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脑技术论文

电脑技术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脑技术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脑技术论文

电脑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一)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

高中学生大多来自于不同的初中学校,而且各初中学校的硬件条件差异也较大,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各不相同,这些都导致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差别较大。有一部分学生在初中学过电脑基础知识,对电脑的基本操作比较熟练;相反,也有一部分学生在初中很少接触或者根本没有接触过电脑,连电脑的开关机都不会,更别说操作电脑了。还有很多学生应用网络仅局限于玩游戏、看电影或聊天,对电脑及网络的其他应用并不熟悉,也不去探究学习,对信息技术知识掌握得很不全面,不能很好地利用信息技术这个学习工具,不能用信息技术知识为自己的学习服务。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程度不一,出现了两极分化的局面,给教师的授课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二)学生不能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知识

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学了不用等于白学,很多学生学了一门课程后,却不去应用。信息技术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获得更多的信息、处理信息,为适应当前信息社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可是对学生来说,学用脱节,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不能应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就不能充分发挥出这门课应有的作用。

(三)课程设置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信息技术这门课更侧重于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但这应是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的。现在是信息时代,一些计算机软件开发更新的速度很快,我们所使用的教材似乎永远跟不上时代的脚步,课程内容知识陈旧,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不相适应。教师的课堂教学也是按教材大纲进行的,教师知识的更新速度也不是很快,业务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采取的改进措施

(一)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针对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程度参差不齐的情况,我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分组教学法。我是这样分组的,一组有6名学生,其中有两名学生的电脑操作水平较高,对于一些简单的电脑问题,可让这两名学生去辅导其他4名学生,这样组内学生就形成了一个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的团体,对于提高各组员的水平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采取给各小组布置问题的方式,开发小组学生的集体智慧,让各小组成员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案,最后将问题解决。分组教学法的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合作协商能力,改善学生之间的关系,在学生中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有利地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出了积极性。对于信息技术课而言,有的学生认为上这课没什么用,有的学生认为就是在电脑上玩一节课,这些都是学生对信息技术课认识的误区。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利用信息技术知识为其他课程服务。比如在学习语文课时,教师要给学生介绍作者的情况,这时候我就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来搜索一下作者的简介,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时代背景。这就是在利用信息技术为语文课服务,此外,信息技术课与其他课程之间也有这样的关系。

(二)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待提高

实际教学中,有的学生只是对电脑感兴趣,在电脑的操作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但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的了解并不多。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这个工具去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可用于评价一个人检索、评估、筛选和有效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信息技术课教学应体现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为基础。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每节课都给学生布置一个或几个任务,将教学内容与任务结合在一起,这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参与了整个教学过程。对于具体的任务,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工具去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养成一种能够自发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使学生们的信息素养得到提高。

(三)教师要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拓展教学内容

电脑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当前高职院校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存在授课模式和考评机制一刀切的问题,不能按照学生和社会实际进行相应的教育,出现了固有教学模式和机制的照搬和硬套。专业教学中对实践性教学和操作性教学内容没有足够重视,降低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不适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些教师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将变成了单纯理论的教学,遏制了学生创新和发展主动性的产生与发展。还有一些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出现对艺术创作规律、教学过程的违背,影响了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

2高职院校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建立工作室制实践教育模式的探索

(1)明确高职院校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改革目标

新时期高职院校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应该立足自身特点和实际,以教育改革为目标进行不断地探索和有益地创新,这是保障高职院校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与基础。要建立高职院校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改革目标体系,树立从教育模式、教育体制、教育内容中进行高职院校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和改革的策略与方法,通过优化高职院校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和教学、教授和学习、理论和实际等各类关系,做到对从实践的层面上做到对高职院校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创新和发展。

(2)建立工作室制实践教育模式的建设目标

高职院校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推行建立工作室制实践教育模式是一项崭新的教育改革和尝试,是新时期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应该在实施建立工作室制实践教育模式的过程中明确清晰而准确的建设目标,以此来适应建立工作室制实践教育模式建设与改革过程的需要。现阶段高职院校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在建设工作室制实践教育模式的过程中要建立系统性的目标,从教师团队、学生综合能力、学生实践能力、企业合作等重要方面出发,设立指导工作室制实践教育模式实施和建设的目标体系,进而确保工作室制实践教育模式在高职院校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有效实施。

