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乡文化

城乡文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乡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城乡文化

城乡文化范文第1篇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世界各国发展的普遍追求,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等,其诸多益处不再一一赘述。但任何一项好的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都难免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譬如我国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更多注重的是人口的城镇化,景观形态的城镇化,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村庄变成或融入城市而消失,原来附着农村的千姿百态的各种传统文化元素变淡甚至消失了。伴随城镇化的步伐,许多地方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创新、补充少有作为,更多的是对传统文化、农村文化的简单复制或干脆抛弃。

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村庄是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在,是传统文化的自然载体。我国绵延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形成了尊重自然、顺应天时、因地制宜、春种秋收、阴阳平衡、天人合一的朴素哲学思想和与此相适应的生态观念、家庭伦理、精耕细作、种养结合、男耕女织、守望家园、邻里相助的农耕方式。这些老祖宗传下来的农耕文化不能丢,我们要以敬天畏地的价值理念和扬弃的哲学思想来对待。

从表面上看,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民的生活方式城市化了,有了城镇广场、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活动场所,但由于城镇大众文化的同质性,使得人们对过去那种原汁原味的乡情民俗、节庆活动、家族祭祀、婚丧嫁娶、桑麻农事等又萌生了难以释怀的留恋和需求。这说明文化的城镇化绝非像人口的城镇化那样来得迅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说明了不管现代技术多么先进,这些与大自然存有灵性的原始沟通的人类精神之源,在社会发展中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强调: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

当然,在城镇化的过程中,法治文化也会有所发展,这是城镇化带来的积极成果,但法治不能包揽解决所有问题,许多事情还要靠道德、习俗等传统文化手段解决,要善于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

著录当代、传承历史是地方志工作的光荣使命,也是方志工作者的主要职责。多年来,持续不断的地方志编修,在我们国家形成了粲然可观的成果群,其中包括约占现存古籍十分之一的8000多种旧志,7000多部新编省、市、县三级志书,2000余部行业、部门、山水寺庙、专题、乡镇村志,1700多种、数万卷的地方综合年鉴,还有种类多样的地情资料文献,这是一座不断丰富、取之不竭的资源宝库,为公民道德素质建设、理想信念教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影视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基础资料。也使城镇化后的农民在原有文化环境改变的情况下依然能得到历史文化的浸润,仍有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文化作精神支撑。我们要进一步开发地方志资源,做好读志用志工作,让收藏在书斋里的典籍、书写在志书上的文字活起来,为当今的规划制定、基础建设、招商引资、减灾防灾、申报世遗等工作服务。

城乡文化范文第2篇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聪颍、勤奋的徽州人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徽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今天,徽文化和藏文化、敦煌文化一起被称为中国三大地方显学。徽文化函盖了经、史、哲、医、商、绘画、建筑等诸多领域。

徽派建筑粉墙黛瓦、错落有致,其建筑风貌与黄山大地青山绿水相互映衬,秀美如画。徽派建筑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在中国建筑史上独树一帜,是徽州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古徽州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是黄山市极其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和旅游资源,是祖先留给后人的一份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西递﹑宏村古村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保护徽派建筑这一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大事。在新的历史时期,研究、弘扬徽派建筑风格,传承徽派建筑文化精髓,是延续黄山市历史文脉的重要途径。

黄山市城市建设目标是建成国际性风景与文化旅游城市,这就更加要求城市建设要具有自身的形象与特色。建筑是构成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元素,必须要挖掘徽文化内涵,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点,将体现徽派建筑文化内涵、手法和构思融合到现代城市规划和建筑中,充分体现黄山市的城市特色和个性。

黄山市作为新兴旅游城市,“打好黄山牌,做好徽文章”是重要的发展战略,黄山胜景冠天下,徽州人文烁古今。重视徽派建筑的研究,全面准确地把握徽派建筑的特点,将徽派建筑这一宝贵的旅游资源变成黄山市旅游经济发展重要增长点,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传统徽派建筑特色及内涵

徽派建筑有着高超的建筑技巧和浓厚的文化内涵,在造型﹑功能装饰和结构等方面自成一体,它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表现在民居﹑宗祠牌坊﹑园林等建筑中。

