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筑赏析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我们在查阅前人的学术劳动成果时可以获得他们的研究结果,同时也可以学习前人的方法和提供的相关信息,这是我们撰写参考文献信息的最大来源。以下是千里马网站小编整理的关于建筑论文英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建筑论文英文参考文献:
[1]孙礼军等,建筑的基本知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8
[2]刘先觉等著,生态建筑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冉茂宇,刘煜.生态建筑[M].北京: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11
[4]张俊.谈在建筑设计中综合考虑建筑节能与建筑噪声控制——以湖南(夏热冬冷)地区为例[J].中外建筑,2008(2).
[5]林宪德.绿色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6]开彦,王涌彬.绿色住区模式——中美绿色建筑评估标准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2
[7]姚润明,李百战等.绿色建筑的发展概述[J].暖通空调.2006.36(11):27~32
建筑论文英文参考文献:
[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洪雯.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对亚洲未来发展的重要性[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88.11
[3]万蓉,刘加平等.节能建筑、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建筑[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4.33(2):150
[4]仇保兴.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刻不容缓[J].金融信息参考.2005.4
[5]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6]邹晓周,曲菲.绿色节能主义之低碳建筑[J].建筑节能,2009.4
[7]龙惟定,白玮,梁浩,范蕊等.建筑节能与低碳建筑[J],节能经济.2010(2):38~40
[8]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9]俞允凯.中国城镇建筑能耗现状、趋势与节能对策建议[D].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5:11~14
[10]李启明,欧晓星.低碳建筑概念及其发展分析[J].建筑经济.2010.2:41~43
建筑论文英文参考文献:
[1]陈通,姚德利.基于全生命周期的低碳建筑发展研究[J].价值工程.2011.34:85~87
[2]张陶新,周跃云等.中国城市低碳建筑的内涵与碳排放量的估算模型.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1,1.25(1):77~80
[3]气候组织政策简报.2011年第2期.
[4]柳云状.中国发展低碳建筑的障碍因素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10
[5]TopEnergy绿色建筑论坛组织.绿色建筑评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6]颜廷珊,李春雷.建筑经济角度的建筑产品与建筑生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2(01):257.
开放式教学,需要解放教学思路上的禁锢,对学生的一些新的学习方法和兴趣用正确的方式加以引导。对于现在的大学生,往往已经是九零后的一代,既有着年轻人特有的属于这个年龄上的求知、好奇,同时他们是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尤其是随着信息化的加速,网络和通讯对教学传统模式产生了很大改变。
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发现学生会使用手机查阅一些资料,无疑这样会对课堂的听课质量产生一定的干扰,但是如何利用学生对互联网知识的热情,用引导而不是一味的硬性禁止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网络上的资料覆盖面广、查阅方便、知识更新快且杂这些快餐式的特点非常符合年轻人的心理需求。
我们就在课后布置一些研讨性的开放命题,将课堂的学习延伸至课外,例如调研花园街一带旧有建筑风貌保护,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现场调研,从一个小的课题引申出多个知识点。这样课下的功夫已经做到,学生自然不需要再在课堂上分心,同时对于老师提到的知识点又有事先的查阅和了解,大大增加了课堂知识的吸收。
2开放式的教学环境需要联想、启迪等教学方法相适应
开放的教学课堂,需要能带动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的开放性思维。问答式、启发式、联想式教学都可以创造出更活泼、开放的教学环境。梁思成先生在课堂上就非常注重教学的直观性,他曾经用自己补牙来比喻古建筑修复上的“修旧如旧”,这种比喻既直观又生动,使得学生记忆深刻,而且又一下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开放式的课堂,是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位置,而不是培养专一型的人才。建筑专业本身,就是既有专业性,也具有大众化的一面,教学中和其他学科的融会贯通是极其必要的。在建筑艺术赏析的课堂上,就可以利用学生对其他学科的认识和了解加深对建筑的印象。
