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项目阶段汇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环境艺术专业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懂得最基本的室内外设计方法和设计流程,使学生具有效果图制作、施工图制作、材料与工艺的辨识等多方面的能力,并且了解具体工程施工的相关内容。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要启发学生能够更多地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创作出更多的可供项目化教学实践的用武之地,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夯实专业基础,提高专业能力和水平。通过对大量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研究发现,要想提高教学过程的时效性,采取项目化的教学方式是非常有效的。项目化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和熟悉具体的设计流程,并且让学生参与到具体的空间设计、景观设计等项目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教师在项目化教学中,通过安排学生完成在不同环节中的任务,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完成所学的专业知识,并且在项目化教学中得到巩固与应用,从而有助于学生在大学阶段得到全面发展。
二、项目化教学应用的思路
(一)项目考察
在项目化教学开展阶段,教师要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培养,从而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实际考察技巧,提高后续的设计能力。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前期的调研与考察,结合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是保证设计效果的关键。在前期项目的考察阶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项目考察,并且对每个小组都要指派相关的人员进行负责工作。在考察时,要对于现场的一些具体请进行记录。前期考察阶段,是引入项目化教学的第一阶段,也是让学生进入状态,提高自身想象力和空间感受力的关键阶段。项目考察的过程,是让学生真正地走出理论的教学范围,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实践动手机会,这从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项目构思
在完成前期考察之后,学生要对于原有数据进行统一的整理和分析,并且将相关的测量结果与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统一分析。教师要组织学生与项目化教学中的甲方进行沟通,并且结合相关的资料进行构思和初步汇报。在项目构思的环节中,小组要对于设计的风格、理念与创意进行制定,并且通过PPT的形式和班级其他同学进行沟通和交流汇报。在初步汇报的阶段,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分析能力进行考察,并且了解学生设计能力。项目的构思阶段,也是设计理念的确定阶段,这也是学生创意和自身能力发挥的重要环节。在汇报的过程中,台下的其他同学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构思与汇报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到了有效的发挥,并且课堂教学过程也更加趣味化。
(三)项目设计
在完成前期的相关工作之后,学生就要进行相关的设计工作。在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并且让学生对于设计方案进行不断的细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安排不同的课堂时间,并且掌握学生的不同学习进度。对于学生设计过程中存在的疑惑,教师要进行解答和引导,并且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设计理念和设计习惯。设计的过程是学生知识掌握的过程,并且具有较大的工作量,在这个过程汇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个方面的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同时大量的图纸工作也是很好的锻炼。小组成员间反复交流和沟通,让设计循序渐进,并在此过程中通过结合前期所学的基础课程,例如设计素描、三大构成、电脑效果图表现、计算机辅助设计、人机工程学等相关的基础课程,从而使这些基础课程的得到很好的应用和发挥。
(四)项目汇报
在完成项目设计之后,教师可以采取汇报的形式,让学生对于自身的设计成果进行汇报。在汇报的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相互评价,并且让学生了解自身设计中的不足,并且总结他人设计中的亮点和经验,在相互评价的过程中完成自身设计水平的成长。在汇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PPT、三维动画等形式来对于自身的设计内容进行阐述。在阐述介绍的过程中,根据个人设计和小组设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汇报形式。教师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要做好相关的记录,总结每一个学生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优势。在课后,教师要结合记录内容对学生进行点评和引导,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新模型及教学控制体系的设计重点
