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鹰学飞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文摘要:在当前的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中,消费心理学是一项有着意义却普遍缺失的内容。为了在高职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中,妥善的纳入消费心理学内容,作者提出了在毕业设计阶段实施消费心理学教育的设想,指导学生通过学习运用消费心理学理论和方法,改善设计创作,增强市场适应能力。
一、消费心理学在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中的存在意义
平面设计作为一种与商业活动息息相关的艺术设计门类,商业性是其基本属性。广告、标志、版式、包装、展示以及“vi”设计等,无不因商业上的需求而产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商业平面设计作品,其内容往往是对商品或者服务的展示、宣传,其对象,即该作品的目标受众,往往是其所展示的商品和服务的消费者。作为一个商业平面设计作品的作者,受众对该商品和服务的心理诉求,是其进行设计创作无法绕过,必需思考的问题。因而,具备一定的消费心理学知识,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平面设计者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以培养市场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要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设计人才,非常有必要对其平面设计专业学生进行消费心理学教育。然而,目前我国高职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是,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围绕着构成这类基础课程和标志、海报、包装、“vi”设计等应用课程来组织,像消费心理学这样的市场导向性课程的意义却始终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样的课程设置,看似基础扎实、知识体系完整,却与市场严重脱节,培养出的学生市场适应能力不强,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
二、在平面设计专业毕业设计阶段实施消费心理学教学的设想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近年来,消费心理学教育在设计类专业中的存在价值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部分学校也进行了将其纳入设计类专业教学内容的探索。然而,对于高职平面设计专业来说,在短短三年的培养时间内,教学内容本已较多、课程也比较紧凑。那么,如何将消费心理学教育稳妥的纳入到平面设计专业教学内容,并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呢。作者提出了在毕业设计阶段实施消费心理学教学的设想。理由如下:
1.不宜过早地给学生灌输消费心理学知识
高职类院校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设计基础相对薄弱,这些学生在入学之前接受的几乎都是绘画基础课程,对设计几乎一无所知。入学后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一方面是要夯实他们在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等方面的功底,另一方面是要循序渐进地教授他们平面设计的知识、技法,培养他们设计思维和创作能力。如果在他们还没完成平面设计的基本课程,完全掌握平面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技能的时候,就过早的给他们灌输消费心理学知识,不仅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会让学生摸不清头脑、理不清思路。
2.毕业设计阶段的学生具备了接受消费心理学教育的基础
处于毕业设计阶段的高职学生,经过前几年的学习后已经基本掌握了平面设计的基础技能,同时,此时的学生开始初步接触社会、接触市场,通过实习和找工作的经历,对专业方向所涉及的市场和消费者有了一些初步的概念和了解,具备了接受消费心理学教育的基础。
3.毕业设计阶段的消费心理学教育最具效果
处于毕业设计阶段的高职学生,面对就业的压力和适应社会、适应市场的挑战、他们有了解市场、了解市场的主宰——消费者心理的渴求。而每一个即将毕业的学生,在他们根据兴趣、根据对职业发展的意愿或者实习的经历确定毕业设计项目的时候,都有着完成一件足以证明自己实力的完美作品的强烈愿望,所以这个时候的学生在了解了消费心理学的价值和意义之后,会有较强的学习动力。同时,毕业设计阶段紧邻就业,这时候组织他们学习消费心理学知识,且经过与毕业设计项目的结合运用,印像清晰、深刻,在毕业开始工作后,这些刚学到的东西拿来就能用,具有最佳的学习效果。
三、消费心理学教学实施
1.消费心理学知识的讲授
消费心理学知识的讲授是实施消费心理学教育的基础环节。由于毕业设计阶段的高职学生往往一边忙于实习,找工作,一边进行设计创作,能够集中起来进行理论学习的时间有限,所以对平面设计专业学生讲授消费心理学知识内容,不可能像商务、市场类专业的学生那样系统、全面,而应对包括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征、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心理因素和外部条件等在内的消费心理学基本知识、理论,进行概括性、普及性的讲解,并对消费者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研究分析方法进行阐述。目标是让学生在了解消费心理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学会应用消费心理学的一些基本分析方法对设计作品的目标受众人群进行消费心理分析。
对于讲授的形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能请校内外教授消费心理学的专业老师来进行讲座,专业老师的讲座,因其经验丰富、内容全面、讲解权威,显然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而没有这种条件的,则毕业设计的指导老师可以通过收集、整合一些消费心理学的教学视频、教案和教学课件,组织学生进行集中学习,凭借自身理解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讲解。而这就要求指导老师熟悉消费心理学的基本知识理论,同时具有较强的知识整合能力和再演绎能力。而无论进行哪种形式的讲授,指导老师都应选择一些消费心理学的相关教材、文章、资料,要求学生在课外进行补充学习。
2.目标受众人群的消费心理分析
在完成了基本知识理论的讲授之后,指导老师便可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到的消费心理学原理,对设计作品的目标受众人群进行心理分析。
进行心理分析的具体方式,可以是学生结合自己的毕业设计项目,运用所掌握的消费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完成对自己设计作品的目标受众人群的心理分析作业。也可以将有相似毕业设计任务的学生组合起来,成为受众心理分析小组,小组成员间分别针对各自设计项目的目标受众人群心理进行相互讨论分析,并完成各自的心理分析报告。
心理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对设计项目目标受众人群消费心理特征的判断和确立,包括在年龄、性别、社会地位层次、消费能力等方面的基本特征;在理性程度、细致程度、情绪和偏好的持续程度,对流行和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生活节奏和时间观念的方面的性格心理特征;以及在消费的目的性、浏览、选择和购买习惯,对品牌、包装和广告宣传的认同度等方面的消费习惯偏好特征,这些设计作品的定位的影响因素。第二,目标受众的消费动机,消费动机和受众的消费心理特征,构成了消费者对消费对象的心理诉求,对消费动机的分析决定了设计作品通过哪个方向、以哪种方式满足受众的心理诉求,吸引受众眼球。第三,设计作品方式,通过对设计作品、接触受众时的方式、环境对受众产生的感官影响和心理变化的分析,为设计作品的设计创意寻求依据,设定条件。
