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街镇控烟工作计划

街镇控烟工作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街镇控烟工作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街镇控烟工作计划

街镇控烟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一、加强领导,落实任务,确保创建工作有序开展

继市、区双创工作会召开后,我镇及时召开了镇、村干部参加的双创工作大会,进一步明确双创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时间安排、方法步骤,成立了由镇主要领导任指挥,相关站所、村、驻镇单位负责人组成的双创工作指挥部及其办公室,配齐配强双创办日常办公工作人员,落实双创工作各项经费。为了确保创建工作有序开展,我们制定下发了《##镇年双创工作实施方案》、《##镇年双创工作安排意见》,签定了年创建单位(村)目标责任书,表彰年度先进单位。同时,镇委、镇政府每周召开例会,专题研究和安排双创工作,实行双创工作进展情况定期汇报制度,强化制度约束,推动双创工作步入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镇双创办每周定期或不定期对集镇周边主要街道进行督促检查,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确保创建工作按期达标。

二、广泛宣传,全民参与,营造创建工作的浓厚氛围

今年我镇从提高居民素质和双创知识知晓率出发,利用发放宣传资料、悬挂宣传标语、出动宣传车、编发双创简报、邀请媒体监督采访等形式全方位宣传开展双创的目的意义及工作进展情况。针对不同行业、不同人群,镇上还以“双创大讲堂”活动为载体,组织宣讲团进村组、进校园、进企业、进商户、分行业、分系统、分层次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以文明礼仪教育、“三德”教育、双创知识、法纪法规、健康知识宣讲为主。同时,我镇还积极利用新闻媒体多角度、全方位报道和宣传双创工作开展情况,大力宣传创建活动中的先进典型事例,并对阻碍创建活动的事件和负面典型及时进行曝光,努力形成强大的“双创”舆论声势。据统计,今年共在市级各类新闻媒体刊发稿件16篇,工作动态被市、区双创简报采用6篇。全镇各单位悬挂和刷写标语120条、固定宣传栏40余期、宣传车8台次、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举办双创知识讲座6期,专项活动培训10余次。通过大力宣传,广大居民的环境卫生保护意识和创建优秀旅游城市的责任意识明显增强,逐步营造了全民动手、齐抓共管的工作环境。

三、和谐创建,突出重点,全面推动“创卫”工作有序开展

一是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了彻底改变集镇垃圾瀑布严重,街道公共设施陈旧,机关大院杂草丛生的现状,镇党委、政府以创建省级卫生集镇为契机,在财力十分拮据的情况下,多方协调和筹集资金,投入14万元硬化机关地面,改造和新建职工食堂和健身场所,使镇机关大院环境干净明亮,同时镇上还投资5万元,在集镇繁华地段和人口密集区新修垃圾池6座,对集镇内三座大桥护栏进行刷白,组织学生及劳力5500余人次,大型工程车辆100台次,对辖区内的垃圾山、垃圾瀑布进行清理,疏通泄洪渠3000米。同时镇上与信立建筑公司达成山体改造广告墙开发协议,投资近30万元,采取镇财政补贴一部分资金,信立公司作为主要投资方对集镇主要街道山体进行改造,通过改造后,集镇主要街道旁山体、垃圾和污水倾倒现象彻底改观。创卫工作据不完全统计,辖区内派出所、供电所等驻镇单位也先后投入20万元对单位围墙进行了拆墙透绿,改造美化。

二是加大集镇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力度。在原有保洁人员不足、报酬低,路面保洁及垃圾清运无法达到日扫日清的状况下,镇上财政挤出资金提高环卫工报酬,由原来200元增加到500元,增加环卫人员,由2人增加到4人,严格清扫保洁制度,目前集镇街道卫生已实行全天保洁,街道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同时,还对各路段包抓单位进行垃圾箱投放任务分解,从而达到生活垃圾有序收集和定点投放。

三是临街商铺门头牌匾统一样式,规范悬挂。针对集镇内商铺广告牌匾破旧和悬挂不规范影响景区和集镇对外形象,镇上通过积极联系和协商,在统一风格和样式的基础上,采用无偿为商户制作广告牌匾,规范了集镇主要路段商户门头牌匾40余块。

四是扎实开展“六小”行业治理和城乡结合部环境综合整治。利用六小行业治理和城乡结合部环境综合整治契机,对全镇个体工商户进行了摸底调查,严格按照标准规范“六小“行业,对不符合条件的督促其整改,拒不整改的由镇工商所吊销其营业执照。城乡结合部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我镇在集镇要道、省道公路沿线、规范汽车修理场所3所、废旧回收市场**所、建材市场**所,实现出入口道路宽敞平坦,交通畅通的要求。集中整治集镇繁华地段乱搭乱建、乱堆乱摆、乱拉乱挂、乱停乱放、乱贴乱画、乱扔乱倒等”六乱“现象,组织拆除违章建筑物**处,拆除明锅亮灶**处,取缔马路市场4处。有效治理了集镇脏、乱、差现象。

