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光伏销售工作思路

光伏销售工作思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光伏销售工作思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光伏销售工作思路

光伏销售工作思路范文第1篇

继续保持蔬菜保护地建设高投入态势,旗财政预算列入专项资金7300多万元,专项用于蔬菜保护地建设。加强涉农资金项目整合,成功申报了2012年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1000万元蔬菜产业项目和国家扶持“菜篮子”蔬菜标准园建设项目。及时兑现了蔬菜保护地建设奖励政策,投入资金230万元,对2011年度蔬菜保护地工作中的突出乡镇、企业、合作社通过财政奖补的形式给予了表彰奖励。由人行土右旗支行牵头,积极与旗信用联社、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开展了业务对接会,设立了500万元蔬菜保护地贷款担保基金,帮助企业和合作社解决资金难题,确保了蔬菜保护地建设顺利推进。

强化建设主体引进培育,推动了蔬菜保护地建设快速发展

在总结近年建设经验基础上,进一步确立了以重大项目建设带动蔬菜基地建设、重点龙头和专业合作社引领蔬菜产业发展的思路,全旗上下依托各自发展优势,不断优化投资环境,认真落实优惠政策,强化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全力搞好跟踪服务,先后成功引进了香岛生态农业、明华生物科技、赫泰、华鹿、亿力等建设龙头,促成了多个重大项目的落实建设,有力推动了1个万亩、13个千亩蔬菜种植基地建设进程。目前,明华科技蔬菜种植基地20hm2温室已进入采摘销售期;亿力特色高效农业基地二期13.3hm2厚墙体温室主体工程已完工,预计10月底建成并开始种植;明石合作社蔬菜基地14hm2厚墙体温室开始采摘、10hm2连体大棚主体工程已完工;香岛333.3hm2光农互补项目开工建设66.7hm2日光温室;绿之源二期项目30000m2智能主体工程已完工;山晟光伏设施蔬菜园区规划建设1333.3hm2蔬菜保护地,土地流转工作已结束,正在筹备开工前期工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土右旗蔬菜保护地建设基本实现了过去“一家一户”建设向大公司、大企业、合作社基地化建设的转变,形成了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新局面。

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蔬菜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重点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和组织现场会、外出学习考察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保护地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方面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宣传市旗两级政府对蔬菜保护地建设的补贴政策和先进地区、先进示范点建设成效,努力调动广大农户建设蔬菜保护地的积极性。同时,在今年农作物受雨涝灾害之后,积极引导农民投入保护地蔬菜生产,目前有60多户农民开始承包约8hm2蔬菜保护地进行生产。

抓好技术培训,切实提高了蔬菜种植水平

建立完善了旗乡村三级技术服务体系,招聘了保护地蔬菜种植首席专家1名和蔬菜种植技术人员5名,争取了3名优秀蔬菜专业技术人才,保证每个乡镇常驻1名蔬菜专业技术人员。各乡镇、重点蔬菜基地结合各自实际,聘请了山东、九原等地区实践操作能力较强的技术人员蹲点进行技术指导,切实形成了百亩保护地有种植能手“手把手”指导、五百亩保护地有专业技术人员常驻指导、千亩保护地有首席专家全面指导的新局面,有效提高蔬菜技术服务能力,保证了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加强“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等资源整合,不断加大蔬菜生产经营主体实用技能培训力度,有效提高了蔬菜种植水平。积极采取“引进来,走出去”思路,加强与内农大、农研所等科研院所合作,积极邀请蔬菜专家现场讲学指导,加快先进技术手段的推广应用,有力地提高了旗蔬菜产生经营能力。

存在问题

1雨涝灾害,严重影响工程进度

2012年入汛以来,土右旗经历多次强降雨过程,造成大量农田长时间积水,形成内涝,地下水位持续增高,严重影响了蔬菜保护地建设进度。

2蔬菜保护地建设融资困难

由于目前市旗两级尚未建立起完善的蔬菜保护地建设投融资体系,银信部门信贷门槛高、制约条件多,广大建设主体多处于建设阶段,导致保护地建设融资困难,极大影响了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

3技术服务能力还相对不足

尽管通过近年的不懈努力,全旗技术服务水平整体有了大幅提升,但与快速发展的蔬菜产业相比,专业技术力量还相对薄弱,技术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保障蔬菜产业发展能力还亟待提高。

对策建议

2012年,土右旗将紧紧抓住蔬菜保护地建设这一中心任务,进一步强化工作领导、督察机制,创新工作思路,多措并举快速推进蔬菜保护地建设,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建设任务。

1尽力加快蔬菜保护地建设步伐

紧紧抓住引进的重点项目、重点园区,进一步加强工作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多渠道筹集资金,抓好项目建设服务,全力推动山晟1333.3hm2光伏设施蔬菜、香岛生态农业333.3hm2光农互补、明华科技66.7hm2蔬菜保护地、华鹿66.7hm2蔬菜保护地、绿之源48hm2的光农互补、赫泰33.3hm2蔬菜保护地等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圆满完成蔬菜保护地年度建设任务。

2抓好项目引进落实工作

立足土右旗丰富的农牧业资源和产业优势,紧紧围绕现有蔬菜基地,充分利用全区加大蔬菜保护地建设扶持力度的良好机遇和各方面人脉资源,进一步优化招商环境,出台优惠政策,加强农牧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和蔬菜种植大户的培育引进工作,争取新落实一批重点建设项目,推动蔬菜保护地建设快速发展。

