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考研复习计划

考研复习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考研复习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考研复习计划

考研复习计划范文第1篇

英语是一门重视基础的公共学科,而英语的根本立足点就是词汇。要想学好英语,首先就应该打牢英语词汇的基础,方能一砖一瓦建好英语的塔楼,在最后的考研英语中取得好的成绩。

寒假,作为2011年考研学子们迈出复习第一步的黄金时间,如何把握好这段时间有效科学的攻下英语的关键点——词汇呢?万学海文在此介绍五种方法,为大家提供系统详尽的考研寒假英语词汇复习方法。

1、有的放矢,抓重点

做事情要有重点。眉毛胡子一起抓,往往事倍功半。什么是有的放矢的抓重点来复习呢。当你拿起上一年的英语大纲后,以它为低级目标。用一天时间快速过滤掉你会的单词,剩下些自己曾有浅薄印象或是完全陌生的单词。这些所剩单词就是你下一步重点记识的重点。找到了自己薄弱环节后,集中精力重点攻克,做到有的放矢的完成学习目标。

2、短期计划,重实现

有了要攻克的目标词汇后,要有计划的进行记忆。建议制定几个小计划去完成。例如,将一天的复习计划分成上午、下午、晚上复习计划。上午背40个单词,下午背30个单词,晚上背20个单词(依个人能力确定单词数目)。第二天一早起来把头一天的单词浏览记忆一遍,加强记忆。第三天早晨把第一天和第二天的单词再加速的浏览记忆一下,以此类推。你的单词量将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越来越实。

3、不畏量大,重次数

不要担心自己制定的词汇记忆任务大,要对自己有信心。快速背,并不断重复记忆。将一轮记忆分成若干小轮,滚动记忆。这样做的好处,不但可以提高效率,也可较快的提高你的记忆力。记住,记忆超长的人是很少的,所以不要畏惧任务量大,更不要担心自己的能力与智商,每个人记忆的强度和结果都是在次数的升高中实现的。所以,如果你认为自己还没记住,那是因为你重复记忆的次数还远远不够。

4、看似无功,实有效

无论你的英语听力水平如何,你都要听英语。也许你认为这是无用功,其实不然。请把MP3好好的利用上。一方面你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英语阅读或歌曲进行下载,另一方面把所背单词尽量自己录进MP3,这样做的好处,不但走路的时候都可以听,练习了听力,最重要一点是帮你形成语感的同时也消化了单词。你信不信,一段时间后,如果你坚持这样做,你的英语进步程度一定会比不这样做的同学明显许多。

5、避免哑巴英语

很多人学英语许多年,可依旧只能达到哑巴英语的水平。为什么会这样?心理作用使很多人怯于张口去说。把英语说出口的好处想必不用详说。但是方法却要提一下。也许复习时间的紧张让你没有张嘴与其他人交流外语的机会,但是一定要去读。让自己听到自己的声音。你可以对着复读机“鹦鹉学舌,然后进行纠正,你也可以每天抽出一小段时间大放嗓门来读。你的英语口语和水平真的会在你的坚持与努力下提高,不信,你可以尝试一个月。

考研复习计划范文第2篇

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已经成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本文把近几年中考对实验探究试题综合为四个方面,将实验综合试题分类、提炼出相应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对实验内容进行复习,以提高得分率。

[关键词]

中考;化学;实验;科学探究;复习策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探究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科学探究的重要实践活动。科学探究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提高,因此,《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并将科学探究作为义务教育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模块,科学探究已经成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

在初中化学实验的教学中,无论是教师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分组实验,实验探究都是实验教学的重点。全国各省市中考试题及辽宁省各市的《考试说明》均以科学探究为考试重点,尤其是中考中实验探究题的分值所占比例较大,彰显了对科学探究的高度重视。近几年,全国各省市中考试题中化学实验探究题,都注重考查实验能力、探究能力,同时注重试题的探究性、开放性。其中,实验能力考查既包括基本实验技能,也包括对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每年的中考试题中,化学综合实验题的平均得分率较低,原因在于试题种类较多、知识点混杂、综合性强、复习难度大。如果能将实验综合试题分类、提炼出知识点和能力点,站在比较高的层面上进行复习,能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提高得分率。

