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习俗

文化习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习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化习俗

文化习俗范文第1篇

即尚未诞生儿女前的求取习俗。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新婚不满一年的新人求子。如旧时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晚,乾县一带普遍流行要子习俗。当晚,新婚不足一年的媳妇婆家要备好应用食品,供奉娘娘神像或牌位于新房桌上。然后由福寿双全、多子多孙的两位老太婆,扮演成一对“老俩口”,怀抱事先做好的布娃娃,点明香烛,双双跪地,口唱《求子歌》,祈求新娘早生贵子。经过一番打趣耍笑后,“老俩口”便把布娃娃塞在新媳妇怀里,旁观者硬推扯着新媳妇向神位纳头跪拜,再把布娃娃取出来放在炕上的被窝里,大家这才欢笑散去。主家设宴款待两位老太婆。此俗全由妇女们操办,表示妇女在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责任。

二、分娩习俗

(一)生育礼俗

在人生礼仪中,生儿育女是家庭和家族中的一件大事。陕西农村妇女怀孕叫“有喜”,生子叫“添喜”,乾县一带把产妇叫“月婆”,把婴儿叫“月子娃”;陕南把产妇叫“月母子”。临近产期,孙子辈闹讨“喝喜”酒。在女儿临产当月的初二、三,女方亲娘要携带大烙饼(锅盔)和小孩裹肚,住到女儿家服侍。一般进门先不打招呼,而要直奔灶房,将大饼扣压在锅盖上,用拳头击破,将裹肚从女儿住房的窗口抛进去,再进屋捡起来压在席底,称为打锅,意在祈求生产顺利和母子平安。产妇坐月子都有约定俗成的礼仪。当地人叫坐月子或临床,按习惯其丈夫不能随意出入产房,接生要由接生婆担当。但孩子出生后,讲究丈夫要陪夜,以保护母子平安。胞衣或者深埋于大树之下,或者放在住所的上方位置(地下),总之不能让人随便偷去吃掉。因孩子胞衣,特别是头胎胞衣,是很富营养的,故忌人拿去。

(二)诞生礼俗

1.报喜

产妇分娩后,父母首先要记住婴儿诞生的时辰,一两天之内,丈夫首先要向娘家报喜。旧日报喜时生男生女还有区别,如在渭南地区,报喜时带酒一壶,上拴红绳为生男,拴红绸为生女。女婿临走时,娘家用红布包几个圆形烙饼(托托馍),象征“给婴儿带奶粮”。

2.三朝礼

婴儿出生后三天,外家备黄酒、挂面,让产妇食用,为婴儿“下奶”,并给婴儿一件布衫叫“蜕毛衫”,祈盼穿上蜕毛衫,便早日蜕掉胎毛。凡生了子女三天以后,娘家都要拿上烙饼、挂面、鸡蛋等物,前去看望,称为“送汤”。表示对女儿的祝福和关怀。三朝礼始于唐代,所谓“三朝与儿落脐炙囱”,指婆婆或接生婆要检视婴儿脐带剪痕,为婴儿洗澡换衣,所以陕南等地叫“洗三”。陕南汉中一带,娘家在第7天要送“月月米”;即一斗米和一些鲜菜,当地民谚说“添喜进口,增粮满斗”,“月母子吃了娘家粮,孩子不把舅舅忘”。媳妇产后十天,娘家、婆家的所有亲戚要给产妇送小米、挂面、鸡蛋、红白糖等,称“看月婆”。而多数地方每当婴儿降生,婆家要当即通知媳妇娘家,次日娘家要送来红糖、醪糟、鹿角等,以利于下奶。农村中人缘好些的,村里人要先抱主人家的柴禾放在家门口烧,名叫烧娃。这时主家人要捧着烟酒糖果出来招待大家,就地设宴。也有人给降生婴儿的祖父、祖母脸上抹上锅底黑墨或添上朱红色,既表示祝贺,也图个热闹。十五天时,娘家要携带鸡蛋、挂面、饦饦馍再次看望,称“看半月”。