1.尊重自然山水大环境。古徽州对村落选址的地形﹑地貌﹑水流风向等因素都有周到的考虑,往往都是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布局合理,交通顺畅,尊重山﹑水等自然地貌,建筑融汇于山水之间。

2.富于美感的外观整体性。群房一体,采用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面和马头高低进退错落有致,配以大小不一,布置灵活的斜坡屋顶,使得外观丰富耐看,颇有韵味。

3.较宜人的空间尺度。建筑的高宽比和空间比例适中,感觉既不空旷,也不压抑。如屯溪老街的街道宽6-7米,两侧建筑物的高度也大多为7米左右,高宽比约为1:1,给人以良好的空间感受。

4.独具一格的马头墙。马头墙是徽派建筑最具特色的部分,层层跌落,前后进退,极富韵律感。

5.灵活多变的斜坡屋顶。徽派建筑大量使用坡屋顶,用法灵活多变,不拘一格,大小有变化,高低有层次。

6.朴素大方的色彩。徽派建筑不以华丽复杂的外观取胜,而是以典雅大方的灰白色调见长。青山﹑绿水﹑白墙﹑黛瓦是徽派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在质朴中透着清秀。

7.较灵活的多进院落式布局。建筑平面布局的单元是以天井为中心围合的院落,按功能﹑规模﹑地形灵活布置。

8.精美的细部装饰。徽文化中“三雕”(砖雕﹑石雕﹑木雕)艺术令人叹为观止,砖雕门罩﹑石雕漏窗﹑木雕楹柱与建筑物融为一体,是徽派建筑一大特色。

三、加强城镇规划管理,弘扬徽派建筑文化

传统徽派建筑文化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地域背景和人文环境,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相适应的。今天的城市建设有现代的要求,不可能简单的将传统的徽派建筑拿到今天的城市建设中照搬使用。

1、低层与多高层建筑形式问题。传统的徽派建筑一般在3层以下,村落制高点一般是非居住功能的公共建筑,建筑物也不会显得十分突兀。现代城市集约化使用土地,建筑物层数一般在5层以上,大型公建和标志性建筑物的层数更高,与传统的低层建筑差别大,不能用简单加马头墙的办法处理。

2、徽派建筑小体量与现代建筑大体量的问题。传统建筑以民居为主,体量较小,现代建筑一般体量较大,传统建筑特色很难照搬使用到现代的大体量建筑物上。

3、传统建筑淡雅的色彩与现代求新﹑求异色调之间的问题。传统建筑色彩以粉墙黛瓦为主,色彩淡雅,现在一些项目业主往往要强调个性,求异,大面积玻璃幕墙,大红,大蓝建筑物色彩是一项很重要的构景要素,反差很大。

积极探寻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城市建设之间的结合点

1、吸取传统徽派建筑文化最本质的元素。黄山市地理条件独特,城市建设依山滂水,城市规划建设要求显山露水,体现山水城市特色,将城市融汇于山水之间。适当调配建筑高度,在山体周围与濒水地区控制一定数量的绿色视线走廊,将山水景观引入城市。将高层建筑在适当的地方集中建设,统领城市景观,使建筑与山水相互呼应。

2、营造传统徽派建筑文化的氛围。每一栋建筑都传达出自身的信息和个性,一系列建筑群体相互映衬,能构筑一种特定的氛围。传统建筑文化不仅包含建筑本身,树、井、漏窗、亭台、廊柱、街道等都是徽文化氛围的构成元素。在建筑设计中,要求适当扩大建筑设计的深度和广度,对建筑物的内部空间、建筑物占领的过渡空间、向公众开放的外部空间进行统一设计,充分吸取徽派传统建筑中庭院空间的处理手法。

3、高层建筑中的处理手法。规划对高层建筑的选址进行控制,一般应选址在宽广的道路两旁和道路交叉口四周,并适当后退道路红线,利用高层建筑的裙房和主楼的进退部分作为徽派特色的体现平台,灵活搭配坡屋顶和马头墙符号,在建筑物的主入口和近人部位采用“三雕”(砖雕、石雕、木雕)装饰,使人感受到徽派建筑的氛围。

