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糖尿病医生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文关键词:糖尿病足,中药浴足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糖尿病足定义为: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 [1]。糖尿病足的经典分级法为Wagner分级法:0级:有发生足溃疡危险的足,皮肤无开放性病灶。1级:表面有溃疡,临床上无感染。2级:较深的溃疡感染病灶,常合并软组织炎,无脓肿或骨的感染。3级:深度感染,伴有骨组织病变或脓肿。4级:骨质缺损,部分趾骨坏疽。5级:足的大部分或全部坏疽[2]。我科应用中药方剂浴足治疗120例糖尿病足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从2008年3月到2010年3月在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20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男79例,女41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52.3岁,文化程度高中到本科,血糖波动范围4.8—15.9mmol/L之间,其中60例为未患糖尿病足患者,为组一,60例为0级糖尿病足患者,为组二。每组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药学论文,具有可比性。由于1级以上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有破溃,不适宜浴足,本次不做研究。
1.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糖尿病知识教育、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戒烟酒,选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同时,纠正高血脂,控制血压,使血糖、血脂、血压在短期内达到或接近糖尿病患者正常标准[3],无特殊治疗。治疗组在以上的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浴足,处方:川芎 15g 当归20 g 地龙 15g 防己 15g 干姜 10g 桂枝 15g 海桐皮 15g 红花 15g 丝瓜络 15g 五灵脂 20g 元胡 15g 茯苓皮 15g 川牛膝 20g。将上方煎水取汁200ml,置于盆中,加适量开水,水量至脚踝即可。调水温至37°C--40°C,以病人舒适为度,浴足15—20分钟,早晚各一次。,10d 为1 个疗程,连续治疗2 个疗程.
注意水温不宜过高,糖尿病人末梢神经感觉迟钝,水温过高容易导致烫伤而病人不自觉,应严格控制水温,否则容易加重病情。如浴足过程中患者出现神志、面色、出汗等异常症状,立即停止浴足,报告医生处理。嘱患者注意修剪指甲( 平剪法) ,穿松口棉质袜,避免穿露脚趾的鞋,避免穿过紧过硬的鞋,以免损伤皮肤;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注意足部保暖。
2 结果
2. 1 疗效判定标准[4]
显效:肢端皮肤发凉色暗、麻木、刺痛、灼痛、休息痛,感觉迟钝或丧失等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消失,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增强;有效:皮肤发凉色暗、麻木、刺痛、灼痛、休息痛,感觉迟钝或丧失等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足背动脉搏动可触及;无效:各项指标达不到有效标准。
2. 2 治疗结果
组一中实验组患者经过浴足仅有两人出现肢端皮肤发凉色暗、麻木感觉迟钝症状,对照组患者有12人逐渐出现上述症状。
组二中患者治疗效果见表一
表1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组二
治疗组
30
16
12
2
93.3%
实验组
30
13
8
刚到知天命之年的王师傅身体一向很健康,不过最近一段时间,他老是感觉左肩部疼痛,左胳膊活动受限,厂医说他得的是“肩周炎”。可是按肩周炎治疗了一段时间,效果也不太明显。后来妻子陪同他到一家大医院挂了个专家号。接诊的专家在详细了解了王师傅的病情之后,建议他查查血糖,结果发现血糖显著增高。医生告诉他,他患有糖尿病,而且,他的肩周炎很可能与之有关。医生的的诊断结论令王师傅百思不得其解,不是糖尿病人都有“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症状吗?可他除了肩膀痛以外并没有其他不适,另外,糖尿病怎么会与肩周炎扯在一起呢?医生告诉他:糖尿病人的症状各式各样,许多病人的症状都不典型。他的肩周炎就是由于糖代谢紊乱,导致动脉血管硬化,使肩关节周围的血管、神经不能获得充分的血液供应,累及臂丛神经缺血、缺氧及营养不良而引起的。
众所周知,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遗憾的是,具备典型症状的尚不足所有糖尿病人的一半,许多病人症状并不典型,看上去似乎与糖尿病毫不沾边,我们姑且称之为糖尿病的另类“脸谱”,除了前面提到的肩周炎之外,还有:
