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物理二轮复习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考复习计划要严密:要做整个的大计划及周复习计划,还要细到每节课的复习计划、复习目标、重难点是什么;中考复习计划还要全:既要有学案的安排、中考指南的使用、复习过程中的阶段性考试及模拟考试等,又要有对实验操作的复习和练习,也要有合理的应对策略和安排。鉴于现在中考命题指导思想的逐渐转变,从宏观上进行“三轮”复习是必要的。
1 第一轮复习:抓住课本以夯实基础(约9周)
初二的内容学习时间较长,学生很多已遗忘,另外学生在学初二物理时,能力还不够强,对学习的内容掌握的不是很牢固,所以对初二物理的复习,遵循按章节从目标导学、重难点处理、课前准备、课堂复习、课后练习、反思提高的环节进行,用5周的时间复习初二的内容。而初三内容因为已复习很多遍,所以适合大单元的形式复习。如分成“简单机械和功”、“能量”、“欧姆定律”、“电功和电热”、“电磁现象”等几大块,当然重点还在第三、四两块,用4周的时间复习完初三的内容。
复习时先领学生复习课本,再现知识,在课堂复习中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分析知识联系,回顾探究过程,领会物理方法,拓展知识应用。
2 第二轮复习:设置专题以整合提升(约3周)
针对近两年中考命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专题复习。用专题来整合初中所有物理知识,达到能力的跃迁。我们按三种方式划分专题:
2.1 “板块式”专题复习。打破教材的章节顺序,把所有内容以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为三大板块,重点加强每块知识的联系,提高复习的难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2 “按题型”专题复习。根据中考题目类型,主要复习实验、问答、作图、计算等专题,使复习纵横交错,从整体上掌握复习重点。
2.3 “热点问题”专题复习。关注热点问题,把握考试动态,在围绕主干知识为核心展开第二轮复习的同时,重视中考热点问题的搜集与训练。现在中考的另一导向是重视物理与生活、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我们把近几年来中考中的热点,重点问题编成若干个专题进行复习。此复习以练为主,以讲为辅。练习时采用题组的形式从不同角度反复出现,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此题与彼题的异同,既顺利解决了问题又熟练掌握了方法,且在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经常利用因特网采集热点信息,为教学服务。
3 第三轮复习:模拟查漏以热身补缺(约2周)
经过前两轮的复习,学生无论从知识的掌握,还是从解题能力的培养都会有所提高,但在临考前心理上很不稳定,因此就要进行必要的适应性训练或模拟训练,并且要查漏,以提高学生解题速度和正确率。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从而使其解题能力有一个质的飞跃。
我们量身裁衣的选择符合我校的最佳模拟卷,达到热身、模拟、调整状态的目的。查出学生在知识、思维、解题规范上的漏洞,补上漏洞,提高成绩。(但要搞清哪些漏洞要补:①知识的漏洞:包括一轮复习的盲点、正常的遗忘;②知识的综合方面的漏洞,一轮复习是逐章逐节地相对独立地复习各个知识点的,不可能在各部分知识的横向联系、综合运用上下更多的功夫,这就留给二轮复习了任务,需在三轮复习中加强这方面的讲解与训练;③学科思维能力的不足,未能真正掌握本学科独特的思维方法,需在三轮复习中加强学科思维能力的指导与训练,就是使学生在拿到问题后,能够自己独立而迅速运用学过的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迅速而准确地解决问题;④解题规范漏洞,题目会解却不能得分、得高分;一些学生解题规范方面的严重不足,会解而得不了分数,或者得不了高分的现象普遍存在,三轮复习已经是弥补这一缺陷的最后机会了)。
一、指导思思:认真贯彻学校和年级“决胜2020年高考,再创灵中高考辉煌”的奋斗目标,以各阶段教学增分为主线,把握考纲要求,努力提高复习备考效率,全面完成高考目标。
二、情况分析:
1、教师情况:授课物理2班和物理5班
2、学生情况:学生的物理基础较差,知识不扎实,数学的运算能力很差,所以在物理的解题能力较弱。
二、备考依据:
以高中7本物理课本教材、《高中物理学科考试大纲》为主,结合课外复习辅助教材《普通高中新课程总复习指导》。
三、备考策略------夯实基础,构建较为全面的知识网络。
1、物理学科高考涉及7本书的内容,且高考考试内容全面,考试题每年都不重复,与实际生活,现代科技联系较为密切;考题形式多变,但都离不开教材,因此一轮复习的重点就是全面夯实基础,复习具有针对性、有效性、省时性。对于重点知识要讲深讲透,而非重点知识少讲略讲,难度大且超出我校学生实际能力范围的知识容干脆不讲。减轻学生心理负担
2、在复习过程中,特别注意不同知识点的的联系,构建好基础知识的网络体系。
3、二轮复习采用专题模式,主要是强化主干、构建体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的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4、注意收集学生在复习考试中的得失分情况,培养学生良好的审清,做题习惯;
5、第三轮复习则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文综套题训练,查缺补漏
