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诗歌与绘画;异同;形神兼备;意境

坡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对王维的诗画所作出的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引发了古今多少人的评论,尤其是近代以来,许多海内外知名学者对此曾写过专门的论文从不同的角度来表达自己对这一问题的不同看法,真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看了这个评论以后,我个人心里的感触颇多,既有对古人的崇敬之情,又有自己个人对此的理解之意。在这里我想就此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诗画均“师法自然”

自古以来,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而表现在诗、画的创作中则体现为如何将自然与人的和谐表现在其中,如何将情与景相互交融、将意与象完美契合,使它们成为人们的心灵栖息地和精神家园。正所谓“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对于拥有几千年文明的中国人来说,无论是诗人,还是画家,都在极力“师法自然”,以自然、以生活作为创作的源泉,并寄情于自然,于是产生了无数令人嗟叹、主客观浑融妙和的永恒作品,跨越了时空界限,向世人展现了自然的秀丽多姿、本身的诗情画意以及据此而激发出的创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

坡对王维的评论用简练准确的语言揭示了诗与画的关系以及诗画与自然的关系。众所周知,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诗作大部分是在描绘自然美景中寄情山水,即以诗言情,生动地描绘出清新秀丽、美景天成的自然画卷及作者的情怀。例如他的《山居秋瞑》,传神的勾画出月照、泉流、竹喧、莲动等,传达出动与静的结合、情与景的交融,将自然之美和人的情致描绘的淋漓尽致而又恰到好处;又如“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句,将色彩、线条、构图等绘画艺术语言恰如其分的融入诗的创作中,用诗的语言呈现给读者一幅绝佳的、惟妙惟肖的山水画作,给人带来感觉、视觉、听觉的享受,获得了因象得趣、因景生情的感受,从而给人一种美轮美奂、不知是诗还是画的幻觉,突破了人与自然的界限,将人带入佳境而不自知。

王维的画则首创了破墨山水,其画水墨渲淡、淡泊超尘,多以山林小景为题,笔触自然清新,强调绘画的写意性,以画达情、传情,表达主观情致,在淡雅中透出诗的意境和超脱之韵。看了他的画,让人忍不住联想起他的诗。他用画道出了诗的境界和诗人的情怀。

无论是王维的诗,还是他的画,都达到了诗画相融、师法自然、寓情于景、以景达情的有机结合,传承了“天人合一”的精髓。他的画辅以他的诗,他的诗传达于他的画,既有自然之美,又有空灵之意;既有现实之美感,又有诗画之韵致,让人难以区分诗与画、景与情、实与虚等,给人以浑然天成之感。

当然,我们仅仅是以王维的诗画为例来阐释诗与画源于自然之意。古今中外有多少文人画士从自然中汲取养分,并依靠自身的修养将其变成千古绝句或佳作流传于世,让我们深刻的感受了自然的精妙之处。

二、诗与画的异同点

诗歌与绘画既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又具有很多相通之处。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它的意象、意境通过语言来承载,反映到不同的人的头脑中,通过不同的加工方式,会形成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画面,给人以千差万别的心理感受和意象。它以时间性为主要特征和承载对象,但又可以超越时间的界限,同时兼具空间性的特点;给人带来的感受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以间接的联想和想象来作为体会、理解的主要方式。

绘画是空间的艺术,它捕捉着自然与情感,营造着意境和韵致,它主要的特征就是空间性,展现某一凝固时空里的物态及景象,但是同时经久不衰的画作会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给人们带来无穷尽的思考与想象的空间。它首先展现给观者的是一种直观感受,然后通过深入的感觉和剖析,挖掘它画的背后所想表达的隐性含义。它也会因观者的不同而产生迥然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虽然它们在形式上存在着差异,但诗与画都是情与景的浓缩和展现,具有内在审美上的相通性,共同追求意境的美感。“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体现了两者的相通相融。有时说得出,画不出;有时画得出,说不出,也就是说诗与画都有各自达不到的死角,又各有所长。这又体现了两者的差异和各自的局限性。或许在看到一首诗或一幅画时,精妙之处就在于其所想表达的内容和意境令人心领神会而又难于言传,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古往今来,或以画为题来写诗,或以诗为景来绘画的现象屡见不鲜;而留下诗或画单独难以言情达意的遗憾也不足为怪;同时也可能正是由于会出现这样的遗憾,而出现以诗补画,以画达诗的佳作,从而营造出更加美妙的胜境。例如明代著名文学家、花鸟画家徐渭以葡萄为题作画,葡萄和青藤的搭配,并未让人从画上感觉到有什么奇妙之处,但是当他题上诗“半生落魄已成瓮,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买,闲抛闲置野藤中”使得整幅画作的意境大大得到提升,较好的体现了画景和画境,抒发了画家满腔的落魄清愁。