如何在复习中提高对科学探究试题的应试能力?一是,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二是,研究教材,吃透教材;三是,理解实验原理,体现科学探究的过程。即应理顺知识、明确内容,进而理清考点、把握方法、提高成效。本文从中考试题中选取一定量的试题实例进行分析。

近几年的中考对实验探究试题的考查可分为这样几个部分:

一、基本实验操作

【例1】(2006北京)下列物质中,不能与水形成溶液的是( )

A.白糖 B.食盐 C.纯碱 D.植物油

【例2】(2011本溪)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例3】(2015本溪)请根据有关实验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理由是________。

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在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

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首先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测定酸性溶液的酸碱度时,预先润湿pH试纸,导致测得的结果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分析:这三道试题考查的是常见物质的溶解性及常用仪器的用途和基本操作,均为记忆性知识,影响试题得分率的主要因素是考生对知识的熟悉程度,其中【例3】中的(2)和(4)低于【例1】和【例2】中的(1)、(3),原因在于学习【例1】【例2】中的(1)、(3)大多同学都自己动手做过实验;(3)虽然做过实验的很少,但由于涉及到自身安全或教师的演示实验或播放的视频印象深刻,得分率较高,其他实验虽然教师讲解过,但不如做过的实验记忆深刻,因此,丢分较多。

应对策略:重视实验操作,抓好实验基础的复习。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此类试题以化学实验为载体,考查化学基础知识。因此,掌握基础知识,熟知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技能,是提高准确率的前提。复习时可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做一些让全体同学都参与的实验,让学生真实感受实验的过程,强化对实验知识的记忆,在“做中学”,而不能以“读文字”代替“做实验”。

二、演示实验与学生活动实验的观察、记录与分析

【例4】(2015铁岭)请根据相关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步骤为:溶解、______、蒸发、计算产率。在粗盐溶解的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

(2)如右图所示,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收集到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________;说明了水是由________两种元素组成,依据的是________。

【例5】(2011抚顺)请将下列实验操作可能导致的后果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B.量取一定体积的水 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1)如图A所示,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内未放少量的水或沙子,可能导致的后果是________。

(2)如图B所示,用量筒量取43ml的水,俯视读数,所量取水的实际体积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3ml。

(3)如图C所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所测得的氧气体积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分析:上述试题考查的是学生在探究活动和教师的演示实验中出现的相关问题,除考查了实验步骤外,考查了学生在具备了一定实验操作知识的情况下,分析问题的能力。

应对策略:对教材中的实验内容进行分析、整合。

让学生能够主动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进行思考、推理和联想,远比结论更重要。我们可以将平时教材中的这类实验尤其是错得较多的内容录制成视频播放,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回忆相应实验内容,让学生从中指出错误,从而进行自我校正的过程,提高辨识能力。

三、物质的制备

【例6】(2013兰州市)实验室常利用以下装置完成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请回答:

(1)指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以上________(从A―E中选择)装置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加以改正________。利用改正后的装置继续完成后面的实验。

(3)欲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若使用C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________。

(4)将CO2和CO的混合气体通过F装置(液体药品均足量),实验开始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广口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此时从导管c逸出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一段时间后,再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盐酸滴入广口瓶中,此时逸出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反应原理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欲收集该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

分析:气体制备是教师普遍重视、学生有兴趣学习的典型实验内容。其中,还涉及到气体检验、验满及仪器的选择、连接和实验操作步骤等的考查点。命题的中心是氧气、二氧化碳、氢气三大气体的制备,用来考查学生化学思维和科学态度。仔细分析近几年中考试题可看出,此类试题在分值以及考查形式上都比较稳定,考查的都是课标要求的重要知识点,要求学生能熟练应用所学化学知识。

应对策略:重视实验基本功以进行识记类知识的学习。

教师在复习时,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对知识归纳、掌握规律和方法,理清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如:多功能集气瓶在不同实验中的应用,试管在不同实验中的应用,或者在课堂上展示多种仪器让学生选择、组合、操作,等等,将这些知识进行分类、整合,既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增强其应变能力,为高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不能因为是复习内容,而把“做”化学实验变成老师“讲”实验、学生“听”实验和“背”实验的过程,那只能使复习过程枯燥无味。

四、物质的性质

【例7】(2014本溪)化学实验活动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实验探究酸和碱的性质。实验操作如下图所示。

(1)写出步骤三试管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应方程式________。

上述三个步骤的A试管中固体始终无明显减少,那么能说明A试管的水中溶有氢氧化钙的现象是________。

以上实验结束后,B试管中固体消失,溶液澄清并呈无色。

【提出问题】步骤三的溶液中,除指示剂外溶质的成分还有什么?

