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算机人才培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引言
目前,在就业市场上,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缺口越来越大,面临着“计算机应用型人才难招”的困境。一方面,企业需要花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去招聘适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作为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主阵地的高职院校,自1999年高职大发展以来,对计算机人才培养非常重视,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数量呈现快速增长,就业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
这种略显矛盾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计算机应用技能更新换代速度太快,企业对计算机应用人才的要求不断变化和提高,而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又无法跟上时展的步伐,没有根据企业不断变化的需求去开展教学,仍然使用着一成不变的培养模式、教学方法,这与企业要求有较大的差距。企业发展需求与高职人才培养没有做到有效对接,导致企业抱怨学生素质低,而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抱怨企业要求高。
本文拟就目前企业需求与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无法实现有效对接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企业需求与高职计算机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的教育体系“重普教、轻职教”
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中,大部分优质的生源流人普通高校,进入高职院校的生源整体素质不高。同时,学生一旦步入高职院校,很难再进入普通高校学习。这种单向不交叉发展的教育模式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低人一等”,客观上也影响了企业的招人政策和对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看法。
(二)企业对自身发展的人才需求定位出现偏差
近年来,企业在引进人才时,片面理解“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企业竞争的根本就是人才竞争”,大量招聘高层次、高学历人才,把高学历等同于高能力,带着有色眼镜看待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结果往往出现招来的“人才”不适合企业、被招入的“人才”学非所用的情况,导致既增加了企业的培训和管理成本,又浪费了国家的人力资源。
(三)企业过于急功近利
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为了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往往不愿意将大量资金用于新进员工的培训。在引进人才时,缺乏长远的人力资源规划,引进人员基本都是应急式的招聘。另外,在招聘时,企业过于注重工作经验,希望新引进的人才能够立即发挥作用,产生经济效益,因此,对应届毕业生特别是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要求过于苛刻。
(四)企业对人才需求宣传不够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的计算机应用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从单纯的计算机操作员、程序员扩展到在技术、市场、业务以及流程层面上的多维技术人员。然而,由于企业在自身人才需求方面缺乏广泛宣传的意识,一般仅在招聘工作中才会向社会传达出人才需求信息,导致社会和高职院校对企业需求知之甚少,了解不多。
(五)企业与高职院校缺乏深入的合作机制
目前,许多企业都乐于和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开展“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可以为企业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成本,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融入企业文化的平台,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种“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已被实践证明是一个能够让企业和高职院校达到双赢的培养模式,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企业与学校之间缺乏良性互动互利的运行机制,存在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学校和企业联系不够紧密,合作不够深入等。
(六)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普遍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不高
高职院校过分追求全面的技能培养,开设了软件开发、网页制作、图片制作、动画制作等几乎所有的应用课程。时间短、课程多,每门课程浅尝辄止,导致学生对任何专业方向的岗位工作都无法胜任,企业自然不愿招人。同时,由于计算机专业学生群体处于被电脑“包围”的特有环境中,他们普遍性格内敛、不善言辞,加上缺乏良好的人文教育氛围,这就导致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普遍较低,自我约束、人际关系、心态调节等能力较差,在文化修养、沟通交流、协调合作等方面也没有达到企业的要求。
三、企业需求与高职计算机人才培养有效对接的措施和建议
(一)企业应加强人才培养的责任感
企业的生存离不开人才,企业的发展更离不开人才。企业通过培养,使人才得到发展;人才通过努力,使企业不断壮大。企业和人才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两者不可能脱离彼此而独自生存和发展。所以,企业对于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企业必须承担起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给予学生适应社会、提高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的锻炼平台。同时,加强“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支持力度,加强与高校的沟通合作,及时准确地让高职院校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的现状,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核心环节给予支持,努力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人文素养,为社会和企业自身输送人才。
(二)企业应制定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人才战略
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对于企业来讲,技术并不是问题所在,更重要的在于掌握该项技术的人。选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务,为此,企业应该制定适合其发展的人才战略。1.明确企业人才战略目标。人才战略目标是人才战略的核心与灵魂,是企业所希望达到的期望值。人才战略目标是企业制定人才规划、战略措施的一个重要依据,是企业人才战略成败的关键所在。
2.制定企业人才规划。企业人才规划是对企业人才需求进行分析预测。为了能够实现企业人才战略目标,必须制定企业人才规划。合理的人才规划可以保证企业正常发展的人才需求,避免出现应急式的招聘。在制定企业人才规划时,要与企业自身特点和发展相结合,兼顾现实需求和长远战略需求,注重企业人才结构的优化,不能大而空、全而虚。同时,人才规划应注重动态管理,不能一成不变,要结合时展的新特点,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3.制定具体的企业人才战略措施。人才战略目标的实现重在落实。要引进好的人才,就一定要有科学的选拔人才和吸引人才的措施。同时,在人才培养,特别是新进员工的培养上,要加大投入力度,充分挖掘各层次人才的潜力。
(三)企业应提高招聘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
选才的关键是知能善用。招聘作为企业引进人才的重要手段,直接关系到企业是否能够成功招到适合其发展需求的人才。同时,企业的用人标准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具有导向作用。因此,企业招聘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直接决定了企业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对企业的发展和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观。在招聘工作中,企业应该尽快从重学历、重经验的人力资源观逐步转变为重能力、重职业道德的人力资源观。人才的内涵不应过于教条,而应丰富化。“职业忠诚、责任感、创新进取和团队协作”等职业道德应该成为企业选人的重要标准。