(3)建立工作室制实践教育模式的管理体系

高职院校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应该勇于打破学科、内容方面的限制,建立起以工作室制实践教育模式为核心的管理新体系,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师资力量和社会资源,重新对专业、学科进行分类和归集,建设出适于专业建设和学生发展的工作室,设立便于实施工作室制实践教育模式的新系统,将对工作室制实践教育模式的管理做到科学化、系统化、专业化。

(4)工作室制实践教育模式建设应该注意的要点

建设工作室制实践教育模式过程中必须围绕高职院校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体系和任务,在确保学生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崭新的工作室制实践教育方法与模式。要针对高职院校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能力、职业能力、服务能力等复制和意识,加强在实践教育中的锻炼和学习,将教育质量和效果落实在模式的不断推进和改进的过程中,达到对高职院校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发展和专业建设的支撑作用。

3结语

电脑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一、关于电脑音乐制作技术的内涵

关于电脑音乐这个概念,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具有广义和狭义两个讨论范畴,广义的概念指的是:所有通过应用电脑技术或者设备进行创作和演奏,以及制作传播的音乐作品都被称为电脑音乐。而狭义概念指的是:运用电脑或一些电脑周边设备进行音乐作品的编程,然后借助对MI-DI乐器等其他数字设备的控制从而创作出的音乐艺术作品,称为电脑音乐,这些作品可以用于演奏以及制作。我们所研究的就是狭义的电脑音乐范畴,其中MI-DI,是英文Musical Instrumental DigitalInterface的缩写形式,又被称为迷迪,指的是乐器上的数字接口。而MI-DI技术是电脑音乐创作的基础,也是一种在国际上对电子乐器所规定的行业标准,可以看做是电子乐器的协作协议,是一种对电子乐器进行控制的信息传递方法和交流的标准语言。

我们研究的电脑音乐制作是运用电脑技术对信息进行高度数字化处理的能力,通过对声音开展理想的数字化处理,在很大程度上对音响保真的效果进行了提高,也更加丰富了声音的艺术表现能力,使音响的质量得到质的飞跃,音乐的构造能力也突破了传统音乐制作的桎梏,产生超乎想象的表现效果。而这和数字音频以及MI-DI技术紧密相连,造就了电脑技术和音乐艺术的完美结合。

本文讨论的电脑音乐制作主要以电脑作为创造的控制中心,通过MI-DI技术以及数字音频手段控制,借助信息语言以及音频终端进行音乐的控制的方式。使用这种方式进行的音乐创作是一种较为特殊体裁与类型,就是俗称的电脑音乐,它的风格以及语言、美学特征等较为独特。旋律、和声、表演等方面自成体系,和以往其他音乐的表现形式。

二、关于电脑音乐制作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一)开设电脑音乐制作专业的必要性

开设电脑音乐专业是社会与时代的需求,近年来“电脑音乐制作”专业在一些高等的艺术院校以及音乐系科或者中等艺术学校已经逐步开设起来,这是时展的结果,是教育事业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的表现,符合教育创新精神以及现代教育要求。如今,数字化应用越来越广泛,对电脑音乐要求也越来越高。将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引入课程教学中,从根本上对传统的教学方法的“纸上谈兵”情况进行了纠正,学生可以一边配器,一边可以听到乐器的配器效果,课程教学更加的形象生动。电脑音乐对于作曲专业的教学提供较大的支持。解决了写谱慢、不容易修改的问题,写谱更加轻松自如,提高了写谱的速度和规范化。同时还扩展作曲教学实用性。另外,电脑音乐制作适应性强。通过分析,电脑音乐制作除了是一种技术外,更是新的思维方式,利于提高和不断丰富创新意识和能力。

