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消费文化

消费文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消费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消费文化

消费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化消费 消费文化 文化生产 物质生产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6-0209-0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日益重视,城乡居民文化消费迅速增长,业已成为我国消费领域的热点之一。但相比现实生活中快速发展的文化消费,对文化消费的研究却相对滞后,不仅数量较少,而且难见有影响的成果。虽然文化消费概念被频频提起,但真正对其内涵进行阐释的还不多,也不充分,尤其是与物质消费、消费文化、文化生产等的关系还需进一步厘清,基于此,笔者在前人的基础之上,作一点补充,以利于对文化消费的深层理解。

一、文化、消费与文化消费的概念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不同的学科视野、学术立场和知识背景决定了对于文化的理解必然是复杂多样的。故迄今为止,对“文化”一词做出不同解释的有上百种之多。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将“文化”复杂化和神秘化,实际上文化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总结各种“文化”定义,可以发现,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概念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文化概念仅针对于精神方面而言的,包含精神文化类产品和精神文化类服务及一切社会意识形式,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和设施。一般意义上来讲,文化消费就仅限于狭义的文化概念。

相对于文化来讲,消费的概念要简单一些。《辞海》中这样定义:消费是“人们消耗物质资料以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过程,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是人们生存和恢复劳动力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而人们劳动力的恢复,又是保证生产过程得以继续进行的前提。生产决定消费,它为消费提供对象,决定消费的方式,并引起人们新的消费需要;而消费又反过来影响生产,促进或阻碍生产的发展。消费在广泛的意义上还包括属于生产本身的生产消费。”[1]显然,这里的“消费”已经成为对一种经济行为的描述,主要是被作为经济学范畴使用的。

文化消费则是一个交叉概念,跨文化和经济两个领域。文化消费,顾名思义,即是对文化的消费,表明了消费的客体是文化。对文化消费这一概念的理解,虽侧重点不同,但可归纳为:文化消费主要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而消费精神文化类产品和精神文化的行为,换句话说,文化消费就是指对精神文化类产品及精神文化性劳务的占有、欣赏、享受和使用等。其实质是对社会及他人提供的精神财富(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消耗。

文化消费具有多种内容和形式。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文化教育、书法、绘画、雕塑、影视、戏剧、音乐、舞蹈、杂技以及文物、出版读物、音像、体育、健身等等。文化消费的形态包括两个基本方面,即:物质形态和劳务形态。前者如音像制品、文化用品及娱乐设施等;后者如杂技表演、音乐演奏、综合文艺晚会等。

文化消费是分层次的,一般说有普及型或大众化的文化消费和提高型或高品位的文化消费;有自娱型的文化消费、专业型的文化消费;有基于生存需要的文化消费、基于发展的文化消费。此外,有消遣娱乐型文化消费、享受型文化消费、社交型文化消费、发展型文化消费和智力型文化消费等。这其中消遣娱乐型文化消费属较低层次,享受型、社交型、发展型和智力型文化消费属较高层次[2]。

二、文化消费与物质消费

文化消费是一种特殊意义的消费,如洛威尔所指出的:“文化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原因是,确切地说部分是,它们满足的需要来自幻想而非肠胃,……精神的需要与物质需要不同,当所需的商品满足需要的时候,商品并不总要用完。满足物质需要的商品的变化程度,的确取决于它们被使用时消费或消耗的程度。房屋比汽车的使用寿命长得多,而汽车又比(比如)食品的寿命长。但在所有情况下,使用的数量都和商品的损耗有一定联系。文化产品的变化则取决于它们满足‘来自幻想’的需要的能力与它的物质形式之间的密切程度。这类产品,比如绘画或雕塑,很久才会损坏,它们的使用性与消耗没有直接关系。”[3]尽管他的这种表述有些晦涩,但也说明了文化消费的特殊性及与物质消费有不同之处。

