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实主义绘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超现实主义;特征;影响;米罗;恩斯特
一、超现实主义的产生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的艺术文化领域中兴起了对资本主义传统文化思想的反叛思潮。部分艺术家认为这是一场精神革命,他们通过自己的肢体和动作传达自身的思想,从而达到一种精神上真正的统一,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只接受思想的启示,没有理性的控制,没有审美或者道德偏见。超现实主义基于这个基础,即梦想全能和不存在偏见的信念。当时的许多艺术家接受并运用这些观念,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加以实践,超现实主义因此得到了快速发展。
二、超现实主义产生的哲学背景——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
在达达主义衰落的同时,有两种理论得到了广泛传播,分别是法国哲学家柏克森的生活哲学和奥地利哲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其中,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影响深远。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个对立的部分。他认为,心灵的导向是梦,人的潜意识和本能是梦的反映,是潜意识心灵的完美再现,是操纵个人命运和决定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但是,这些潜意识被现实的规范所压抑,长期被人们忽视。弗洛伊德反对压抑潜意识的思想,努力寻求合理的疏导渠道,这给超现实主义艺术创作提供了理论支撑。
三、超现实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达达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的艺术审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些艺术家的身心在战争中饱受冲击,他们感到继续把自己的创作中心放在固有的题材上似乎有点不合适了,部分艺术家也不愿在官方举办的画展上展出自己的作品。于是,当时的艺术领域迎来了一场较大的变革,人们以前从没有接触过的带有强烈的批判的风格——达达主义诞生了。超现实主义即源于达达主义,前者吸收了后者的诸多观点,两者关系密切。
四、超现实主义的艺术要领
超现实主义认为,人们的思考、理性或超现实主义变化的性质应该从被禁锢的状态中释放出来,甚至把动物的日常生活习性变成人类的精神生活需要。除此之外,创作意味着艺术家想要创造一个不一样的、有新意的,打破传统模式、方法、习惯的世界。再者,超现实主义艺术家想让自己“疯狂起来”,甚至尽可能地让自己达到一种幻想和非理性状态,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反之,只能是一场徒劳,既不会创作出具有新意的作品,也不会有什么突破。因此,在诗歌创作中,诗人刻意用幼稚的语言和病态的意象反对传统的见解。在绘画中,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使用混乱的线条和色彩任意涂抹。在戏剧中,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往往利用“野蛮”的音乐和舞蹈、骑自行车的声音、有节奏的跳动、脸盆等进行表演。超现实主义是由“自己大脑中形成的意识写作”和“不自觉的写作”创造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认为写作是绝对可靠的,是一种纯粹的无意识活动过程,并且通过这种无意识的精神不停地创作一幅幅精美的绘画,让自己大脑中的一些想法、理念甚至一些扭曲的观念得到呈现。
五、超现实主义时期的代表画家
米罗的艺术代表了一种超现实主义风格,即有机超现实主义。与达利的艺术不同,米罗的作品是令人心情愉悦、轻松和自由的,这是艺术家自由幻想和精心组合的结果。虽然米罗的画是纯真、质朴的,似乎来自儿童之手,但这些画并不是天真、单纯的儿童绘画,其中饱含深意。马克斯•恩斯特1891年出生于德国莱茵兰地区的布吕尔,1976年卒于巴黎,是德裔法国画家、雕塑家。恩斯特的父亲是一位教师和业余画家,恩斯特从父亲那里受到了一定的绘画艺术熏陶。恩斯特的作品创造出一种梦幻和撩人情怀的氛围,其中往往有一些由动物和矿物构成的元素。
六、超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的影响