中国古典建筑,本身与诗词、绘画关系密切。中国古典的造园手法中的“借景”是非常重要,明代著名的造园家计成在他的《园冶》中就提到“构园无格,借景有因”,可见在面积有限的园林重要体现出无限的意境是很难的。课堂上结合古典诗词“窗含西岭前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中国古典私家园林为什么被称为“文人园”的深刻意境。还有古典园林中的月门、瓶门,都是利用联想的方式达到建筑上的目的,这些建筑中的象征和隐喻手法必然要和其他学科相互联系贯通。而学生能把新学到的知识和自己以前的了解相挂钩,学习兴趣也必然大大提高。
3开放式的教学需要开放多元的考核方式测试学生的多层次能力
打破传统封闭教学思维上的禁锢,改变过去与实践相脱钩的教学目的。如何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是开放式教学的目的之一。建筑艺术与赏析,本身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过去曾经试验过采用论文方式、试卷方式作为考核,但是结果不是十分理想,不是演变成学生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知识点,就是有时会出现论文借鉴部分过多而失去想要学生自我思考的意义。
试 题 回 眸
例1 (2011·江苏卷)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①。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②。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③。
【注】 ①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 ②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③论文:此处指论诗。
(1) 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
(2)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3) 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例2 (2012·江苏卷)
梦 江 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1) 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
(2) 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3) 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
试 题 解 析
高考题的命制往往是在延续中求变,近两年也遵循了这样的规律。
先看延续:1. “怀人”题材的延续。2005、2006连续两年考查怀人诗,这两年可以看作是一次回归。《春》诗写的是杜甫对友人李白的思念,《梦》诗是闺妇对心上人的思念。怀人主题的考查如此频繁,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后还有可能涉及相关题材。
2. 不回避名家名作。江苏高考从2007年以后,都是名家作品,其中2011年是文学史上经常提及的《春》诗。《梦》诗向来被视为“温词中别具一格的精品”(《唐宋词鉴赏集》)。按照这一趋势,我们平时的复习不应回避名家名作,越是名作越要理解透彻。
3. 情感和手法依然是考点。2011年的第(2)问就是从这两个角度设问的。回答此问有相当的难度,同学们需要准确理解这一联的内涵才能作答,同学们容易从杜甫一方思考,而忽略作者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这一角度。2012年的诗第(1)问也是考查情感,词中的闺妇因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而心生怅恨之情。第(3)问考查手法,末句看似写景,实是借景抒情,与2011年的手法相同。
再看求变:1. 小题材。《春》诗属思念友人类的题材,此类题材在古典诗歌当中蔚为大观。而闺怨诗词由于本身负载的社会信息量不大,所以一向被视为诗歌创作中的“小题材”。这里所谓的“小”是指内容比较单纯、题材范围狭小,主要用来表现闺中女子的离愁别恨。
2. 小情感。由小题材带来的是小情感的抒发。小情感更加细微、幽约,更具个性化色彩。闺怨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在古代本就是一个被遮蔽的弱势群体,很少有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机会,流传下的诗词也大多由男子代言,往往难登大雅之堂,情感多是孤独寂寞的感伤情调,《梦》诗亦是如此。
3. 考查角度在求变后再次回归常态。2011年是求变的一年,尤其是第(3)问,设问点考查诗歌的构思脉络,是对整体结构的理解,一般在论述类文本中才会涉及,实际情况是同学们颇为陌生,当年的得分率较低。在经过了上一年的尝试之后,2012年的设问回归常态,紧扣闺怨诗的特点,不偏不难,考查同学们细读文本的能力,较容易下手。
4. 闺怨诗中主人公形象的考查。这个考查点在以前八年的诗歌鉴赏题中没有出现。其实这也是针对闺怨诗的特点而出的,闺怨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比较固定,只要判断出此诗属闺情诗,再结合文本,就不难作答。
应 对 策 略
