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知识产权工作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试点的目的在于引导部分技术创新和专利工作基础较好的企业,有效运用专利制度,提高专利保护水平,激发企业职工发明创造的积极性,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提升企业专利申请量。通过试点工作,扶植和树立一批先进企业典型,总结一些带有普遍意义的经验,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以点带面,逐步推广,促进全区企业专利工作的开展。
一、指导思想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企业开展专利工作的积极性,鼓励发明创造,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根据**市知识产权局关于区县开展专利试点企业的要求,努力把加强企业专利工作作为企业技术进步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不断增强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的专利意识,把专利工作切实纳入到企业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和销售等企业经营战略与决策的各个环节之中,提高企业市场的综合竞争能力,发挥专利制度在激励技术创新、有效配置区域科技资源和发展地区经济的作用,为**区新一轮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试点内容
(一)建立“四有”制度。建立健全企业专利工作的规章,落实机构和人员是搞好企业专利工作的首要条件。一是有领导,企业负责技术的领导主管本企业的专利工作;二是有制度,制定本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办法》(包括专利)、《专利奖酬办法》等相关的规章制度;三是有机构,机构一般设置在企业的技术中心、总工程师办公室或行政部门;四是有人员,有专职或兼职人员具体负责专利工作。
(二)提高专利申请量。专利申请量的多少是反映企业专利工作开展是否有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对企业在开发科研项目、研制新产品过程中的技术创新点,能用专利的形式进行保护,要尽快申请专利。在加大技术开发的同时,要自觉依靠专利保护,形成一个或几个拥有自主专利权,并且有一定产业化规模的拳头产品。
(三)促进专利技术实施。专利制度的作用是保护和利用发明创造,而专利技术的实施和产业化,则是企业开展专利工作的生机和活力所在。企业实施专利有三种途径:一是本企业自主专利实施;二是许可他人实施本企业的专利;三是转让他人专利在本企业进行实施。
(四)加强专利文献的利用。专利文献包含了各技术领域的最新技术信息、具体技术课题的技术特点和解决方案以及发明创造所有权的权利要求范围、保护期限等重要信息和法律状况。在科研项目立项和新产品开发之前,要进行专利文献的检索。这样,不仅可以防止低水平的重复研究,还可以避免侵犯他人专利。经过专利检索还可以了解市场上竞争对手所处的技术水平,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服务。
(五)制定和运用专利战略。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的形势下,制定专利战略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企业不仅要采用及时、主动地申请专利等方法取得占领市场的主动权,而且还要在其他企业的专利侵害本企业的利益时,采取必要地积极措施使本企业的利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三、实施步骤
试点工作从**年12月开始,每年6家企业试点,试点时间2年,分批进行,分期验收。
(一)确定试点企业。由区知识产权局按照本区的主导产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进步企业等有产品研发能力,并在技术创新和专利工作方面取得一定成绩和有一定基础的企业为重点,由企业自行申报,区知识产权局审核、汇总、批准确定试点企业。
(二)部署和开展试点工作。试点企业确定后,由区知识产权局召开专门会议,进行试点工作的动员和部署。在试点工作开始后,各试点企业要确定负责试点的机构和人员,并按要求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具体实施计划,报区知识产权局。在试点过程中,试点企业应该按照试点要求和试点内容把本企业的专利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区知识产权局将组织人员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对试点工作给予实际指导,帮助解决试点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向试点企业提供专利申请、专利信息、专利法律咨询等服务。
(三)验收专利试点企业。对试点企业的检查验收工作,在每批试点工作启动后的下一年度的第4季度进行。先由企业对照检查内容进行自查后,报区知识产权局,再由区知识产权局组成专家小组进行检查和验收。
(四)承担专利试点任务的单位必须签订《合同书》和《计划任务书》。
四、扶植办法和优惠政策
(一)区知识产权局安排一定经费资助专利试点企业开展工作。专利试点企业工作经费分两期下拔,第一期(试点开始)为总额的60%,第二期(验收)为总额的40%。
(二)帮助申报**区新产品开发计划、**市新产品鉴定试制计划和**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等科技项目。
一、指导思想
坚持贯彻执行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红线意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全面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着力推进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着力构建“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着力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着力完善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推进安全生产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确保到2020年安全生产状况实现根本性好转。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科学发展。以XX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为依据,确定我市安全生产五年发展的基本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编制全市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
