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教育

文化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化教育

文化教育范文第1篇

(一)文化对设计的支持

设计应该具备个性,利用设计语言传递产品信息是设计的关键所在。不同的设计蕴含不同的设计语言和不同的传达方式。文化总结着人类的习俗、生活习惯和思想意识,而从影响整个人类社会,成为人们无形中的关注点。因此,文化信息的传递成为信息传递的焦点。

(二)文化对设计的引导

设计与文化紧密相连,每个时代每个阶段的设计总是依赖于当时的文化背景而存在,并强烈地体现出与之相对应的文化特征。在不同的社会文化大背景的影响下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经典设计作品。

二、设计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设计文化教育是引导学生认识设计主体的唯一方式文化教育引领知识教育的理念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着深刻理论根据的。其含义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知识论和认知论的缺陷

设计方式和设计技巧是没有主体的认知。所谓“没有主体”,是指知识本身是没有主观意识的,是完全客观存在的,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认知都是如此,这样的知识无法成为设计作品和消费者之间交流的桥梁。因为它独立存在于消费者和设计师的意识之外。因此,这种知识教育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没有教育主体的教育观,从而形成以知识为中心而不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结构,这在强调沟通、交流和认同的设计中是有致命缺陷的。

2、从设计知识教育向设计文化教育的转变

从知识教育向文化教育的转化实际上是从知识为本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转化,其关键在于教育首要任务是构建学生的认知主体,通过认知设计文化而认知客观世界,通过设计文化的教育培养树立学生的设计文化底蕴。因此,正确的教育方式是以设计文化教育为基础,有机结合设计知识教育的教育体系。

3、创新来源于文化

没有文化依托的知识教育第二个特征是缺少创新。对于没有认知主体的知识来讲,只有对错之分,然而创新是超越对错的存在,因此,缺少认知主体的知识是缺少创新主体的。设计知识教育则会变成一种经验教育,设计作品的判定则会变成一种经验判定。事实上,在正确的设计过程中,创新思维和经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设计经验和设计合理性的标准判定很大程度上蕴含在设计创新思维中,并随着创新的进程而改变。离开创新思维,就很难判断设计作品的合理性、进步性和美观性。创新是设计的灵魂,而设计文化教育是创新的基础,因此设计文化教育是设计教育的基础和灵魂。

4、人文因素实则设计中最重要的因素

没有文化依托的设计知识教育的第三个特征是缺乏人文因素。缺少认知主体的客观事物是纯粹理性的存在,是完全排斥人文因素的。而设计作品是为人所服务的,完全缺失人文因素的设计作品就只剩下其功能性,只有功能性的产品是称不上设计作品的。总之,设计文化教育优先于设计知识教育是一条凸显认知主体,鼓励创新和激活人文因素的教育理念,是对设计教育理念改革的重大突破。

(二)设计文化教育的方式

1、凸显设计本体的设计文化教育

设计文化教育的根本在于强调设计文化的重要性,在教育中凸显文化、充满文化,进而将教育的过程转变为文化传导的过程。设计文化教育的宗旨是对其追根溯源,然后在通过对设计文化的认知过程中逐步形成对自身设计本体的认知。在设计文化教育中,凸显设计本体并非要抛弃设计知识教育,反而要利用设计文化的深入了解过程填充设计知识,使得知识论人性化,使得知识本身充满生机。

2、凸显创新的设计文化教育

在了解了设计文化中不同或相同的设计文化本质后,创新则是对设计文化理解的多样性组合、展现和推动,尽管各种设计文化的理解和创新成果有所区别,但设计文化的母体确是相同的,因此,我们在设计创新的同时,也在推动设计文化的进步。我们需要通过设计文化教育将创新与知识进行有机结合,以创新为导向,力求专业知识人性化,通过设计创新来推动设计文化。

3、凸显人文因素的设计文化教育

设计文化教育中,特别对于认知主体和创新而言,每一种设计文化都有深刻的人文本性。显然,从认知主体到创新再到人文因素,他们是连贯和具有一致性的,强调了认知主体和创新,从另一个意义上讲,也是对人文因素的强调。强调人文因素并不是要忽略理性因素,而是希望让理性回归人性。