2.制订科学合理的招聘标准和流程。目前,在招聘市场上,诸如“年龄35岁以下”、“本科以上”或者“三年以上工作经验”之类的招聘条件比比皆是,企业并没有花大力气去制订出科学合理、能够选出企业所需人才的招聘标准,导致企业招到的人才往往并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甚至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因此,企业应该在招聘流程、人员配置、面试环节设计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避免出现经验取人、以貌取人的情况出现。
(四)深化“校企联合”模式
在“校企联合”办学模式下,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念、职场文化、团队文化等因素无不影响着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专业文化与行业企业文化的对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行业文化的熏陶,从而逐步提高个人素养,并得到企业的认可。
企业和学校应该从运行机制、管理文化、培养方式等各方面去改进和完善“校企联合”模式,让计算机专业学生真正融入企业文化,接受行业文化的熏陶,从而使学生逐步具备企业所需要的人文素养和各种专业技能。
1.加强互利共生,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在“校企联合”办学模式下,既有较高人文素养,又有较强专业技能的人才培养是双方利益的最大结合点。要自始至终抓住人才培养这个关键,通过建立切实可行的利益共享机制,协调好“育人”和“逐利”的平衡点,使学校和企业能够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比如,“订单”合作培养方式就是一种能够使学校和企业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的很好的合作模式。
2.加强文化建设,建立文化认同机制。企业和学校需要充分理解、尊重和包容对方的文化,努力弱化双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建立一支熟悉双方文化的管理团队,营造出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氛围,从而实现各自文化的相互认同。
3.加强沟通合作,建立民主管理机制。在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基础上,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管理机制要努力做到有效衔接。在管理上,多沟通交流,充分听取对方意见,建立一个统一、高效、共同治理的民主管理机制,防止出现违背人才培养规律,粗预对方培养和管理的情况。
4.企业应深入到学生培养的过程中去。企业对“校企联合”模式重视不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校送到企业定岗实习的计算机专业学生知识结构不太合理,能力不够,很难满足企业要求,对企业帮助不大,甚至可能还是一个负担。因此,企业应该更多地介入到学生的培养中去,积极参加专业课程设置和学习规划制定,更加有针对性地去培养学生,让学生所学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能够满足现代企业的要求。这样,企业就会更加重视并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中去。
(五)推进教育体系改革,优化高职学生素质结构
目前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中,中职、高职以及普通大学在打通学历层次方面已经有了单向发展模式,即中职毕业的中专生,深造2年,可获得大专文凭;通过联合招生、自学考试、专升本考试等方式,高职毕业的大专生,深造2年可获得本科文凭,甚至通过全国统考,可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打通了职业教育上升进修的通道。但是,这种教育体系将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进行了等级分类,高职教育相比普通高等教育低人一等,被看成是一种次等教育。
在现行教育体系下,读高职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根据教育部《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我国普通本科院校1170所,高职(专科)院校1321所。普通高等本科学校全日制在校生平均规模14261人,而高职(专科)学校全日制在校生平均规模仅5876人,大部分优质生源流人普通高校,进入高职院校的生源整体素质不高,这严重影响了整个高职学生的多元化发展,也加大了对计算机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难度。为此,急需对我国的教育体系进行改革,改变高职教育目前的劣势地位,让更多的优秀学生乐于选择高职教育,从而优化高职学生的整体素质结构。
1.探索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和高职教育双向发展模式。德国作为一个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职业教育体系科学、完备,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德国的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只是在人才培养类型上有差异,并没有等级区别。
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兴趣爱好、职业发展规划等因素自行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的技能型和学术型人才成长链。我们应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经验,探索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和高职教育双向发展模式。如授予高职学生“工士”学位,取消高职与普通大学之间的层级差别;从跨专业、跨学校、跨学历类型等各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开通更加便捷、多样的高职院校学生进入普通高校或者普通高校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通道,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条件、职业规划、学识水平等选择所期望的教育类型。目前我国也正在对这项改革工作进行研究。
2014年3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表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今后,我国将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突破口,对教育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对于整个职业教育,国家要构建新型职教体系,使其作为一种类型化的教育存在。2.整合现有普通高等院校,提高高职教育的办学力量。因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下,高职教育被看成是次等教育,所以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大部分的高职教育将“升本”作为学校发展的终极目标。很多高职院校晋升为本科院校后,因学术水平不高、科研能力不强,根本无法适应综合大学的办学要求。
因此,可以根据我国现有的普通高等院校自身办学特点,对普通大学进行整合,将应用能力强的部分大学重新转为职业教育,充分发挥学校应用能力强的特点,专心发展应用教育。国家教育部目前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表示现在的改革方向就是将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院校重新转向职业教育,转型的本科院校占目前高校总数的比例达50%,改革力度非常大。
通过以上两种措施,逐步改变高职院校的弱势地位,增加高职院校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使得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与传统本科教育共同发展。学生选择教育方式的重心也不再仅仅是传统本科,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等自身特点去选择教育方式。这样,将彻底改变高职院校的整体生源结构,提高高职学生的生源质量,促进高职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形成有利于高职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达到现代企业的要求。
(六)优化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提升学生专业技能
计算机专业技术应用极其广泛,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企业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各不相同。因此,在仅有的3年学习期间,不可能要求学生精通计算机专业各个方向的应用技能,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对专业课程进行科学设置,改变目前的片面求全现状。
