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智慧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校园智慧管理相关概念梳理
1.智慧
智慧从狭义上来讲,就是高等生物所具有的某种基于神经器官的一种高级综合能力,它包括感知、知识、联想、记忆、分析、判断、情感、中庸等方面。智慧从广义上来讲,就是人们对于事物能够迅速、灵活正确理解和解决的能力。这就是为何有的人知识丰富、智慧不足,难有大用;而有的人知识不多,但却无所不能,成为奇才。由此可见,智慧就是一种综合能力。
2.管理
管理从字面上讲就是“管”的领域,“管”字带有规范的意思,带有以一定方式进行约束的意思,也有做出某种安排的意思。管理涉及到人、才、物、时间、信息等的管理。管理是有依据的、有思想、有原则的,同时管理是有秩序的。
3.校园管理
校园管理很明显是管理学一个下位概念。具体到学校就是针对管什么,如何管,何时管一类问题给出具体回答。比如,像工厂、企业等单位一样,学校当然也要管人,具体说就是师生员工。但对于“如何管”的问题的回答与一般管理会有很大的差别,因为学校的“产品”是人,而且“产品”参与“生产”和管理过程。所以,校园管理可能更多要顾及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内容。
二、对校园智慧管理的看法
1.校园智慧管理应该以规范管理为基础
前面提到,管理涉及到人、财、物、时间和信息等的管理;管理是有依据的、有原则的、有秩序的。因此,由办公室、总务处、教务处、学生处、科研处、年级部组成的一个上规模的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更应该规范管理。人们常说:“管理就是引领,管理就是服务,管理就是沟通与协调”。要规范管理,作为学校的各个部门就要有引领意识、服务意识和沟通、协调意识。比如,年级部不仅要有3年的整体目标引领,还要有每一阶段的目标引领和教育教学要求引领;要培养和管理好一批用心、踏实、能干的班主任队伍;要发挥好教学经验丰富、善于沟通的备课组长引领作用;要鼓励年青教师积极参与年级各个工作小组的工作,要想办法调动年级全体教师(近百人)的工作积极性;要及时掌握每天各教学环节(包括早读、上课、大课间、眼操、自习、校本课程、晚自习、晚就寝等等)的动态,发现问题并及时想办法解决;要坚决执行学校各个职能部门分配的各项任务,并协助完成相关工作;要及时处理学生、家长和老师反映的突出问题等。而作为学校的其它管理职能部门不仅要目标引领,要有沟通、协调意识和服务意识,更要有全局意识。职能部门不仅仅要做好本部门内的常规工作(如以教务处为例,其常规工作包括校历、课程表的编制、大型考试的组织、评教、教学评估、学籍管理、和教材、教辅、教学辅助设备等的订购等),更要承担起整个教学管理的责任,做好学校领导的助手,做好年级部工作的后盾,发挥视导职能,督促检查相关工作,协调指导三个年级部门日常的运作。
2.校园管理怎样才会更有智慧
校园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选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发挥学校中人、财、物、时间、信息等的作用,以达到教育目的的过程。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师资水平,学生来源和素质相对地讲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常量,但管理却是一个变量。智慧管理,教育教学质量会明显提高,反之,管理跟不上形势,教育教学质量会停滞甚至下降。这就要求学校的管理者们必须实行智慧管理,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发挥各种资源的作用,向管理要质量。
3.要使校园管理科学化,要有智慧,并用管理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首先,需要实行层次管理。特别是对于规模大、班级多、中层机构多的学校更是如此。校园的管理包括校级管理、中层管理和基层管理。在这个庞大的系统中,客观存在着从属和等级关系。作为管理者,我们应该明确在管理中的从属和等级关系。高层的问题由高层来解决,中层的问题由中层来解决,基层的问题由基层来解决,一点也不能混淆。只有这样,学校这个系统的功能才能达到最优化。根据系统论中的层次原则,管理者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根据确定的系统目标,向下一层次发出指令信息,并检查考核指令信息的执行结果;二是解决下一层次各个系统之间的横向不协调问题,以达到系统的动态平衡。至于下一层次系统怎样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那是下层次管理者自己的事情,应该由他们发挥自己的才干去做。上一层次的管理者一般不予干涉,只需要最后考核就行了。也就是说,上一层次只管下一层次,下一层次只对它的上一层次负责。管理者做管理者的事,让各层次做各层次的事。
