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师实习期工作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顶岗实习 思想政治工作 特殊性
顶岗实习期间的政治思想工作,不同于在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无论是从工作环境、工作实施的主体,还是实施的对象和实施的内容看,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有其特殊性。正是由于顶岗实习期间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带来了新的问题,而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对今后顶岗实习工作的开展意义重大。
一、顶岗实习期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
1、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改变
顶岗实习,让学生从校园走进企业,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企业的目的是获取利润,学校的目的是培养人才。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目标价值下的教育环境有着很大的差异。单一的学校教育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备普遍的道德素养和政治素养。而在企业教育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还必须包括对企业文化的认同、与工作岗位相关的劳动强度、劳动技能、劳动纪律、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要求,注重激发学生提高职业技能积极性,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不断进取、诚实信用的优秀品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与挑战。
2、思想政治教育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实施
顶岗实习的教育管理主体由以学校为主体的单一模式变成了学校和企业共同管理的模式。顶岗实习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社会化性质,需要学校与企业共同管理。例如,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电气系09级50名学生2011年7月前往珠海伟创力科技集团总部相关企业进行顶岗实训。实习期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学校带队指导教师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相互配合,共同管理。
3、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兼具双重角色
高职学生在校内学习期间,只是单一的学生角色,但是顶岗实习的全过程都是在企业中完成的,教育对象的角色由于环境的变化,单纯的学生角色转变为了学生与职业者兼具的双重角色。针对在校学生采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就不能一成不变地应用到学生与职业者兼具的复合角色上,而是要适当改变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
4、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增加
在学校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心理健康、道德人格、政治教育为中心展开的,主要在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政治素养。学生思想活动主要受校园文化影响。而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不仅要进行以上教育,而且还要接受企业文化熏陶,并根据企业需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使其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把爱岗敬业,诚实信用、严肃认真的劳动态度,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以及在职业活动中团队协作与无私奉献精神等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二、顶岗实习期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1、顶岗实习学生思想定位不清晰
顶岗实习期间,由于教育环境、教学方式等因素都发生了变化,不少学生在顶岗实习期不能很好地进行思想定位。他们习惯于自己的学生身份,愿意接受学校管理,认为企业管理太严、太高。思想定位仍然停留在学生角色。不清楚顶岗实习的目的、无法立即适应严格的劳动纪律、对企业文化缺乏认同感、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劳动待遇要求过高、心理承受力较弱等等。思想定位不清晰,使学生在工作中容易出现缺乏主动心、责任心和上进心,在思想上片面追求实习报酬,缺乏学习的心向,遇到挫折时,容易产生挫败感,做出不理智的行为,比如顶撞公司管理人员、擅自离开工作岗位等等。
2、学生容易受到复杂的社会环境影响