1.准确定位专业课程设置。深入调研分析企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细化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结合企业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科学设计专业课程,强化课程设置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2.动态化设置专业课程体系。计算机专业技术的发展速度之快是任何其他学科都无法比拟的,企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要求也会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而不断发生变化。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应该具有实用性和前瞻性,能够跟上时展的步伐,与时俱进。作为高职院校,要时刻关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企业的需求变化,不断调整、更新课程设置,从而能够始终与企业需求形成较好的对接。
(七)营造高职院校良好的人文校园氛围,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人文、校史积淀的集中体现,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一旦形成,就会表现出教育、导向、凝聚、愉悦等功能,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直接确定了学生的价值取向、道德修养等人文素质。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对于高职院校的其他专业,计算机系因其自身专业和学生群体的独有特点,人文氛围较弱。作为学生所处的一个基本单位,系部的文化氛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应厘清高职计算机系部文化建设思路,不断深化计算机系部文化内涵建设,改变计算机系人文氛围较弱的现状,努力营造良好的系部人文氛围,优化系部人文环境,对于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计算机系部人文建设中,应该发挥高职计算机专业自身特点,注入IT行业文化,有针对性地开展软件设计、平面设计、网站开发等个人或团队性比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沟通协调等能力,把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计算机行业职业能力培养等元素有机融入到各项活动之中,将得到认可的、效果明显的活动作为计算机系部的传统活动继承和发扬,逐步形成富有计算机独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同时,创建计算机学生和IT行业零距离接触的平台,将当今流行的软件开发工具、计算机先进技术和理念融入学生培养和系部文化建设中,形成计算机系独有的人文氛围,潜移默化地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最终实现让计算机专业学生具备企业所要求的较强的沟通交流.自我调节等综合能力。
【论文摘要】:结合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际,通过开发大量,建立合作关系,并以此做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基石。依托企业实际生产需要并结合专业要求重新整合人才培养方案和制订生产性项岗实习的个性化培养方案,以达到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并经过实践证明其行之有效。
一、校企合作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保障
高等职业教育强调知识和能力的有机结合.重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实践教学环节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必要途径校内外实训基地是高等职业教育中配合理论教学而设置的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保障学生掌握职业技能的资源平台。在校企合作基础上的职业教育是通过学校与企业的融合.借助多种教育资源和环境.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综合素质它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育人方法.既注重学生的智育.也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养成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是生产顶岗性实习阶段的前期准备.生产顶岗性实习阶段则是学校学习阶段的必要延伸.而且这种延伸和学生未来的职业目标有直接关系世界合作教育协会将这种合作教育定义为.是一种把学生课堂学习与有收人的、有计划的和有指导的实际工作经历相结合起来的一种教育模式.并且这种实际工作经历是与学生的学业目标和职业目标相关联的“与此相适应.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合作关系。突破了原有的简单的供需模式.企业以自身的优势介人学生的培养。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认为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实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校企合作的优势非常明显其一.校企合作中企业直接参与学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对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企业对市场的了解.企业向学校提供了人才的需求计划、职业能力要求以及技术发展情况等信息。学校根据这些信息,通过优化整合,使得人才培养方案更加符合市场的需要、社会的需要,适应培养目标的需求。其二,校企合作有利于学校建立与企业相近的实践基地企业通过一定方式为学校提供一些技术、资金、场地方面的支持.共同建立校内实践基地,这对学校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提供了基础保障.同时也节约了学校的办学成本,最关键是为企业培养了一批技术能手。其三.校企合作让学生深入到生产第一线.使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两种环境中成长,有计划地使他们的”事业心、责任感、专业技能、团队意识、人际关系、协作精神、组织纪律及创新能力”等方面得以培养.综合素质得以提高.全面发展。最后。校企合作解决了毕业生就业问题,实行校企合作,学校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合格的人才。学生也通过到企业实习,培养自己的职业兴趣.这样学生毕业后.就能较快地找到合适的岗位.解决就业问题。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为实现其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教育方法、师资队伍组成、培养途径与特色、实践教学等构成要素。同一类型的人才可以有不同的培养模式.但具体到某一种模式.必然有其独特的构架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将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分为两个阶段进行.一阶段在学校进行以掌握职业岗位必备的专业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培养职业素质一阶段到企业接受职业培训.提高职业技能。为了顺利实施培养方案.我们首先进行校内教学改革.针对培养规格的要求,对原有课程进行重组.改变传统教学理论性、体系性强,而实践性、探索性弱的情况,针对职业岗位要求.组织模块教学、项目教学.理论够用为度,实际应用能力被提到重要地位。
没有行业和企业的参与.必然进行不了教学改革.也办不好职业教育,培养不了适合生产服务和管理岗位需求的一线人才.这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是相背道而驰的在职业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从培养目标、规格的制定,到专业的设置、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教材的编制、教师的聘用以至毕业生就业等等。各环节,各流程.都不同程度地需要与企业结合.得到企业的参与和支持。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
为了顺利地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我们对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综合分析后摸清了应用技术专业在区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市场应用人才的需求情况。我们对应用技术专业定位为培养掌握机应用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工作能力.能在生产第一线运用计算机应用技术.进行计算机系统管理维护与应用技术服务及应用产品营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1、校内教学设计