(二)开展电脑音乐制作教学的必要性

开展电脑音乐教学能够有效的提高训练“视唱”和“听音”效率以及质量。特别是有的音乐节奏或者片段等演奏的难度较大,对此教师就能够事先利用电脑音乐系统对其开展设计和编辑,有效避免在实时演奏时出现错误。电脑音乐还可以快速编程并自动播放视唱曲或者是听音等内容,这样,教师就可以摆脱钢琴,到学生中间开展近距离的集体训练与辅导。电脑音乐可以随意调节停和放,教师可以按照意愿逐节、逐句的播放,提高教学的效率,减轻教师范唱劳累。运用电脑音乐教学极大地丰富了作曲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手段。电脑音乐教程包涵音乐多元化风格,可以通过电脑音乐对软件各种类型与风格音乐的旋律信息进行分析,研究新的音乐表现手段。此外,电脑音乐可以写谱同步音响,记谱也成为愉快工作。通过电脑音乐教学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用文字和图片以及影像等综合信息传达教学内容,调动学生欣赏音乐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音乐的表现和创造欲。

三、培养电脑音乐专业人才的定位和要求

通过分析,我们认识到:电脑音乐教学培养过程是认识和体验音乐完整性、全面性以及多元性的系统过程。而电脑音乐制作的人才也和以往的音乐艺术人才有着最根本的区别,因为和过去的音乐人才单一的特点而言,电脑音乐制作人才就是复合型的人才。

(一)电脑音乐制作专业人才都是“高”“精”“尖”技术人才

培养定位是复合型人才,可以进行音乐的创作、音乐的演奏以及制作等,致力于音乐的创作和教学。这是培养适应时展的人才目标,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决定了音乐人不仅能够创作各种风格作品,而且可以满足广播电视、电影广告、录音录像、电子游戏等多媒体创作音乐。制作电脑音乐人才能够独立的操作设备完成从作曲到合成全过程,缩短创作音乐周期,节约制作音乐成本。

(二)培养的人才需要掌握电脑、音乐、音响等技能人才

建立电脑制作音乐专业,不仅要培养“高”“精”“尖”电脑音乐人才。更重要的是建立这一专业,促进和专业学科相关课程的发展,使电脑音乐技术更加的系统,成为音乐体系,对其他音乐教育进行辅助与扩展。带动整个音乐教育普及和发展,培养的人才需要掌握电脑、音乐、音响等技能人才。

四、开展电脑音乐教学的设施建设需要

电脑音乐系统主要分三部分:电脑、MIDI乐器和接口。

(一)电脑是系统的中枢

电脑机型特点要兼容性好,适用多数的软件,且信誉好大品牌,另外,性能和价格要比较好,适应未来规划扩展要求。还要考虑教学需要,配置清晰稳定大屏幕显示器。

(二)音源是MIDI重要的部分

音源选择影响音乐作品质量风格。音源如同教师手中的一支乐队,任由使用者组合不同风格作品。电脑音源每个通道就相当于乐手。使用者通过音序软件录制合成。

(三)MIDI键盘是系统的输入工具

使用MIDI键盘更快捷创作音乐,表现力更强。MIDI键盘实时记录音高,还记录音符长短以及音量和速度变化等音乐信息。同时,MIDI键盘价格不仅便宜,而且便于操作,适用教师使用,更适用建立电脑音乐教室。

(四)系统扩充

电脑音乐系统非常灵活,每个使用者根据经费情况来组合。经费允许可在添加其它设备及音响设备。如果条件较好工作室进行声音采集、后期声音合成,需要添置调音、音频工作站、麦克、监听、功放等周边设备。

五、关于电脑音乐制作的课程设计及教学方法

(一)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相互渗透、基本技能方法交叉使用”教学原则。这样使学生所学前后连贯进而产生思维与综合效果。使学生单科知识学习过程增加多元化和多维的视角,提高学习广度和深度。

(二)在教学中采用“请进来,走出去”教学原则

聘请和本专业相关的人事兼职教师,进行讲座交流,改善师资结构,适应专业变化的要求。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性的采风,了解现代音乐发展趋势,激发学生热情。我们鼓励、启发学生理论课提出问题,讨论解决问题。既活跃气氛,又拉近师生距离,提高学生理解与应用能力。专业课授课采用了小组形式,让学生对作品进行演奏或演唱,相互之间使学生有更多沟通机会。对于所学理论应用,学生们互相提出建议,相互辅导共同提高。

