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理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新课改理念下的重要教育教学手段。教师通过对地理教材内容的深度挖掘,将有关环境教育的元素同课堂教学有机融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深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即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要同自然和谐共处才能共存、共发展。对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现教育价值意义重大。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对新事物接受能力较强的时期,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加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这对学生将来步入社会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有着积极的影响。
2.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环境教育的方法
(1)立足于地理教材,渗透环境教育高中阶段地理所涉及知识范围广,学科深度较浅,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在地理教材中有很多关于环境方面的知识,比如,大气、温度、海洋、陆地、矿产资源等等,此外还包含农业、工业、城市以及交通等人文环境方面的知识,可谓是对环境知识阐述的较为详尽。广大高中地理教师应善于发现地理教材中的环境元素,通过课前备课巧妙地将环境教育融合到课堂教育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地理学科知识的同时不自觉地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激发他们对环境保护的热情。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大气环境保护章节的学习,教师应对课本知识内容进行拓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哪些是对大气环境破坏的行为,哪些是保护大气环境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课堂共同探讨大气环境保护问题中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引发他们保护环境的欲望,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此外,地理教材中关于人口问题等方面的知识涉及的也比较多,教师应根据生活实际,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人口调查活动,让学生从人口调查活动中切身感受到人口危机问题,可有效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综上我们可以发现,高中地理教材中同环境教育相联系的知识内容较多,教师应善于发掘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元素,同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充分地利用地理学科特点,让学生在学习中理解环境同人类社会发展关系。
(2)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对于学生教育逐渐从传统的单一文化知识传授的教育模式向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教学模式转化。就目前高中地理环境教育而言,地理课堂教学教师不仅要将地理课本基础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而且还应帮助学生在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内容的同时能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能够积极发现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从自身做起,加入环境保护队伍行列,养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生活习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想尽一切办法,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设施优化改进教学手段;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教师应以多媒体为平台,为学生营造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的课堂教学氛围,通过放映幻灯片或者视频的的方式让学生领略到大自然之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能够有效激发其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快乐学习;更能牢固掌握地理学科知识,加深记忆,提升教学效果。此外,高中教师应打破传统高中地理教学理念的束缚,深刻理解新课改理念的重要内涵,积极创新地理教学新方法和新模式,充分将环境教育融合到地理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地融入到课堂中,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公,充分发挥他们的思维及创造能力,对地理学科知识尤其是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进行共同探讨,共同解决环境问题的办法,这样可有效地增强他们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
(一)教学过程需要树立“生活地理”的教学概念
