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可行性计划书

可行性计划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可行性计划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可行性计划书

可行性计划书范文第1篇

1、你能否用语言清晰地描述出你的创业构想?你应该能用很少的文字将你的想法描述出来。根据成功者的经验,不能将这想法变成自己的语言的原因大概也是一个警告DD你还没有仔细地思考吧!

2、你真正了解你所从事的行业吗?许多行业都要求选用从事过这个行业的人,并对其行业内的方方面面有所了解。否则,你就得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调查诸如价格、销售、管理费用、行业标准、竞争优势等等。

3、你看到过别人使用过这种方法吗?一般来说,一些经营红火的公司经营方法比那些特殊的想法更具有现实性。有经验的企业家中流行这样一句名言:“还没有被实施的好主意往往可能实施不了。”

4、你的想法经得起时间考验吗?当未来的企业家的某项计划真正得以实施时,他会感到由衷的兴奋。但过了一个星期、一个月甚至半年之后,将是什么情况?它还那么令人兴奋吗?或已经有了完全不同的另外一个想法来代替它。

5、你的设想是为自己还是为别人?你是否打算在今后5年或更长时间内,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计划的实施中去?

6、你有没有一个好的网络?开始办企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组织诸如供应商、承包商、咨询专家、雇员的过程。为了找到合适的人选,你应该有一个服务于你的个人关系网。否则,你有可能陷入不可靠的人或滥竽充数的人之中。

7、明白什么是潜在的回报?每个人投资创业,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赚最多的钱。可是,在尽快致富的设想中隐含的决不仅仅是钱。你还要考虑成就感、爱、价值感等潜在回报。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那就必须重新考虑你的计划。

可行性计划书范文第2篇

华县皮影戏发展历程与现状

皮影戏被称为“影子戏”或者“灯影戏”。它借助灯光照射兽皮刻制人物的表演而得名,是中国流传较广的一种民间傀儡戏,在国际上,皮影戏是由人配音最早的电影艺术,因此它也被看成是现代电影的萌芽形式。华县皮影经过长久的发展和传承,形成与众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我国古代文化史上确立了兼具民俗与信仰的特殊地位。

华县皮影戏现状不容乐观。首先,日益增多的娱乐方式让人们很难再有心思去欣赏皮影戏,类型多样的现代媒体使得人民的需求很容易满足。其次,皮影戏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这也是皮影艺术目前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面临的最大难题。制作皮影人主要有牛皮的制作、人物形象的描绘、雕镂以及为其增加颜色等10多种繁杂的工序,通常要占据个皮影匠人几周的时间,比较耗时。除此之外,皮影的保存,也是个重大的难题。日晒时间过长的话会出现褪色;温度的变化也会导致其变形等。最后,表演和制作皮影的艺人如今都已经成为迟暮的老人,而现在的年轻人受环境和个人思想的影响,已经很难静下心来跟着老师傅们学手艺,所以皮影的传承面临着灭绝的困境。

华县皮影虽面临困境,仍有其生存与发展的机遇。我国启动“保护民问优秀文化传统工程”后,华县人民政府对皮影戏给予极大的关注,形成了个自上而下的组织体系,具体举措包括对“华县皮影艺术协会”相关的组织及其人员进行了先后调整与充实,对部分皮影社给予恢复,同时对部分主要经营皮影雕刻的产业进行了整合,给华县皮影的再发展带来了一线生机。

华县皮影造型的风格特点

华县的皮影通常以牛皮为材料,雕刻精细,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其造型独特,轮廓挺拔概括,人物善恶分明,色彩对比强烈而活泼,重视图案的装饰效果。华县皮影整体色调艳丽而不浮夸,对比协调统一又鲜明,具有很强的装饰趣味,把传统民问美术中的意蕴表现的绚烂淋漓。

