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幼儿园顶岗实习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 顶岗实习 问题 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顶岗实习是师范院校学生通过顶岗任课的方式来完成教学实习任务的教学实践活动。这种实习模式不仅加强了派出顶岗实习学生的师范院校和接受实习生的基地单位学校、幼儿园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更是促进了双方的教学改革,可谓是双赢的实践活动。成都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已先后派出三届顶岗实习学生奔赴四川不少区县、乡镇幼儿园,置换在职教师参与“国培”行动计划,收效良好。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仍存在不少问题,为不断总结和完善顶岗实习的经验,促进顶岗实习实践行动健康发展,我们借鉴相关研究对2011级顶岗实习学生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进行了调查和研究。[1]
二、调查结果和分析
1.顶岗学生对实习存在一定的心理认知和行为偏差
在整个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主要存在以下的心理认知和行为偏差有:
1.1对人际交往与沟通存在恐惧和被动心理
有部分学生认为实习的第一周是最困难的一周,普遍存在对环境、同事和幼儿的不了解而产生的不安和畏惧心理,也有同学表示所在幼儿园的环境比自己预想的好,她们之所以感到困难主要是在人际交往和沟通上,不少同学反映她们刚到实习单位时,幼儿园的老师以及园长对自己的态度总是不好不坏,平时几乎没有和园长沟通过自己的想法和工作中的困扰,有少数同学会主动和老师们沟通,但交流次数很少。[2]
1.2对工作存在失望和抵触情绪
通过访谈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并没有实践真正意义的顶岗实习,绝大部分同学的角色只是助教,有的同学是最后一周才被安排组织活动,甚至有同学连一次集体活动也没有组织过,更多的是被安排保育和环境创设方面的工作。这与学生学习和理解的顶岗实习内涵相去甚远,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和行为上的不适应:一部分同学刚开始还能够接受,渐渐感觉工作内容简单、重复、枯燥无味,而劳动强度大,工作节奏快,加班加点,便有些疲倦,乃至产生抵触情绪,甚至还产生了以后不当幼儿老师的想法。[3]
1.3对自身能力产生挫败感
有不少同学提到在组织活动时最大的困惑是不了解幼儿行为的动机和不能很快管理好课堂的秩序,不是自己主动组织和调节活动的过程和顺序,而是经常被调皮的孩子牵着鼻子走,失去了教师作为活动支持者和引导者的价值,因而产生挫败感。而部分幼儿家长和老师对顶岗老师的不信任也会导致学生深深的挫败感。
2.顶岗学生对自己的价值定位和角色转换存在困惑
2.1、实习生对自己在顶岗实习中的价值定位与实际安排存在差异
调查中发现,几乎所有同学在实习之前把自己的角色定位成教师,而实际上很多幼儿园要求学生从保育做起,所以她们又将自己的角色定位成学生,认为这不是顶岗实习的工作,和传统的实习没什么区别,这就让实习生感到角色的冲突。
2.2、实习生在角色转换过程中面临不少困惑
从访谈中看出,真正意义上顶岗的学生认为,她们的实习任务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作为教师,其主要任务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让他们获得最基本的生活知识和生存经验;另一方面,作为学生,其任务是深化和完善自身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加强自身的教学实践技能。而只担任了助教角色的实习生,则存在实习角色的困惑,突出表现师幼关系的处理上和对主教老师教学中的常态行为与所学理论差异的困惑。 部分同学表示,她们在实习过程中除了完成老师交给的保育、环创、教具准备等工作外,更多的是作为在场的观察者游移在活动组织的边缘,只能在允许的情况下部分地参与幼儿园的活动组织,难以在幼儿面前树立威信,影响活动组织和管理的权威性。
三、思考和建议
1.学院层面可以完善的工作
1.1加强在实习之前与接受实习的幼儿园的联系和沟通
除了关于实习的相关事宜外,重点要就“顶岗”的内涵与幼儿园沟通,真正实现顶岗实习的价值,同时就幼儿园能否为实习生提供安全保障前提下的住宿,进行交流,避免学生受到安全和住宿的困扰,也可就幼儿园能否为实习学生提供一定的生活补助进行协商等等。[4]
1.2更加细致地做好学生的顶岗实习动员工作
在顶岗实习动员大会上,除了让学生明确顶岗实习的目的和重要性之外,还应该对学生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预防,提前消解学生对自己、对幼儿园、对工作的不合理情绪。
1.3加强指导教师与学生和幼儿园的双向联系
学院指导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联系,了解她们的困难,给她们更多的关爱,消除不稳定情绪。同时,主动与实习单位联系,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工作表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学校最好能够根据实习地区的不同建立多个QQ群,可以每天有学前教育专业老师关注到实习生的动态,老师和实习生可以进行交流,这样更有利于及时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引导实习生进行自我反思,让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正确引导下获得启示和进步。
2.实习学生可以努力的做法
2.1以阳光的心态,面对阳光一样的工作
首先要在思想上做好一切准备,承认有时现实和理想差异很大,坦然接受幼儿园的安排。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主动向幼儿园争取机会,只能在允许的情况下部分地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那也可以把注意力转移,比如可以好好地观察幼儿的一日生活,感他们所感,想他们所想,并做好观察记录。
2.2走近“熊孩子”,了解背后的故事
很多顶岗实习的学生对于班上的“熊孩子”一点办法都没有,其实对于孩子来说我们不应该只关注到他的行为,更多的是要关注出现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这才是帮助他们成长的正确方向,作为老师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要明确地向孩子提要求,对待孩子要做到公平公正。
参考文献
[1] 冬芹.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失败原因分析[J].黑河学刊,2010(2).