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与外界社会接触增多,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也增多,复杂多样的社会思潮、行为习惯、人际关系对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而没有太多社会经验的学生,对社会上的各种不良的思想、行为还不能做到完全的理智看待与处理。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的生活和思想状况,及时帮助学生排除各种错误思想,加强正面教育的力度,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及时解决学生的困惑与难题。避免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误入歧途。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难度增大
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相对于在校而言,开展难度明显增大。地理位置不集中、时间交错、地点分散,都致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差异不断增大。在校的集中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顶岗实习期间的需求了。积极构建有效的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比如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直接教育与间接教育、一般教育与个别指导有机结合等等。
4、缺乏有效的高职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
顶岗实习是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参与,具有管理主体多元化、实习地点分散化、实习内容多样化等特点。顶岗实习学生的双重身份,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复杂性,监督和管理存在的漏洞,都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但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对顶岗实习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系统的安排,没能建立起完整有效的管理体系。在顶岗实习计划中一般都没有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和内容,没有建立起统一的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机构,学生群团组织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功能难以实现。同时,企业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配合力度不够大。建立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是当前学校和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加强和改进顶岗实习期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1、做好顶岗实习前的动员、指导工作
顶岗实习前期学校应该做好动员、指导工作。对学生进行专门的顶岗实习相关方面的知识推广,发放专门的教材学习,开展交流活动和动员大会。讲清职业教育目标和顶岗实习的目的和意义,加强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认同感,激发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内在动机;向学生宣讲顶岗实习规章制度、纪律要求、安全注意事项及实习成绩考核办法;统计列出以往学生顶岗实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前告诉学生这些问题的处理方法,让学生早有心理准备。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就业观的教育。加强就业指导工作,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对应的岗位群,树立从基础做起,不畏艰难、积极向上的就业观。
2、关注学生顶岗实习间的思想状态,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
学校要与企业相互配合,做好入职教育,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实习的目的与意义,引导学生转变观念,调整自身的定位,尽快适应岗位。带队老师要加强同实习生的联系,熟悉并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对学生中出现的不良思想倾向应及时引导,及时帮助学生调整心理态度,树立敬业爱岗的意识,严格遵守实习纪律、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并做好心理、身体调适,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去。同时,在生活方面,关爱学生,让他们感觉到顶岗实习期间老师对学生的责任与关心,在心理上给学生顶岗实习的动力,完成工作任务的精神鼓励。
3、顶岗实习期间建立有效地思想政治管理机制