校内教学在学校进行教学设计包括职业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培养校内教学设计突出改革教学组织方式.其中基础理论课程主要以案例课程教学形式为主.职业能力目标定位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与水平:技能类课程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根据岗位工作的需要.重点训练学生完成岗位工作流程任务所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职业能力目标定位于能够胜任于专业岗位群所必须的岗位操作技能:职业专门技能类型课程采取项目课程教学模式.学生完成项目设计开发工作.职业能力目标定位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全面培养和提升。根据区域经济情况和要求.应用专业的职业面向的主要岗位有系统管理、图形制作、网站维护、应用程序开发、应用数据库开发维护、应用产品营售及计算机维护等,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如表1所示。
2、校外教学设计
校外教学在企业进行。学生的主要任务是生产性顶岗实习、部分专业课现场学习和毕业设计及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其实就是准就业。生产性顶岗实习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实际操作过程为主线而确定生产性实习目标。作为实践教学最高形式的践行者一顶岗实训。是从岗位需求出发.以岗位的工作任务来确定实训内容。通过真实的生产实训、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
为了充分完成校外的教学培养.提前对企业进行调研。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每位学生制订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以达到人才培养的要求。为了保证校外教学的顺利进行.学院在制度上和政策上给予了保障。
高等教育应以育人为本,“育人”包括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熏陶,以及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大部分高校只注重学生文化知识的积累,却不重视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导致许多学生成为“高分低能”者,不利于其就业。而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校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地方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学科内容体系
1.学科内容体系要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符。计算机人才能力的培养包括对其一般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培养,而专业能力的培养是最关键的,其是学生能够顺利就业的基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都离不开计算机,但不同人群需要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又有差异。因此,计算机学科不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学科,其还有许多分支学科,如以实现便捷服务为中心的技术型、注重理论研究的科学型、以构建应用系统为主的工程型等。各分支学科都离不开“计算”二字,但其研究方向各有不同。因此,在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内容系统设置上,应与其研究方向保持一致性,以培养专业型的计算机人才。
2.计算机学科的方法学。计算机学科的方法学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核心概念。计算机专业的关键在于“计算”,计算机技术的核心专业思想是该学科的核心概念,而要运用好核心概念,首先就要求学生具有计算思维,所以地方高校在设置学科内容体系时,应将培养重点放在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上。计算思维是在与计算机相关的工作中,工作人员在面对问题时所采用的思维方法,而这其中的工作人员一般是经过专门训练的。计算思维能力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也是计算机专业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第二,基本方法。基本方法首先是指能够为计算理论奠定基础的数学方法,其次是指系统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计算机设计原理,同时还需掌握相应的应用技能。第三,学科形态,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即理论、抽象和设计,不同的学科形态决定了计算机学科培养的人才类型有所差异。比如,工程型人才比较偏向理论学科形态,同时兼具设计学科形态。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重点强调这两方面的内容,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并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
二、问题分析
1.培养定位不清晰。许多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并没有对培养目标做出准确的定位,尽管一些高校试图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培养成为应用型或工程型人才,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却摆脱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仍然以理论教学为主,而不重视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大部分的高校都没有形成自己独有的办学特色,培养目标单一,培养模式也不具备多样性。而虽然有的学校意识到增加实践环节的重要性,但却因为急于达成目标,不加考虑实践内容是否有利于教学,结果反而适得其反,学生对硬件、软件、网络等都有所涉猎,但却没有一样精通的,“专业人才”变成了“门外汉”。比如,“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中,会学习素描、速写、广告设计、PS等内容,但每项内容都没有展开深入的教学,就会导致学生素描知识懂一点,速写知识有所了解,会使用PS、FLASH等软件,但就是没有一样精通的,这对学生专业度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
2.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不匹配。信息化时代的企业在不断地调整其发展模式,以适应市场经济结构的变化,因此,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在地方高校的计算机人才培养中,大部分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理论+实践”的培养模式,而没有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来调整教学形式。现代社会的企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过硬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同时还需具备创新意识和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也就是说,全面发展的学生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任何企业要想长远地发展,都需要不断地突破自我,要有所创新才能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而企业的创新则源于员工的创新思维。如果员工有好的创新点子,却无法将其正确地表达出来,获得管理人员的认同,那么其创新思想便不可能变为现实。因此,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也是学生必备的。而好的创意还需要通过实践来实现,这就要求员工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由此可见,地方高校培养的计算机人才还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其在培养全能型计算机人才方面还有待改进。
3.计算机专业的师资力量有限。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数量不少,但大多数只懂理论,而没有实际的企业工作经验,“双师型”教师的缺乏,难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利的教学保障。由于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所以其在引导学生实践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学生的实践并不具有现实意义。而有的学校由于师资力量有限,教学设备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难以为学生提供实验、实践的机会。比如,有些地方高校计算机室的计算机数量较少,且硬件、软件都比较落后,学生难以顺利地完成上机操作课,从而影响其学习效率。
三、培养策略
