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校图书馆工作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我校共有12个班,我们学校的学生很喜欢到图书室借书看。今年,学校图书室将继续在学校领导,教师的支持与配合下,认真贯彻国家教委《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积极主动地服务,以充分发挥图书室对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推进作用。
二、工作目标
1、抓好藏书建设。
藏书建设是开展读者服务的基础。我室将在图书总数达标的基础上,努力提高藏书质量,调整藏书结构。目前,书库中的部分教师教科研读物较为陈旧,观点,理论已跟不上当前的教育形式,这些图书将逐步剔除更新,此外,书库中还将适当增加一些作文读物,以满足七八年级学生需要。新增图书将全部用电脑录入与电脑管理。
2、拓宽服务渠道。
服务于教学工作。
教学实践离不开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我室将通过编制专题汇编集、目录索引为学校的各科教研课题服务,让图书发挥更大的作用。
服务于学生。
开放学生阅览室,管理好班级图书箱,开展读书活动,促进图书流通。
3提高管理水平。
积极参加教委组织的培训学习,提高新进人员业务水平,开展班级图书管理员培训讲座,培养学生自主服务能力。
三、具体的措施
1.对新书进行登记、上架,以便尽快方便师生借阅。
2.对新入学的学生进行图书借阅知识讲座,让其对学校图书馆有初步认识,对学生图书管理员进行上岗培训。
3. 学生图书室全天开放。(其中中午12:00---12:50,下午3:40---4:50为各班轮借时间,每班每周轮借一次:其余下课时间为各班学生自由借阅时间。)
4.学生人均每学期借书不少于5册。
5.教师图书室全天开放,为方便教师查阅资料,工具书一律不得出借。
6、教师借书,要做好借阅记录,每期不少于五次。
7.图书室将组织学生开展主题读书活动和各种征文比赛。
8.图书室将配合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及时为教师学生提供所需材料。
9、进一步作好各种有关材料,准备迎接先进级学校图书馆的验收。
四、各月工作:
二月份
1、制订图书室工作计划
2、推选学生图书管理员,专题会议
3、新生借阅知识讲座和图书室专题知识讲座
4、学生图书借阅,开始流通
5、图书室环境的布置
三月份
1、征订新书
2、编制新书简介期
3、学生阅览和借书工作
4、参加县图书室工作人员的培训
四月份:
1、参加县图书室工作人员的培训
2、举行期学生图书管理员培训
3、图书室专题会议
4、读书节活动
5、编制新书简介期
1、学生读书笔记、读后感展评
2、图书室专题会议
3、编制新书简介期
六月份:
1、评选优秀学生图书管理员
学校图书馆 利用率 图书资源
中小学图书馆的职责和任务主要是充分发挥图书资源的效率,为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服务,图书馆的藏书利用,是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藏书的利用情况是图书馆工作的直接成果和表现形式。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图书馆图书利用率呢?
一、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文化
我校在实施“书香校园”建设的过程中,非常重视与环境教育、德育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学校依山傍水,新颖别致的教学楼,通透式的围栏,近百米的风雨长廊,错落有致的整体绿化,校园内绿树红花,垂柳轻拂,花香四溢的优雅环境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充满生机的校园成了孩子们学习、生活、成长的乐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大厅文化,办公室文化,走廊文化,教室文化,长廊文化。例如:长廊文化中内容丰富,有学校的历史、校风、学风、教风、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古诗、三字经、画展、电脑小报、手工制作、书法展等内容,让人一进长廊就能感受到一股浓浓的书香味。再如走廊文化:走上楼梯,就可看到雪白的墙壁上张贴着学生礼仪,校园三字歌,师生作品(书法、书画)。从这些校园文化中体现着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生的劳动成果,使学生在校园里处处感受到学校的书香气息。此外,学校积极开展文学节、科技节、艺术节和“读书好”宣传发动活动,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鼓励学生读好书,好读书,和好书交朋友,建设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文化。
二、把好采购关,提高购书质量
学校图书馆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的场所,也是学校教育教学进行科研的重要场所。图书馆的藏书,作为读者的精神食粮,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读者。因此,我们在选购图书的时候,一定要把好质量关。做到采购图书既要有可行性和选择性,又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在选择好一定数量的教学参考书及与学生有关的复习资料的同时,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价值趋向、行为方面发生的变化,我们还为学生提供一些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强的课外读物以及一些有利于学生身心建康发展的文学名著。另外,我们还对那些版本老化、内容过时、破损严重的文献予以剔除并做及时补充,使藏书保持最优化状态,从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提供了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藏书。同时我们还和任课教师保持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建立集中购买和零散购买相结合的方式。就是利用我校教师外出学习、考察、参观、听课的机会,将那些具有前瞻性、理论性强的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先行购买,回校后再上报有关领导。