超现实主义绘画艺术影响了文学、电影、色彩、服装设计、摄影等艺术领域。超现实主义文学主要表现为诗人遵循潜意识的召唤来书写梦境,并鼓励采用自动书写的方法记录梦和瞬间潜意识的“纯粹精神自动反应”。超现实主义电影利用现代技术(如蒙太奇、剪贴等手法)为人们呈现出优美的画面,让人们感受到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一些积极的元素。超现实主义的色彩运用完全超过了色彩本身的功能,赋予了色彩新的意义。在1983年和1984年,超现实主义时装获得了全面的发展。除此之外,摄影等艺术领域也深受超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的影响。
七、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特征
首先,超现实主义绘画中往往出现一些非常接近人们生活的、特殊的、不常见的东西,并在此基础上将其放大,让观者的心灵受到触动。除此之外,超现实主义绘画中往往会运用一些夸张的、能够衬托出前景的虚幻的背景。在颜色的运用方面,超现实主义绘画会让人有一种恐慌或不知所措的感受,能将观众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超现实主义画家往往不会在乎画面的美与丑。
结语
笔者认为,超现实主义绘画在绘画艺术史中起到了承上启下和延续的作用,它既能让后来的创作者接触和认识到前人的绘画艺术特色,又能使他们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将自己的意识融入作品。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影响是革命性的,假如没有马克思•恩斯特、米罗这些超现实主义绘画艺术家,今天的绘画艺术可能还会一如既往地承袭以前的绘画观念。从某种层面上来说,超现实主义绘画丰富了笔者的思想和生活,将笔者绘画的焦点从“如何画”变为“画什么”,统一了潜意识世界。超现实主义艺术家面对生活与死亡、过去与未来、现实与幻觉,在对所谓的“绝对现实”的探索中,完全违背了正常的思维规律。超现实主义绘画艺术对20世纪的审美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超现实主义绘画艺术影响了文学、电影、色彩、服装、摄影等领域。超现实主义使人们的阅读变得不再枯燥、平淡,使文学变得新奇而富有想象力。电影汲取超现实主义的元素更为明显,其中蒙太奇手法和剪辑拼贴的效果能够让观众在极短的时间内看到画面的切换,从而感受到场景的变幻艺术效果,这使电影艺术不再只停留在平铺直叙的放映方式上。超现实主义绘画艺术对服装设计和色彩的影响更为深远,进而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使人们开始注意自己的穿着搭配,装修房屋时更加注意色彩的运用。
参考文献:
[1](西)达利.达利谈话录.杨志麟,李芒,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达利;弗洛伊德;潜意识
萨尔瓦多・达利是超现实主义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同时也是二十世纪杰出的西班牙艺术画家。达利出生于西班牙费格拉斯,父亲是一位公证员,无神论者和共和主义者,家底殷实。母亲信奉天主教,一位虔诚的教徒。由此可见,达利的家庭被“矛盾”所包围着:传统并且文明教养与激进的政治相互碰撞。但并不影响父母对达利的宠爱。达利在童年时期有着极为敏感的个性和超乎想象的旺盛精力,达利小时候会经常做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比如故意将一些单词拼错;在家中某处大便,并很洋洋得意地向家人宣告此事,却不将具置告知他们,全家人对他的这种行为感到着急、苦恼,而他却很享受这一过程;在学校里,他还故意从楼梯上摔下来,从而能引起同学和老师对他的关心和注意。对于达利所做出的异常行径,他认为这与他已死去的哥哥有着密切的关系,他的哥哥曾经是一个非常聪明可爱的孩子,是家里的中心,七岁时因脑膜炎去世,死后家里也挂着他的巨型照片。这让达利对死去的哥哥有着嫉妒之心,他觉得在他出生之后,父母依然用他哥哥的名字为他取名。这让他觉得家里仍然没有忘记他的哥哥。这对达利的性格有着负面的影响,这为他以后成为一个爱出风头且有野心做了铺垫。达利父亲一直对绘画、音乐、戏剧等充满了兴趣,在当时的社会里算称得上是一位思想先进、有艺术修养的文化人,并结交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为达利营造了一个良好艺术氛围的空间。达利从小就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对自己家乡的山川、田园风光有着热爱之情。他的绘画天分早在幼年时期就显露出来,14 岁时,达利在自己的家乡举办了首次个人画展。这些种种成功的迹象更加坚定了父亲要培养他成为画家的信念。达利的父亲启发了他创作的思想,而且给与他在绘画方面挥洒的自由空间,造就了多才多艺全方位的达利。