首先,学校和企业应以校企合作协议作为基础建立管理制度。以校企合作协议为基础,要求在协议中明确学校、学生、企业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其次,建立严格的实习期间劳动纪律制度。如果学生在实习期间纪律涣散,轻则影响实习效果,重则造成企业经济损失和生产事故。对学生今后的职业工作态度培养也非常不利。因此,必须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劳动纪律,严守工作岗位。再次,学校与企业应安排专门的人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带队指导老师应深入企业,多了解沟通。企业应派人对实习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并定期向学校汇报学生的思想动态。学校与企业双方密切配合,及时了解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习、生活、工作和思想等情况,及时与学生沟通,及时解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4、发挥学生团体的作用
发挥学生干部和党员的作用。关心爱护同学,相互帮助。发挥学生干部和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在顶岗实习期间,同学遇到难题,应该积极主动的帮忙出谋划策,解决问题,让同学们能够正常的参与到实习中去。同学之间有矛盾,学生干部和党员应该积极地调和矛盾,努力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创造良好的实习氛围。
四、结语
顶岗实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从一名学生变成工作者的过程,在这期间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能够鼓励学生努力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知识与经验,同时也是保障学生安全的重要方式。所以,重视和完善顶岗实习期间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提高顶岗实习质量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陈长生,商冬梅.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J].社科纵横,2011,5:135-136.
[2]韩颍.高职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5):116-119.
[3]腾晓蓉.加强顶岗实习,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完善人才培养模式[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5:11-12.
[4]梅爱冰.浅谈顶岗实习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职业技术教材教法,2010,9:34-35.
首先是谈教学。一开始去听指导老师的课,他说第一节不讲新课,只是说说要求,可以不必听的。而我是连怎么跟学生谈上课的要求都不知道的,当然去听了,而且是5个班全部都听了一遍。而且,我发现不同的班级,上课时的氛围是不一样的。有的班很安静,而有的班有点小吵。在听了如何讲上课要求之后,加上后来的自己亲身实践,遇到了一些疑惑;我及时向支教的其他老师和指导老师请教。
关于课堂纪律的问题,对于我这个新教师而言,一开始的确把握得不太好,尺度不够严。在第11周周五上初一(4)班的地理课时,由于学生太吵,我不得不中断教学,改为他们自己看地理书,自己复习;叫了十位特别吵闹的同学起来反省,但效果不明显,班上还是吵。打了下课铃之后,我不让他们下课,去级组办公室请了三班班主任彭老师过来帮我处理。她让那十个同学罚抄书。之后她教我一些处理课堂纪律的方法,很实用。在第12周周四上初一(4)班的课,他们就不吵闹了。
学科教学方面,跟着郑老师和黄老师,学到了很多。这些宝贵的教学实践,是在大学里完全学不到的。从听课开始,听了我们学校三位地理老师的课,也到真光初中部听课。后来也在真光那边上了两节课。还陆续参加各种教研活动,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水平。
我从国庆后接手初一(1)班的地理课。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力求多途径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
这半个多学期的教学,对教学能力的提高非常有用。在大学里,师范技能的培养花了一年,也上了不上微格教学,效果完全不及在陈嘉庚这半个学期。所以非常感谢陈嘉庚纪念中学提供了这么好的机会给我。
再谈班主任工作。我当了初一(1)班的副班主任。这个班女生很多,只有5个男生。与其他班相比,班级日常管理相对容易抓好,但有经常叽叽喳喳聊个不停的毛病。为了做好班主任工作,我一边向詹老师学习,一边看班主任培训的相关书籍。通过看书,知道了班主任要做的三大块:班风建设,班级日常管理和问题生诊疗。
班风建设方面,由于1班是管乐特色班,他们每天都要进行管乐训练,对音乐有感觉;所以没发现什么大问题,只要不断地进行引导,向好的方向发展就行。
班级日常管理方面,早上看早读,查考勤;中午看午休以及管乐训练;下午看值日卫生。虽然挺累的,但是在对学生的教育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感。
不知不觉,顶岗实习已过半,到了期中时候了。总观我这十周的教学成绩,整体是不错的,但也有磕磕碰碰,不随心之事。下面,我就把这一段时间的情况分析一下,谈一谈我得到的和我所失去的。
首先要真诚。对实习学校的老师真诚,对学生也要真诚。你可以伪装你的面孔你的心,但你绝不可以忽略真诚的力量。其实,对待事情也需要真诚。真诚,会让你走出现实自我价值的第一步。
其次,要沟通。实习生要学会沟通。沟通,才能让你真正的了解一个人,或者去弄清一个问提,真正让别人愿意与你共处。没有良好的沟通,不仅不能及时解决自己的问题,还可能会因为不了解而惹怒别人。总之,沟通这一项重要的能力与技巧,我们必须学会。