(一)合作能力培养
在进行教学控制体系设计上,要关注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当代大学生处于快速成长的阶段,并且每个人的思想意识具有较强的自我性,在合作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对某一观点有着不同的看法,从而产生一些专业技术方面的冲突和矛盾,因此,教师在教学模式的设计上,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相互沟通交流过程中,互相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在共同合作的过程中,学生的团队合作理念和合作能力都会得到有效的提高,这也是学生日后走入社会岗位上所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
(二)审视能力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对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解决的过程,让学生可以自主的对自身设计作品进行审视,并且反复分析,通过对自身观点的阐述和交流,让学生的审视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这也是提高学生整体设计水平的重要保证之一。
(三)空间感想象力培养
在长期的专业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都具有较强的基本设计能力。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加关注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侧重于对学生空间感和审美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锻炼学生的整体设计能力。
(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在进行教学控制体系的设计上,通过项目化教学实践的训练,学生可以在现场进行模拟汇报,从而更好地锻炼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作为一名设计师,学生自身需要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自身的设计理念进行表达,并且更好地得到认可。
四、结语
关键词:案例教学 连环考核 教学模式 游戏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8(c)-0134-02
数字媒体专业是随着近几年数字时展而诞生的专业,是艺术表现和技术展示的结合,而游戏专业属于该专业,游戏需要有绚丽的画面表现,又需要有灵活精悍的技能,是数字媒体专业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当今市场的宠儿。无论从行业市场、知识体系,还是从将来的发展来看,游戏专业方向的教育都十分重要且必要。
1 数字媒体专业游戏方向的教育定位
数字媒体专业下的游戏专业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为主,要求学生在了解和掌握数据媒体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进行应用软件,特别是游戏、虚拟仿真类软件的策划、开发、设计、制作,毕业后可以在不同领域从事应用软件设计、开发、信息服务及媒体管理等工作。
2 游戏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
为了提高游戏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结合大数据互联网时代、数字化迅猛发展的现状,游戏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也需要与时俱进,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结合行业的发展趋势,引入先进的技术进行教学,采用项目化案例教学,结合专业体系课程连环阶段考核的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1,2]
3 项目化案例教学
游戏专业是注重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的技能专业,包含多门专业课程,每门专业课程都以培养学生应用技能为目标,掌握知识点的同时更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技能,课程之间存在很大的关联性,知识点都是连贯的,前期课程为后继课程做铺垫;后继课程是前期课程的延伸,是前期课程的深入应用。学习各门课程时以整套项目为依据,逐步细化项目,将项目分解成多个小案例融入教学。让学生能从实际案例的演练中明白各知识点的原理及使用方法,能很好地联系实际,直接面对实际案例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轻松掌握应用技巧。整套项目案例化分解教学,能让学生清楚知道每门课程的实际意义以及课程之间是如何贯彻衔接的,从而完整地掌握整个专业课程组的知识体系。
以《游戏策划》《游戏引擎》《游戏开发综合实训》和《数字媒体专业实训》4门专业课程组为例。首先,学生在《游戏策划》课程中通过学习经典案例的策划设计流程和方法掌握游戏策划的方法,在课程中分阶段进行分析学习,完成游戏作品的阶段性策划方案,并及时汇报讲演,在讲演交流中不断完善和改进,最终完成一份完整的游戏作品策划方案及Demo;然后在《游戏引擎》课程中项目化分解案例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每位同学逐步完成一个完整的案例游戏,整个过程可以让学生掌握游戏设计制作中的每个知识点及应用方法;然后对知识点进行巩固、完善和总结,进一步团队合作完成游戏策划课程中策划出的游戏作品,此时游戏专业的学生已经完全掌握了游戏项目设计开发的流程及方法;最后在《数字媒体专业实训》课程中引导游戏专业的学生和动漫专业的学生共同合作,从作品的构思策划,到作品的设计制作,再到作品的测试,完成一款完全原创的作品。既巩固了整个专业的课程知识,又进一步掌握了与其他专业人员的合作方法,培养了团队意识和能力。