具体来说,文化消费与物质消费的不同之处表现在:(1)二者的目的不同。物质消费主要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人的基本生理需要,而文化消费主要满足人的精神生活需要,与人的心灵诉求和文化交流息息相关。(2)二者的消费特征不同。一般物质的消费具有明显的器质型消费特点,消费的过程必然导致使用价值的有形耗费和无形耗费,而文化消费却不是价值的纯粹耗损,它主要消费的不是其外在的物质载体和物质性的构成因素,而是它内涵的精神因素和深层意义。这也使两者消费效果的持久性出现差异,物质消费,随着物质损耗殆尽,对人的作用效果也就终止。文化消费,消费过程终止,但它对人的作用效果会持续相当长的时期,甚至对人的一生都在发生作用,它直接或间接、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情感、心灵和行为。(3)二者的消费作用、效果不同。物质产品属性决定了消费作用效果的同一性,不同的人消费同一物质产品,其作用效果是基本相同的。例如,食物可以充饥,衣服可以御寒。但是,不同的人消费同一文化产品,其感觉效果会发生差异。如观看《红楼梦》,“经学者看见《易》,道学者看见,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4]可谓各得其所,各取所需,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消费者的社会阅历、文化水平、地位、心境、爱好和兴趣等的差异造成的。(4)二者对消费能力的要求不同。消费能力,是指消费者所具备的关于如何消费、如何使用消费对象的知识和才能。在物质消费活动中,一般说只要拥有物质实体,就能消费。但是文化消费不同,它要求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即必须具备与文化消费相适应的知识、经验和理解力。一个想要得到艺术享受的人,他本身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这说明文化消费具有明显的层次性,文化消费能力强的消费者,能够消费深奥的文化产品,而文化消费能力弱的消费者,只能消费浅显的文化产品。

三、文化消费与消费文化

文化消费与消费文化是两个不同指向、不同涵义却在某种程度上又有着密切联系的概念。文化消费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对文化产品或其服务的消费。一方面指对文化文本的消费,如生活中读什么书、看什么报、听什么音乐、看什么电影;另一方面还包括对产品文化内涵的消费,比如说我们消费一件产品时,可能更多地是考虑它的文化内涵、它代表的意义。消费文化是物质消费文化和精神消费文化的总和,它是受消费者消费心理、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习惯偏好等影响和约束的,是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追求的一种情调和氛围。尹世杰认为,消费文化“是消费领域中人们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们消费方面创造性的表现,是人们各种合理消费实践活动的升华和结晶。消费文化包括优美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人们精心创造的实物生活资料和精神文化产品,以及富有创造性的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的消费行为。”[5]王宁认为,“所谓消费文化,就是伴随消费活动而来的,表达某种意义或传承某种价值系统的符号系统。这种消费符号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满足需求的自然性、功能性消费行为,它是一种符号体系,表达、体现或隐含了某种意义、价值或规范。这种在消费活动中呈现出来的行为和物品符号体系,就是我们讲的消费文化。”[6]肖浩辉则指出,“从广义上讲,消费文化是指消费物质文化和消费精神文化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消费文化就是消费在人们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包括消费哲学、消费价值取向、消费道德、消费行为、消费品味、消费审美、消费心理等,这是人们在消费实践中形成的反映消费特点和理解的观念形态的总和。”[7]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文化消费与消费文化关系的理解一直未能达成共识,但总体可归纳出三种观点:一种是“包容说”,即消费文化包括文化消费,文化消费只是消费文化的重要论题之一;另一种是“区别说”,即消费文化与文化消费相对独立,消费文化是消费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文化消费是文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之一;第三种是“交叉说”,即消费文化与文化消费虽相对独立了,但又存在互相交叉的内容。

笔者更倾向于第三种观点。简单地从概念上分析,消费文化是消费社会的文化形态,是以文化为形式,以消费为目的的文化,是文化在人类消费活动中存在的特定方式,不同层面的文化都渗透在消费之中而形成消费文化。而文化消费是指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为主要特征、而非单纯或主要为满足物质需求的消费。相比较而言,文化消费是具体的,而消费文化则是笼统的、更多是观念上的并具有消费哲学的意味。