四、物理复习时间安排:
1、第一轮复习(2019年8月21日—2020年3月30日)
必修一(2019年9月—11月) 必修二(2019年12月) 选修3-1,3-2,3-5(2020年1月—2020年4月)
2、第二轮复习(2020年4月初—5月下旬)---实验专题复习,计算专题
3、第三轮复习(2020年5月)---综合模拟训练,查漏补缺。
五、具体措施:
1、立足课本,面向全体学生,钻研课标.考纲和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建立网络,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覆盖面广。
2、认真分析近三年的考纲,把握考纲变化,把控好复习备考中的教学难度。
3、全面了解课标,把握重点。
4、认真落实面批面改,周周清的复习方法,并做到精选,精讲,精评,提高复习效率。
5、注意每周总结教学得失。
6、认真研究近5年高考海南卷试题,并注意结合我校高三学生的实际水平,将心得体会渗入到平时的选题,讲题,对学生的面批面改之中。
通过对近五年的海南卷高考题进行研究,要求将高考题做全、做透、做通。要注意搜集高考信息,了解高考动态。
7、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①备课: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要在钻研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备课,要在把握高考方向的基础上备课,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备课,要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备课。加强与上届高三物理教师的沟通,发挥集体的智慧。
关键词:中考复习;目标;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6-0090-02
我任教十七余年,一直担任初中的物理教学。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悟出了物理的一些复习方法,复习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要让学生从整个知识结构入手,抓住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在弄清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加深理解,活化知识,做到灵活运用。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中考物理复习体现在四个字,即“细”、“精”、“活”、“勤”,并且关注实验和热点等问题。
一、基础复习要体现一个“细”字
第一轮是基础复习,要紧扣教材。教材是课标的具体体现,也是中考命题的依据,近年的中考试题中相当一部分是教材中例题、习题的拓展和衍变。所以在第一轮复习时要以教材为主,按章节进行全面复习,通过对教材梳理知识,使平日学到的知识化“零”为“整”,达到牢固掌握课本知识的目的。复习时要做到“三抓”:一抓知识的梳理和回顾,即对课本各章节的知识点进行全面整理,将平日学习的知识点组合成知识链,便于记忆和对知识整体结构的认识;二抓知识理解与掌握,复习时不能满足于对概念、公式、定律会背,关键是理解、掌握它们的实质。教师要通过比较易混、易错知识来让学生理解,同时注意做各种习题和一题多种解法的变式训练,以增强理解性记忆;三抓习题的练习和巩固,对典型例题、习题要认真演练,做好典型试题、新题、错题集的建立。
二、专题复习要突出一个“精”字
第二轮按初中物理知识体系进行专题复习,即把初中物理的全部内容归纳成力、热、光、声、电五大板块(或其他板块)系统复习。如果说第一轮复习重点是做得“细”,那么第二轮复习关键是要做得“精”,即从纵、横两方面串联知识,进一步提炼知识精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握考点、热点,提高复习效率,使知识掌握与能力培养同步进行。
三、题型复习要注重一个“活”字
第三轮应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题型训练。此时要注重在灵“活”运用上下功夫,通过练习一些中考热点题型,如探究题、阅读信息题、作图题等,进行题型分析,总结出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做到“活”学“活”用。
四、在冲刺复习中要注重一个“勤”字
冲刺阶段教师教学中要做到小讲大辅,要勤于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勤于批改试卷并在此过程中找出学生知识的盲点,精心准备试题进行再训练。教师要做到每课必有检测,检测后必有错题分析并认真梳理错误的知识点及原因,然后针对学生的错题进行反复训练。每次考试必有分析评价和跟踪反馈。
五、加强实验研究能力的训练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近几年中考物理试题中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理念,因此对物理实验的复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1.依据课程标准,抓好物理实验基本知识的复习。(1)认真研读中考说明书,全面把握中考的方向。中考考试说明是根据课程标准对教材中要考查的知识点制订的细化要求,全面了解考试说明和课标对教材中实验的考查要求,我们在复习过程中才会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复习的效率(2)熟练掌握基本仪器的正确使用,提高实验基本技能。