【猜想】猜想一:溶质为CaCl2、HCl;

猜想二:溶质为CaCl2、Ca(OH)2、HCl;

猜想三:溶质为________。

【小组讨论】同学们经过讨论得出了猜想________一定是错误的。

【实验探究】小红同学利用下面的实验验证了猜想一。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将步骤三B试管中溶液倒入盛有锌粒的试管中\&______\&猜想一正确\&]

【讨论交流】小红同学所做的实验结束后,试管中所得溶液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例8】(2015北京)众所周知,酚酞溶液遇NaOH溶液变红。但是,在分组实验中(如右图所示),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现象:有的溶液变红后褪色;有的出现白色浑浊物。

【提出问题】分组实验中,出现意想不到的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酚酞溶液由酚酞固体溶于酒精配制而成。

【猜想与假设】

Ⅰ.红色褪去,与NaOH溶液和空气中的CO2反应有关。

Ⅱ.红色褪去,与NaOH溶液的浓度有关。

Ⅲ.出现白色浑浊物,与酚酞溶液的浓度有关。

【进行实验】

【解释与结论】

(1)NaOH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实验1的现象表明,猜想与假设1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3)由实验2得出结论:出现“溶液变红后褪色”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4)实验3的操作步骤: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水,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5)依据现有实验,为了确保红色不变,若酚酞溶液浓度为0.5%,建议选用NaOH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

(6)有同学认为,仅通过实验3得出“猜想与假设Ⅲ成立”证据不足,理由是________。

Ca(OH)2

分析:【例7】试题内容来自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下册69页学生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步骤(5)。本试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碱的性质,是一道原创试题,目的是考查学生的置于具体实验活动中的碱的性质与化学实验知识与技能的结合,考查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应用实验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若没有做过该实验,学生接触到该题时,会感觉到陌生,尤其是对氢氧化钙微溶于水这部分知识丢分较多。

相应策略:利用教材内容,开发教材中的实验。

在教学中,要注重教材中的学生实验,对教材中的内容要有一定的敏感度,对性质实验的复习不能局限在“做题”“讲题”“对答案”上,而是要结合需要复习的内容,创设真实情景,让学生对这部分的知识得到升华,所以,要加强对学生活动实验与重要物质性质的研究,开发教材实验,促进知识的生成。

分析:【例8】这是一道综合实验探究试题,利用实验中的意外现象,作为“科学探究”问题中心,让学生自己运用已有的知识选择恰当的手段,探究未知的现象、数据,并通过对获得的现象、分析、归纳,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这样的实验探究题,目的是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和求异思维的科学探究态度,获得科学方法,提高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中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

相应策略:主题式探究复习。

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时,可以围绕具体知识点,利用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现问题,设计方案,通过主题探究,研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学习活动。如:探究“暖宝宝”的成分;探究食品包装袋中干燥剂;厨房中的化学系列①调味品与化学②燃料与化学③炊具与化学及【例8】中的实验意外,等等。

总之,从历年的大型的实验探究题来看,考查内容主要有两类:探究实验的分析、探究实验的设计。具体包括:对探究实验的设计、分析探究的问题、明确探究的方法、预测实验的现象、分析实验的结论、修订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的数据、查找实验误差或差异现象的产生原因等。中考试题中一般不会出现原题,实验探究题中的探究内容可能是来自书中,也可能是教材以外的内容,命题者都是以《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依据,从教材中都会找到试题的影子,所以,要挖掘教材,整合教材,带领学生从所给的信息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提炼规律和原理,在迁移到未知的问题上进行探索。