皮影造型在道具、人物及器皿制作表演中都具有定的程式性,由于它的影人的道具都是用平面表现的,为了克服这种限制,皮影雕刻艺人对各种道具、人物及器皿都进行了巧妙的夸张处理,这种夸张的效果让观众们觉得其更符合事物本质的特点。华县皮影造型在符合剧情要求的基础上,用丰富的装饰补充了戏剧内容,完善了人物形象,增加了艺术形式上的美感。较其他地方相比,最鲜明的特点是花纹具有繁多复杂性,以及图案有单独、适合、边缘、角隅和连续等多种类型。在单独或连续的装饰图案中,它的模式都因装饰而存在,除非特殊原因才会具有功能性。总体来讲,华县皮影装饰的繁琐、细致以及精巧程度已经到了无可复制的地步。

书籍装帧设计中融入华县皮影的可行性分析

1.华县皮影艺术本土化发展特征带来的启发

换个角度来讲,皮影戏在农村为人们提供了精神交流的场所。从实际角度来讲,人们过来看皮影戏,不单单是为了看戏,更多的是想通过看戏的过程,与朋友乡亲们交流,来增进大家之间的情感。也就是说皮影戏在农村人眼中并非特别的事情,它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皮影,使更多的人群了解它,喜爱上这一民问艺术,绝不能让皮影艺人和皮影艺术离开生存的土壤,否则就是彻底的破坏而不是保护。

2冲国风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可行性

设计书籍装帧说的是从整体上对书籍进行设计。主要包括封面、插图设计等不同要素。现在国人书籍装帧设计的风格正走向传统回归,在吸收外国文化的同时,传承发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把更多的具有中国风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恰如其分地运用到书籍装帧设计领域中。

其一,将传统图形应用到当代的书籍装帧设计中,这些反映社会生活不同时期的形象诠释,不仅具有深层次的精神象征,更体现着传统图形的人文价值和历史文化气息。其二,早期的象形文字,是中国最古老最直接的文化体现,以及后期出现的中国书法,这些文字符号如果能够很好地纳入书籍装帧设计中,将直接充斥你们的感官,一跃成为书籍设计中的审美要素。其三,中国传统的色彩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国的代表符号,充分表明我们民族已形成独特的色彩观念。

书籍装帧设计中融入华县皮影艺术意义

随着现代科技时代的发展,中国民间艺术的个性化创新是必然的、刻不容缓的。传统元素在书籍装帧中的设计,要在理解和提炼书籍内容前提下,使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与现代要求有机地融合。

华县皮影是我国甚至全球皮影的鼻祖,因其独特的造型、精湛的工艺以及粗犷的演唱而为众人所知。只要人们正确认识其艺术、观赏及收藏价值,在保留传统民问艺术特色的同时与时代特色接轨,与时俱进,把皮影融入到书籍装帧设计中加以创新改进,相信华县皮影造型会以更好的形态体现在我们面前。

可行性计划书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数字化变电站;系统可靠性;可用性

中图分类号:TM63文献标识码: A

一、数字化变电站系统的技术特征

1、数据采集的技术特征

具有先进理念的数字化变电站最明显的先进性标志便是数字化电气测量系统,通过数字化电气测量系统对电压、电流等电气量的采集,实现了一、二次系统在电气上的有效隔离,并提高了电气量动态测量的测量精度。

2、系统分层的技术特征

数字化变电站系统分层主要为过程层、间隔层与站控层,系统中应用的高速以太网、软件复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为实施分层分布式变电站自动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3、系统结构与建筑的技术特征

数字化变电站系统结构具有紧凑化、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系统建模也更加标准化,数字化变电站系统所定义的统一、标准化信息模型与信息交换模型,主要体现在信息共享、智能设备的互操作性、简化系统维护与配置等方面。

4、信息交互与应用的技术特征

信息交互网络化,信息应用更加集成化。其中信息交互网络化是指数字化变电站采用低功率、数字化的新型互感器来代替常规互感器,将大电流、高电压直接变换为数字信号,真正实现了数字信息与资源共享(见图1所示)。信息应用集成化是指数字化变化站对传统变电站系统中分散的二次系统装置,进行了信息集成及功能优化处理,以此来规避投资成本大、硬件配置重复、信息不共享等问题的发生。