3.贺诞习俗

(1)满月

婴儿出生满一月叫“满月”。满月即弥月之喜,礼仪更隆。重旬邑人对婴儿“满月”十分重视,因新生婴儿给年轻的父母和年老的祖父母带来了欣慰和希望,大家心中高兴,借此庆贺、热闹一番。满月是生辰纪念中最隆重的喜庆日子,过满月前几天,主家就开始筹备酒席。来贺喜者要带一身小孩衣物或二尺花布作为礼物,婴儿的外婆所带礼物最为贵重,一般有衣物、鞋帽、兜蓬、被褥,从头到脚要齐全。除衣物外,还要烙十个干粮,南塬土桥一带兴囫囵,意为圈住婴儿。此举就叫“过满月”,旧时叫“喝喜酒”。渭南一带娘家要送虎形馍,希望婴儿健康成长;宝鸡一带娘家要送“曲连馍”,就是大小不一,中间空的圆形蒸馍,祝愿婴儿长大后生活美满。舅家送的曲连馍特别大,扶着婴儿从中间通过,祝愿婴儿平安度过难关,顺利成长。淳化人讲究礼重舅家,要求舅家给孩子带上自做的青蛙图案花裹肚,从头到脚的衣帽鞋袜一应俱全,还要给婴儿母亲带上珍贵礼品,以表示娘家人对女儿、外孙的关怀,取其大吉大利之意。这天中午还要备香裱,由婆婆抱上婴儿,点烛燃香,婴儿母叩头下拜,敬灶神,许心愿。同时要给婴儿取名字、穿新衣、理胎发、留照片。这一天,宾主无分叔侄、爷孙,任意开玩笑、嬉戏;谁都可以给爷爷、婆婆脸上抹红抹黑,这叫“挂红”。此举最有趣,有时,一个“突袭”,爷爷或婆婆被抹成“关公”或桃花脸,会逗得满堂哄笑。经常是爷爷刚洗完脸,又会被抹红,有的人干脆花着脸不洗,任其笑闹。并有为“爷爷辈抹花脸”之戏,谓之“抹些黑,不吃亏;抹些红,不受穷。”意在预祝吉祥。酒饭罢,众宾客要观看孩子,并送“见面礼”,多则10元20元,少则3角5角。

(2)撞干爹

婴儿满月后要剃头、换衣,当日十二时,父母抱着婴儿出门去“撞喜”。如遇到第一个人是成年男子,就拜他为“干大”(关中称爹为“大”);碰到成年妇女,就拜为“干妈”;碰到老汉拜“干爷”;碰到老妇拜为“干婆”。碰到的第一个人,不问生熟或穷富都拜认,并请到家里坐客。3日后再备礼品,抱上婴儿登门拜访。被拜者设酒款待亲家,并赠给婴儿衣帽等礼品。从此两家结为亲家,逢年过节礼尚往来。拜干亲体现了父母对子女的祝愿和厚爱,民间相信“双爹双娘,福大命大,逢凶化吉,遇难呈祥”。(3)挪窝窝孩子满月后,母亲要抱上婴儿去娘家住几日,称为“挪窝窝”。秦都区渭河南一般将婴儿第一次去舅家叫移窝。去前先给孩子抹点锅墨,住上8天,最长9天,不能过10天,但也不得少于3天。由舅家回来时,给孩子脸上抹点白粉或白面,意为黑娃变成白娃,得到了舅家人承认。此外舅家人要给婴儿一个铜钱,用一截细红线绳拴住,套在孩子脖颈上。

4.戴项圈与赎身

旧时孩子满月后,家长给拴戴上项圈,到神像前许愿,祈使保佑。长命锁多为银质,上镌“长命富贵”四字。上坠长命锁,小孩要一直戴到13岁后,再到当初保命的神像前取下,称为“赎身”。这种风俗50年代渐渐消逝。过去,还兴送长命富贵的项圈。

三、过岁

当孩子满百日时称百岁,寓意祝贺婴儿长命。满周岁时,举行的礼节叫周岁或抓周。一般在桌子上放些纸、笔、书、算盘、脂粉、纸制的生产工具等,看孩子抓住什么,以预测其将来的志向。现亦讲究合影留念。过岁,婴儿出生至12岁,每年逢生日称为“过岁”,吃长面条以示关怀。过岁者懂事后,在饭前给年长者磕头。拜认的干大干妈,每岁必有贺礼。12岁时在十字路口“卸索子”。