[2] 刘学文.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摘要:依据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合格的幼儿教师既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学校在日常理论教学的同时,应该依托实训室及幼儿园实践基地,加强与幼儿园的合作,将人才培养与幼儿园的需求紧密结合。本文就“园校一体,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举措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园校一体 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措施
按照国家制订实施的高职高专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基本要求,将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作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未来的幼儿教师,更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我校主动适应学前教育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确立了“园校一体 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举措,加强学生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在实践教学探索中,主要有以下措施。
一、基地共建,建立长效运行机制
学前教育专业要求培养的幼儿教师应是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这就决定了在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时,必须在日常理论教学的同时,依托实训室以及幼儿园实训基地,采取“教育教学与实践实训相结合,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共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在专业理论课程标准制定过程中,要求所有教师明确实践课程的比例要达到总时数的50%左右。改革校内实验实训室的管理机制,所有实验实训室实行开放式管理,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完善校外实践管理体系,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全过程监控与管理机制,建立校企合作的网络平台。
学校加强实训室建设,新建了微格教室、语音教室、幼儿行为活动观察室、早期教育实训室、平面设计实训室、专业画室、计算机机房等校内专业实训室,增添了智能建构等实训室设备。在此基础上,建成了集教学、培训、开发、科研为一体的郑州幼专学前教育实验实训中心,该中心是目前河南省较为先进的学前教育实验实训中心。另外学校加大了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力度,完善了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加强了实践过程的组织、指导和管理,积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具体课程实施时,有计划有侧重地安排好实践学习环节,建立实验实训、模拟教学、保教见习、保教实习、顶岗实习(置换培训)、实习支教等为一体的全程实践体系,通过学校与幼儿园一体化机制,使知识教学面向实践,将实践教学贯穿始终,让学生边学边做,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培养的学生和幼儿教师无缝对接,即出即用。初步形成一套“观念引领、能力开发、实践指向”的特色实践教学模式。
二、加强园校合作,实现人才共育
学校本着“面向实践、优化结构、突出特色”的指导思想,依据教师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加强课堂教学与实践的衔接,重视见实习工作,选择和发展了一批资质高、信誉好、实力强的幼儿园作为校外实践基地。通过学校与幼儿园一体化机制,使知识教学面向实践,将实践教学贯穿始终,让学生边学边做,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培养的学生和幼儿教师无缝对接,即出即用。学校与各实习基地签订《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书》,授予“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实践基地”匾牌。每年按教学计划安排学生分赴各实践基地进行见实习活动,各实践基地均能委派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学生见实习,确保见实习质量。
首先,科学规范学生见实习工作。为确保见实习能顺利开展,学校制订了《教育实习带队辅导教师操作规范》、《教育实习学生管理办法》、《教育实践基地协议》等相关的规章制度。教育实践基地幼儿园也制订了相关的实习管理规定,学校和各教育实践基地幼儿园齐抓共管,共同确保学生的实践教学质量。每学期初,教师根据本教学部工作计划,制订本教学部实习实训计划和安排,校内实训室由各教学部统一调配使用并填写实训室活动记录。教务处根据不同年级的教学计划制订见实习计划,安排一定数量的学生分赴各实践基地开展教育实习实训活动,学校派遣相关教师负责带队和实习实训辅导。各教育实践基地幼儿园也委派经验丰富的教师对学生进行实习指导。学生出发前进行见实习动员,见实习期间由教务处、各教学部进行巡视、访谈,见实习结束后进行总结、表彰。此外,学校还组织参加国家、省、市各级培训、继续教育、社会培训的学员到实习基地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其次,开展“顶岗置换”培养模式。职业教育的本质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学生实践能力强,一毕业就能上岗工作。为满足这一需求,学校自立项以来,有计划的开展了“顶岗置换”人才培养模式。