三、缩短加工时间,提高图书的流通速度
新书到馆后,要使其尽快地进行流通,与读者见面,这就要求尽可能地缩短加工时间。我校自2008年始引进了当时比较先进的图书管理系统,较早地实现了图书馆的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由微机著录代替了手工操作,这就大大缩短了图书编目的过程。在加工的时候,我们实行一条龙作业的方式。由一人拆包验收、给出分类号,一人盖馆藏章、打印登录号,一人贴白标、色标、磁条、条形码,专门有一人负责编目。如此各负其责,流水作业,大大加快了新书上架的速度。另外,我们还一改以往的做法,将大批的图书著录改为分散著录。具体做法就是将需要著录的图书,化整为零,即以三十种书为一批,先著录,并流通。然后再接着著录另一批图书……一边加工新书,一边总有可上架的新书,大大缩短了图书加工时间。
四、规范图书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以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确立“主动服务”为宗旨。遵循图书馆的工作规律,根据上级领导的精神和学校具体工作,对图书室的工作制订工作计划,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制度上墙,对图书室、阅览室经常打扫,保持室内整洁,整齐,给读者一个宁静,舒适的读书环境。积极配合学校各项活动做好服务工作。对图书报刊管理、读者服务等进行科学的组织和管理。定期对各班两名小图书管理员进行借书常规培训,期末进行优秀图书管理员评选,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对损坏图书,丢失图书的情况制定相关的制度。科学地管理好图书室的借阅工作,增加图书的流通量,提高图书的使用率。每学期平均每人借书5本,进一步充实各种类型的阅览资料,为教师教学工作及时提供相关的教学资料,为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管好用好图书资料,为教育教学服务。对新购的各种类型的书刊资料,按《中国图书分类法》的方法进行分类编目与管理。及时做好登记工作,有图书借还、保管、赔偿、清点、剔除及借书、阅览、刊物、器材、资料、安全等管理制度。教育学生保护图书,爱护图书。学校图书馆的各种优秀读物,可对学生发挥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可丰富课程资源,配合新课标,辅助教学。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知识的获得是学生学习主体的自由选择、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面的学习。自主探究是图书馆学习的优势。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五、建立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学校图书馆可以表彰和奖励那些热心图书馆工作,热爱读书并且借阅量很高的同学,通过开展评选“十佳读者”、“热心读者”的活动,每年评选出十位借阅量最高的同学予以表彰,在图书馆墙上张贴他们的照片,事迹介绍,这无益于他们的读书热情会更加空前高涨,并且使每一个走进图书馆的读者学有榜样。另外,还可以采取积分制的方法,就是累计借阅量,达到一定标准时,由原来的一证一书上升为一证二书,依次类推,鼓励同学们多读书。
图书馆以人为本,以书育人,努力营造“多读书、读好书”、“人人走进图书馆”群体读书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到馆热情,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更好地利用图书馆资源,促进图书流通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小青.浅谈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关键词】图书利用率现状综合素质互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所学校可以什么也没有,但只要有图书馆,就可以称之为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场所,是一座知识的殿堂。新课程改革赋予了学校图书馆更多的职能。中小学图书馆应转变落后陈旧的观念和工作方式(如"守摊式"),创新服务理念,树立"学生至上"的服务思想,形成"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教育服务理念,多元化、多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学校图书馆工作。
一、当前初中图书馆利用现状
很多地方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对图书馆不重视,投入低,设备旧,藏书更新慢、结构不合理,老师不充分利用,学生也不感兴趣。理念和服务方式落伍,还停留在借还与图书保管。但随着国家教育部门示范性中小学评比工作的开展,图书馆成为了一个必需的硬件设施,而且在藏书量、馆舍面积等方面都有相应的指标。各地区按照教育部门统一装备,大量资金注入图书馆,内部装备齐全,建立和完善了图书管理系统;建立合理健全的藏书体系。这一切使图书管理工作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能够及时、准确、有效的查询和修改图书情况。
二、提高图书管理员的综合素质
新时期的图书馆员再也不能是那种传统、单纯的"服务员"、"保管员",而是以"方法指导员"、"信息采集员"、"参考咨询员"、"网络导航员"的角色面对师生。
(1)对新生进行教育:图书馆概况和图书馆用途教育;图书馆学知识教育;借还的制度学习。