四、过关

在农村流传过关习俗已很早了。多为在老人做寿棺时,左邻右舍为那些爱闹小毛病的孩子讨吉免灾的一种习俗。具体的形式是:一个人将小孩托在手中,从未上底的木椁里直贯下去,下面一个人接住后又从外边交给上边的人,如此反复三次,同时要对唱三遍《过关谣》。凡是给孩子过关的主家,都要专门给木匠师傅提上烟酒,送些赏钱,以讨取吉祥如意。

五、还愿

也叫赎身。孩子满月时,为了使孩子平安生长,就要给灶神许下一个愿,如9岁送一只鸡,12岁送一头猪之类,求神保佑。孩子长到12岁时,标志着孩子由童年进入少年,舅家每年的送灯礼节就结束了,这叫做完灯。旧时认为孩子从那个娘娘庙祈要的,就是那个娘娘庙的神灵撒下的,要购买一个银项圈在脖子上,俗称锁锁。要是满月时碰有干大,就要沿门讨要百家钱,托百家众人之福,把孩子牢牢拴住,乖乖长大。同时,还要特意做两个小巧玲珑的红口袋,吊在项圈上。一个封底,一个无底。意思是说孩子将来听到好话,装进有底的口袋记下;听到坏话,就装进无底的口袋漏掉。家境贫寒的要做红布项圈,用红线打结为记,每岁结上加一枚线,12岁完灯时开锁取之,以示孩子成人,要在娘娘庙或灶神前磕头谢恩,故称赎身。

六、产房禁忌

妇女分娩后,通常在产房门上挂一红布条,表示一月内忌讳生人人内。特别是孕妇、寡妇、带孝的人,怕他们带来不祥,使产妇断了奶水。其次,忌讳带铜、铁金属器皿进入产房,忌讳把产房内的东西外借。在坐月子期间,产房忌阴、潮、冷,产妇忌吃生、冷食品。

七、由关中生育习俗所反映的生育文化

文化习俗范文第2篇

一、尚武与体育精神蕴藏在难得一见的满族游戏中

满族是中华民族中一个人口众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以辽宁省为最多,其余散居于河北、新疆、宁夏、山东、北京等祖国各地。东北是满族的发祥地,严寒的气候和常年的征战,使得满族必须具有强健的体魄,以使种族能在严酷的自然与连年的战争中生存和发展。因此,在满族传统游戏中充分体现了体育成分与尚武精神。这在当代满族“莫勒真”大会上的游戏项目和比赛项目中可以得到印证。满族的“莫勒真”大会,是一种兼有文艺和体育比赛的盛会,“莫勒真”即为满语比赛之意。

崇力、尚武、骑射是满族先民女真人的重要文化特征,女真人以擅长骑射著称于世,这当然与其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同时也具有军事上的意义。努尔哈赤起兵统一女真各部,直到八旗入关建立全国政权,精于骑射可谓是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清朝历代皇帝的大力倡导,更使满族骑射蔚然成风,一代一代的传习下来。在继承骑射文化过程中,清朝还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在八旗军营中,骑射是最重要的操练项目;满族人参加科举考试,首先要试马步箭,合格后方可入考场;各类八旗学校,包括皇子读书的尚书房和宗室读书的宗学,骑射也是一项基本课程;而且皇帝还特别拣选“十五善射”为侍从,更使善骑射者荣耀非凡。骑射在清代关外的满族中一直被保留下来,虽然满族农耕文化在不断发展,但骑射在渔猎和军事上的作用依然是非常重要,特别在民间重视骑射的传统仍然很盛行。一般人家五、六岁的幼童就用榆、柳树枝制成的小弓箭练习射箭,甚至在婚娶仪式中弓箭也一直是不可缺少的仪式内容。到了清代的中晚期,骑射已成为满族的一项体育项目,这样就演化为以崇力,尚武式的体育活动更具有文化的内涵了。