2015年,我校筛选出115名优秀学生分派到全省6个地市、67所不同性质的幼儿园进行为期1个月的顶岗实,并将原岗位的幼儿园教师置换到我校参加继续教育培训。2014年有120名优秀学生分赴省内8个地市,60多所幼儿园进行顶岗置换。顶岗置换培养模式的开展,使学生将学科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将学科知识与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融合,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设计、感悟、提升,最终实现与新时期幼儿园教师的零距离对接。这种模式是对学生在学校所学知识的检验,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再次体会、学习、反思,对学生未来走上工作岗位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再次,推行幼儿园职业导师进课堂机制。依据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针对目前学生在能力培养中存在的对幼儿园了解不够、活动参与少、实践能力弱等问题,学校探索了“职业导师进课堂”的教学模式。通过合作幼儿园推荐、教师自愿报名、学校选拨的方式,筛选出了部分幼儿园骨干教师对在校生进行课堂授课。
三、加大附属幼儿园建设力度,实现师幼共同发展
学校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改善附属园的硬件环境。学校购置绘本图书一批,支持附属园建成绘本实训室2个,丰富了幼儿园的图书资料;学校还购置大型户外玩具若干套,增加了幼儿园的体育活动设施。
在软实力方面,学校对附属园提供了专业支持。学校经常委派教师深入附属园,通过开展讲座、案例教学、研究课题等方式对幼儿园教师进行专业指导。学校专业教师每月定期参加附属园的教研活动,对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进行研讨。在“六一”国际儿童节等特定节日,学校会组织相关人员参加附属园的亲子活动,为家长普及幼儿教育专业知识,扩大附属园的影响力。学校在校生还经常组织大学生志愿活动,带领附属园的孩子们参加一些诸如母亲节感恩等活动,培养孩子的爱心。
在学校积极建设附属园的同时,附属园也与学校一起,共同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附属园的园长及骨干教师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及在校生的职业导师,在实践教学及学生见实习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附属园每年接收见习学生500人次,提供实习岗位近60个。2年来,附属园共接收20多名毕业生就业。
学校始终把园校科研合作放在重要位置,学校经常选派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深入幼儿园教育和管理一线,及时了解幼儿教师职业的新动态、新问题,将问题当课题,共同研究。除课题研究之外,我校与幼儿园合作编写教材,多本教材已经正式出版。有近30家幼儿园参与的幼儿园教育案例已汇编完成,正在学生专业课程教学中使用,反响良好。
园校一体 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才刚刚起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不断探索、研究、进步。一些措施也会随着实践教学的逐步开展,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本文作者:王淑宁作者单位:平顶山学院
当前高师学前专业教育实习的困境
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还应灵活扮演各种角色,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这些能力养成的重要途径是幼儿教师职前教育的实践教学活动,而教育实习又是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在我国,教育实习一直是培养幼师生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近几年部分高等师范院校对学前专业教育实习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从总体来看,目前学前专业教育实习还存在一些需解决的问题。1.教育实习的形式与内容单一。当前高师院校学前专业实习的形式基本都是见习和实习两种形式,有些院校连见习都没有,仅毕业前的实习。见实习的内容主要是听各个年级的课、设计各领域活动、亲自组织活动、实习日记及总结报告等。王长倩的研究发现“目前学生见实习的内容主要是幼儿园保育、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及幼儿园环境创设等”[4]。与张雪门的教育实习内容相比,我国目前学前教育专业见实习的内容比较单一,侧重于幼师生在活动设计、组织活动、班级管理、实结等方面内容,很少给幼师生尝试行政管理、招生、编班、婴儿保教及小学低年级教育等方面的工作。2.教育实习基地的不稳定,类型单一。当前缺乏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实习基地类型单一成为制约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习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的高师院校虽然也建立了一些实习基地,但对众多实习生来说,稳定的实习基地相对太少了。很多幼儿园怕影响正常教育教学活动,加上对幼儿安全的考虑,不太愿意接收实习。为了缓解实习基地紧张的局面,一些院校的采取让实习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进行自主实习。这样就会遇到如下问题,学生所选的幼儿园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学生就无法达到幼儿教育实习的目标,实习基地过于分散,使实习管理和检查难以保证。另外,我国目前大部分学前专业的实习基地也仅限于幼儿园,并没有像张雪门一样为实习生建立了多种类型的实习基地,如小学、婴儿保教所等,有意去扩充幼师生的知识面。3.实习时间短而集中,缺乏连续性。