(2)具备与图书馆管理相应的现代技术知识。现代计算机、复印、录像、照相技术、视听设备和视听资料的使用及保护技术;信息的搜集、提取、存贮、检索能力,更好地开发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展信息服务,对图书馆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管理;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图书馆的资料、信息的采分编、网页制作、网络维护等。这要求图书管理员在平常的工作和业余时间里,除了相应的培训之外还要自觉加强业务学习,不断钻研,勇于探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力求图书馆管理跟上课改的步伐,使师生充分享受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使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在图书馆得到充分体现。
此外图书管理员还有具备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甘为人梯的精神的奉献精神。
三、与各学科教师互动提高图书馆利用率
要想提高学校图书的利用率,学科教师的引导与互动是关键。为此我们学校图书管理员与各科教研组长相配合,设计一系列的活动,将这些活动纳入各教研组和图书馆工作计划中,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语文学科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课外阅读是必不可少的。为此我们和语文组一起设计了同读一本书、好书推荐、读书征文,演讲比赛,读书主题班会等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我校"书香校园"的创建。与思想品德老师进行"时事沙龙";与英语教研组合作开设学校英语角,这些活动都有力地提高图书使用效率,推进各教研组工作的开展。
不少学生对自已的学习方法、技能和成绩不满意,他们满怀渴望地跑到图书馆,一心想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能。然而笔者与他们接触、交谈却发现,由于青春期的到来,学生生理、心理发生了一系列微妙的变化,波及到学习,并不是单纯的学习问题。为此我就建议心理咨询室"对症下药",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指导和专题讲座,帮助他们从心理冲突的困境中摆脱出来,不断完善并发展自我。
工具书室、教师资料室都应向学生开放;给学生提供或推荐相关的杂志,如不擅长交际的可阅读《交际与口才》,不能很好控制自己情绪的推荐《如何掌控你的情绪》、《心理与健康》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只有当学生提高了能力、优化了心理品质、受到成功的鼓励时,我们的图书馆才真正进入了教育环节,图书才能发挥最大效能。
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图书管理与互动
培养中学生参与图书馆工作,既是学生社会实践又是对中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方式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中小学图书馆宣言》指出:图书馆应"引导学生养成终身利用图书馆的习惯,给学生以基本技能的教育,使之具有广泛的使用资源和服务的能力"。学生参与的工作可有:阅览室的管理、图书的借与还;图书上架及倒架工作;与图书馆相关问卷调查;学生阅读兴趣的调查等。学生在这些工作中学会了待人接物、图书分类的初步知识、图书排架方法,培养了一丝不苟、为他人服务的思想。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3B-0031-02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基础教育资源将被重新整合和定位,中学图书馆是学校教育资源的一部分,其功效也将再次被重新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图书馆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新课程改革把学校图书馆纳入课程体系,是对图书馆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认识上的一次突破。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中学图书馆工作必须实现革新,以适应新课改的实际需要。中学图书馆要以《纲要》为工作指针,更新观念,树立图书馆是重要课程资源的思想,加大力度改善馆藏结构,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切实有效地为新课程改革提供优质服务。
一、学习领会《纲要》精髓,以《纲要》为工作指针
《纲要》是学校实施新课改工作的指南,理所当然也是学校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指针,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认真学习、充分领会《纲要》的精髓,以《纲要》为工作指针。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强调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从中获取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这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和交流的能力。新课程改革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从多方面对学生素质进行综合考查与评价,实现由单一评价向多元评价的转换。
根据《纲要》精神,中学图书馆应该让学生成为图书馆的主人,自主选择书籍、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性阅读;应该把学生在图书馆借书、阅读、研究、写作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利用图书馆主动学习的能力,作为必要素质加以考查和评价。
二、转变观念,为新课改提供优质服务
《纲要》要求:图书馆是新课程改革重要课程资源中心,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重要场所,是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空间。图书馆是知识宝库、文化殿堂和信息中心,是课堂的延伸和拓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图书馆工作人员要更新观念,在认识上实现图书馆管理者的角色转换,图书馆管理者既是服务者,也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利用者,要充分发挥图书资源的优势,为新课改提供优质服务。