三、总结

文化教育范文第2篇

教师教育工作者的多元文化教育责任是民族地区高师院校教师发展的基本要求。民族地区教师教育工作者的多元文化教育责任指的是教师应当具有主动从事跨文化教育的价值取向,在教学实践中具有文化敏感性和相应教学实践能力。文章从“理解与澄清”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使用与管理”多元文化教育专业知识,“评价-反思-回馈”多元文化教育效果等方面进一步澄清了民族地区教师教育工作者,多元文化教育责任的行动思路。

关键词:

民族地区;教师教育工作者;多元文化教育责任

我国的少数民族教育在包容和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背景下,肩负着培养青少年在社会生活中跨文化适应能力的重任,适应本民族文化,融入其他文化,成为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中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教师是民族教育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实践者。培养一支具备多元文化素养的师资队伍,教师教育工作者得先具备多元文化素养,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民族教育的发展。换言之,多元文化背景及民族教育的使命给广大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在民族文化素养发展要求方面提出了要求。而民族地区高师院校是培养能够适应多元文化教育背景师资的主阵地,当我们对基础教育师资的多元文化素养提出要求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在对民族地区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内涵和发展方式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民族地区教师教育工作者具备多元文化教育责任的意义

由于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相对滞后,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也相对有限,于是在过去和当前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在民族地区从教且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教师中汉族教师的数量要多于本民族教师数量。非本民族的外族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时,面对的教育对象往往是与自己文化背景不同的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尽快适应和融入当地的文化背景,找到排除因文化差异而给人才培养带来的不便和阻碍。

(一)教师教育工作者的多元文化责任影响师

范生多元文化教育能力的培养文化对人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个人生活的历史中,首要的就是对他所属的那个社群传统上手把手传下来的那些模式的适应。”[1]民族聚居地区中小学校中,学生多数是少数民族,他们深受本民族生活习惯、语言、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影响,与正规学校教育主流价值观存在差异,具体表现在正规学校教育系统中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学语言、学习环境等都呈现的是社会主流文化,学生们面临着文化适应的隔阂。隔阂的消解如果完全靠学生自己,是有难度的,每当出现不同程度的文化适应困难时,学生已经具备的先验性知识中,已然印刻上了本民族深刻的价值观。随之产生的民族认同弱化、学业成就低等现象就接踵而至,不利于学生成长,也不利于民族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教师是学校教育变革中最为能动的主体,他们有责任主动担负起消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文化隔阂问题。具体而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无视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知识经验,应主动尊重、理解不同的文化。民族地区的教师教育工作者本身应是一直具备多元文化教育素养的队伍,这是这支队伍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有意识地引导师范生主动去了解未来教育对象身处的多元文化环境,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学生的非言语行为和文化价值观的重要前提。师范生在职前教师教育阶段接受系统训练时,能敏于思考适应多元文化教育背景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相关问题是民族地区高师院校人才培养中的特殊要义与责任。在职前教师教育阶段,师范生若能接受过适度的多元文化教育训练,对少数民族历史、社会与文化具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与了解,正是为师范生多元文化教育素养的形成奠定了必要基础。

(二)多元文化教育责任是民族地区高师院校

教师发展的基本要求高师院校教师发展问题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质量、教师教育师资的生命质量意义重大。“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2]民族地区的高等师范教育是一个涵盖了政治问题、文化问题和教育的社会治理问题等复杂体系,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培养的师范生多数到广大农村中小学任教。于是作为高级知识群体的高校教师,是社会文化、教育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农村教师培养诉求互换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工作者的角色也需做出相应的转变。关注这个群体的多元文化教育责任,有助于提升边疆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能力。事实上,民族地区高师院校在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总是与特定的民族文化相关,该地区的教师教育工作者身处多元文化社会环境中,自身专业发展也将有意无意地受到多元区域性文化的影响,因此主动辨识自身发展的背景与趋势,主动适应多元文化环境,寻找自主发展的动力与条件,是民族地区高师院校教师发展的基本要求。在高等教育与多元社会文化环境的互动中,要求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师资具有一定的文化敏感性,不断提高自身多元文化素养的知识与能力,并主动运用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正是教师教育工作者践行多元文化教育责任的最重要表现。

