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草船借箭成语故事

草船借箭成语故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草船借箭成语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草船借箭成语故事范文第1篇

  小学生《成语故事》读后感1

  我读的这个成语故事叫做《邯郸学步》!

  古时候,在赵国都城邯郸,每个人走路的姿势都很优雅,个个风度翩翩。有个小伙子住在燕国寿陵,他想去邯郸学上几招,回来显显本领。他终于到了邯郸,看见没个人走路的姿势都很优美,之后他就每天上街学人家走路。总是这次觉得这个人走路好看就学这个人走路,一会儿觉得那个人走路好看又学那个人走路。最后什么都没学会,就连自己本来怎么走路的都忘了,只好爬着回家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东西不能三心二意,如果机械的去模仿别人,不但学不会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原有的技能丢掉。

  这一次,我就跟这个小伙子犯了一样的错误,我爸爸教我学毛笔,叫我先练横,我才练了三天,就想练竖,连着连着就又想练点,最后什么都没学会,爸爸生气的说;“做什么事都这么三心二意,这样能学好什么?”我跑到小房间把门用力的一关,趴到了床上,嘴里嘀咕着;“只不过是一个毛笔吗,有什么好计较的,切!”

  就这样,我跟爸爸僵持了一天没说话了,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就跑去像爸爸道歉爸爸也原谅了我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之后我们又开始学毛笔,听了爸爸的话,我的毛笔字写得越来越好了。

  我一定会好好学,把毛笔学会,不会再三心二意了。

  小学生《成语故事》读后感2

  读了这本成语书,我不仅学会了许多成语还学会了许多成语的意思并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这本书中包含了战国时期人们会用的许多成语,表示了许多的意思。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和最熟悉的有:班门弄斧、乐极生悲、人杰地灵、暗箭伤人、草船借箭、千钧一发……等许多成语都得到我的喜爱,我觉得这本书有精英的编辑,深沉而有博大的知识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去品读它。

  成语故事中的成语有很多有利于我们在写作文时用它。我对大公无私的成语意思记得很牢我来给你说说:春秋时,晋平公对祁黄羊说:“南阳少一个县长,应该谁当比较合适?”祁黄羊说:“叫解狐去最合适,他能行的。”平公惊奇的问他:“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还要推荐他呢?”祁黄羊说:“你只问我什么人能上任,谁最合适,你并没有问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于是,平公就派解狐到南阳上任去了。解狐到任后,替那里的人办了不少好事,大家都称颂他是个好县令。像祁黄羊这样的人才能算是大公无私啊!还有千钧一发拔苗助长等我也能给你讲得清清楚楚。

  这些故事深受人们的品读和利用,成语真是妙不可言啊!

  小学生《成语故事》读后感3

  今天,我读了一个成语故事:《叶公好龙》。

  这个故事主要讲:古时候有一个人叫叶公。叶公非常喜欢龙,又因为他生活在富贵家庭中,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是上等的,所以他的衣服上、帽子上、鞋子上、家里的柱子上、被子上、枕头上……家里上上下下的东西,都刺有龙的图案。一转眼,五年过去了。这五年里,叶公一家平平安安,生活地非常幸福。

  可是,叶公一家并不知道:天上的真龙知道,叶公一家既然这么喜欢我,那见到真龙……岂不是更喜欢了吗?好!就这么决定了,我明天下凡去见一见那个名叫叶公的人!第二天,真龙来到了叶公的家里,透过窗户看到了正在呼呼大睡的叶公,叶公也被这如此巨大的呼吸声吵醒了,一看,两眼直冒金心,吓晕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只是表面上喜欢某样东西,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某样东西,所以小朋友千万不要学叶公哦!

  小学生《成语故事》读后感4

  成语跟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首先我们说话就会经常说到成语、其次就算是做游戏也有像成语接龙这样的游戏,举个例子守株待兔、兔死狐悲、悲痛欲绝等等。中华成语千千万,我最近通读了一本叫《成语故事》的书,受益匪浅。

  《成语故事》这本是顾名思义就是由许许多多成语故事组成的,给我印象深刻的就有几个,如掩耳盗铃、老马识途、亡羊补牢等。我觉得真正能让人理解意思悟出道理的又通俗易懂的应该是它们几个。

  “掩耳盗铃”从表面意思来看,应该是捂着耳朵去偷铃铛。他讲了一个人去偷一个大户人家的铃铛,他以为把自己的耳朵捂住,别人就不会听见,他真是太笨了。可是在我们面对许多没有做好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常会本能的选择逃避,选择隐瞒,但“自欺欺人”是不对的,这会让我们养成撒谎的习惯。久而久之,我们就会成为一个坏孩子。