至于具体的做法,可以在每年新生入学时,由图书馆与学校教务处配合,带领学生参观图书馆,向学生介绍图书馆的概况、规模、特点、规章制度,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可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供不同的阅读书目;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专题培训,具体帮助学生了解图书馆的分类、编目、索书号的组成以及图书排架,了解工具书的特点、适用范围、查找方法和各种信息的传递渠道,让学生掌握利用图书馆的科学方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
三、加强馆藏建设,满足全体师生的需求
1.做好信息采集工作,建立合理的藏书结构
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第八条规定:图书资料的配备应以学生需求为主,兼顾教师。图书馆的藏书,应当包括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供师生使用的工具书、教学参考书、教育教学研究理论书籍和应用型的专业书籍。从规定中不难看出,图书馆藏书结构要具有广泛性、完整性、系统性和全面性。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中学图书馆均以教学辅导读物为主体,辅以部分科普类图书和文史类图书,图书馆藏书结构单一化,内容涵盖面十分狭窄,已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图书馆要合理安排藏书结构,制定切合实际的采集工作计划,如图书馆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每年在采购图书时,更多地考虑图书的全面性、新颖性、实用性以及趣味性,以少复本、多品种为原则进行采购。阅览室的报刊订阅也要遵循多品种原则。除此之外,图书馆还可以多渠道筹集书刊,丰富馆藏资源。如每年可以发动全校师生以及社会人士捐赠图书,可以将教学积累的大量教育资源,如教师的优秀论文、课件、教案以及学生的优秀作文、科技制作等,进行加工整理,形成校本资源;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在校园网上建立“数字图书馆”,弥补纸质图书藏书量的不足,优化馆藏结构。
2.做好开架借阅工作,提高馆藏利用率
所谓开架借阅,就是图书馆允许读者进入流通书库并直接在书架上挑选图书的借阅体制。新课改要求图书馆要向学生提供畅通的信息渠道,让学生直接接触文献,广泛浏览,自由挑选,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因此,学校图书馆必须重视书库开架借阅,开架书库应布局合理,做到整洁、清新、优雅,营造舒适、愉悦的阅读环境;合理安排开放时间,既要符合学生的作息时间,又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入图书馆阅读。
为了方便学生更便捷地查找图书资料,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对图书进行标架,并及时整架。标架就是每一排书架用标示牌表明图书分类号的起讫号及类目名称。标架要做到简洁、醒目、美观,便于学生从标示上一目了然地了解藏书排列顺序,并能迅速在书架上检索、取还书刊。整架是排架工作的继续,是一项经常性、反复性的排架工作。由于书架上的书刊经常处于流动状态,读者翻动次数频繁,时间一久,容易顺序颠倒、凌乱不齐,造成书刊严重破损和变形,不仅增加读者查找的难度,而且容易形成某些因错架而长期得不到正常利用的“死书”。因此,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及时整架,一是保证流通书库正常开放,发挥藏书作用;二是及时发现问题,如发现书刊损伤、失效或复本过多,可以及时修补加固或清理剔除。图书馆可以广泛征集近年来出版的能够体现先进教育理念,具有新思路、新视角的教改理论以及有利于探究性学习的热门书籍,并把这些书籍开架借阅,设立新书专柜和书架,便于教师和学生查找。
3.做好藏书剔除工作,促进馆藏形成新的活力
藏书的剔除工作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藏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新课改的实施。要确保馆藏图书的质量,就要及时更新图书,多渠道采购好的图书。“书是为了用的”,要制定切合实际的藏书剔旧计划,一些时效性差、破损严重、利用率不高的图书,除了支撑馆藏图书数字以外,几乎没有任何利用价值,应坚决予以剔除。
4.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优化馆藏结构
新课改的教学模式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广泛、形式新颖,现有的图书馆馆藏内容单一化,文献信息涵盖面狭窄,已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师生迫切需要内容新颖全面、类型完整、形式多样、来源广泛的信息,这对图书馆工作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李岚清同志在视察国家图书馆时说:“未来图书馆的模式就是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将文献资源数字化,通过网络与全国连接,乃至与世界连接,这是方向。”图书馆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重视数字图书信息和资源的开发和建设,以弥补纸质图书藏书量的不足。