二民族地区教师教育工作者多元文化教育责任的基本内涵

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关注到了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或教学能力的特殊性问题。例如:“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少数民族教师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就是具有对课程知识进行文化分析的知识与技能。在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第一要具有多元文化教育观;第二要扮演多元文化教育课程教师的角色……重视和遵循人类普遍价值伦理取向,教育对象观上有教无类,文化价值观上‘和而不同’;第三要营造多元文化教育环境。在过程方法上,要与学生平等对话,共同营造一种研究式的教育过程与氛围。”[3]有学者提出民族地区的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能力:“利用多种方式传递不同文化特征,帮助学生从不同文化、民族的角度来构建自己的概念、主题与观念的能力;视每个学生为不同个体,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进行教学的能力;尽量公平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能力;与学生家庭、社区交互学习的能力。”[4]还有学者将中小学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素养成为教师的文化品性,并进一步指出应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教育观念上,尽可能促进不同文化、阶层、性别与潜质的学生得到公平的对待与合理的期望,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个学生的成长;在教学中,将学生不同文化背景作为个性化的教学和辅导的考虑因素之一,消除学生的喜文化背景及其学业发展的不利影响,合理地评价不同文化背景下学生的学业成就;在教学资源开发中,作为地方性知识的开发者,要善于从民族文化中挖掘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来充实教学内容;在人际交往中个,要成为多元文化教育情境的创设者和活动的组织者。”[5]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多元文化教育素养,对形塑和要求教师教育工作者的多元文化教育素养同样具有参考价值,只不过我们需要进一步考虑到教师教育工作者作为高校教职人员其角色的特殊性问题。本文认为但凡在民族地区工作的教师教育工作者,应当具有主动成为跨文化教育价值取向和在教学中具有文化敏感性的知识分子,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具有能够胜任多元文化教育教学工作,与之相关的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的相关专业知识和行动能力。而这种在日常教育实践中,教师教育工作者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对多元文化教育反思性实践及相关理论探索、整合及运用的敏感性与专业性,即是教师教育工作者具有多元文化教育责任的主要表现。

三民族地区教师教育工作者多元文化教育责任的行动思路

文化责任是一个国家、民族或者群体、个体对其自身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当然责任。[6]在民族地区高师院校师范生的培养问题上,教师教育工作者应是学生在教育价值选择过程中的引导者,行为规范的守护者,多元文化的弘扬者,尤其在保护、传承与创新当地文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而民族地区高师院校在传承与弘扬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特殊的战略地位和意义,重视多元文化教育发展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实践,是民族地区高师院校教育责任的现实旨归。由于高校教师工作内容繁杂等原因,高师院校教师的教育文化责任认识不清晰等现象屡见不鲜,具体表现为未能自觉意识到多元文化教育责任的必需与可能。按照教师教育工作的实践逻辑,本文认为民族地区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工作者形成多元文化教育责任的过程可遵循如下行动思路:

(一)“理解与澄清”多元文化教育理念

理解与澄清多元文化教育理念,首先是要求教师教育师资具有坚定而正确的教育信念。教育信念即要求教师教育师资理解多元文化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以及这种作用发挥的条件,知道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缺失、偏失、遗失,有可能会造成的不良后果;明确多元文化教育责任与素养是教师教育师资组织与完成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在日常的专业实践中。意识先于行动,是实践的先决条件之一,进而增强教师教育师资主动认知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意识显得尤为重要。教师教育工作者们希望自己的学生将来以何种方式去影响他们的学生,那么在高师院校接受系统之前教师教育专业训练的过程中我们就应该用我们所期望的教育方式去影响师范生。我们已明确:在民族地区了解和熟悉社会的、宗教的、民族的、文化的、语言的等多因素对受教育者学习和发展的影响,可以让师范生入职后为学生提供差异性教学和个性化帮助的知识,掌握相应的教学策略提供背景性知识。在职前教师教育阶段接受过相关系统专业训练的师范生,在入职后的教育实践表现中将有可能会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多样性,从而使教学满足多样化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因此,拥有开展多元文化教育活动的相关知识,是教师教育师资理解多元文化教育的前提,以解决“想做而不会做”的知识基础。