其次,校园管理应该具有前瞻性、选择性、高效性、可持续性和文化性等。一方面,我们的管理队伍应该是“先遣队”而不应是“救火队”。比如,为了迎接2020年新一轮高考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施行,我们现在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就应该具有前瞻性,在师资配备、教学安排方面应该具备长远战略眼光,在高一、高二、高三3个年级部的运作方面要提前有所规划。这样,我们的教学工作就不至于处于被动地位。另一方面,在对重大问题科学决策时,我们需要有不同的备选方案做支撑,这样做的决定才可能更科学。在常规管理中,为了减少重复性、机械性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为管理服务。比如,我们学校现在的成绩管理系统、门禁系统、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等,由于采用了先进信息管理技术,大大减轻了老师们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学校要不断向前发展,我们的管理必须具有可持续性。为此,我们的管理不应因人而异,而是需加强制度建设,让制度去管理。我们的管理应充分调动各层次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给他们提供不断发展的空间,让他们有成就感。最后,我们的管理还应具有文化性。我们倡导什么,反对什么,应该旗帜鲜明。如果在物质层面去激励大家有难度,我们就应毫不吝啬地从精神层面,从职业发展层面去保护大家的工作热情,毕竟,智慧是一种综合能力,有情感因素在里面。
总之,智慧就是一种综合能力;管理是有依据的,有思想、有原则的,同时管理是有秩序的。由于校园管理与一般管理相比有其特殊性,它可能更多要顾及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内容。校园管理若要有智慧,应该以规范管理为基础,同时校园管理应该实行层次管理,让管理者做管理者的事,各层次做各层次的事。同时,做事时要有前瞻性、选择性、高效性、可持续性和文化性等。这样,学校的各项工作开展就一定会井井有条,校园的管理水平就会不断向前推进,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就会保持稳定并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楚廷.学校管理学[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关键词] 智慧供水服务;管理智能化;服务链;工作流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3. 011
[中图分类号] TP315;G9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3- 0018- 04
1 引 言
供水行业信息化从一开始简单的部署单个管理信息系统,到数字供水的实施,再进步到现在的智慧供水服务,其实都可以算作是供水管理信息化的实施。每一步的创新,都伴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业务的复杂化、便捷化需求。智慧供水服务是在当今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快速发展及应用到社会各方面的前提下提出的,要求应用信息技术实现越来越多的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实施,减少误差,实现信息的实时监控与传递,便于决策,实现信息的收集与反馈更加快速,提高解决各种问题的效率。因此,可以说智慧供水服务管理是供水管理信息化在当今大环境下的一个必然体现。
智慧供水服务是城市公共服务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依赖于智慧城市而存在的。智慧城市就是在城市的各个方面利用新的IT技术,在物体中嵌入传感器,把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与装有传感器的各种设备链接起来,形成物联网,再使用高性能计算机和云计算等技术整合海量数据,进行复杂的分析,最终实现智慧的决策和行动[1]。总的来说,智慧城市是在利用物联网、云计算、无线通信、传感网等技术的基础上,实现全面物联,实时感知与通信,利用云计算技术进行大数据收集与分析,整合城市信息化中的各个系统,并利用IT技术进行智能处理的城市信息化的一个新领域。
智慧供水服务管理是智慧城市的一个分支,所用到的信息技术与智慧城市并无差别,但对于具体的行业,所实施的方案肯定会有所不同,本文将智慧供水服务管理的范围扩展到整个供水服务链,这个服务链要与智慧城市所要实现的目标全面物联。
2 智慧供水服务管理智能化
2.1 管理智能化概述