图1中:①过程层利用各种智能传感器与执行器,实现了与间隔层之间的信息交换;②间隔层内部能够自由进行信息交换;③间隔层之间能实现通信功能;④变电站层与间隔层间能够动态通信;⑤变电站层不同设备之间能够通信。

5、设备检修与操作的技术特征

传统的变电站系统中,设备状态检查技术特征主要是针对一次设备而言,而数字化变电站系统则充分考虑到了二次设备的状态检修,并因此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设备操作系统采用电力电子技术、微机、新型传感器等建立,具有自检功能、故障预测功能、独立执行功能以及智能控制功能等。

二、数字化变电站系统的关键技术

网络通信的可靠性。网络通信的实时性与可靠性,直接决定着数字化变电站系统的可用性,而网络通信的可靠性主要是通过冗余技术与具有高可靠性的网络拓扑结构来实现的。

数据信息传输的安全性。从IEC61850标准来看,其对变电站系统的信息安全性并未做明确规定,使得协议的标准性与开放性对电力系统运行带来了安全问题。因此,为确保数据信息传输的安全性,数字化变电站系统在应用发展过程中,需充分的考虑到二次系统的安全防护问题,通过防火墙、密码、只读访问模式等多种有效途径,力求信息的安全性。③非常规传感器的稳定性。国际上将有别于传统电磁型电流/电压传感器的新型传感器,均统称为非常规传感器,而非常规传感器又分为有源型传感器、无源式传感器与光学传感器等,而有源型传感器在工作时需要利用激光供电技术对高压侧电子模块进行供电,无源式传感器又存在测量精度偏差、不稳定等问题。只有光学传感器,具备优异的测量精度与线性度,且具备无源、不受电磁干扰、稳定性高等优点,因此也成了数字化变电站系统中最常应用的。④IED设备间的互操作性。IEC61850标准的目标之一便是实现IED设备间的互换性与互操作性,在数字化变电站中,通过一致性测试与性能测试,来保证IED的互操作性(见图2所示)。

三、提高数字化变电站可靠性以及可用性的有效途径

1、网络冗余

数字化变电站系统中的通信网络不仅起着通信与资源共享的作用,还具备保护与测控功能,因此,通信网络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着变电站系统的可靠性。基于这种关联,为提高数字化变电站系统的可靠性,就先要从通信网络的可靠性着手。可根据IEC61850标准中所提出的并行冗余协议PRP,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基于PRP的冗余网络要求装置包含有双网络端口与双以太网控制器,并将其分别接入两个完全独立的以太网,以此来实现装置通信网络的冗余,确保网络通畅,达到高质量网络保护与测控效果[2]。

2、功能冗余

数字化变电站系统与可与传统的变电站系统一般,通过功能冗余措施来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可在数字化变电站系统中配置两套或多套数据服务以及保护装置,实现变电站的功能冗余(如图3所示)。图3中,以保护系统为例,通过增加冗余装置,使保护A与保护B两套保护系统均具备独立的传感器、合并单元、保护装置与交换机,母线PT可被多个间隔共享,一旦保护A的互感器因故障退出时,两套保护装置可共同应用保护B的互感器,从而在实现功能冗余的同时,确保数字化变电站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3、可用性分析

数字化变电站系统的可用性是指全站所有的子系统均处在正常工作的状态,也指子系统之间能够互为串联。各子系统主要包括有:①间隔保护系统。分析间隔保护系统的可用性时,主要是通过分析断路器IED、合并单元、网络介质、同步时钟和交换机等保护单元的影响而决定。②间隔控制系统。间隔控制系统的控制单元有双网络端口,主要是利用网络介质,分别接于两个并行的冗余通信系统,以此来提高可用性。③通信系统。通过采用PRG并行冗余网络的系统,在交换机和链路发生故障时,两个网络之间可进行自由、无缝交换。④站控层系统。站控层包含的就地系统与远动系统,不论哪个系统进行正常工作,均可完成对数字化变电站系统的监控。