五是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健康教育是推进卫生创建工作和提高居民素质的有力抓手。为此,镇上专门成立了由一名副职领导挂帅的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在卫生单位、卫生村组建主要领导负责的三级健康教育网络,通过调研和摸底,结合实际,制定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和长远规划,经过一年的工作开展,镇机关及各驻镇单位先后投入经费3万元用于固定宣传栏设置,购买健康教育音响资料及健康教育档案配套设施;为了进一步扩大健康教育覆盖面及影响力,镇机关及各创建单位、村都在街道繁华地段、单位的显著位置、村委会村务公开栏等位置合理布局健康教育宣传阵地,并围绕卫生防病工作和群众健康需求及时更换宣传内容,据统计,截止目前,全镇共设立固定宣传栏22处,张贴和书写健康教育宣传内容100余期;同时镇上还邀请市、区健康卫生教育专家以“健康教育知识大讲堂”形式开展健康教育进校园、进企业、进村组、进社区“四进”活动7次,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手册4000余册,编写和印发健康教育传单5000余份发放到辖区广大群众手中,同时镇上还利用“5.31”世界无烟日,在镇机关开展戒烟控烟活动,通过设立禁烟会议室、无烟站办所引导烟民自觉戒烟和控烟。经过一年的扎实工作,各卫生创建单位、村、社区、学校健康教育基本做到了有阵地、有计划、有内容、有资料、有宣传、有活动,集镇群众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形为形成率进一步提高。:

街镇控烟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一、完善工作体系,巩固基层基础

1、加强机构建设。加强各级健康教育机构建设,落实人员配备和经费投入,乡镇(街道)及医院、学校、机关、企事业等行业单位要配备专、兼职健康教育人员,巩固和完善以健教机构为中心、以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为骨干、以社区行业单位为依托的健康教育社会网络,城乡基层健康教育网络覆盖率分别达到90%和80%。

2、加强规范建设。编制“健康教育工作三年规划”,出台印发《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示范县创建活动实施意见》、《2013年县健康教育工作要点》、《健康教育示范点工作要求》、《县创建省卫生县城健康教育工作方案》、《县健康教育绩效考核标准》等一系列工作规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评比检查调研工作制度,指导全县健康教育工作有序开展。制作健康教育传播材料,规范宣教内容,保障供给科学的卫生保健知识。

3、加强队伍建设。各部门、各乡镇、各机关及企事业单位、村(居)委会落实专(兼)职工作人员,建立一支适应需要的健教工作队伍。加强人员培训,不断提高健康教育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工作能力。

4、加强健康教育资料收集和统计工作。认真做好活动痕迹资料采集收集,建好工作台帐,做到资料完整,数据可信,并装订建档,形成完整的资料档案。

二、突出创卫重点,保障基本达标

1、落实社区各项健康教育工作指标。落实和完善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四有”,即有健全的健教组织网络;有固定而规范的宣传阵地;有健康教育入户资料;有健康教育工作计划、评价及总结。社区居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卫生行为形成率达到80%以上。

2、加强医院健康教育工作督导。规范医院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提高医护人员健康教育技术水平,病人、家属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要达到90%以上。

3、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督促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认真开展好工作,提高师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

4、加强行业健康教育。督促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病防治、女工保健和环境保护知识培训。职业卫生、女工保健知识培训率达到95%以上,知晓率达到80%以上。

三、开展示范创建,促进均等普及

1、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健康教育工作示范县创建活动。制定创建实施意见及工作规范,组建创建活动领导小组,成立创建活动办公室,认真组织开展示范县创建工作。

2、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推行网络化管理制度,理顺管理层级和机制,健全以县、乡镇健康教育机构为指导,以乡镇卫生院为枢纽,以村卫生室为网底的专业健康教育工作网络。

3、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并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我县健康教育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工作规范;组织开展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相关人员的全员培训。认真履行业务管理、指导、监督和考核职责,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4、按照国家、省、市的相关要求,2013年必须达到:每个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发放不少于12种内容的印刷材料,播放不少于6种的音像资料。每个卫生院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不少于2个,村卫生室宣传栏不少于1个,每个宣传栏面积不少于2平方米。每个乡镇卫生院每年至少开展9次公众健康咨询活动。每个乡镇卫生院每月至少举办1次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5、抓好12个健康教育示范点(县医院、疾控中心、北山卫生院、大树卫生院、老科协门诊、一中、实验小学、财政局、工商局、镇、鄱湖水产、东街社区)建设,总结推广先进做法和典型经验,带动全县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

四、强化指导培训,提高工作水平

1、选派一名健康教育专职人员赴省市参加健康教育管理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全县健教工作管理能力及工作水平。

2、5月份组织城区各单位专(兼)职健教工作人员开展一期“创建省卫生县城健康教育工作”培训,提高各单位创卫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3、6月份组织全县医疗卫生单位健康教育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全县卫生系统健康教育工作能力。结合公共卫生均等化督导各乡镇卫生院开展辖区乡村医生健康教育工作培训,提升农村一线工作人员健教工作水平。