1.障碍:糖尿病可引起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从而导致男性障碍,所以,以往正常的中年男子,发生阳痿或不坚时,应及时化验血糖,排除糖尿病。据调查,男性糖尿病人合并阳痿的约占50%左右。
2.胃肠道功能紊乱:糖尿病性植物神经病变常可影响胃肠道功能,使胃肠道蠕动减慢,胃排空延迟,病人表现为腹胀、纳差或顽固性便秘。少数病人也可出现慢性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通常不伴有腹痛及脓血便,这种腹泻使用抗生素无效。
3.异常出汗:糖尿病性植物神经病变时可出现汗液分泌异常,即便天气不热(尤其是吃饭时)也常常大汗淋漓,且以颜面、上身为主,下肢出汗较少。
4.排尿无力及尿潴留:高血糖可损害支配膀胱的植物神经,影响膀胱的收缩与排空,病人表现为缺乏尿意、排尿费力,膀胱残余尿增多以及“张力性尿失禁”。男子出现上述情况时,如果排除了前列腺肥大,则应怀疑是否有糖尿病。
5.性低血压:由于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造成血管舒缩功能紊乱,当久坐、久卧后突然起立时,由于血管不能反射性收缩,从而导致血压下降,引起一过性脑缺血,出现头晕、眼花甚至晕厥。
6.女性反复尿路感染:女性由于尿道较短,本身就比男性容易发生尿路感染。当糖尿病控制不佳时,尿糖含量较高,尿道就成了各种病菌(细菌、霉菌等)的最佳滋生地,如果同时合并“神经源性膀胱”,导致尿潴留,将使尿道感染的机会进一步增加。
7.皮肤瘙痒:高血糖可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起皮肤瘙痒,特别是女性会的瘙痒尤为严重,让人寝食难安。
8.餐前低血糖:在糖尿病的初期,有些患者并没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而是常常表现为餐前饥饿难忍及低血糖。其原因是由于2性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延迟,与血糖的变化不同步,餐后血糖达高峰时,胰岛素分泌却没达峰,到下一餐前血糖回落时,胰岛素分泌反而达到高峰,这样就造成了低血糖(反应性低血糖),引发餐前饥饿感。因此,无论是医生还是病人,千万不要被低血糖这种假象所欺骗。
小常识:正常人吃饭后,血糖值在30~60分钟内达到高峰,120分钟开始下降,180分钟左右达到空腹水平,而胰岛素的分泌也与血糖变化相互匹配,从而使血糖得以维持正常。
9.视力减退:糖尿病可引起视网膜病变及白内障,从而影响视力,发病率随着病程与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其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对视力影响最严重,可造成视力突然下降。
10.手足麻木:糖尿病可引起末梢神经炎,表现为对称性的手足麻木、疼痛、灼热、感觉减退或消失,也有人会产生走路如踩棉花的感觉。
11.嗜睡及昏迷:有些老年人身患糖尿病自己却浑然不知,在某些诱因(如严重脱水、感染等等)作用下,可引起高渗性昏迷或酮症酸中毒昏迷,临床酷似脑血管病。
12.皮肤反复长疖子、起脓包或者伤口久治不愈。
13.能吃,同时伴有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者。
14.有巨大胎儿(出生时体重≥4公斤)分娩史的妇女。
15.有习惯性流产或胎死宫内。
细节提醒:凡是具备上述症状之一者,即使没有典型“三多一少”症状,也应尽快到医院就诊,化验血糖和尿糖,以免糖尿病被漏诊。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从2008年3月到2010年3月在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20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男79例,女41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52.3岁,文化程度高中到本科,血糖波动范围4.8—15.9mmol/L之间,其中60例为未患糖尿病足患者,为组一,60例为0级糖尿病足患者,为组二。每组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药学论文,具有可比性。由于1级以上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有破溃,不适宜浴足,本次不做研究。
1.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糖尿病知识教育、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戒烟酒,选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同时,纠正高血脂,控制血压,使血糖、血脂、血压在短期内达到或接近糖尿病患者正常标准[3],无特殊治疗。治疗组在以上的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浴足,处方:川芎 15g 当归20 g 地龙 15g 防己 15g 干姜 10g 桂枝 15g 海桐皮 15g 红花 15g 丝瓜络 15g 五灵脂 20g 元胡 15g 茯苓皮 15g 川牛膝 20g。将上方煎水取汁200ml,置于盆中,加适量开水,水量至脚踝即可。调水温至37°C--40°C,以病人舒适为度,浴足15—20分钟,早晚各一次。,10d 为1 个疗程,连续治疗2 个疗程.