3全力解决资金难题

¹坚持把解决资金问题作为推动蔬菜保护地建设的关键,积极向上争取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项目,努力拓宽资金筹措渠道。º继续协调金融部门放宽政策,加大信贷扶持力度,帮助解决资金难题。»积极加大政府投入,落实项目配套资金,全力推动项目建设。¼认真整合各类资金项目,加强蔬菜基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减轻建设主体资金压力。½积极开展农牧业融资平台建设工作,通过探索建立涉农部门资源捆绑抵押融资平台,着力解决蔬菜保护地资金难题。

4认真抓好技术服务工作

进一步加强旗乡村三级技术服务体系和农技推广队伍建设,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蔬菜产业发展的能力。紧紧抓住全市“农牧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有利时机,加强高标准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抓好新品种、新设施和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努力提高技术保障蔬菜产业发展能力。

5加强产业发展体系建设

光伏销售工作思路范文第2篇

2016年8月22日至24日,视察青海,亲临柴达木,提出了“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扎扎实实保护和改善民生,扎扎实实加强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殷切期望。

就海西州如何落实的“四个扎扎实实”,在转型中实现跨越发展,青海省海西州州长孟海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今日中国:青海“生态立省”战略的确立,为海西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哪些机遇和挑战?

孟海: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三江源头”“中华水塔”之誉。

就全省而言,海西的生态地位和生态作用十分突出,是三江源的安全屏障,保护好生态环境不仅关系到全省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影响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生态安全。对海西这样一个生态脆弱的地区而言,在大力推进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中,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显得非常突出,使得我们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生态“双赢”等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全省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持续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只要找准环境保护的切入点和关键环节,抓住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牛鼻子”,赢得主动,那么机遇就远远大于挑战。

海西作为全省的工业主战场,通过几代柴达木人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逐渐形成了以盐湖化工、油气化工、煤化工、金属冶炼为主的工业产业体系。当前,生态保护、节能减排、循环发展已成为摆在海西州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过程中要着力解决的首要问题。青海“生态立省”战略的确立,为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关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也是解决海西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的有效路径,只有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的不断协调发展,才能实现海西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共生共赢。

“十三五”时期,是海西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随着“一带一路”以及“生态立省”战略的不断推进,必将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海西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大生态农业、生物产业发展力度等方面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目前,海西州正在积极践行“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以生态文明理念为统领,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切实把节能减排、节能降耗作为实施“生态立省”战略的重要措施,全面落实工程、结构、管理等减排措施,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今日中国:海西的产业结构总体情况是怎样的?发展中呈现出哪些主要问题?

孟海:经过多年的发展,全州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十一五”末的2.8:79.1:18.1调整为“十二五”末的6.1:67.5:26.4,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以枸杞为主的特色农牧业发展优势逐步凸显,农作物种植面积达75.5万亩,其中枸杞42万亩,产值突破20亿元人民币,出口创汇位居全省特色农产品首位,柴达木枸杞绿色产业基地、绿色食品保健品出口基地全面建成。农畜产品加工转换率达51%,农牧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75%。

以盐湖产业为主的工业经济实现提质扩量,建成盐湖综合利用一、二期等一批重大项目,钾肥、纯碱、天然气产量在全国占比达79%、14%、5.6%,全国最大钾肥产业基地、国家重要纯碱生产基地、中国陆上第四大主力气田地位得到巩固。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3866兆瓦,其中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达3388兆瓦,成为全国重要光伏发电基地。着力打造全国金属镁及合金材料产业基地、化学合成材料基地,一批新材料项目建成投运。

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顺势崛起。茶卡盐湖品牌旅游影响力显著提升,全州年旅游人数突破千万人次、收入超过50亿元。建成天峻圣裕源等一批物流园区,引进培育60余家物流企业;金融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州金融机构达71家;顺应“互联网+”趋势,建成柴达木电商绿洲平台,目前实现电商线上销售额1.28亿元,增长82.6%。

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海西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进中存忧,发展不足仍然是最大的州情,发展中的短板和矛盾问题依然突出。主要体现在:主导产业层次不高,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任务艰巨;改革成效还不够明显,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还不够多;市场主体活力不足,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有待进一步释放;科技创新支撑不足,高精尖和实用型人才匮乏;城镇规划建设层次低,产城融合不够,要素集聚能力不强等等。在今后的工作中,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将高度重视,创新举措,切实加以解决。

今日中国:当前,海西州对“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整体规划布局是怎样的?

孟海:海西是国家重大能源储备开发的重点地区,是西部地区工业的主战场之一,也是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承担着与西宁、海东齐力引领全省实现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从国家到青海省历来高度重视海西的发展,2005年10月,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将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列为国家首批13个循环经济产业试点园区之一。2010年3月,国务院批准《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将柴达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试验区是青藏高原地区重要的新型工业基地和高原特色产业发展核心地区。近年来,我们按照“做实园区、增强活力”的总体要求,坚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总体规划、实F合理布局、加快推进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实施《总体规划》,各工业园形成了特色突出、各有侧重、紧密协调、上下游对接、优势互补的大循环发展新格局。