3.对目标受众人群的消费心理调查
学生自己或者学生们之间运用刚掌握的消费心理学知识,针对目标受众所进行的理论分析,难免有“闭门造车”之嫌。而检验理论分析的最好方法就是调查实践。所以接下来要求学生们运用消费心理学的基本研究分析方法,对拟定的设计作品的目标受众进行现场调查。
消费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综合调查法、实验法等。受处于毕业设计阶段的学生的组织能力、物质条件、时间等方面的限制,前三种相对简单、便于开展,较为适合作为受众心理调查的方式,其中通过调查问卷收集、了解受调查者信息的问卷法,因其使用预先编制的问卷表格,标准化的问题设计使信息收集更加全面,同时也有利于相互比较,因而最为适合学生采用。
问卷调查由设计、组织、调查、汇总、分析等一系列步骤组成,工作量较大,需要学生分组开展,分工合作。这样,我们之前提到的心理分析小组,就可以由此延伸为心理分析调查小组。问卷表格应由学生小组根据设计项目的调查需求自行设计,指导老师给予必要的指导,表格应包含受众心理分析的主要内容,形式上应多做选择,减少文字填写量,从而方便受访者填写。
组织对目标受众人群的心理调查,不但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而且通过在现场调查中与目标受众的沟通交谈,既提高了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又因为与目标受众的直接接触,为即将开始的设计创作打下了良好的感性认识基础。而通过将调查结果与之前的理论分析进行比较,对理论分析进行验证、补充和完善,可以使学生在将来的设计实践中进行受众心理分析的经验更加丰富,充实。
4.对设计作品的消费心理定位
通过现场调查及汇总、分析,掌握了目标受众人群的消费心理特征和消费动机,也就是把握了目标受众的心理诉求,对设计作品的消费心理定位也就有了准绳。
对设计作品的消费心理定位,简而言之,就是决定设计作品通过哪个方向入手、以哪种方式满足受众的心理诉求。对于平面设计作品而言,就是为满足目标受众人群的主要心理诉求,决定从其设计内容哪些方面的特质、性能入手,采用何种创意烘托该特质、性能,使用那些元素构成画面、采用怎样的色彩搭配、形成什么样的设计风格。比如设计一款为年轻人目标消费人群的服装品牌海报,可以突出其时尚、运动、自我等方面的品质风格,可以通过展示其品牌代言人的青春魅力、运动活力的画面,采用新潮、简短、有力的流行广告语来反映这些品质,可以采用鲜艳的色彩搭配、充满动感的线、面构成,炫酷的字符设计等,形成直接、明快的设计风格,以满足年轻人的消费心理诉求。
完成了对设计作品的消费心理定位,作品创作的消费心理学准备即已完成,即可进入设计创作阶段。对平面设计专业结合毕业设计实施的消费心理学教学也就由此收官。
四、结束语
通过与毕业设计相结合的消费心理学的教学实施,使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学生了解了消费心理学知识,提高了运用消费心理学方法改善创作,增强作品市场适应力的意识和能力,为将来能够设计出符合受众心理诉求的成功的设计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萍. 消费心理学教程[m]. 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一、 “正能量”由来及教学借鉴
1. 内涵探究。“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现代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应试教育对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发展关注不够,时间一长,学生会出现失望、悲伤、焦虑、压抑等负面情绪,这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甚至可能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所以在学习中,特别是课堂教学中,要通过教师的正面引导,激发学生的正能量,给学生更多的鼓励和关爱,让学生能以一种积极乐观、自信坚强的态度面对学习、面对生活。
2. 作用分析。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正能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让学生在自我展示、个性表现的时候,引导他们以一种健康向上的心态,关注生活、尊重他人,并把这种正能量传递下去。同时,对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完善学生的人格塑造,促进学生的心灵成长都有着很大意义。
二、“正能量”教学模式运用的策略
1. 调动情绪。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想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就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的个性特点,增加课堂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和教学形式的生动性,利用一切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善于模仿,擅长想象,愿意积极参与游戏,分享快乐。教师就要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料,运用游戏的方式,把学生吸引到教学内容中来,让学生能切实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也帮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释放心灵中的正能量,对人生和学习充满信心。
2. 赏识为先。人都期望能得到别人认同和赏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他们正处在自我意识快速成长的时期,因此特别希望能得到他人的赞扬和肯定,其中教师的鼓励和赏识对他们来说尤为重要。新课程改革中也明确提出,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性格养成。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通过激励、肯定,以正能量引导学生排除负面情绪,促进学生的心灵成长,养成积极乐观、自信坚强的品格。此外,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的同时,密切注意学生的整体发展趋向,努力做到突出个体、兼顾公平,这样才能让正能量在学生中进行有效的传递。