同时,教师也要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美国《国家科学教育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句话:“科学学科的教师,就是科学界派往课堂的代表”,这句话意味着我们每一位化学教师必须具备足够的科学素养,尤其是当实验结果与理论记述不符时,必须尊重事实,找出原因。要对日常生活与化学相关的问题比较敏感,从身边的小事中发现好的实验素材用于教学。平时注意热点问题素材的积累,从中获取足够多的信息及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选取相应素材,编制一些高质量的实验探究试题,以提高复习的质量和效率。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考研复习计划范文第3篇

一、考题所涉及的内容和能力考查点归纳

近五年浙江理综化学高考题主要涉及的内容有:(1)无机物的性质,如颜色、化学反应的现象,包含在不同溶剂中所呈现的颜色,生成沉淀的颜色等.(2)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含铁、铜、氮、硫、碳、钠元素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等.(3)运用守恒思想进行计算.(4)物质或离子的检验,如Cu2O检验、Fe2+的检验等.(5)试剂的作用,如汽车安全气囊中Fe2O3作用等.(6)能从氧化还原原理或平衡移动原理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如判断AlH3和NH3能否发生化学反应等.

近五年浙江理综化学高考题主要涉及的能力考查点有:(1)考查学生获取、整合信息的能力,能从题目所给信息推断可能所含的物质或元素.(2)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理解物质或试剂的作用,根据题目情景作出合理判断.(3)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用文字、化学用语等多种形式描述或解释化学现象.(4)考查化学用语的书写能力,如电子式、结构式、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等.

二、基于考点和能力培养的元素化合物复习建议

1.知识脉络化

(1)熟悉教材编排顺序,把握贯穿元素化合物的灵魂

浙教版元素化合物知识主要在必修1呈现,专题1是了解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专题2是学习海洋中所含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专题3是学习陆地中所含的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专题4学习会给空气带来污染的相关元素的化合物.

氧化还原反应是贯穿元素化合物始终的灵魂.掌握氧化还原规律,对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在浙江理综5年高考中,氧化还原方程式成为高考的必考内容,如根据氧化还原规律判断反应是否能发生,判断反应的产物等.

(2)形成知识网络,理清易混淆的知识点

让学生构建相互关系图,形成知识网,如碳网、钠网、铁网、硫网、氮网.如果脑海中没有形成明确的知识网络,在解决推断题时,很易思维受阻.

学习元素化合物特别要把一些“粘”的问题搞清楚.如SO2可以使品红褪色,却不能使石蕊溶液褪色,使石蕊溶液显红色.氯气通入品红中或石蕊溶液均能褪色.只有搞清楚了这些问题,才能在解决化学问题时游刃有余.

2.化学用语书写科学化

化学用语教学,是无奈的也是必须的,虽然有时我们苦口婆心,虽然有时候我们练习了很多次,学生也照错不误.原因很简单,化学用语的注意点很多,学生在答题时心理资源往往被主体知识所占据,漏这漏那就成自然的事.采取一些措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形成固定的书写步骤,习惯成自然.

首先要让学生在思想上引起重视.让学生建立起“爱你没商量”坚定信心,形成有效的操作步骤: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养成“一物质二配平三条件”的书写步骤.可将心理资源有效地分配,减少失分的概率.

(2)讲求方法、形成技能

①电子式的书写

电子式的书写是一种技能性知识,讲求书写过程,形成技能,必然可以提高书写的准确度和速度.

对于共价化合物(或单质)的电式书写规则是:首先根据各个原子提供电子的情况排列各原子,排列的方法是:“一伸手放两边,两伸三伸放中间”.如H2O2的电子式,H原子能提供1个电子,所以放两边,O原子提供2个电子,所以放中间,则其提排列方式为H O O H ,再根据最外层写出其电子式为

3.培养能力常规化

高效课堂的核心是提高能力,能力的提高,非一日之功,只有将能力培养融入常规化的教学中,方能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元素化合物相关内容的常规化教学中,需要培养以下几种能力:

(1)读题、信息获取能力

答题都是从审题开始的,审题时如果遗漏了题给信息,或者不能正确理解信息,就会给答题埋下隐患,使解题陷入困境,不但做不对题,还占用了考场上宝贵的时间,危害很大.细心审题,正确理解和把握题给信息,充分挖掘隐含信息是正确解题的前提.采取的方法是放慢审题速度,加快书写速度,用笔圈画关键的字或词.