“我国现行的高师教育大纲规定,包括1周的教育见习在内,本科教育实习时间是6周,专科是4周。”[5]224虽然有一些院延长了教育实习的时间,但目前我国大多数高师院校学前专业实习时间为8-10周左右,有些院校没有见习、仅8周实习,有些院校是2周见习、8周实习。实习生要在短时间了解大、中、小班幼儿情况,熟悉各个领域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保育工作、管理工作等,往往是实习生小班情况还不太了解,就进入中班、大班,犹如在走过场,而且幼儿园好多方面还没机会尝试到,教育实习就结束了。与张雪门的实习时间相比,大多数师范院校学前专业实习时间显得很短。另外与张雪门的连续分散的、贯穿全程的教育实习时间相比,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实习时间安排过于集中,大多本科院校把教育实习安排在大四的第一学期,师范专科安排在最后一学期,而且多数院校没有参观、见习,只是一次集中实习。4.实习指导教师水平不高。除了实习基地与实习时间,实习导师的水平也是影响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习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很多师范院校,在选派实习指导老师时,都比较重视专业学术水平而忽视指导经验。随着近几年地方高校相继开设学前教育专业,以及本专业逐年扩招,实习生逐渐增多,使得一些刚工作不久的新青年教师也要担起教育实习指导的任务。这些新青年教师具备丰富的幼教理论,但是缺乏幼儿园保教、管理等方面的经验。所以他们在对幼师生实习进行指导时,就难以保证实习的成效。高师院校的指导教师在对实习生进行指导时,大多只是负责听实习生校内试讲和把实习生送到实习基地,并没有像张雪门教育实习中的导师那样进行全程指导,并会根据不同的实习阶段采用不同的方法。另外,多数院校学前专业的实习指导教师是由高师院校的指导教师和幼儿园教师两部分构成,而张雪门则强调应该由广泛的人来担任实习导师。
张雪门实习理论对高师学前专业教育实习的启示
1.丰富实习形式、扩充实习内容。由于近年来学前教育的新发展及学前教育就业市场的不断变化,教育实习应适当增加一些新的内容,如幼儿心理现象与行为的观察、亲子活动的设计、幼儿园双语教学的探索、特殊教育的尝试等。作为幼儿教师不仅要了解幼儿园保教内容,还应了解婴幼儿保教、小学低年级教育内容,因此,见实习的内容也应做适当的拓展。同时还应丰富教育实习的形式,将参观、见习、模拟实习、顶岗实习等贯穿到幼师生的全程培养中。2.建立稳定、多样的实习基地。为了不断提高实习质量,高师院校应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加强与实习基地的密切合作。在选择基地时,一方面应选取当地办学质量好、规范大、交通方便、师资优良的幼儿园、婴幼儿托幼机构、小学等作为学前专业的紧密合作型实践基地,来满足学前专业实习生的参观、见习、调研及各专业课程实践环节需求,其中幼儿园也要承担部分学前实习生的毕业实习工作。另一方面还应选取生源所在地办学实力较强的幼儿园作为学前实习生的毕业实习基地。因为部分学生想通过原籍举行的教师招考考试,获取国家正式的幼儿教师编制,这样把毕业实习放在原籍有利于学生了解地方幼儿园对人才的需求,为学生就业提供便利。在与实习基地进行合作时,高师院校应动员教师定期参加实习基地的教研活动,派优秀的年轻教师到实习基地挂职锻炼,或聘请一线名师来高师院校担任一些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同时高师院校还要为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提供平台。3.延长实习时间,实施全程教育实习。从张雪门对教育实习时间的安排可以看出,幼师生实习时间远远比目前大多数高师院校的充裕,且安排方式多样,把教育实习的时间分割为若干部分连续地分散在幼师生三年的学习过程之中。短而集中的实习时间安排不仅不利于实习生全面了解幼儿园教育教学情况,还不利于强化和巩固已掌握的知识技能。这就要求我们改变集中的实习方式,延长教育实习时间,把教育实习纳入培养幼师生的全过程之中,实施全程教育实习。在大一、大二时,每周均安排半天或一天的时间由指定教师带队到幼儿园参观、见习。在三年级上半期,可以进行专题研讨,对幼儿园使用的各种教材、教学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并让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深入幼儿园、婴幼儿托幼机构、小学等机构走访、调查,返校后提交访谈记录和教育调研报告。在三年级下半学期,在学前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为学生开设幼儿园各领域教学法课,并利用幼儿微格实验室进行模拟教学。在四年级上半学期,安排学生进行为期8周的集中实习。前2周让学生在校内实习,每组学生在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2次说课、2次讲课,并撰写4份幼儿教学活动教案。后6周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以“影子教师”的方式进行实习,每位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跟随一位优秀幼儿教师,系统地参与并学习各领域教学、教研活动。四年级下半学期,让学生自主选择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在顶岗实习中学生独当地开展教学,进一步提高专业实践能力。4.精心选取实习指导教师,保证实习质量。实习指导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对实习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学前专业教育实习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所以实习指导教师的选取非常重要。高师院校中称职、优秀实习指导教师,不仅要非常了解当前幼儿园的保教工作和一日生活常规,还要熟悉相关的幼教理论以及未来幼教发展的方向。实习基地合格的指导教师,应具备高尚的职业的道德,丰富的保教、管理和教研等经验。对于实习指导经验欠缺的青年教师,我们应让有实习指导经验、业务素质较强的优秀实习指导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实习指导业务培训。高师院校还应经常派一些青年教师到实习基地挂职锻炼,协助幼儿园开展工作,让其了解幼儿园保教及管理工作,使自身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身的实习指导水平。另外,在进行各领域教法活动、各类游戏活动组织时,高师院校还可以邀请一线名师来做指导。只有由于实习指导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得到加强,才能有效地促进学前专业教育实习质量的提高。