工业园区布局上,我们始终坚持“突出特色、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工作思路,着力打造格尔木、德令哈、大柴旦、乌兰四个工业园,辐射带动都兰、天峻、茫崖、冷湖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格尔木工业园,以加快推进昆仑和察尔汗两个千亿元产业基地建设为目标,做强做大盐湖化工、油气化工、煤化工和黑色有色金属冶炼、新能源等循环经济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德令哈工业园,围绕打造500亿元产业基地,全力推进盐碱化工、特色生物、新能源及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建设,积极发展物流业。大柴旦工业园,围绕打造500亿元产业基地,着力做强做大盐湖资源综合利用、能源化工、有色冶金综合利用等主导产业。乌兰工业园,围绕打造500亿元产业基地,积极推进煤焦化和盐化工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

产业体系布局上,依据试验区资源区域分布和产业发展基础,重点构建循环经济“七大产业”体系建设。盐湖化工产业,依托盐湖丰富的锂资源,大力推进和谋划实施高纯碳酸锂、电池级金属锂、新能源汽车等重大项目,打造千亿元锂产业集群。油气化工产业,以石油、天然气、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为重点,建设千万吨油气田,打造千万吨原油储备及油气化工产业集群。煤炭综合利用产业,以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为基础,重点建设煤焦油、粗苯加工、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矸石砖等一批项目,构建焦煤开发―焦炭及焦油等综合利用的煤焦化产业链、煤气化―烯烃―烯烃下游产业链。金属冶炼产业,以黑色有色金属资源为依托,以柴达木地区盐湖轻金属资源开发为龙头,通过优化产品结构,适度发展金属冶炼产业,合理规划布局冶炼项目,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品,构建有色冶金产业链。新能源产业,一体化全产业链发展光伏、光热、风能发电和新能源装备制造,建设国家百万千瓦级光伏领跑者基地、国家级零碳清洁能源示范基地,打造千万千瓦级新能源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加快在传统产业基础上的“嫁接”和“孕育”,大力发展金属镁及镁合金、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功能材料等产业,打造千亿元新材料产业集群。特色生物产业,依托枸杞、藜麦、中藏蒙药、沙生植物等特色生物资源,着力培育有机食品、生物医药等特色生物产业,建设国家有机农业生产示范基地,打造千亿元特色生物产业集群。

今日中国:特色产业的发展对海西高原循环农业的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哪些作用?

孟海:海西特色产业的迅速发展,对全州高原循环农业和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推动了循环农业发展框架的构建。海西州以农牧业结构调整和推进产业化经营为重点,努力加快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农村沼气、测土配方施肥、高效节水灌溉、农机农艺配套等技术,探索建立了产业间、产业内和大农业循环模式,积极培育产业关联度高、适应循环发展的枸杞、福牛、设施农业、生态畜牧业等产业体系。通过多年的发展,全州多业并举、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循环农业发展框架基本形成。

促进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海西州坚持节能优先,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构建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积极发展太阳能、风电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逐步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大力实施节能减排示范项目,确保新上工业项目能耗、技术、环保指标达到国家标准。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提高工业“三废”集中处理和综合利用水平。完善区域协调治理机制,统筹推进以大气、水和土壤为重点的污染综合治理,定期对巴音河、都兰河及察汗乌苏河开展监测,水质均达到环境质量标准,德令哈、格尔木两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分别达到93.6%、82%。

加快了农牧区新型经济组织的发展。海西州通过稳步推进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全州33个试点合作社有28个合作社开展了股份制改造。其中,21个试点合作社完成草场整合划区、畜群重组工作,其余7个试点合作社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先后组建了2个县级联合社(天峻县玉舟和德令哈市满都胡联合社)、2个乡级联合社(天峻县草希和都兰县查汗西里联合社),并开展规范化建设。全面完成2016年34个牦牛藏羊高效养殖技术推广项目,通过项目实施,实现母畜营养均衡,繁殖率稳步提升,幼畜断奶期提前,加快了幼畜出栏,经济效益明显。

助推了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海西州始终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定推进木里矿区综合整治,两年整治任务全面完成。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整治生态环保突出问题,启动零排放国家级清洁能源示范基地建设,绿化美化及防沙治沙工程有序推进,全州空气、水气、区域环境质量明显好转,“保护环境、治理生态”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全州上下的自觉行动。

今日中国:海西州选择柴达木枸杞产业作为循环农业发展重点的主要理由是什么?它在扶贫、富民方面展现了哪些优势?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孟海:2008年以来,海西州委、州政府在科学研究柴达木盆地地域自然资源禀赋的基础上,提出“适度发展枸杞产业”的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战略思路。随着枸杞产业快速发展,综合效益日益显现,成为海西州农牧业经济稳步发展、支撑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在扶贫、富民等方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效益明显。对地区经济发展贡献率日渐增强。2008年到2015年,枸杞产业产值从0.33亿元跃升到26.8亿元,增加81倍;在农牧业总产值中占比从3.2%跃升到50.4%,增加15.7倍。在枸杞产业的强力拉动下,全州种植业总产值在农牧业总产值中的占比从32%上升到50.1%。如诺木洪农场8.3万亩成片枸杞每年产值超过8个亿;柯鲁柯镇有机枸杞标准化出口基地更是在荒漠上建成2万亩种植基地,让昔日的荒漠变成了绿洲。

二、社会效益良好。枸杞产业已经不是单一的农业产业,它已成为集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精深加工可带动二产发展、色选包装可实现效益的翻番、采摘枸杞可解决就业问题。在一产快速发展的同时,加工包b业、物流业、服务业、旅游业等也得到长足发展,加快了农业“接二连三”的产业融合,成为产业核心,对发展地区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产生重要影响。