由此可见,正是鉴于诗歌与绘画的异同点,如果将二者的优势恰如其分的结合起来,并达到意境上的契合将使得画成为名画,诗成为名诗,从而使得整幅作品成为流芳于世的题诗画、题画诗。

三、诗非诗,画非画

我个人认为坡对王维的评价中,所涵盖的最重要的一点为:“诗中有画”的画并非全指有形的画卷,而是指画的意境、画的美感、画的境界。“风景如画”常常被我们认为是对风景优美的最高评价,可见,这里的画是人们所认为的风景的最完美、最理想之状态,给人一种不在世俗、而在仙境的意境之美感,而并非是实实在在的画卷。而“画中有诗”也是如此,此处的诗并非是具体的诗,而是诗所给人带来的那种超脱尘世、将自然之景升华的若有若无的意象之美。这句评论传达了诗画的最高境界—“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即在有形中展现无形之美,以形之美传达意之美,而后又化有形为无形,意超脱形之外,超越形之上。说到底,“诗非诗,画非画”是指诗与画两者均突破了自己本身形式上的束缚,达到意境上的绝妙契合即源于自然,而又超脱自然之外,是主客观的相统一,也即天工与人工的浑然天成,情与景的交融,最终达到诗中有画意、画中有诗情的天人合一之境界。所以在我国历史上不乏许多著名的画家同时也创造出令人嗟叹的诗歌来,而成为杰出的诗人。说到这里,令人想到了王维的《山路》:“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蜿蜒的山路,生机勃勃的植物,满山欲滴的青翠恰似能打湿人的衣物般。描写的此景、此情带给人无限的遐想。若此时说“诗中有画”,怕是不单纯指能用绘画作品来表现诗的内容和意境,而是说它的诗描写了一幅令人如痴如醉、浮想联翩的场面,既有画的感觉又有诗的意境,恐怕此时的感觉和意境既不是画也不是诗所能完全传达出来的,虽然感觉妙不可言,可又感觉诗与画的苍白无力,从而化有形为无形、在超脱中升华。同时又想到了齐白石的画作,毕加索曾对他的画作作了如下评价:他画水中的鱼儿,整幅画面上没有一点色、一根线画水,却使人看到了江河,闻到了水的清香。他的画作可以幻化成无数的诗作,但是很难说哪一首或哪几首诗可以准确无误的传达画者之意、之情,仿佛任何的言论都会局限画作本身的意韵,会给它以禁锢。或许正如司空图的诗歌理论:“景外之景”、“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吧。

总而言之,诗歌与绘画既存在着差异,又有相通相融之处。在特定的情景下可以相辅相成、相融相生,既展现自然风景的壮丽与妖娆,又揉进画家与诗人的千愁万绪。“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既是指有形的诗歌与绘画,又指形式之外的意境、韵致,即形与神、景与意的完美契合,从而达到意境相生的最高境界,都展现了人类对美的不懈追求。

参考文献:

[1]周裕锴:《风景即诗与观者入画——关于宋人对待自然、艺术与自我之关系的讨论》,《文学遗产》,2008年第1期.

[2]谭汝为:《诗歌的意境与意象》,《阅读与写作》,2005年第1期.

[3]丁濯:《“诗与画”的融通与差异》,《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古诗 理解 配图 形象加工 重构 情景再现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要求。”“阶段目标”中更明确要求诵读、背诵优秀诗文,小学阶段不少于160篇。那么,小学古诗文教学的现状究竟如何呢?就这一问题,本人于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在配合教研组教科研活动中,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本校不同年级共300名学生和28位语文教师。调查结果如下:

表1 教师、学生对古诗文教、学兴趣调查

由上表可看出随年龄和年级的增加,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呈递减趋势,从学生阐述中可知,主要原因在于古诗文难记难理解,一部分学生甚至认为枯燥乏味,与社会脱节,学了也没什么用。而教师对古诗文教学的兴趣竟然比学生更低,尤其是在选择古诗文为公开课内容上竟然无一位老师。究其原因主要因为目前为止,古诗文的课堂教学仍主要以“逐字逐句讲解法”为主。在日常教学中通常以“课本”为中心,为了应付考试中要考到的释项,教师往往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词意句义,将知识强灌于学生脑中。学生用于想象体会、用于感悟体验的空间少之又少,只一味被动地听取记录。教学观念的滞后,教学手段的贫乏,评估手段的单一造成了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重内容、轻意境,重讲解、轻感悟,重背默、轻朗读的“三重三轻”现象。这样的教学将古诗文中最具价值的神韵生吞活剥,课堂索然无味、了无神采,怎能让教师有教的“兴”、学生有学的“趣”?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古诗文阅读的目的不在于理解内容的深度,关键在于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增强、文学修养的提高。根据现下学生对风趣幽默的卡通漫画的追捧,提出了这么个设想:结合古诗具有的“诗中有画”(即诗句中具有绘画般意境)的突出特点,用绘画手段来辅助古诗教学,会不会形成一种新的学诗兴趣,创造一种新的审美情趣,为教学带来一股生趣呢?带着这种设想,在我校对“诗赋背景下学生学习内涵发展”作为一项校本课程进行实践与开发的基础上,尝试利用绘画手段,进行“诗画”结合的情趣学诗,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深化诗意的学习。

绘画在古诗中的作用,即通过对诗句包蕴的画面和形象进行加工、布局、重构,让学生通过绘画来表现自己头脑中浮现的诗境,谋求一种与众不同的意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研究、初步探索、归纳分析,我对绘画在古诗中的作用有这样的看法:

(一)教学手段

1、图诗并茂(配图法)

配图法是教师利用与诗文内容相匹配的插图,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成活生生的画面。通过指导学生把握画面中心,了解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来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一种教学手法。同时也是集中地对学生进行理解、观察、表达、思维方面的综合训练。

第一步:先从诗文的内容和画面的整体感知入手进行启发,目的是让学生在图文对照的初步阅读和观察中获得完整而粗略的印象。这有助于学生在注意事物、景物、人物之间的联系中抓住诗文的重点,使得诗内容的整体和插图的整体建立了第一次联系。

第二步:讲读诗文时,深入理解诗文和画面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目的是借助图画,理解文字,认识事物;联系图文,学习观察,学习表达,启发想象;训练学生在仔细观察、抓住特征基础上正确理解和感悟。

第三步:讲析后回到诗文和画面的整体,目的是巩固对诗句的理解,总结观察和表达方法,打开思路,加深对中心的认识。在这一步中,看图和学诗已从相互印证发展到相互促进。

2、画龙点睛(补充或置换法)

补充或置换法是让学生充分理解诗句,有所感悟后展开合理充分的想象,然后在教师提供的原有配图基础上进行画面情节的扩展或一部分细节的置换。

(1)巧设台词(补充法)

指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诗画中的人物,扮演其中的角色,设身处地地展开联想:会怎么做,怎样想,怎样说。为人物设计台词或内心独白。

例:《回乡偶书》 贺知章

(2)易景配诗(置换法)

根据诗文中的生活画面与作者思想感情融为一体形成艺术境界美的特点,启发学生选取最富有特征的具体事物或最具意义的场景,或最典型感受对原画进行补充或置换,使形成多首风格迥异的同类诗。在丰富的想象中,领会意境与情感,从中受到熏陶。

例:送别诗对应诗《别董大》?

原有图: 对应诗

《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置换1 对应诗《送元二使安西》

补充2对应诗《送朱大入秦》

置换2 对应诗《卢溪别人》

3、意犹未尽(连环画法)

连环画法:顾名思义由两幅或两幅以上的画面构成,在原有画面基础上通过对诗意的延伸现象,创造出它的后续。由静态地学习转化为动态学习,学生的思维活动就不会束缚在由诗文提供的静态的模式里。他们会发现诗文并没有终止创造,而只是提供一种创造的成果,还可能有其他的创造。

例:胡令能《所见》

4、情景再现(独立创作)

独立创作是以古诗文的内容为基础,以古诗文中出现的事物为元素,在理解、想象、思维的整合下将内容理解转化为书面绘画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落笔的同时也是进行无意识记忆、呼唤情感共鸣的过程。落笔前,学生需要自主研究诗人、背景、内容、表达的情感。要设计好绘画中的每一个细节,就要使每一个细节都和诗的内容、表达的情感有关。通过细节来显示人物身份、关系或表现环境特点,渲染气氛等。如果自主学习、探究得不够、不深、不细,则无法画正确、画具体、画细致。