  “亡羊补牢”讲的是,一个人他一天丢了一只羊,这只羊被狼吃了,他却没有把羊圈修好,第二天他又丢了羊,这才把羊圈修好。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看到了自己的错误,就马上改正,不要知

草船借箭成语故事范文第2篇

一要以点带面,由浅入深。阅读的前提是学生掌握阅读方法。诗歌类的课文多采用朗读法,让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感受诗歌的意境。散文类的课文多采用朗读法和默读法,在朗读中享受语言的优美。说明文,可采用精读法、圈点批注法,主要了解事物的性质、特点等。迁移到课外经典作品的阅读,对小说可以选用精读法、跳读法;对诗歌、散文则要注重朗读,畅谈心理感受;对知识性文章则要采用记笔记谈感受的方式。

二要以小见大,重在领悟。文学作品能表现很多东西。有些不适合明说,或只能意会不能言传,通过诗词却能表达出来。因此,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每一册都离不开古诗的教学。另外文学作品中包含的能引起听者强烈共鸣的情感因素,也是纯教育性语言望尘莫及的。我们引用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句子,就能起到不让学生自暴自弃的教育效果。

二、扩大范围,丰富课外阅读

要完成新课程标准确定的量化任务,仅仅进行课内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再好的语文教学也需要课外的充实与完善。因此,必须重视课外阅读。

一是课外阅读要广泛丰富。朱熹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博览群书,能开阔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目前,适合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目很多,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格列佛游记》、《伊索寓言》、《草房子》,以及其他中国古今寓言、成语故事、神话故事、文学名著等,都是人类文化的精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的阅读计划,有效引导学生阅读。

二是课外阅读要注重联想。在进行课外阅读时,还可结合课内。学了《草船借箭》,引导学生阅读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学了《争吵》,指导学生阅读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学了《吹泡泡》,指导学生阅读冰心的《寄小读者》、《小橘灯》等。这样,学生以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促进课内,大量汲取中外文化的精华,在潜移默化中积淀文学素养。

三是课外阅读要活动随行。对小学生而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注重细节和引导。在课外阅读中可以设计一些活动,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彰显文学的活力。活动的形式可多种多样,如交流性的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比赛性的读书知识赛、辩论赛;评比性的课外阅读小明星、阅读小能手评比等。另外,还要积极创造阅读氛围,在班里可组织图书角,让学生自己管理借阅。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获得审美的愉悦。

三、注重积累,加强课堂训练

草船借箭成语故事范文第3篇

基于学生(尤其是笔者所在学校的生源为进城务工子弟)因阅读少而文化底蕴浅,因地方方言的影响而语感差的现状,为适应教革形势,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我把抓好课外阅读作为突破口,多渠道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在一至五年级的教学中尝试以下做法。

低年级课外阅读从听故事开始

“小朋友,今天的故事会开始啦!”低年级以故事促阅读,开始,老师讲一个完整的故事。渐渐地,老师只讲半个故事,或者讲到最精彩处打住——“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呢?明天你们来告诉老师吧!”再后来,班上发展了越来越多的“讲故事大王”——“老师的故事都快要讲完了,请小朋友们回家帮老师找故事吧……”;孩子是可爱的,他们会争着做“故事大王”;他们会吵着爸妈讲故事;他们会往书店里跑;他们会为少看了一本故事书闷闷不乐,甚至用买玩具的钱去买书……这样,低年级学生在听故事中迈出了课外阅读的第一步。

中年级开始主持读书日阅读活动

二年级下学期,老师逐渐隐退,“故事会”放手让学生轮流主持。到三年级,讲故事显然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可以开展每周两次的“百草园读书日”阅读活动。周一以周末的阅读为主,周五回顾一周的读书心得,活动由学生自己主持,主持人课前准备一个话题。“晒晒我的课外书”“我又添新书了”“共读一本书”“图书交换日”“分享精彩”……推陈出新,为课外阅读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中年级开展的阅读活动,是基于学生身心发展所具有的一定顺序性和阶段性制定的,学生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其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的独特方式。中年级学生思维、情感有了较大飞跃,他们既需要引导,又需要更大程度的自由空间、拓展空间,可以引导他们走向更广阔的阅读世界,可以启发他们在阅读中融入自我的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才能真正调动起阅读的积极性