三、生态效益显著。枸杞抗旱、耐盐碱,是海西州理想的经济和生态兼用树种,可巩固绿洲、改善沙化土地和盆地整体的生态环境,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截至“十二五”末,全州枸杞种植面积达42万亩,野生黑枸杞资源39万亩,沙棘资源13.89万亩,在防治沙化和水土保持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环保作用。

四、节水意义重大。枸杞经济效益比大田作物高,需水量比大田作物少。在大水漫灌条件下,每亩枸杞全年用水量在800至900立方米之间,是小麦用水量的60%。从枸杞农艺操作、投入产出比等方面考虑,更适宜实施节水灌溉,采用滴灌后每亩枸杞需水量230立方米,节水700立方米左右,节水率达80%,吨水效益提高328%,这对水资源十分稀缺的柴达木盆地尤为重要。

今日中国:生态修复作为一个产业,海西是如何对其定位的?截至目前,针对这个产业发展做了哪些具体部署?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

孟海:说到对生态修复产业的定位,不得不先从海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地位说起。海西州地处青海省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北部,区域面积32.5万平方公里,占青海省总面积的41.7%,沙化土地总面积9.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沙化土地总面积的76%,占全州国土总面积的29.6%,是全省沙化面积最多、治理难度最大、保护任务最艰巨的地区,在全省生态建设中处于特殊的地位。

近年来海西州始终秉承“项目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理念,加快推进生态修复工程进度。以“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海西”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与济发展的关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推动绿色海西建设。长期的实践证明,生态修复是国家森林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实现资源增长、农牧民增收、生态良好、林区和谐和防沙治沙与产业富民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在“生态治理、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实践中,海西州探索出了生态财富创造新模式,走出了一条立足海西、造福百姓的荒漠综合治理道路,是全省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伟大工程的一个缩影。其最大贡献,不仅在于创造了几十亿产值的生态财富,更重要的是让我们重新认识沙漠和利用沙漠,把沙漠变绿洲的梦想变成现实,逐步走出了一条从“治沙”到“减贫”再到创造生态财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特色产业引领治沙新模式。海西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东部沙棘、西部枸杞”的战略部署,依托丰富枸杞资源,用产业化的思路指导防沙治沙,以工业化的思维调整沙产业结构,利用柴达木盆地独特的地理和气候优势,大力发展以柴达木枸杞为主的沙产业,有效带动农牧业发展,农牧民增收。

科技创新引领林业产业发展。海西州围绕重点林业建设工程,大力推广林业新技术,注重多项实用技术的组装配套,突出抓好林业示范点建设,推广杨柳深栽造林、应用生长调节剂造林、应用生根粉提高生根率,实施“柴达木地区特有树种驯化及综合配套技术研究”项目,有效提高了造林质量,扩大了防沙治沙规模,为柴达木沙漠化地区的林业建设探索出了一条新途径。全面推广了枸杞、沙枣、白刺、沙棘等抗旱灌木树种,推广紫花苜蓿、披碱草等优质牧草为主的林草(林药)间作模式。建立荒漠化造林、抗旱造林等科技推广示范点4处,形成州县乡三级林业技术推广体系,并推行林业技术人员承包责任制。

“五位一体”模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海西州探索建立集交通固沙、生态补偿、生态节水、生态农业、绿色发展“五位一体”的沙产业发展模式,有力推动了沙产业的快速发展。2008年以来,累计完成铁路、国(省)道沿线绿化260余公里,不断健全完善配套节水灌溉设施,完成固沙造林1.1万亩。

积极探索“沙漠生态治理+太阳能光伏发电”新模式。海西州利用闲置的沙漠资源发展光伏发电产业,在发电的同时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经济,逐步实现沙漠增绿、企业增效、资源增值的目的。建成格尔木、德令哈、都兰、乌兰、大柴旦5处光伏产业基地,装机容量3388兆瓦,治沙规模10万亩,周边治沙造林3000亩,种植枸杞6000亩,着力打造了高原绿色光伏产业基地。

光伏销售工作思路范文第3篇

市委、市政府对生物食品产业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今天,六位市领导和产业服务部门、责任部门及银行、电力、国土等相关部门一起参加这个工作推进会,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特别是三元、学军、若兵等产业项目推进工作组的同志,在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建立××市重点项目推进机制的意见》后,先后两次专题到生物食品产业园就产业发展、企业生产等方面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增添了企业应对危机、渡过难关的信心,帮助企业解决了生产中存在的系列问题。希望大家今后继续按照既定工作思路,围绕产业发展方向,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真正把生物食品产业培育成为××农业产业化的新兴产业,使小产业培育发展裂变成为上规模、上档次、出效益的支柱产业。