管理智能化是智慧供水服务管理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全面物联,实时感知与通信,利用云计算技术进行大数据收集与分析之后,利用所得数据与计算结果,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智能处理的管理手段。进行处理的设备可以是计算机软件,也可以是装有计算机软件的一些硬件设备。
管理智能化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业务流程的执行过程中减少人工参与的比例,增加计算机系统参与过程的比例。减少人工参与也就相应地降低了人为操作出现的错误。智能设备的计算效率也会提高业务流程的执行速度,就调度与分配过程来说,若单纯地由人工执行,当面对一大堆数据时,不可能快速做出调度与分配决策,所以,以往的做法往往是根据一年或一季度的预测数据做出调度与分配决策,那么就会造成调度与分配与实际情况不符合。若由智能设备参与执行,首先,收集到的数据量远远大于人工收集数据量,在这种大数据环境下,快速通过智能设备与中心系统进行计算与分析,然后将结果反馈给管理人员,那么管理人员就可以根据实时监测的数据与分析结果实时做出调度与分配决策,提高供水服务水平。
智能化处理事件的过程可以分为两种,分别为非人工处理与人工参与处理。
(1)非人工处理。所有的业务流程都由智能体处理完成,例如抄表和收费的工作,在装有智能水表的家庭中,抄表和收费过程将不再由人工参与完成,每个月到了缴纳水费的时间,智能水表就会发送信息给银行、供水公司、用户。银行根据水表发送的信息代扣水费。供水公司系统接收信息并记录信息,检查水费缴纳情况。用户则接收水费信息。
(2)人工参与处理。业务流程由智能体与人工共同参与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是事件触发参与的智能体做出一定的反应,并将结果反馈给人工管理者,人工管理者根据这些处理结果,可以很轻松和准确地进行判断,进而得出解决方案。例如分析与决策的工作,分析与决策的依据可主要来自各个智能体传送过来的数据以及通过系统处理的数据。
2.2 管理智能化的设备
智能化指使对象具备准确的感知与判断功能以及有效的执行功能。智能设备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关键内容:自我检测和自我诊断[2]。在此基础上,智能设备还应该具有传感与通信功能、数据处理功能、自我控制功能。对于自我诊断功能这一核心内容,主要在于模仿人工操作过程中的思维过程。
管理智能化主要是依靠物联网、无线通信网络、云计算等技术而实现的,因此所依赖的设备也离不开实现上述技术的设备,主要是传感器、无线通信设备以及各种不同逻辑处理功能(内嵌软件实现的功能)的结合,在此将这种结合产物与供水流程再次结合称为智能供水服务设备。在供水服务中,智能水表也是一个重要的智能供水服务设备。
对于智能供水服务设备,核心的物理载体就是各种传感器,在传感器的基础上,添加通信网络和逻辑处理功能,构成智能化网络。传感器是将感受到的物理信号如热量、压力等信号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如电流等信号的装置,主要完成两个方面的功能:自动检测和自动转换[3]。对于通信网络功能而言,主要依赖于无线网络,因此无线传感网络的成熟与否决定了供水服务与管理中的物联网是否可以有效实施。而目前国内外关于无线传感网络的研究相对来说也到达了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传感器网络综合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能够通过各类集成化的传感器以协作方式实时检测、感知和采集各种环境的数据信息,通过嵌入式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并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将所处理的信息传送到终端系统,从而真正实现“无处不在的计算”[4]。
此处的智能供水服务设备其实只能完成检测、简单的数据处理与判断、通信功能,要完成更复杂的业务逻辑处理离不开多Agent集成系统,处理的过程为智能设备将采集数据并做出判断,将结果反馈到中心系统中,各Agent借助专家系统进行业务逻辑的处理。其中专家系统知识库中各种状态的数据依赖此处的智能设备进行收集,以此实现实时监测供水服务的状态,并以各种状态信息作为决策依据。
对于智能供水服务设备,有两个关键点要突破:从微观上来看,单个智能设备的逻辑处理功能在技术上要能满足需求;从宏观上来看,智能化网络的建设要普及,主要涉及无线网络、智能传感器的普及。
2.3 管理智能化的信息收集
管理智能化信息收集的流程主要在于信息发送与接收的自动化以及对接收到的信息的判断与处理,因此,能否顺利实施主要在于设备内软件的逻辑处理功能模仿人的思维的程度。在智慧供水服务管理中,信息主要来自于分布各个地点的传感器的监控信息、智能水表检测信息、用户反馈信息。
对于监控信息,在供水服务中主要来自于水源与供水管网的监控。
2.3.1 水源监控
