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学认识自我论文

心理学认识自我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心理学认识自我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心理学认识自我论文

心理学认识自我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在对青少年的施教中,教师、家长履专职青少年教育的工作者,普遍感到当代青少年存在比较严重的逆反心理现象,同时又表现出无计可施、无可奈何的状态。逆反心理正在使很多教育者的热情和积极性受到打击和动摇。为此,揭示逆反心理的实质、形成的原因,寻求解决的良策的问题便呈现在我们面前。

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认知结构、判断能力和行为决策水平都有待提高,他们思维活跃但不稳定,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干扰。紧张的学习、激烈的竞争、单调的生活、成长的烦恼,还有来自家长、教师及学生自身的过高期望等,常常会诱发这些学生的消极情绪体验,产生不良的心理现象即逆反心理。《心理学大词典》的解释基本上把它的本质属性揭示了出来,是比较规范的: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具有强烈抵触情绪的社会态度”。

1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主观原因

当今的青少年,虽未进入社会,但却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人生、看待社会。然而他们的年龄、心理、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以及社会阅历和社会实践都与社会发展有着一定距离,表现出一种不适应态度,常常处于一种困惑的矛盾焦虑状态中。

1.1年龄与生理条件

逆反心理在人生的各个时期都可能产生,但青少年时期逆反心理是最重的。这主要是由青少年迫切希望扮演的角色要求与家长、教师对他们不合实际的角色期待发生激烈冲突所致。同时,也与青少年知识经验不足以及思维的片面性有关。当人进入青春期后,生理上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出现了第二性征,各种生理机能基本发育成熟,在心理上正处于断乳期,随着成人感的产生。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他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要求成年人把他们当大人看待。理解他们、尊重他们。而他们不久之前毕竟还是小孩,许多家长、教师的观念还来不及或不愿转变,仍把他们当成孩子看待,对于青少年的烦恼、要求不能充分地理解和给予积极引导。于是,青少年因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自然产生了很强的逆反心理。

1.2心理过程式展的不平衡

青少年时期,认识、情感和意志的发展往往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他们的情感、意志的发展先于认知的发展上。在认识问题上,又容易出现非理性的认识。同时,许多青少年,由于他们的学习目的不同、需要不同、动机不同,在认知过程中,受每个人内部环境的不同影响,造成青少年在由知向行的转化过程中,不能正确地转到社会所要求的行动上来,因而极易产生逆反心理。

1.3好奇心的驱使

青少年多数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受好奇心的驱使,他们喜欢新事物和新知识。心理学研究表明,好奇心过强能形成一种特殊的心理需要,这种心理上的认知需要可以转化为学习活动的动机,诱发学习兴趣,促使和推动学习者去探索有关的事物和认知信息。青少年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不迷信、不盲从,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正是他们好奇心的具体表现。一般说来。人们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这就是所谓的“禁果逆反”。我们有些教师、家长禁止青少年做某事,却又不说明不能做的理由。结果适得其反,使“不要吸烟”、“不要早恋”之类禁令达不到应有的预期效果,青少年对于被禁止、批判的电影、文学作品、理论文章却怀着极大兴趣去观看、查阅……“被禁的果子是甜的”,好奇心驱使青少年有时甘冒受惩罚的风险去尝也许并不甜的“禁果”。

1.4思维品质的发展还不够成熟

在认知发展的过程中,青少年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等品质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还很不成熟,加之社会经验不足,不懂得用历史的和辩证的眼光看问题,认识上容易产生片面性。看问题易偏激,喜欢钻牛角尖,在论证不足的情况下,固执己见,走向极端。这些青少年往往自尊心、虚荣心很强,但却不能正确地维护自己的尊严,而把教育者的劝说、批评、告诫看成是“管、卡、压”,看成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因而把自己放在教育者的对立面上,出现了在口头上回驳,在行动上反其道而行之的逆反心理。

1.5身心发展与客观环境之间的矛盾

青少年的需要已从低层次的生理、安全需要,开始跃进式地大幅度向高层次的交往需要、理解需要、成就需要、审美需要发展。这个发展过程常常不是一帆风顺的,其往往受到客观环境的限制与阻碍,从而使青少年产生难以自解的挫折感。挫折和心理冲突是人的心理发展过程的必然,由于各人的承受能力不同,反映出来的强度大小也不尽相同。心理承受能力较强的人,能够正确对待一切事物,比较容易调节自己的情绪,有能力把自己心理冲突的频率减弱,保持正常与平静的心理状态。然而,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弱,有时难以正确对待一切事物,调节不好自己的情绪。没有能力把心理冲突平息下来。结果,挫折所带来的消极心理影响不断扩大,反控制情绪膨胀,逆反心理就会随之而来。