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十分的强,其中包括了自然、社会等等很多的知识,内容十分的全面,所含的知识覆盖面也十分的广。其中很多的知识如果仅以平面去想象立体的空间、以枯燥文字去想象外面的精彩的世界,这样是远远不够的。生活中有许多的东西能够帮助我们去理解地理知识和问题。为此,我们地理教师必须要树立起“生活地理”的教学概念。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够过于的依赖于教材,也不能够迷信教材,我们必须要尽可能地将生活中的素材引入课堂,让学生们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去认识地理,同时还能够将课堂中的知识在生活中进行运用,例如出门后如何分辨东西南北,了解家乡各种信息等。只有有效的将地理知识与生活进行紧密的联系,才能够让学生们更好的感知身边的地理现象和事物,从而更好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要善于挖掘地理教材中的生活资源
挖掘地理教材中的生活资源是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氛围的基础。教师应善于把握教学内容的核心,勇于突破教科书,从学生的生活中充分挖掘不同类型的教育资源,撷取学生感兴趣的典型事例让学生剖析,设置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情境让学生探讨,架起生活与知识、生活与感悟的桥梁,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学习、发展。 要挖掘地理教材中的生活资源就必须要充分的结合乡土资源。例如在教学《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时可以在教学中加入一些我们南京相关的知识设计以下的问题:
(1)南京处在长江的什么位置;
(2)长江沿岸地带东西部地形的差异以及地势的变化如何,南京又具有什么特殊的特点;
(3)南京的气候特征如何;
(4)南京有什么特殊的资源;
(5)总结南京有什么优秀的可供利用的资源。如果课上学生们不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就让学生们课后从其他的途径进行了解,然后在给出时间进行统一的解决。通过这些问题的穿插,让同学们更加的了解我们南京的地理特征。
(三)让学生学会运用生活经验分析地理问题,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如今因为社会的发展,外界社会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仅靠死记硬背虽然能够拿“高分”,但是学生们却得不到任何能力的提高,他们也很难得到社会的肯定。如今如何提高学生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为所有学科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初中地理学科也不能够例外。地理中有很多的问题所涉及的面都十分的广,这就要求他们必须要有更高的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所以应该让学生学会运用生活的经验去分析,通过生活的感受去思考,从而真正的提高他们理解地理知识,提高个人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众多的人口》的时候,如果仅仅是泛泛而谈、照本宣科我国有多少人,人口多又带来了什么样的问题,学生们就会感受到很空洞,因为他们从小就在良好的条件下,对这些根本就没有什么切实的体会,因此对这些知识即使当时背得滚瓜烂熟,不用多久也会忘记。因此,我们不妨设计以下的一些问题:
(1)我们江宁区有多少人,南京市有多少人,南京全市总面积是多少;
(2)全国像南京这样的一级城市有多少;
(3)南京的人口增长如何。然后在通过这些问题延伸到全国,这样就会让学生们对我国的人口情况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受课时限制,高中阶段不可能安排初中内容的专题复习课,因此有必要掌握在新授课中渗透初中内容的讲解应用,在复习课中渗透初中内容的例题示范,在课后作业中渗透初中内容思考材料的方法和技巧;受课时限制,高中阶段不可能对初中内容进行全面渗透巩固,因此有必要弄清高中学生的需要,明确渗透初中地理知识的最佳范围和所需巩固的重点知识。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渗透、巩固初中地理知识,对高中学生来说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但不能仅仅是一次简单的重复学习过程,而是通过渗透、巩固、复习让学生加深对初中地理知识的理解,扩展其地理观察视野,促进学生养成地理思维习惯,进一步做到学以致用,掌握终身学习地理知识的方法。
二、活动过程
1.第一阶段———准备工作
在高一伊始的前两周,利用零次考契机,测试初中学习内容,对学生情况进行调查,并于第2周周五确定研究主题———如何应对初中地理知识在学业考中的体现,并且研读课程标准与考试要求,明确初中地理知识在学业考试中的呈现形式、内容与要求,提出在新授课、复习课以及作业中渗透、巩固初中地理知识的理念,并要求每一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将其实施。
2.第二阶段———研讨交流
研讨交流分阶段进行,旨在及时分析实施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原则上每月一次。组内每位教师将一个月来自己的策略与效果交流探讨,主讲人员由各位教师轮流担任,研讨内容也由主讲教师汇总。以下分别是组内一次复习课交流与作业补充材料实例。教学思考与设计:农业部分的复习过程中存在两种困扰,困扰之一在于对所涉及的区域缺少背景知识,遇到题目无从入手;困扰之二在于对所给材料不能高效利用,提取信息、分析材料的能力较差,在教学中本着“诊断式”原则,提出相应的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
3.第三阶段———文本整理
根据研讨达成的共识,整理出新授课与复习课渗透、巩固初中地理知识的一般教学模式;总结出在课后作业中渗透、巩固初中地理知识的常用习题模式。
三、成果运用与改进
(一)生命意识教育生命意识教育是其他生命教育内容的前提。地理知识涉及生命的存在条件、分布等内容,其中不乏有关生命意识的教育内容。如,通过学习“宇宙中的地球”,学生可以了解地球是目前所知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学生在认识生命的过程中感受生命的独特与珍贵,树立热爱地球、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的思想;学生还可以了解宇宙空间的浩瀚与无穷,感叹生命的短暂与渺小、脆弱与坚韧,增强生命意识,由善待生命领悟到人类以最高级生命形式存在于地球上是大自然的恩赐,人们有何理由不珍惜生命、不热爱生命?