4、大体量建筑的“小化”。现代建筑一般体量较大,有较长的连续性墙面,可通过线条分割、墙面凸凹等多做方法化大为“小”。但一定要把握好尺度,否则容易造成墙面分割的琐碎,达不到化大为小的目的。

5、营造多层次墙面的传统特征。传统建筑外观丰富、错落有致,富有韵味,现代建筑也可体现阶梯式布置、群房一体的传统特征,如在横向上,处理好墙角处的过渡;纵向上,做适当的进退,都可丰富墙面的景观。

6、马头墙符号的应用。马头墙符号的应用是现代建筑体现徽派特色的主要手段之一。不少现代建筑为体现传统特色,往往将传统建筑的局部特征符号照搬到现代建筑中,结果常常是与现代的审美理念向悖,反而引起观者的反感。应该延续传统建筑特征符号的尺度比例,抽象变通地运用,追求神似而不是简单地在形式上的模仿。

7、斜坡屋顶的运用。传统徽派建筑的坡屋顶运用很灵活,不拘朝向和大小,并且层次感极强。规划要求,住宅一律使用坡屋顶,多高层公共建筑尽量使用现代建筑技术及材料,采用与坡屋顶相协调的变形处理,使天际线变化和谐。

城乡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化;案例;城乡

为了满足人们不断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应该进一步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进程。实现城乡社会之间的和谐统一,特别是城乡文化发展的统一,是对我国政府执政能力的一种考验,也是我们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下面以浙江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情况为研究案例,可以从他们身上得到一些经验启发。

一、浙江省在统筹城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弊端

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随着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政策的不断推进,该省统筹城乡文化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但并没有实现均衡发展,甚至在有些方面出现了严重的失衡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政策方面的失衡。由于农村基础实施建设落后,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环境严重不一致。在计划经济体制中,我国在政策方面就倾向于城市,而对于农村则采取任其发展的政策,政府只给予一定的补助。多年来由于这种政策的不均衡,导致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

第二,投资方面的失衡。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民营资本逐渐进入浙江的文化产业特别是旅游业,而大部分投资都集中在城市地区。

第三,居民收入增长方面的失衡,文化消费差距日趋增大。浙江省农村居民用于文化消费的支出在各项支出中的比例很小,甚至没有。这与国家期待到达的目标相差很远。更严重的情况是,该省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没有接通“村村通”,以至于现在有些农民无法收看各种电视节目,而相对于城市及郊区普及的电脑,农村地区的使用率就更低。

第四,体制改革方面的失衡,虽然国际对于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推进,但在农村地区并未得到很好地贯彻,不利于农村地区文化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逐步加大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力度,并在多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对农村的改革我们从宏观上还重视不够,使农村的改革进程远远落后于城市的改革进程,进而导致了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对农村文化的发展非常不利。

二、对症下药,专项治理

城乡文化的统筹发展和建设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只有抓住关键环节,实行重点突破,才能有力推进该省城乡文化一体化进程。应该从以下五点做好基本工作:

第一,统筹城乡文化政策建设。浙江省在制定城乡文化发展政策的时候能“大处着眼,小处着小”,坚持系统观、综合观。宏观上,制定了城乡统筹文化发展规划;微观上,针对各地区的实际情况研究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无论是宏观规划还是具体政策的出台,都是以城市和农村的和谐统一发展为前提的。从城乡各自的小循环、小系统自然转接到城乡统一发展这个大循环、大系统。以文化强省为目标,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以各地文化资源的具体情况为基础,以发挥各地文化资源的特殊为核心,科学的规划各地区文化设施及文化产业格局,统筹城乡及各区域的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第二,统筹城乡文化设施建设。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加快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应不仅把“基层文化阵地工程”纳入我省经济发展总体规划,而且还应针对农村落后的文化设施建设,展开专项治理措施,有针对性的增加在图书馆及活动中心方面的资金投入。

第三,统筹城乡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众所周知,高素质的文化人才大都向往大城市的发展,他们觉得那里的发展空间更大。其实不然,广袤而贫瘠的农村正孕育着无限的发展空间,而且需要高素质的人才积极投身到落后的文化建设中去,以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素养,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第四,统筹城乡文化教育事业建设。促使广大农民转换几千年来形成的小农意识是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进程的必要。加大文化教育事业方面的建设,不仅可以使农民逐步具备现代化的生活意识和科学观念,而且可以从总体上加快农村的现代化进程。