4、每年对县城机关、企事业单位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一次督导,推进创卫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展开。

五、多种形式传播,力争全面覆盖

1、办好宣传栏。医疗卫生单位每月更新一期,每年不少于12期;学校每季更新一期,每年不少于4期;社区居委会每季度一期,每年不少于4期;机关、企事业单位每季度更新一期,每年不少于4期;城区新世纪广场健康教育宣传长廊每季度更新一期,每年不少于4期。

2、开展卫生日主题宣传活动。利用各种健康主题日或针对辖区重点健康问题,开展健康咨询活动并发放宣传资料。积极开展“世界结核病日”、“世界卫生日”、“世界无烟日”、“世界艾滋病日”、“全球预防接种日”等各种卫生主题宣传活动。

3、发放宣传单。通过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村(居)委会、社区卫生服务站,上门发放不少于12种内容的健康教育处方和读本,保障健康知识广泛普及辖区群众。

4、举办健康教育讲座。结合创卫,上半年举办针对干部职工的大型健康教育知识讲座1次,下半年举办针对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讲座1次;各行政、企事业单位每年对本单位职工开展健康教育讲座不少于2次;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各学校每年组织健康知识讲座不少于4次;各乡镇卫生院每年组织健康教育讲座不少于12次。

5、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传播作用,传播健康知识,扩大健康知识覆盖面。特别是与报社、电视台等有关部门加强协作,开办好卫生知识专题节目,播出“预防艾滋病”、“防治结核病”、“吸烟有害健康”、“预防高血压”、“预防流行性出血热”、“预防控制乙肝”、“注意饮食饮水卫生”等卫生相关知识,扩大健康教育的影响力,提升节目质量和健康传播效果,力争做出精品品牌。

六、加强控烟管理,扩大控烟成效

1、加强宣传。一是利用宣传画、黑板报、宣传栏进行控烟知识宣传;二是开展“世界无烟日”等活动宣传;三是开展“无烟学校、无烟医院、无烟单位”创建活动,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作用。

街镇控烟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一、近期工作开展情况

(一)成立专班,压实责任。根据市委市政府、市复审办关于迎国卫复审的工作精神,调整重心,7月15日成立由宣传、卫健、城管、市场、住健为牵头单位的5 大工作专班,组长由牵头单位的主要领导担任。7月16日-7月21日,针对复审督导发现的存在问题,逐一约谈专班组分管人员,压实职责,推动问题的整改落实。并要求各专班组实时研判职责范围内巩卫的突出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部署落实整改行动。

(二)紧抓关键点位,加快提升补充硬件设施。对照国卫标准,紧盯国卫暗访必检的点位(住宅小区、农贸市场、“五小”行业、建筑工地、公厕、垃圾中转站、车站等),进一步摸清了全区的底数,对存在问题多,基数大,容易扣分的点位细化研究,按照国卫标准提升改造硬件设施。比如“五小”行业6401间,大部分都存在证件、制度、健康证明、三防,四害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尤其体现在老城区、城中村、城乡接壤的“五小”行业,针对此问题,一是市区统一印制了公示栏上墙,并由卫健局(卫生监督所)全区统一派发;二是市场、卫健、城管、区复审办联合形成检查组,开展“五小”行业三防、四害设施检查督导工作;三是建立绿色办证程序,加快合法发证。同时针对21个区级管理的市场环卫设施未密闭加盖,86间城市公厕蚊蝇较多、37个垃圾中转站硬件设施不完善、城市毒鼠屋缺少且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对硬件设施提升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并加快补充完善,确保迎国卫复审工作中重要点位硬件得高分。

(三)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加大处罚力度。针对农贸市场周边环境脏乱差、车辆乱停乱放、垃圾乱扔乱倒、建筑工地管理不规范等问题,17日至23日,城市管理、市场监督、物业小区、医疗卫生和病媒专班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专项执法行动,组成一支由城管、公安、住建、卫健、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参与的联合执法队伍,对违法违规问题进行处罚,对长塘路“天光墟”下“重手”,通过有效整治,让这个城市环境“黑点”实现华丽变身。如今的长塘路一改往日面貌,从昔日的“脏乱差堵”变成“洁齐美畅”,沥青路面上干净整洁,摊贩转进到指定区域摆卖,沿街商户积极落实“门前三包”,车辆规范停放在指定区域,集中解决影响环境卫生、市容市貌、病媒生物的突出问题。

(四)强化待建地、闲置地、建筑工地监管责任。城管、住建、市自然资源局源城分局、所属镇街全面加强城区待建地、闲置地和建筑工地的管理,大力推动待建地、闲置地、建筑工地做好围挡,清理整治建筑垃圾。对太平古街停车场、源南镇万绿停车场、万思实业停车场,东埔红星东路待建地等整改不彻底,问题反复的问题,形成网格化执法队员管理,加大城市执法监管力度。