1.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高校计算机专业涉及的课程比较多,每门课的任课教师都需要明确该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根据教学内容选取适宜的教学形式,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为主,从而提升学生的能力。教学质量应取决于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了多少知识,而不是教师讲授的知识量。比如,“应用密码学”是“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的一门课程,对于其中的“密码体制”这个知识点,教师在课程设计中就可以通过案例的形式引出密码体制的分类,即对称密码体制和非对称密码体制,再结合案例分析密码体制的五元组。在讲解完知识点后,教师则需要引导学生采用位移法、代替法等方法来完成加密和解密的交换,以加深学生对此知识点的理解,同时培养增强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校企合作模式来提升学生的能力。校企合作的模式在许多地方高校都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性很强,在该专业人才培养中,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巩固?W生的理论基础,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校方可邀请企业的资深工程师到学校开讲座,将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分享给学生和教师,在学生的实践环节给予其一定的专业指导。并且,教师还可与企业的技术专家交流实践经验,以帮助教师掌握最新的技术动态,从而为学生提供与时俱进的现代计算机技术知识。而学生则可到企业参加实习,了解企业文化,熟悉自己未来的就业环境,并在实习期间通过实践的形式来巩固理论知识,同时又能通过实践来检验自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比如,“互联网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可到广告设计公司、包装设计公司等企业开展实习活动,学习广告设计的实际流程,掌握广告设计的要点,以及如何才能通过好的设计为企业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从而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并且,在实习过程中,学生还能熟悉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由此可见,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不仅能使学校掌握企业最新的用人要求,完善学科内容体系的设置,还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奠定基础。
3.丰富教学形式。单一的教学模式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多样化,教师在课堂上也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能力。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都有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尽可能地多了解学生,以便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并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比如,“通信工程”专业中的“天线与电波传播”课程,教师在讲解“天线”的基础知识前,就可以制作微视频,并提出“辐射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辐射的是什么极化的波?”等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在微视频的引导下去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而在讲解“电视原理”时,则可利用互联网,在课堂上将网络资源利用起来,帮助学生理解电视原理相关知识。而学生在课堂上有疑问,也可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上网搜索答案,避免将问题带出课堂,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实验教学 实践教学 实训 改革 高技能型人才
为了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许多高职院校正在掀起一场意义深远的教学改革。在教学改革中,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实践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实验教学改革又是实践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因此,必须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我们根据多年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经验,结合高职院校计算机人才培养的目标,论述了实验教学对培养高技能型计算机人才的重要意义,通过本校计算机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实验教学对培养高技能型计算机人才的重要意义
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形式,是实践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学生由书本知识向行为能力的过渡,由知识向能力的转换。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能力培养为基础,以职业为导向”的专业技术教育,而职业能力或者技术应用能力更多的是在掌握了一定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大量实践形成的,它有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且实践教学体系是整个教学体系的主线。
从计算机领域本身来看,其发展的方向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应用性和实用性都非常强。高职计算机教育是计算机的专科层次,培养的是能应用成熟的计算机技术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应用型计算机人才;培养的学生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职业素质高、专业的职能岗位明确、社会需求和就业前景广阔等特点,可以在政府部门、IT行业、电信行业、文化、教育、金融及厂矿等各类企、事业单位就业,从事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管理与维护、应用程序设计和开发、网页设计制作、网站规划与建设、多媒体设计、电子商务、软件售后技术支持等工作。因此,加强计算机的实践教学,尤其是实验、实训教学,将大大提升学生的基本技能。
(二)实验教学改革的内容和措施
实验教学对计算机技能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加强实践性教学,深入进行实验教学改革,乃是当前高职院校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我院信息工程系,在2005-2006年的课程改革中加大了实验教学的改革力度,主要体现在:将专业技能训练模块化组织;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方法;优化和重组实验教学内容;构建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实验教学系统;加强计算机实验室和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等方面,提高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将实验教学体系模块化组织与管理
高职计算机实验实训教学,要构建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围绕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设计实验教学。我们设计了相对独立的实验课程体系,使之模块化。从计算机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首先突出技能培养,淡化学科体系界限,以岗位职业技能要求为总线,将专业技能训练划分为通用技能训练、专业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核心技能训练三个模块,并制定了相应的训练内容和达标标准。其次,为了保质保量的完成实验任务,增加了实验教学课时,使实验技能训练与理论教学的课时比达到1∶1以上,实验课时的大幅增加,为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提供了保证。再次,在实验计划上,从第一学期到第六学期,循序渐进地安排了专业技能实训、岗位实训和职业资格训练考核“1”。最后,加强和规范实验考核制度,将考核方式分解为笔试+上机考核+任务考核,以保障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笔试成绩、实验报告成绩、上机测试成绩、任务评定成绩共同组成,以保障学生学习效果的稳定性。在计算机某些专业中还与行业接轨,鼓励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如对网络技术专业有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认证;对Web应用程序设计专业有Delphi初级程序员认证、Delphi网络开发认证等,突出了职业的定向性和针对性,满足了不同就业方向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实验教学改革的核心,在实验教学中要始终贯彻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是教师先讲课,学生后上机,教学与实验相独立。