高年级在主题阅读中唱响课外阅读的主旋律。

1.根据文体,指导阅读同类型的作品

在教学某种文体的课文时,教会学生独立阅读方法后,便向学生推荐同类体裁的读物,指导学生运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以达到课内得法,课外受益的效果。推荐课外读物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确定读物内容的深浅,同时注重趣味性和广泛性。如学习了《自相矛盾》《惊弓之鸟》后,向学生推荐《小学生多用成语故事》;学习了《冬眠》《太阳》《鲸》等课文后,向学生推荐《新编小学生十万个为什么》;学习了《草船借箭》,可介绍《三国演义古典文学名著改写本》;学习了课文中的古诗词后,可参考大纲中“小学生古诗背诵篇目”开展“经典诵读 传承经典”主题活动会。

2.根据作者,指导阅读系列作品

在学习了某位作者的课文后,向学生介绍该作者的生平事迹,以及在这一时期写的系列作品,让学生课外去阅读。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又可加深学生对这位作者、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对他写作风格的把握。例如,学习了白居易的《暮江吟》,介绍读他的《赋得古草原送别》《钱塘湖春行》等美妙的小诗;学习了冰心的《再寄小读者》,介绍读她的《小桔灯》《樱花赞》等儿童文学作品;学习了鲁迅的《少年闰土》,介绍读他的《朝花夕拾》《故乡》等文学著作。 系列作品阅读方式,对提高学生理解文学作品深刻内涵的能力,提升孩子的阅读品位效果显著,对孩子语文素养的提高大有裨益。

草船借箭成语故事范文第4篇

现象之一:据调查,大部分小学生都拥有10本左右的卡通或动漫之类的书,年级越高则数量越多。这些书有的甚至成了学生的世界“名著”。

现象之二:受应试教育积弊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把学生课外阅读的范围窄化了,只推荐升学考试应阅读的篇目。

现象之三:家长急于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把课外阅读当成提高写作能力的唯一目标,为学生购买大量的作文书籍,令大多数学生生厌。

怎样的课外阅读才能成为诗意的阅读,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心灵的栖居地?

一、寻找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

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首先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读什么?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给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是教育者极重要的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我认为语文教师的立足点应该从学生出发,结合课文学习开发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

1.就文体扩读。老师在教某种文体的课文时,可在教会学生独立阅读的方法后,向学生推荐同类体裁的读物,指导学生运用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以达到课内得法,课外受益的效果。如学习了《海底世界》推荐《海洋》一书;学习了《揠苗助长》,向学生推荐《小学生多用成语故事》;学习了《动物的互惠互助》《动物园的晚上》等课文后,向学生推荐《新编小学生十万个为什么》;学习了《三顾茅庐》《草船借箭》,可介绍《三国演义》让学生读。

2.因作者促读。学生在课内学习了某位作者的文章后,教师可紧接着介绍该作者在这一时期写的系列作品,让学生课外阅读。这样既可激发写生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又可加深学生对这位作者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对他写作风格的把握。如在教《早》时,我找来一幅鲁迅的肖像,拿着一本厚厚的《鲁迅散文集》走进教室,为学生们饶有趣味地朗读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3.据内容导读。在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学习课文的需要,或课前或课后布置学生阅读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文章,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在学习《麋鹿》一课之前,让学生去寻找、搜集有关介绍“麋鹿”的知识短文。

二、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1.设置悬念,激发兴趣。向学生推荐书目前,为了使学生对这些书产生阅读兴趣,依据推荐的书目中的有关内容,设置一些富有情趣的悬念,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向学生推荐《动物漫谈》系列丛书时,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同学们,你想知道小鸟为什么能在树上睡觉吗?你想了解兔子的耳朵为什么特别长吗?你想知道在世界上什么蛇最大吗?《动物漫谈》系列丛书将为你解开这些谜团。”简单的几句话,使学生对这些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赏读节选,诱发兴趣。许多学生对书本没有吸引力,在于他们没有尝到书本内容的甜头,教师在课堂上,在向学生推荐书的同时,可有意选取精彩片断,朗读分析,让学生欣赏。如向学生推荐《窗边的小豆豆》时,可向学生讲述其中的一个故事,学生听后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争着阅读。

三、营造课外阅读的良好氛围

说起课外阅读的指导,就会让人想起喋喋不休的说教,不厌其烦的方法和技巧。其实,课外阅读的指导首先是保持热情,保护兴趣,阅读氛围的营造更重要。

1.班级读书会。在学习伙伴间形成课外阅读的氛围,让阅读成为像游戏一样的童年生活,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境界。“班级读书会”是可以选择的举措之一。“班级读书会”主要的做法是先引导孩子用一段时间去读一本教师或同学推荐的好书,然后用一个集中的时间由同学和老师以及家长共同对作品进行自由的讨论,其间也可展出一些孩子的读后感或其他作品。