(五)进一步解决“四害”超标问题。一是抓重点场所四害灭杀,对市场周边、垃圾中转站、背街小巷、公厕、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场进行每天一轮的消杀,并全区定时每月2轮,在市区范围内组织统一投鼠药,施药灭蚊、蝇、蟑螂的除“四害”工作;二是统一开展病媒生物孳生地的清理行动,结合创文迎省检,动员区直各级各单位干部职工、镇(街)工作人员、居民住户约5000人次,齐参与齐动手,开展清理环境卫生死角、清除盘罐、轮胎等积水,清除鼠尸、堵塞鼠洞的爱国卫生运动,做到全区统一清理病媒孳生地;三是强化专班责任落实,由区卫健牵头的医疗和病媒防制专班联合区住建、区城管、区市场监管局督导检查,以行业主管为主,检查物业住宅小区、农贸市场、餐饮店、垃圾中转站等重点场,落实除四害工作情况,尤其是对照国卫标准,严格要求此类重点场所、重点行业是否做好防鼠、防蝇、防蚊、防蟑设施,是否定期消杀,场内外“四害”阳性率是否达到国家标准等情况进行联合检查督导,通过“灭、清、堵”三种方式,切实降低四害密度。

二、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有几大方面。

虽然我区在迎国卫复审工作中做了一定工作,但仍有较多的突出问题亟需解决。

(一)思想上有所松懈,措施不够到位。由于疫情防控原因各镇街、各部门投入巩卫工作力度有所不够,突出问题反弹严重,离暗访过关标准相距较远。

(二)早夜市反弹现象严重。东埔街道的人人乐旺源路、雅居乐二期永盛路、恒大名都北门路段的早夜市流动摊贩乱摆乱卖现象突出;源西街道光明路、西一路东二巷马路市场占道经营现象反复的突出问题。虽然在前期经过多轮的整治,但疏的渠道未得到有效解决,反弹现象仍然较为严重。

(三)农贸市场及周边市容环境和秩序问题反弹严重,屡禁不止。老城区中心市场、古亭市场、上角市场、东埔永安市场、兴源市场、源西农贸市场、新江市场等占道经营,流动商贩多,市场公厕达不到二类建设标准,生活垃圾清运不及时导致“脏乱差”现象。门前三包落实不到位,占道经营屡禁不止,部分市场周边“六乱”现象反弹严重,屡禁不止。

(四)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落实不到位。部分物业小区、农贸市场、熟食档、餐饮店落实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不到位,熟食档、餐饮店室没有设置防蝇灯,食品小作坊仓库未落实做好“防鼠、防蝇、防尘”三防设施。建成区“鼠、蚊、蝇、蟑螂”四害密度有所偏高,公共场所毒鼠屋设施数量仍然不足;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的水沟明渠长期积水,以及主要河道两岸鼠迹、活鼠。垃圾收集点(市场、 城中村、背街小巷)、垃圾中转站蝇密度高,背街小巷有坑洼地积水、废旧轮胎积水等蚊虫孳生地未得到处理。

(五)待建地、闲置地和在建工地整改不彻底,问题反弹严重。城区部分待建地和建筑工地仍存在围蔽不全,管控力度仍然不足,居民在待建地上种菜、建筑垃圾随处堆放等问题仍然较多。如红星东路待建地,公园西片区待建地、源南镇万绿停车场、太平古街停车场,现场督查多次,多次整改不彻底,问题反反复复。

(六)建筑垃圾无出路,乱堆乱倒问题难杜绝。我区建筑垃圾高塘临时堆放点已满,当前已停止收纳,源西水泥厂点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标准要求高,运输车进场难,目前建筑垃圾无集中收纳,无出路,背街小巷、待建地、闲置地建筑垃圾堆放现象越来越严重,问题突出。

(七)“五小”行业监管力度仍然不足。三防设施安装不足,部分小餐饮店可见成蝇、无食品卫生等级、无卫生制度上墙、从业人员健康证过期;河源大道南、红星东路、环城东路、县前街、祥兴路等路段的美容美发室无传染病专用工具,从业人员健康证过期等,小酒店(旅店)、沐足场所虽控烟措施不到位,设置有烟灰缸。

街镇控烟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年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也是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关键一年。按照“维护省城稳定、发展省会经济、建设美丽泉城”的总体思路,我市切实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一)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工作扎实推进

以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群众健康为出发点,紧紧围绕污染减排这一中心任务,积极倡导循环经济、生态文明、绿色GDP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环保工作成效显著。

1、污染物减排工作进展顺利。一是全面落实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在《*市“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考核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分年度总量减排计划,明确了各年度目标任务、应采取的具体措施及各减排项目责任人。二是积极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步伐。目前光大水务(*)有限公司一厂、二厂经初步改造,污水处理量从*年的27万吨/日增加到37万吨/日。章丘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工商河中水站、东泺河中水站已开始试运行,高新区中心区污水处理厂基本完成。三是加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清理力度。对辖区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所有新建项目和涉及钢铁、水泥、电力、焦炭、造纸、烧碱等6个行业的88家企业达标排放情况进行逐一清查、核实,检查项目环评和“三同时”执行情况99个。对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工业企业集中区内所有项目及国家、省重点监管的企业进行拉网检查,并及时对违法项目进行处理。四是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继续把清洁生产标准纳入环境影响评价,健全环保准入制度,从源头上防止新污染源产生。预计*年全市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9.25万吨,同比下降2.5%;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5.53万吨,同比下降4.2%,完成全年计划目标。