2.特别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以及伴随的科学探究方法。(2)教材中的信息窗和迷你实验中的内容。(3)各种实验的原理、研究方法、实验方案,特别是中考考试说明上强调的实验探究。
六、关注热点问题,把握考试动态
近几年的中考物理中有五大类热点问题。
1.估算、信息材料题,主要涉及学生实际生活中与所学知识直接相关的实际事例。例如2010年第1题,考核了生活中实际估测。2012、2013年第1题,考核了材料的性质等。
2.动态、故障分析,如2012第24、37题2013年38题等对动态电路的分析,2011年第34题,2013年35题等故障原因的分析。
3.科学方法题,主要反映在一些探究题的结论上。如2010年第34题,2011年第33题等。
4.情景信息及热点题,如2012年第32题,2013年32题等,均在题目中提供了大量的数据信息,要求学生分析、解决相应的问题。
5.开放性试题,例如,2010年第33题,2011年中考的第34题探究测小灯泡电阻等。
复习无定法,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措施,我们只要在复习过程中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总结教学与考试规律,教给学生科学的复习方法,就可以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中考成绩就一定能上一个新台阶。
总之,复习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要让学生从整个知识结构入手,抓住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在弄清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加深理解,活化知识,做到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华国栋.差异教策略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9.
【关键词】 初中 物理 复习
对于有着纵横相连、错综复杂的初中物理知识体系,在短短两三个月的复习时间里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梳理,并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应用,这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如何全面地、有效地进行复习,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制订总复习计划
凡是有预则成,无预则废,这里的"预"是指事前计划,所以一个好的复习计划就是成功了一半,计划可分三步进行。
第一轮复习(四周时间):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历来都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但在考查形式上有明显的变化,要求学生能在具体事实中辨认出物理现象或物理规律,探究物理知识的内涵,总结一般性的特点和模式。同时考查学生对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常识,对基本物理概念、公式、单位的应用,对物理学史重大发现的理解。这类试题绝大部分是来源于教材,基本按教材重现。所以第一轮复习的成败就是关键。
第二论复习(六周时间):专题复习、综合训练以求提高。物理知识纵横交错、多而又繁,虽然有章可循,但也容易记错、记漏、记混。因此,在上一轮复习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把初中物理知识进一步分类、提高。复习时既要分类又要综合,纵横联系由点成线编织知识网络。我们要达到的目的是通过归纳总结,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技巧,将知识转化成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素质。所以第二轮复习是能否提高的关键。
第三轮复习(两周时间):综合模拟、适应性强化训练。这也是心理和智力的综合训练阶段,主要是为了调节考生心理,增强考生自主能力。因此,不能盲目地大题量训练,应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以便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模拟训练,以提高考生的解题速度和正确率。并通过练、评、反思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所以第三轮复习是在整个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最后一环,尤其重要。
2.正确处理教材与资料的选择