2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客观原因

2.1传统的文化观念的影响

我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生产力状态决定了生产关系是以家庭为本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等级关系。家长是财产、生产分配的绝对管理者,家庭成员必须绝对服从家长。国家是家族的扩大,人人处在等级森严的伦理纲常的罗网中。在这种稳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家庭、血缘、宗法等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影响和作用下,形成和积淀了中国稳定的上下、尊卑、等级、秩序的文化心理结构。在这种心理积淀的作用下。在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中,上级或家长强调自身的权威、特权,而处于相对被动地位的年轻一代,受西方文明、民主、自由等思潮影响,其思想、行为与长辈容易发生抵触、冲突,但东方宗法等级社会形成的消极的、依赖的、苟安的社会心理层面,大多数人不愿亦不能与其发生正面冲突,转而代之以抵抗方面较模糊、泛化的逆反心理。

2.2社会因素的影响

逆反心理的形成与一定时期的社会条件、社会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当代的青少年生长在改革开放时期,在社会剧烈变动的情况下,泥沙俱下,鱼目混珠,一段时期以来,由于个人主义和金钱意识的泛滥,有些人民公仆成了金钱的奴隶。他们为了追名求利,置党纪国法于不顾,、贪污腐化、行贿受贿、执法犯法等现象屡禁不止,在社会上造成极坏的影响。而对现实生活中的丑恶现象。多数人把它作为批评和监督领导干部的动力,少数人则以偏概全,不能分纪国法与不正之风的界限,不能区别绝大多数干部奉公守法与极少数败类营私舞弊的本质差别,一概采取不信任态度。这样就助长了逆反心理定势的形成,对宣传乃至宣传内容产生很大的抵触情绪。这种心理氛围对青少年势必会产生一定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2.3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不当的影响

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开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当代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发生了明显变化。首先,生活动机和意向呈多维性。他们愿意接受提供思考、提供选择的非程式化、非单一结论的观点。追求享受与奋斗并举的生活。愿意享乐与奋斗交替存在。其次,重物质、重利益、重现实的价值观。对物质生活热烈追求和向往,在精神生活中崇尚现实的快乐原则,对个人、对社会十分注重效益的兑现。再次,强调自我的存在。追求自由的人格。他们用怀疑的目光看待世界,不喜欢人云亦云,不喜欢现成的答案。十分珍惜自己的时间,强调自身的价值。面对这些新的特点和新的变化,原有的静态化、程式化的思想教育工作方式很难适应,由此产生了一种较强的惰性作用,容易引发青少年的逆反心理。

3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调适与教育

对待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教育者应该有一个正确的现实态度。首先。要认识到逆反心理是一种跨文化的社会心理现象,这种现象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出现。只要根源存在,它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因此。对于青少年中出现的逆反心理,应泰然处之。其次,要正确分析逆反心理的性质。逆反心理虽是一种抵触性很强的态度,但是,积极的逆反心理却是一面明镜,如能加以正确地利用和引导,既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又能促进我们改进教育工作的方式与方法。对待青少年中消极的逆反心理,应注意分析原因进行克服、矫正和调适教育。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3.1着眼于社全环境和社全条件的改善,杜绝逆反心理再生的社会土壤

只要我们把改革开放坚持进行下去,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不断地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只要我们不断推进社会进步和民主化的进程,通过扎实有效地搞好各级领导干部的“三讲”教育,严厉打击经济领域的犯罪分子和刑事犯罪活动,使党风和社会风气发生根本好转,逆反心理产生的许多消极因素就会失去存在的条件。

3.2着力提高瓴导干部和征工队伍的素质,消除逆反心理产生的转发因素。

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学校领导和教师。应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使自己的才智、能力、水平、德行与所履行的职责相符,只有“有理想的人讲理想,守纪律的入讲纪律,有献身精神的人讲献身精神”,榜样示范。现身教育,才最有说服力。

3.3努力增强青少年的信任感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教育者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做大量艰苦的、创造性的工作。我们不能用老眼光看新问题,要根据2l世纪青少年的特点,改革和更新教育内容和方法,要努力克服宣传教育中的模式化、八股调、“假、大、空”。要实事求是,改进工作作风,尽力教育、引导和满足青少年的政治期待。同时,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发挥非权力因素。增强青少年的信任感。在充满信任的环境中,帮助青少年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和稳定的心理系统,奠定其克服逆反心理的心理基础。