题目往往对结果的表达有特定的要求.例如:写“分子式”、“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因写错别字、写错符号、方程式漏写反应条件或不配平等非智力因素的失分是非常可惜的,读题、信息获取能力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也是各学科都需要的能力.

(2)文字表达能力

能把所思考的内容转化为文字,这就需要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在浙江省高考中对文字表达也有较高的要求.如物质的检验,实验步骤、现象描述等等.

在教学中让学生养成一定的描述程序,对提高答题速度,提高文字表达的准确性是非常有效的.如在离子检验或物质检验中,可用这样八个字概括:取样――操作――现象――结论.即先取样于试管,加什么样的试剂来检验(包含除杂等),有什么样现象,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如浙江省2013年高考26题(4)小题:有人提出产物Cu中可能还含有Cu2O,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之 .

取样于试管(取样)、加稀硫酸(操作),如果溶液变蓝(现象),说明产物中含Cu2O(结论).按八个字所要求的描述步骤来回答,准确而全面.

三、借鉴刑事侦探过程,使解题过程的程序化

刑事侦探过程一般可归纳为:第一步,现场勘察取证,收集线索(询问当事人、提取指纹等);第二步,根据证据,大胆猜测(对信息全面分析,锁定嫌疑人);第三步,综合分析,验证猜想;第四步,审理裁决.即归纳为:获取信息猜测推断梳理验证审理裁决.破案过程与推断题的解题过程惊人的相似.可归纳为:获取信息猜测验证解决问题.

题型一:叙述型推断题.

例1 (改编自2012浙江理综)经组成分析,确定该粉末仅Na、Fe、N、O四种元素.水溶性试验表明,固体粉末部分溶解.经检测,可溶物为化合物甲;不溶物为红棕色固体,可溶于盐酸.

取13.0 g化合物甲,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氮气和单质乙,生成的氮气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 L.单质乙在高温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不溶物红棕色粉末反应生成化合物丙和另一种单质.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可转化为可溶性盐.试推断之.题目略.

第一步:获取信息.抓住题目的关键词,关键数字信息和现象特征信息.

信息①:四种元素Na、Fe、N、O;

信息②:不溶物红棕色固体,可溶于盐酸;

信息③:取13.0 g化合物甲,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氮气和单质乙,生成的氮气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 L.

第二步:大胆猜测.根据第一步获取的信息,综合分析,猜想可能物质或反应

猜测①:由Na、Fe、N、O元素组成的红棕色不溶物,可能为Fe2O3,因Fe2O3为红综色不溶于水的物质,也溶于盐酸;

猜测②:甲加热分成N2和一种单质,即甲单质+N2,N2为标况下的6.72 L,即为0.3 mol,为8.4 g N2.根据质量守恒,则另一元素原子的质量为4.6 g,因甲化合物为可溶性化合物,则猜想另一种元素为Na.4.6 g Na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2 mol.则Na、N两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即为NaN3.

第三步:综合分析,验证猜想.综合题给信息,梳理全题,可检查是否存在漏洞.

梳理验证①甲为2NaN3,因为2NaN32Na+3N2原子守恒验证,四种元素限定,可确定甲为NaN3,乙为Na.

梳理验证②“单质乙在高温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不溶物红棕色粉末反应生成化合物丙和另一种单质.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可转化为可溶性盐.”破解为6Na+Fe2O33Fe+3Na2O.Na2O+CO2Na2CO3或Na2O+2CO2+H2O2NaHCO3.因为均能推得通,说明没有漏洞,可“结案”.

第四步: “审理裁决”,即根据题目要求,答题.答题过程,略.

归纳提升:让学生体会“获取信息猜测验证解决问题”解题过程,在实战中提升能力.体会守恒思想在破解题目的重要性.

题型二:框图型推断题.

例2 (改编自2014浙江理综)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一种无机矿物盐X(仅含四种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另取10.80 g X在惰性气流中加热至完全分解,得到6.40 g固体1.试推断之.题目略.