注意水温不宜过高,糖尿病人末梢神经感觉迟钝,水温过高容易导致烫伤而病人不自觉,应严格控制水温,否则容易加重病情。如浴足过程中患者出现神志、面色、出汗等异常症状,立即停止浴足,报告医生处理。嘱患者注意修剪指甲( 平剪法) ,穿松口棉质袜,避免穿露脚趾的鞋,避免穿过紧过硬的鞋,以免损伤皮肤;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注意足部保暖。
2 结果
2. 1 疗效判定标准[4]
显效:肢端皮肤发凉色暗、麻木、刺痛、灼痛、休息痛,感觉迟钝或丧失等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消失,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增强;有效:皮肤发凉色暗、麻木、刺痛、灼痛、休息痛,感觉迟钝或丧失等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足背动脉搏动可触及;无效:各项指标达不到有效标准。
2. 2 治疗结果
组一中实验组患者经过浴足仅有两人出现肢端皮肤发凉色暗、麻木感觉迟钝症状,对照组患者有12人逐渐出现上述症状。
组二中患者治疗效果见表一
表1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组二
治疗组
30
16
12
2
93.3%
实验组
30
13
8
9
70%
3.讨论
论文摘要:姜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鄞州区慢病社区综合防治(Ⅲ级)试点单位,在区疾控中心的指导下,通过制订总体规划,搭建工作平台,争取政府支持,鼓励社区参与;开展社区诊断,多种渠道发现慢病患者,采取多种健康教育,促进了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管理取得初步成效。慢性病报告率达到85以上,建档率为l00,随访管理率达到80%o以上,健康教育覆盖率达到90以上。
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关系到民众身体健康,是社会安定的民心工程。姜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鄞州区慢病社区综合防治(Ⅲ级)试点单位,在区疾控中心指导下开展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慢病报告率达85以上,建档率l00%,随访管理率达80以上,健康教育覆盖率达90以上.现介绍如下。
1制订规划,明确目标,争取政府支持
为科学、规范地指导慢病综合防治工作,结合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姜山镇慢病社区综合防治规划方案》及年度实施计划。通过对患者的早期发现、随访管理和规范化治疗,控制其病情,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命质量;对高危人群进行干预和筛选;对普通人群实施以健康促进为主的干预,降低人群中慢病发生的危险因素,降低慢病患病率和死亡率,达到慢病社区综合防治的总体目标。
我们在做好规划和资金预算后向镇政府进行专题汇报,资金投入和部门协调上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2搭建工作平台。健全管理组织
2.1建立管理队伍我们成立了“慢病社区综合防治管理领导小组”,建立了一支训练有素的专业管理队伍。
2.2建立3级管理构架结合工作实际,我们将慢病综合防治工作融入到社区卫生服务的“六位一体”服务模式中,建立起3级管理架构:
2.2.1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利用已建成的、运行比较成熟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资源,即各村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开展4大慢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恶性肿瘤)综合防治的基础性工作。半年管理统计,报告率85以上,建档率100,随访管理率8O以上,说明工作行之有效。原因:①通过近几年的规范化村卫生室改造和室改站工作,硬件条件大为改善,人员素质明显提高。现有从业人员都通过了全科培训和乡村医生执业规范化培训,部分已取得了助理执业医师资格,有的正在参加大专、本科等成人教育。②乡村医生基本上都居住当地,情况熟悉,利于工作的开展。
2.2.2社区责任医生团队利用已建立的社区责任医生团队,对所管辖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医生的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和评估,进一步完善管理工作。同时由社区责任医生负责,通过社区信息管理软件将慢病随访信息输入电脑,通过信息化管理。
2.2.3医院由医院慢病责任医生负责管理全镇的慢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对社区责任医生和乡村医生进行慢病社区综合防治业务培训。
3开展本底调查,多渠道发现患者
3.1本底调查通过调查摸底和相关资料的分析,完成了各村基本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包括:地形地貌、人口、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慢病基本情况,通过对主要卫生问题和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的分析,确定慢病防治的重点人群、策略措施,评估疾病经济负担和防治影响因素等。
3.2多种渠道发现患者
3.2.1通过农保体检发现这是发现患者的主渠道。高血压、冠心病和恶性肿瘤基本上可在此渠道发现。不足之处是农保体检项目没有血糖检测,导致糖尿病检出率较低,基本上是靠医生询问获得信息。建议适当改进农保体检项目。
3.2.2通过门诊就诊发现要求门诊医生对35周岁以上首诊病人免费测量血压,对糖尿病高危人群建议测空腹或餐后2h血糖。
3.2.3患者自我申报通过患者自我申报要求管理(主要针对外院检出的慢病患者)。