2、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建立了空气质量月通报制度。针对全市扬尘污染防治的严峻形势,深入细致清查源头,加大整治和监督力度。对市内河道综合整治、垃圾无害化处理、污水集中处理、饮用水源地保护、集中供热等采取重点督办或不定期调度等方式,协调解决一批关系民生的环境综合整治问题,消除创模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全市环境质量有所好转。全年空气良好率可达到85.2%。地下水水质良好,地表饮用水源地水质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大明湖、小清河、徒骇河水质较上年同期有所好转。声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良好。

3、生态保护建设取得新进展。利用生态系列创建平台,积极开展以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为重点的生态保护工作。济阳、商河完成了生态示范区验收准备工作,建成2个国家级和12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组织2个村申报国家级文明生态村。开展了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创建工作,组织申报了2个国家有机食品基地。开展了山东省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上报历城区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区。对全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情况进行检查。认真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完成夏季秸秆禁烧执法监察工作。

4、环境安全工作初显成效。一是认真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段沿线化工、造纸、酿造等重点行业排污情况进行复核,部署加强汛期污染防治,严防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二是加强辐射环境管理工作。严格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辐射事故分级处理和报告制度,全面排查电磁辐射污染源并进行申报登记,每季度对19家市管涉源使用单位的169枚在用放射源和66枚闲置废放射源进行安全大检查。三是严格危险废物管理工作。督促拓宽铬渣处置利用途径,铬渣湿法还原项目和济钢第4条烧结处置线分别投入试运行。开展感光材料废物申报登记,完成全市402家单位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工作。

(二)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从加大水环境整治、加强水资源节约利用和综合整治、健全水环境整治法制体系、完善水环境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等四个方面入手,采取得力措施,积极推动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等各项工作的落实,全市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1、水土保持工作进展顺利。大力实施“生态水保”工程,加强地下水涵养。按照“南控”战略规划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南部山区水土保持工作力度,以大流域为骨干,小流域为单元,扎实推进泉域补给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年重点进行了历城老泉、长清龙泉官庄、市中区石匣、章丘九顶山、平阴锦水河等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全市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平方公里。

2、水资源管理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严格实行了取水许可制度,对全市取水单位全面实施取水许可、计划用水;新上项目严格实施水资源、水保论证,不具条件的项目不得立项。加大泉域地下水的保护力度,对二环路内具备条件的单位实施了自备井封闭,可减少地下水开采8000万立方米,折合每日减少地下水开采21.9万立方米。不断完善水环境建设的信息化管理,新建了18个自动遥测点、120多个人工观测点,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地下水位监测网络,提高了泉域地下水的即时监测和动态管理水平,逐步实现了数据采集信息化。按照省里的部署,初步完成了全市地表水功能区划工作,为我市地表水开发、利用、保护提供了基础性技术决策依据。启动了地下水资源综合评价工作,对全市地下水资源进行一次全面、深入、系统的调查评价,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技术支持。

3、节水型社会建设成效显著。在城市节水工作中,通过节水宣传进社区,促进了全民的节水意识。在工业节水工作中,积极提供节水技术、信息咨询,推广使用先进节水工艺和设施,完成了电力、化工、造纸、纺织四个行业用水定额编制,建立健全了节水控制指标体系,万元GDP耗水量减少到64.56立方米,节水降耗指标达到全省领先水平。

(三)土地矿山管理进一步深化

1、土地开发整理取得新的成效。加强耕地保护,严格实施市、县、乡、村四级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加强占补平衡、补划备案、动态监管、目标考核等各项制度措施,开展了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全市543万亩耕地、482万亩基本农田得到了严格保护。加大对基本农田的综合整治力度,规划建设了3.9万亩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继续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今年共完成国家、省、市、县四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62个,总规模60000亩,新增耕地31700亩,超额完成省里下达我市新增耕地计划27000亩任务的17.4%。