2.挑战性阅读。为生活和命运而阅读,是一个很诱人的阅读理念。如果我们的学生能面临这样的阅读情境,那么课外阅读会变得很光明。“挑战性阅读”正是基于这样思考的一种课外阅读指导方式。首先要在生活中引导孩子自觉地发现“挑战”,这种挑战的任务是需要学生去补充知识的或经验的空白的,那么,阅读就形成了。

草船借箭成语故事范文第5篇

一、依托文本,诱导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语文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深广,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又是多元化的。例如,在教学《比金钱更重要》一文时,课堂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有的学生说文中的“我”是个诚实守信的人,他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并且在这个社会上需要发扬。但是另外一些学生却说“我”是个傻瓜,明明不是“我”的责任,明明可以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却还要放自己的电话号码和名字在汽车上,这样的人在现实中是非常少的,即使有在这个社会上也要吃亏的。基于学生的两种说法都有理,作为教师的我不好对其中任何一方进行袒护和辩解,所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了一次辩论赛,让学生通过严肃的、面对面的、正式的辩论形式,通过对课外相关资料的搜集和理解,围绕“我”这个有争议的角色展开讨论与辩论。教师的目的并不是分出胜负,而是想让学生在找、听、辩、看中培养他们理解、分析、概括、应变表达等各种能力。通过学生的说说、写写,有机把握教材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变化教材格局,发挥学生想象

学生对课本中的童话故事、成语故事和历史故事等很感兴趣,教师在把握学生的兴趣后,可以要求学生表演、续写故事、改变故事的结局,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教学《赤壁之战》后,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曹操想赢得这场战役,他该怎么做?学生对这个问题很有兴趣,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曹操必须虚心一些,不可以自高自大,不能自我感觉良好;有的学生说曹操应该对作战双方有个透彻的了解,对周瑜的军队要细心观察,不要轻易相信他人;还有的学生说,曹操身边缺少的是像黄盖一样聪明的谋士,他应该发掘身边的人才,为他出谋划策。学生各抒己见,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说得有板有眼、有理有据,这说明学生的思维是相当活跃的,只要有人点拨一下就可以让学生的思维之水喷涌而出,根本不用担心思维的停滞不前。

三、以教材为本,课外拓展,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预习用到的工具书也局限于《词语手册》《新华字典》等,内容比较单一,形式比较简单。经我提醒后,学生查找的范围扩大,查找的资料丰富起来。如文章作者的基本情况,与之相关的故事,作者的其他作品,与课文有关的故事、人物等,从单一的书本查找扩展到网上搜索、下载。一方面培养了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另一方面为课堂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也提高了。比如《草船借箭》《将相和》《景阳冈》等课文,历史性、故事性很强,教学时教师可以围绕课文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深入图书馆和互联网查阅有关资料,进行补充性阅读,进一步延伸和拓展课内学习内容。

四、走出教材,亲近自然,走进社会

要从教材出发,引导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细心观察身边的每个细节与微小的变化,大胆走进社会中,去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去发现自己没有发现过的东西.,去寻求自己想要的答案。为了使习作训练《我爱家乡的_____》能够顺利完成,之前我开展了一堂名为《我为家乡做广告》的语文综合实践课。在课前要求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关于家乡风景名胜、特色产业、农副产品、历史文化名人等方面的资料。还要求学生通过询问和调查身边的大人,来增长自己的见识,写一份简单的调查报告。他们收集到的资料非常多,五花八门,有文字材料,有数据显示,还有精美的图片等等。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与肯定,同时也为他们与社会亲密接触奠定了基础。

五、多媒体的完美配合,在情境中感悟生活

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既可以生动逼真地再现教材的内容,又能把教材中相关的资料向学生展示出来,同时也为学生搭建了提升语文能力的平台。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利用幻灯片,按时间顺序展现生前各个时期的工作生活照片,使学生更贴近总理,与这位伟人有个近距离的接触,同时利用录像再现当时人们在长安街两旁耐心等待总理灵车到来时的感人情景,从而充分整合了各种教育资源,提高了课堂效率,完成了本节课的教育教学目标。

总之,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一个崭新而重要的课题。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整合一切教育资源,采取多种教学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在浩瀚的资源海洋中乘风破浪,奋力驶向成功的彼岸。

参考文献:

[1]孙守忠.用好用活教材资源 切实提高课堂效率[J].宁夏教育,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