在达利的许多作品中,细致描绘的具体细节同夸张、变形、等手段结合使用,创造一种介于现实与幻想,具体与抽象之间的“超现实境界”。他创作的思想源泉,主要是受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 一战结束后,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广泛传播,达利在此之前就已阅读过有关弗洛伊德的理论,因此,被超现实主义中的运用潜意识作画的思想吸引,并加入了超现实主义,对它的思想进行研究和探索。达利的艺术创作之路逐渐向成熟发展,可以说,超现实主义成就了达利,达利也将超现实主义变得更加辉煌。
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他于 1931 年创作的《记忆的永恒》。这幅画以他的家乡风景为背景,一块浅色的软表无力地挂在掉光叶子的橄榄枝上,低垂而又哀伤,似乎在唤醒斜下方躺在地上的马状白色软体异物,这块软体异物的上部像一个女人头部的侧面,沉默无力地藏在阴影中,在这个软体异物上还耷拉着第二块浅灰色的软表。竖立着一颗橄榄枯枝的石台位于软体异物的左边,在石台上,一块镶着金边的软表搭在石台边上,软绵绵的钟表的一半身子在石台边缘魂不守舍的垂挂着。在这块金色软表的左前方,摆放着一个唯一没有被软化的红色钟表。红色,整幅作品中唯一的暖色,但是却有无数密密麻麻的蚂蚁在这块红色的软表上爬行,让人抓狂、躁动不安。画面的风景是异常平静的,湖蓝色、淡黄色与亮白色构成的天空衬托出赭石色、暗黄色、褐色的低矮山脉。只占画面三分之一的风景,天空广阔却不高远,太阳的余晖照射下来,显得山脉文理清晰而又充满张力。深褐色的地平线与银白色湖面衬托出一种凝重、苍凉之感,而红色与大片黑色的阴影的衬托,让人觉得胆战心惊:它们的柔软无力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慌、不安。整幅作品构造了一种压抑、静的让人害怕、恐惧的景象。这幅作品是达利在弗洛伊德提出潜意识理论下创作的,因此,对于《记忆的永恒》他自己也承认将潜意识理论运用在这副画中,是对人的梦境与幻想的表现。软表在这幅作品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种“”的形式结构有着非常丰富的视觉意义和心理暗示。首先从视觉层面进行分析,用“软”代替“硬”,用怪异代替正常,给人以前所未有的新鲜感和生疏感。被扭曲的钟表让我想象到无力、柔弱、坍塌、溃烂以至于让人觉得恶心。我们知道达利在当时艺术界中称得上是一位先锋,在发掘人类内心深处隐藏的肮脏的东西上孜孜不倦。他曾说:“机械从来就是我个人的仇敌;至于钟表,它们注定要消亡或根本不存在。”由此可见,钟表在达利的绘画作品中就是一个表示消亡或不存在的隐喻符号。另外,对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方面的理解,这一“软表”仍有一个明显的内在意义,即肉体与精神的阳痿。在达利的艺术领域中,对于这个题材的研究、探索,他有着相当浓厚的兴趣,这也成为愚昧之人指责他是心理变态的重要依据。提及达利,就会联想到《记忆的永恒》,会记起他作品中柔软无力的钟表。事实上,“钟表”这一符号频繁在达利的作品中出现,可以看出他对这一题材的狂热。由于时间具有制约性,达利对于它是否具有永恒性、记忆性显示出独特的兴致。达利在很小的时候就痛恨软绵绵的事物,他经常将钟表刻画成柔软的甚至可以流动的,从而希望他所痛恨的事物消失或不存在。达利在《永恒的记忆》中,对钟表、蚂蚁、风景、白色软体物进行细微的描绘,但是,在整幅作品中,关于对时间停滞、空间凝固的这一有悖理性的哲思依旧存在。达利对四个钟表进行变形、精确的刻画,且这幅作品给人以静的感觉,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时间也停止了,从而引起人们对时间、空间的沉思。对于这一问题的理解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一方面,对于时空本体追问的隐喻,代表时间的钟表放置在坚硬的台面或地面上,而时间与空间的关系不再和谐,它们之间的紧张、碰撞所产生的强大热量将钟表融化,使其变得柔软、滴落,打破了这个本身系统内部的平衡。另一方面,达利通过将钟表的融化来解除时间对人类的控制和人类对时间的担忧与惧怕,从而重新构建人、世界与时间三者之间的协调和谐关系。
达利是一位很刻苦勤奋的画家,他对很多领域都非常感兴趣,设计、电影、雕塑、插图等领域,并对它们进行不断的尝试和探索。他思想敏捷,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向人们展示他的新作品,给人们新的视觉感受和内心的震撼。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有着对艺术的敏感和天赋,他拥有不断创新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纲要[M].刘福堂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