2、土地调控力度不断加强。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目标和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全力抓好用地保障和服务。在土地指标安排使用上,按照国家土地调控政策的要求和统筹谋划、有保有压的原则,优先保证重点工程和投资效益高、技术水平高的项目用地。在土地供应上,实行“五优先、三禁止、一严格”管理,把好产业政策、规划计划、节约集约、补偿安置、占补平衡“五个关口”,确保建设项目依法科学合理用地。今年省里下达我市新增用地计划指标2.1万亩,扣除*年亿元项目使用指标2330亩,实际可用指标18670亩,其中已上报国务院批准了6000亩,其余用地已集中报省政府审批。*年全市供应建设用地36250亩,其中划拨供地10160亩,出让供地26090亩,积极保障了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3、土地利用效益进一步显化。加强市场运作,建立健全了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地价管理、监控和定期更新制度,土地招拍挂出让制度,规范了土地交易行为,积极引导各行各业依法用地、集约用地。改革工业用地供应方式,全面推行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的作用,公平竞争,阳光操作,进一步提升了土地市场的活力和竞争力,土地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4、破损山体治理取得了突出进展。加强矿业整顿,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集中力量开展了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在刹风治乱、整合治散、探索治本三个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国家和省的充分肯定。煤炭资源整合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大力开展破损山体治理工作,对城区及主要交通沿线重点区域的58座破损山体,逐一制定了治理方案,已开工整治52座。坚持全面布防、重点监控,全面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和防治,保障了全市汛期地质安全。

5、土地利用秩序进一步好转。按照国家和省部署要求,加强执法监察,深入开展了第七次卫片土地执法检查、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专项行动和土地执法百日行动等重点工作,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土地执法行动,严厉查处违法违规案件,全市违法违规用地数量明显减少,科学用地、依法用地、合理用地的观念日益深入。进一步加强了工作“一岗双责”和“两个联动”,*年全市共受理国土资源事项294件,处结282件,处结率达到96%,有力地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和谐稳定。

(四)防震减灾能力不断提升

认真贯彻国家、省防震减灾工作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年防震减灾工作计划,进一步完善防震减灾三大体系,防震减灾综合能力不断提高。

1、地震监测基础工作不断完善。启动地震监测台网建设,历城地震台选址、评估、设计方案编制等工作基本完成,济阳地震台已完成基建工作,长清地震台确定了建设地址。加强地震监测台站维护、管理工作,安装了商河地震台深井摆设备,改装了杜庙井、明水井、郭店井等地震数据采集器,完成了珍珠泉井监测设备迁移,更换了鲁09井数据传输模式,同时对台网中心VPN设备进行了维护、保养,实现了与省地震局36个台站的数据共享。加强对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的保护,完成了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的备案工作。定期开展震情会商,密切监视震情,按时收集、整理监测数据,分析研究地震趋势,震情会商水平进一步提高。积极开展地震科学研究,完成《*市主要隐伏断裂研究》、《地震波分形特征及其在地震模式识别和地震预测中的研究与应用》、《*市地震监测技术服务平台研究与应用》等多项研究成果。

2、震灾预防措施进一步强化。将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要求纳入我市基本建设审批程序,对重要设施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严格把关,同时加大执法监察力度,提高我市建设工程的防震抗震能力。继续推进地震安全农居试点工程建设,组织各县(市)区把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与小城镇建设、旧村改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有机结合起来,历城区车川村作为省级试点已基本完成了地震安全农居建设;章丘市2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和60个村把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纳入到建设规划中,确定了“十个示范村”和“百个建设村”为重点,对不符合抗震保安标准的农居进行了新建、修缮;平阴县确定东阿镇苏桥等四村庄黄河滩区整体搬迁工程作为民居防震保安示范区。

3、地震应急反应能力不断提高。按照省地震应急协作联动区划分,组织召开首次鲁西地区地震应急协作联动区会议,加快整合鲁西各市地震应急资源,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统一指挥、分工协作的区域地震应急协作联动工作机制。启动实施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建设完成了泉城广场和泉城公园、槐荫广场3处应急避难场所试点工程。认真做好应急基础信息收集工作,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县(市)区防震减灾工作信息和基础数据。组织开展了全市地震系统应急模拟实战演练,进一步提高队伍的应急反应能力。

4、防震减灾宣传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知识宣传“五进”活动深入开展,选取*炼油厂作为示范企业、槐荫区青年公园社区作为示范社区,进行重点宣传。继续推广地震科普示范学校活动,我市又有9所学校被评为省级地震科普示范学校,15所学校被评为市级地震科普示范学校。利用三下乡、科技宣传周等重要节假日期间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面向全社会宣传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及地震科普知识,增强公众防震减灾意识。

(五)基础测绘取得新进展

为满足城市规划、建设发展,建设“数字*”,提高城市经营管理水平的需要,积极开展建设*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该系统共建设基准点7个,数据中心子系统1个,数据通信子系统1套。为满足规划放验线、竣工测量和其他城市建设的需要,进一步完善高程测量控制系统,在已有二、三等水准网点间布设四等水准线路,在西部新城、腊山新区、党家片区布设四等水准线路300公里。为尽快实现中心城1:500地形图全覆盖和满足东部地区规划、建设的需要,填补*市东部地区1:500地形图空白,在孙村、新火车东站地区,采用野外地形图数据采集成图法测绘1:500比例尺地形图77平方公里。完成对孙村、济钢、汉峪测区系1:2000地形图300平方公里修测工作。