第一步:获取信息.抓住题目的关键词,关键数字信息和现象特征信息,相互转化信息.

信息①:无机矿物盐X仅含四种元素.

信息②:无机矿物盐X分解成气体甲和两种固体,其中一种固体可与水反应,另一种固体不能与水反应,最终转化为红褐色沉淀.

信息③:气体甲与固体1中某成分与水反应生成的水溶液,出现先沉淀后沉淀溶解.

信息④:取10.80 g X在惰性气流中加热至完全分解,得到6.40 g固体1,可推出生成的气体甲的质量为4.4g.

第二步:大胆猜测.根据第一步获取的信息,综合分析,猜想可能物质或反应

猜测①:根据框图中的固体2,最终变为转化为红褐色沉淀,说明原矿物X含有Fe元素.根据框图中固体2的变化流程图,推知矿物盐X中的Fe为+2价.

猜测②:气体甲与溶液1反应的现象是先沉淀后溶解的现象,可推知气体甲可能为CO2或SO2,溶液1可能为Ca(OH)2.

猜测③:矿物盐X可能由Ca、Fe、C、O四种元素或Ca、Fe、S、O四种元素组成,取10.80 g X在惰性气流中加热至完全分解,得到6.40 g固体1,可推出生成的气体甲的质量为4.4 g.若矿物盐X由Ca、Fe、C、O四种元素,其化学式可能为CaFe(CO3)2,若为Ca、Fe、S、O四种元素组成,则其化学式可能为CaFe(SO3)2或CaFe(SO4)2.

第三步:综合分析,验证猜想.综合题给信息,讨论验证,梳理全题,可检查是否存在漏洞.

梳理验证①计算验证,若矿物盐X的化学式为CaFe(CO3)2,隔绝空气加热的气体甲为CO2,则为4.4g,即为0.10 mol,则10.8 g CaFe(CO3)2也为0.1 mol,其隔绝空气加热分解的学化学方程式为:CaFe(CO3)2CaO+FeO+CO2.若化学式为CaFe(SO3)2或CaFe(SO4)2,计算不满足此定量关系,可以排除.

梳理验证②将猜想的物质,重新代入框图中,验证一遍,均能推得通,说明没有漏洞,可“结案”.

第四步: “审理裁决”,即根据题目要求,答题.答题过程,略.

考研复习计划范文第4篇

寒假即将到来,你是否已经为自己做好了规划。充实地过好这个假期,会让你的考研复习有一个质的飞跃,相信领先教育,一定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下面为考研学子打造的高数复习计划。如果你能按照这个计划做,一定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但是面对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就是,学生们放假回家了,是否能充分利用好假期,是否真的可以按计划完成学习任务呢?因此领先在寒假期间推出一个“赢”计划之数学集训营,帮助大家以下面的计划作为大纲,结合大量的练习题,科学的测试及讲解,对高等数学进行知识分类,讲授解题技巧。此外,还会提前开始线性代数的导学。

首先,先将寒假分为几个阶段,然后按下面计划进行,完成高等数学(上)的复习内容。

1 第一阶段复习计划:

复习高数书上册第一章,需要达到以下目标:

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法,会建立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

2.了解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3.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

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5.理解极限的概念,理解函数左极限与右极限的概念以及函数极限存在与左、右极限之间的关系.

6.掌握极限的性质及四则运算法则.

7.掌握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并会利用它们求极限,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8.理解无穷小量、无穷大量的概念,掌握无穷小量的比较方法,会用等价无穷小量求极限.

9.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含左连续与右连续),会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10.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并会应用这些性质.

本阶段主要任务是掌握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无穷小量的比较;两个重要极限;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间断点的类型;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2 第二阶段复习计划:

复习高数书上册第二章1-3节,需达到以下目标:

1.理解导数和微分的概念,理解导数与微分的关系,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会求平面曲线的切线方程和法线方程,了解导数的物理意义,会用导数描述一些物理量,理解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

2.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了解微分的四则运算法则和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会求函数的微分.

3.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会求简单函数的高阶导数.

