在的沟通欲望。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羞于在公开场合发言,不善于与人交流,不是由于沟通技巧或外界条件,而是出于自身心理障碍。由于语文课程的特点,特别是在理解文学作品上,“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阅读者可以有不同的见解,课堂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畅谈理解,增强学生自信,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不怕讲错话,不怕别人不接纳自己,主动跨出沟通的第一步。应该说,语文教学为训练学生的沟通技能提供了可靠的时间和空间保证,使学生可以得到长期和反复的训练,是解决学生沟通问题的理想的实践平台。教师可以在课程的第一节课就提出沟通要求,告知学生沟通表现将计入平时成绩。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看,开始许多学生可能不好意思发言,往往需要点名,经过教师的鼓励和自身反复的练习,学生渐渐由被动讲话到主动发言,由表达不清楚到谈论流利,乃至大胆提出个人见解,借此机会展现自己。加上课堂讨论,对于养成学生积极发言的习惯,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能收到非常理想的效果。

(四)贴近生活实际,优化交际情境。

我们在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应该牢牢把握口语交际的实质,突出“情境性”、“生活性”、“互动性”等特点,引导学生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因此,可以在语文教学中营造一定的交际氛围,激发学生参与交际的欲望。一个真实、生动的情境,以丰富的美感,鲜明的形象,灵动的现场感,充满情感的渲染,足以激起学生高昂的情绪,使学生以饱满的情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②。这就以现场呈现的方式为学生参与交际提供了可能。没有交际现场自然也不必要发生交际,通过创设情境,就好像把生活中的一个交际现场搬到了课堂中一般,学生就有了交际的需要。交际的作用说到底就是通过有效地沟通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所服务,通过情境创设再现生活场面,口语交际成为一种必然的需要,它的作用也就凸显出来了。而学生在这样的口语交际中也切身感受到了交际的重要性,强化了交际的欲望,增强了“交际角色”的意识,促进了互动交流。口语交际是交际双方面对面的一种对话活动,交际双方都不断地发出信息、接受信息。交际双方既是说者又是听者,“说”与“听”相互依存,能有效促进学生进步。

(五)充实学生的业余生活,帮助学生实现其自我价值。

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是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组织形式③。我们可以组织寓思想性、教育性、知识性、娱乐性于一体的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适合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口味,让更多的学生有参与的欲望,有条件的最好能让家长、老师一起参与。比如诗文诵读大赛、社会调查、语文基本功大赛、课本剧表演比赛等。搭建多种展示舞台,把培育技校生人文素养落到实处。这一切要求语文教师和教研员不断研究语文课堂、不断发现学生成长需求、不断开发人文教学资源,把学生人文素养的需求落实到语文课堂教学上,把学生精神成长的要素融入人文主题活动中。

五、结语

沟通能力是一种实际操作能力,必须经过长期、系统和反复的训练才能得到提高。就如美国沟通学家罗纳德所说:“提高沟通能力就像从事乐器演奏和运动训练,没有捷径可寻。”因为技工院校学生的基础特质,其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语文教师,应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使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水平得到应有的提高,使其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具备较强的生存能力,满足个人、国家和社会的共同需求。

注释:

①孙显元.高等学校教师教学科研方法[M].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②曹卫星.对上好口语交际课的几点思考[J].河北: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

③李慕玲.佛山市南海区普通高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研究[D].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06.

参考文献:

[1]何有缘,李晓红.管理沟通课在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中的作用[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2]凡禹.沟通技能的训练[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3]周三多.管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人际沟通能力范文第4篇

有些财会人,虽然工作踏实认真,任劳任怨,但不善言辞,对待沟通,处于我行我素的状态,只从自己的角度提出问题,而找不到问题的完美解决方法及与其他岗位的良好互动,所以工作业绩较难被外界客观认识,甚至产生误会。由于不能对沟通意识进行有效地培养,其工作的实质内容常被他人忽视,无法正确地表达自己从事的业务,也就无法让他人认识财务的价值所在,更不用说取得工作上的支持。缺乏主动沟通的意识,视沟通可有可无,是导致财会人工作业绩的认同度低的主要因素。

业务了解不深入,缺乏沟通思想内涵的前瞻性

政策的不断变化导致财会人不断更新知识,无法对企业的生产工艺、经营环境进行深入了解,只能被动地应付日常工作。有些财会人一干会计就是一辈子,整天泡在数字堆里,对物资采购、工程建设,只论价格高低,往往忽视质量的优劣,只重结果不重过程。财务的筹划和预测功能不但未能发挥,而且常犯思考模式错误。在沟通时,在尚未完全了解事实或信息的全部含义时,或根据先入为主的印象,或来自于成见,或凭借个人的推测想象,就匆匆下结论。由于对业务数字背后的东西知之甚少,对业务的复杂性缺乏深入了解,在沟通中极易造成误导,使其在团队中的威望很低。

不能换位思考,缺乏沟通方式应用的艺术性

根据财会人的沟通现状分析可以发现,问题不在于财会业务处理能力欠缺,而在于财会人的沟通能力不足,无法合理展示自身的真正能力。因为沟通是一种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是对财会人专业胜任能力的要求,所以必须客观地面对现实,深刻认识沟通的巨大作用。