学生通过诗歌形象的语言,在自己头脑中再造出一副幅画面,这个过程也是理解作品的心理过程。例:在画“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两句诗时,有的学生画面上的蝴蝶隐约于金黄的菜花之中,有的干脆不画。问其理由,各有不同:有的说把蝴蝶画成淡黄色,和菜花就分辨不出来了。有的说既然“无处寻”,分辨不出,当然可以不画了。有的画上儿童正拍脑袋思考的画面……表面看来,这些争议对诗句的理解似无关联,怎么画都无所谓。但可贵的是,它能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能训练 学生的想象能力 《赠汪伦》

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附学生作品:

《悯农》

三、实践的初步成效:

(一) 效果

1、为检测实际课堂效果,学习了同一首诗后,在使用绘画辅助手段教学的实验班与传统教学的对照班进行记忆正确度的比较,结果如表2:

2、为检验学生对采用绘画手段辅助教学的诗文的长时记忆效果,时隔2个月,在学生毫无思想准备的前提下,对以上两班进行同样内容的检测。结果,实验班的准确率达70%, 左右,对照班的准确率在55%左右。

3、在今年2月对实验班的调查问卷中发现:同一时期教学的古诗文中,采用“补充或置换法”和“独立创作”绘画教学的课文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记忆要优于“连环画法”、“配图法”。

4、学生对采用绘画辅助手段的古诗文教学明显有兴趣,觉得有意思、记得轻松、记得牢。在这中间,年级越高则兴趣越高,效果越佳;同龄阶段,则女生胜于男生。参与实践研究的教师发现采用绘画辅助手段的教学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课堂气氛活跃,发言率高,降低了内容理解、情感体验上的难点。

(二)分析

学生知识的获得主要是通过教师实现的。但这并不是说教师教了的东西马上就会被学生所掌握。知识不是实体的东西,不能从一个人的脑袋“灌输”到另一个人的脑袋里,而是通过学生的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记忆和注意等各种心理成分积极地协同活动才能实现。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以感性经验为基础,能使学生更好地领会知识,对识记对象进行操作活动则是识记的重要条件。而“绘画”这种模象直观的手段,能使学生对所学的事物形成清晰的形象。具体地说:

第一,诗画结合的形式具体直观、生动有趣,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在古诗文教学中由于传统的讲读形式的单一,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限制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利用绘画手段,诗画结合来学习古诗文恰恰是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整个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是自由的、开放的、活跃的,学生由“认识―了解―研究―感悟―想象―落笔”而一步一步获得结果,是学生自身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的体现。就这方面而言,采用绘画手段的古诗文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在个性,创造了学生为主的协助学习情境。

第二,训练的方法是大家画同一个对象,当堂学、当堂画、当堂讲,这就激发了学生相互竞赛的积极性,为了能画“全”、画“好”,学生必然要精心研究诗的内容,理解诗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才能在大脑中形成一定的“表象”,才能画下来。这样就达到让学生“自己想学,自己在学”的能力的培养。同时,通过有的放矢、生动具体的评讲,使学生各自零散的想法得以“凑合”、“碰撞”,使之趋于完整、合理、可行,能营造出一种“人人参与、个个主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津津乐道于此,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三,训练步骤由简到繁,循序渐进,从观察补充置换续画独创,逐步提高“画”的复杂程度,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探究精神。诗图对照中通过细致的观察激发学生理解内容的欲望,提供了情感体验的空间。进一步学习古诗,充分了解诗中意境后,诗句的言外之意,就要自己去补充和领悟,这当中就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以诗内容为起点,为联想、补充乃至置换,以构造想象中的图画,由此而引到创造形思维的训练。古诗文中常有的“文已尽、意无穷”的意境,使看似简单的内容,有了深刻的含义。采用续画正是抓住了这个特点,运用了联想教学,尽量唤起学生头脑中的有关表象,引导他们或者延伸情节,或者补充内容,或者深化主题,让他们的创造思维得以充分的发展。独创部分正是将诗的内容按自己的理解用绘画的方式画下来。当学生把诗的内容、意境、情感在头脑中“过”一遍,想清楚、想具体、想周全后的落笔其实就是感知与尝试重现相结合的识记方法。