当在水源分布的传感器接收水源水量信息之后,通过与标准值比较判断,得出可用水量的数量,发送给有关部门,以此作为供水公司用水调度量的依据(如图1所示)。
2.3.4 智能水表检测
对于智能水表检测信息,除了用来记录用水量和缴费信息外,还可以通过与以往用水量比较,判断用户用水量是否异常,当出现异常时,可以通知用户节约用水或检测屋内用水设施是否有损坏(如图4所示)。
3.4 供水调度与分配流程
供水调度与分配流程包括水源监控信息传递流程与管网等设备检测信息传递流程,信息的收集离不开各种传感器的作用,发送到系统中的各种水量信息,通过数据处理中心和分析与决策系统的处理,将分析过程与结果反馈给对应的管理人员,做到在时间与数量上随时适应用户需求的水量调度(如图9所示)。
4 智慧供水服务管理系统总体架构
智慧供水服务管理系统的总体架构是通过无线传感网络以及智能供水设备的实施,对供水服务链中相关业务流程的实施,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将链中各节点系统集成在一个中心系统上的架构。
这个架构总共分为4层,分别是感知层、通信网络层、云计算层与用户层。每一层分别完成不同的功能,最终可以达到智慧解决问题的状态。
感知层主要是分布在供水服务链的物理环境如水源、管网等中的智能传感设备感知物理环境的状态信息并进行初步的数据处理与判断,再通过各种网关将处理后的信息发送到通信网络层。
通信网络层是覆盖整个供水服务的一个广域网,可以由互联网、WiFi(无线通信网络)、移动通信网络、水务专网等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组成,通信网络层除了起到数据通信的功能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起到路由的功能,做到不同的数据发送到中心系统中不同的服务及应用接口中,以便服务应用能够正确快速实现。
云计算层是以云计算中心为平台,将中心系统以及数据库群部署到云计算中心,通过服务以及应用接口连接感知层与用户层。云计算层是整个供水服务过程中的计算中心,所有业务流程在中心系统的自动化实施都在云计算层实现,因此云计算中心的计算能力的强弱与可用空间的大小直接决定了中心系统的运行效率。
用户层主要是供水服务链上的各个环节参与者,包括水务管理部门、供水公司、终端用户。由于将所有应用都部署到云计算中心,所以用户层若没有计算要求,可以将客户端机器配置为没有任何计算能力的瘦客户端机器,除了初期部署的成本外,瘦客户端几乎不需要任何维修与升级的成本,将大大减少供水服务的成本。在此构建了一个简要的框架图,如图10所示。
供水服务是水资源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水资源管理还包括排水服务、引水服务、防洪抗旱服务、水污染治理服务等。但这些服务执行的关键点都在于水资源及设备的状态监测、预测以及调度,在这一方面与供水服务很相近,甚至智慧供水服务管理中的有些数据可以在别的服务中使用,如水源水量的状态监测可以用于防洪抗旱服务等。
因此可以在智慧供水服务管理架构的基础上做扩展,在云计算层中部署其他多个不同的系统,利用提供服务的思想,为接入到云端的用户提供各种服务。
5 结 语
目前,各种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无线传感网、物联网、云计算、虚拟现实、智能设备等新一代的IT技术实现了从物理环境采集数据及智能化处理,更通过多Agent与SOA-ESB框架整合整条供水服务链上的多个系统,在此基础上利用供水服务链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方式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处理,通过物联网与云计算等多层架构,最终可以实现智慧的供水服务与管理。
智慧供水服务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部分,与智慧城市其他各个方面的建设方案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所以本文的内容对制定智慧城市的实施策略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1]杨再高.智慧城市发展策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32(7):20-24.
[2]石延辉,李澍森,左文霞,等.智能设备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J].电气开关,2010,48(4):11-14.
[3]苏艳阳,李锐,陈宇,等.传感技术综述[J].数字通信,2009,36(4):20-26.
[4]魏佳杰,郭晓金,李建寰.无线传感网发展综述[J].信息技术,2009(6):175-178.
[5]刘强,崔莉,陈海明.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应用[J].计算机科学,2010,37(6):1-4.