[2]萨尔瓦多・达利.达利自传[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
[3]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4]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宋娟.达利作品的潜意识构建及心理本源分析[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关键词:抽象表现 野兽派 情感色彩
动荡不安的20世纪,是人类文明取得世界性突破的世纪,抽象艺术因时而生,抽象绘画独辟蹊径,在绘画艺术史上闪耀着夺目的光芒。抽象绘画脱胎于传统绘画的语言和审美情势,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才逐渐为世人所接受和赞赏。
在法国,以马蒂斯(Henri Matisse 1869-1954)为代表的野兽派首先在色彩实验中展开感彩强有力的绘画表现形式。经过有意识强化的野兽派初期不和谐的色彩突破之后,他在绘画中现理性与非理性感彩表现形式的统一,强烈而单纯的颜色在画面上形成唯美倾向的感情刺激。野兽派画家对纯粹色彩主张纵情使用,注重发挥色彩的独立表现意义。但后来却在现代艺术唯形式说的影响下出现感彩表现形式风格的唯美倾向。虽然画面色彩形式壮观,构图饱满和谐,但是由于“脱离现实”的装饰化倾向使得画面的色彩尽管悦目,却不能让人“赏心”。野兽派纯色彩的形式艺术后来退化成为华而不实的矫饰倾向。正如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 1866-1944)所说:“绘画抽象形式和再现本身一样不重要,只有当它们在表达艺术家们内心最深处的感觉和反物质主义的价值观并因而创造出真正的内在真实时,它们才变得又意义。”
191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康定斯基发现抽象的手法能表达出的具象绘画所不具有的独特魅力。这是一种不能用传统欣赏方式来理解的纯粹的心理体验和视觉。1912年他撰写了关于抽象绘画的重要论文《论艺术的精神》,他在《论艺术的精神》中曾经发人深省的说:“是客观事物毁了我的画”。这是因为由于局部物质模仿的画面再现了具体的物质表象,使人们的审美注意力由绘画本身纯粹的色彩律动和形式关系转向了辨认物象上去。因此,绘画艺术审美目的由生机形式下降到了功利或实用方面。康定斯基认为绘画同音乐一样,不是通过事物的表象,而是以各种基本的色彩(音符),通过生机形式来反映和表现人们的内在感情。康定斯基特别注重发觉色彩的精神与情感特质,他认为色彩是画家手中重要强有力的表现媒介,他对观众的影响既有心理的也有物理的效应。色彩触动人的视觉,激发人的听觉、触觉等身体机能的感受,成为艺术家深入表现人类灵魂的手段。康定斯基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加以说明:“色彩是琴键,眼睛就是音棰,而灵魂即是多弦的钢琴,艺术家就是弹钢琴的手,他有目的的敲击着琴键,引发灵魂的震颤。”
将目光从眼前的世界表象调离而集中到内心知觉活动,首先是对视觉感受的限制,但是随着对感性现象的归结,这种归结在抽象画家中包括对现实的变形与抽象,主要体现在色彩所表示的含义和它们的心理效应。康定斯基的“无内容”的抽象绘画正是通过将构成画面的基本元素,即点、线、面,在画面上进行有秩序的安排,组合,使其产生一种色彩韵律之美,所形成的画面节奏感犹如音乐般曼妙动人。同时色彩的情感力量的震颤人的心灵,使得这些单纯的色彩元素在形式关系中产生了审美意义,给人以视觉和心灵情感带来交响乐般的审美愉悦。“在观赏者尚未知道画中所画的事物之前,就立刻被它的色彩的魔术般的乐奏所抓住了,者是绘画对于其他艺术的真正优越性,因为这种感动触动到了心灵最深的部分。”绘画诸多要素之中,康定斯基特别注重发挥色彩的精神与情感的特质。色彩是画家手中最强有力的表现媒介,它对观者的影响既有心理的,也有物理的效应,色彩触动人的视觉,激发触觉和嗅觉的感受,成为艺术家深入表达人类精神空间生机的手段。
他运用的每一种形式都如数字般精确,即使是几何形体也是用于表达内心>中动的形式语言。那些分布在画面上的色点犹如敲击乐器产生的清晰,响亮或沉默的音符,色点的疏密,大小都如音乐的轻重急缓,牵动人的心弦;那大面积的色块相互碰撞正像是各种旋律的交汇与共鸣。正如白居易的《琵琶行》所写的那样:“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十分形象描绘了琵琶的演奏效果。在康定斯基的感彩形式里实现了音乐是可以“看”的,绘画也是可以“聆听”的现代艺术融合趋势。
关键词:诚信;市场经济;基础