三、浙江省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启发

浙江各级党和政府在文化政策、文化设施、文化教育及文化队伍建设等方面做了很大努力,在丰富该省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进程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与国家要求达到的目标相差甚远。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该省的文化建设水平,我们应该

首先,从政策方面下手。由于浙江省目前城乡文化发展严重失衡,应该多向农村的产业、金融等政策方面加大力度,为农村的文化建设提供足够的动力支持。

其次,要争取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在资金、公共媒体、制度等方面的支持是加快城乡文化建设的前提。在目前的形势下,政府要加快城乡文化建设的一体化进程,首先要借助报刊、电视、网络等多种手段,营造良好的的舆论氛围,使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其次要要通过实施基层文化工程,推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再次,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法律是保障。要多层次、多维度的建立和完善与文化有关的法律法规,使文化建设充满竞争与效率,使文化管理不断合理与规范。

再次,充分利用市场的有效调控。健全的市场机制有利于统筹城乡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注重市场化运作方式,努力降低文化建设和运行管理的成本。尽可能的鼓励民间组织积极地参与文化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与管理,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机制来“优胜劣汰”,使实力更强的企业得到更多的资源。

城乡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乡结构;二元文化;文化建设;破解路径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城乡二元文化体制,重视城市,忽略农村,导致城市文化发展迅速,乡村文化发展缓慢,城乡文化发展严重失衡,城乡居民享受不平等的文化权利。本文结合城乡具体的发展情况,对城乡二元文化结构发展状况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并提出城乡二元文化结构的具体破解路径。

一、城乡二元文化结构破解的内涵

中国自城乡差别形成之初就存在二元文化结构,数千年以来其变化很小。中国在1978年开始进行改革,实行市场化取向,随之而来的是逐渐扩大的城市市场经济文化和农村自然经济文化两者之间的差异,逐渐增大的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生活方式差异,以及越发明显的城市人与乡村人两者之间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中国城乡二元文化结构的加速分离。城乡二元文化结构是中国特殊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文化和哲学根源。

而城乡二元文化结构破解的意义在于: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城乡在经济、社会、文化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城市相对先进,农村相对落后。城乡二元文化结构的破解就是打破城乡文化发展的二元局面,城乡文化逐步达到统一发展,在不改变城乡文化特征过程中,实现城乡的和谐和协调发展。

二、城乡二元文化结构的现状

尽管国家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宏观战略角度入手,将公共资源配给开始向农村倾斜转移,但是城乡之间二元文化结构差距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城乡之间的二元化文化制度仍然存在,国家在城市文化产业和事业的发展方面给予的投资与支持远远多过农村;第二,城市和农村在文化设施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城市拥有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少年文化活动中心、国际会展中心和广电网络等,而农村则拥有较少并且质量较低的文化基础设施;第三,城乡居民之间二元化的文化产品消费。我国城市居民的收入普遍较高,这使得他们在文化产品消费方面可以投入更多,而农村居民收入相对较低,严重的影响了其在文化产品的消费支出;第四,城乡居民得到的文化产品供给存在差异。文化产品供给与文化产品消费需求是相对应的,城乡文化产品的供给水平直接受到城乡二元文化需求结构的影响。在城市中拥有丰富的供给居民的文化产品,还有如图书馆、文化馆和艺术馆等资源对公众开放,会定期举办的不同类型的文化活动,如庆典、会展等,这些都是使城市居民在文化层面得到满足,而农村地区居民则无法享受到如此丰富的文化产品。第五,城乡居民之间严重不同的意识文化形态,极大的影响了发展农村地区文化产业和事业的脚步,使得农村地区缺乏高素质的文化人才和文化团队,严重制约了农村地区的文化发展。