(二)坚持继承创新。在我市现有安全生产水平的基础上,结合产业结构高危行业比重较大、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偏低的现状,围绕国务院确定的“到2020年,全国安全生产状况实现根本性好转”目标,做好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
(三)坚持统筹兼顾。在确定规划指标、安排规划项目时,既要做好与本级政府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的衔接,又要注重与上、下级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的衔接,同时,还要保持与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的衔接。
三、主要内容及分工
《XX市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既是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重点专项规划,也是关于全市安全生产整体工作的综合性规划,规划期为五年。主要内容包括:1、安全生产现状与形势;2、指导思想与目标;3、规划重点任务;4、重大工程(项目);5、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等。
(一)《XX市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内容涉及的部门多、领域较广,本着分工协作的原则,由市安委办牵头组织规划的编制,涉及综合监管行业的规划,由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规划建设局等市安委会成员单位协调配合,并按照工作职能负责编写有关内容;涉及市安监局直接监管行业的规划,由市安监局有关科室和局属单位编写相关内容。
(二)各县(区)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按当地政府的要求,分别由各县(区)安委会办公室组织编制,同级政府相关部门予以配合。各地要将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列为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专项规划。
四、工作安排
全市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一)调查研究和文本起草阶段(2014年10月~2015年12月)。
1.进行全市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总体框架的调查研究和初步设计。
2.相关行业、市安监局相关科室就所监管行业安全生产的发展规划提出建议(素材)。
3.在总体框架设计基础上,提出全市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的基本思路,起草规划文本(草案)。
(二)衔接协调阶段(2016年1月~3月)。
完成与全省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和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衔接和论证。
(三)公开咨询阶段(2016年4月)。
通过网站和其他媒体,印发“征求意见稿”等方式,广泛征求专家学者、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四)专家论证阶段(2016年5月)。
1.组织评审委员会对规划文本(草案)进行论证和评审。
2.根据社会各界的咨询意见和专家评审意见,对“十三五”规划文本作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五)审批阶段(2016年6月~8月)。
XX市安全生产“十三五”发展规划文本报市政府审核后。
五、组织领导
(一)成立全市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规划编制工作中的重要事项。
组长:
副组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安监局综合科,具体负责规划编制的统筹、协调、组织、编写等工作。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以预防特大事故为重点,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公安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消防安全工作的一系列文件要求,紧紧围绕北京奥运会和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庆典活动的消防安全保卫工作,全面排点部位生产及火灾隐患,推动落实安全生产及火灾隐患治理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及火灾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夯实全社会消防安全基础,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及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的发生,为我系统经济发展和稳定创造良好安全环境。
二、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县局防火办成立以副局长许文强为组长,蔚小双、郭庆华、高亚平、王超胜、王向阳、张社会、蒋新宏、路玉松、范学峰、陈红星为成员的防火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业务股,全面掌握专项行动开展情况,负责日常组织协调工作。
三、工作目标
排查治理各类场所安全及火灾隐患。重点场所安全制度得到健全,消防安全条件明显改善,亡人火灾得到有效遏制,确保不发生安全生产及火灾事故。
四、排查范围及内容
(一)排查范围
众志超市、粮食大楼、众信鞋业超市、粮食局老办公楼、面粉厂澡堂、中心药库、基层储粮仓库。
(二)排查内容
1、消防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
2、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责任是否健全;
3、消防安全责任制、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及落实情况;
4、单位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情况;
5、各项规章制度措施是否落实到位;
6、消防设备是否配备齐全,放置是否合理,用电线路是否符合用电规定,有无火灾隐患;
7、冬防工作是否按规定落实到位,防火、防雨、防雪设施是否齐全,水道是否畅通,对危房、危仓是否采取措施;