(三)对于考试方法改革

除笔试外,电脑音乐制作的教学则是对电脑音乐的现场操作进行测试。比如创作课程,采用的考试办法是定期完成一定的作品量,而对于个别的音乐学科,考核方式还设置了写作论文以及论文答辩形式进行。总而言之,开展考核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不单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通过考试来促进学习效果,进一步对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水平进行了解,并帮助学生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电脑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除了音乐制作和编辑类的软件外,许多传统意义上仅用于制作乐谱的软件,随着版本的不断提升,其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如最新版本的“西贝柳斯打谱软件”,同样也具备了调用软件音源的功能。如此软件不仅能够制作精美的乐谱,同样也可以通过电脑播放逼真的音效,达到与专业音乐制作、编辑软件几乎相匹敌的能力,因此也适合用于多媒体视唱练耳教学课件的制作。上述音乐类软件虽然可以为多媒体视唱练耳教学所利用,但这些软件并非专门为视唱练耳教学而设计,而澳大利亚软件厂商RISING开发的专业视唱练耳学习软件——Auralia则是一款专门用于视唱练耳训练的软件,这在国内也是认知度较高的一款软件,其提供了较为强大的交互式的学习环境,教师和学生在其辅助下,可以进行基本的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和学习,并能够对学生的练习给以实时评判。Auralia的操作界面非常简洁,在当下电脑使用普及度较高的社会环境下,任何有过电脑软件实用经验的人,都可以轻松地使用这款软件。该软件具有四个核心的训练模块:音程和音阶、和弦、节奏、音高和旋律。点击具体课程,即可开始训练。四大模块中分别设有若干子模块(如点击音程与音阶后,就进入由音程比较、音程听辨、音程视唱、音阶、音阶视唱等内容构成的子模块),每个子模块又设定了不同的难度级别,由于可以提供实时成绩评判,软件的使用过程有点类似电脑游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兴趣,通过连续正确率,可以很快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即使出现连续错误,也可以通过反复练习逐渐建立学习信心。另外,软件中还设定了班级管理以及考试功能,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功能,为不同班级设定不同级别的训练内容,并进行有效的学习考核管理,十分适合学生课下进行自修训练。但就目前国内大多数音乐或艺术类高校的教学环境来看,在教学中使用这类专业视唱练耳训练软件存在一个缺点,就是教学资源所需的成本较高,需要构建一个有多台电脑构建的局域网体系,将软件进行安装后,才能建立一个完善的听觉训练系统,像视唱练耳这种跨专业方向的共同课,显然需要较多的教室资源、较为昂贵的教学设施财政支持,以及完善的维护和保养措施。但其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进行视唱练耳训练,提高了学习效率,确实是与传统视唱练耳教学相比所具有的一个巨大优势。

二、国内对多媒体视唱练耳教学研究概述

大约从2000年以后,随着国内电脑以及互联网普及程度的逐渐提高,一些专业音乐学院在进入21世纪不久,也开始对电脑、多媒体、专业视唱练耳软件以及计算机作曲软件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中央音乐学院早在2000年就已尝试用可以变换音色以及简单音乐编辑的电钢琴替代钢琴作为视唱练耳教学的教学工具,在多媒体视唱练耳教学的实践上迈出了第一步。2007年,在中国音乐学院举办的“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基本乐科理论与教学专题学术研讨会”上,中央音乐学院的赵易山教授就多媒体和计算机的软硬件技术运用于视唱练耳教学做了专题讲座,并在研讨会的论文集中发表了论文《电脑网络时代的视唱练耳、乐理教学——实用音乐听觉训练与乐理》,文章对如何实现视唱练耳的多媒体教学,在宏观上给出了可操作性非常强的思路和方案。该文非常实际地提出了两个视唱练耳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身的能量,二是学生如何在课下进行自觉有效的练习。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是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有效措施,实施这个措施的理想教学模式需要三个条件:

1.建立网上全国视唱练耳、乐理信息储备中心;

2.教室电脑备课系统的建立;3.视唱练耳自修听力教室的建立,使用《Auralia》专业教学软件。在该论文集中发表的同类课题论文还有中国音乐学院许清教授的《分级制多媒体教学系统开发策略》、星海音乐学院杨晓老师的《音乐院校<乐理>课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沈阳音乐学院颜锐老师的《拓宽新视野展现新前景——展望电脑技术手段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等论文。近年来,在各类音乐或人文类学术期刊上也不断发表了同类课题研究的10多篇论文,从中可以看,国内不同层次的本科音乐教育对于视唱练耳教学中对电脑和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意义和作用等已成为热点研究课题之一,但也应当看到,这一课题的研究在国内仍旧处于起步阶段。在具体的教学中,电脑和多媒体技术应如何介入,在国内教学中还未形成通用标准,很多地方专业音乐院校、艺术院校音乐系、综合大学的艺术系或音乐系以及高职艺术院校的音乐系因教学条件或师资力量所限,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能够使用的电脑或多媒体技术十分有限。