生物食品产业作为我市的一个新兴产业,尽管当前企业规模不大、园区产值不高,但企业产品定位准确,且均有一定科技含量,市场前景非常好,可以说是一个朝阳产业。曾经我们提出要通过以商招商、产业聚集、延伸产业链,把生物食品产业打造成为我市产业发展中的“一艘轻型航母”,也就是通过三年左右时间的努力,使生物食品产业形成10亿元的销售收入。到去年,已经达到了3亿元左右的产值。如果发展顺利,实现10亿元的销售收入目标应该问题不大,特别是随着恒天实业两期共6000吨大米蛋白肽项目的建设、投产,仅这一个项目就可能实现10亿元的产值,发展得好整个生物食品产业总产值超百亿元也是完全有可能。当然产业发展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在发展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正是问题的存在,才体现我们服务的重要和必要,体现服务的价值,我们才能找到服务的差距、感到服务的压力。为此,大家要切实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本领,不仅开展面上的服务,更要研究、分析、把握产业和行业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新规律、新要求,研究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市场前景、市场份额,帮助企业降低生产经营管理成本,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这样才能服务到点子上,服务到企业的关键时、紧要处。希望大家切实沉下心来,深入企业,真正把服务工作作为自身工作生活应有的一部分,作为提升自己能力素质的一个过程,在参与服务的实践中使自己成为生物食品行业的专家、服务的行家。

借这个机会,我讲五个观点,供大家参考。

一、培育产业就是培植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

优势主导产业是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是优化地方经济结构的核心因素,是提升地方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实现××经济社会的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必须着力找准、培育和壮大一批新兴产业和骨干企业,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以大产业支撑大发展。通过各届班子的共同努力,尤其是随着近年来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走出了靠零星零散小企业、靠高耗能高污染高投入企业发展的路子,培育和壮大了以港源硅业、好帮手电子为龙头的光伏电子产业,以斯米克、东鹏、唯美等为龙头的精品陶瓷产业,以凯迈集团为龙头的再生金属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以××电厂为龙头的新型能源产业,以恒天源集团为龙头的生物食品产业等五大支柱产业。正是五大产业的培育、形成和其效益的逐步释放,才让××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10年时间增长10培。

就生物食品产业而言,其市场前景非常好,特别是随着产业链的延伸,其产品附加值空间很大。如天玉油脂公司新上油脂生产项目,其产品精茶油不仅市场前景好,而且附加值高,项目达产后企业年产值可达2亿元。当然,就目前来看,生物食品企业与我市一些其它产业企业相比较,还称不上大企业,税收贡献也相对比较低。恒天实业一年的税收也就是300-400万元左右,这在今天的××算不上纳税大户。但回过头来看,五六年前它就是大企业、大税收,在今天的小县市也仍可以称得上是大企业、骨干企业。为此,当务之急我们要服务、扶持好产业和企业的发展,使其不断做大做强,不仅增加政府税收,而且有效吸纳、转移一大批劳动力,带动农民致富。这也是我们发展生物食品产业的真正目的所在。希望产业项目推进工作组围绕打造百亿元产业的目标,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规划,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帮助企业延伸上下游产品、推动产品效益裂变上,真正用目标坚定信念、凝聚人心,围绕目标优化环境、优质服务。另外,我们还要认识到,当前落户生物食品产业园区的企业,都是近几来通过自身积累发展起来的佼佼者,都是××本土创业的代表。从这种意义上说,扶持生物食品产业发展就是培植××的民营经济,就是推动全民创业。同时,也希望各企业强化“坚守就是胜利”的理念,既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化为危机,又不断提升工艺流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危机中抢先机谋发展。

二、服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就是服务农民、反哺农业

近年来,我们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通过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升农业比较效益,提高农产品与市场的关联度,加快了农民增收的步伐,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初步统计,全市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加工、生产型企业已经达到了30余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9家,宜春市级农业龙头企业9家,形成了“一村一品”示范村15个,从业农户1200余户。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全市农民人均收入也从2000年的2416元增加到了2008年的5178元,增长了1.1倍。就拿恒天实业来说,其生产生物糖浆,既消化了大量碎米,而且提高了碎米价格,直接带动了农民增收,这就是龙头企业带给农民的实惠。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说,服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就是服务农民、反哺农业。为此,各相关部门单位务必站在服务农民、反哺农业的高度,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尤其是在当前企业困难的情况下,更要支持、服务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以龙头企业的大发展,促进农民大增收、农业产业结构大调整、“三农”工作水平大提升。同时,产业项目推进组的同志在帮助企业解决具体问题的基础上,更要聘请高端专家进一步研究生物食品产业的发展方向,对园区重点吸纳、引进、培育的项目,进行研究和认证,确保产业档次高,产品富有科技含量。要力争在论坛经济上有突破、有建树、有成效,让专家来帮助我们提纲挈领,追求醍醐灌顶的感觉。要专门制定生物食品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着力构建产业和特色园区企业成本竞争的优势,推动产业做大做强。

三、品牌就是企业的生命

品牌是企业产品的标志,是企业市场竞争的利器,是企业的生命,它代表着市场,代表着利润。为此,我们既要强化质量意识,更要强化品牌意识。中国为什么没有百年老店?这固然与我们国家商品经济市场培育时间比较短、不够发达、制度不够健全有关,更重要的是与中国企业经营管理者缺乏品牌意识有关,与企业家知识层面、自身素质有关。让我们感到高兴的是,我市生物食品产业几家企业的名称和产品标识、标志都非常好,尤其是名字比较响亮,如恒天、恒鼎、天玉、香油坊等名字都很好。当然,名字叫得响不等于企业叫得响,但至少说明了这些企业发展的第一步走得很好。今后,希望各企业紧紧围绕让企业叫得响的目标,切实根据生物食品产业园区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把品牌作为企业生存的基本前提、基本要素来研究,从商标的申报保护、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的构建、生产工艺流程的优化、产品质量的提升等方面着手,重品牌、塑品牌。如,刚才天玉油脂公司负责同志讲到打造富硒茶油品牌的问题,这个思路很好,市委、市政府同意并予以支持,但公司必须立足长远先做质量标准体系,并重视质量标准体系的申请保护。目前,全市富硒品牌建设工作,正由省质监局牵头,先做省级质量标准体系,以后再升级做国家级的质量标准体系。为此,广电等宣传部门要着眼企业品牌建设,帮助企业加强宣传,扩大企业影响力和知名度、美誉度;产业项目推进工作组要积极组织协调工商、质检等相关部门就企业产品标牌、标识的申请、保护等问题,深入园区进行专题调研和帮扶。这才是高端服务、智力扶持,这样才能提升服务的层次与水平,才能提升产业和企业发展空间,××才能成为优质企业聚集、优质品牌云集、上市企业汇集的强盛之地,成为经济大县、经济强县。