本周主要任务是掌握导数的几何意义;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平面曲线的切线和法线;牢记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会用递推法计算高阶导数。

3 第三阶段复习计划:

复习高数书上册第二章 4-5节,第三章1-5节。需达到以下目标:

1.会求分段函数的导数,会求隐函数和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以及反函数的导数.

2.理解并会用罗尔(Rolle)定理、拉格朗日(Lagrange)中值定理和柯西(Cauchy)中值定理.

3.掌握用洛必达法则求未定式极限的方法.

4.理解函数的极值概念,掌握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求函数极值的方法,掌握函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求法及其应用.

5.会用导数判断函数图形的凹凸性。(注:在区间[a,b]内,设函数具有二阶导数。当 时,图形是凹的;当 时,图形是凸的),会求函数图形的拐点以及水平、铅直和斜渐近线,会描绘函数的图形.

本周主要任务是掌握分段函数,反函数,隐函数,由参数方程确定函数的导数。会根据函数在一点的导数判断函数的增减性。会应用微分中值定理证明。会根据洛比达法则的几种情况应用法则求极限。掌握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第一和第二充分条件。会计算函数的极值和最值以及函数的凸凹性。会计算函数的渐近线。会计算与导数有关的应用题[边际问题、弹性问题、经济问题和几何问题的最值]。

4 第四阶段复习计划

复习高数书上册第四章 第1-3节。需达到以下目标:

1.理解原函数的概念,理解不定积分的概念.

2.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掌握不定积分的性质,掌握不定积分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会求简单函数的不定积分。

本周主要任务是掌握不定积分的性质,不定积分的公式[牢记一个函数的原函数有无穷多个,注意+C],会运用第一,第二换元法求函数的不定积分。掌握不定积分分部积分公式并应用。

5 第五阶段复习计划

复习高数书上册第五章第1-3节。达到以下目标:

1.理解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2.掌握定积分的性质及定积分中值定理。

3.掌握定积分换元积分法与定积分广义换元法.

本周的主要任务是掌握不定积分的性质,会根据不定积分的性质做题。尤其注意积分上下限互换后积分值变为其相反数,定积分与变量无关,可根据函数奇偶性计算定积分等性质。

6 第六阶段复习计划

复习高数书上册第五章第4节,第六章第2节。达到以下目标:

1.掌握积分上限的函数,会求它的导数,掌握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2.掌握定积分换元法与定积分广义换元法. 会求分段函数的定积分。

考研复习计划范文第5篇

什么叫做“漏”?比如你需要一车的沙子去夯实房子的根基,可是没有装满或者在运载的途中从车缝中漏掉了很多,那么沙子就一粒粒漏掉了。考研复习也是如此,比如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共课和专业课都要考,考查范围广,考点细。各个科目的知识点犹如一颗颗散落的沙粒,需要你一粒粒装上自己的车子,在这个过程中不能粗心,不能遗漏。考场上每一科只有一张卷,考到的知识点也不会很多,可一旦复习的时候稍有遗漏,就有可能漏掉考场上的考点,距离象牙塔也就会远一步。所以,在打基础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扎实,防止遗漏考点。

什么叫做“漂”?漂的意思就是随水流,水把你送到哪里,你就到哪里。慢慢地漂,不仅不用力气,而且很难察觉这种状态的坏处。因为这一分钟和上一分钟区别不大,前三分钟和后三分钟也不差多少。有的同学没有做别的事,也去上自习,也一天到晚坐在那里看书,但是心中却没有明确的航向,只是习惯性地看看书而已。这样没有目标、没有计划地复习,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最终你的状态还是漂,且因为短时期内没有明显的不良后果,所以漂的危险极其不易被察觉。这种不易察觉的安全隐患,往往是致命的。

补“漏”目标

备考前期,漏和漂应该成为我们的警戒重点,尤其在数学和英语这两门课程上,英语的词汇、语法需要天天填补漏洞,数学公式应在练习中灵活运用,而非随它漂流。

【词汇】三类考研大纲词汇:1000初高中熟词,1500超纲词汇,重点在于3000核心高频词。核心高频词可以通过翻译早年真题,即1986年~2004年真题加以巩固,因为这些真题包含的全部是大纲词汇。具体的方法如下:

1.一日100词,最好每天选择一个固定的高效率的时间来记忆,比如早上起床后吃饭前这段时间。

2.当天睡前复习,把每天睡前的时间腾出来,回想早上背过的单词,忘记的要重新记忆,养成每天复习的习惯。

3.三日后复习那100词,可以制订一个日历表,把这件事情写上去,形成规律。

【语法】语法三大攻克目标:根据自己对语法掌握的程度,来确定复习计划。先把业已掌握的知识剔除,列出一个需要详细复习的知识表,然后分配好时间。语法复致有以下几点:

1.三大非谓语动词(不定式、现在分词、过去分词);

2.三大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名词性从句);

3.特殊结构(省略、倒装、强调)。

【数学】数学是考研科目当中考点细致,最容易出现满分,也最容易出现“单科不及格”的科目,本科没有学过高数的考生要高度重视。数学需大量做题,不能眼高手低,做题时要完整、认真地演算,过一段时间后翻出来再看几遍,具体方法如下:

1.吃透考研大纲,扫清知识体系中的“盲点”,从头到尾认真地学习一遍,先不针对重点和难点,而是一视同仁地对照课本和辅导资料对知识点进行事无巨细的复习。

2.建立知识体系,在脑海中形成基础的知识框架,掌握一些基本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技巧,为下一个阶段的题型突破做好准备。

3.从历年试卷的内容分布上可以看出,凡是考试大纲中提及的内容,都有可能考到,甚至某些不太重要的内容也可能以大题的形式在试题中出现。由此可见,任何的投机取巧到头来只会害了自己,明智的做法应当是参照考试大纲,全面复习,不留遗漏。

【专业课】专业课由各高校独立命题,因而各具特色。此时,还没有进入最紧张的复习阶段,正是为复习做一些基础性准备的时候,要尽量做好前期的资料搜集工作。把准备报考专业方向的近几年的真题全部整理出来。具体方法如下:

1.参考历年招生简章参考书目,尽早找到指定专业课教材,如果报考的是不指定教材的学校专业,更要尽量搜集资料,可以找目标院校的同学或者师兄师姐搜集导师的讲义笔记并购买他们编写的教材,同时找出行业内比较权威的教材进行复习。还可以去拟报考院校听听课,尤其是心仪导师的课程,感受一下氛围,了解一下老师们的研究重点。如果专业课基础比较薄弱或者跨专业报考,可以考虑报专业课的辅导班,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专业课水平。

2.分析历年真题,摸清出题思路,找出出题规律。参照真题常考知识块面,找出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从而合理地分配在不同知识块面复习上所用的时间。

3.整理专业课的基本理论,建立该学科的认知构架。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从而在脑海中形成一棵知识树,有一个整体的轮廓,然后再细心地一点一点地去添枝加叶。

【复试观摩】许多院校都集中在4月复试,对于明年考研的同学来说,这无疑是一个近距离了解考情及积累人脉的最佳时期,而且可以亲身感受一下面试现场的氛围。具体方法如下:

1.关注目标院校该专业复试通知。

2.在该校BBS或考研论坛上发帖邀请同行的同学,结识研友。

3.提前到该院校了解地形,了解清楚所报考院系的地址。

4.准备好笔记本、录音笔、相机等设备,记录复试所提到的问题及考生的答案,拍摄复试考生的笔记,听取考生结合现场经验教训给出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使自己的复习更有方向性。

防“漂”招数

【明确目标】对于处于大三下学期的在校生来说,距离考研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一旦确定了方向,就不要再游移不定。外界会有各种诱惑各种干扰,比如有同学在为工作作准备,有人在换目标院校和专业等,但那都是“浮云”。时不我待,你已经没有时间瞻前顾后。

【制订计划】目标明确了,还要根据自己的水平,合理规划时间。此时距离考研只有八九个月的时间,怎样复习才能够保证在考试前把相关内容掌握熟练?这个问题要解决,首先要了解清楚自己的基础,根据目前能达到的高度,来制定接下来的复习计划,然后按部就班地复习,每天完成一定量的任务并对之前的复习效果进行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