三、城乡文化二元性的消极影响及破解的紧迫性

二元文化作为一种封建等级制度的“衍生物”,旧的二元制度的“守护神”和新的二元制度的“催生剂”,其发展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社会在价值判断上出现集体偏差。二元文化很显然是一种消极的和负面的文化,其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二元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绊脚石”,其存在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居民享受文化权利不同,对社会的稳定和和谐都会造成负面影响;第二,不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地区文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城乡社会一体化进程;第三,不利于区域文化的现代化与传承,农村文化建设的落后难以为民俗文化的现代化与传承提供新的模式和必要的资金支持,不利于民俗文化传承的可持续发展。

城乡二元文化结构在思想上严重影响了农民的价值取向和世界观,对于构建和谐小康社会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尽快破解城乡二元文化结构能够促进文化的现代化与传承,维护社会稳定与构建和谐社会。

四、城乡二元文化结构的破解路径

二元文化作为一种畸形的社会意识形态,严重阻碍着中国的改革、发展与稳定,必须坚决彻底的破除。

城乡二元文化应从以下方面着手破解:第一,针对二元文化的生成机理,以新制度规正二元制度,明确农民的定位是职业不是身份,树立传统乡土文化的现代性,以正确的舆论引导社会完善城乡文化管理体制,实现工作重点的下移、文化资源的下移和文化服务的下移。第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发展乡村文化产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市场引入模式,主动寻求突破城乡文化的二元结构。第三,文化设施方面力求达到共享,为农村享用城市文化设施,参加城市文化活动提供便利条件。第四,推进农村各层次教育,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师资力量,将优秀的教师队伍引进农村。此外,还应针对农村产业的改变,培养乡村文化人才与文化团体,建设以村民为主体的文艺团体,重视和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加强农家子弟的学历、素质和职业。第五,增强村民文化消费意识和文化产业意识,提高村民的文化产业意识,促进城乡二元文化结构困局破解。

五、结论

城乡二元文化结构在中国社会根深蒂固,需要全社会坚持不懈的努力,将破除二元文化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性系统工程,终能将其破解。

参考文献:

[1]卢婷婷,翟坤周.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现实逻辑与动力机制[J].新疆社会科学,2012(05).

[2]吕群超,谢新丽,谢新,郑立文.福建省环三都澳区域城乡二元文化结构困局破解研究——基于节庆旅游发展视角[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6(01).

城乡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乡村文化;城市文化;困境;重构研究

1 乡村文化发展受到城市文化整体冲击的原因

1.1 乡村文化缺失主体

乡村文化缺少主体就会在发展中遭到城市文化的冲击,主体性只有在经过实践后方能突显,并且是乡村文化的基础支撑。乡村文化可以鉴定主体是否存在。文化服务于民,用之于民,同时人又是文化的主体,民俗民风是乡村文化发展中的主体力量。简单来说,乡村文化精英指的是了解乡村文化和乡村地方风俗的人员,这些精英熟练掌握乡村的人文风情,对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些人大量涌进城市,从而造成乡村文化主体的流失。仅此一点,与乡村文化相比,城市文化占压倒性优势。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乡村文化研究者逐渐远离乡村,乡村文化主体的缺失造成乡村文化发展的中断,导致乡村文化的慢性流失。

1.2 乡村文化日益边缘化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城市文化一直处于优先发展的位置上,并且现下社会主流中也推崇城市文化的发展。两者相比较之下,乡村文化不够大方得体,由此被划分到边缘文化中。城乡之间的差异经相关学者研究得出一个专有名词,那就是“城乡文化距离”。建立之初实施了城乡二元制度,再一次加剧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文化差异,深化了城乡差距的意识。城乡一体化并不是单纯的城市取代农村,如果直接取代必然会发生城市文化全面覆盖、吞噬乡村文化的现象,不管是人才方面的管理还是文化深度的统计,从始至终都是单方向流入。

1.3 乡村文化认同感疏离

文化认同感可以让人取得一种归属感,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不同文化之间的相斥相融,是一种文化排斥另外一种文化的基本反映,而这种反映的终极目的就是排除异己,维护自身文化的统一。在城市文化一体化进程中,城市文化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和卓越性,乡村文化由于先天不足就会自然而然地倒向城市文化,农民从一开始就形成的生活方式、思维逻辑、人际交往和价值观念都在逐渐发生改变。同时,乡村文化低俗的一面被肆意放大,对田园中的乡村生活产生了影响,种种低俗的乡村文化冲击着乡村淳朴的风气。