(二)“使用与管理”多元文化教育专业知识

在高师院校开展多元文化教育活动之时,教师教育工作者应有善于选择与运用适切的方法与手段的能力。教学方法的科学性与运用的熟练程度反映出教师多元文化教育素养程度的高低。多元文化教育专业知识的积累,会受到学习者已有的学习经验、能力、才干、已经具备的学习能力及程度,以及受语言、文化、家庭和社区的价值观等多重因素影响。“使用”多元文化教育专业知识并真正意义上做到“知行合一”,需要教师教育工作者具备主动践行的勇气与底气。换言之,成为专业的多元文化专业实践者,教师教育工作者需要了解社会的、宗教的、民族的、文化的和语言的等多种因素对儿童学习和发展的影响,知道如何将自身明了的经验、文化等资源整合到教学实践中;能够理解并尊重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差异,并将这种差异视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并能有效利用。在具体教学中不同的教学内容决定所采用的方法,因此教师能够根据学习者的需要善于做出适切的教学决策,并能够明晰为不同的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帮助的教学策略。“管理”涉及教师对多元文化教育资源的二次开发、运用和交流。多元文化教育责任的内涵非常丰富,教师善于将多元文化教育资源运用到学生个体学习促进、教师教学改进、课程资源开发、推进教改实践与研究中去,亦是其主动践行多元文化教育责任的重要内涵。作为高校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与在校期间的教育教学工作同等重要。于是深入民族地区实地调研,探究、整合和应用多元文化教育资源;与学生、家长、民族社区、相关教育机构进行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经验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反思各种可能的偏见,将多种视角和经验整合到教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中去。

(三)“评价-反思-回馈”多元文化教育效果

多元文化教育的一个主要的假设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来学习,教师能够发现这些不同并对此做出回馈。教师在学习了丰富的多元文化知识,形成了正确的多元文化理念后,还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文化背景,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以期对每位学生做出有效的回馈,即“文化回应教学”(culturallyresponsiveteaching),该教学法在西方国家收到广泛关注和采纳。文化回应教学意指课堂教学能够参照不同学生的文化特性,在课程和教学中考量学生文化背景与学习形态,以学生的母文化作为学习的桥梁,协助不同文化差异的学生能够有公平的机会去追求卓越的学业成绩。此种教学强调在体制教育中要引导学生学习和加深对本民族或地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并和现代社会、科技、文化知识相结构,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受教育水平。教师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创设含有具体文化情境的虚拟课堂帮助师范生理解这种教学方式的真谛。在师范生的教育实习阶段,通过有相关教学经验教师的指导,帮助学生在真实课堂情境中能够熟悉地运用“文化回应教学”等跨文化教学方式。例如,教师可尝试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师生集中在一起进行情景对话、角色扮演,就某一事件开展讨论,让师范生直面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理解偏差,增进文化理解、减少文化偏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在师范教育和师资在职培训中都应设计到多元文化的方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跨文化教育指导纲要(2006)》中提到:跨文化性是一个动态概念,指的是不断发展的文化群体之间的关系,多元文化的存在和公平互动,以及通过对话产生共同和相互尊重的文化表现形式的可能性。跨文化教育不能只是在正规课程中进行简单的“添加”,它需要关注作为整体的学习环境、教育过程如学校决策、师资培训、课程、教学语言和教学方法。例如,据调查研究发现:许多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成就上的失败,并非全是教学策略不当所致,也有教师对这些少数民族学生抱有负面的态度和程度期待的缘故。也就是说,仅从某个单一维度对学生的学习潜能进行判断,便是机械的加减式思维。为杜绝教育教学实践中教育工作者这种简单的加减式思维对多元文化教育效果的影响,重塑教师教育实践教学课程及实施体系,提升教师教育工作者自主从事多元文化教学指导能力显得尤为必要。如上述举例中所提及的,教师教育工作者应该帮助师范生重新思考和审视关于少数民族学生及其家庭的负面预设,并将此类的反思通过案例,视频等方式带入到教师教育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中去。“评价-反思-回馈”是教师教育工作保持专业鲜活性所必须遵循的实践逻辑:教师教育工作者主动辨识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中有悖于多元文化教育工作者专业品质的行为并加以调适。从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的选择与运用等个环节都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包括其个人成长和受教育的背景及经历、当前的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差异,让师范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与重视,并能够从教学中感受到相互尊重的必要性,并能够做到相互尊重。

作者:田莉 赵黎 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云南红河学院教务处

参考文献:

[1][美]露丝•本尼迪克特,等.文化模式[M].王炜,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

[2]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

[3]特古斯.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中少数民族教师素质的重建[J].民族教育研究,2007(5).