一、学前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
1.职业情感
职业情感是促进教师能力开发的催化剂,它在教师职业技能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会使教师在工作中充满使命感。同时,教师会自觉地认识到自己对社会发展肩负的重大责任,因此,他们在工作过程中会将幼儿的健康发展作为自己的职责。为了能给幼儿成长构建良好的精神环境,教育工作者还应该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为幼儿树立榜样。
2.专业知识
幼儿园教师专业知识包括幼儿发展知识;幼儿保育教育知识;通识性知识。这些知识是教师们应该具备的,它们在学前教育中是不可代替的。因为学前教育职业所面临的对象主要是幼儿,要想实现好的学前教育就必须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在了解幼儿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等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最新的知识理论动态,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对幼儿教学的基本原理有一个充分的了解。
3.职业技能
职业技能是各个行业中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学前教育也不例外,拥有学前教育职业技能是学前工作者最基本的职业素质。职业技能包括很多,大致包括以下方面:(1)组织安排职业技能;(2)与幼儿沟通与合作的职业技能;(3)实施教育活动的职业技能;(4)鼓励和评价幼儿的职业技能。
二、高校学前教育培养现状
如今,众多院校都不遗余力地改变着我国高素质学前教师缺少的局面,他们都明确地指出培养职业能力的重要性,并明确指出用人单位对职业能力的急切渴望。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每一个行业都有了新的要求与标准。学前教师也不例外,现在学前教育专业化发展水平极高,面对新的发展趋势,我国目前高校学前教育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1.对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准确性
有一些高校对学前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不现实的,例如“专家型幼儿园教师”“研究型幼儿教师”,个别学校忽视了幼儿教师的使命,其实幼儿教师的工作就是教育好幼儿。
2.课程体系的不足
在课程安排上来分析的话,国家并没有制订针对本科院校的课程标准,许多严重的弊端不断出现,其中学术理论和实践能力等重要的职业能力受到严重影响。
3.缺乏专业性活动
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因此,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的进步是很有必要的,专业性活动会对学生在专业方面起引导作用。回头看看我们目前的学前教育专业活动,不论是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缺少专业特色。如今很多高校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有诗歌朗诵、健美操等,这些活动与学前教育专业很少有关联。校园活动的缺乏,使得很多学生丢失了很多实践操作的机会。
三、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构建
1.职业能力的培养作为课程建设的目标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培养人才出现的众多问题,所以课程构建也以此为出发点。所以应该尽快改变以往脱离实践的教育方法。加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增加教学实践的内容,注重每一个环节的教学方式。我们应该摒弃以前在课堂中对老师“言听计从”的教学模式,多让学生之间进行学术性的交流和探讨。在学校应该尽可能多地开展与学前教育有关的文化活动,让学生真正地投入实践活动中。另外,我们还应推进教师教育与终生学习的变革,只有这样才能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找到正确的道路。
2.丰富学前教育专业技能的内容
改善学前教育的职业技能不单单包括学校现有的教学课程,还应该从整个教育体系课程入手,使教学富有内涵。研究表明,幼教的工作充满专业性能,与其他专业的专业性能有所不同。教师工作开始于幼儿园,这些孩子们刚开始的教育尤为重要,所以教师应该具备综合素质。现在幼儿教师应该具备的技能很多,大概可分三个方面:教师应该会弹琴、唱歌、绘画、讲故事、跳舞、护理幼儿等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其次是会引导学生、讲述讲解、衔接过渡、总结评价等素质;最后幼儿教师应该有组织管理、教学分析、技能评价的基本职能。这三方面的基本职业技能是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的,它们彰显了学前教育工作者的职能特点。
3.构建学生评价体系
加快学前教育的进度,可以针对学前教育内容与培养能力进行综合考核。以往对通识类知识的考核主要以笔试进行,这种考核仍然可以进行,但同时我们应该增加对教学的考核。比如以舞蹈为例,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增加舞蹈表演活动,然后对舞蹈活动进行考核,并且进行最终评估。成绩合格者则通过,无法合格者学校需要对其进行再测试。最终以成绩合格的学生通过,成绩不合格的给予更多的机会。从而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4.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