第三,对于自己的教学,要多学多练。做一个有心人,要对自己的工作有激情,对自己的学生有耐心。除了这些,要珍惜每一次上讲台的机会,备好每一堂课,讲好每一堂课,认真听取指导老师的意见。讲课的功夫不是一天就能练出来的,要日积月累。对于班主任管理班级的经验,出了学校给自己的机会,平时也要多听。如有的班主任会请家长或学生来办公室谈心,就要注意倾听班主任对不同家长及孩子的措辞,看有经验的班主任如何处理突发问题。另外,也不能满足于老师交给的教学方法,自己要有创意。比如在板书设计上,可以创新的地方一定不能放过。我曾在讲《黄河颂》的时候,就设计了一个出色的板书,用字连成了一条黄河。
这是前半学期的结束,也是下半学期的开始。下半学期必须要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也要掌握一套自己的作息结合的工作方法。因为下学期的教学任务更重,五六单元基本都要由我来讲。还要承担自习课以及习题课,但是,每一节课都要仔细备好,不然课上出现的问题会耗费自己更多的精力。下半学期中,要加强和学生的交流,增强自己管理班级的方法,不能光靠笨拙的制止,要有智慧的进行。在于老师相处之时,更要珍惜机会,多学勤学,增加沟通,也给学校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总之,任重而道远,士不可以不弘毅。但也要知道,虽然路漫漫,但吾也必将上下而求索。
1 前言
混合编队教育实习模式是指高师院校的若干个专业(每个专业不少于2人,不多于4人)的实习生组成一支16人左右规模的实习队,到一所中等学校实习,并完全委托该校全面、全程指导实习工作的教育实习模式[1]。与其他实习模式相比,混合编队教育实习模式多学科混合组队以及不派驻点教师的特点,使得实习前期准备工作变得更为关键,其准备工作做的是否充分直接决定着混合编队教育实习的成功。
教育实习前期工作指的是为教育实习顺利开展所做的准备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前期工作指的是从师范生入学到实习之前为教育实习顺利开展所做的思想、理论、实践及能力上的准备,狭义的前期工作指的是实习前一学期所做的思想、专业及组织上的准备。本文所讨论的是狭义上的前期工作。
2 前期工作的要素分析
教育实习是个大系统,涉及到中学教育系统和大学系统两大范畴。而教育实习的前期工作,主要涉及到大学教育系统。大学教育系统的主要要素有教务处、专业院系、带队教师和实习学生。相对于传统单科集中定点教育实习模式,混合编队教育实习模式前期工作各要素的组成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各要素的作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变化主要体现在大学教育系统各主要要素的变化:
(1)更需要教务处的协调管理
混合编队教育多专业的实习生混合组队,仅靠专业院系层面进行组织是难以进行的,因此,混合编要求队教育实习模式比传统教育实习模式更需要教务处进行统一的组织管理与协调。
(2)专业院系
虽然实习报名、实习分片及实习组队等工作由教务处统一组织,但是专业院系在配合教务处做好实习报名、按比例推荐带队教师的同时,仍需组织与管理本院系各专业教育实习工作以及处理实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对带队教师的能力要求发生变化
在传统单科集中定点教育实习模式下,带队老师因担负学生实习专业指导工作,要求带队教师具备优秀的学科教学能力。而混合编队教育实习模式以委托实习学校全面全程指导实习、不派驻点教师的特点,使得带队老师不再需要承担实习生的专业指导工作,其主要职责在于指导实习生组队,代表大学与实习学校沟通协调等,因此要求带队教师具有较强的管理协调能力。
(4)突出以实习生为主体的自我管理
混合编队教育实理念为相信学生、依靠学生。由于混合编队教育实习不派驻点教师的特点,使得教育实习的开展和与实习学校的沟通更多依靠实习队长。实习队长由实习队自行推选出来,每个实习生通过公平竞争都有成为实习队长的机会。因此,在这种类型的实习过程中,实习生的积极性被更好的调动起来,领导能力和协调组织能力得到了锻炼,其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3 前期工作的组织实施
较传统模式,混合编队教育实习模式前期工作的组织实施以教务处为主。前期工作组织实施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准备、专业准备和组织准备三个方面。
3.1 思想上,统一认识、明确意义
思想指导行动。只有思想正确、认识深刻,才能指导行为并内化为实际行动。开学初,学校组织有关院系领导和学科教学教师召开实习会议,研究布置下一届师范生的实习工作,使全校师生自上而下充分认识到混编实习的重要目的与意义。专业院系领导、教师对师范生进行动员,使师范生认识到混合编队教育实习是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民主、自主、合作现代教师的重要途径。认识到通过实习达到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有关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锻炼,培养教育教学上的独立工作能力,进一步理解教育规律;通过实习进一步提高与人沟通、合作、交往的能力和心理的承受能力;通过实习全面检查自己存在的缺点以及不足之处,以便进一步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2专业上,对师范技能训练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抓好师范生师范技能训练工作是混合编队教育实习取得成功的基础。由于实习生来自不同的院系,且没有带队教师驻校,实习团队的组织管理比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要兼顾到避免影响实习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尽量少得增加实习学校领导教师的工作负担和压力,使实习学校以后都欢迎我校实习生,这就要求我们派出去的实习生素质高、能力强。要提高师范生教育教学水平,就要切实抓好师范生师范技能训练工作。
(1)抓好师范生师范技能训练工作的“三”、“ 四”、“五”