[6]汪芳,张云勇,房秉毅,等.物联网、云计算构建智慧城市信息系统[J].移动通信,2011,35(15):49-53.
关键词:智慧;管理;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27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9-0273-02
学校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新时期学校管理的实践者,就得掌握管理的艺术,实行智慧管理。对此,我们从制度化、人性化和创新化几方面进行了尝试,通过尝试充分调动了学校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达到了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
一 学校管理制度化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新的世纪,历史赋予教育的责任越来越重。学校管理工作要达到最佳目标,就必须实行智慧的学校管理,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章制度其中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帮助克服人的惰性,使人勤奋地工作,从而使一个单位的动作更为高效。 加强学校制度化建设,规范学校管理刻不容缓的形势下,我们采取如下做法:
1.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在工作中,我们首先完善学校各项制度,向管理要质量,让管理出效益。一年来,我们先后制定、修订了一些规章制度,如:《洮南市第三小学规范办学章程》。《章程》中有一整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它是学校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主要有《第三小学管理制度》、《学校常规管理规定》、《安全教育管理规定》、《财务管理规定》、《考勤制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教师备课制度》、《教师上课制度》、《教师听课制度》、《教研活动要求》、《教师工作量化考核细则》《学籍管理制度》《控辍保学规章制度》等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了制度,学校工作就有“法”可依了。
2.严格执行、公平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在实施中,我们首先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再好的制度,得不到贯彻执行,就等于一纸空文。执行落实有偏差,只会适得其反。所以,执行、落实学校制度既要“严格”,又要“谨慎”,做到一视同仁,力求公正、公平。学校教职工及相关人员都平等地享有学校规章制度所赋予的权利,同时学校也平等地履行规章制度规定的义务。就拿考勤制度来说吧,教师请假每节课扣课节费五元,领导及教辅人员没有课节费按教师平均课节计算,每天三课时扣费,完全按规定执行,领导请假无一例外的记时扣钱,就连校长也包括在内。统一考评办法,全体员工在同一起跑线上,按同一内容,同一标准进行考评,学校管理真正实现了制度化。 学校的各项工作就能按规律有序地运转,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工作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校风。现在,我校已经实现从人管人到制度管人的跨越,学校各项工作正以规范化的思路快速健康发展。
当然,作为广大教职工都是学校的主人,都希望把学校建设得更好,为了维护学校整体利益,我们还需要培养我们自己的法律意识,养成自觉遵纪的好习惯。“管理”都离不开人,不管是管理的主体还是对象。管理者如果只是强调控制,忽视“人”的因素,将很难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现代的管理应当以“人”为中心, “以人为本”的精神是现代学校管理发展的又一必然趋势。
二 学校管理人性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学生变得越来越有“主见”,越来越有“个性”,“自我实现”的倾向正在迅速扩展,规章制度的管理只能解决“不可这样做”,而不能解决“如何做得更好”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学校管理中注重体现人性化。
1.以教师为本,尊重和依靠人