以整套项目为主线,细化项目,形成融合每门课程中各个知识点的案例,以项目案例为依据进行讲演授课,让学生边学边实践,掌握知识点的同时明白实际项目的设计制作流程和方法。此种项目化案例教学让学生能轻松学习,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去设计、去尝试、去实践,教师教得灵活,学生学得积极,经过一个学年的教学试验,效果显著。
4 游戏专业课程的连环考核模式
游戏专业课程以教授实操技能的知识为主,对于课程的考核主要是考核学生是否掌握了专业技能,能否很好地应用专业技能完成好的作品,所以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要以考核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主。专业课程之间存在很大的关联,知识技能是贯通应用的,所以采用多门专业课程的连环考核模式非常合适。[3]
以《游戏策划》《游戏引擎》《游戏开发综合实训》和《数字媒体专业实训》4门专业课程组为例,分4个阶段进行连环考核。
第一阶段,团队合作完成一份完整的游戏作品策划方案及Demo,分4部分4次进行汇报讲演,逐步完善改进,最后整组综合演讲展示,并记录第一阶段的总成绩100%=策划方案30%+第一次汇报讲演10%+第二次汇报讲演10%第三次汇报讲演10%+第四次汇报讲演10%+综合演讲展示20%+平时考勤10%。
第二阶段,独立完成一款完整的案例游戏,并答辩展示作品。
第三阶段,团队完成第一阶段中策划的游戏作品,并展示作品。
第四阶段,游戏专业与动漫专业团队合作完成一款原创作品,并答辩展示。
其中,第一阶段的总成绩作为《游戏策划》课程的成绩;《游戏引擎》课程的成绩100%=第二阶段成绩40%和第三阶段成绩40%+平时成绩20%;《游戏开发综合实训》课程的成绩100%=第三阶段成绩40%+第四阶段成绩40%+平时成绩20%;《数字媒体专业实训》的成绩100%=第四阶段作品答辩成绩50%+报告成绩30%+20%平时成绩。
每个阶段的考核都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评分,学生也可以去评价其他同学的作品,并给出自己认为合理的分数,互相交流,多维度地考核,促进同学们的积极性,也更能体现公平公正。
通过多门关联课程的连环考核来检测学生对整个专业方向知识的学习情况,不仅仅是对独立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的考核,而且与多门课程有直接的关联,是对学生融会贯通的应用能力的考核,还是对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的考核。
5 结语
数字媒体专业中游戏专业课程的教学依托数字媒体的艺术表现能力,结合计算机技能的应用能力,将项目化案例教学逐步细化融入各知识点,进行连环学习考核,学生从实践操作技能中学习领悟,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提高学生的项目实践能力,还能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也有很好的提升,效果显著。
从学生角度看,项目化案例和连环考核的教学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教师角度看,项目化案例教学和连环考核模式使教学更加灵活,能更好地将最新技术和信息融入课堂。从专业领域的需求来看,项目化案例教学能为行业培养更专业、技能更强的人才。[4,5]
参考文献
[1] 赵竞.游戏设计与开发课程跨专业合作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培训,2016(10):169.
[2] 李园园.游戏开发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思路与实施[J].软件导刊,2014(3):33-35.
[3] 芦明明.高项目化实践教学在游戏专业课程中的应用[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9):165-167.
关键词:教学;项目驱动;结对编程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19-5145-02
Practice Teaching Based on Project-Driven
LI Jin-chuan
(Laboratorial Center,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 China)
Abstract: course is a combination of multiple technologies integrated curriculum.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is not suitable for the teaching. Combined with Pair Programming and Phase Evaluation, using the Project-Driven approach, can enhance student learning initiative and problem solving skills. Proven, this teaching is effective.
Key words: teaching; project-driven; pair programming
课程是一门结合html、数据库技术以及后台编程语言(如C#)等多种技术的综合性课程,课程的理论性强,涉及的知识面宽,对学生的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要求均较高。因此要在有限的环境和条件下尽可能在教学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具备开发一个中小型应用的能力是本课程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
传统教学模式一般分为课前预习、课堂讲授、课后复习三个阶段,这种模式使学生学完课程后,只理解了理论知识和掌握了部分技术,但还是不具备开发一个中小型应用的能力,所以并不适合课程。