1. 明确诗歌题材类型,抓住典型特征,确定诗歌内容与情感。类型明确后可快速准确定位,缩小答题范围。闺怨诗多是“男子作闺音”的代言体,其抒情主人公主要是“征妇”“宦妇”“商妇”和“游子妇”,《梦》诗属于典型的“游子妇”。因游子长期在外不归,思妇或无限惦念、牵挂;或一往情深,坚贞不渝;或孤独难耐,心生怨恨;或担心游子负心薄幸。同学们容易望题生义,理解为游子对故乡江南的思念,导致答题错误,而明白了该词的类型并进一步确定为“游子妇”型的闺怨词,再扣住词眼“恨”,不难答出“闺妇因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而心生怅恨之情”,同时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2. 掌握闺怨诗的常见意象和常用手法。意象和手法是抒情达意的手段,是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闺怨诗中的意象贴近妇女生活,因情而生,包括:生愁之景(月、雁、更漏等);行为意象(捣衣、缝衣、登高、凭栏等);室内用具类意象(灯、烛、帘、团扇、床枕、帷幕、镜等);庭院建筑类意象(高楼、玉阶、窗等)。常用的手法有通过典型动作(细节)反映微妙心理,通过梦境表达心中的愿望,通过今与昔、人与物、人与己的对比,突显诗歌主题,如晏殊《蝶恋花》中的“燕子双飞去”反衬了思妇的孤独凄凉。借景抒情或环境烘托的手法更为常见。另外,“伤春悲秋”的传统在闺怨诗中也得到了延续。《梦》诗以无情的山月、水风、落花和碧云等意象,暗寓思妇内心的悲戚和哀伤。第(3)问意象和手法考查并重,手法不难答出是借景抒情,但对意象中所蕴情感的理解就很难了,能答出“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实在不易。
3. 提高对诗歌文本的细读能力尤其重要。诗歌鉴赏的症结很多时候不是同学们方法掌握得不够,而是细读文本的能力差,读不懂诗歌再好的方法也是白搭。这就需要平时的大量阅读和精细赏析。仅仅依靠课本中学的几十首诗词远远不够,笔者认为,至少需要精读《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先自己批注再看名家赏析,没有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质的提高。《梦》诗的第(3)问为什么答不到点子上,关键在于无法准确理解末句中的“摇曳”和“斜”,“摇曳”暗指心绪不宁,“斜”说明心情低沉,动作和情感密切相关,十分形象。
4. 规范答题,提高得分率。赏析时要结合文本,切勿架空。《梦》诗的第(2)问,在分析主人公形象时若脱离文本(少了“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只作概括,必然会失分。第(3)问,欣赏名句时,要从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作答,一般答题顺序是先写出手法,然后结合文本以及手法做出准确阐释,最后还要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样的作用,或是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情感。
现 场 练 兵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 绛 唇
李清照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
(1) 首句“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中的“愁”字贯穿全词,请具体赏析。
(2) 前人盛赞此作“情词并胜,神韵悠然”。请从词(手法、炼字两方面)的角度赏析。
2.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秋 闺 思(其二)
张仲素
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
望 夫 词
施肩吾
手爇寒灯向影频,回文机①上暗尘生。自家夫婿无消息,却恨桥头卖卜人。
【注】 ①回文机:前秦符坚时秦州刺史窦滔被徙流沙,其妻苏惠善属文,把对丈夫的思念织为回文旋图诗,读法婉转循环,词意凄婉。
(1) 两首诗写景的手法有何不同?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2) 两首诗都写到了“消息”,张诗的“问消息”和施诗的“无消息”的具体内容有何不同?两首诗都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论文摘要:多模态话语是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在数字化时代,多模态性是现代社会各式各样语篇的一大特色。而电影是集多种符号资源为一体的多模态语篇,合理有效地利用影视作品有助于外语学习,使学习者立体式地感受英语、体验英语、模仿和使用英语,使学习者在愉快的环境下自觉学习,从而激励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学习者的听说读写和英语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帮助外语教学走出以文本和教师讲解为主的藩篱。
本文以多模态话语理论为基础,以英语电影为语篇语料,以大学英语听说和读写为着力点进行研究,以期大学英语教学走出单一教学模式的藩篱,为英语听说教学提供新的研究视野,为提高学生听说能力提供新的路径。
运用电影进行外语教学研究的文献甚多,而且研究视角各异、异彩纷呈,例如魏琦(2011)运用范例教学理论探讨了电影课教学中如何把语言教学和德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李莉(2011)从文化视角探讨了英语原版电影进行教学的实用性;张晶(2010)研究了英文原声电影在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等等。其实,电影语篇是典型的多模态语篇,因此本文运用多模态话语理论对电影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一、多模态话语理论
多模态话语(multimodal discourse)研究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是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在数字化时代,多模态性是现代社会各式各样语篇的一大特色。国外瑞斯和勒文(Kress &Van Leeuwen)开创了这个领域,主要把系统功能语法理论运用到视觉艺术的分析,第一次系统解释了视觉语法。然后, Kress (2001)、Norris(2004)、Baldry和Thibauh(2006)、David和van Leeuwen(2006)、O’Halloran(2008)等成为目前多模态话语研究的领军人物,他们从交互社会学、认知视角、语体学和功能符号学等视角形成了不同的研究范式。