二、*年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工作安排

*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同时,我们还应看到我市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工作还面临许多制约因素:一是受地形地貌的影响,我市的环境容量较小。经济发展与人口增加,给环境带来的压力加大。二是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短时间内不会改变,高消耗、高排放的问题仍较严重。三是我市污染物排放总量基数小,环境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减排任务十分艰巨。四是环境空气质量处于较低水平。按照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要求,良好以上天数属于低水平达标。五是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化水平不高。

*年,我市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市九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承办十一届全运会为契机,紧紧围绕“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这一目标,认真落实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土地保护三大国策,加大资金投入,突出重点领域,抓好污染防治、节能降耗和土地集约利用,推动我市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工作迈出新的步伐,促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主要指标安排:

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计划控制在9.03万吨之内,同比下降2.38%;COD排放总量计划控制在5.33万吨之内,同比下降3.62%。

环境质量目标:环境空气质量,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的比例达到85%以上;声环境质量,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低于70dB(A);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值低于60dB(A);水环境质量,地下水水质达到地下水环境质量三类标准;地表水其它水体分别达到或接近相应的环境功能标准,市区无劣五类水体;地表水饮用水源地卧虎山水库、锦绣川水库、狼猫山水库、垛庄水库、黄河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8%以上。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指标:耕地542.6万亩、基本农田482.1万亩。

水资源节约利用和保护指标:万元生产总值水耗61吨,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平方公里。

三、*年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工作重点

(一)环境保护

1、完成主要污染物削减任务。为确保年度主要污染物削减目标的完成,要认真实施产业结构减排、工程治理减排、监督管理减排“三大减排体系”方案。一是不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通过调整现有产业结构,淘汰关停一批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设备,改造提升落后工艺,实现结构减排。二是加快推进环保项目建设。全面实施面源治理,加快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和污水处理(中水)站工程,进一步完善城市污水处理配套管网,提高污水收集接纳能力;深入开展点源治理,加快推进一批重点排污企业污水治理、循环水改造、废水处理及回用等工程项目的实施。积极推进华电章丘发电有限公司等火电厂(热电厂)和*钢铁集团总公司等企业烟气脱硫治理工程建设。三是加强减排监督管理力度。加强自动监控系统的建设,完善自动监测网络,不断提升以科技手段为支撑的环境监控能力。严格执行我省新颁布执行的主要污染物地方排放标准;从严查处超标超总量排污和各类偷排偷放等违法行为,确保污染防治设施的正常运行,各类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率达98%以上。

2、持续推进创模工作深入开展。*年度,我市将继续实施“六大工程”中污染治理“四大工程”。一是继续实施以节水保泉、饮用水源地保护和水环境综合治理为主要内容的“碧水工程”。建设南部山区重要生态功能区,提高水源涵养补给功能,加快东湖引黄水库的建设,提高城市供水调节能力。加强水源保护区监督管理,强化饮用水源水质的污染监控,确保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在98%以上。加大对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的监管力度。全面做好南水北调沿线水质保证工作。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市区污水配套管网及新建小区配套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积极开展以小清河为重点的小流域治理工程,实施市区河道和大明湖综合整治工作。二是继续实施以清洁能源行动、全面治理各类污染源、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为主要内容的“蓝天保护工程”。推广清洁燃烧技术和节能降耗技术,淘汰落后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逐步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完成年度重点大气污染源限期治理工作,做好年度烟控区和市内五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创建与复查验收工作。进一步加强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加大对车用油品的环境管理,从源头控制尾气污染。三是实施以控制扰民噪声源和创建噪声达标区、安静居住小区为重点的“安静工程”。依法强化对交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的监督管理,区域环境噪声保持在60分贝以下,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控制在70分贝以下;继续开展环境噪声达标区和安静居住小区创建工作,对超标固定噪声源实施限期治理。四是实施以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为重点的“固废治理工程”。初步建立全市固体废物信息交换协作体系,筹建废物综合利用中心和危险废物交换中心。实现全市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力争全市一级以上医院、门诊部和部分小诊所参加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全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达到100%。将重点种类危险废物纳入日常环境管理,对重点企业产生的危险废物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逐步规范实验室类危险废物的分类收集。开展全市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工作,对危险化学品进行安全处置。

3、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实施以绿化美化和生态建设为重点的“生态建设工程”。加强南部山区水源涵养生态功能保护区的保护;加快生态示范区建设,济阳、商河县全面开展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做好章丘市国家级生态监察试点工作。组织环境优美乡镇达标单位做好验收准备工作。协调做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积极推行秸秆还田、秸秆气化,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强化监督,严禁在主要交通干线和机场周围焚烧秸秆。做好“两区一园”创建工作,加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生态功能保护区的环境管理。

4、着力解决环境安全问题。组织完成全市污染源普查,建立健全各类重点污染源档案和各级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全面掌握我市环境安全隐患;将存在安全隐患的污染源纳入日常管理,确保环境安全。尤其要加强危险废物和放射源的环境监管,全面开展放射源及射线装置单位的现场安全检查,加强放射源使用单位的安全监管,防止发生放射源丢失、被盗事件。