复习资料要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通过加工整理形成知识网络。总复习阶段,应该从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方面来考虑。要指导学生把相关各章节中零散的、单一的知识点重新进行归纳、整理,将已学的物理概念、定律、公式等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分类列表或框图方法把物理知识串成线、连成网,从而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以便学生从现象到本质都有一个较完整的认识,进一步辨别要领、概念、公式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区别,进而在更高层次上去把握教材。在处理教材时,可以按以下几点进行专题分类。
2.1 按照知识点
可以将初中物理分为力、热、声、光、电等板块,用知识树状的形式把每个板块涉及的内容展现出来,建立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这样将助于同学们将第一轮复习的零碎知识进行整合,有利于弄清各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建立由点到面的知识网络。
2.2 按照中考题目类型
可以分为选择、填空、实验研究(包括操作实验)、计算、信息综合等专题,进行专门练习,体会每种题型常见解题方法,使复习纵横交错,既练习了解题技巧,又能从整体上掌握复习重点。另外平时要注意观察社会或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因为这些热点常常也是中考的热点。
2.3 通过对某些特殊知识点
深挖细究可以作为一个专题来复习,以达到对某一类特殊知识点的融合、深化。例如电学中的滑动变阻器,是"探究欧姆定律" 、"测定小灯泡上的电阻" 、"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等实验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仪器。可以总结滑动变阻器在每个实验中的用途,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加深对电学实验的理解。又例如通过"密度的测量"将"质量" 、"浮力" 、"二力平衡"、"杠杆平衡原理"等力学知识贯穿起来,还可以将力学中测量仪器的使用进行归纳和总结。
3.正确处理物理实验与总复习的关系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纵观各地近几年的中考试题,物理实验题的分数约占总分的20%左右,有些实验知识还渗透在其它题型中,这些题目多数源于教材中的学生实验、演示实验、小实验和小制作,既考各种基本仪器的使用、又考查学生实验操作水平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物理总复习要十分重视实验教学的复习,特别要注意两点:一是要让学生掌握各种基本仪器和测量工具的应用。二是要使学生弄清各种物理量的测量的方法。
物理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学以致用",任何知识只有通过实际应用才能加深了解和熟练掌握,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中考试题中应用物理知识型的问题增多,所以,物理总复习就更要注意把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善于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释物理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复习效益。
4.注重方法指导,纠正不良习惯,挖掘学生最大潜能
从平时考试情况看,学生的失分原因,除基础不扎实,缺乏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外,相当一部分学生是由于缺乏良好的应试习惯和方法,如审题不清,粗心大意,运算错误,马虎不规范等原因而造成一些基础题黄金分的丢失。针对这种情况,在复习训练时,采取一些措施,把方法指导,培养良好应试习惯作为一个关键点来抓,如要求学生在任何练习中要做到:能做的会做的题一定要一次性做对,一旦发现失误,及时面谈,指导方法;在试题订正中,要求错误答案保留在卷面上,把订正过程写在旁边,说明理由;在复习练习中,全面用笔算,以提高运算能力,在试卷评讲中,不断渗透各种题型的审题方法,解题思路等,把不良习惯纠正过来,挖掘其最大潜能,把失误降低到最小限度。
5.因材施教,正确处理"双基"与"提高"的关系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学生学习的基石,应用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问题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和创新,所以,在复习时要认真加强"双基"的复习力度,营造能培养学生素质的氛围和空间,具体地讲要注意一下几点:
5.1 重视物理过程分析
学生的基础知识都有一个形成的过程,在复习时,我们要把功夫下在"过程"上,帮助学生弥补过程差异,把知识形成过程涵和外延逐一引发出来,让学生自己清查整理。
5.2 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应用和技能、技巧的训练
这种训练不是的内知识的简单重复应用,而是要选择特定的典型习题来训练,在抓好"双基"训练的同时又要着眼于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将基础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引导学生找出新旧知识的联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这就是形成素质能力的有效途径。