国内多模态话语研究异彩纷呈,路径各异,从微观到宏观,从理论探讨到实证研究都有所涉及,而且研究范式也呈多样化态势,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多模态话语研究体系。首先以胡状麟(2006)、张德禄(2009、2010)、朱永生(2007)、韦琴红(2009)、曾方本(2010)等为主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之探讨和研究。这些理论研究主要是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与符号语言学理论的观照下展开的。其次,诸多专家学者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视阈下对不同语篇进行的实证或个案研究,李妙晴(2008)、谢贤春(2009)等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对电影以及电影海报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给电影分析提供了新的视角。把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运用于外语教学研究的主要有张德禄(2009、2010)、龙宇飞、赵璞(2009)等,总之,这些路径各异的研究对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在我国的发展功不可没,同时也为本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宝贵的经验。
二、电影的多模态性赏析
既然电影是典型的多模态语篇,那么我们在赏析的时候也就应该多维度、立体式地进行赏析。由于电影话语分析涉及到图像、音乐、语言、声音、文本等多种符号模态,以往人们常从文学评论、电影评论、心理学、美学等宏观角度出发对其进行探讨,而较少用以语言学为切入点的语篇分析方法探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为电影研究者提供了一套同时分析电影图像、音乐和文字相互兼容的方法。下面以《国王的演讲》为例进行简要说明。 转贴于
音乐在电影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国王的演讲》在音乐方面影片巧妙地选用莫扎特与贝多芬的作品作为配乐,与人物刻画、影片主题相得益彰。影片一开始就响起古典而优美的音乐,在配上一直古老麦克风的干净画面,使观众能够体验到一种在吵杂的现代社会中少见的古典美,这也给该片奠定了历史传记片的基本基调。
该影片在图像颜彩方面主要运用了黑白和灰色,灰蒙蒙的天空,幽暗的房间,微微闪着火光的壁炉,还有那雍容但并不华贵的宫廷,处处充满着二战大背景下的那份英伦色彩。电影中的图像选择也颇具特色,大多数图像表现了伦敦灰蒙的天、稠湿的雾、灰色的雕塑以及古建筑,还有绅士们的风衣、礼帽、雨伞,在雾都上空被云层遮掩的逆光中,但是极具魔力地呈现出赏心悦目的美感。色彩的变化在影片中也体现了叙事的进展和变化,刚开始的灰蒙蒙一直到最后国王成功演讲后出现的明亮的色彩也暗示了整个故事的发展轨迹。影片最后国王的那段的演讲将影片推向了,期间的画面特写镜头也为演讲增色不少。
影片的语言也值得欣赏,从中不仅可以学到地道的英语,更重要的是在具体语境下如何理解地道英语的表达。更进一步从语言学角度进行分析,对影片的理解大有裨益。
三、以电影为语料的多模态外语教学设计
电影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已经得到了诸多学者的研究,实践表明,运用电影进行外语辅助教学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虽然具体教学设计不尽相同,但我们应该遵循运用电影进行外语教学的有效性、多样性、科学性和创新性。利用影片辅助外语教学绝非在课堂里播放电影让学生观看而已,而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活动。
在运用电影进行外语听说教学时,除了像模仿语音语调、角色扮演等教学设计之外,还应该让学生学会动手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保持听说的兴趣和动机。
从目前文献看,现有的运用电影进行外语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外语听说方面的研究,其实应用电影于外语写作和翻译教学也很有必要和实用性。笔者认为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也可以充分利用电影语料。翻译能力的培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具体在运用电影进行翻译教学设计时,可以通过软件把电影里的字幕去掉,然后在观看电影时进行同步翻译,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和翻译实践能力。因为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多少翻译实践的机会,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具体语境下进行练习。
当然,在运用电影进行外语教学时应该注意一些问题。首先是如何选择影片,我们在选片原时应该选择经典影片、与学生生活相联系、有利于学生培养正确价值观、有利于情感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影片。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自觉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龙宇飞,赵璞.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元认知策略与多模态交互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9,(3): 58-62.