然而,目前的计算机专业多数是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教学内容多、信息量大,学生难以获得深刻记忆,一旦上机操作时往往无从下手,指导教师辅导中难免顾此失彼,影响实验效果和进度。因此,我们改进了实验教学方法,对操作性强的课程,尽可能的将理论与实验融为一体,在实验室中由教师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室进行广播教学,随后让学生通过操作和练习完成实验任务。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过程实行屏幕监控和遥控辅导,有问题可以通过“电子举手”,教师将学生屏幕切换到教师机上,通过屏幕解答,缩短了教师的指导时间,提高了效率,取得了较好实验效果。在实验教学中,抛弃了过去刻板、程序化的实验方式,推行启发式、开放型实验教学方法,允许学生开展相互讨论,培养团队精神。重视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将实验教学从单一的验证理论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延伸到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比如在VB、C和Delphi等程序设计语言的实验中,并非像以前那样,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程序化步骤,进行程序的输入、调试、运行、记录结果、写出报告,而是选择一些有意义、有趣味、有代表性的实例进行实验,由学生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然后再由学生自行写出程序,并调试运行通过,实验教师及时记录实验成绩,作为学生学习的平时成绩,以此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据库设计、多媒体设计和网页设计等的实训中,我们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法,由教师提出设计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实验项目,并独立实施实验过程,而不是照葫芦画瓢,这样有利于学生获得创造欲望和成就感,提高学习兴趣。
(五)以能力为本位,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我们十分重视实验教材的建设,积极组织专业教师编写实验教材,在实验教学内容上,依据计算机的不同专业和学科特点,精心设计、优化选择实验教学的内容,以能力目标为主线,将各内容前后呼应、融为一体。比如在《数据库及应用》课程各章节的实验中,从数据库和表的创建、修改、查看、删除、数据完整性实验、视图的操作、触发器的使用、游标操作、数据库的复制、备份、数据转换等,我们始终以一到两个实例为主,贯穿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使实验内容系统化,既有区分又有联系,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学生提高了逻辑思维,开发应用程序也就更得心应手。由于计算机科学的新方法、新技术、新软件发展周期短、更新速度快的特点,我们及时地融入了计算机专业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实验教学内容也随之变化和补充。如《数据库及应用》课程就从VFP到 SQL Server到Web数据库的ASP、PHP、XML等变化,既追踪了数据库的新技术,也使教学与实际接轨,形成与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实验教学体系。根据“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结构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重组实验教学项目和内容,按课程群来设置实验项目。如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网页设计、Internet应用等,统一考虑实验项目,在实验教学中注重知识的横向拓展与结合,有意识的将这些课程进行有机科学的整合。大幅度地删减验证性实验,增开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删除过时的实验,合并重复性实验,更新缺乏代表性与典型性的实验,整体优化实验内容。
(六)构建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实验教学环境
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实验教学,构建网上实验教学支撑平台,开展互动式的实验教学;利用信息技术提供丰富的资源环境,开发适应网络教学的实验系统。我们自制和引进大量的计算机课程的多媒体课件、WEB网络课程、视频教程、实验素材、电子实验指导书等电子教材,在多媒体网络实验室中进行联机教学。例如,《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的操作性与实践性非常强,需要学生多看、多做实例。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我们选择一些质优的多媒体课件和视频教程、并将多媒体制作的200多个实例放在网络平台上,供学生自主点播学习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有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化发展。将教学形式由“注入式”转变为“启发式”和“自主式”,形成教与学的互动关系。另外,学院计算机房在空余时间向学生开放,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实验教学环境不仅给学生增加了上机实验时间,也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打下良好基础。
(七)加大投资,建设计算机专业实验室
良好的实验实训条件,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因此,要加大投资力度,加强计算机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根据专业设置和课程特点,结合岗位能力和创新能力,合理的组建计算机专业实验室。我院一共组建了应用软件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训室。多媒体设计实训室,微机组装与测试实训室、办公自动化实验室,数据库应用与开发实训室、平面设计与三维动画实训室、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学生IT创新实验室等16个计算机实验室,逐步地更新、优化实验室配置和资源,同时引进现代化实验设备和仪器,构建大屏幕投影仪、实验室网络教学支撑平台,还在多数实验室构建了局域网并连接了因特网,使学生在设备配套齐全、功能完善的实验室中进行实验和实训,进一步提高动手能力,完善知识结构。
(八)加强实验师资队伍建设
实验教师的结构、能力、技术水平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关键。新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给实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培养一支“双师型”的师资队伍,一是“送出去”,高职学院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多数是从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直接进入学院任教的,缺乏实践教学经验和能力。一方面要鼓励青年教师深入计算机大型企业中进行锻炼,深入一线了解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加强与企业界的合作;另一方面将青年教师送到技术力量雄厚的计算机公司、权威性的培训机构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并取得计算机认证资格证书,我校计算机专业就有70%的教师在国内参加过短期技术培训班并取得相应证书,提高了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动手能力。二是“请进来”,一方面,引进一批具有“双师型”的中青年教师;另一方面,建立一支高素质、相对稳定的外聘教师队伍,他们都是来自计算机企业、事业单位的实践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才,能及时将生产实践中的新观念、新方法、新技术引入实践教学中,从而有利于学生掌握计算机的最新知识与技能,既补充了实验教师的不足,又实现了计算机行业和企业的无缝衔接,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优势。近年来,我校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鼓励他们取得计算机工程硕士学位,考取计算机工程类职称,以及通过IT职业资格等多重认证考试。目前,我系在职在读硕士教师占了70%,具有“双师型”的教师就占了60%以上。
总之,为了培养高技能型计算机专业人才,我们必须转变教学理念、深入进行实验教学的改革,为使培养的学生能与行业无缝接轨、零距离上岗,还需要在深化实验教学改革的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加强校企合作,走订单式人才培养和产学研相结合之路。
参考文献:
[1]丁桂芝.高职类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方案[J].计算机教育,2004,(2-3).