二、当时婚配生育习俗,是一种开放、透明和男女平等意识的体现

先说满族的婚配习俗。满族小伙子如果看中了那个姑娘,他便会去了解姑娘家的住处,一旦得知便请媒人到姑娘家去说亲。求亲要去三次,每次去都要拿一瓶酒。媒人在与姑娘及家人交谈间,多有试探之意。姑娘的想法,无论同意与否要到第三次再告诉媒人。姑娘的父母如果同意,男方的家人才能到姑娘家去“看门户”。“看门户”时,可以把姑娘前后上下左右打量端详。如果满意就赠给“如意”或是钗、钏等信物,作为定礼,这被称作“小定”。之后,男方家人要选择吉日再与亲友一起到姑娘家去“问名”。这时姑娘家的亲友要在门前迎接前来问名的人,并准备一些土特产来招待前来“问名”的人。男方“问名”的人进屋后,要坐在右侧,由男方家长致求婚词;之后再致词,双方都同意即为订婚,接着双方开始喝茶,然后商议“过礼”和婚期等事宜。

再说说满族生育习俗。妇女怀孕,在满族看来是一件吉祥的事。因此全家人对孕妇都要给予特殊的照顾;婆婆不但要向儿媳妇传授一些保胎和生育保健知识,还要向她提出一些有关方面的规矩和要求。比如,怀孕后不要参加婚礼,不能侍奉祖先神;怀孕五个月后,不能到马棚,不许骑马;不许到其她人的产房,不要接触和议论难产,不要大声说话和大笑,坐着的时候不许扭身子等。

在早时代里,满族的相亲习俗是透明的开放式的,是以青年男女双方自愿为基础的,这与今天的男女恋爱方式是比较接近的。这在当时无疑是一种进步的婚姻观念。而对满族的生育习俗与理念,细究其中内容就会发现,则符合生育方面的生理心理科学的,是进步的生育观。

三、萨满教仪蕴涵诉求着天、地、人和谐相处的意识、观念

满族信仰萨满教。过去凡治病、祈求风调雨顺、庆祝五谷丰登、庆贺娶妻生子、为死者送葬等,都要请萨满“跳神”。跳神时萨满都戴社帽,穿神裙、神鞋,手持社鼓,腰系腰铃,吟唱并舞蹈,以驱灾避邪祈福。神帽以铜条或铁条为架,帽顶前侧有一铜制的鹰。神鼓是在木制的鼓枢上蒙以羊皮,鼓枢四周镶有八组小铁环。腰铃是作若干喇叭型的铁铃挂在一条宽腰带上。其中,神鼓和腰铃是萨满必不可少的,萨满以此来调整韵律和唱词。“跳神”时,萨满左手拿鼓,右手以鼓杖击鼓面,同时手振鼓身,使鼓上铁环沙沙作响,边唱边舞,腰铃随萨满舞蹈动作左右摇摆,铛铛作响,萨满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招来“神魂附体”。

在萨满文化方面,满族人也没有放弃原来的传统。萨满教是普遍存在于女真人中的一种比较原始的神灵信仰,每个部族都有自己的职业萨满,尽管他们祭祀的神祗不尽相同,祭祀的程序仪式各有特点,但是在祭天祭神,祈福平安繁盛这些方面却是一致的。从清太祖起兵并建立八旗制度以来,满族萨满教便分成了宫廷萨满和民间萨满两种形式。宫廷萨满设立“堂子”即神堂。当清兵入关之后,清统治者在紫禁城附近及坤宁宫设立“堂子”,宫廷萨满祭祀的神祗、参加祭祀的人员、祭祀用的器物与牺牲、祭祀程序与祝辞,均有较详细的规定。到乾隆年间则更明确地制定了《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用以规范宫廷萨满祭祀。而民间的萨满教由于八旗制度的建立使原来的部族状态逐渐被打乱,同时也由于清太宗皇太极的不提倡,而受到了一定的打击,但是流传久远的萨满教文化并没有因此而灭绝。那些随军入关的满洲人,尤其是上层官员家庭,萨满祭祀仍然盛行,其形式介于宫廷萨满和民间萨满之间。民间的萨满教在留居于东北的满族人中也较普遍存在,虽然这部分人被编入八旗,但家族形式并未被完全打破,仍然按照旧有的萨满教祭祀形式活动。这可以从至今仍能搜集到的大量不同家族的萨满神本中得到证明。甚至在现在吉林长春满族石姓、关姓家族尚能演练萨满祭祀的全过程。