教师具有被管理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角色,以师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凸现其管理者的身份,体现出其成为学校的主人。新到学校,还没有到开教工大会的时候,作为管理者首先仔细读了以往教工大会的议案,在尽可能的情况下采纳教师的合理化建议,教师的建议被采纳,他们感受到人人都是管理者,每个人都参与到管理中去,同时也学会管理自己。这种被凸显的主人地位,激发了教师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意识,提高了教师的自我价值感,增强了工作效率,教师工作热情空前高涨。
2.以文化为基础 ,理解和开发人
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被“物化”的现象也日趋严重,人的主体价值被忽视了,人际的亲情、友好互助的平等合作精神被淡化了,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和个性的充分发展受到了制约。良好的文化可以改变这种现象。著名管理学家陈怡安教授把人本管理提炼为三句话:点亮人性的光辉;回归生命的价值;共创繁荣和幸福。具体地说,人性化管理就是要求管理者在充分尊重、信任的基础上,用爱和关怀去唤醒人性中的真、善、美,摒弃假、丑、恶,点亮人性的光辉,让每个人都体味到人生的价值。在学校的改革中我们考虑到全体教职员工的切身实际,考勤制度还实行计时累加的办法,尽量做到对不耽误工作的老师更有利,而对婚丧嫁娶这样的人生大事则采取记实不扣款的原则,让教师在欣喜悲伤之余得到一丝欣慰。关注教师的生活质量,给教师创设和谐的生活环境和心理环境,营造团结、和谐、进取的工作氛围,建立起宽松、有人情味的校园文化,让学校具有浓重的文化气息。这种人文精神,使教师的工作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对于增强学校内聚力、向心力和持久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 学校管理创新化
在企业与IT有关的支出中,IT系统的运维和管理历来占大头。根据Gartner、IDC等研究机构的调查结果,IT投资中用于IT系统的运维和管理的支出占到总额的70%,而真正用于业务创新的费用不到30%。尽管如此,IT系统仍然不能让人满意,主要表现在随着IT系统日益复杂,维护成本快速增加,同时应对需求变化时灵活性越来越差,系统宕机或者出现其他故障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针对IT服务管理面临的上述难题,IBM于2009年下半年提出了ISM(整合服务管理)的理念。在2010年年初举行的Pulse大会上,IBM又进一步明确了ISM的具体含义及其实现蓝图。4月21日,IBM将Pulse大会的内容也带到了中国,在北京启动了“IBM服务管理与你携手(Pulse Come To You)”中国巡展。
“所谓ISM就是通过可视化、可控化、自动化,实现企业IT设施、人员与流程的互联互通,进而达到业务与IT系统的全面融合,为企业建立融业务与IT为一体的动态架构,为数据中心自动化提供完善的软件平台。而其最终目的正是提高IT服务的能力、降低成本和管理风险。”IBM Tivoli服务可用性和性能管理软件全球开发副总裁John Kogel在当日的主题演讲中表示。
John Kogel说,ISM不仅与IBM此前提出的动态架构一脉相承,它还将是IBM“智慧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态基础设施智能地连接起业务与IT资产,数据中心成为“智慧地球”的大脑,它全面融合了各种技术和行业知识,而ISM就是针对性的具体解决方案。正因为此,ISM又有‘智慧地球’的操作系统之称,为‘智慧地球’的落地提供了坚实的平台。”
据悉,目前IBM已经推出了一系列面向行业、面向服务定制和执行以及面向数据中心的各种ISM解决方案,如面向建筑工程、航空航天、能源与公用事业、制造业的IBM Maximo实时资产定位系统等。
在本次大会上,IBM专家就着重介绍了基于ISM理念的“智慧的建筑”和“智慧的产品”解决方案: “智能的建筑”解决方案通过构建关键性的新型基础架构,实现建筑设施的高效运行,为高度智能化的建筑、城市、公用设施等的运营提供支撑; 而“智慧的产品”解决方案则为帮助那些进行嵌入式软件创新、研发智慧的产品提供支持。这些方案无一例外地通过整合IT系统与环境多方面的信息,自动地执行相关的工作,从而大大提升IT系统的决策水平,使得IT系统开始变得“聪明”了。
【摘 要】我坚信: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怀着一颗为学生无私奉献的心,带着对学生全部的爱走上讲台。在繁重的学业和压力面前,怎样用我的信仰点燃学生的希望之灯?怎样给农村高中学生一方挥洒个性的天空?怎样找到一个平台塑造他们的灵魂呢?
关键词 信仰;农村高中;爱的教育
某日,我在班上做了一个关于任课教师的民意调查。当问道:“我们班哪位老师比较严厉?”学生大多数填的是数学老师、班主任”……我心中一惊,他们的数学老师班主任不就是我吗?昔日的激情什么时候只剩下了职业倦怠,以致蒙蔽了我的眼、隔阂了我与学生之间的感情?