3. 强化互动。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学生看做是课堂的主体,师生间的平等对话有利于建立一种互相尊重和信任的课堂氛围,让正能量在教师和学生间得以传递。“教师和学生之间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主要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不是塑造他们。”①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善于倾听学生的不同见解,并以宽容的态度面对学生的奇思妙想,并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深入的探讨,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研讨和创见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正能量”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1. 游戏化教学,树立学生竞争意识。游戏化教学是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根据学习者心理特征,借鉴游戏中的教育功能,将游戏的趣味性、情境性、参与性等融入教学实践中,设计、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学习工具、评价方法等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② 9-12岁的小学生正是天真烂漫、爱做游戏的年龄,小学生语文教学应抓住儿童爱玩游戏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游戏教学的方法,通过各种游戏活动,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新内容、新知识。在游戏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在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中,在正能量磁场的牵引之下,学生的语文学习更专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更高。
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荷花》的教学为例。教师让学生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之后,引导进入情境游戏。教师感慨:我觉得大家都被这美丽的荷花给陶醉了,如果我们这个教室就是一个荷塘,那么谁来做第一朵荷花?生:我来做第一朵荷花。教师给予肯定,让学生配乐朗读课文部分自然段落,让这位学生站起来在音乐声中进行朗读即兴表演,其他学生可以自由加入朗读或者坐着表演。学生有的学小鱼游泳,有的学蜻蜓飞翔,有的翩翩起舞,气氛轻松愉快。然后教师又问:第二朵荷花在哪里?第三朵在哪里?生:(纷纷举手站起来)“在这里。”师:“还有更多的荷花吗?”(这时候全班几乎全部站起来了)好,让我们一起闭上眼睛,静静凝听,在音乐声中感受荷花的美丽世界。(全班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自由想象,细细品味荷花的韵味,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然后教师引导:“小荷花们,你们刚刚在音乐声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生自由发言)教师继续引导:“同学们的想象力真是丰富多彩,这么美的画面,这么美的文字,我们能不能把它背下来?”学生背诵的积极性非常高,教师通过竞赛的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课文的背诵热情。整个教学过程,气氛轻松热烈,学生充分释放了内心的正能量,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2. 个性化阅读,挖掘学生自身优势。个性化阅读教学是教师在关注学生已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平等对话的氛围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特征,促进他们个性自由发展的教学方式。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能自由表达个人独特的情感体验,跨越时空的界限,与文本平等对话,并以此获得思想的启迪和审美的趣味,让正能量充满学生的内心。这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提升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例如我们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最佳路径》这篇课文时,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认为格罗培斯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学生就从多个角度表达了自己的独特看法。有的说是格罗培斯精益求精,先后修改了50次;有的说是格罗培斯尊重自然,尊重大家的看法;有的说这虽然不是格罗培斯设计的,是大家的选择,但格罗培斯给了大家选择的机会;有的说是因为格罗培斯善于观察学习,而且热爱自己的设计事业,能把生活中学到的知识再运用到人们的生活中去;还有的说格罗培斯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等。学生看法各有千秋,教师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样的开放性的问题,不仅激发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积极思考,挖掘出自身的潜力,而且让学生在聆听他人的基础上,拓宽了自己的思维,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这不仅为让学生体验成功创造了机会,也为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3. 童话式体验,培养学生良好情商。童话是一种文学体裁,其特点是充满幻想,富有诗意和灵性。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带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③,童话无疑就成为了儿童最喜爱的文学样式。在语文教学中引入童话式体验,就是在关注学生的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文本的童话元素,让学生将现实世界和童话世界相连接,展开丰富的想象,获得与众不同的情感体验。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审美视域,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在童话式的教学体验中,培养乐观向上、自信坚强的品格,心中的正能量不断地增长,全面促进情商的良好发展。
例如在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小鹰学飞》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体会小鹰在学飞过程中的心情和听到老鹰的话以后内心的想法,学生在了解这种变化之后,对课文的内容和中心思想都有了很深的体会。此时,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角色扮演,朗读课文。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表演的效果也非常好。在这样的氛围中,通过童话式的体验,教师让学生了解成功是要用汗水来浇筑的,以及谦虚做人的道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强不息的的精神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让他们茁壮、健康、快乐地学习和成长,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正能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和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变得自信乐观,有效实现了小学语文教育“教书”和“育人”的双重目的。
【参考文献】
① 区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332
② 高瑞雪.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模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l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