文化习俗范文第3篇

春节的前夜是除夕,古称“岁除”或“逐除”,意思是旧年至此夕而除,明天就更换了新岁。除夕的饮食习俗,北方和南方不尽相同。北方人以饺子为美味,有水饺、蒸饺等,在除夕子时食用,取“更岁交子”的意思。为讨吉利,有的在饺子中放些糖块,意味来年生活甜美;有的在饺子里放一枚“制钱”,吃到有制钱的饺子,意味着财运亨通。

在南方,人们以年糕、元宵、松糕、粽子以及鱼、肉、蛋、菜为美味。除夕多吃年糕和元宵。元宵也叫“团子”、“圆子”即汤圆,取“全家团圆”之意。年糕多用糯米做成,取生产和生活“年年高”之意。

吃年夜饭之前,旧时一般还先要祭祖,将食物分出少许,献给祖先,以示纪念。午夜钟声一响,辞岁礼开始,全家向祖先灵位行礼致敬,子女们依长幼之序向长辈行礼辞岁。小辈可从长辈那里收到“压岁钱”即“押祟钱”,寓意镇压“邪祟”。

正月初一,人们早早起来,相互祝福。早餐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吃汤圆等,几乎全国各地都要吃年糕,“黏”字与“年”字谐音,而“年”字本来是谷物成熟的意思,吃黏糕寓意一年收成更比一年好,一年更比一年高。现在已通称年糕了。吃罢早饭,人们穿上新装,到亲戚朋友、左邻右舍家去拜年,预祝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每家都会以瓜子、花生、糖果等零食招待客人。这一天,人们吃的大多是节前准备好的食物,即取其“有余”之意。北方大多吃馒头,南方还是以米饭为主。

除了以上礼仪习俗外,各地、各民族还以自己地区独特的风味食品庆祝春节,增加了春节的热烈气氛。

台湾人欢度春节要吃新鲜西瓜,以庆贺新年新岁。全家人围炉聚餐,品尝水酒和菜肴。菜肴大多取名吉利,如萝卜叫“菜头”,寓意为“彩头”;“鸡”是闽南语“家”的谐音,隐寓为“食鸡起家”;还有一种茎与叶子较长的“长年菜”,表示长生不老等。

湖北部分地区流行“压甑饭”。当地居民从农历正月初一起,数天内不做生米饭,谓之吃存有余。由于是除夕这天各家煮好的够几天吃的饭,俗称“压甑饭”。

四川西部一带,正月初一,按习俗每家都要吃一顿面条,谓之“吃长寿面”。相传汉东方朔云,彭祖寿长,活到八百,因是脸长之故。“脸”亦称“面”,“脸长”可称“面长”,因此吃长条面寓意人长寿。民间走访亲友,还多以挂面为馈赠礼物。

浙江西部地区,每年正月初一,各家都准备丰盛的茶点,如花生、核桃、榧子、瓜子、炒米糖、冰米糖等,依次邀请亲友或邻里到家饮茶,以增进友谊,加强团结,称之为“请大年”。

侗族,大年初一必吃鱼。这天清早他们从池塘里捕几条又大又鲜的鲤鱼,或煎、或炸、或烧、或炖,制成不同风味的菜肴,配上一盘香气四溢的腌鱼,整桌菜以鱼为主。春节吃鱼,预示新的一年吉庆有鱼(余),五谷丰登,余钱余粮。

达斡尔族的男女青年,在大年初一早上梳洗打扮完毕,先向长辈行礼、请安、敬酒,然后逐户拜年。而每家都备有年糕,拜年的人一进门就抢着吃糕,取其“年年高”之意。

云南地区的壮族妇女,在初一清晨,身着新衣、鞋,到河渠挑水回家,手里拖着象征牛、马、猪、羊、狗、猫的石头,口里模仿着六畜叫声,寓意来年“六畜兴旺”。到家后将新水加红糖、竹叶、葱花、生姜,煮沸后,让全家和客人品尝,象征吉祥,相信喝了会使人聪明伶俐。

云南鹤庆地区的白族人,在节日里有去野外汲河水的习惯,称“汲春水”。初一那天全天吃米糕,称“吃熟年”。

海南岛的黎族,除夕早上,男人宰猪、鸡,妇女蒸年糕、煮年饭(或包粽子),下午封存压年米,傍晚摆设祭品,祀拜祖宗,祭毕吃年饭、喝年酒。新年初一闭门守家。早上给牛栏、猪圈、鸡窝等处送年糕。