绘画辅助古诗文教学手段能将人的审美情趣、情感、意志(即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思维水平。学生在一系列新鲜愉悦的绘画创作中,体验了创作乐趣,满足了创作欲望,并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在有限的空间时间内,能开拓学生无限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和爱好。

参考文献:

[1]泽君:《马振声绘画古诗卡》.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6.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范文第3篇

自古悲情肠寸断,夜半琵琶弦声酸,苦酒自酿终须饮,哀怨岂能泣不甘。

愁绪欲剪理还乱,虚缘无情梦一场,执迷驾帆入苦海,更有悲歌从天降。

风物长宜放眼量,走出迷惘天地宽,留得人间真情在,终有挚爱识花香。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范文第4篇

砚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砚的起源就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研磨器,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砚的造型多样,纹饰丰富。砚在不同历史时期均体现不同的时代风格,并自成体系。砚的材质广泛,品类繁多。被用于制砚的材质有:石、陶、瓷、漆、铜、铁、砖、瓦、玉、翡翠和玛瑙,等等。

一、新石器时期的砚

据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一种石器,这种石器由研盘和石棒组成,是我们的祖先用于研碾粮食和颜料的生活用具,由此称其为研磨器。1972年至1979年在陕西临潼姜寨二期遗址中就出土了一种研磨器,由研盘、研棒、石盖三件组成,同时出土的还有红颜料颗粒、陶水杯等文具。由此我们联想到彩陶上的图案,岩石上的图画和甲骨上存留未刻的红色文字,便是用这种研磨器研磨颜料绘制书写而成的。研磨器与砚的用途相同,就其功能而言,两者应属同一之物。

从这种研磨器的制作手法来看,体现出磨制石器的时代特征,具有原始而朴实之美。如果说新石器为一种时代的文化现象,那么研磨器就是新石器文化的具体形式之一。

中云:“砚者,研也,研墨使和濡也。”

二、汉砚

汉代,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书法、绘画、石雕均属我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之一,这对砚的发展、提高有着直接的关系。

汉砚在材质上以石为主,也有陶砚和漆砚。在造型上多为圆形,也有长方形和仿物形等。就砚而言,到汉代已发展日趋成熟。砚的定义也首次出现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之中:“砚,石滑也。”汉末刘熙在《释名》早期汉砚的造型尚简,与研磨器的形式相似,砚身偏矮,多无雕饰,有研石相配。晚期的汉砚在形式上有了很大的改变,砚身偏高,圆形有足、有盖、有雕刻纹饰,制作工艺精美,体现出了当时石雕艺术的繁荣。而研石与砚的相配,则说明了当时的墨还需要研石压于砚中研碾,还没有可自接在砚中研磨的墨锭。

三、唐宋砚

魏晋南北朝的砚,从石材选用和雕刻的手法来看,应该说是在继承汉砚基础上的发展。但在三国时制墨工艺有了很大的提高,生产出可自接在砚上研磨的墨锭,从此,砚也就随之无须研石的相助而独立成形。

隋唐五代至宋,我国的经济、文化艺术十分繁荣,人们对书写工具的要求比以往更为讲究。有的著文评说,有的赋诗赞美,如唐代李贺的《杨生端溪青花紫石砚歌》、宋代坡的《龙尾砚歌》、黄庭坚的《砚山行》、米芾的《砚史》、唐积的《歙州砚谱》等等,对砚材、品类、产地、制作等均有着记载和评述。这一时期用于制砚的材料以石为主,尤其是端、歙两砚的问世,给砚坛增添了光彩,倍受人们的赞赏和推崇,如刘禹锡在《唐秀才赠端溪紫石以诗答之》:“端溪石砚人间重”,坡在《龙尾砚歌》里说:“君得龙尾宝石材,玉德金声寓于石。”

选用特定石材制砚,是制砚工艺上的一大发展。到宋时,用于制砚的石材已达几十种之多,如端溪石、龙尾石、洮河石、吉州石等等。好的石材益于发墨,因此,这时的石砚在我国砚坛中已占据了主导地位,砚雕也成为宋代石雕工艺的代表。

在造型上,唐宋砚古朴端庄,注重实用。唐砚多为箕形(如日常生活中用的畚箕),砚池与墨池相连,前深后浅,内形与外形相同,池底前端鼓起着地,有方底和圆两种,另一端有两足着地,亦分方和圆两种。