[4]孟凡丽,于海波.国外更多元文化背景下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探索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8(2).

文化教育范文第3篇

1.教育功能。教育功能是班级文化的首要功能,也是区别于其它组织文化的最主要特征。班级文化作为一种特有的教育力量,渗透于一切活动之中,它所形成的一种“社会——心理动力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引导、平衡、充实和提高的作用。班级文化是以班风、学风、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和舆论等方式表现出来的观念文化和与之相应的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对每个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班级文化的这种教育功能不同于课堂教育,它虽是无形的,但又是无所不在的,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塑造着学生的灵魂。

2.凝聚功能。班级文化的凝聚功能主要表现在,班级文化能把班级成员的个人利益与班级的命运和前途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个人与班级“同甘共苦”。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共同创造的群体文化,寄托着他们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体现着他们共同的心理意识、价值观念和文化习性。这种共同的心理意识、价值观念和文化习性会激发成员对班级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班级一员的使命感、自豪感和归属感,从而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这种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又会促使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时刻清醒地意识到“这是我的班级,我是这个班级的学生”。实践表明,在班集体中,班级文化建设水平愈高,这种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愈容易得到体现。

3.制约功能。班级文化所形成的规范体系,制约着学生的言行。这种规范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使班级成员都能自觉地约束自己,让自己的行为符合班级规范。班级文化对成员的这种制约功能主要通过以下三条途径得以实现:氛围制约(环境、关系、风气等);制度制约(规章、纪律、守则等);观念制约(理念、道德、舆论等)。

4.激励功能。班级文化的激励功能主要表现为,班级文化能为每个班级成员提供文化享受和文化创造的空间,提供文化活动的背景以及必要的活动设施、模式与规范,从而有效地激发和调动每个成员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以高昂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积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二、班级文化的涵义

文化,是目前人们使用频率较高而又颇有争议的一个概念。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给文化提出了一百六十多个定义。根据马克思的文化哲学理论,我们认为,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界,便产生了物质文化;人类活动作用于社会,便产生了制度文化;人类活动作用于人本身,便产生了精神文化。

据此,我们认为,班级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在班主任引导下,朝着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在一个班级中是客观存在的。班级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精神层,如班级目标、班级道德、班级舆论、人际关系和班级风气等;制度层,如一日常规、课堂常规以及各种奖惩制度等;物质层,如张贴名人名言、悬挂国旗及班训、出板报等教室内环境的布置。

三、班级文化的建设

1.物质文化建设。班级物质文化属于班级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班级物质文化包含教室内的环境布置及师生的仪表等,是班级文化的基础及其水平的外显标志,具有“桃李不言”的隐性教育功能与教育效果。在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班级的主人,班级是学生的班级,班主任应带领全班同学,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来布置教室,使他们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在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中,我们还要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教育功能。班主任应注意把教育的意向、教育的目标等通过具体物化的环境设计和布置充分表现出来,从而达到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教育人、培养人和熏陶人的目的。

2.制度文化建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制度文化,是指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条例、指令等和社会主义道德观念、行为规范、是非标准等在班级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建立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抓好制度的制订与完善;二是要抓好制度的实施。

(1)抓好制度的制订与完善。班级制度文化主要表现为班级规章制度。规章制度制订得好坏,是否科学、合理,是班级文化建设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仅反映了一个班主任文化水平的高低,更反映了其班级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制订班级规章制度时,我们应注意以下两点:制订班级规章制度必须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法规、政策为依据,必须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班级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为依据:制度本身应相对稳定,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客观情况的具体变化,规章制度也会出现一些不适应现状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在保证规章制度相对稳定的基础上,适时进行修改、完善,从而确保规章制度永远充满活力。

(2)抓好制度的实施。班级规章制度虽然是班级制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班级制度的制订并不等于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班级制度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的作用和功能如何,要看班级制度能否被班级成员所接受。在抓好制度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两点:一要对学生加强宣传,使学生正确理解各项规章制度的内容,明确遵守规章制度的作用,以使制度得到学生的认可,从而将带有强制性的要求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二要积极创设条件,使规章制度能够更快、更好地实施。