8、出租单位是否与出租门店、娱乐场所签定安全、消防责任协议。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消防设施是否符合安全规定,安全出口是否畅通;
9、化学药品管理是否做到专库、专人管理,熏蒸程序是否符合各项规定;
10、锅炉、压力容器是否按规定安装、检修、年检,特殊工种是否持证上岗;
11、经营的成品粮油是否符合卫生、安全要求,是否采取了安全防范措施;
12、安全管理是否有台账、各项记录是否规范完整;
13、按照“有仓必到,有粮必查”的原则,是否落实“一三七”粮情检查制度,储备粮是否达到“一符三专四落实”;
14、对检查出来的危险源是否及时上报,是否安排专人24小时严密监控;
15、动力及照明线路运行情况。
五、责任措施
*
(二)督促检查:各企业要制定周密细致的工作方案,做到每月不少于一次安全生产及防火自查自纠活动,及时排查消除隐患,杜绝各类事故发生。为确保安全检查取得实效,在企业全面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各分包领导及股室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认真开展安全督导,对发现的重大隐患要责令整改,对自行解决不了的要及时上报。
六、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5月20日前)各企业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具体方案,建立工作机制,迅速进行动员部署。
(二)组织实施阶段(5月至11月)
奥运会前集中排查阶段(5月20日至6月30日)。
(三)集中治理阶段(7月1日至31日)对于一时难于整改的隐患,要督促隐患单位列出整改计划,做到责任、措施、奖金、时间、预案“五落实”,并加强监管监控。对于火灾危险性大、不能及时整改的重大火灾隐患,要采取果断措施,在奥运会、残奥会举办期间责令停产停业、停止使用、停业施工。
(四)治理成效巩固阶段(8月1日至10月10日)各企业要围绕奥运会、残奥会和国庆黄金周期间的消防安全,加强消防安全保卫措施,加大检查力度,严防特重大火灾事故发生。
(五)冬防排查整治阶段(10月10日至11月30日)各企业要针对冬季用火、用电、用油、用气大量增加,风干物燥,极易发生重特大火灾的特点,将火灾隐患排查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严密各项冬防措施,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
(六)验收阶段(12月)县局按照方案对基层企业的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验收,并将验收情况书面上报县防火安全委员会。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严密组织。各企业要从讲政治、促发展、保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结合实际迅速制订具体实施方案,确定工作重点,细化工作要求,明确职责分工,健全工作机制,周密部署,层层发动,全力抓好火灾防控工作,严防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
(二)全面排查,严格整治。各单位要组织专门力量,对排查出来的隐患进行专项整治。
(三)广泛宣传,全面发动。各单位要充分利用黑板报、标语等形式,加大对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的宣传工作力度。
(四)标本兼治,务求实效。各单位要将全面排查与分类整治相结合,组织集中排查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实现隐患登记、整改、销案的全过程监督及管理。
(五)跟踪统计,加强信息报送工作。各单位要明确专人负责,加强信息上报工作。
一、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紧密结合我省安全生产实际,正确处理安全生产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关系,治本和治标的关系、专业监管和综合监管的关系。按照省政府和国家安监总局的总体要求,凝聚社会各界力量,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科学制定我省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
二、规划编制的原则
(一)目标明确,科学可行。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为依据,确定我省安全生产五年发展的基本目标,科学规划,提高规划的先导作用。
(二)切合实际,针对性强。在我省现有安全生产水平的基础上,结合我省产业结构高危行业比重较大、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偏低的现状,围绕国务院确定的“到2020年,全国安全生产状况实现根本性好转”目标,做好我省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
(三)统筹规划,上下衔接。确定规划指标、安排规划项目时,既要做好与本级政府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衔接,又要注重与上、下级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的衔接,还要保持与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的衔接。
三、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及分工
《江西省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既是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重大专项规划,也是关于全省安全生产整体工作的综合性规划,规划期为五年。主要内容包括:1、安全生产现状与形势;2、指导思想与目标;3、规划重点任务;4、重大工程(项目);5、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等。
(一)《江西省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内容涉及的部门多、领域较广,本着分工协作的原则,由省安委办牵头组织规划的编制,涉及综合监管行业的规划,由省公安厅、省交通厅、省煤监局等安委会成员单位协调配合,并按照工作职能负责编写有关内容;涉及省安监局直接监管行业的规划,由省安监局有关处室和局属单位编写相关内容。
(二)设区市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按当地政府的要求,分别由各设区市安委办组织编制,同级政府相关部门予以配合。各地要将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列为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专项规划;其中,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4项指标要纳入本级政府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指标体系。