师范技能训练是师范生培养的重要工作,也是搞好混合编队教育实习的基础。实习前必须抓好“四项训练”, 要求实习生认真完成 “五项作业”,从而使实习生达到“三个基本”技能、实现“三个充分”。 抓好“四项”师范技能训练工作:普通话和口头表达技能训练、钢笔字和粉笔字书写技能训练、教学工作技能训练以及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同时,要求实习生是实习前完成并提交“五个一”:一份电子教案、一个课件、一个班会课教案、一份第二课堂方案以及一份实习前的准备总结,实习出发前由实习队长组织检查。并安排学科教师教师指导实习生备课、试讲,确保每一个实习生在实习前都能做到“三个基本”:基本能上讲台、基本能写教案(含电子教案)和基本能板书,确保出去实习前真正实现“三个充分”:充分利用时间、充分锻炼自己、充分提高自己。。
(2)举办系列师范技能竞赛,引导和促进师范技能训练工作
组织全校性、系列性的师范技能竞赛,营造良好的师范技能训练氛围,引导和促进全校师范生的师范技能培养工作。以华南师范大学为例,每年上半年举办多项全校性、综合性师范技能大赛,如:以提高课件制作能力为主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以提高课堂教学能力为主的“为了明天”师范生课堂教学优秀奖评奖活动以及以提高基本教学技能为主的基本教学技能竞赛,要求所有即将实习的师范生参加,起到了以赛促练、以赛代练的作用。
3.3组织上,要求教务处统一组织与协调
精心的组织、周密的安排是混合编队教育实习模式取得成功的保障。组织的越充分,考虑的越周全 ,成功实施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就可能遭受失败。由于混合编队教育实习模式是由不同专业的实习生混合组成实习队,因此,仅靠学院层面进行组织是难于进行,须由学校层面统一组织与协调,整合各院系资源,调动各院系师生的积极主动性。
1)统一联系实习学校,确保实习岗位需求
实习岗位的充足与否是混合编队教育实习实施的基础。每年实习前几个月就须联系实习学校,收集各实习学校需求信息,包括将要接受实习生的科目、人数、住宿条件、教材版本等。同时,专业院系统计并报送本学院参加混编实习的人数和男女比例及分片负责教师名单。如果第一批回函实习岗位数不足,学校再发第二批函,有重点地联系与我校关系较密切的实习学校,直至联系到足够实习岗位为止。
2)组织学生报名,组建实习团队
学生报名、实习团队的组建是混合编队教育实习模式前期工作组织实施的主体,对于混合编队教育实习的顺利开展、实习质量提升至关重要。组织实施步骤如下:
(1) 组织学生实习报名
在收集好实习学校回函信息后,组织师范生进行报名。由于混合编队教育实习报名涉及学科众多,为保证混编实习报名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实习报名以“自愿报名,先报先得”为原则,以分专业、分时段的形式进行组织。每年正式报名之前均组织一次预报名,以检测报名系统和熟悉报名系统运作及掌握正确报名方法,确保所有问题解决以后才组织正式报名。
(2) 组建实习队
实习队是混合编队教育实习的基本单位。由于每年涉及几千名师范生、上百间实习学校,仅靠学校职能部门直接管理是不太可能,因此应实行分片教师负责制,根据地域远近将实习学校划分为若干片区,每个片区(3-5所实习学校)由专门分片教师负责组织与协调。实习生报名之后,召开分片教师(由各学院按比例推荐)会议,落实分片教师任务(分片老师主要负责报名后实习生的管理与协调工作)。在划分好片区及落实好分片教师后,学校统一组织,各分片教师对所在片区实习生进行动员,会后让同一实习学校的实习生相互认识,交换姓名、电话号码、通信地址等信息,推选临时队长。
(3) 推选实习队长
混编实习的队长是整个实习过程的核心人物,很多方面担负着带队老师的工作,包括实习队的组织、管理与协调,实习前的各项师范技能训练,与实习学校领导、分片老师、教务处老师的沟通与协调等工作。为确保各实习队选出愿意为队员服务、能力强的队长,实习队长正式选举一般安排在队员相互见面认识、了解两周左右才进行。由临时队长负责组织全体队员民主投票选出正副队长,实习队长主持以后的实习工作。
(4)培训实习队长
实习队长培训是混编实习前期准备工作的关键环节,培训效果好坏直接影响着实习队能否正常开展工作以及能否顺利完成实习任务。队长培训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要他们明确队长的职责,了解教育实习的有关文件和管理条例;
其次,请上一届的优秀实习队长介绍经验,主要让队长明确:①加强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发挥每一个队员作用,不拉下每一个队员,团结全体队员克服各种困难完成实习任务,②掌握实习团队作用发挥和实习工作开展的一般过程、方法和手段,③与实习学校领导、教师交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如何争取他们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最后,要求队长们做好如下几点:①建立实习队博客和通讯录,②组织全体队员学习学校有关文件,③制定实习队计划和实习队队规,④实习前组织实习队进行师范技能训练,⑤进行安全教育,确保人员和行李安全,⑥联系到实习学校的交通工具,做好实习前的物质准备,⑦明确实习经费的开支标准和领取办法。
3)了解实习学校情况,做好出发前的最后准备
在实习队组建以后,由实习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实习学校,联系实习学校有关负责人或教师,将学校的混编实习计划、实习队计划以及实习队员的有关信息邮寄给实习学校。实习前两周由分片带队老师带领实习队长到实习学校踩点,向实习学校说明来意,了解实习学校具体情况,就实习涉及到的住宿、授课年级、教材版本等队员关心的问题咨询实习学校。并要求队长在踩点之前收集好所有队员关心的食宿、教学等问题,争取踩点时一一落实,返校后,向全体队员反馈踩点情况。
总之,实习前期工作是混编实习的重要环节,其准备充分与否直接决定着混编实习模式能否成功实施。前期工作准备越充分,混编实习的优势就越明显,实习效果就越好。
参考文献:
[1] 陈冀平. 混合编队教育实习模式探讨[J]. 教师教育研究(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0(4):55-59.