3.精神文化建设。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主要指在实践过程中被班级大多数成员认可的共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信念等意识形态。它是一个班级的本质、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并具体表现在班风、学风、班集体舆论和班级人际关系等方面。抓住班级精神文化,就是抓住了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矛盾。建设班级精神文化,我们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一般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和心理关系,是在一定群体中,在人们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而又持久的关系。班级人际关系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密切交流和合作,有助于更好地发挥班级整体效应。构建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保护学生的正当权益,尊重学生的意愿和情感,培养学生的交往技能。

文化教育范文第4篇

一、为什么进行文化教育

1.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现代化的进程加速了精神和物质产品的流通,将各个民族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

2.文化教育是实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关键

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越来越多的人已达成共识,即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加上社会能力。但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语法结构,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即语言中的文化教育,致使学生难以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在此,语言的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被提了出来。

二、文化教育的内容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文化差异及其对学生带来的干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介绍

在教材中"What'syourname?”出现的频率相当高,但对于它在何种情况下使用却鲜有解释。实际上,英语国家的人在谈话时一般先介绍自己的名字,如“Iam..."对方自然会即刻说出自己的姓名。即使在填写表格、面谈等场合需要问及姓名时,一般也只说“Yourname,please?”或“MayIknowyourname?”如果使用“What'syourname?”,他们将有一种被审问的感觉。

2.打招呼

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Haveyouhadyourdinner?)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兴趣爱好为话题如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等等。

3.称呼语

例如“comrade"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特有的称呼,在英语国家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常用Sir和Madam。如果我们和英语国家的人以comrade相称,他们将会感到莫明其妙。

我们在教材出现称呼一位工人为"UncleWang"的情况,这也是中文思维套用英语的现象。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Smith"、"AuntBrown",对方听了会觉得不太顺耳。

又如学生知道teacher的含义是"老师",也就相应地把"王老师"称为TeacherWang。其实,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汉语有尊师的传统,"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成为一种对人的尊称。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简单理解:王老师=TeacherWang。同样还把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张医生"、"王护士"称为DoctorZhang,NurseWang,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感觉不可思议。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Miss,Mrs.等。

4.感谢

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you."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

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Wouldyoulikesomethingtoeat/drink?),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thanks."就行了。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和英语国家人坦荡直率的不同风格。

5.称赞

在英语国家,赞美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引子。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外表、新买的东西、个人财物、个人在某方面的出色的工作等。通常称赞别人的外表时只称赞她努力(打扮)的结果,而不是她的天生丽质。对别人的赞美,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you."如,

A:Yourcoatlooksnice.

B:Thankyou.

6.隐私

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如在JEFCBook1Lesson16中有这样的对话:"Howoldareyou,MrsRead?""Ah,it'sasecret!"为什么MrsRead不肯说出自己的年龄呢?因为英语国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驻,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再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儿?"(Whereareyougoing?)和"你在干什么?"(Whatareyoudoing?)在英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

8.节日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Year'sDay)外,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Spring Festival,theDragonFestival,Mid-AutumnDay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Day(情人节),Easter(复活节)AprilFool’sDay(愚人节)ThanksGivingDay(感恩节)和ChristmasDay(圣诞节)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俗也很不相同。如:在节日中,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接受后一般当面不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三、文化教育的方法

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

1.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文化教育范文第5篇

教育功能在武术教育中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迫切的话题。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武术

文化的教育功能也随之孕育、繁衍、成熟。现如今,武术文化教育已成为当前武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

分。在当前武术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凸显和提升武术文化教育功能与价值,不仅是全面实施武术教育的需要,

也是当今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中国武术 武术文化 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9―0014―03

