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阿长与山海经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语文课堂;质疑;现状;途径
质疑是培养能力,发展思维最有效的手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缺乏学生的提问与质疑,是对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新意识理念的忽视和悖逆。而学生的提问和质疑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支点。好学而不勤问就不是真的好学,充满疑问的课堂才会充满活力。要想我们的教学达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效果,就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中自主质疑。下面,笔者就结合语文教学实际,谈一谈语文阅读教学中怎样更好地进行质疑,激发学生思维。
一、课堂现状分析
有这样一则报道:“上海某区教育学院就课堂提问的专题随机抽取6所中小学,调查了语文、数学课各9节,发现在目前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敢提问和教师不善于提出问题的现象相当突出。在被调查的18堂课中,经统计只有一名学生在语文课上向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而在另一堂课上,任课教师45分钟之内竟然一口气向学生提了98个问题。”1.这种“满堂问”授课方式其实就是“满堂灌”的同质异构体。调查发生在上海,但在我们身边也不乏此类现象。环视周遭,这种师问生答的形式几乎占据了课堂,而且可能已经成为当前课堂阅读教学的主流形态。这种课堂的问题是预设的,学生的回答只不过是殊途,它终究会走向“罗马”。学生已经“建立了一个信念:老师的任何问题都具有一个标准答案的”。2.教师仍然享受着话语的霸权,学生不会、不敢、不愿提出问题实属“情”“理”之中。因此,这种课堂其实是对学生主体的漠视,当然也就失去了对学生主动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行为的具体实施。其实质,课堂由师生互动交往的平台成了教师表演“教案剧”的舞台。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分阶段目标(7-9年级)阅读一项明确指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指出:“……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可见具有质疑能力是学生应该达到的一项学习目标。
二、语文教师如何让学生大胆质疑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积极启发学生的思路,热情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以疑促思,以思释疑,把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中来。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从不敢提问到想问、敢问、善问,小到对课题、遣词造句的质疑,大到联系上下文探究段落,篇章可能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再经过教师的精心引导,让学生读、思、议,使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使学生在思中有所认识,在思中找出问题的所在,在思中理清问题的脉络,使学生在议中充分交流探究,在议中寻得解决问题的门路,在议中得到共同提高。因此,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教会学生大胆质疑,是发挥学生主体性学习方式的最佳途径。
从课题处启发质疑。文章的题目往往给读者留下许多悬念。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课题处生疑,如教《土地的誓言》一课时,教师可以问:“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土地为什么有誓言?” “如果说是作者发出的誓言,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命题?”然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逐步深入。如教《阿长与》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思考看到课文题目想到了什么?学生先后提出了:“阿长和《山海经》有什么关系?阿长是谁?《山海经》是一本什么样的书等问题。”
从关键词语上激发质疑。语文课文中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关键词,便可领会文章的意旨。如《土地的誓言》一文中的“泛滥”一词,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热情为什么用“泛滥”来形容?为什么说“田垄里埋葬着我的欢笑”?“欢笑”怎么“埋葬”?然后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深入阅读课文,读书的好处学生就不难理解了。
从重点句中指导质疑。重点句是指课文的中心句或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等。它们在文中起到概括主要内容、点名中心思想和起承转合的作用。如教《最后一课》时,教师有意识的引导找出文中“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学生围绕这一重点句质疑,学生提出了:“监狱”怎么理解?“钥匙”怎么理解?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学生一旦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言而喻了。如教鲁迅的《雪》时,读完课文后我让学生找出点明中心的句子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再让学生质疑,他们提出的问题是 “这一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一句话体现了作者什么精神?”这样自然引发了学生对本文修辞和主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