四、文化消费与文化生产

关于消费与生产的关系,最为著名的是马克思的具有辩证色彩的“同一性”论,即“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每一方直接是它的对方。可是同时在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媒介运动。生产媒介着消费,它创造出消费的材料,没有生产,消费就没有对象。但是消费也媒介着生产,因为正是消费替产品创造了主体,产品对这个主体才是产品。产品在消费中才得到最后完成。……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这样,生产就没有目的。”[8]也就是说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体现在三个方面:生产是消费,消费也是生产;生产与消费互以对方为媒介,相互依存,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没有生产也就没有消费;消费不仅是使产品成为产品的最后行为,也是使生产者成为生产者的最后行为,就是说消费使得生产得以完成,成其为生产,同样,生产出消费,是在生产创造出消费的一定方式的时候,在生产把消费的动力、消费能力本身当作需要创造出来的时候――生产使消费得以完成,成其为消费[8]。

文化消费相对应的是文化生产,文化生产又是生产的一种特殊形式。同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一样,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之间同样具有直接的“同一性”,它们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是马克思生产与消费理论的延伸。对此,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有所论述:“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种特殊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9]这里,马克思所说的“生产的一些特殊方式”实质是指与物质生产相对应的精神文化生产。而且,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之间也存在着一种媒介运动。每一方以对方为媒介,互为依存:“消费本身作为动力是靠对象作中介。消费对于对象所感到的需要,是对于对象的知觉所创造的。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任何其他产品也都是这样。”[8]这充分说明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之间同样具有相互作用的同一性,即文化生产直接是文化消费,文化消费直接是文化生产,两者密不可分。

五、文化消费与物质生产

文化消费是对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消费活动,传统上人们理解的文化消费更偏重于文化学意义,即关注的是具体的文化内涵,如读了一本什么书,看了一场什么戏或者是听了什么歌,而往往忽略这种消费本身所具有的经济学意义,即读书、看戏或者听歌,不仅仅是对文化内容或各种文化文本的消耗,更要注意到读书首先要买书,看戏听歌首先要买票,实现文化内化的前提必须以一定数量的金钱支付为前提,而这种经济意义上的消费才是商品经济社会中文化消费的本质内涵。

正是基于人们关注视角的不同,使一些人产生文化消费与物质生产无关的观念误区。即可能会认为文化消费和与之对应的文化生产是少数人如艺术家、作家等人的事,与社会生产尤其是物质生产关系不大。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实质上,文化消费与物质生产关系密切,具体表现在:

首先,物质生产生产出文化消费得以实现的载体,是文化消费的前提之一。文化消费虽然是以无形的文化或文化内容作为对象,但其载体往往是物质的,如书中的内容是无形的,书籍本身却是物质的,无形的内容必须以有形的物质作为载体才能得以实现;又如书法绘画艺术,人们欣赏的是其构图与用笔及其表现的内涵思想,但其载体也是一定的笔墨纸砚等用来书写的工具。

其次,文化消费带动了相关物质类生产。文化消费是对文化类产品及服务的消费,它不仅直接促进了文化类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更带动了相关物质生产,包括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吃穿住用行等都会受到影响。如在旅游消费中,则与旅游密切相关的旅馆业、饮食业及交通运输业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看戏消费中,也不仅仅是单一形式的消费,而有许多配套消费,最为显著的是饮食业和一些时令物品等等。同时,这也充分说明文化消费绝不是单纯的纯文化文本的消费,不是仅停留在精神享受上的心理满足感,它的背后是以消耗大量的物质为实现前提的,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经济行为。甚至可以说文化消费带动或促进了一些物质生产,对社会经济的繁荣起到了积极作用。正因为如此,尤其在市场经济日益盛行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文化背后所蕴涵的经济机遇,常常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作为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战略之一。

收稿日期:2011-06-24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代文化消费研究”(10XJL0002)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秦开凤(1979-),女,山西长治人,助理研究员,博士,从事经济史研究。

参考文献:

[1] 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2449.

[2] 徐淳厚.关于文化消费的几个问题[J].北京商学院学报,1997,(4).

[3] 特里・洛威尔.文化生产[M]//载陆扬,选编.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122.

[4] 鲁迅.《绛洞花主》小引[M]//鲁迅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419.

[5] 尹世杰.加强对消费文化的研究[N].光明日报,1995-04-30.

[6] 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44.

[7] 肖浩辉.加强消费文化研究,提高消费文明[J].消费经济,1994,(6).