21世纪是一个文化主导世界发展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面对文化的感召,武术文化的教育价值和意义在武术教育中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迫切的话题。近百年来,在中西体育文化不断的交融和碰撞之后,西方体育已经在我国当代学校教育和体育教育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中国武术虽然被誉为“国粹“,但在本民族的教育中和当代的武术教育中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尽管近年来,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开始关注武术教育工作的开展,但是武术教育工作依然存在着重视技术教育,忽视文化教育的现象。在文化发展变得愈发重要的同时,武术文化所具有的教育功能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通过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大力加强武术文化教育,不仅可以使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地发展,培养和造就人们强健的身体和美好高尚的心灵,还可以使得青少年在习武过程中不断得到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和传承,文化升华和提高。因此,在当前武术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凸显和提升武术文化教育功能和价值,不仅是全面实施武术教育的需要,也是当今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

1 武术文化教育是当代武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内容

“中国武术是民族文化的大载体,融摄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文化性是武术的灵魂。”在今天,我们不可以片面的将武术教育仅仅只看作是一种单一的、技术层面的教育方式,而是应当将从更加全面的视角来认知武术教育的本质。因为,武术不只是中国人创造的格斗术,同时它也凝聚和体现着中华民族

中国武术是我们民族文化的载体,融摄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文化性是武术的灵魂。中国武术在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之后,融合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渗透了佛、道、儒家学说,蕴涵了中国传统美学、文学、伦理学、中医学、艺术学以及宗教等文化的内容。可以说,武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它深得中国文化的精髓。正如武术家于海先生所说:“武术文化源远流长,经过了几千年的积淀,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国武术文化是对历经了千百年中国文化的凝结,是对有着千百年文化积淀的中国文化的高度提炼,其中蕴含的文化内容和文化形式,可以作为一种很好的育人方式使青少年在言传身授的武术教育中受到文化的熏陶和育化。可见,武术具有着文化教育的功能。

正是因为如此,作为身体文化教育的中国武术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播、继承和弘扬都无疑具有着巨大的作用。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假使仅仅将中国武术作为一项运动项目,只关注它的技术传承,显然是无法实现中国武术的文化传播目的。因此,在学校武术教育体系中,需要更加应该关注武术的文化教育。“一个民族的素质,取决于这个民族精英的素质;一个民族有没有凝聚力,也取决于这个民族精英有没有凝聚力。青少年是未来的民族精英,而学校是培育精英人才的渊薮。武术文化教育应从青少年教育开始。”通过对武术文化的学习,能够使青少年在习练武术的过程中了解和认知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因此,武术文化教育的内容是武术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强化武术文化教育功能是实现对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路径

在强势的西方文化的影响下,20世纪末开始,我们的民族文化就已经开始面临着强烈的冲击。这种文化的危机已经逐步延伸到文学、艺术和生活领域,影响着青少年一代。从民族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基础教育之所以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以及国家的高度重视,是因为中小学生在课堂上学什么、怎么学是关乎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的大事。虽然,民族文化的传承是关乎全民性的事情,但主阵地却是我们的学校,主要对象是我们青少年一代。由于青少年一代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他们的思想可塑性极强,但也最容易受到干扰和影响。

有学者指出:“文化娱乐化、历史虚无化、语言失范化、艺术消费化等不良的文化生活方式,正在消解着我们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继承。”正因为如此,现如今的青少年对时尚的东西总保持着津津乐道,他们热情地追逐偶像和美、韩、日流行的风格,而对昔日的民族英雄却产生怀疑或者嘲讽,那些爱国主义、甘于奉献、自强不息、宽容和谐、谦逊坚韧的中国传统精神在他们思想意识中正被慢慢的消解。倘若我们不能予以重视,“文化失忆”将不可避免的发生在青少年一代之中,最终会导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严重失落,甚至会导致一个民族的沉沦。

“武术作为一项民族传统体育,在其发生发展中也渗透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中华民族精神的滋养,散发着民族精神的脉动。”在中国的历史上,虽然古代教育历来重视文化教育,但也从来不忽视强身健体和运动素质的培养。武术作为中国特色的身体文化形式,不仅具有现代体育的功能――身体锻炼,同时作为一种系统整体性的文化载体,兼具德、智、美及促进人个性发展与完善等的社会文化教育功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国粹)之一。相对于其他民族文化形式而言,武术对我国的青少年树立民族自尊心,培养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素质的教育价值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最深层的东西,是千百年来历史的沉淀,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纽带,中国的现代化并不能以牺牲民族文化为代价,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我们不能失去民族的根。”通过对武术教育中武术文化的学习,不仅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文化心理需求,还可使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想、陶冶情操,培养和提高广大学生们的自强意识、竞争意识、健康意识及文化素养等整体价值的认识。这种文化教育的目的在于,让青年一代从小就了解我们的民族存在着缤纷多彩的文化,这对于“建立文化认同、弘扬民族文化、保护和树立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加强民族凝聚力都有积极的作用。”因此,通过武术文化教育,我们可以实现传承民族文化的目的。