四、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网络选型

网络系统是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关键部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可用性取决于它的可靠性与信息传输的快速性。而在常规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通常是在同一CPU控制下进行单套保护装置的信息采集与保护算法的运行等一系列操作,以此实现同步采样、A/D转换,运算、输出控制命令这一流程快速简洁。然而对于现今欲实现的全数字化的系统而言,则要求基于网络上多个CPU共同运作完成以上的操作,因而我们将面对一个复杂的问题―――如何保证采样的同步进行和保护命令的快速输出。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发现,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处理好网络的适应性问题,而其关键则在于提高网速及制定与具体情况相适应的通信协议。应用以往的现场总线技术已不能胜任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的技术要求。目前以太网异军突起,并且进入工业自动化过程控制领域,出现大量速率达到100MHz的嵌入式以太网控制与接口芯片,变电站系统的两级网络全部采用100MHz以太网技术是一个实现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技术行之有效的方法。

五、数字化变电站系统的安全问题

随着数字化电站系统日渐走向开发,基于开放的、标准的网络技术之上,所有的供应商均可以开发相关的应用程序,通过各种基于Internet的应用终端实现监测、控制或远方诊断。但为其带来便利的同时,可能随之而来的问题―――降低计算机控制终端的安全性,我们却不得不重视。因为就电力系统这样一个要求高可靠性和安全稳定性的系统而言,安全问题尤其突出,所以对于该系统的的具体设计和实施而言,安全问题是我们关注的重点。目前,我们可采用的应对措施有两个:①加强加密技术。通过在传输源对数据的加密,传输结束再还原数据,以此有效的防止非法用户对信息的截取和盗用。②防火墙。加强防火墙的来控制网络的访问权限,在整个数据传输过程中加强的安全性,最终达到保护系统网络安全的目的。

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数字化变电站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不仅能够实现变电站内智能电气设备间信息共享和互操作,还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但随着数字化变电站系统的逐渐完善,在新技术不断引入与应用的情况下,势必会对系统可靠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我们也必须学会合理利用网络冗余与功能冗余等有效措施,来提高数字化变电站系统的可靠性与可用性,最终为未来数字智能化电网的建设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曹玮.110kV智能变电站的设计与应用[D].南京师范大学,2014.

[2]汪方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信息安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

可行性计划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卓越课程;计算机系统;计算思维

0 引言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适应我国工业化发展进程,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是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同济大学作为首批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于2010年启动“卓越课程行动计划”,加强课程的内涵建设,推动教学改革以取得突破性进展。

另一方面,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Thinking)作为一种教学理念,近年来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受到关注。计算思维是指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具备计算思维,能够运用计算机技术和手段进行学习和工作、解决专业问题是高级人才必备的素质。计算思维能力是与读写能力一样的人类基本思维方式。

为了配合同济大学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方案,提高骨干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同济大学于2011年开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课程行动计划,将计算思维融入“计算机系统级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计算机系统级课程”教学改革内容

本次课程改革试点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课程授课方式改革;二是训练(指各种类型的作业、结合课程的创新性实验项目、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等)方式改革;三是考试方法改革。

课程授课方式改革要大力推行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小班制等教学方式。训练方式改革除了传授知识外,还要通过设计综合性作业、结合课程的创新性项目以及其他形式多样的综合性训练,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格培养落实到具体课程教学中。考试方法改革要消除应试教育产生的不利影响,以学生综合能力评价和人格养成作为核心,努力实现学生学习成绩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同时,建立计算机系统级教学团队,以团队形式对课程进行设计,积极建设和落实包含课程授课方式、训练方式、考试方法3大环节改革的具体方案。