[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10.

[9]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78.

Analysis of the cultural consumption connotation

QIN Kai-feng

(Humanity journal,Shanxi province social science academy,Xi'an 710065,China)

消费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旅游文化消费;机制;策略

1文化消费研究综述

我国最早的关于文化消费的研究,见于80年代中期。如陶冶等(1985)在《上海城市家庭文化消费现状及分析》一文中,比较详细的分析了当时上海家庭的消费构成,指出文化消费取决于家庭收入和生活费用的开支。任红葆(1986)《文化消费简论》中,对文化消费的渊源做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分析。早期的这些研究,是我国文化消费研究的开端,8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人民收入增加,开始有了一些文化消费,早期的这些学者从概念、构成、影响因素等对文化消费做了一定的研究,形成了早期研究的成果,但早期的研究由于时代背景约束,研究没有深入。进入90年代,我国的文化消费开始大量增加,也促进了学者对文化消费的关注。如施涛(1994)《文化消费的特点和规律探析》中,比较全面的分析了文消费的特点和规律,从文化消费的范畴、概念、特点对文化消费有了一个全面分析。研究也从综合研究开始细化,如鲁礼华(1995)的《论精神文化消费的特点、功能及引导》,从精神文化消费的角度,全面剖析精神文化消费。张启亮(1999)《文化产业是21世纪世界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产业》,明确提出了文化产业的地位。90年代,每年都有几十篇文化消费的研究学术论文,从多个角度,大量论证了文化消费,取得大量研究成果。但是,理论程度还不足,深入程度还不足。进入21世纪,我国文化消费开始爆发,相互研究成果也进入了一个爆发的阶段。如王亚南(2011)《全国乡村文化消费民生效应测评———“十五”以来各地景气指数排行》一文,研制推出“全国文化消费民生效应景气指数”评价体系,对各地文化建设和文化生产的发展成效进行可加验证的量化评价,具体检验文化消费民生需求增进的实际效应,已经用数据比较深入的开始进行乡村文化消费的研究。韩海燕(2012)《中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运用1993~2010年城镇居民的相关数据在eviews6.0做了具体的分析,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与经济增长成正相关性,但也发现在经济转型期,文化消费在供需方面仍存在很多不足,从而影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吕寒(2013)《城镇居民分项收入对文化消费的影响———基于2002-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使用2002-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从心理账户的视角,考察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全年分项收入对文化消费的影响,发现工资性收入对文化消费具有显著为正的“乘数效应”;财产性收入对文化消费的影响显著为正;经营净收入对文化消费的影响为负但不显著;转移性收入对文化消费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可以看到,当前我国文化消费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比较深入的阶段,不仅成果丰富,而且多角度,多数据分析。

2旅游文化消费运行机制

作为客体的文化产品与作为主体的人———文化消费者相互作用,客体对主体产生一定的作用和影响,对主体产生一定的效应,使客体为主体服务,同时客体也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文化产品由于能够满足主体不断增长的多样化的精神和物质需求而具有价值。文化产品的存在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有形的、实在的、物质的;一种是无形的、观念的、精神的。文化产品的价值是多要素的统一:它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意识与存在的统一;是抽象与具体的统一;是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统一;因而也是精神价值与物质价值的统一。文化产品的价值体现在文化产品作为客体与作为消费者的主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客体对主体产生一定的作用和影响,对主体产生一定的效应,使客体为主体服务。只有这样,才能说客体(文化产品)对主体(文化产品的消费者)具有价值。只有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在与主体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地被主体发现、感知、体会、理解、认识、评价,从而对主体产生积极效应,为主体服务,促进主体发展、完善,使主体更美好,这就是文化产品的价值实现。因此,从社会群体角度来看,我们把握文化产品的价值,不仅要认识他的内在价值,而且要把握文化产品的潜在的价值,如:审美价值、思想价值、学术价值、道德价值等向社会实践效益的转化。这种转化就是文化产品的社会价值实现。它具体表现为,促进了社会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推动了人们在思想道德、精神风貌、智育和文明行为方面的发展。