宋代砚的造型很多,我们将其进行梳理可归纳为以下四类:一是几何形,二是仿物形,三是随形,四是天然形。其中以“抄手”为典型,所谓抄手,即砚的底部前端与两侧为足,平整着地,中间挖空,成为一个斜坡形的空间,后高前低,手可插入将砚端起,因此,抄手砚又有插手砚、太史砚之称,“太史”为我国古代官衔之一,不难想象,这种砚多为古代文官所用,宋人唐积《歙州砚谱》中所云的:“官样”砚,指的也就是这种抄手砚。

四、明清砚

砚到明清有了新的发展,从材质上看,以石为主并有新砚种的出现,如始于清代康熙年间的松花砚,还有以玛瑙、翡翠、水晶等制的砚,而端歙两砚仍然冠于砚林之首。这一时期,砚的造型丰富多样,制作工艺日臻完善。砚盒的制作也很精致,有的可以单独成为一件工艺品。这时的砚以由实用为主转为实用与欣赏并重,或以欣赏为主的雕刻工艺品和雕刻艺术品。在砚的雕刻形式中所运用的题材十分广泛:有山水树木、日月风云、鸟兽鱼虫、花卉人物等,从而出现了形式多样的砚,如葫芦砚、瓜砚、天然山水砚、双风朝阳砚、五蝠砚、鲤鱼龙门砚、兰亭砚、蓬莱砚,等等,还有仿古砚的制作。在雕刻手法上,有深浮雕、浮雕、浅浮雕和阴刻等,与此同时,涌现出了一批如顾从义、叶壤、顾二娘、王岫君等刻砚家和黄任、纪晓岚、高凤翰等砚台收藏家。刻砚、赏砚、评砚、藏砚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件乐事,如清代被称为扬州八怪之一的高凤翰,字南阜,他不仅喜爱藏砚,而且亲手刻砚,并编有《砚史》一册留世。

说到砚的书谱,还有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砚谱》,乾隆年间宫廷所编的《西清砚谱》等,这些砚谱各有特点,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可读性和史料性。

清代在砚额、砚背和砚的侧面赋诗填词、著文作记的铭文也越来越多。刻砚者、藏砚者在砚上署名打印也开始盛行。并出现了宫廷砚、民问砚和文人砚的不同风格,各砚种也因受所在地方文化的影响而在砚的形式中显现出了鲜明的地方性,即地方艺术风格。

五、现代砚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个性差异 差异教学 途径 语文教学 文科 理科

“一林竹子有深浅,一树果子有酸甜”,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着天赋、背景、个性、爱好等多方面的差异,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是使不同学生在学习和发展上的需要都能得到满足。

一线教师应积极地去探索高中语文学习中学生差异发展的途径和策略,敢于教出“差异”来,使每一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进而获得最大限度地发展。

就语文教学而言,文科生相对来说形象思维突出,语言感受能力强,学习语文游刃有余,而有些理科学生认为自己天生不是学语文的料,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传统的语文教学组织形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处于不同的角色地位,那些个性活泼开朗,头脑聪明灵活,又倍受老师青睐的高层次学生往往唱主角,而绝大部分学生只是一种旁听式的陪衬,甚至有少数学困生成为被老师遗忘的对象,长此以往,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遭到扼杀。因此,文理分科是实现差异教学的有效途径。

那么,如何在文理班实施差异教学呢?以下是笔者在研究过程中总结的几点心得,仅供探讨。

一、知识技能层面上的教学广度差异

理科生语文基础知识相对比较薄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课内知识的学习,并且不断地巩固已学知识,促使其更牢固地打好基础;而文科生则在掌握课内知识的基础上还学有余力,可以适当补充课外知识或拓展相关生活常识,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例如,在教授《我心归去》一课,讲到第二、三小节中表现“我”在法国孤独空虚的一系列描写时,为了让学生掌握反复与夸张的描法,我给理科生回顾了鲁迅《社戏》里的一段强调一群农村孩子在等待好戏出场却迟迟未等到的焦急又无聊的心情描写:“于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两三个人互打,从九点多到十点……从十一点半到十二点”;又回顾了鲁迅《秋夜》中强调环境枯燥的一段描写:“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既加深了学生的记忆,也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很好地感受到了韩少功的思乡情结以及细节描写的妙处。