“计算机系统级课程”教学改革项目在同济大学软件学院和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共建的“计算机系统结构”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之上,结合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在学科方向上的特色和优势,采取“两级基础深化、知识体系构建、实践能力培养、前沿技术追踪”4项措施,建立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计算机系统级课程教学体系。

1)两级基础深化。教师通过“计算机与信息安全导论”“计算机导论”和“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分别从广度与深度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计算机学科基础教学。“计算机与信息安全导论”和“计算机导论”旨在帮助初学者认清学科的轮廓,而“计算机系统结构”则为计算机学科高年级本科生提供完整的学科核心知识。

2)知识体系构建。教师以“虚拟化与云计算”“Web编程”和“计算机前沿技术概论”等课程为基础,建立计算系统和网络的知识体系框架,为强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特色和建立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学科知识体系规范打下基础;同时还注重相关课程的交叉,如“计算机系统结构”与“操作系统原理”“编译原理”在虚拟操作系统、编译优化等方面的结合,“计算机系统结构”与“虚拟化与云计算”在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下的融合等。

3)实践能力培养。教师通过“计算机系统实验”课程,将“计算机系统结构”“操作系统原理”与“编译原理”等课程中关系极为密切的核心内容以综合实验形式进行集成,如存储结构及其管理、目标代码生成及优化、线程调度等。这样既有利于消除孤立知识点,又加强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训练,为他们将来从事计算机系统开发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4)前沿技术追踪。教师通过“计算机前沿技术概论”课程追踪国际计算机系统结构领域中的前沿问题与技术。

笔者提出的面向卓越工程师的计算机系统结构系列课程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该教改项目的实施将提高计算机系的办学水平,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同时也有助于本科教学中多出科研成果。

该教改项目从理论与实践2个方面展开,围绕计算机系统主题,在课程体系建设上注重基础、突出重点。特别是在实践教学方面,除了在相应课程的实验环节对学生进行训练外,还将在专门的“计算机系统实验”课程中进行有关计算机系统硬件和软件2个方面的完整的集成实验,通过数据采集和建模分析等手段验证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通过发现并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并扎实地掌握计算机学科的核心理论,同时提高了从理论到实践的知识贯通能力和创新能力。

各门课程的教改内容简述如下。

1)计算机与信息安全导论。作为该教学体系的基础课程,将突出建设计算机系统知识体系方面的基础知识。主要教改内容如下:

①选用《Computer Science:An Overview》作为该课程的双语教材:

②每章核心内容突出计算机系统方面的基础知识;

③将计算机系统方面的基本知识从传统计

算机导论内容中自然引出;

④展开双语教学,并建设精品课程。

2)计算机导论。作为该教学体系的基础课程,将突出建设计算机系统知识体系方面的基础知识。主要教改内容如下:

①选用《Computer Science:An Overview》作为该课程的全英文教材;

②每章核心内容突出计算机系统方面的基础知识;

③加强计算思维方面的教学和实践,将Python作为入门编程工具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④展开全英文教学,并建设精品课程。

3)计算机前沿技术概论。作为全校的通识课程,适合各个年级的本科生,侧重信息安全前沿,同时带动整个教学体系前沿知识的探索。主要教改内容如下:

①汇集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体系中各个分支领域的前沿思想与技术;

②为“计算机系统实验”课程提供前沿的实验内容建议和素材;

③自行编写课程讲义与教材。

4)计算机系统实验。该教学体系中的实验课程建立在“计算机系统结构”“操作系统原理”“编译原理”等课程的基础之上,是整个教学体系中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主要教改内容如下:

①建立计算机系统课程知识体系;

②建立实验环境,设计丰富多样的综合实验项目和开放性实验项目;

③编写实验指导书。

5)虚拟化与云计算。该教学体系中的专业课程之一,介绍可信与安全系统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结构。主要教改内容如下:

①建立课程知识体系;

②编写教材。

6)Web编程。该教学体系中的专业课程之一。主要教改内容如下:

①完善课程知识体系;