基于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中引入若干个项目案例,按照实际软件开发中的方法与步骤展开教学。在项目驱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一边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一边进行实际的项目应用开发,使学生处在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相互学习、不断实践的学习环境当中。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不再是知识和理论的简单灌输者,而是发挥着引导者的作用,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在实践中掌握知识。经过实践检验,基于项目驱动的课程实践教学是行之有效的。
1 实施基于项目驱动的实践教学环节
1.1 建立小组,选择项目
建立小组的原则是教师引导,学生自愿。每个小组以五到六人为宜,尽量使各个小组的总体能力、水平相当,并且保证每个小组至少有一名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负责协调教师与学生、小组成员之间以及小组之间的关系等工作。
选择项目对于很多课程来说,都是在课程到了后半段,学生已经掌握了很多基础知识,对课程有了一个总体的认识之后,以课程设计的形式给出大作业。但是在的实践教学中,可将项目的设计时间放在课程的开始阶段,让学生通过对一些常见的小型项目的分析,选定一个互不相同的项目,并明确所选项目的总体要求及考核标准。这样处理的原因,一是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程序设计基础,二是可以增加学生完成项目的时间,避免赶时间,导致项目的质量不高。
另外提供了学生可以选择的项目,包括常见的文章管理系统、论坛系统、博客系统外,还有一些跟学生有关的项目,如成绩管理系统、实验室开放系统、问卷调查系统等,和自选项目,使部分优秀的学生作品能够投入到学校的实际使用中。
1.2 根据项目调整教学内容
课程以一个完整的项目案例贯穿于整个理论教学过程中,学生则带着自己项目中的问题去理解、思考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学生的作业主要体现为项目的阶段性的设计文档和代码,项目小组的成员在讨论、协作的基础上,每次均以小组的形式提交作业。理论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阶段的学习。
第一阶段主要是环境的配置,Visual Studio基本使用,架构的搭建等,使学生能够顺利地搭建出项目框架。
第二阶段主要是表示层的学习。主要是Page类、Web控件、母版页等内容的学习。
第三阶段主要是数据层的学习。主要是和数据绑定模型以及跟上一阶段学习的GridView等数据绑定组件进行结合。
第四阶段主要是业务层的学习。主要是状态管理,缓存技术等内容学习。
在理论教学结束后,留一段时间给学生继续进行项目实践,使学生能够对各个阶段所学的内容进行梳理和消化,并进一步完善小组的项目。
1.3 结合结对编程,开展项目实践
项目实践中,教师以需求者与技术顾问的双重角色提出具体要求,学生针对软件开发过程中不同工作过程所对应的职责,分为项目经理、程序员、测试员、文档员等不同角色,分析系统功能,确定模块功能及具体实现方案,撰写项目进度计划,编写代码,调试测试。
为了使小组中每个成员都能得到锻炼,避免只由一两个成员来完成整个项目。在项目实践中应用了结对编程和轮换,来加强小组成员间的相互学习和协作。
项目实践的每个阶段都可以分为设计、编码、测试和文档等四个主要工作。在设计和文档过程可以由整个小组共同完成。而在编码和测试过程将小组中较熟练的学生和较生疏的学生进行结对。然后把项目实践每个阶段的任务根据业务分为三部分,每对结对的同学承担一部分任务。在编码过程中,由结对中的A同学进行编码工作,B同学进行代码分析工作;在测试过程中,由结对中的B同学进行编码工作,A同学进行代码分析工作。到了项目实践的下个阶段可以让结对的同学的角色进行轮换。这样能够保证小组中的每个同学都能够有效地参与到项目实践中,并进一步保证了项目的质量。
1.4 项目实践的有效保障
在项目的进行过程中,尽量依靠学生自身的能力和小组的协作,以小组为单位独立解决遇到的困难,但由于学生的经验和知识有限,教师有必要在项目的一些关键阶段进行适当的指导,并对项目实践时所可能遇到的比较深的知识点进行有效指导学习,保障学生的小组项目能够顺利开展。指导的方式包括当面讨论、邮件答疑或建立QQ群进行集体讨论等方式。
1.5 阶段性汇报和评价
小组的汇报共分为三次,第一次是小组选择项目后,根据项目的总体设计来进行汇报。第二次是在理论教学结束后,根据项目的进度和完成情况来进行汇报。第三阶段是项目的最终完成情况汇报。阶段性的汇报能够对小组的项目实践进行过程性的跟踪,避免小组在短时间内匆忙完成项目的弊端。
小组的每次汇报都应撰写出相关的项目文档,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课程的考核应该和课程项目实践的教学特点相适应。因此,制定了分阶段、互评定的考核和评价标准,具体措施为:1)课程考核由三部分组成:理论考核占40%,实践考核占60%。2)实践成绩的评定包括小组成绩和个人成绩两部分,各占50%。3)小组成绩由各个小组阶段成绩的平均值与完成的项目的最终验收的情况组成。小组的阶段性成绩由教师和该小组之外的其他小组共同评定。4)个人成绩根据小组成员在个阶段的具体工作进行打分。
2 总结与反思
采用项目驱动的实践教学之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课后的讨论明显增多。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的查阅各类资料来完善小组的项目,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中的一些较为深入的内容也有所涉及。如Ajax使用,图表使用等。同时,在项目实践中培养了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锻炼了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
参考文献:
[1] 冷淑君.以项目为中心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8(7):76-79.