云南丽江等地的纳西族人,在初一这天吃素拜祖坟。节日期间各家还用大米猪肉喂狗,因为传说五谷是狗带来的。

文化习俗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法国 文化习俗 禁忌 差异

一、引言

2013年法国戛纳电影节开幕式上,中国当红明星范冰冰以仙鹤装出席,想要继“龙袍装”后再秀浓郁中国风情。然而,这次却换来了“谩骂”。红地毯的图片传到网上以后,更引起网友热议,有网友直接炮轰范冰冰无知。为什么呢?原来“鹤”虽然在中国人眼中是吉祥的象征,但在法国人眼中,grue(鹤)则代表着“不忠贞”。在法语俗语中,grue常用来指“、妓”,如法语短语“faire le pied de grue”即指“在路边招”。

二、什么是禁忌

禁忌是指因社会习俗或感情上的反感而产生的禁忌或忌讳。禁忌的英语对应词是taboo,也有写成tabu,有人将它音译为“塔布”(Taboo),该词源于太平洋汤加群岛的Tongan(汤加语)。18世纪英国航海家份姆斯・库克((James Cook)首先发现了汤加群岛居民的这种禁忌习俗,并将该词引入英语。实际上,禁忌是世界各民族共有的文化现象,只是禁忌的内容和形式不同罢了。

三、法国文化中的常见一些禁忌

1.话题禁忌

中国人见面,打招呼通常问“吃了吗?”或“你去哪儿?”,谈话中也经常谈及工作收入、生活年龄等个人问题的话题,因为这样才像朋友。而在法国,如果你问有关个人的年龄、财产、工资收入等私人问题,就是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权。所以法国人见面打招呼通常谈谈天气这样中性的话题,不涉及任何隐私。

事实上,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比较单薄,家庭成员之间受“三纲五常”的古代传统影响,崇尚集体生活。“亲密无间、无所不谈”正是中国人所期望的朋友之间的融洽关系。而在法国,他们的传统文化强调的是个人。

2.关于“老”字的禁忌

中国是一个“敬老尊老”的社会,把“扶老人过马路,给老人让座”视为道德的表现。然而在法国人看来,“vieux”(老)和“viellard?”(老人)含有贬义,因为老意味着被视为“无用、衰退”,所以即使他们真的老了,也不愿意被称为“老人”,在他们看来,带“老”字的称呼是一种蔑视。特别是对法国老年妇女来说,“老太太”是一种侮辱。

不理解“老”的跨文化交际词汇禁忌含义,便不能顺利进行交际。“老”字在中国文化中,除了表示年龄较长之外,还带有“学识渊博、技能娴熟”等多种褒义色彩,比如“老先生”、“老资格”。而在法国,“老”字就是一种忌讳。首先,法国文化中,“老”从某种意义上就是无能、无用的意思;对西方人直言“老”是一种冒犯,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表现。

3.关于数字和日期的禁忌

中国人不喜欢带“4”的数字,而喜欢“6”和“8”的数字。这是因为“4”的谐音是“死”,“6”和“8”在中国被视为“吉祥”的意思。此外,中国人办红白喜事,都会选“双日子”。因为“双日子”在中国人看来是好日子。

在法国,或者说在基督教国家,大家对数字“13”和“星期五”唯恐避之不及。因为法国人大多信奉天主教,他们认为“13”这个数字及“星期五”都是不吉利的,甚至能由此引发什么祸事。西方文化中对“13”和“星期五”的忌讳主要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4.颜色禁忌

法国人大多喜爱蓝、白、红,他们所忌讳的色彩主要是黄色与墨绿色。他们对蓝色偏爱,并把蓝色看成是“宁静”和“忠诚”的色彩;对粉红色也较为喜欢,认为粉红色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色彩。

中国人则喜欢红色,因此逢年过节都会有“大红灯笼高高挂”之景;中国人还喜欢黄色,因为黄色代表“高贵、富裕和收获”,中国皇帝喜欢穿“黄马褂”。

四、结语

当今社会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禁忌便成为人们在跨文化交流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否则会因为不了解禁忌,导致交际失败。禁忌是跨文化交际中很敏感的问题,禁忌不仅涉及语言行为,还涉及人们的举手投足,稍不加注意或不尊重对方的禁忌,就很容易伤害对方的情感。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必须提高对禁忌的敏感度,了解不同民族和国家的禁忌习俗。