3加强旅游文化消费的策略

3.1打造出一个达到消费者内心期望的文化消费项目。环境好坏、风景优美与否、价格合不合理成为消费者选择旅游地的几项重要参考标准,它不仅是高品位、高质量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旅游消费目的的必要条件。人们旅游目的就是追求舒适、宁静、美丽的环境。因此,开发的文化产品必须在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不损害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合理打造优美宜人的环境与风景。而这些工程就不得不提及融资问题,没有融资就无法将文化产品完美的呈现在消费者面前,文化旅游就得不到进一步发展。不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还是市场的开拓都不能缺少资金的支撑,所以融资在文化旅游开发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很多地区经济条件不乐观,开发资金短缺,缺少投资资金,从而制约了文化旅游产品发展。

3.2推动创意设计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强化创意设计对旅游消费内容的支撑。引导创意设计产业向旅游产业“吃”、“住”、“行”、“游”、“购”、“娱”等价值链环节渗透,提升旅游产品文化内涵与创意水平,强化创意设计对旅游消费内容的支持。比如创意设计产业与旅游产业“购”相融合,一方面可以通过创意设计提升旅游商品的设计感和时尚感,增加吸引力,提升销售收入;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导旅游商品消费场所走建筑风格艺术化、空间复合化道路,打造特色购物、特色餐饮等创意商业新业态,满足现代游客对旅游产品高品质、旅游过程体验化的消费需求。

3.3推动文化演艺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协调演艺空间与旅游空间发展。结合国内各地文化演艺和景区发展现状,文化部门和旅游部门可以探索开展文化演艺进景区工作。文化部门根据地域文化特色、游客需求,编排适合市场需要的精品剧目,旅游部门负责场地协调、游客引导和市场宣传等工作,让文化演艺走出剧院、走入景区,合力解决剧场演艺观众少和景区夜间活动少并存的问题,实现演艺空间与旅游空间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磊,全华.中国国内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11(04)

消费文化范文第3篇

按照《通知》要求,文化部对纳入试点工作的城市确定为“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中央财政将通过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按照有关规定对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统筹予以资金支持。(来源:中国文化报)

【智库评论】

文化消费受到人均的可支配收入影响,当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一定水平,精神消费需求会快速增加,这是个客观趋势。扩大文化消费,要搞清楚文化消费支出在家庭支出结构中比例、消费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等因素关系,弄清楚是什么原因使文化消费受到压抑,才能正确地引导消费结构转变。

消费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消费主义;象征符号;广告;话语权力

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1-0147-02

消费主义是西方发达国家普遍流行的一种价值观念和生活取向,其主要原则是追求体面的消费,渴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并把这些当作生活的目的和人生的价值。它使得人们不再单纯满足于追求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更多地转化到追求商品的符号意义上去。正如“炫耀性消费”理论认为,人们为了进行社会地位竞赛,使得消费品在使用价值之外,还有了派生效用。这种派生作用,一方面使消费行为有了荣誉性,另一方面也使最能适应这个消费竞赛目的的物品也有了荣誉性[1]。这即是“消费的二元结构”,它明确阐释了消费行为本身具有的物质消耗与符号占有、生理功能与意义功能这一内涵。也就是说,现代商品绝不仅仅是对人们生理需要的满足,它更是对某种社会身份的确认,对某种生活意义的满足。“消费的二元结构”是消费主义产生的行为基础。

一、媒介文化对消费主义的推波助澜

消费主义的产生不是天然的,它是社会文化塑造的结果。有学者认为,“大众传媒、国内高消费群体以及知识阶层是这种消费文化的示范者和传播者”[2]。而事实上,消费主义的形成是一个积累过程,是整个社会媒体传播教化的结果,集中体现在现代商业广告和新闻报道上。