②建立实验环境,设计实验项目;

③编写教材和实验指导书。

2 教改特点

基于“计算机系统级课程”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课程行动计划具有如下特点和创新性。

1)将本系计算机学科优势、优质课程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相结合是本系统级课程教改项目的特点之一;

2)开设“计算机系统实验”课程作为计算机系统级课程教学体系的核心实验平台,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是本系统级课程教改项目的特点之二;

3)本教改项目结合计算机新教学法,将计算思维教学方式在计算机系统级课程中进行实践(“计算机系统实验”和“计算机导论”课程中实施),加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是本系统级课程教改项目的特点之三;

4)本项目将工业界的最新技术介绍给本科生,为其提供毕业设计选题和到著名企业实习的机会是本系统级课程教改项目的特点之四;

5)本项目将可信与安全计算系列课程作为建设对象,点面结合带动一批课程、实验基础设施和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本系统级课程教改项目的特点之五。

3 教改成果

经过两个学期的建设,计算机系统级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如下成果。

3.1 教改立项方面

1)2012-2013年,教育部-IBM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建设课程“虚拟计算与云计算”;

2)2011-2012年,谷歌校企共建实用精品课程项目“Web编程技术”;

3)2011-2013年,同济大学全英文课程建设项目“计算机导论”:

4)2011-2013年,同济大学双语课程建设项目“计算机与信息安全导论”;

5)2011-2012年,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学改革研究与建设项目“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可信与安全计算课程教学体系建设”。

3.2课程建设方面

1)计算机系统结构。

该课程于2011年上半年被批准为同济大学本科卓越课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同时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一软件学院共建国家级精品课程。

2)计算机系统实验。

计算机系和学院实验中心已经购买相关的实验设备并完成实验室建设;已经开始组织2010级3位硕士研究生完成课程所涉及的5个实验设计。

3)计算机与信息安全导论。

该课程成功申报同济大学双语建设课程,并于2011年9月开始实行双语授课,同时完成了课程网站的建设。

4)计算机导论。

该课程成功申报同济大学全英文建设课程,并于2011年9月开始实行双语授课,同时完成了课程网站的建设。

5)计算机科学前沿技术导论。

该课程于2010年开设,目前已完成课程网站建设和《计算机科学前沿技术》教材的写作。该教材获得IBM大学合作项目书籍出版资助和同济大学“十二五”规划教材建设项目的资助。

6)Web编程技术。

该课程成功申报谷歌校企共建实用精品课程,并于2011年开设,同时完成了课程网站的建设。

7)虚拟计算与云计算。

该课程成功申报谷歌校企共建实用精品课程,并于2010年开设,同时完成了课程网站的建设。

3.3教材建设方面

1)《计算机科学前沿技术》教材已经编写完成,于2012年7月正式出版,并被列为同济大学“十二五”规划教材。

该教材是一本计算机科学的入门与提高教材,在力求保证学科广度的同时,还兼顾主题的深度,同时特别强凋计算机科学的前沿性,既介绍计算机学科相关主题的来龙去脉,又引入国内外最新和最热门的前沿课题。该教材既涉及计算机传统研究领域,如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人工智能等又涉及云计算、物联网、智慧地球等新兴热门研究领域,重点讲解这些最新计算技术在各个学科中的应用,既让读者对计算机新兴技术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又通过各种案例分析指导读者将计算机最新技术应用到相关专业和学科中。

2)同济大学已与清华大学出版社签约出版《虚拟化与云计算》教材,目前已完成部分书稿,预计2013年初出版。

可行性计划书范文第5篇

一、研究背景

目前自动化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同样图书馆管理工作也不例外,通过网络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得传统的工作手段得以改善,既可以提高工作质量,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虽然图书馆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改善,但是仍旧存在着一定问题,相对于发达国家相比,明显落后。

二、图书馆自动化可行性

目前图书馆自动化可以让图书馆更好地社会、学校以及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为此以下对图书馆自动化可行性进行分析:

1.应用于图书馆的自动集成系统是其可行性的根本,自动集成系统多种多样,比如ILASII(深圳科图公司)SULCMISIII、LIBSYS2000系统等,一方面,既可以做到信息的规范化管理,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对信息的快速查询、科学统计,提高图书馆管理效率,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学校、用户服务。

2.应用于图书馆的网络体系是其可行性的基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图书馆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完善以及内部局域网的建立,网络体系不断完善,并且广泛应用于图书馆管理工作中,以图书馆工作提供一个便利、快速、稳定的网络环境,并且通过馆内网络与因特网的连接,为图书馆自动化开拓一条新道路,比如管理人员可以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只要是在有网络的地方,都能够随时进行办理业务。

3.应用于图书馆的管理系统是其可行性的关键,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成功运行除了办公设备、通信网络、计算机网络外,还与应用软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系统应用软件功能也在不断完善, 尤其是随着市场的发展和开发规模的扩大,软件技术也日益成熟,进而为图书馆自动化管理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4.应用于应用于图书馆的先进计算机设备是其可行性的要点,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现代办公自动化正在向着多功能、高性能、系统化发展,而图书馆在发展中,也应该把握机遇,不断优化系统性能,并与其他办公设备共同构建有利于的硬件环境。

三、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功能实现

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应用,通过对相关工作的重组和集成化处理,并且通过图书馆和其他图书馆之间相关的关联业务,增强了业务环节的规范化程度和处理速度,能够更好地提高业务工作水平,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全面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以下针对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功能实现进行具体的分析:

1.实时查询

图书馆自动化系统通过对大量数据和信息的科学管理,充分发挥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和作用,而且具有高速度、大容量等特点、能够实现多途径检索,突破传统卡片目录寻找不方便的问题,比如:图书馆的自动化系统基于计算机系统基础上,结合各种自动集成系统,利用其自动组合、索引建立等各个方面的功能,既可以缩短资料查找时间,而且提高工作的准确率和查全率;又比如:图书馆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系统的自动化升级,随时发现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采取相应措施给予处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学校及用户。

2.自动编目

图书馆文献资料的整合,与编目有着密切的关系。传统的编目工作量大、工作强度高,不仅效率低,而且质量不达标,而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就成为现代图书馆的一个重要工具,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管理、整理和利用,以一种协同合作的方式来完成,有效地克服了传统工作模式下的重复劳动、编目成本高、结果不一致等问题,比如图书馆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完善馆内内部局域网的建立,为管理人员与工作人员提供一条数据途径,构建一个便利、快速、稳定的网络环境,从而有效地完成数据的下载、共享、利用,更为重要的是方便于工作员任何地点、时间,只要随时进行办理业务。

3.内部管理

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在提高工作质量、降低工作强度的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尤其是传统工作方式中所无法实现的功能,自动化管理系统却可以方便地完成,而且使得图书馆管理工作更加有效。比如现代一些图书馆采用双轨制管理模式,应用先进的办公设备、通信网络、计算机网络以及应用软件,结合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加强馆内的管理,同时,完成了多套目录体系和公务目录体系的维护,使得图书馆内部业务管理更加有效。

4.便捷服务

图书馆自动化管理能够直接面向读者,为读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比如光等输入输出设备,使得文献查询、资料借阅更加方便、有效,而且用户还可以通过网络在家庭或者是办公地点进行资料的查询、续借和预约,为读者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现代自动化管理技术的应用,为图书馆管理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尤其是随着软件技术也日益成熟,大大增强了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的可行性,使得现代图书馆管理工作向着多功能、高性能、系统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邹潇.高校图书馆自动化可行性及其系统功能探析[J].知识经济,2013,13:51

[2]阮莉萍、徐恩元.图书馆自动化开源系统的市场可行性研究[J].现代情报,2007,04:17-19

[3]杜吉梅.现代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功能的分析[J].现代情报,2009,10:17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