参考文献:

[1]方仁杰.法语社会语言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2]邓炎昌.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文化习俗范文第5篇

关键词:剪纸:艺术;民俗文化

中华大地,流淌了五千年的文明血脉,华夏民俗,铭记着老祖先的生生不息,民间剪纸是民俗文化的载体,也是一种民间传承的文化活动。

民俗是我们民族精神、道德传统以及凝聚力的载体,剪纸是中国最古老民间习俗、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之一,朴素的思想情感、悠久的、精湛的手工技艺都融入到薄薄的纸片上,灵巧的双手,一剪一刻一琢磨,便幻化出千姿百态的美丽图案,争奇斗艳,异彩纷呈。代代传承的剪纸艺术,反映出中国深邃的传统思想和古老文化。

现在过新年,贴窗花仍是中国某些农村的重要民俗。因为较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剪纸保留了大量古老风俗和文化。传统的窗花所表现的内容主要有戏曲人物,花卉、草虫鱼兽,喜庆图、门窗花饰、灯彩花、龙船花丰富多彩,百般变化,寓意多端,洋溢着欢快,健康和热爱生活的情感,深为人们所喜闻乐见。民俗的某些观念决定了剪纸的内容取向和表现形态,形成了民间剪纸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形式。

剪纸不只是为了记录一种文化形态、一种充满情感的美,更是为了见证与记载祖先赋予我们的历史精神。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剪纸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一民俗艺术来自于民间,造福于民间,繁荣于民间。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日渐被大家认可、喜欢并使用着,当一年又一年的隆重节日开始时,它为我们增添更多的节日气氛和浓郁的喜气,美丽的剪纸在节日里闪亮起来。

1民俗文化与剪纸艺术

民俗或风俗是创造于民间,流传于民间的一种文化现象。据考证我国可以说是世界上较早使用“民俗”概念的国家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正开始用“民俗”这个词,孔子曰:“移风易俗”。民间剪纸是民俗文化的载体,也是一种民间传承的文化活动。它的大部分都是以民俗为基础,与民俗活动有紧密的联系。同时,它的内容与形式又充分反映民间风俗的各种事象,它与其他民间艺术,民间游艺,特别是民间习俗,都是密切地互相交织在一起的。

民间剪纸,题材来源于现实生活和传统的民间文化,表达对美好生活的企盼、追求与向往,也表达对主人的祝福。民间剪纸图案并不单是根据客观自然形态来造型的,而是以寓意、联想的形式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种寓意、联想的形式或通过吉语谐意,或通过指物会意,或通过感情等手法,使图案富于理想的幻觉,表达美好的愿望,以求奇幻想、愿望、趣味于图案,唤起民俗感情上的共鸣。

剪纸就是这样一种扎根民众之间,与人民生活紧密关联,为千家万户增色添喜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举凡岁时节令、居住、服饰、诞生成年、婚葬、寿筵,都在剪纸中得到了反映。

以岁时节令为例。正月初一家家挂春幡、贴窗花;正月十五闹花灯,灯上要贴剪纸;三月清明,祭品上要摆放剪纸,表达怀祖之情;五月端午,剪贴“五毒”,以之避疫;七月初七姑娘们相聚一起,剪花样、赛智慧;九月九重阳节,剪刻重阳旗,寓示步步登高;十月一日寒农节,晋北地区用五色纸剪成寒衣,或做成衣、帽、鞋、被种种式样。在门前或坟地焚烧,寄托生者对亡人的哀思。

2民间剪纸艺术的特点

(1)具有万剪不断的结构,力求构图新颖化、线条流畅化、色彩明快化。

(2)带有浓厚的欢乐和吉祥色彩,多用谐音和象征寓意手法表现,是典型的理想化创作方式。

(3)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吟咏着生命、民族繁衍和美好愿望的主题,具有丰富的教育意义。