三、对多媒体视唱练耳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发展多媒体视唱练耳教学对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自身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新时代的视唱练耳教师,需要掌握一定音频的制作、编辑软件、乐谱制作软件、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二)专业音乐教师队伍中缺乏掌握计算机软件开发的人才,而专业的计算机软件从业人才大部分没接受过专业音乐的训练,这一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自主研发专业视唱练耳教学和训练软件事业的发展。因此,多媒体教材的出版物目前还停留在仅能提供mp3格式的配套光盘的层次上。

电脑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作者简介:黄承箱(1966― ),男,汉,安徽滁州人,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硕士,苏州科技学院音乐学院理论作曲教研室主任,数字音乐实验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作曲理论,电脑音乐与钢琴演(伴)奏教学。)

(苏州科技学院 音乐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摘 要:传统概念里,作曲家作曲时往往是把音乐灵感以乐谱的方式记录到书面上。如果要把作曲家的想象变成现实,就必须有表演艺术家来表演,而这些表演艺术家必须有好的乐器、有一流的演奏技术。但随着电脑技术的进步以及电脑音乐的发展,这些传统的作曲理念正在经历着一场巨大的革命。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这场革命的具体表现及其特征。

关键词:电脑技术;传统作曲理念;配器;革命

中图分类号:J602文献标识码:A

Traditional Composition Idea Revolution under Computer Technology

HUANG Cheng-xiang

自从人类步入信息社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使得音乐与计算机的结合成为可能,一个新兴的名词――计算机音乐(Computer Music)应运而生。计算机音乐俗称电脑音乐,是指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音乐(音乐教育、音乐创作、音乐传播等)各个领域中广泛应用。用电脑辅助作曲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了,它已经成为作曲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它又反过来影响着传统的作曲理念。传统概念里,作曲家作曲时往往是把音乐灵感以乐谱的方式记录到书面上。如果要把作曲家的想象变成现实,就必须有表演艺术家来表演,而这些表演艺术家必须有好的乐器、有一流的演奏技术。但随着电脑技术的进步以及电脑音乐的发展,这些传统的作曲理念正在经历着一场巨大的革命。

一、电脑成为作曲爱好者的“练兵场”

一个作曲家的成熟需要经历很多学习和磨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仅纯作曲技术方面,就需要学习和声、复调、配器等等系统的作曲理论以及多方面的作曲技巧,还需要有大量的创作实践和经验积累。

传统概念里,一部音乐作品的诞生,最基本的过程是:

如果要使这部音乐给表演现场以外的听众听到,还需要以下过程:

且不说还需要修改、排练等,仅以上这些过程便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如今,借助电脑这一高科技手段,几乎可以只需要一个人在家里便可以全部完成:

这种省时省力的事情,还产生了一个极大的好处,那就是有利于培养更多的作曲人才,电脑可以成为作曲爱好者的练兵场。随着家用电脑的广泛普及、应用软件的方便流传,“作曲”已经走出象牙塔,逐步进入普通的爱乐人群。人们在电脑前可以像学习其它许多信息一样,边琢磨着软件边学习音乐知识,同时可以亲手实践来创作音乐。现在已经有一大批业余爱好者也尝试着作曲,甚至通过网络来“发表”自己的作品,或者录成音像用以留存或交流。

科学发展到今天,我们相信只要有智慧,即便只是一名普通音乐爱好者,借助电脑、反复研读、反复实践同样可以尝试作曲。这就是电脑技术对传统作曲理念的最大革命。

二、电脑就是庞大而忠实的“乐队”