四、诚信是政府和干部的根本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诚实守信的美德。诚信是美德,是财富,是生产力。对于政府和干部而言,都要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凡是承诺的事情必须不折不扣地予以落实,确实由于特殊原因,一时难于兑现的承诺,要积极做好解释、说明工作,争取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支持。工业园管委会和产业项目推进工作组办公室对于市委、市政府为促进、扶持生物食品产业和相关企业发展的承诺,要认真加以梳理,进一步明确哪些承诺履行和兑现了,哪些承诺还没到位,梳理后报送挂点领导认真研究,逐项拿出具体办法抓落实,确保承诺的事项一一兑现。同时,对于今天会上各企业和部门提出的问题,请产业项目推进工作组办公室在梳理后,按照时间表、责任人的要求,进一步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一个月后再次调度,确保每个问题解决到位、落实到位。对于土地办证问题,国土部门要在对园区土地全面清理的基础上,加快办证速度和效率,保障企业合理用地需求;用电问题,供电部门在注重自身企业效益的同时,更要注重企业社会形象和企业信誉,加强行风建设,强化规范管理,为企业在用电上创造低成本优势;信贷难问题,各金融机构要强化银企共生共荣意识,创新工作思路和举措,对有产品、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确保信贷支持到位,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供气问题,××电厂要本着“不把供气作为主业来经营,但按主业来管理”的理念,强化对地方经济和企业的服务,抓时间、抢进度,加快蒸汽管网改造,确保6月初正常供气;土地平整问题,尚庄街道要加快工作进度,确保土地平整到位。工业园管委会要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快污水处理池的改造,确保7月底竣工并投入使用。

五、危机面前速度制胜

光伏销售工作思路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力营销;存在问题;大营销战略

Abstract: The power marketing management is the core business of power supply company, electric power marketing work quality to the power supply company’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some problems exist in the practical work;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feasible measures.

Keywords: power marketing; problems; marketing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F279.23

前言 近年来,海西供电公司坚持“强基固本、规范提升”的工作思路,推行营销精细化管理,强化过程管理和基础管理,营销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因此,公司干部职工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根本,以效益为目标,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强化基础管理,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管理效率,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1、电力营销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居民用电市场开拓难。当前,居民用电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可替代能源与电能竞争加剧,特别是天然气、分布式光伏能源等逐步进入居民家庭。如何迎接挑战,提高市场占有率,已成为当前电力营销的重中之重。目前,居民用电市场开拓不足主要表现在对市场不敏感,供电产品多年不变,产品的策划、设计、销售手段远远落后于能源市场的发展及消费者的需求。

1.2 供电合同管理的现状。一是从事供用电合同管理工作的环节及人员多,没有专职的合同签定人员,多以工作兼职工作方式开展工作,且人员变动频繁,合同签定工作标准难以统一,工作质量不高。二是由于供用电合同涉及到所有用电客户,签约数量巨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修签率、轻修签质量;重高压合同、轻低压合同;重城市、轻农村;重电子签约、轻书面签约的现象。三是修签流程在执行中不够规范,相关职责岗位审查流于形式,针对合同中产权分界、权、责、利等具体条款未能细致校核。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存在法律风险。 1.3 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不足。随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不断完善和推进,线损管理工作已经由原数据统计分析管理传统模式逐步转换为由用电信息管理系统约束,数据自动分布采集,低压用电信息采集和专用变用电信息采集等智能化管理模式,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抄读成功率与消缺及时率已成为线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目前青海省电力公司持续快速推进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促使线损管理工作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也给基层管理单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一线工作人员工作能力、素质与智能电网急速发展带来的新设备、新知识、新要求不相适应。二是电网建设管理与设备运行单位新设备运行培训不相匹配。三是线损原有相关管理制度考核模式与现有智能化线损管理模式不相对应。

1.4 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存在风险和不足。目前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存在四大安全风险:一是技术风险,由于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上有一定缺陷,造成系统不稳定或不安全漏洞较多,如非法用户或电脑黑客可轻易地入侵系统、电费统计有时会出现重复或遗漏等;二是误操作风险,误操作风险主要指系统维护和操作人员无意识的误操作带来的风险,如电价标准修改时因出错而造成的电费误算;三是违规操作风险,违规操作风险主要指个别系统维护和操作人员可能利用工作之便,采用隐蔽的技术手段,蓄意对某些重要数据进行更改而造成的风险。