(4)剪纸艺术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谐音寓意、谐音是民间图案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它利用字的谐音,运用花鸟、鱼虫等图案造型去表达美好的愿望。以求得吉祥。如“金玉满堂”,将“金鱼”谐音为“金玉”,图中荷花、荷叶、水草的描绘象征荷塘,“堂”谐音为“塘”,“金玉满堂”表示财富之乡,以象征富贵常在。后来也有的把“金玉”称为有才学的人,形容家族人才辈出。再如“喜上眉梢”图案,也叫“喜鹊登梅”,喜鹊在民间被认为是一种吉祥的鸟,人们把喜鹊的到来作为报喜的象征,“梅”与眉梢的“眉”字谐音,喜鹊站立在梅枝上呜叫,象征着喜事已到眼前。在民间图案中谐音寓意的形式很多,如石榴、南瓜、莲蓬的多子多福,鸳鸯、蝴蝶并蒂花卉的爱情永恒,喜鹊的报喜、牡丹的富贵、花生的长寿、和合二仙的友谊深厚、缠枝花卉的支脉蔓等等。谐音寓意的如青果、桔子的清清吉吉,白菜的青青白白,花瓶的平平安安,双鱼的年年有余,鱼水交融,雄鸡的吉祥,鹿(禄)的进仕,福字的长生不老等等。有些剪纸则直奔主题如麒麟送子、观音送子、老寿公愤状元及第等。这些喜闻乐见的题材一经纤纤细手的剪雕,便生机盎然,寓意深沉。剪纸的传统纹样离不开鱼、鸡(鸟)、花、瓜果、走兽,也离不开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主题纹样有鱼莲纹、鸡鸟纹、石榴牡丹纹、老鼠瓜果纹、葫芦纹、狮虎纹、虫草纹、娃娃纹、神话纹、故事纹、组字纹、农事纹、猪羊纹、器皿纹等等。

总之,剪纸艺术与民俗文化有着密不可分、难以割舍的联系,它们是互相依托、互为表里、互相促进、融汇交织在一起的。

3民间剪纸的品种与民俗应用

3.1窗花

窗花是民间剪纸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大、最为普及的品种。其他剪纸品种都是在窗花基础上的发展与延伸。南北各地农村在春节期间都要贴窗花,以此达到装点环境、渲染气氛的目的,并寄托着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愿望。

窗花可分为单色窗花、彩色窗花和纸塑窗花3种。彩色窗花又有染色与衬色之分。染色窗花以河北丰宁、蔚县所出最为著名。先刻后染,色泽明艳,光影效果极佳。衬色窗花以广东佛山所产最为著名,用金箔纸或银箔纸剪刻出主体纹样,背衬各色彩纸,金碧辉煌、富丽典雅。这种做法叫做“铜衬料”。纸塑窗花以陕西渭南地区所作最有代表性。用各色彩纸剪拼形象,人物头面用白布包裹棉花,再作彩绘、开脸,形成浮雕状造型。

窗花的表现题材极其广泛,戏剧人物、历史传说、花鸟虫鱼、山水风景、现实生活及吉祥图案均可成为窗花的表现内容,可谓无所不有。其中又以寓意吉祥的窗花数量最大。

3.2装饰剪纸

早在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了剪纸在室内装饰中发挥作用的先河。经过千余年的传承发展,装饰剪纸的品类日渐丰繁,民间剪纸中的挂签、顶棚花、炕围花、灶头花,均属装饰剪纸。

挂签是贴在门楣上的剪纸,上沿贴牢,下面大部悬空,可随风飘动。挂签又叫“挂钱”、“挂千”、“过门笺”。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说:“挂千者,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飓,贴在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者,乃佛前所悬也。是物民户多用之。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余者,日小挂千,乃市肆所用也。”山东南部、江苏北部的郯城、邳县等地又有套色挂签,俗称“换堂于”。其法取五色彩纸剪刻成型,局部刻断,各部分相互调换、镶嵌,形成色彩绚烂的装饰效果。新晨

顶棚花是贴在天花板上的剪纸。中央是一张大型的团花剪纸,四角贴上角花。这种布局俗称“四菜一汤”。民间新屋落成。新糊顶棚,以及过年过节、办喜事等都要换贴顶棚花。

炕围花是沿炕周围贴在墙上的剪纸。炕围花的作用不仅是装饰墙面,还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以团花为主的对称布局,造成了很强的向心力;完整的装饰层次加强了室内祥和富足的气氛,暗示着生活的理想。

3.3特种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