德国的高等教育在世界高等教育系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以双元制教育模式为主的职业教育被称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
笔者在法兰克福应用科学大学(Fachhochschule Frankfurt am Main -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作为访问学者学习和工作期间,对德国高等教育进行了一些实地的考察和研究,认为德国高等教育体系对我国计算机高等教育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本文从深入挖掘我国目前计算机人才培养需求及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德国高等教育体系的成功经验,研究建构我国计算机人才培养金字塔体系的具体方法,以达到优化计算机教育,满足社会计算机人才需求的目的。
2我国计算机人才需求及培养现状
目前,我国计算机专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IT、IC、网络存储、电子商务、信息安全人才严重短缺。我国每年IT市场至少需要100万人才,专业人才需求在40万以上,而我国只能培养20万左右,缺口很大;2008年国内IC工程师的需求量将达到25万人,电子商务人才未来十年的需求量为200万,这些都说明计算机人才的市场需求是比较旺盛的。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在稳中有升的情况下,也具有一定的特色:
(1) 人才需求趋向“宽口径”、“复合型”: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高校文理科院系普遍开设有计算机公共基础课,会计算机已经不再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独有优势。计算机专业学生要想加强就业竞争力就必须向“宽口径”、“复合型”人才靠拢,依靠自身专业特长,扩大就业渠道。
(2) 岗位竞争激烈,素质要求提升:计算机科学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计算机专业学生与通信工程、自动化、电子技术等相近专业学生之间相互挤占就业岗位现象日益突出。在岗位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优中选优”,素质要求不断提升。
(3) 社会需求为主,市场导向形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市场导向的人才培养规格逐步形成。高校计算机专业要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就必须确定市场需求的办学定位,构建合理的计算机高等教育体系。
计算机专业的高速发展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近几年来,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开始下滑,新生录取分数线相比其他专业已明显下降。在我国大力推进信息产业与信息化建设,大量需要计算机人才的时候,出现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下滑现象的原因有多个方面:首先,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科学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大,计算机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现象导致计算机专业特色不明显;其次,计算机科学知识体系更新换代速度较快,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存在部分老化现象,没有跟上时代步伐;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于计算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
计算机人才培养要满足社会需求,做到与市场接轨,有必要借鉴国内外的有效经验进行高等教育改革,完善高等教育体系。
3德国高等教育的结构及特色
德国高等教育明确地分为三种类型:研究型的综合大学,目标是研究型、开发型人才的培养,学习年限至少为5年;应用型的专业学院,英文名称于1998年统一为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译为应用科学大学,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为目标,基本学制为4-4.5年;职业型的职业学院,属于新型学校类型,其教学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基本学制为3年。
德国高等教育的特色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人才培养具有层次性,充分面向市场需求
德国的高等教育实行分类培养,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动态性,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等教育部门必须适应这一需求。德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研究型、应用型、职业型分类较好地满足了社会对高层次学术人才和应用人才的不同需求,促进了德国经济的发展。
(2) 强调教育平等,学术自由
教育平等和学术自由是德国高等教育的传统,教学和科研统一是德国大学的原则。德国的高等教育实行免费政策使所有的高中毕业生都能进入高等教育机构继续学习,充分体现了教育平等的原则;德国科学审议会指出:“大学是科研最重要的场所,国家必须维护科学的自由”,其中综合型大学侧重基础研究,应用科学大学侧重应用性研究。
(3) 注重职业教育发展,与企业进行合作教育
德国以职业教育立国, 其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是“为职业实践而进行科学教育”。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直接与市场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接轨,目标十分明确,突出技术应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德国的专业学院与职业学院都安排有实践学期,学生在实践学期中到企业进行实习,校企间的合作教育不仅给学生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
(4) 充分利用资源,强调自主学习
德国的高等教育机构一般采用全日程排课,实验室对所有教师、学生随时开放,这有利于学校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大大提高了办学效率。德国大学非常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可自由选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般没有固定教材只规定参考书目,课程的信息涵盖量比较大,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