2、大营销战略的管理概述 供电公司现有的营销管理现状制约了供电企业营销工作的发展,需要积极推行实施新的营销战略一“大营销战略”,推进营销管理工作向精益化、精细化方向转变,提升营销管理工作水平。大营销战略从机构设置重组,营销流程再造,管理制度完善,人员结构调整等方面按照市场需求等要求对营销系统进行全面变革与调整,优化业务流程,实现营销业务的分块办理向协同统一、分散粗放向集约精益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2.1 品牌宣传战略。树立大营销的观点,与客户建立并保持共同发展的新型供用电关系。要树立靠形象开拓市场的观念,要增强形象意识,牢固树立形象就是生命、形象就是效益形象就是品牌的思想。以“95598”供电服务热线为平台,在海西广播电台开设祁萍供供电服务热线,建立“爱心服务驿站”,设置社会电费代收点等具体措施为供电企业与客户之间的沟通架起了一座座愈加完善的沟通桥梁;切实的为辖区内的各类用户提供优质服务,让客户能够对供电企业的服务进行更好和更全面的了解;监督并提出更好的建议;为供电企业树立更好的企业形象。 2.2 优质产品与营销服务战略。营销一线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广泛宣传电能优点,引导用户用电,开拓电力市场。在用电咨询、用电检查工作中宣传安全用电的同时,为不同的客户提供技术咨询,介绍安装、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并根据用户需求装设漏电保护器等,以确保人民安全用电。同时,不定期地在用电聚集区域采取发放用电基本知识资料、现场举办用电咨询服务、成立服务队免费上门服务等一系列为民服务措施,极大地提高了供电企业的优质服务品牌,扩宽电力市场。

2.3 机构整合与体制制度管理战略。供电企业改革机构设置,建立全员营销机制。成立专职部门来统筹整个市场营销,这样有利于对电力市场需求的总体评估和营销总策略的制定,便于组织统一的多层次的营销活动:健全和完善以责任制为核心的电力营销规章制度,建立一套纵横连锁、互相协调的责任体系,严格考核,奖罚分明;同时,还要加强供电部门的内部资金运营监管,加强对基层单位的财务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从而实现人财物的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业务模式、业务流程、业务体系、自动化系统,实现营销管理集约化、组织扁平化、服务便捷化、资源最优化、信息共享化,进一步提高营销业务的管控力、营销工作的执行力、客户服务的监督力,提升公司营销管理绩效和客户服务水平。 2.4 内部管理战略。目前,供电企业的管理成本比较高,其潜在的浪费也较严重,因此,供电企业应加强企业管理,再造管理流程,促进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严格控制成本,划小成本考核单位,全员参与成本控制管理,强化审计稽核工作,实行成本一票否决制,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有效降低管理成本。

3、提高电力营销管理的对策研究 3.1 关于居民用电市场开拓的建议及对策。一是采取灵活的销售策略,刺激居民用电消费,如采取消费积分方式,对达到一定积分的客户赠送礼品,维护客户的忠诚度。二是加大用电知识宣传,倡导用电新观念。开展居民生活用电知识宣传,用传播科学知识的方法引导和促进电力消费。开展电能示范小区的建设,邀请客户代表参观A级智能营业厅,智能家居用电展示,帮助客户了解和树立现代、时尚的生活观念,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品质。三是积极开展市场分析,应对可替代能源的竞争。加大对分布式能源发展对电网影响的分析和管理力度,提高分布式能源接入环节的管控能力。

光伏销售工作思路范文第5篇

现在,我代表区第十六届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政府工作回顾

2009年,是全区经济社会在挑战中发展、在困难中前进、在考验中取得显著成果的一年。一年来,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考验中,区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和依靠广大干部群众,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干事创业,攻坚破难、锐意进取,较好完成了区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0.9亿元(预计下同),比上年增长14.1%;实现地方财政收入9.05亿元,增长16.03%。

——对外开放在应对危机中取得新成果。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积极创新招商思路,全面推进以“三个引进”为重点的招大引强战略,全年共引进各类项目103个,其中投资9000万美元的世界500强英联食品、9.5亿元的冀东水泥等过千万美元和亿元的大项目20个;先后有上汽变速器、德尔福派克电气等21户企业追加投资,增资总额12亿元;全区实际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内资分别达到8500万美元和46.2亿元,增长1%和15%;完成外贸出口4.5亿美元,下降24%。牢牢把握国家保增长扩内需的宝贵机遇,倾力向上争取各类资金项目,共争取中央扩大内需项目11个,到位资金6161万元,争取省调控资金项目4个,到位资金1.23亿元。深入落实包帮责任制,全面加快大项目建设,总投资386亿元的75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复)工73个,完成实际投入140.6亿元,其中总投资50亿元的宝钢精密钢管、2.4亿美元的通用光伏等26个项目投入生产,全区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60亿元,增长28%。在对外开放的拉动下,园区经济保持健康发展势头,高新区投产企业累计达到430户,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利税分别增长21%和30%。