(二)生存能力教育生存能力教育是生命教育最基本的内容,地理是研究人类生存环境的学科,必然包含生存能力的内容。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我国频发,由于民众的“减灾防灾”意识不够、素养不高,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因此,提高公民防灾减灾、应急避险的意识和能力是减轻灾害的关键。中学地理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述有关自然灾害的发生机制、常发时间、地点、征兆等内容,提高学生识别自然灾害的能力;通过教学逃生知识和演练逃生技能,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桑枣中学全校师生在汶川特大地震中仅用1分36秒全部撤离到安全地方,这一奇迹缘于学校从2005年开始每学期给学生安排一堂紧急避险课。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学生需要学会运用知识守护生命。
(三)生命价值教育生命价值教育是生命教育的升华,地理教学涉及不同区域、不同物种、不同国家的知识,其中必然涉及包含生命价值教育在内的价值判断内容。如,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和差异性,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自然景观和生物种群,学生可以从中认识到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都有内在价值、都是高贵而平等的,据此学会尊重不同的生命形式,保护生物多样性。学生在学习“世界人种”知识时,能够认识到人种的差异是自然界长期作用的结果,没有优劣之分;不同种族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和生活习惯,应该尊重生命个体差异,消除种族主义、民族歧视,树立“人生而平等”的观念。
(四)生命智慧教育生命智慧教育是生命教育的最高层次,为了实现人类自由的无限发展,地理研究中必然体现出生命智慧的教育内容。如,人类开采矿产、开垦土地是大肆掠夺大自然资源的行为,虽满足人类的需要,但造成资源枯竭、水土流失、荒漠化、酸雨等众多环境问题,严重破坏了大自然的平衡,危及人类生存。学习这些内容能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就是珍爱生命,能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坚持可持续发展之路。科学的人地观是关乎全人类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乃人类之大智慧。地理教学中拥有如此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教师需要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呈现生命教育内容、推进生命教育实践。
二、地理教学中的生命教育策略
(一)学校应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来推进生命教育首先,学校的教育理念要实现两个转变:“教育目标从生存转向生活,教育立场从社会转向个人”。教育应从仅仅教授学生“如何能考个好分数”、“如何找一份赚钱多的工作”等为生的本领,转向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生活的意义,懂得感受生活、欣赏生命。现代社会倡导“以人为本”,当今的教育却是以批量的生产方式为社会输送标准化“人才”,忽视了个体的差异性和需求。直面人的生命教育就应该为人服务,而不仅仅是为社会服务,不能急功近利,而是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关注学生的内心情感。其次,学校要加强教师的生命教育培训,积极营造浓厚的生命教育氛围,使学生张扬生命个性、释放生命活力,使校园中处处绽放生命的光彩,形成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浓厚氛围。
(二)教师应树立生命教育理念,提升生命教育能力杜威说,“所有的改革都取决于从事教师职业者的素质和性格的改革”。地理教师要意识到当前教育的弊端,深入学习生命教育理念,强化生命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真正的生命关怀。一个激情洋溢、积极乐观的地理教师更能带给学生活力,使学生感受生命的乐趣、传递生命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生命。同时,地理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命教育能力,熟悉各种生命教育素材与生命教育形式,掌握生命教育的各种实施策略,从而在地理教学中真正有效地实施生命教育。
(三)充分利用地理课堂教学开展生命教育首先,挖掘教材中的生命教育内涵。地理教材中处处闪烁着生命的活力与价值,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增强生命意识、体会生命主体的意义。其次,选择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教学内容,新课标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生命离不开生活,对生活有用即对生命有用,地理教学的内容应来源于生活、贴近生命。如教师使用的地图、旅游策略等都源于生活,是对生活有用、对生命有益的教学内容。再次,将生命教育纳入三维目标体系,把具体的生命教育内容设置为教学目标,使生命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比如,在学习地震知识时,将“识别地震发生的征兆”设置为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学习地图使用时,把“通过阅读某一地图,分析归纳某些信息”设置为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学习世界人种时,将“树立人生而平等的观念、消除种族歧视”设置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关键词:地理教学;心理健康教育;高中