5.3 重视课内外的密切联系
在复习教学时要把学生的兴趣、爱好、注意力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要充分挖掘学生自觉复习的潜能,不断提高复习的效果。
6.正确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在"精"字上下功夫
不管什么课都离不开教师的"讲"与学生的"练",如何把讲与练有机结合起来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讲"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练"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能"满堂灌"的一讲到底,更不能放任自流的只教学生"练",可以边讲变练,也可以先讲后练。
讲要"精"讲,精讲不是少讲,而是要教师在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把握教材中的主要内容,抓住重点、难点,抓住学生自己难以解决的、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通过教师的讲解,达到释疑解惑、指点迷津的效果。不仅要讲清基本的物理概念的规律,还要讲清解典型问题的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要充分利用"一题多解" 、"一题多变" 、"一题多联" 来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学生能力。
练要"精"练,避免高"题海战"。要针对教材中的知识点,按照大纲要求和考试说明精编习题,所编习题要有代表性,达到复习的内容习题化,巩固的知识具体化。让学生通过必要的练习,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加深对概念和知识的理解,通过对不同类型问题的分析和求解,培养学生的解题技能,总结出同一类问题的解题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应试能力。
总之,复习的成效率对中考有着决定性的意义,我们只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时间和空间上做好计划,教材处理和模式方法上讲究科学,初中物理总复习一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一、研究《考试大纲》,做到复习有的放矢
认真研究《考试大纲》,密切关注近几年《考试大纲》中关于能力要求和考试内容的增减变化,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有针对性地指导高三物理复习,在复习中着重解决以下两点:结合《考试大纲》和课本落实知识点,扎实掌握基本的知识点,以不变应万变。教师首先要把握重要概念、定理、定律的内涵和外延,并结合典型习题加以训练,以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其次,在复习过程中应注意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和科技发展的实际,突出学科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二、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复习计划
学生刚进入高三复习时,对高一、高二学过的内容往往遗忘较多,所掌握的知识系统性差、漏洞多,各人知识掌握的程度也不一样,分析能力更为欠缺。以夯实知识基础,形成知识网络为出发点,在第一轮复习中我们始终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降低难度复习,复习每一章时对照《考试大纲》规定的全部内容及有关高考信息,了解考试的知识点和考试的重点,每章给学生2―3课的时间结合考点、课本、复习资料复习并形成知识网络,同时注意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师及时收集,对学生反映的问题教师有针对性地备好复习课。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主动性,大大提高学生复习的针对性,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听课的效率。
三、针对学生的现状,明确各轮复习的任务
第一轮复习是“双基”复习阶段,是高三复习中用时最长的一个阶段,以章、节为单元进行复习训练,复习的重点在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其主要任务是:(1)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2)强化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审题能力和表述能力的训练,规范解题习惯;(3)提高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