[2] 任远鹏,张四洋,张华.基于混合学习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J].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
按照《领导干部员工违规插手干预工程建设和矿产开发等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我行认真开展了阶段性工作。现将具体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建立完善工程建设项目决策审批制度。按照省联社的要求制定了《XXXX》等一系列制度办法,坚持工程建设项目集体决策、会议决定;合理划分工程建设事项决策层级,严格规范了审批程序;加强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合理核定建设内容、投资规模。
(二)建立完善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制度。按照省联社的要求制定了《XXXX》,为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项目招标管理,确保招标流程合规合法,公开透明提供了依据。
(三)建立健全严禁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制度。制定了《XXXX》,明确规定中层(含副职)以上领导干部违反纪律规定、插手干预工程建设的一律进行问责;谋取私利的根据干部管理权限依照党纪政纪严肃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划出了纪律红线;为进一步规范工程建设(矿产开发)和土地使用秩序,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业奠定了基础。
二、下阶段工作安排
通过各项制度的健全和完善,确保全行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等风险防范管理进入规范化轨道。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省联社的要求全力推进专项治理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内部监督,严格落实部门在工程建设项目、物品采购、招投标管理等工作中的职能作用,严格执行各项制度规定,严肃履职,从源头上遏制工程建设领域腐败发生。
特此汇报。
科技项目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工作包括立项、实施、验收到成果的全部过程.
1.1项目可研立项阶段
科技项目可研立项阶段的主要工作有:科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与上报;科技项目经费估算编制与上报;科技项目可研汇报有声幻灯片的制作与上报;科技项目计划简表的填写与上报等.科技项目立项要求按照相关科技项目管理规定进行,以供电企业的发展重点为重点,不得与本企业发展战略、法规相违背.重点应明确项目的意义、研究内容、预期目标、成果形式和经费预算等.
1.2项目实施阶段
科技项目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有:科技项目任务书的编制与签订;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与审查;项目物资和服务采购材料的制作与审查;项目外委合同签订等.实施阶段要求科技管理部门依照上述形成的文件,根据有关科技项目管理规定,及时了解项目的组织实施情况,并进行监督和检查,与项目下达部门和项目承担单位等及时沟通有关情况,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1.3项目验收阶段
科技项目验收阶段的主要工作有:完成全套科技项目验收文档的编制与审查,包括工作报告、技术报告、经济效益分析报告、测试报告、用户使用报告、经费决算报告、审计报告、项目完成情况汇总表、项目验收报告(草稿),以及项目验收汇报幻灯片等的制作,在项目验收材料准备完毕并自查合格后,请示项目管理部门组织验收.科技项目验收阶段要求项目承担单位组织有关结题验收事宜,并及时向科技项目管理部门请示,根据科技项目下达方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组织、协调项目结题验收工作.科技项目验收后还需要为科技项目档案归档,具体内容如下.(1)项目实施阶段审批文件、任务书、合同书、重要的会议记录和来往文函,项目(课题)实施方案.科研实验的主要原始记录、源程序、设计文件、图纸和技术工艺、基础资料、计算材料、阶段研究实验报告.(2)验收阶段项目(课题)工作报告、技术报告、论文和专著、测试报告、项目(课题)经费决算、验收报告、经济和社会效益证明、专利文件.(3)与各阶段有关的文件专业会议文件、样品目录、照片、声像材料等.科技项目结项阶段要求档案归档材料全面真实及时.
1.4成果管理阶段
科技成果是指通过研究活动所产生的,并经过同行专家评审或鉴定,确认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创造性结果,它具有新颖性、先进性、实用性、重演性和完整性.科技成果是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科技成果评价、成果登记、成果奖励,以及成果推广和转化等,其中评价是基础,奖励是中心,成果推广与转化是目的.成果管理主要是对科技成果评价和科技奖励的管理,二者紧密相联,科技成果评价为奖励提供支撑,科技奖励是对成果评价工作的进一步肯定和认可,这两项工作往往集中在年终年初进行,对管理者来说工作量大、时间短、要求高,因此做好该阶段的工作非常重要.地县一级科技管理部门根据本单位科技项目验收结果,以及基建、大修、技改等方面形成的科技成果,针对科技含量高、创新性强、推广意义大的项目,依据查新报告等资料确定需要成果评价的项目和推荐科技成果申报,待明确成果评价或报奖项目后,通知项目负责组按要求准备资料.科技成果鉴定文档的汇总和审查工作,包括科技成果评价或报奖申请书、工作报告、技术报告、测试报告、用户使用报告、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成果鉴定证书、项目验收报告、查新报告、形式审查汇总表等.