朱立群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内分泌代谢病专家,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常委,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从事内分泌代谢病临床科研与教学工作30年,先后在国内外医学期刊上发表医学论文30余篇,获科研成果5项,填补省市级科技空白一项,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在糖尿病及其心,脑,肾,足和神经病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糖尿病与中风关系非常密切,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患中风的几率比非糖尿病患者要高出2~3倍。而且同样都是糖尿病患者,亚洲人患中风的几率又高过欧美人。
中风的主要病变就是脑部血管堵塞引起的大脑缺血,糖尿病之所以容易引发中风,就是因为高血糖对血管健康的破坏。血糖过高可以损伤血管内皮,并促使血管壁受损处形成斑块,斑块可以使血管腔变窄,或者在破裂后形成血栓,完全堵塞管腔,阻断血液流动。这样的病变如果发生在脑部血管里,就会导致中风。另外,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可以引起高血脂、高血压,这和高血糖一样,也能伤害血管,增大中风发生的风险。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三大危险因素集于一身,所以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发生中风。
【预防中风要多重并举】
坚持运动
研究表明,低强度、有规律的运动如散步、游泳等对保护血管健康的好处最大,也最有益于降低中风发生率,非常适合于以中老年人为主要人群的糖尿病患者。
饮食调节
饮食要有合理结构,以低糖、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为宜,每天从食物中摄入的钠盐不应超过6克,避免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损伤血管。可以选择一些优质蛋白,如鱼类、牛奶、瘦肉等。戒除吸烟、酗酒等损伤血管内皮的不良习惯。
积极控制血糖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大型的糖尿病病例调查显示,若能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中风的发生率可下降50%左右。早期控制好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是减少并发中风的重要条件。特别是年龄大的糖尿病患者,更要重视血糖的监测和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以有效降低糖尿病并发中风的风险。
注意监测血压、血脂
高血压、高血脂都是引发中风的危险因素,所以糖尿病患者应该定期检查自己的血脂、血压状况,将自己的血压控制在130/85mmHg之间。如果血压过高,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服用ACEI、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或β受体阻滞剂等降压药,如果血脂过高,可以选择服用他汀类、通心络胶囊等具有降血脂作用的药物。
【治疗中风要抓住关键】
早发现,早治疗
中风患者脑组织缺血如果超出6小时,缺血区的功能就永远无法恢复,可致残甚至致死。所以一旦发现患者有眩晕、半身肢体麻木,活动无力、语言不利,以及精神恍惚,意识不清等症状时,应考虑糖尿病并发中风的可能,立即住院治疗。
急性期及早恢复血管畅通
中风急性发作,说明患者的脑血管已经被斑块、血栓彻底堵塞,所以急性期的治疗方法就是用溶栓、介入手术,尽快打通被堵塞的大血管,恢复梗塞区脑组织的供血。
坚持药物治疗
中风急性期过后,往往留有半身不遂、语言不利、肢体麻木的后遗症,也经常再次发病,再发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也非常高。中风复发是因为发病的根本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全身的血管是一个大系统,斑块的形成不会只在一处,这里堵塞的血管开通了,其他地方可能又出现斑块或斑块破裂,又会引发中风,所以要想防止中风复发,就必须保护血管。
保护血管首先要保护好血管内皮。血管内皮受损是中风的初始病变,只有保护好血管内皮,避免斑块形成,才能保证血管不被阻塞。
对于已经形成斑块的血管来说,首要任务是稳定、消融斑块。斑块稳定时可以使血管腔变窄,一旦破裂就会形成血栓完全堵塞管腔,导致中风发生。所以不光要消融斑块,不让它总在血管里挡着血液的路,还要稳定斑块,不让它破裂形成血栓,这样才能避免中风复发。
保护血管内皮,最好是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和通心络胶囊三种药物联合应用。他汀类药物能够降脂,阿司匹林能通过抑制血小板凝集抗斑块形成,通心络胶囊则是用于冠心病、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病治疗的常用中药,它能让斑块表面变厚,稳定和消融斑块,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不受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的伤害,这就从根本上消除了斑块形成的基础。通心络胶囊与他汀类组合可以增强降脂效应,与阿司匹林组合可以增强抗凝效应,三种药物联合应用,可以大幅度降低中风的复发几率。
血管病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无论是保护血管内皮,还是稳定消融斑块,都需要一个过程,患者也只有坚持长期用药,才能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注意康复锻炼
病情稳定后,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动作应由易到难逐步进行,注意劳逸结合,不能用力过度以免加重病情,康复锻炼过程艰苦而漫长,要做到有信心、耐心、恒心,坚持不懈地进行,同时家属应做好陪护,以免意外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