——主导产业在结构调整中实现新发展。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和特钢制品三大主导产业累计落户项目达到229个,总投资406亿元。其中,汽车零部件产业落户项目106个,76个建成投产。2009年三大主导产业完成增加值、利税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达到75%和78%。骨干企业运行良好,民营经济稳步发展,工业经济实现逆势上扬,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55户,完成增加值59.5亿元、利税15.9亿元,分别增长15%和16%。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千方百计为企业减轻负担、排忧解难,积极组织参加国内外大型经贸活动,帮助拓展市场、争取订单,扭转被动局面;广泛开展银企合作,建立高水平的融资服务体系,全区信贷投放总额和授信额度达110亿元,到位资金74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问题。积极融入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超前规划中古路两侧临港物流加工区、西拓区南延、岗嵛山周边拓展以及青龙山以南、沿内夹河流域的高端产业园等“四大园区工程”,着力建设汽车零部件、特钢、临港物流、海洋装备制造以及it和文化教育等“五大产业基地”,为壮大主导产业、培植新兴产业开辟新的空间。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全面实施高新技术成长计划,43个项目列入省市技术导向计划和科技创新计划,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42.2%。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生产业、消费业和高端服务业一体推进的发展格局全面拉开,全区物流大项目累计达到15个,总投资25亿元,投资5600万元的奔驰4s店等10个项目投入运营,投资6.6亿元的富荣科技软件园一期等项目进展顺利。2009年,全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6.9亿元,增长19.5%;三次产业比由上年的5.5∶55.7∶38.8调整为5∶55∶40。

——城市建设在加快融合中呈现新面貌。牢牢把握加快与中心市区融合的发展方向不动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环境进一步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投资5500万元的松霞路、民阜路等7条道路建设改造工程顺利完成,投资8300万元的烟凤线福山段改建工程基本完工;城区16处低洼积水路段雨污管线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南部新城区污水管网一期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共铺设污水管网1.2万米、疏通8500米;投资7600万元,完成重点电力工程8项,新增变电容量150兆伏安。旧城改造步伐加快,18个城中村改造项目顺利启动,完成拆迁68万平方米;积极开展“百日购房财政补贴”活动,成功举办秋季房产展销会,全年完成房产销售55万平方米。生态市区建设全面推进,完成了投资2200万元的9条道路绿化工程,新增城区绿化面积44万平方米;“三年大造林”工程顺利实施,完成荒山造林1.9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和城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41.2%和36.8%。城市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大,集中开展了“大干150天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城乡环境显著改善。

——新农村建设在城乡统筹中开创新局面。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镇街带动作用更加突出,六个镇街全年共引进和续建项目62个,总投资41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52亿元,增幅高出全区15个百分点。小城镇建设快速突破,楮佳疃一期、乡村记忆等10个集中居住区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新增开发面积23.4万平方米。农业特色产业效益不断提高,新增绿色食品和无公害认证产品5个,完成大樱桃销售2.5亿元。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扎实推进,投资1.2亿元的门楼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进展顺利,完成农业综合开发6000亩。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新转移农村劳动力3200人。全面加大支农惠农力度,全年完成支农投入1.9亿元。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扎实推进农村道路硬化、绿化、亮化工程,农村环境持续改善,4个镇全部荣获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群众生活水平在经济发展中实现新提高。为民实事工程基本完成,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高标准完成了4处镇卫生院新建工程,3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推进,88个标准化农村卫生室顺利通过验收;启动了泊子小学新建和福山六中扩建工程,基本实现了中小学“班班通”;投资2030万元,实施了43个村居自来水改造和农村沼气建设工程,建成农村沼气服务网点7个、户用沼气818户;投资1400万元,新建垃圾中转站4座、城区公厕6处;投资1300万元,完成西拓区客运站主体工程,新增区内公交线路2条;启动了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建设,建立适龄青年免费婚检制度,全面推行老龄补贴,社会福利水平进一步提高;实施了被征地村居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基本养老保险试行办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年财政补贴689万元,参保率达到80%以上,成功列入全国试点区,全区60周岁以上未享受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每人每年最低可领取养老金660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稳步推进,财政补贴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90元,参合率达到100%;加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财政补贴253万元,参保率位居全市前列;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扎实开展爱心捐助活动,积极推进救灾救济、城乡低保、残疾人就业康复等工作,困难群体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进一步增强。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276元、9350元,分别增长11%和10%。

——社会各项事业在和谐稳定中取得新进步。教育事业持续发展,教育资源不断优化,总投资5亿元的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一期工程全面建成,已完成大专部的整体搬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顺利实施;手足口病及甲型h1n1流感等疾病防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扎实开展,公共卫生应急处置水平明显提升,群众健康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科技创新取得新的成果,顺利通过全国科技进步区考核验收。积极传承弘扬历史文化,广泛开展各类书画展览交流活动,被授予“中国书法之乡”称号;精心组织了王懿荣发现甲骨文110周年纪念大会暨国际学术研讨活动,来自十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专家学者积极参加,形成了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加快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亿元的青龙山文化广场建设工程全面启动,投资1500万元的镇街综合文化站投入使用,农村文化大院建成率达到85%。成功举办烟台市首届龙舟大赛,在十一届全运会上福山籍运动员夺得金牌2枚,在第五届东亚运动会上夺得金牌1枚。

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技术服务等政策,低生育水平得到巩固。全面加强环境保护,积极推进节能减排,能源消耗、污染排放等约束性、控制类指标持续下降。广泛开展“文明福山”、“诚信福山”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城市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积极开展“建设和谐稳定模范城市”活动,扎实做好国庆60周年和全运会安保工作,坚持不懈地抓好安全生产和稳定,全区社会治安保持全省先进水平。继续开展万人评机关活动,不断强化行政审批中心建设,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和信息公开,机关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强化党风政风建设,帮助群众办实事2000多项,解决生产生活难题2200多件,建立了保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初步实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要求。加强审计监督、财政监督和社会监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的成绩。统计、物价、气象、史志档案、双拥共建、外事侨务和民兵预备役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