诚实信用原则要求人们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讲究信用,恪守诺言,诚实不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它为一切市场参加者树立了一个诚实商人的道德标准。诚实信用原则作为一种价值观念有助于市场参加者道德人格的培养和形成良好的交易风气,道德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是通过每个人的义务感和责任感来实现的,是价值观念的一种体现。
一、诚信文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念
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国有经济、民私营经济、外资经济都参与竞争,因市场主体不同,必须要树立诚信的价值观念才能公平竞争,才能共同致富,才能促进市场和经济的发展。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要求,诚信是实现公平竞争的保证。民法上的诚实信用原则是诚信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形成的道德原则。它要求人们在市场活动中讲究信用,恪守诺言,诚实不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善良的方式履行其义务,不得滥用权利及规避法律或合同规定的义务,以维持当事人之间的利益的平衡。坚持诚实信用,就是要求市场参加者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应当保持对一定道德承诺的敬重。这种主体行为的道德自律意味着市场主体在作出一定的经济行为时,必须充分考虑社会利益,意识到并且能够履行其对社会的责任。这种社会责任意味着市场主体必须用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则来衡量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因此,要引导主体正确处理竞争与协作、效益与公平、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做到义利兼顾,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和欺诈行为,形成把国家利益、社会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市场主体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要培养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人格,以利于增进主体义务感和责任感,形成良好的交易风气,从而建立一个公正有序的市场竞争规则和平衡有序的社会利益系统。
二、诚信文化在经济生活中表现为信用体系建设
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社会转型期都面临信用重建的问题。现代社会都需要一套严格的信用管理体系。因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交易,由事物交易发展到货币交易,而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交易为主的信用经济。正如中国入世谈判首席代表龙永图所讲,信用是入世第一通行证。从一定意义上说,现代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市场化程度越高,客观上对社会信用体系的发育程度的要求也越高。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更为重要。建立规范的社会信用体系就是最基本的市场规则和制度之一,是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而良好的市场信用环境下,一国的市场规模会因信用交易而成倍增长,从而拉动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
(一)我国信用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在建立政府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的系统工程中企业信用问题最突出,企业信用失缺,恶意逃债、合同违约、商业欺诈、假冒伪劣等失信现象屡见不鲜,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违约合同资金有逐年增大的趋势。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要解决好这个矛盾、规范市场秩序不能简单地依靠一次又一次的突击大检查或严打等形式来解决问题,而必须要靠规范的市场经济规则和相应的制度建设来实现。建立规范的社会信用体系就是最基本的市场规则和制度之一,是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从招商引资来看,我国在某些方面不是资金短缺,而是金融信用短缺,许多企业对信用关系其生死攸关的重要性体会不深,认识不足,所以赖帐、逃废债务和三角债拖欠成为不少企业行为,金融信用的失衡,金融和投资者放贷投资信心不足,甚至如履薄冰、谈贷色变。不少企业内部的信用管理包括应收账款和商品销售的管理,对与企业发生业务关系的所有主要客户信用状况的调查、征信和管理也没有专门的部门。同时,政府对信用市场的监督管理力度还不够,影响了信用中介机制作用的发挥。