在学习专业知识时,课堂教学是主要的形式,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可以从教师那里获得丰富的专业知识,为以后的工作奠定理论基础。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经验,能够教授学生书本以外的知识。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也要形成体系,能够满足以后学生工作的需要,例如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等都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将学生作为主体,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目标,创新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多采用情景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儿童的生活和思想具有很好的了解,这样对于理解所学知识具有很大帮助。
5.模拟教学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要进行模拟训练,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在训练中,让学生完成训练任务,进行幼儿教师的工作模拟演示。模拟演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在演示过程中,能够加深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幼儿教育的先进理念,可以为以后的实际工作积累经验。同时,在演示过程中能够发现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指出这些问题,并给学生一些建议,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在模拟演示中得到提高。进行模拟演示要求学校具有专业的场地和实验室,例如,模拟幼儿园、蒙台梭利教室、感觉统合训练室、奥尔夫音乐教室、舞蹈教室、画室、手工教室、早教室、亲子活动室、科学发现室、实践操作室,乐高活动室、亿童游戏活动室等等。
6.加强实践实训
将现场见习和课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能够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专业理念;短期实习,能够将知识和实践联系起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将顶岗实习和就业有机结合起来,能够展现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高就业质量。这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贯彻落实学前教育职业性的重要途径。
首先,现场见习。学校可以规定每学期现场见习一周,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具体的主题活动,比如,布置会场或者幼儿卫生保健等,促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学前教育,提高学生对幼儿教师的感性认识,从而为自己制订明确的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
其次,实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寒假、暑假以及实践活动周等课外时间,安排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到学校附近的幼儿园进行短期实习,了解幼儿的生理健康、心理素质以及言语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发展特征,运用所学知识辅导幼儿的学习和生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实践活动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制定学习目标。短期实习具体有以下两种形式:
(1)实践活动周。第二学年,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以及实践教学的具体要求,安排各个班级的学生轮流到幼儿园实习一周,将其作为实践活动周。学校需要为每组学生联系好一所幼儿园,学生应该完成实习任务。同时,学校需要指定专职实习教师与幼儿园指导教师,向学生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训手册》,制定具体的实训规则,明确实训的内容和任务。通过小组的谈论与合作,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认同感。
(2)寒、暑期短期实践。学校需要制订学生寒、暑假短期实践活动实习计划,编制学生《寒、暑期实践活动手册》。另外,学校应该召开学生寒、暑期短期实习专题会议,向学生讲述具体的实践活动计划,促使学生能够明白实践实习的任务、目标和意义,了解短期实习的具体操作流程以及如何评价等,促使实践活动尽可能具体化、规范化、可操作化。实习指导教学需要对学生的实习目标进行指导,制订有效措施解决学生实习作业内容贫乏、空洞,缺乏实践过程体验的问题,通过实践体验来观察报告、调研报告或者实践体会、感悟与建议的形式完成实践活动报告或者小论文。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具备能力;培养
幼儿园教师是学前教育的主要推动者,幼儿园教师要想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因此,在把学前教育师范生培养成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幼儿园教师究竟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呢?又如何培养学前教育师范生的这些能力呢?