2 乡村文化发展会受到一些内部制约

2.1 乡村文化环境的封闭性

乡村文化发展环境具有一定的封闭性,村落的形成一般在偏远的地方,缺少相对方便的与外界来往的机会,造成信息闭塞,经济滞后不前。这种先天的封闭环境,造成了乡村文化的局限性,乡村文化的封闭性无法给乡村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乡村文化的封闭性,从根本上来说是源于一开始对乡村文化的否定,起初就落后的乡村文化,经过时代的发展,乡村文化就更加滞后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观念束缚的解除,长久居住在乡村的人们可以自由穿梭于城市之间,同时由于城市的各方面条件都优于乡村,致使大量乡村文化精英人才流向城市。

2.2 乡村文化人格的依附性

乡村文化重要的特征就是依附性,文化人格的依附性究其根源就是农民对土地的深深热爱,自给自足的小型农民生产经济,导致农民在一定程度上被限制在土地上。从村落形成开始,土地便是农民的掌中珍宝,村民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对这片家园早就有着深深的依附性。长久形成的乡村文化致使农民不注重时代的变迁,重本轻末是固有的思想,村民思想过于保守,自然而然缺少创新精神。长时间在一个地方居住生活工作,自然而然会形成自己的交际圈。因为经济不够发达,不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也不能正确地解答乡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所以对“神灵之说”具有一定的依附性。

2.3 乡村文化变革的滞后性

乡村文化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传统乡村社会本身具有封闭性和稳固性。乡村文化的滞后性,从根本上来说是源于一开始对乡村文化的否定,导致起初就落后的乡村文化,经过时代的发展,就更加滞后了。原本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乡村文化的滞后性与迟缓性,各方面的信息闭塞加大了文化之间的距离。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乡村文化研究者逐渐远离了乡村,乡村文化主体的缺失造成乡村文化发展的中断,导致乡村文化的慢性流失,同时加剧了乡村文化的滞后性。

3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重构乡村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3.1 乡村文化重构的现实需要

乡村文化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变现出明显的自信不足,乡村文化还需要文化重构来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传统的乡村文化在与城市文化相遇时,会遭受严重冲击。由于乡村文化建设不够,工业化进入乡村后会大量破坏乡村的生态文化,从破坏生存环境开始,最后改变村民的思想。工业化会导致乡村文化构造的瓦解,并且在快速的现代化建设中,由于盲目引进先进的文化构架,迷失了自己,从而破坏了乡村文化。所以,为了解决上述种种问题,我们需要做出科学、正确的价值引导,杜绝乡村文化的虚化现象发生。

3.2 乡村文化重构的路径选择

乡村文化的重构有多种途径,我们需要设定一种并为之发展。先从农业的现代化生产开始,因为物质所具备的生产方式会控制整个社会的正常发展。乡村文化始终是贯穿村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乡村整体经济的生产方式的革新以及提高乡村生产力水平来达到乡村文化重构的目标。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乡村文化还需要文化重构来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以进一步推动乡村文化经济的发展。乡村文化重构不单单是经济发展的问题,还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重构可以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的现代高科技,同时也能提高农业生产的竞争力。

3.3 建立城乡文化互补机制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城乡文化之间的互补机制,避免乡村文化彻底消失的办法就是重构乡村文化,大力宣扬乡村文化的优势,并着重发展现代化农业生产,增强农民的保护乡村文化的意识。城乡一体化不是城市化乡村文化,更不是乡村化城市文化,而是要在城乡文化之间建立一种互补机制。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应取长补短,互相摒弃陋习,传承各自的优势。乡村文化始终是贯穿村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不能也不应被城市文化全部取代。

4 结语

乡村文化需要不断地创新,逐渐融入城市文化中。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城乡文化的互补机制,并且保留乡村文化中淳朴的一面,乡村文化还需要文化重构来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同时大力宣扬乡村文化的优势,并着重发展现代农业生产,共同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永林.论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现代与传统[J].民俗研究,2013.

[2] 杨洪林,姚伟钧.乡村文化精英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江西社会科学,2011.

[3] 李文君.基于国家文化安全的中国文化认同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