3 提升武术文化教育地位是当代武术教育发展中的关键所在

有学者指出:“学校教育应该承担起民族文化的继承、传播和推介的文化责任。因为,对文化的关注离不开教育,教育是文化形成和反作用于社会生活的中介点。”因此,2004年4月3日,和教育部联合颁发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纲要》中指出:“各学科有机渗透民族精神教育,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并要求“中小学各学科教育要有机渗透民族精神教育内容。德育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要充实体现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数学等理科课程应结合教学内容,丰富中国科学家的科学成就和民族精神的内容。音乐、美术等艺术课要包含经典民乐、民歌、民族戏剧欣赏和中国画、书法艺术欣赏的内容。体育课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由此可见,武术教育的作用和价值已经得到了我国教育部门的足够重视,这无疑是令全国武术工作者感到欣慰和鼓舞的一件大事。

如今,我们之所以强调和倡导武术的文化教育的价值,是因为文化的教育关乎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命脉。乔晓光先生认为:“一种文化的兴衰,往往依赖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数。”假使我们在学校教育这个阵地上,能够做好有关文化层面的教育与传播,这对于民族文化的振兴将会是巨大的推动。对于武术而言,其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容,使得武术教育就成为民族文化教育的最佳途径。因为“武术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和哺育下发展起来的传统体育项目,它吸收和渗透了中华民族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和风俗等多种文化形态,在某种意义上,武术又代表传统文化优秀特质的文化精髓,是民族文化的载体。”通过武术文化的熏陶可以令学生在习练武术的同时,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于是,在武术的教育问题上面,武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就自然成为了最重要、最关键的聚焦。

艾斐在《文化的责任》中指出:“文化的责任最重要的就是要以文化为源流和中介而能动地赋予未成年人以民族精神、高尚人格和优良品德。”武术文化教育恰恰能够实现这样的功能,它是于民族文化复兴的需要,是弘扬民族精神的需要。武术作为学校教育的课程之一,我们更应该将武术课打造成为宣传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主课堂。尤其是在今天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更加应该发挥出武术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的优势,更加应该义不容辞的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所以,提升武术文化教育的地位在当前武术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尤为重要。

4 结语

“武术是在中华民族历史文明长河中形成、发展、成熟的,它和其他传统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图景。”中国武术所蕴涵的深邃文化内容,是千百中国传统文化的凝结,是对有着千百年文化积淀的中国文化的高度提炼。从文化教育和传承的视角来看,中国武术无疑具有着鲜明的文化教育性。今天,武术教育迎来了发展的好时机。无论从文化角度、战略角度还是教育的角度,都应当把武术的文化传承提升到一个重要的战略高度来对其进行认识,武术教育的发展之路可谓任重而道远。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将学校教育作为继承、发展武术文化的重要途径,重视武术文化教育的功能,提升武术文化教育的地位,力图通过武术文化的教育更好的传承我们民族优秀的文化,并以此推动中国武术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邱丕相.中国武术文化散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23.

[2]陈福刁.中国武术文化及其教育作用[J].广西社会科学,2005(5):188-190.

[3]李龙,虞定海.全球化时代中国武术教育发展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4):81-84.

[4]李舫.寻找文化中国[N].人民日报,2005-2-16.

[5]邱丕相,戴国斌.弘扬民族精神中的武术教育[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4).

[6]张峰,闫民.学校武术教育的自觉与反思[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3):57-59.

[7]赵亮,柯昕.中国武术文化发展与传播[J].宁夏社会科学,2008(4):141-143.

[8]王岗,邱丕相.重构中国武术教育体系的理论研究[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61-66.

[9]邱丕相,马文国.武术文化研究和教育研究的当代意义[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1-3,8.

[10]乔晓光.活态文化[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11]程大力,黄静.关于中国武术继承、改革与发展的思索[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8(1):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