鉴于此,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途径对会计人沟通能力予以提高。

首先,化专业为通俗,积极主动,搭建互信的沟通平台。一个人能力的体现不在于拥有多少证件等硬件,拥有能提高个人品位、增强职场竞争力的技能。对财会人而言,沟通能力的大小将直接决定其工作是否高效、驾驭语言的基本功是否过硬。财务语言难懂,要将财务术语翻译成普通大众语言,要让非财务人员听懂、听明白,最终达到尊重财务、理解财务的目的,就要化专业为通俗,积极主动,完善自我,加强交流。还要高度重视与同事及外来人员的有效沟通,积极主动,加强交流。其次,夯实业务基本功,树立权威性,奠定良好的沟通基础。在日常工作中,为了规范企业行为,提高企业的透明度,考核企业管理层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财会人不但要接受税务、审计和中介机构的外部定期检查,而且还要接受上级主管部门、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日常检查。夯实业务基本功,提高财会工作质量,及时更新业务知识,这不仅是对企业领导和同事的负责,更是财会人对自己的负责。只有做到归集的原始凭证真实可靠,填制的记账凭证科目准确,登记的账簿层次分明,提供的财务报告清晰完整,才能让同行评价质量,让外行看到态度,这能为沟通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发挥财务的筹划、预测和决策功能,财会人在夯实基本功的同时,要进一步树立权威性。无论是应对财务检查,还是参加与财务有关的会议,这些都为财会人沟通提供了机遇。财会人要高度重视与财务有关的会议,要以此作为展示自己的平台。 只要财会人非常熟悉自己的本职工作,对政策法规掌握到位, 论点明确、论证严谨、语言通俗易懂,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 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通过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来进一步提高企业财务业绩, 为财会人赢得沟通中的主动权、树立权威性、增大公信力和在团体中的话语权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际沟通能力范文第5篇

一、现代医学教育要求重视医学生

人际沟通能力我国有调查发现,医疗纠纷有70%是由于医患沟通的问题导致的,关心、尊重患者,经常与其进行沟通,绝大多数医疗纠纷都可以避免[2]。医生较好的人际沟通素养本身也是很好的医治手段和方法,而医学生作为以医学为职业生涯的人,更加需要以人为本,具备一种可以很好地接纳患者及其家属、同事及其他人的心理品格,这也是社会对从医职业人的期望[3]。在国际医学教育界有较大影响的三个国际性组织分别于2001年6月、2001年7月和1999年10月制定了各自的在校医学教育的国际标准[4-6]:“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标准”中将人际沟通能力列为医学生的基本能力之一;“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国际标准”的临床技能中强调了沟通交流的能力;“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本科医学教育质量保障指南”中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态度目标中都涉及到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1987年,英国医学会已将对医生的交往能力的评估作为医生资格考试的一部分,1989年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在《福冈宣言》上指出:“所有医生都必须学会交流和人际关系的技能”,可见国外医学教育界在培养医学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上已经先行一步[7]。2008年,我国教育部和卫生部颁布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对医学教育中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8]。从2010年起,职业医师考试中也增加了职业素养部分。由此可见,人际沟通能力作为医生的基本素质之一显得越来越重要。人际沟通能力对医学生来说非常重要,特别是低年级医学生,他们不了解到底以后自己的工作环境是怎样的,应该担负怎样的责任,而平时学业压力大、课业繁重,人际沟通训练机会少,而在见习、实习时也很难有特定的时间去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的训练,如果等到进入医院工作再来培养人际沟通能力,临时抱佛脚,难免出现医患沟通问题甚至导致医患纠纷。

二、低年级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现状调查

(一)问卷设计根据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相关内容,结合SCL-90量表中人际关系敏感度的测试问题,自制《低年级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调查问卷》,包括两大方面:人际沟通能力的自评和他评,自评部分包括;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自我测试和敏感度测试。问卷共计40道测试题,选择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这一年级6个班,对206人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06份,收回206份,有效率100%。

(二)问卷结果统计大学生人际交通能力自我测试部分共20题,每个问题选择:①得2分;②得1分;③得0分。总分为20题的分数相加。总分在:0~24分,说明沟通能力较差,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学习;25~32分,说明沟通能力一般,仍需继续学习和锻炼,33分以上,说明沟通能力很强。这个评价并不是对大学生沟通能力的一个准确衡量,而是一种定性的评估。通过自我测试,有88.83%的学生需要提高人际沟通能力(表1)。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敏感度测试共9题,采取1~5分的5级评分标准。从1分代表无症状到5分代表症状严重,依次递进。任一因子得分超过2分为阳性,说明可能存在着该因子所代表的心理障碍。如果阳性因子个数大于2,则说明在人际关系上存在问题。在人际关系敏感度测试中,阳性因子为0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1.65%,人际关系可能存在问题的占50%,存在问题的占38.35%(表2)。人际沟通能力他评测试部分共11题,由班级成员对班级整体人际沟通能力进行评价,每个问题选择:①得4分;②得3分;③得2分;④得1分;⑤得0分。总分为11题的分数相加。总分在:0~26分,说明整体沟通能力较差,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学习;27~34分,说明整体沟通能力一般,仍需继续学习和锻炼,不断提高;35分以上,说明整体沟通能力很强。在人际沟通能力他评测试中,认为人际沟通能力有待提高的占90.29%(表3)。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总体来讲低年级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存在不足;自我评价高于他评,说明自我认知和他人评价存在差异。

三、低年级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不足原因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