关键词: 说明文教学 立足语言 文体 文本
一
说明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无论是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还是对学生现实及将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影响,都有其他文体不可替代的语文教育意义和价值。然而在新课标弘扬人文性的背景下,说明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人们的冷落。笔者试图找到名师的课堂实录,以汲取营养,然而找到者甚少。教师厌教说明文,学生厌学说明文,使说明文教学园地荒芜杂生,说明文教学面临尴尬,遂生怪现象。
1.无“体”无“文”。即不抓住说明文的文体特征,不依“文”而教。如在《故宫博物院》的教学中,我校某老师为体现别具一格,完成简单的导入和文本阅读后,即给每组一张大素描纸,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完成故宫游览图。此过程占去近二十分钟,然后教师选画得规整的组上来展示。此时,课堂已过半。这种课堂是非语文化、无语文味、有悖于语文学科的教学本质和根本任务的。为片面追求课堂的“语文”而散文化,从文学的角度进行教学,不进行理性解读,把说明文上成散文课或另辟蹊径,成“四不像”。更有为补充某领域知识,花大力气、长时间补充知识,把语文上成常识课、科学课。语文教学要淡化文体,但不是无文体意识;课堂需要新颖、需要深度、需要广度,但不能为延伸而延伸,花大量时间耕他人之田。
2.重“体”轻“文”。说明文无小说引人入胜的情节,无散文优美的意境,无诗歌悦耳的韵律,无议论文雄辩的睿智。有的只有“‘说明白了’为成功”(叶圣陶语)的宗旨。于是,“课”如其“文”。教师往往一改散文教学中的风趣、点染,转而严肃。课堂以文体教学为主,将文体知识作为教学目标,生硬地将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抽象的概念一个个强加给学生,把说明文肢解为相同的几个要素,以“类”盖“个”,使文本失去“自我”。在把握语言上,教师将语言分析得只剩下概念化的“准确性”,使说明文语言独特的美学特征被无情埋葬,使学生认为说明文就是浅近、呆板、枯燥的解说,产生厌烦、味同嚼蜡的心理。
究其原因,这与教师和导向有关。说明文的知识性、科学性、客观性、实用性和庞杂性,决定了其教学内容选择的困惑和艰难,这对教师的文化科学素养,再学习,丰富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提出了挑战。可有些教师将“课文内容”和“教学内容”混为一谈,甚至抓不住文体特性和文本特点这两个解读文本的重要因素。试想,如果施教者不知“教什么”更符合它的“文本性”,“怎样教”才适合学生的学情,才符合语文的特点,说明文教学就逃脱不了技术化倾向,避免不了枯燥乏味、非语文化的命运。
现行语文教材打破了文体组元这一传统形式,以主题组织单元,中考的作文题目也大多要求“文体不限”,这就造成了许多学生,甚至不少语文教师文体意识淡薄。而对于说明文教学所承载的任务,新课标指出:“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而部分专家认为,说明文要通过学习科学言语,促使学生形成逻辑思维,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养成科学论证的严密性的思维习惯。课堂实践需要理论指导,如果导向不一致,那么一线教师就会无所适从。
二
那么说明文该怎样突破尴尬,使教学行之有效呢?笔者认为应当坚决地站在语言文字的立场,用语文的眼光深入解读文本,并用语文的方式揣摩作者的写作思路、写作方法、语言表达技巧等。因为任何作品,归根到底是言语形式。而语言的魅力不仅在于词的张力,以及由其构建的文学美,精当的表达、清晰的思路也是美,这又恰恰是说明文的独特之处。因而说明文阅读,就要关注语言,关注语言形式背后的“对话”意识,关注语言何以要如此表达。正如王尚文教授在《语文教育学导论》中说的:“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是言语形式。”“启发引导学生感知、体验作品的言语形式,这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
1.抓住语言文字,读懂“写什么”。阅读说明文,读懂才是目的,但这个“懂”,必须是在语文课程范畴内的“懂”。试想如果学生对所读文章的信息都没有理解,对所举例子不知所云,即使知道了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语言特点就代表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发展了么?本校某次初三月考,有题为《叫三声夸克》的说明文阅读,其中一题是:“‘一语双关’中的‘一语’是指什么?‘双关’又具体指什么?”这是一题最基本的对信息的提取和整合题,但居然得分率极低。这足以说明如果语文课不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纯技术化地探讨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样的教学岂不是伪教学?语文课不是科学课、常识课,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素养的训练,要靠理科来完成。语文课的任务是通过语言文字本身的逻辑性,感受作者思维的科学性,通过语言文字训练培养读懂科学知识的能力。
2.从语言不同角度,感知“怎样写”。借助语言文字不仅要了解文章的内容写了什么,还要明白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说明介绍的。在教学《故宫博物院》一课时,笔者把“揣摩语言,感知作者怎样通过语言形式,从多角度来说明说明对象的特点”作为主目标之一。在找出表现故宫特征的句子后,着手落实这一目标。
师:你从哪里读到了“宏大壮丽”?请找出来。
生1:我发现了“万、七十、九千多、五十多”等数词,这些词说明了建筑群的宏大壮丽的特征。
师:我们把运用数词来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叫做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生2:我注意到“三座大殿矗立在7米多高的汉白玉台基上”这句中的“矗立”。
师:如换成“站立”或“立”,不行吗?