追梦人——原来的我
静静地,我重新反思审视自己的教学教育。脑海中,这十几年的工作历程像放电影般一一闪过:学生遇到困难挫折,我会想尽一切办法鼓励他们、鞭策他们,与他们共同进步;学生错误不断、屡教不改,我会用耐心、爱心、恒心将他感化,让他们化感动为力量……因为我心中始终有一个信仰——“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怀着一颗为学生无私奉献的心,带着对学生全部的爱走上讲台。”
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在片面追求高升学率的狂热中,“我”也失去了培育道德之花的耐心:当看到学生屡教不改时,也常常会有一股无名之火从心底冒出来,大发雷霆;我坚持“不以成绩论学生”,却又一次又一次地用高标准苛求他们的作业及优异的成绩……我的理想课堂什么时候定格在了“课堂知识灌输的高效率,练习重复的高正答率”上了?有时也许我们会为自己辩解,“不管你们理解还是不理解,我们都是为你们好!”可是静下心来想,自己真的是一切为了他们吗?我怎么啦?曾经那个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我到哪去了?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位用爱与智慧管理班级的好老师,很爱我的学生,很努力地工作,现在想来,我做的远远不够。
作为新时代的农村高中教师,在繁重的学业和压力面前,怎样给这群农村高中学生一方挥洒个性的天空?怎样找到一个平台塑造他们干净的灵魂呢?陶行知先生曾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除了传授学生知识,我们必须让我们的学生过得“有滋有味”、充满阳光,用我们的积极乐观为学生的人生道路点一盏明灯。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们
每个学生都有共同的心理需求,都希望老师多关注他一下。给与所有学生同样的爱,要做到这一点,是很有难度的。
曾经有一个中学的学生给《中国教育报》写了一封信。这封信的题目是《老师,请你骂我一下吧》。在纳闷中我读完了这位“欠骂”学生的信:老师总是把赞美的眼光和语言给所谓的优秀生,这是无可厚非的。就算是差生至少也能得到老师的几句骂,说明老师看到他们的存在,感觉有这么一个人。可是从来没有老师关注过我。因为我从来成绩中等,从来都是准时交作业,从来没有犯错误……老师,你骂我一句吧!你骂我一句,至少说明我在你的心里是存在的。
“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其实,作为老师,不仅要具有爱心,更重要的是要把自己的爱撒向班级的每一个角落,自觉放平心中的一把秤,使自己的关爱让全部同学都能感受到并唤起学生的共鸣,尽管有点难,但只要有心,一切皆有可能。“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花开的时候——为自己骄傲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的新教育理念,陶行知先生主张“知”与“行”的统一,主张“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从每天早上给自己一个笑脸,告诉自己要加油……时时处处,都是我们培养学生的舞台。耕耘好教室责任田,同样可以用行动演绎出德育的精彩!
德育在哪里?只要有心,处处可以绽放生命之花;契机在哪里?只要用心,天天都是铸炼学生才能之机!
感动中——我毅然前行
我,一个普通平凡的人民教师,或许没有惊人的成就,但我会一直坚守心的方向,用心关注学生每一天的进步,用心体验平凡幸福工作的点滴,坚定地站在三尺讲台上,即使不能创造奇迹,也终将有一天——桃李满天下。
调入海门中专我如预期一样地担心后面的数学教学了。开学第一课,孩子们期待我能带给他们数学学习的新意,也担忧巨大的差异而不能被老师接受。这样一份彼此的忐忑,在脑海里翻腾了多日,站在讲台上,我的眼睛,被台下五十几双明亮的眸子点亮了。我想起了我上高一的时候,曾经因为磁力线方向与指针问题,很不好意思地第三次问到了刘老师。记得他当时走到我的课桌边,看着我,轻轻叹了一口气,马上又微微一笑,弯下腰,就和颜悦色地开始仔细给我讲解起来。这情景,时隔几十年了,在我的脑海里依然清晰。就像朱自清在《背影》里写父亲翻过月台的情景。我告诉同学们,不要担心自己的基础薄弱,只要你敢于挑战自我,不懂就问,没有什么能难倒一颗顽强奋斗的心。当你只有一个目标,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相信自己!孩子们的笑脸融化了我的担忧,发自肺腑的掌声,让我心潮澎湃。更加坚定了我教书育人的信仰。无论在什么岗位,我都带给身边的人笑容和激情,教育生活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以什么为职业,就要以什么为生命的依托”。既然选择了,就坚守着,坚守心中的那份信仰,继续做一个有信仰、心怀感恩的教师吧!
参考文献
[1]董宝良.《陶行知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版
[2]张仁贤.《影响教师的100篇教育美文》,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