第二轮复习为专题复习。该阶段的复习宗旨是:使学生了解物理知识的宏观结构,掌握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拓宽学生的视野,强化学科内的综合;理清各类题目的解题规律、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关于物理知识结构,一是图表法,二是以“力”和“能”为纽带把整个物理知识串起来。通过知识的串讲,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物理知识的框架,使物理课本变“薄”。主干知识是物理知识体系中重点、难点,学好主干知识是学好物理的关键,是提高能力的基点,所以复习时要在主干知识上狠下工夫。如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电场的基本性质及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欧姆定律、电阻定律及焦耳定律、串并联电路及电压、电流、电功率分配、安培力、左手定则、洛仑兹力、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圆周运动、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等。不仅要记住这些知识的内容,还要加深理解、熟练运用,要做到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同时,我们应该注意,由于高考物理试题的题量较少,突出学科内综合已成为高考物理试题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要特别注意基础知识、主干知识之间的综合运用。如:(1)牛顿运动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综合,(2)以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为模型的电磁学与力学的综合,(3)电磁感应现象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综合,(4)串、并联电路规律与实验的综合。
第三轮复习是回归课本、拾遗补漏和纠错阶段。该阶段主要做两项工作:一是进行考前模拟,巩固一、二阶段的复习成果,将学生的水平再提高一步。二是回归课本,进行知识整理、方法回顾、经验提升,书写习惯再强化,解题环节再规范,从细节上提高得分环节。1.对选择题不要看到一个认为正确的结果就忽略其它选项,应该瞻前顾后,细心比较,从而得到正确答案。在没有充分把握的情况下,也不要空着,可凭直觉选一个,若是多选题,通常选对其中一个选项就能拿到一半左右的分数。2.对于实验中的填空题,若是文字填空,要注意把意思表达清楚;若遇到数值填空,则要注意单位;若对有效数字有要求,要严格按规定的有效数字填写。3.解答物理大题时要注意规范解题,特别注意“必要的文字说明”,尽量根据题目写出相关公式的标准形式,步骤中要先写基本公式,而不能直接写导出公式,应有文字说明和代入题目所给数据的算式。不要将几个式子连在一起,严格要求学生规规矩矩地按步骤写基本公式。4.对于最后结果的表述,要看题目要求,写出准确的数值和单位,有必要时还要对结果进行讨论。
四、要多花心思关注学生如何学习
我们经常感叹已经讲了很多,学生还是不会,事实上我们可能只注重如何讲而忽略学生如何学,或者说根本不去关注他们是否清楚我们的讲授意图。学生做过大量的试题,我们要舍得花上一定的时间去引导学生做好几个环节:(1)对试题进行归类。如:万有引力与天体的运动专题中,有关稳定轨道运动参量、恒星质量、轨道半径的确定、变轨问题分析、同步卫星的有关常识、双星问题、星球上的动力学等问题。(2)对解题思路方法的归纳。如:共点力的平衡专题中,有关力的分解与合成技巧,三力平衡――合成或分解,四力及以上力的平衡――正交分解;已知角度――三角函数法,已知边长――相似三角形法。(3)对相似或相关问题进行区分比较。如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偏转、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偏转等。再如:水平面上子弹穿木块,若水平面光滑和粗糙,则应分别如何处理。(4)引导学生归纳解题的关键点,如动量守恒定律运用的专题中,关于相互作用物体组成的系统的确定:两车相撞,车上的物体是否参与运动;两冰车上的小孩互相抛球,相互作用过程的选取,守恒条件的分析,速度矢量方向在守恒式中的表示(包括已知方向的表示与未知方向的表示)。
五、科学合理定位,研究复习方法
1.摆正课本与考试大纲的关系。
(1)重在理解,对基本概念和规律要弄清;(2)重视课本中的例题、习题、思考与讨论;(3)重视课本中的插图、阅读材料;(4)重视实验,让学生亲自做实验才能做好实验题;(5)教学必须以大纲为本,坚决不做无用功。
2.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在总结中提高。
高考题与新科技、生产、生活及科学研究联系紧密,题干素材的来源非常广泛,一般都是反映生产、生活、科研方面的真实材料。这类题目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的理念。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要引导学生关心实际问题,关注当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和未来科学的发展趋势,把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以适应教学改革、高考改革的需要。
六、加强组内交流与协作
1.优化备课组活动,强化协作意识。
(1)开展复习课模式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坚持集体备课制度,集思广益。
(3)在强调整体意识的前提下,倡导个人合理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