(一)商业广告与消费主义

在媒介文化中,广告虽然只是以一种“偶然形式”而存在,甚至只是以一种隐匿的方式潜藏在电影、杂志、小说中,但它与文化产业关联性最强,几乎涉及到了消费主义文化形成的所有因素。因此,商业广告与消费主义的互动作用最为显著,深刻影响着现代社会消费主义的形成和蔓延。广告以消费者熟悉的语言、语调和生活景象,不断制造着种种诱人的生活方式和欲望,使得人们毫无提防地生活在广告塑造的价值体系中。如它会把一辆汽车跟一位成功人士放在同一使用时空,通过视听冲击来吸引消费者。本来人们购买汽车主要考虑它的实用性,但最终的购买决定实际在受广告中的生活场景和影像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广告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告知产品实用性的方式,实际上在创造消费文化。它使人们所消费的商品不但具有使用价值,而且还具有符号象征价值,如通过消费显现一个人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文化地位等这些象征符号通过“能指”与“所指”表现出来,如人们疯狂地热爱可口可乐,它只是一种饮料,但“美国品位”又是一个概念,当“可口可乐”表示“美国品位”时,它便成了一种符号。

(二)新闻报道和消费主义

新闻报道在现代消费社会中也对消费主义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一方面,新闻报道通过对物质的强调或者对消费文化的重视,营造“消费社会”的氛围,从而创造或激发公众物质消费的需求。另一方面,新闻消费主义将受众当作“消费者”,对新闻的选择着眼于满足受众的欲望和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对新闻价值的评判权完全交付给了作为消费者的受众,而消费者决策的内在驱动力是对于快乐的追求,因此,那些虽然与人们的切身利益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却富有人情味和趣味性的软新闻,相对于“硬新闻”来说更大程度地满足了个体追求快乐的欲望。于是,新闻媒体将名人趣事及各种刺激性的犯罪新闻、灾害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报道的重点,新闻报道塑造的主体形象,由著名的政治人物、劳动英雄转移到企业总裁、体育明星、娱乐明星,通过对人的感官欲望的满足来赢取收视率、收听率[3],他们的生活方式在无形中引导着消费者,助长了消费主义的形成。

二、消费主义的实质是一种话语权力系统

表面上看起来,消费主义似乎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生产和消费的问题。实际上,这种大规模消费的生活方式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的经济学意义,成了一种话语权力系统。正如马尔库塞所说,“产品有操纵和灌输的作用,它们都带有规定了的态度和习惯,带有某些思想和情感的反应。这些反应或多或少愉快地把消费者同生产者,并通过学习生产者,同整体结合起来”[4]。

消费主义提供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生产和消费某些特定类型的消费品的正当性,而且还有人们据以知觉和思考的意义与概念体系,以话语权力的形式使人们“自觉认同”它所提供的“美好生活”的概念。由于这种“美好生活”对于保证全球市场经济系统的生产和再生产显然是不可或缺的[5],这也恰好表明消费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在较为激进的意义上,它更多地代表着某些特定社会群体的兴趣或利益,那么它还是一种葛兰西所讲的文化主导权,或者说是一种话语权力系统。如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中所说,“大规模消费意味着人们在生活方式这一重要领域,接受了社会变革和个人改造的观念,这给那些在文化和生产部门创新、开路的人以合法的地位[6]”。因为当一种话语类型一旦成为社会中言说的标准模式,即成为优势话语,就使得几乎所有人都得通过它去完成甚至最简单的表达和交流,从而具有对自己和他人行使着的话语肯定的或否定的权威,从而完成了权力控制的职能。因此,消费主义作为一种新型的意识形态,具有使人丧失批判能力, 把情感“欲”化的“造梦”机制。随着消费文化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消费主义特有的高技术的‘欲’和表层化、包装化的‘情’就成了人们基本的生活样态, 当代美学面临的‘高技术与低情感’之间的矛盾, 也就日益成为社会生活中到处可见的基本矛盾[7]。

三、消费主义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发

消费主义对社会共同利益、意识形态和道德伦理带来极大的负面效应,也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发。

(一)消费结构的改变,不利于生活水平的提高

与国际社会相比,消费主义在中国蔓延的背景,一方面是居高的恩格尔系数,另一方面是基本需要尚未得到应有的改善。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高档耐用消费品迅速进入我国居民家庭。因此,高档耐用品在中国的大量普及,是以低收入人群牺牲其进一步改善基本需求为代价的[8]。此外,广告中大量使用青年人代言包括汽车、房地产等奢侈品,塑造了一种年轻有为的形象,误导青年人认为这些奢侈品的主要消费人群应当是青年人,这样一方面加剧了他们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有可能刺激超前消费,周而复始,会对青年人造成巨大的生活压力,不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