而在文科班教授这一内容时,除了以上的内容,我另外给学生出示了一段材料——契诃夫《变色龙》中对奥楚蔑洛夫身上穿的那件大衣反复四次的描写,由此把这条沙皇鹰犬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这样,学生既掌握了现学的知识,又拓展了知识面,有助于引导其思维的发展,今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可以触类旁通。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们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和学生喜欢网络的特点,充分开发网络资源,向学生推荐优秀的网站,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设自己的学科网站,通过网站的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二、过程方法层面上的教学难度差异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松树和牡丹花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受不了会被烧死。培养儿童要同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它们,发现它们的特点,而予以适宜之肥料、水、太阳光,并须除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

因此,在作业布置上,对理科班潜能生的作业要难易适中,让他们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树立学习的信心;而对文科班学有余力的学生,则可以布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作业。以课外阅读为例,对理科生,要求能读完,能做一定量的读书笔记,并且能在读的基础上尝试赏析;而对文科生,要求大量阅读,并能写出读后感或赏析性文章。

当然,差异教学要求教师针对不同的个体,运用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没有评价过程的教学,不是完整的教学。比如,同样的习题讲评课,对于理科班,可以用成果展览的方法鼓励作业优秀的学生,增强其学习兴趣。也可以采取师生互评的方法,在评价学生的想法的同时,将教师的看法传达给学生;而对于求知求新欲更强烈一些的文科班,可以用同伴互评法辅以自我评价法,从中找出不足的加以改进,将自己好的见解推荐给其他同学借鉴。也可以采取个性分析法,有个性地解读问题,鼓励差异阅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上的教学深度差异

应试的课堂教学仅仅是从传授知识技能角度来组织的,但实际上,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不仅是通过听讲和思考,而且也是通过经验和感情来获得知识、态度和价值的。课堂教学中如果缺少温暖和谐的师生关系,缺少师生的交流,就难以引导学生真正有效地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应从知、技、意、情统一的角度去组织一堂课,结合不同学生的个性和情感倾向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以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

教育的成功不在“教育”本身,而在于“激发”。有过文理班教学经验的教师应该都有类似的感受:文科生与理科生在学习语文上的热情简直可以说是天上地下,文科生多数都爱好文学,情感丰富,喜欢阅读,善于思索人生;而理科生,则普遍视诵读为天敌,阅读理解能力较弱,不喜思考,尤其苦恼于写作。因此,对于理科生我们应以激发其兴趣为主,逐步培养其学习热情;而对于文科生,我们则应趁热打铁,化热情为思想深度。

鉴于这些差异,我在理科班的教学中,特别重视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例如:问题情景的设计:精心设计与教学任务相关的生活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从而将学习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再如巧设悬念;在学习《鸿门宴》一课时,我先给学生讲了霸王别姬的故事,出示了《垓下歌》,然后问:“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楚霸王是怎么败的?”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想!”,于是同学们非常有兴趣地上完了这节课。

为了帮助文科生提升其思想深度,我引入了批判性教学。比如,在学习《虞美人》时,我让学生评价一下李煜。因为李煜本身就是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所以学生回答这样的问题时会觉得有挑战性,很想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有学生将李煜和项羽联系在一起比较,同是陌路王侯,同有绝笔之词,一个凄凉,一个悲壮,一番精彩点评引来了其他同学赞许之声,我可以看到他掩饰不住的成就感,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同时,其它同学的听讲注意力也相应得到提高。由此可见,批判性问题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增强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反思能力,更重要的是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同是《老王》一课的学习,理科班的情感目标仅定在“学会观察身边的普通人物,关爱生活中的不幸者”上,因此教学过程中只停留在“唤起学生对弱势群体的关注”的层面上;而文科班的情感目标则相对高些“领会杨绛对老王的愧怍及愧怍背后的深刻意蕴”,因此,课堂由“同情——感动——愧怍——尊重——敬仰”到最终得出“一个让我们反思的社会”,在这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我想其思想也将有所升华吧。

教学过程如篮球比赛,值得咀嚼与思考的,不是进球这个结果,而是进球前那姿态各异却同样精彩的上篮三步——难度、广度、深度。我相信,无论手捧什么样的篮球,只要我们直面差异,勇于探索,因材施教,都将完成精彩的三步上篮,看到百样花开的满园春色。

参考文献:

[1]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相关期刊更多

黄金时代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

李白学刊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李白研究会

三峡文化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三峡大学长江三峡发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