(5) 宽进严出管理,保证教育质量
德国各大学和专业为了保证教育质量常常通过实行严格的完全学分制、中期考试等方法,保持着一定的淘汰率,有些学校的淘汰率甚至超过50%,在高等教育免费的情况下,这种宽进严出的管理制度保证了德国人才培养的质量。
德国成为欧洲第一经济强国、世界三大经济强国之一,与其高等教育的结构合理、培养到位的特色是分不开的。
4构建我国计算机高等教育的金字塔体系
在我国大力推进信息化产业与信息化建设的时期,计算机高等教育的主要使命就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的知识型劳动者,使我国计算机人才的整体素质达到国际水平。要完成这个使命,就必须建构符合国情的金字塔型计算机高等教育体系。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社会只需要其中的一少部分人成为计算机科学家,一部分人成为计算机工程师或软件工程师,一大部分人成为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建设者。
借鉴德国高等教育体系分类培养的经验,构建我国计算机人才培养金字塔体系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 研究型计算机教育注重国际接轨
我国计算机教育只有50年历史,经验不足,国际竞争力较差。因此,研究型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发展要注重国际接轨,发扬科研、学术自由的精神,积极进行学科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在学科建设方面,要紧跟计算学科发展进程,借鉴国际名校经验进行学科改革,例如对IEEE-CS/ACM的Computing Curricula 进行研究,改革我国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科体系;在教学内容方面,要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做到教学内容国际化,选用国外优秀的计算机英文教材进行双语教学是比较可行的办法;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要依据教育信息化进程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使我国的研究型大学计算机专业发展向国际名校靠拢;可积极吸收外国留学生,为计算机教育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提高我国计算机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2) 中间层院校要进行适当分流
计算机专业现有771个学科,这700多个学科中有600多个开办时间不超过10年,大多属于地方性大学办学,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德国的高等专业学院(应用科学大学)担负着德国应用型人才培养重任,其三大任务是:“为区域经济发展作贡献,为技术成果转化作贡献,为培养接受过科学方法训练的高素质职业人才作贡献”。德国机电工程师的三分之二,企业经济师的三分之二,计算机工程师的二分之一,都是高等专业学院的毕业生。我们要借鉴德国高等专业学院的发展经验对中间层次院校的计算机专业进行适当分流:一部分院校要以发展计算机本科教育为主,适当发展研究生教育,实行教学型大学办学模式;另一部分要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实行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间层次院校进行适当分流有利于我国计算机高等教育的市场化进程,改变计算机毕业生就业扎堆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要明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专科层次上,而是应该涵盖本科、研究生培养的高等教育发展思路。
(3) 职业院校发展注重市场导向
德国的职业院校是典型的职业型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直接接轨,学生的理论课余实践课之比为1U1,每学期12周在职业学院学习理论知识,12周在培训企业进行实践训练。我国正处于大力推进信息化产业与信息化建设的时期,市场对担负各行各业信息化建设任务的信息化人才的需求量最大,市场需求对信息化人才的定位是:既具有计算机知识又具有用人单位所需的本行业专业知识。借鉴德国职业院校的发展经验,我国计算机职业人才的培养也要与企业进行合作教育,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我国目前信息化产业的发展为计算机职业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实训基地,计算机职业教育要和企业间达成双方互利的人才培养协议,加大学生实践训练深度,做到直接面向生产岗位的职业培养。
(4) 计算机专业要定位明确,各层次协调发展
计算机高等教育的金字塔体系的构建,既要有金光闪闪的塔尖,又要有扎实牢固的塔身,更要有坚实博大的塔基。借鉴德国高等教育体系的“教育平等,学术自由”,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虽有不同但学校间并无太大差级的有效经验,各大学的计算机专业要根据各自的办学条件,明确自身的办学定位,从而形成层次清晰、定位准确、分工合理的计算机人才培养体系,达到协调发展的目标。
当然,我国计算机专业要得到较好的发展还有很多经验需要借鉴,例如:进行全日制排课使学校的教师、教室、实验室资源得到很好的利用;加大课程设置的灵活性,使学生拥有一定的选课自由,增强其学习的自主性;实行完全学分制加大淘汰力度,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当然,德国高等教育体系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在此不进行赘述。
5结束语
在我国计算机人才岗位竞争激烈、素质要求提升,人才需求趋向“宽口径”、“复合型”,市场导向形成的情况下,计算机高等教育金字塔体系的建构是计算机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必然需求。本文借鉴德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些经验进行这方面的研究,符合市场对计算机人才需求层次型结构,希望对促进计算机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马润成.计算机专业大学生供需现状、就业形势和工作对策[J].计算机教育 ,2005,(10).
[2] 李晓明.认清形势,推进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的计算机专业教育―计算机专业分委会“十五”工作概要与“十一五”工作构想[J].计算机教育,2006,(5).
[3] 姜大源.德国教育体系的基本情况[J].职教论坛,2005,(3).
[4] 黄安贻.德国高等教育的特色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5,(6).
[5] 李建求.德国FH:为职业实践而进行科学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4,(2).
[6] 徐同文.创建世界一流:体系还是大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