四、规划编制的步骤
全省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一)调查研究和文本起草(20__年3月~11月)
1、进行全省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总体框架的调查研究和初步设计。
2、相关行业、省安监局相关处室就所监管行业安全生产的发展规划提出建议(素材)。
3、在总体框架设计基础上,提出全省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起草规划文本(草案)。
(二)衔接协调(20__年11月~12月)
完成与全国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和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衔接和论证。
(三)公开咨询(20__年1月)
通过网站和其他媒体,印发“征求意见稿”等方式,广泛征求专家学者、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四)专家论证(20__年2月)
1、组织评审委员会对总体规划文本(草案)进行论证和评审。
2、根据社会各界的咨询意见和专家评审意见,对“十二五”规划文本作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五)审批(20__年3月~4月)
江西省安全生产“十二五”发展规划文本报省政府审核,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
五、加强领导,落实机构和人员
(一)成立全省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解决规划编制工作中的重要事项。
会议全面总结了第一次北方七省(市、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合作会议以来的工作情况,进一步研究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区域合作有关事项,会议对辽宁省举办的首次北方七省(市、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合作会议及会后所做的工作、对吉林省承办2013年北方七省(市、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合作会议所做的筹办工作,给予了肯定。
会上,北方七省(市、区)农业部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处)负责人充分交流了各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经验和做法。北京市围绕推进北京“安全农业”发展,不断完善“全程、全面、全员”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模式,坚持顺向推动和逆向监管相结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措施,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预防、干预、应急能力。天津市结合全市20项民心工程的全面实施,重点开展了以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化和监管信息化为主攻方向的“放心菜基地”和“放心肉鸡”工程建设,积极探索省外生产基地监管模式。河北省以“农产品绿色提升计划”为总揽,一手抓整治,一手抓建设,持续深化专项整治,快速处置应急事件。坚持一手抓监管体系建设,一手抓执法监管,健全制度、落实责任、源头治理,全面提升各级监管人员工作能力和水平。大力推进监管示范县创建工作,在加强体系建设、强化投入品监管、推进标准化生产、提升监管能力等方面都做出了有益探索。推进检测机构建设步伐,已有一批检测机构通过了 “双认证”,在加强检验检测、排除风险隐患等方面,正逐步发挥作用。连续两年推行目标量化考核,并实行以奖代补,指导各地明确工作重点、排除安全隐患、弥补监管缺位现象,有效调动了各地的工作积极性。
辽宁省重点在提高监督执法能力和检测服务水平上狠下功夫,全省14个市和44个农业县全部实现了工作有机构、监管有人员,全省11个市级检测中心全部通过了计量认证,探索建立了包括农资备案、投诉举报、质量追溯、检测数据管理、舆情监测5个子系统在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并在沈阳等地开展了试点。黑龙江省以“强体系提能力,建机制升水平”为主要抓手,完善了组织领导、部门协调、宣传培训、规范统一、应急响应、经费保障、绩效考核七大工作机制,统一印制了农产品产地准出证明、产地准出专用章和农产品生产记录。积极探索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改革示范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吉林省将“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作为一票否决指标,列入《吉林省县域考评办法》中,积极协调省编办从监管、质检、执法三个方面整体推进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参茸、农产品和包装材料三个国家级风险评估实验室,开展相关农产品风险评估工作。与会代表还赴吉林省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监管试点县柳河县现场考察评价了有机稻米、葡萄和人参种植基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会议认为,开展省际间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合作,是新时期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举措,既为我们加强交流、共同促进工作搭建了平台,也为省际间开展协作、共同应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奠定了基础,对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工作新思路,转变工作作风,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会议强调,北方七省(市、区)要把区域合作作为贯彻落实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抓实抓好。坚持“多边合作、互利共赢、务实推进、重点突破”的指导思想,强化省际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合作的针对性、时限性和操作性,力争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制度建设、技术和资源共享等方面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