一、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需要具备的教育教学能力
师范院校培养的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毕业后应该到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从事相应工作,从事向儿童传授知识和技能、发展儿童的智力和体力、使儿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等工作目标,最终向小学输送合格的新生。幼儿园教师要完成或达到上述目标就需要具备多方面的复合能力结构。综述有关研究发现,学者们提出师幼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肢体表达能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等应该是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的业务能力。因此,要把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成能够完成相应教学任务的幼儿园教师,就应该从上述能力着手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专业能力培养。
(一)师幼沟通能力
师幼沟通能力是幼儿园教师的一项专业能力,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需要具有师幼沟通能力。然而对于师幼沟通能力究竟指的是什么目前没有一致性的看法。陈静(2015)提出师幼沟通能力的构成是该领域一项积极的探索。该研究收集幼儿园在岗教师对幼儿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因素的观点进行总结,并归纳为三大综合领域和七个具体方面。三大综合领域分别为核心能力领域、基础能力领域以及辅助能力领域。七个具体方面分别为教师基本素养、自我学习能力、教师学以致用能力、表达能力、职业道德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含与幼儿的沟通能力)和常识能力。
(二)语言表达能力和肢体表达能力
幼儿教师面向幼儿的教学是通过言语表达过程和肢体表达过程实现的。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达到准确性、规范性和艺术性的标准。对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要多管齐下,要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以及学生的“自我练习与锻炼”完成目标。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肢体表达能力指的是通过美术绘画能力、钢琴演奏和舞蹈表演等能力。
(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现代社会对于互联网和多媒体已经非常普遍,它已经贯穿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同样也对教学产生重要影响。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要善于借助于互联网和多媒体来进行教学活动。例如使用多媒体呈现图片、音频、视频等,也可以把信息技术运用于活动组织中,例如在幼儿游戏中就可以应用信息技术,可以起到丰富游戏的内容和内涵、渲染游戏的情境和气氛、强化游戏的教学效果。
(四)心理调节能力
未淼挠锥园教师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有来自单位的、家庭的、社会的等多方面压力,处理着儿童、儿童家长、学校管理人员、社会各类群体等之间的关系,要在如此重压之下高校开展工作、健康地生活就需要良好的心理素养,例如职业道德素养方面、文化知识素养方面、能力素养方面、人格品质素养方面、心理健康素养方面等。心理调节能力能力也包括反思能力。反思能力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主要能力,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为了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反思能力可以通过在培养方案中贯彻反思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反思能力、在教学方案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以及通过教师示范激发学生的反思能力等途径入手。
二、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策略
(一)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理论教学
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理论教学包括专业知识的教学和教育教学理论的教学。专业知识的教学要通过教师的课程教学过程以让学生快速掌握专业知识,也是教师多年积淀的教学经验的传承过程;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相互讨论与交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包括与教师的交流,真正体现师生间的“教学相长”;最后是学生的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自主学习。课前的预习使学生对内容有了概况的了解,能让学生更好的接受教师的教学。课后的自主学习是学生巩固新知识以及对知识的反思、创新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意识。教育教学理论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掌握教学过程的辅助方面。例如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技术学、普通话、钢笔字和粉笔字、中教法课程等。
(二)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实践教学
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能够走上讲台开展工作,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就必须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加强自身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加强逻辑思维训练,这样就可以使课程教学更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最后要让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不断进行训练和实习。专业实习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这样目的是为了做好当好幼儿教师的准备。当前国家遍地生花的顶岗实习项目就为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实践能力提升起到重要作用。顶岗实习项目对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都有积极的影响。
(三)有效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心理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