3.4开展科学的思想品德教育

要按照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科学的教育。首先应认识到青少年正处在生理和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他们会出现5大高峰:体力高峰、智力高峰、社会需要高峰、创造高峰、超常行为高峰。这5大高峰反映了青少年心理上的5大特点:好胜、好奇、好变、好动、好疑。相应地会出现3大矛盾: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广阔性、灵活性与传统思维模式及正统思想的矛盾;自我意识的独立性与社会依附关系的矛盾;强烈的需要与道德、法制观念及社会物质文化条件的矛盾。只有了解了这些矛盾,善于调节和处理好这些矛盾,才有可能避免逆反心理的产生。

3.5要重视青少年的自我教育,注意调动他们自身的积极性

心理学认识自我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时间向度 空间向度 逻辑向度

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指一系列相对独立和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产生的结果与教育者所期望的目标之间的一致性或吻合的程度,是行为的客观结果与教育者主观愿望的一致性和协调性。可以说,从思想政治教育诞生的那天起,外界对它的有效性的质疑就如影随形,不离左右。从苏格拉底与普罗泰哥拉关于美德是否可教的辩论开始,一直到今天,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

不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学这一“元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辩护力”就会受到“置疑”。近年来,国内研究这一问题的学者、论文、论著非常多,其中以沈壮海教授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较为系统和全面。但是,目前学者们的研究至少存在两个“固执”:

一是从本学科的立场,看待本学科的问题。研究大都循着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本体论―方法论―效果的测定评价这一路线图展开。

二是对效果的测评,基本使用统计学工具。

这里是互相牵连的两个问题,但它们的地位并非平等。前者决定或规定着后者,前者是理论问题,后者是实践问题;前者是“道”,后者是“器”。理论层面的问题未解决,导致实践层面出现“测不准”的困难,后者的解决有赖于前者的创新和突破。

事实上,如果我们跳开本学科的单一“视界”,运用多学科聚焦的方法,就会得到一个全新的“视域”。审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同时具备三个向度:时间上,迄于个体生命的终止,但过程绝非“等质”和“匀速”的;空间上,及于个体生活空间或交往实践的范围所及;逻辑上,有一个内在的生成机制。

一、时间向度

传播学将传播效果在时间中分为长期效果和短期效果,[1]历史学把历史分为三个时段:长时段、中时段和短时段。[2]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则完全可以类推分为长期效果、中期效果和短期效果。就像人们常常对比中药和西药的疗效所说的那样:中药治本见效慢;西药治标见效快。

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期效果是内化、外化的和谐统一,表现的是行为的一贯性、稳定性、连续性,不仅仅在价值观上是教育者所期待的,更重要的是反映个体道德水平的真实状况。如人们常说影响人一生的某个人、某本书、某句话、某件事,即指此类。短期效果:效果起效快,失效也快,往往是“乘兴而来,兴尽而返”。如5.12汶川地震后,很多人慷慨解囊,虽不能排除有些人一贯乐善好施或自此走上慈善道路,但很多人只是一时激情。芝加哥学派理论家托马斯说:“人们一旦被情境所限定,他们的行动也就随之而确定了。”地震创造的悲剧性情境,激发出一种热爱生命,互助互爱的心理共鸣,并迅速蔓延成一种社会情绪,进而演变成一种新的社会情境。这样,自发的利他行为可能会在此情境压力下变成“不得不”的利他行为。这样的行为很难保证它的连续性、一贯性。

中期效果则介于上述两者之间。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休眠”效果。[3]即效果不能马上发挥出来,处于一种“休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其结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或者,只有当外界出现某个触发媒时,其效果才能被激活。如爱国主义精神,只有在大是大非面前或国家面临大灾大难时,表现较为明显,即由隐性转为显性。

时间不仅有量的差别,而且有质的差别。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探讨,不能忽视时间还具有“非等质”“非匀速”的特点。

二、空间向度

人的道德行为的形成,有两个动力因:一是个体内在的向善的动力,即“我要善”;二是群体的外部选择压力,即“要我善”。根据群体动力学原理,群体的行为倾向和行为选择会对个体的行为选择产生影响和支配作用。[4]所谓外部选择压,就是这样一种力量,它外在于选择的主体,它挤压主体选择的自由度,使主体选择变成没有多少选择余地的选择,甚至是单一选择。如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就有做“负责任的大国”、遵循“普世价值”的选择压力,国人也面临着做“大国公民”的选择压力。如汶川地震后,许多人选择慷慨解囊,也是群体压力作用下的结果(当然不能排除有自觉自愿者)。