(二)价值观的改变,造成心理的焦虑

目前,中国的生产方式还没有孕育出一个与消费主义完全相匹配的生活方式,我们是在并没有国外那样的物质基础的情况下,产生了这样一种消费主义和消费欲望。因此,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容易出现一种震荡、脱节、焦虑,造成一种双重的自我矛盾,因为接受了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就意味着对支撑这种生活的价值、思想和观念的认同,无论是传统的还是创新的、本地的还是外来的、自觉的还是被动的、意识到的还是没意识到的,总之人们对所发生的任何变化的自觉不自觉的抵抗都将瓦解[9]。举个例子来说,传统中国人的亲情价值观主要体现在亲情、尊老爱幼上,但现在的消费主义文化使越来越多的人沉溺于餐厅、酒吧、KTV等娱乐场所,和老人在一起的时间自然就少了,人们对于亲情的表达更多是以物质的方式来弥补而不是精神和情感,这是对传统价值观的挑战和消解。

(三)消费主义会拉大城乡差距,加剧贫富分化

由于我国的城乡二元制的结构,80年代以来,城乡消费水平差距就一直在扩大。直到90年代中期,农村地区才开始普及彩色电视机、DVD机等耐用消费品,而此时“城里人”又开始把目光转向居室装修、超大屏幕彩电、电脑等更为高档的新型消费品,农村消费永远追随在城市消费之后。而农村由于建房等大额消费的支出,对高档消费品的追求又建立在牺牲医疗、教育等基本需求之外的,这样导致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表面看来,消费主义体现了社会某一领域的平等,穷人和富人都拥有彩电、冰箱,都可以喝可口可乐,吃麦当劳,实际上,它掩饰了社会控制的实际需要。 “在这里,阶级差别平等化掩饰了它的意识形态功能,如果打字员打扮得像雇主的女儿一样花枝招展,如果黑人挣到了一辆卡德拉牌汽车,如果他们都读同样的报纸,那么这种同化并不表明阶级的消失,而只是表明那些用来维护现存制度的需求和满足在何种程度上被下层人民所分享[10]。”事实上,中下阶层对高消费的追随,可能使他们失去对其他更有价值的需要的判断,而消费主义生活更是使那些可能的合理选择失去了现实性。

(四)消费主义对能源、材料等高消耗,对环境造成大规模破坏

从科学技术的观点来看,消费主义生活方式是以生态与环境破坏以及资源的巨大浪费为代价的。消费主义追求的产品和生活服务往往是对能源、材料、劳动和技术等资源的高消耗,可能对生态环境以及稀有资源造成大规模破坏和浪费。在科学技术层面上表现为生态破坏与资源枯竭的压力和危机,这一问题从20世纪末开始成为全球性的现象,给人类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恶劣影响。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实践,但中国全面进入消费主义化的时代并没有来临,社会中仍存在大量的贫困和弱势群体。另一方面,广告、新闻、电影等推进消费主义宣传的大众传媒,在某种意义上也为现代生活提供了便利,是现代生活的必须品,对它们的管理不可能“因噎废食”。因此,对消费主义批驳在某种程度上只是一种“理想化”的抵制与反抗,它更多地依赖于个人成熟的公民意识和独立的批判精神。

参考文献:

[1] (美)凡勃伦著.蔡百受译.有闲阶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 黄平.“消费主义在中国”. 94中日“市场经济与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3] 方苏,张薇.新闻消费主义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4] 马尔库塞著.张峰,吕世平译.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5] L.Sklair,Sociology of the Global System,Harvester Wheatsheaf.1991.

[6] 丹尼尔贝尔著.赵一凡等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9.

[7] 李思屈.传媒的“技术权力”与商业广告的“造梦”机制[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3).