应试教育长时期占据主导地位,素质教育推进缓慢,德育与智育长期存在“两张皮”的现象,“重分数、轻能力”仍是我国教育的重大问题。调查显示:32%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存在心理问题;层出不穷的中学生自杀事件也反映了这一问题。因此,在中学中进行多途径的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育相融合不失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可以取得“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中学课程标准也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确定为三维目标之一,其中,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也是指内心体验、情操陶冶;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也是指科学的态度、求实的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在国外教育中,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美国在中小学历史课程的教学中将历史事实与道德规范相印证,日本在公民课和安全课中把法制意识和互助精神相融合,同时融入大量的儒家思想,俄罗斯在数学教学的任务任务之一是造就学生的理性思维。进一步说明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育相融合是必要的、可行的。综合大多数心理学家和医学家的观点看,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至少包括以下几点:
1、智力正常,有创造力。
2、人格完整,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并具有接纳自我的良好心态和意识。
3、人际关系协调,乐于交流,善于结友,乐于助人。
4、情绪稳定,乐观开朗,具有承受挫折的能力。
5、具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勇于承担责任。
6、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价值感和道德观。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的科学,地理学科作为中学基础教育的学科之一,课程的第一条基本理念即是“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心理健康教育与高中地理教学相融合,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地观、资源观和环境观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高中阶段,如何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地理教学的融合?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创设积极的课堂氛围
地理学科的知识具有趣味性、生活性和丰富性,可以充分利用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在课堂听讲、交流、发言、完成学习任务中不会感觉到有负担,培育学生活跃的开放性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多表扬、少批评,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对学习“后进生”要多加鼓励,帮助学生突破自我,使用一些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也可通过控制语调的轻重缓急、板书的颜色和节奏来营造课堂氛围,学生会充分感到心理的“安全感”和“自由感”,觉得老师是亲切的“自己人”,就会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不怕出错和失败带来的后果,实现心理的自由和开放。
二、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地理学科包罗万象,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身边活生生的案例与内容,这些都可以对学生学习地理产生浓厚的兴趣。根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合理选择课堂教学内容,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结合教学重点、难点,有选择性的放弃没有必要深入的地理知识点,精讲细讲重要的地理概念、原理、过程和意义,使学生对学习才生兴趣与激情,体会成功,获得成就感,树立自信心。另一方面,地理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深入挖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如,在“全球气候变化”这一节中探讨了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酸雨频发和臭氧空洞等气象灾害,学生在经过本课的学习后了解到这些气象灾害产生的原因和防治对策,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和正确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
三、灵活使用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长期使用,容易使学生学习产生怠倦,难以调动其积极性,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课堂情况,灵活使用教学方法,尤其是新的教学手段。例如,可在教学中多设置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思考,激发学生兴趣;设置实验活动环节,使学生参与进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地理观测、野外考察等活动不仅加强了学生对地理的感性,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勇气;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课程中的不同角色对同一地理问题进行讨论,促使学生对问题不同角度的思考,培养发散性思维,也有助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采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更加形象生动的理解地理事物、过程和结果。
四、营造良好的师生氛围
地理教师必须具备较高水平的素养,学识出众、品德高尚,有先进的思想、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开朗的性格、勤奋的精神、宽容的态度、广泛的兴趣、良好的人际适应与交际能力,这样有助于发挥地理教师的心理示范作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有益影响,创造亦师亦友的和谐师生关系,使学生敢于与老师交流、乐于交流,也有助于教师帮助学生处理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产生友好、亲近、共情、共鸣、共同解决问题,也有助于消除教学中有害于学生心理健康的不利因素,减少和缓解学生的过度紧张、焦虑和烦恼,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促进素质教育进程,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