(二)建设信用必须从培育诚信文化着手
现代信用体系的建设包括信用的确立、信用管理、信用监督三个重要方面,但首先要从培育诚信文化着手:
1.加强我国市场主体和公民的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的教育,提高全社会公民的信用素质,必须从培育诚信文化着手,这是建设信用体系的关键所在。要把加快信用体系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突破口来抓。首先要从提高全社会信用意识入手,因为信用体系建立固然需要法律体系和必要的制度保证,但是,信用的基础在很大程序上是基于社会主体之间的信任和诚信的理念来维系,靠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道德规范来维系。讲信用应成为全国人民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种基本公德。
2.诚信文化要体现在加强信用中介服务行业的建设,促进向市场化发展上。广泛采用现代化监管手段,综合利用信息网络资源,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要加强征信公司、资信评级机构、信用调查机构等信用中介的建设,加大信用调查报告、资信评级报告的市场化程度,要加快信用信息和开放的管理。
3.加强信用体系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在建设信用体系中发展诚信文化。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也是法制经济。信用原则的普遍履行要靠法律来保障,信用不仅包含着道德、精神、素质,而且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是法律原则,科学完备的信用体系才能保证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功能在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因此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非常重视信用制度和法律法规的建设。发达国家为了保障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都尽量完善信用规则的建设。
(三)政府的诚信文化建设要从营造诚信政府的形象着手
在建设现代信用体系中,无论是政府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政府都是关键。政府应发挥建立失信约束和惩罚机制并监督行业规范发展,政府不参与主办征信机构,但政府在促进征信行业发展中应发挥以下职能:依法向社会开放所拥有的企业信用数据、对企业征信行业进行行业管理、发挥职能部门监督作用。
政府要帮助强化企业的信用管理。加强企业信用管理,不仅可以大幅度减少因授信不当导致合约不能履行以及受信企业对履约计划缺乏管理而违约现象的发生,而且可以形成对失信企业和机构的市场约束机制,使信用记录不良的企业从各企业的客户管理中被筛选掉,使其没有市场活动的机会和空间。而且,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制度的规范化,还会进一步加大对信用调查咨询和评估产品的需求,促进信用中介服务行业的发展。政府要致力于信用网络的建设。信用数据库的建立与完善是企业征信行业发展的关键。企业资信数据库是企业信用信息搜集、信用记录的一种重要形式。
《小康》:什么素质的学生符合南方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南方科大”)的要求?
朱清时:我们希望学生不仅要掌握高中的基础知识,而且要有创新能力和素质。具体说创新能力和素质就是具备良好的想象力、洞察力、注意力和记忆力。因为这四种能力都好的学生,做科技创新才容易。
除了这四种能力之外,学生还要有批判精神。并不是什么东西都是墨守成规的,要善于提出问题。有这种质疑精神或者批判精神的学生,加上这四种能力好的学生,就是我们需要的学生。
《小康》:在挑选优秀学生这方面,南方科大如何跟国内的一流大学竞争?