当然,外部选择压也有正、负压之分。正压,即群体之善,倒逼出个体之善;负压,即群体之恶,倒逼出个体之恶。但如果一个群体内部坏的秉性蔓延,其承受外部更高层次群体的压力就会愈来愈大,在这种压力下,它要么自己更新,淘汰掉内部的腐败成分,要么腐败的群体被整个淘汰掉。这就是人们始终对道德充满乐观主义态度的原因。如有人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浙商发展轨迹:先卖假货、后卖真货、现在卖品牌。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规范,法制的完善,而不得不为之,从某种程度上说,是被迫“从良”的。

就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制度中的人”必然受到制度的“塑型”和“再造”。

所以,我们在考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同时,还要充分认识到个体所属的群体对个体的规范作用,不能忽视空间(环境)因素的制约作用。

三、逻辑向度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包括两个过程,即内化和外化。但外化相对于内化,时间上并非“紧随其后”;内容上并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外化的结果既有可能是“进化”、“提升”,又有可能是“退化”、“变异”甚至“逆反”。即使是后者,它也有一个内在的逻辑生成机制。追求内化到外化的顺利过渡、正向转化是受教育者主体性的体现和实现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永恒目标,但实现这一“惊险的一跃”,是一个“极其困难地无限接近”的过程。

发生学理论认为,人作为认识主体,在主客体的共同作用下,自己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知识是不断构造的结果。[5]

“美德即知识”。随着道德主体社会交往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拓展和加深、社会阅历的不断丰富,个体道德知识结构也在不断被建构。这一过程终其一生,甚至当生命终极时,尚未完成。正如孔子所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个体道德知识结构既是主客体之间不断碰撞、对话甚至妥协的过程,又是一个不断被建构的动态过程。道德知识本质上是“自给自足”的,道德行为本质上是一种“自治”行为。我曾与一即将离校的大学生闲聊,他告诉我,在其上初中时,尽管学校离家很近,其父母硬逼着他住校。当时,他很不理解,甚至怨恨父母。住在集体宿舍里,一开始与舍友也处不好关系。经过冲突、调整、适应,他最终得出一个结论:与人相处,得先学会付出。这条经验一直伴随他走过中学和大学,到哪里都能帮助他很快适应环境,人缘也很好。对于即将走向社会,他满怀信心。

“在生活中没有遇到过麻烦的人既不知道自己的‘自我’的力量,也不知道他信奉的思想和原则中他真正看重的是哪些。”[6]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说:“我们当中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完整的世界,在每个人身上这个世界都是自己的,特殊的。”

另一方面,人的道德行为,也是行为人自身“选择”的结果,是个体“选择能力”、“判断力”的体现,是人的“实践理性”的体现,它反映了个体在一定的道德情景下,自主进行道德选择(抉择)的实际本领、能量和熟练水平。

“人虽然可以抽象议论,但人的一切行为却都是在具体情境下,并且是按照他自己如何判定这一情境而做出的”[7]。

以上分析说明,人的道德知识始终具有“在路上”、“在场”的特点,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不能忽视道德知识和道德行为本身的内生逻辑。

总之,目前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单学科视野及路径依赖,束缚了我们的思路,局限了我们的视野。而运用统计学的方法测定评价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且不说,这种统计本身的局限性,将之引入如此复杂的领域(有关人的思想、情感、态度、信仰等),必定遮蔽了大量真实的信息。这种测定评价,测评的是“当下”,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是变动不居、动态发展的。测评结论得出的依据是文本或话语,文本及话语是思维的结果,它们皆来源于生活,但绝不是生活本身。我们必须“返回到自身”,回归“现实中的人”,来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我们追求精确,却制造了“伪准确”。“重要的是不要让我们上虚假的精确性的当。”[8]亚里士多德说:“在各种事物中按问题的性质提出对精确性的要求是有教养的标志。”

参考文献:

[1][3][英]丹尼斯・麦奎尔著.崔保国等译.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64-380.

[2][法]布罗代尔著.刘北成等译.论历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3.

[4][德]库尔特・勒温.人格的动力理论[DB/OL].中国心理学家网(),2010-06-13.

[5][瑞士]让・皮亚杰著.冯克诚主编.皮亚杰认知结构思想与《发生认识论原理》选读[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学苑音像出版社,2006: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