【关键词】德育教育;高校;对策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立德树人”,强调“德”在人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素质中的核心地位,明确了其在高校工作中,教学、科研、管理都要服务于“立德”;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也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时期,同时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高校转型的不断深化,切实开展高校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1 高校德育教育现状及原因
1.1 德育教育工作者
德育教育工作者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保证,大多数高校主要从事德育教育的工作者是班主任、辅导员等。一些高校新进教师都从事班主任、辅导员等工作,其中一部分在工作中因年纪较轻、经验尚浅等,工作重点不突出、工作内容不成熟、从而导致德育教育效果不明显,加之青年教师队伍流动快、稳定性差,造成德育队伍不成熟,积淀少,不稳定。而对于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而言,手段过于单一,方式过于死板,对当下学生的心理理解较少,使得德育教育实效性不强,因此作为德育教育工作者来说,其业务水平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1.2 德育教育对象
“90后”大学生已然成为高校的主力军,他们生活在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在他们的思想意识中,新事物、新观念不断碰撞,使得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显得鲜明特异。第一,大部分学生缺乏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呈现出多元性与复杂性;第二,他们思想活跃、个性鲜明,强调主观意识,厌恶死板的教学模式,他们更愿意主观发挥想象,更喜欢通过思维碰撞从而引导学习;第三,他们求知欲强,敢于尝试,使得他们眼见开阔,充满自信,但他们也依赖性强,独立能力差,在面对挫折和失败时,他们心里脆弱,抗压能力不足。德育教育对象和客观环境的变化使得新时期高校德育教育面临着新的考验和前所未有的挑战。1.3 德育教育内容及途径
当前,“两课”仍是高校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两课”对于高校德育教育来说仍是最直接的教育途径,部分学校还加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法律基础》等课程,但对上述课程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及专业课程,这种导向使得学生仅是对此忙于应付考试过关。大多数高校德育教育模式主要采用形势与政策报告会、主题班会、党团活动等形式,但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各种正负面的信息来源、传播渠道、信息内容更是以多样化、快渠道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与微博、微信等网络线上教育及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线下教育相结合,将成为当前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发展的重要内容及途径。
2 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对策
2.1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应当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应当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促进高等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促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等学校要建设一支爱国守法、敬业爱生、育人为本、终身学习、为人师表的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队伍。辅导员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综合运用教育教学、实践养成、文化熏陶、研究宣传等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学生日常管理服务各个环节,形成高校学生的日常行为标准,使高校学生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积极学习和运动现代化信息技术,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要努力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运动理论分析、调查研究等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高校应按照《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遵循教育、教师发展规律,加强工作薄弱环节,创新管理体制机制,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全面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同时,要发挥辅导员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示范作用,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做到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引领社会风尚,言传身教地做好德育教育工作。
2.2 重视德育教育内容
校园文化是强化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关键环节和主要措施。指出:“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高校应丰富以校园文化活动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从文体活动、志愿服务、学生社团、新媒体网络等方面开展个性发展、形式多样等高品质的校园文化活动,并将开展活动形成长期化、特色化的长效机制,从而加强校园环境熏陶,引导学生求真务实、明德修身,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2.3 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人的个性是一种由体力、智力、思想、情感、意志、情绪等炼成的最复杂的合金,不了解这一切就谈不上教育。”当前,高校学生无论从思想、行为等方面都表现出个性化发展,学生也作为一个主体出现在教育教学中,高校应“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个性发展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将来自外界的压力转化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动力;同时,辅导员应在平时的工作中,要真心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公正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独立人格和个人隐私,保护学生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心;从多方面了解学生思想状况、道德品质,针对个体实际情况进行引导教育,德育教育才有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修订)》.教育部,2015.11
[2].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4,(10)
[3]骆郁廷,郭莉.“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及有效机制[A].思想教育研究,2013,(7)
[4]王帅,肖文旭.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A].思想教育研究,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