2科技管理全过程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做法
科技项目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工作对立项、实施、验收、结项制定了工作流程,每个阶段设置了组织架构.科技项目执行过程全程包含4个阶段,按照顺序依次为立项阶段、实施阶段、验收阶段、成果管理阶段.为确保流程的正常运行,规范科技项目管理,抓好项目关键节点的控制,保证科技项目顺利实施,每个阶段都需要组织相关部门,对科技项目进行审查,对项目研究内容、预期目标、实施计划及费用概算等进行重点审查,以确保各阶段专业工作的顺利完成.
2.1立项阶段
科技项目立项阶段组织架构包含如下3个工作流程.(1)科技项目管理人员在收到上级科技管理部门做好《20××年科技项目储备的通知》文件后,拟定本单位储备项目的通知.留给各项目准备可研资料整理的时间为1个月.(2)项目组收到通知后按照可研及简表模板填写相应的文档,经本单位审核通过后,再按要求制作有声PPT并按时上报科技项目管理人员.(3)科技项目管理人员组织项目可研内部审查及修改.一是科技项目管理人员汇总各项目可研资料后,组织召开局内部可研审查会议,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会后各项目申报人在规定时间内,修改好可研资料,并提交科技专职.二是复审合格后的项目可研材料,各单位科技网络成员在“科技项目管理平台”上进行申报.同时电子文档由市局科技专职人员上报省公司归口部门.
2.2实施阶段
科技项目实施阶段组织架构包含如下3个工作流程.(1)科技项目管理人员收到上级科技项目管理部门《关于下达20××年科技项目计划的通知》文件后,拟定本单位的通知,要求项目组上报项目实施方案和省公司任务书,留给各项目组准备实施方案和任务书准备的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2)项目负责人在收到通知后组织项目组按照模板及典型范例填写相应的文档,按时上报科技专职人员.项目组需要上报的文档包括项目实施方案、项目任务书、项目服务采购相关文件.(3)科技项目管理人员在收到项目组上报材料后,组织项目实施方案、任务书及服务采购资料内部审查及修改,主要是汇总各项目实施方案、任务书及服务采购资料后,组织召开局内部审查会议,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会后各项目必须在一个星期内,修改好资料,并提交科技专职人员.然后由市局科技专职人员审核后将实施方案转化成PDF格式,下发各县局及直管部门.复审合格后的项目任务书及服务采购材料、电子文档由市局科技专职人员上报省公司归口部门,并与省公司签订任务书.由省公司对限额以上的服务采购统一组织招投标.
2.3验收阶段
科技项目验收阶段组织架构包含如下3个工作流程.(1)科技项目管理人员收到上级科技项目管理部门《××××年度公司科技项目验收计划的通知》文件后,拟定本局项目验收计划通知,然后下发《××××年科技项目验收计划的通知》.(2)项目负责人在收到通知后,按照通知上的时间要求进行合理安排,并组织项目组按照模板及典型范例填写相应的文档,按时上报科技专职人员.项目组需要上报的文档包括项目工作报告、技术报告、经济效益分析报告、测试报告、用户使用报告、经费决算报告、项目完成情况汇总表、项目验收报告(草稿),以及项目验收汇报幻灯片等.(3)科技项目管理人员在收到项目组上报材料后,一是组织内部形式审查,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返回各项目并要求相关负责人在规定时间内修改,修改好后再提交科技管理人员.二是汇总各项目验收资料并经审查通过后,组织召开验收会议,项目如通过验收,则出具验收证书.凡是省公司验收项目,应将资料上交省公司,由省公司组织验收.
2.4成果申报阶段
科技成果申报阶段组织架构包含如下3个工作流程.(1)科技管理人员依据查新报告等资料确定需要成果评价的项目和推荐科技成果申报,待明确成果评价或报奖项目后,通知项目负责组按要求准备资料.(2)项目负责人收到拟成果评价的项目和推荐科技成果申报项目的意见后,按照模板填写相应的文档,按时上报科技管理部门.(3)科技管理人员在收到项目组上报材料后,一是组织内部形式审查,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返回各项目组,并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将修改好的资料再提交科技管理部门;二是汇总各项目资料并经形式审查通过后报成果评价机构或将成果资料报送评奖机构,由成果评价机构组织评审会议或由评奖机构组织评奖.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