现代数字技术已经可以将自然界所有的、甚至自然界没有的声音作为一个信息,储存在电脑中,可供随时调用。如果说MIDI技术刚刚兴起的时候,很多人对MIDI做出来的声音不满意,感觉它们不真实、不自然的话,那么,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这些声音也越来越完美、完整,现在有许多声音到了近乎乱真的地步。事实上,有很多电脑音色库本身就是由真实乐器采集而来,并不是电子模拟合成的,即它们本身就是真人演奏的。除此以外,最重要是如今不需要再讨论“象不象”的问题,有许多合成音色、虚拟音色根本就是自然声所无法达到的,它们在音乐中已经发挥了重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说那些幻想音色、宇宙音色等。而这些,都是我们足不出户,在电脑前就可以轻易做到的。

如果电脑里安装了相关的软件和音源,我们将会不禁惊叹――如此多的音色!按照交响乐队的习惯,可以看到木管组、铜管组、打击乐组、键盘乐器、色彩乐器等;按照民族乐队的习惯,可以看到弹拨乐器组、弓弦乐器组、吹管乐器、民族打击乐器等;按照电声乐队的习惯,我们可以看到电吉他、电贝司等。而且许多音色还有各种不同演奏法、效果器等。另外还有很多无法准确命名的音色。在这些众多音色面前,我们就是总指挥,我们只需点点鼠标,它们就绝对忠实地、准确无误地将输入的音符、信息演奏出来。

三、电脑就是技术超群的“演奏家”

在电脑融入音乐生活以前, 我们所听到的音乐都必须是真人来演奏乐器进行录制的。比如录制钢琴,就得先找一个演奏钢琴的人来弹奏;而想录制一首弦乐四重奏,就得先把这四个乐手找来;如果想录制一首交响乐作品,就得先把整个交响乐队请来。而现在在电脑面前,只需启动音乐制作软件, 即使我们不会操持任何乐器,也同样能够很好地“演奏”音乐。

如我们要向电脑中输入音符,这有很多方法:1)如果我们懂一点钢琴键盘(哪怕只会一只手),就可以借助MIDI键盘向电脑输入音符,这个MIDI键盘可以是专业MIDI键盘,也可以是电子合成器,甚至电子琴;2)如果不熟悉琴键操作, 会一点吉他也可以(哪怕只会拨弄几个音),我们可以用MIDI 吉他输入音符;3)如果只会一点吹奏乐器的话,还可以用MIDI 电吹管来输入音符;4)也许我们什么乐器都不会,那直接用鼠标和计算机键盘,直接输入音符便可。

当我们想象着所作的音乐是电声乐队风格,或者民乐队风格,或者是管弦乐队的风格,被输入电脑的音符,会按照我们的意愿任意修改时值、节奏、音色,并实时帮我们把音乐的具体效果播放出来,一直到我们满意为止。这时,回过头来看看,我们岂不是集作曲、指挥、及演奏于一身, 一个人在电脑前便组成一个实力超群、编制完善的大型乐队。

四、电脑是传统配器法的“革命家”

电脑音乐中除了遵循传统配器法的一般理论外,还有它自己的特色。随着电脑的普及以及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它极大地鼓励了广大群众在多方面的大胆尝试。同样也鼓励着音乐爱好者们“放手大干”。由此,也引发了电脑音乐对于传统配器法的变革,甚至有一部分是彻底的革命。

1、电脑作曲技术消除演奏技术障碍

例如,这样的一个快速乐句:

如果给一个弦乐队来演奏,恐怕乐手们要花很多时间刻苦练习,但也未必都能做到整齐、连贯、均匀。但当它们被输入电脑并调整为弦乐队或管乐音色的时候,无论把速度调整得多快,它们都会被准确无误地演奏出来。这里只是举了这一个例子,其它诸如力度、节奏、音域、音区等等方面的技术障碍,对于电脑作曲来说都是不存在的。这样就给了我们充足自由的发展空间。

2、电脑作曲技术解决缺少乐器与声部的困惑

在现实的音乐生活中,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原因,乐队中常常缺少某件乐器,或者某乐器声部不全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难题并非是一件易事。有了电脑,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电脑的资源庞大,无论我们需要多大的乐器编制,它都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可以是管弦乐队编制、可以是电声乐队编制、可以是民族乐队编制,当然也可以是任何组合编制,可以随心所遇、无所不能。除了常规音色之外,电脑还有许多组合音色、电子音色、合成音色,远远超过我们的任何需要。这种强大的资源,为我们配器提供了非常大的方便,随时可以添加声部、改变音色,在不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撤出。而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情是无法做到的。