朱清时:我们很有竞争力,2012年6月份招生的时候,有五六千名学生报考南方科大,最后只录取了188个。我们学校的招考条件是高考占总成绩的60%,自主考试成绩占30%,高中阶段平时成绩占10%。但即便如此,我们所录取的学生的高考分数也已经达到中国前十几名高校录取分数线了。
《小康》:南方科大刚成立的时候,您说过想将南方科大办成像香港科技大学那样的学校,这样的愿望现在看来还能实现吗?
朱清时:这是早期。早期是从形式上希望与香港科大一样,香港科大就是一步到位地变成一所研究型大学,然后在短期内就成为亚洲一流大学的。但是因为社会大背景完全不一样,所以不可能模仿香港科技大学的做法,我们在中国内地的政策、法律环境下,必须走一条跟香港不一样的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如何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衔接好,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问题。
《小康》:南方科大还准备扩招吗?理想中的规模是多大?
朱清时:我们是要扩招,但是是逐步扩招。我们按照小而精的原则,先建设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建好了再扩招。去年我们招了45个学生,今年我们招了188个,明年我们大约要招400个左右,而我们的教师队伍现在大约有90多位教授。到南方科大建成以后,我们的教师和学生的比是1:8,就是我们如果有1000位教授,学生规模就可以达到8000人,8000人中一半是研究生,一半是本科生。
《小康》:您所谓的建成是指到什么时候?
朱清时:十多年以后。
《小康》:您这届的任期只剩下一年零四个月了,接下来您会连任吗?
朱清时:我年龄大了,已经66岁了,到我任期到的时候已经68岁了,精力已经不充足了,所以我希望有更年轻的、更有精力的、更有能力的人来做这个校长。
《小康》:现在有没有看好的人选?
朱清时:现在我们看好的人选有,国内国外都有,但人家不一定愿意来。他们看到了南方科大前进如此困难,也就有畏难情绪。
《小康》:您会不会担心您的继任者不会坚持把这条路走下去?
朱清时:南方科大走这条路是本身的内在需要,我相信任何继任者都会优先保持南方科大的这个路线,当然也存在着后人不一定按这个路走的问题,正像中国的改革,并不是一个部门就从头到尾都要做下去的,只要南方科大点起了这把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全国的高校都开始改革,那么说不定在大家没有关注的地方,有一些高校就比南方科大更早地取得了成功。
去行政化这条路,走得很辛苦
《小康》:我发现“去行政化”这个词已经跟南方科大紧紧地系在一起了,您觉得南方科大这几年来这条路走得怎么样?
朱清时:走得很辛苦。去行政化是一件很难的事,去行政化要全国一起才行,光一个大学局部来做是很辛苦的。
《小康》:南方科大的大部分资金来源于政府,这个会不会影响你们去行政化?
朱清时:南方科大的主要资金来源于政府,在目前创建校阶段,由于主要是政府出钱,很难免除掉行政干预,这个就是我开始说的去行政化步履艰难。
按照国际上一流大学的经验,英国的大学都是公立的,主要都是政府出钱,但是他们有法律约束,政府只是出钱,不能干预学校的办学。在中国还没有这种文化,也没有这种法律,出钱的人他就理所当然认为他要干预这个学校。
《小康》:在你们跟政府打交道的过程中,如果存在“讨价还价”的话,您的资本是什么?
朱清时:我的资本就是如果你们不照教育的规律办事,那么学校的教授有可能离开,离开了以后这个南方科大就办不成了。所以对于政府来说,他们如果真心想把南方科大建好,也不愿意看到这种局面。反正就是大家都要说理,说到僵持了以后,再找新的平衡吧。你看我这儿写的这个报告,就是跟政府的人在说理。
《小康》:您写的这份报告的内容是什么?
朱清时:关于南方科技大学人才引进和校园建设,存在的问题。
《小康》:存在哪些问题?
朱清时:引进教授,一是工资待遇竞争力不够,第二个是教师要有启动经费,在启动经费的问题上,政府官员一般都是不理解的。这个新校区很大,里头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配套不全,行政官员的思想跟教育界的思想不一样,他们总觉得只要把教室盖得足够大,宿舍盖得足够多,你们就能办学了,他们没有想到公共实验设施要建好,体育场所、体育场馆要建好,会议的场所要建好……这些东西他们往往觉得不是很重要了。
《小康》:这样的报告大概多长时间就写一份?