生2:不行。“矗立”有高耸直立,兼高而大之意。
师:看来,这里选用了合适的动词表现事物的特征。
生3:我找到了“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重重”、“层层”、“道道”,说明了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
生4:用了量词叠用的形式说明了殿宇、楼阁、宫墙之多。
学生从具体言语中获取了说明的信息,领会了说明语言的特性,也在多种形式的比较中,亲身体会和品味了语言的魅力,懂得了阅读说明文也要走进文本语言中去的道理。而后,在分析“精美”特征时,学生学以致用,能自觉地从语言的不同角度感知特征。
说明文语言包括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等的词句,都要求准确无误。教学时就要抓住这些词句进行咀嚼、对比,让学生充分感受说明文的用词艺术。当然,如果一味停留在语言咀嚼上,那么无疑是一堂散文课。河北沧州市第九中学徐红霞老师在执教《奇妙的克隆》时整堂课主要品析说明文语言,沿“品析什么怎样品析品析得怎么样”这一思路分析了平实性说明准确简洁和生动性说明的形象传神的特点。陈树元老师的评价是:忽略了指导学生对具体语言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这一文体思想内涵的领会,造成教学不扣体,学生不入体。如前文提到的,我校某老师要理清《故宫博物院》的说明顺序,大可不必花心思画图纸,只要让学生入到文本中去,找出方位词,看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就能把握说明顺序。
3.透过文字,挖掘人文内涵。说明文同其他文体一样也体现着人文内涵、作者的情感态度。如《故宫博物院》,内含中国古建筑文化,透着作者自豪之感;《说“屏”》有着中国人诗意、精致、含蓄、内敛的生活情调、精神世界,体现喜爱之情;《生物入侵者》则是作者关注自然、保护生态的忧心。这些均可通过言语来挖掘,只要教师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教学意识,就可通过对具有人文情怀的言语的品读赏析,帮助学生领悟说明语言运用的妙处,滋润学生的情感世界。如刚才徐红霞老师的课中,如果注意到三个“越”字,“那么异种鱼换核能否得到新的杂种鱼呢?我国科学家首先提出了这个问题,也首先解决了这个问题”一句中两个“首先”的品读,也就可避免批评中的缺少“科学意识”和情感把握了。再如《故宫博物院》中“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不能不”双重否定,感情如此强烈,惊叹跃然纸上。
4.读写结合,提高语文素养。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的规律。
在说明文教学中,我们往往重视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而忽视读写结合,其实说明文可从文章构思、说明方法、语言特点入手,依托语言、活化语言,并相机融入必需的听说读写训练。这样既能加深对知识的准确把握,学习说明文特殊的表达方式,又能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如《故宫博物院》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默读课文,按照文章的说明顺序填写下图(见教科书)。然后撰写解说词,以播音员的身份口头介绍故宫博物院。这个设计并没有回避说明文的文体知识,只是把它们“化”在了教学之中。这不仅让学生明白了怎样抓住特点,采用怎样的结构方式解说,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激活了课堂教学氛围。
如在“读写结合,拓展延伸”环节中出示两个题:一是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介绍我们学校。二是让学生抓住事物特征,从多角度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件物品。这可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的能力,也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把所感、所知转换为所有,落实语言的运用,实现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
说明文教学主张回归“语文”,不是要变成语言赏析课,而是立足文本,改变线性的逻辑分析,改变形式上的文章解剖,站在语言文字的立场上,试图把说明文教学的课堂还给“语文”,还给学生。就像宁波的沈建军老师所言,语文学科的整合对象应立足文本,从语言的价值出发,从学科边缘中判断和筛选一些为语文教学所用的对象。如果失去语言价值,就必然失去对教学的意义,丧失语文的本质特征。
参考文献:
[1]陈,董水龙.构建科学文本的阅读图式.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7).
[2]沈建军.例谈语文课中学科整合的适度空间.语文学习,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