(二)水资源保护

1、继续抓好“生态水保”工程。以大流域为骨干,小流域为单元,按照每年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平方公里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小流域综合治理,重点治理历城西南峪、八里峪,章丘黒峪、圣水圈,长清浪山、刘峪,市中涝坡等8条小流域治理工程。同时,大力实施南部山区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重点抓好兴隆水库、浆水泉水库的除险加固,进一步提高南部山区水源涵养能力。

2、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积极抓好全市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根据全省水资源综合规划的要求,在前期我市地表水功能区划、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管理系统建设的基础上,编制*市水资源综合规划,为我市水资源合理开发、科学保护和优化配置提供技术支撑。进一步健全完善法制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切实加强水源地保护,维护良好的水事秩序。

3、不断完善水利基础设施。一是积极推进“灌区提升”工程。积极争取国家对我市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的支持,抓好邢家渡灌区、胡家岸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抓好节水灌溉示范项目的实施工作,充分发挥示范项目示范和带动效应,推动我市高标准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确保节水灌溉面积增加10万亩。二是大力实施“水源保障”工程。大力推进东联供水一期工程建设。积极抓好城市供水水源地工程维修改造和商河县清源湖平原水库建设。

(三)土地和矿山

1、强化土地调控管理。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严格土地规划计划管理,强化对农用地转用的控制和引导,严把用地审批的“五个关口”,优先保证重点建设项目以及加强经济和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建设项目用地。继续深化征地制度改革,逐步完善征地统一补偿、农民集中安置、土地集约利用、区域持续发展的补偿安置综合机制,切实维护好被征地农民的根本利益。高标准做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开展好县、乡级规划修编准备工作。按照国务院要求,积极开展好第二次土地调查。改革调整住房用地供应规模与结构,加大对普通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用地的供应量。

2、加强耕地保护。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和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和土地管理问责制。大力推进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严格执行基本农田质量保护、用途管制、监督检查和占用审批等制度,确保全市基本农田总量不减、质量不降、用途不变。严格落实耕地“占一补一”政策,确保全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工作力度,努力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

3、深化土地市场建设。继续深化土地市场制度建设,全面引导各行各业依法规范合理用地。完善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具体操作办法,严格实施国家核定的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围绕重点片区综合改造,加大城区土地前期熟化、收购储备、策划运作、市场配置的工作力度。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加大对闲置土地和低效利用土地的处置力度,切实盘活存量土地,促进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缓解土地资源供求矛盾。

4、建立矿政管理新机制。按照国家和省要求,全面完成矿业秩序整顿规范的各项任务。对矿业权按照风险程度实施分级分类管理,积极推进矿业权招拍挂出让,逐步完善科学合理、竞争有序的矿业权市场。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继续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工作,突出抓好重点矿种和重点矿区的整合,提高规模化、集约化开采利用水平。认真开展新一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年底前完成市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和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认真落实地质环境保护责任,积极推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治理保证金制度,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生态补偿的多元化机制。积极开展城区及主要交通沿线58座破损山体治理工作,确保*年年底前全部完成治理工程任务。加强地质灾害防范和治理,建立健全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预警体系,落实好汛期巡查和灾情报告制度,确保全市地质安全。

(四)地震

1、不断完善地震监测工作体系。根据我市地震台网建设总体规划,加快地震台(站)建设,年内要完成历城综合地震台基建任务,完成济阳地震台监测用房装修及设备安装工作,启动长清地震台建设。建立起基于信息技术、现代网络与通讯技术的地震灾害预警平台,提高对监测数据的处理速度和分析能力。加强前兆监测台站管理,完成部分台站和观测点的数字化改造,实现前兆监测站点的监测技术的全面提升。健全震情跟踪会商体系,落实短临跟踪措施,努力提高震情分析处理能力。不断完善市、县群测群防网络体系,积极推进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地震科普宣传网和乡镇(街道)防震减灾助理员“三网一员”建设。加强地震科学研究,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2、进一步强化震灾预防措施。加强行政审批工作,从源头上对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把好关;进一步强化抗震设防管理工作,加大地震行政执法工作力度,重大项目检查率达到100%,努力提高安全评价率。积极推进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的开展,建立农村防震抗震技术服务体系,在每个县市(区)及高新区建设1处示范点,带动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的开展。在城市规划布局、城市建设中推广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小区划研究成果;加强县(市)区地震小区划工作。

3、认真落实各项地震应急措施。进一步完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尽快完成全市地震应急预案的汇编;加强应急检查,发现问题,督促整改;适时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全面启动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和疏散通道建设,在泉城广场、泉城公园、槐荫广场3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基础上,选择符合条件的广场、绿地、公园、大型居住小区,在各县(市)区及高新区都建设1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和疏散通道。加快地震应急救援队及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建设,实现平战结合、整体联动、社会参与、有效对接、合力应对危机的地震应急救援协作机制,每个县市(区)及高新区都要建立一支地震应急救援队及一支地震应急志愿者队。积极做好十一届全运会地震安全保障工作,完善地震安保方案,将全运会地震安保列入会议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