朱清时:这一年要写两三份。到写这个报告的时候都已经是矛盾比较尖锐了才写,直接写给市委书记跟市长,因为他们不一定了解很多具体的情况,我们直接打交道的是市政府的各个局、各个部的官员,到实在讲不通的时候,就只有直接找市长跟书记。
《小康》:南方科大的最高管理机构是理事会,有1/3是政府官员,1/3是学校高层,1/3是社会知名人士,这几方面权力均等吗?
朱清时:应该是均等的,但是事实上因为我们国家的官本位、行政化,政府官员的权力就更大,他们掌握资源。
《小康》:南方科大设党委这件事,有一些人觉得对南方科大很失望,您怎么看?
朱清时:这是我们现在教育体制的问题,因为中国有个《高教法》,《高教法》规定中国的公办大学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我们要在中国办学,也不能违法,是吧?
不会强迫孙子读大学
《小康》: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有一种说法:中国的学生早在初等教育的时候,想象力和创造力就已经被扼杀了,您怎么来看待?
朱清时:是这样的,中国的教育体系很容易就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跟想象力。小孩上小学之前想象力都很丰富,他会给大人提出很多很多奇奇怪怪的问题。但他们一旦上学了之后,因为高考这个指挥棒,老师对学生的要求是只有书本上教的东西才正确,家长也跟老师配合起来,也在扼杀学生的想象力。所以学生到中学毕业考入大学,很多想象力都损失掉了,这就是中国的教育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原因。好的教育不是只给学生灌输越来越多的知识,而是要教会学生怎么去思考,怎么去自己得出知识。
《小康》:现在大学教授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育的情况,在您看来,做科研和做教育之间会发生冲突吗?
朱清时:做得好的大学这两者之间就是互补了,因为教授他做研究需要优秀学生的参与。所以一个大学办得好了,学生水平很高,教授做教学,跟学生直接沟通,他的研究工作也能得到很多好处。所以在高的水平上,教学跟科研是良性循环,是互补的。在水平低的时候,教学和科研就是矛盾的,因为学生的水平不高,所以教师没有感到他的教学对他的科研有什么好处,他就觉得教学是他的一个包袱。
《小康》:您怎样看待现在炒得很热的异地高考?
朱清时:我觉得这个是社会公平必须走的一步,中国早晚会完全实现异地高考,但是这件事做起来难度很大,因为中国的教育资源不平等,像北京高考资源就很多。
《小康》:您现在已经做爷爷了,您希望您的孙子在国内还是国外发展呢?
朱清时:我希望他在中国生活。因为我在国外时间很长,国外永远都没有归属感,因为是别人的国家。另外,他们也没有参与感,中国才是他们自己的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就是到国外去时间长了,这些小孩他们的心就变得跟西方国家一样了,表面上看到还是中国人,但是内心已经变了,跟家人之间的交流都有隔阂了,用国外经常说的话叫做“香蕉人”。所以我不愿意他们到国外去生活。但在接受教育方面,我希望他们能够有国外教育的经验、有国际视野。
《小康》:您的家庭是如何开展学前教育的?
朱清时:我们一直主张我的孙子天性自由发展,所以至今我们没有强行让他去做任何学前教育,只是让孙子去跟一个外国人学英语。我希望孙子能够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不在乎他做什么事情,只要他能够把他的能力发挥出来,生活得愉快,做事情都能够成功,这样就好了。不在乎他要读什么博士、硕士,或者上什么大学。
《小康》:您说不在乎他读博士、硕士,那您的“成功”又是怎么定义的呢?
朱清时:我们社会现在急需的是有真本事的人。我的孙子长大以后,不一定要有多高的学历,他只要是有真本事,有一技之长,就算是成功了。比如做个厨师,你能够把饭菜做得非常好,他也会受人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