3、电脑作曲技术打破了乐器本身的演奏局限

传统乐器常常受到乐器本身的特点、演奏技术方面的限制。比如,钢琴的单手和弦最好控制在一个八度以内、小提琴有一些音程很不方便拉出来、单簧管不擅长太多升号的调性、长号大号不宜演奏时值太长的音符等,这些局限在电脑作曲面前将会全部消除。

再如,每一件乐器都有擅长音区和不擅长的音区,可是电脑作曲都没有问题,只要音色是我们需要的,就可以无顾忌地使用。我们可以享受电贝司高三四个八度的明亮,也可以享受小提琴G弦以下的低沉;我们可以享受比长笛的“超吹”更“超吹”的音,也可以享受比电吉他的“失真”更“失真”的音。所有这些,也许在传统配器法里会被看着是“大逆不道”的做法,但在电脑作曲技术中,只要我们需要,就可以大胆使用。当然前提条件是“的确是我们需要的”。

4、“拼贴”之能事

传统乐队为了改变配器、增删音色而需要“重来”(重新演奏)一次,是很麻烦的一件事,有很多也许会更加伟大的作品,就会因为麻烦而弃于半途。有了电脑作曲技术,这样的“重来”却易如反掌,我们可以做到增删自如、改变随意。

最为重要的是我们通过现代模拟和数字技术,可以随时采样一个或拼贴一个新的素材。比如音乐处我们需要一声“哐”的大锣,我们不仅可以调用音色库中的大锣音色,我们还可以立刻录制一个贴上去,也可以找一个有此音色的现成的CD片“剪”下来再贴到我们需要的地方。这种“拿来主义”的做法,是传统乐队配器无法想象的。我们甚至可以把十年前的声音贴在今天的乐队音色里,也可以将小歌手现在录制了一半的歌声,等他(她)老了的时候接着录。

5、各种实时效果器的运用

电脑中我们可以安装各种效果器插件,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对音乐的任何声部整体的、局部的或者某个别音进行效果处理。这是电脑音乐配器的新的领域,也是电脑音乐配器的一大重要优势。比如: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设置乐器音色在“舞台”的左、中、右的横向位置,或者前、中、后的纵向深度;我们也可以很方便地设置某一声部的音量细微变化,对音头、音腹、音尾随意的提升或削减;我们也可以很方便地对声部之间的音量平衡进行调节,传统配器法里如果想要一把小提琴从几支圆号声部中突出几乎是不可能的,而电脑作曲是完全可能的,它甚至可以把一台古琴的声音从整个铜管乐队声中突出。

这些软件效果器的方便使用,给我们带来配器法上的创新。比如仅就突出声部的办法我们就增加了很多:声部叠加不考虑增加人事编制、拉下辅助声部音量易如反掌、给要突出的声部独特的舞台空间、音区空间、音色空间、混响等效果空间等等。除此以外,这些不同于传统配器法的问题还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举例。可以说,各种实时效果器的运用,对传统配器法是一场革命。

五、结语

就好像电脑的普及不可阻挡一样,电脑音乐的普及也是不可阻挡的。当一个普通的作曲爱好者也能在电脑前反反复复用耳朵、用心“点”着音符,精心修改,直至一个“满意”的作品问世的时候,可以想象他是多么愉快。是啊,电脑提供了便捷的学习手段,也把“作曲”从象牙塔中解脱出来,直接实验、直接听效果是多么令人欣慰。

电脑科技的发展、电脑音乐的发展,直接的好处不仅是增加乐器音色、操作便利、效果直接、增删自如等等;同时可以打破乐器本身的演奏局限,甚至可以进行自由的合成音色、创意拼贴等,这些既是对传统作曲技术理念的更新和补充,也是对传统作曲技术理念革命。电脑用于作曲虽然只有短暂的几十年,但对我们的音乐创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诚然,电脑用于作曲还有很多不足,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与发展,电脑作曲技术也在日新月异的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借用电脑,人类会创造更多的音乐财富,我们的音乐生活将更加丰富多彩。(责任编辑:陈娟娟)

参考文献:

[1] 方志宁.迷人的迷笛――电脑作曲与编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2] 张弛.电脑作曲教程Cakewalk Sonar[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陶辛.计算机音乐思维研究[J].音乐艺术,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