[8] 陈昕.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消费文化范文第5篇

奶制品传统制作技术的具体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生产方式从家庭作坊式发展为生产流水线传统奶制品生产方式为家庭作坊式。牧民的住宅是奶制品的生产场所,家庭的内部组成人员是生产员工,自己做饭的烹调用具是他们的生产工具。其特点为制作环境差,生产规模小,奶制品种类少,制作工具简单。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奶制品的小作坊逐渐过渡到城市,进而发展成为生产工艺流水线。现代奶制品的加工流程实现了从收奶、标准化、无菌灌装、机械手包装及出库的工业全自动化控制。这样的生产方式不仅工作环境好、环境污染低、产品档次高、技术力量雄厚,生产规模也很大。(二)生产方法从手工制作变为机器生产传统的奶制品生产方法一般为手工制作。在附有高科技的现代制作技术的影响下,奶制品传统的制作技术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社会生产的需要和自然科学的快速发展引发了技术构成要素的根本性变革,形成了以机器装备为核心的技术形态。大量的奶制品开始用机器投入生产,以机器为劳动工具的奶制品制作技术迅速取代了以木制为工具的传统制作技术。“1935年,哈尔滨到满洲里的滨州线上建立了34家作坊式乳品工厂,1950年,海拉尔乳品厂投产,1956年,“内蒙古轻工业研究所”成立,设立乳品研究室。2005年6月,由蒙牛乳业投资3亿元在安徽马鞍山建设的亚洲最大的26条冰淇淋生产线建成并投产”。[9](P4-13)目前,国内乳品加工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关键技术设备基本上都是从国外进口,大批量的奶制品都是采用机器生产。(三)奶制品种类增加,且添加了各种元素蒙古族传统的奶食品可以分为食品与饮品两类,均以鲜奶为原料。食品主要包括奶皮子、奶酪、奶豆腐、白油、黄油等。传统的奶制品完全用纯奶制成,制作过程没有添加其他元素。[2](P15)现代工业为蒙古族奶食品发展提供了新技术。在新技术的影响下,除了在生产方式与方法有变化外,奶制品的种类也增加了很多。如奶粉、奶酪、奶糖、机制奶豆腐、冰激淋等应有尽有。[5](P155)各类奶制品中添加了很多元素,其中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主要用于调整口味,另一类则是用于强化营养。除此之外,现代奶制品还增加了色素、增稠、调香、防腐等各种添加剂。传统的奶制品,作为草原牧民的基本食品,制作技术是牧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消费文化的引导下,奶制品传统的制作技术逐渐分化为两条线路,一路传承了奶制品传统的制作技术,一路从传统的制作技术走向了现代化生产。

奶制品消费文化的出现及形成

蒙古族奶制品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早在公元1275年,意大利著名的旅游家马可•波罗就在他的游记中,就对元朝的乳业有所描述。他认为,当时,成吉思汗的军队之所以在极其困苦的条件下能征服世界,固然与这支军队的平时训练有素,雄武彪悍,坚忍不拔有关,但这与当时蒙古族士兵作为远征军粮而携带的轻巧又营养的奶食品也是分不开的。“传统的奶制品完全为蒙古牧民自用,并不用于买卖。据称,蒙古人中有种迷信的观点,认为出卖乳品必致有倒运”。[10](P264-265)但受西方科技文化的侵入及牧民生活方式由游牧到定居的转变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蒙古族奶食品以其独具的特色,逐渐走向了市场,变为一种商品,供消费者购买。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技术生产必须符合消费者的需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消费观念就是一种文化,它同一定的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相联系支配着人们的消费选择和消费活动。[11](P256)消费文化是对消费主体的消费实践活动的反映,包括对消费主体的消费心理、消费价值观、消费方式的文化反映。[12]奶制品消费文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奶制品作为一种商品,有了一定的消费价值观。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高营养价值的奶制品的消费观念也在变化。当较低层次的物质或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人们就会去追求较高层次的精神或心理的需要。[13](P39-57)在物质条件不断提升的情况下,人们对于奶制品的消费观念从仅限于供老人、小孩及病人食用的“营养食品”、“高级食品”,变为了增强身体的普及消费品。其次,奶制品作为在市场上流通的商品,有其一定的消费方式。由于奶制品作为商品在市场上流通的时间处于改革开放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人们对奶制品积极的消费态度,使奶制品形成了商品性消费方式。

奶制品消费文化对其制作技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