应重视电子阅览室的建设。电子阅览室指的是向读者提供的文献由印刷型转成数字型,它利用Internet网络技术、多媒体、现代通信等技术,将可利用的信息资源通过各个终端扩展到全球。近几年来,电子阅览室建设在我国发展很快,目前各中学图书馆已建立了图书馆局域网、校园网,有的已与外网链接。在当今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学校图书馆可以与电教中心配合,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把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与学校的校园网连接,并在校园网上设立数字图书馆,同时建设文献数据库,将学校大型文艺活动、教学活动等相关资料电子化,形成具有特色的数字化资源,并实现资源共享。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只要把计算机与学校的校园网连接,即可查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资料。由此,教师可以不断拓宽和加深知识的广度、深度,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学生也可以不断提高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获取丰富知识。
受传统教育管理模式的影响,高校图书馆对图书馆员的学历和业务能力要求不高,大部分高校图书馆成了解决引进人才配偶安置的一个地方,特别是地方高校,这种情况导致图书馆员整体水平偏低,有2/3学历都是本科,硕士生寥寥无几,馆员所学专业与实际工作不对口,并且外语基础差,计算机应用能力差,知识陈旧,不能有效地利用网络,再加上很多图书馆员思想仍然停留在以前借书还书的旧模式中,满足现状,不思进取,服务意识淡薄,工作应付,缺乏创新意识;因为各种原因造成图书馆人员不具备专业化知识,无法起到参谋和导读的作用,更谈不上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因此要求图书馆员改变现状,改变自己,不断地接受继续教育,不断的优化自己。英国图书馆学家哈里森说:“即使是世界上第一流的图书馆,如果没有能够充分挖掘馆藏优势,讲究效率和拥有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也难以提供广泛有效的读者服务。”可见,只有不断地提升图书馆员的素质,才能造就一批多学科、高技能的高级人才。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图书馆员队伍,才能提高文献资料的利用率,才能更有效地为学校师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发挥出图书馆更大的经济效益和提高图书馆的重要地位。
2开展继续教育的有效保障
2.1开展继续教育需要完善的制度
美国是较早开展继续教育的国家,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并通过立法途径保障图书馆员接受继续教育,做到有法可依。1956年通过的《图书馆服务法》(LibraryServicesAct,简称LSA)是美国全国图书馆法。我国在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从业人员有依法接受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权利和义务”。2002年修订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30条也明确指出:“高等学校鼓励图书馆专业人员同时掌握图书馆学和一门以上其他学科的知识,重视培养高层次的学科专家。鼓励专业人员通过脱产或在职学习提高学历层次和学术水平。高等学校图书馆应结合工作需要,有计划地安排工作人员在职进修或培训”。这些法规为保证继续教育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但在实际工作实施中,高校图书馆由于缺乏完善的制度,致使馆员的继续教育得不到有效的保证,所以高校图书馆要出台制度规范继续教育,只有完善的制度才是继续教育顺利进行的保障。
2.2开展继续教育需要领导的重视和经费投入
继续教育需要有一定的经费投入,图书馆负责人应该向上级领导呼吁,打报告,写申请,争取继续教育经费,学校领导应该高度重视继续教育,每年调拨专项经费用作继续教育,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领导还要高瞻远瞩,把馆员的继续教育作为馆内的头等大事来抓,列入工作计划中,继续教育才会得到有效实施,只有领导重视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培养,图书馆服务质量才能得以提升。
3继续教育的内容
3.1加强职业道德素质的继续教育
图书馆员要加强职业道德素质的继续教育,培养对图书馆崇高事业的责任感,提升职业敬业精神,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事业心,高校图书馆主要职责是服务于全校师生,服务于教学,服务性决定了图书馆员必须加强职业道德素养的继续教育,文明服务和微笑服务是图书馆的永恒主题,温馨的人文环境会深深吸引读者群的到来,会提高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
3.2加强计算机和外语知识水平的继续教育
随着信息知识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的大量普及,图书采访、图书编目以及文献检索等各方面工作都要用计算机去完成,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员学习掌握计算机方面的技术,才能适应现代图书馆工作的需要,继续教育除了学习计算机知识还要学习外语知识,现代高校图书馆拥有越来越多的纸本外文文献资料和丰富的外文数字资源,这就需要图书馆员具有一定的外语知识水平,熟悉外文文献和掌握外文数据库的基本内容和检索方法,及时为读者收集和传递各种外文信息。
4继续教育的途径
4.1学历进修和馆内培训
学历的进修有不脱离岗位,边工作边学习的方式,也有脱离岗位进行深造的学习方式,非图书情报专业和学历不够的馆员,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图书情报专业的馆员因学科服务的需要,提高学科专业水平,可以脱产学习,以继续教育的形式获取知识,提高业务水平能力。馆内培训是图书馆利用馆内具有丰富经验的馆员对新馆员或者能力较弱者进行的一种培训方式,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途径,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且方法灵活,简便易行。其形式多种多样,如:自办训练班进行馆内培训,或者是岗位轮岗制度,方便经验丰富的老馆员对中、初级馆员进行传、帮、带,还可以邀请知名的学者和专家来馆内讲座。
4.2参加馆外学术研讨活动和参观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