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道德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态文明的建设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一定的时间跨度与广泛的空间维度,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的环节,生态道德的建设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生态道德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是生态文明背景下伦理道德发展的新境界,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要的条件。道德作为一种伦理范畴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中,道德普遍的存在于人们的生产方式与行为模式中,“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的,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生态文明的最终确立需要生态道德修正规范人与自然的道德准则,确立人与人之间新的道德模式,从而为生态文明的实现提供伦理道德的支撑。因此在推行生态文明的同时要进行生态道德的建设,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共同发展,“在道德视角上,生态文明建设也是道德建设的重要领域,道德也必须涉足生态文明建设中各种道德关系的调整”。
(二)生态道德的培育依靠生态道德教育
伴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环境教育也迅速发展起来,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其中的第36章提出:教育对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2002年12月,联合国大会将2005至2014年确定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2010年中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战略主题”部分明确提出“重视可持续发展教育”。生态道德教育对人们进行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的教育,将生态伦理的观念,内化为人们的信念,外化为人们的行动,使公众生态意识逐步增强,增强自律的能力,从而自觉自愿地遵守生态法则与道德行为准则。通过生态道德的教育使人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注自然存在的权利与价值;协调人类社会中的复杂关系,实现生产方式的低碳化转型与生活方式的生态化转变。生态道德教育伴随着生态文明的建设不断走向发展与完善,成为培养具有较高生态道德素质的文明公民的重要形式,生态道德教育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转变传统价值观念,推动中国发展方式的转型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二、生态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生态道德教育对提高公民的道德素养,提升国家的生态文明程度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生态道德教育的普及与发展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工业文明以来的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依然存在,对生态道德教育的效果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在生态道德教育的发展过程中缺乏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道德教育的社会化进程;公民整体生态道德素质有待提高。
(一)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客观上影响生态道德教育的效果
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与演进,对社会财富的追求成为主导的价值取向,物质主义盛行,“人生的意义、价值和幸福就在于创造、占有、享受(消费)物质财富,从社会的角度看,就在于无限改善人的物质生活条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传统的追求经济利益的价值取向潜移默化地植入人们的思维理念。目前,我国处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期,产业结构的调整尚未完成,传统价值观念与生态价值观念的冲突依然存在。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只停留在表面,在具体行动上表现滞缓,一遇到经济利益的纷争,就放弃对生态环境的责任与义务,而社会又缺乏有效的法律与制度的监管,使生态道德的教育流于形式,直接影响生态道德教育的实际效果。
(二)生态道德教育缺乏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目前的生态道德教育更多的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缺乏由理论到实践的道德转换,没有注重生态道德的情感体验与实践体验,无法做到知行的统一。生态道德教育包括自然、社会、人三个领域,是各个学科相互交叉与合作的结果,而现实的生态道德教育沿用应试教育的模式,从小学到大学只注重既定的道德规范和抽象知识,缺乏实践性与感染力,只注重单向的理论知识灌输,且以说教成分为主的教育方法枯燥,使受众缺乏情感的体验,无法产生共鸣,这种脱离现实的教育模式远离生活,造成教育效果的低下。我国处于经济的转型期,国民的环境意识渐渐觉醒并逐步加强,我们要通过生态道德教育的途径使每一个觉醒的公民将生态意识转变为具体的社会行动,体现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中,体现在追求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中,体现在自觉提高生态道德素质的生态文明的建设中。
(三)公民整体生态道德素质有待提高
生态道德作为一种新型道德,是人类社会走向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而国民的生态道德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程度的标识。我国在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在经济上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人们过多的追求物质利益而忽视了对精神家园的建设,受工具理性主义的影响,认为所有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都可以依赖于科学技术的改进,而忽视生态道德的建设。随着生态文明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公民的生态意识渐渐觉醒,但这种生态意识仅停留在思想观念的表层,还没有真正内化为内心的信念。而这种生态意识还没有外化为具体的社会行动,虽然存在参与渠道不畅的问题,但更多的还是人们不能自觉自愿的承担起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责任与义务。
三、提高生态道德教育水平的途径
对生态教育的开展与普及,需要从道德观念层面深入的培育生态文明的意识,在具体操作上,采用多样化生态道德教育模式,通积极营造全民生态道德教育的社会氛围。
(一)在生态文明背景下培育全方位的生态道德理念
通过生态道德教育推行生态价值观念。改变传统的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的价值观念,推行人与自然平等、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理念,改变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念,还自然于本来的权利与价值,对人类活动的考量以是否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衡量的尺度。摒弃人是自然的征服者和统治者的观念,而将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保护者与管理者;放弃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无限利用的观念,而寻求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人与自然相互平等、相互依赖的价值观。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宣传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引导当代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自觉维护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保证自然资源的良性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既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撑,体现其经济价值,又为人类提供清洁的自然环境,实现其生态价值。在具体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倡导低碳经济,追求绿色的GDP,在实现经济可持续的发展的同时,达到社会可持续的进步,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的利用。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倡导绿色消费理念。人们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低碳生活方式的养成,需要生态道德教育在其中发挥重要的引导与教育作用。低碳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人们消费模式的转型,包含低碳节约、自然健康、可持续性等消费理念。生态消费模式以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为前提,其核心理念是消费的“生态性”,在满足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基础上,崇尚适度消费,反对过度消费。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对于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来自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杂志。《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杂志简介详见。)
(二)确立针对不同主体的多样化生态道德教育模式
生态道德教育面向社会公众,教育对象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与层次性,针对不同主体的特点应当确立多样化的生态道德教育模式。各级各类学校是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培育生态文明理念的主渠道。学生的生态道德素养如何,直接影响生态文明在全社会的普及及未来的推行效果,要立足小学、中学、大学的不同层次特点,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认知规律,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正确处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在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突出实践性的教学特点,“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丰富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理论,从面向未来的高度来探索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之路”;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强对教育者的感染力;通过多种形式的校内与校外的活动,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可以采用生态道德体验模式进行教育,使体验者置身于一定的生态情景之中,诱发和唤醒体验者的生态感悟,提高德育效果。目前的生态道德教育更多的体现在学校的教育中,从小学到大学对生态道德教育的普及做了许多的工作,也取得了预期的教育效果。但是对社会公众的生态道德教育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机制,且舆论宣传不到位。在全社会范围广泛进行生态文明的宣传与教育,普及生态知识、生态道德行为规范、低碳生活方式、绿色消费理念,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不同主体的培训、教育与宣传,培养社会公众的生态意识,自觉履行以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的生态道德准则,进而成为具备生态道德素质的文明公民。社会上应当开展各种层次的在职人员的生态道德继续教育,并将这种教育常态化,充分发挥政府、环保部门和宣传媒体的作用,引起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广泛关注,唤醒全社会的生态道德意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的进程。
(三)积极营造全民生态道德教育的社会氛围
论文关键词:生态人;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任务和要求,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是时代的呼唤和要求。《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二十一世纪议程》指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能力的关键。教育对于改变人们的态度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培养环境意识和道德意识,对于培养符合可持续发展和公众有效参与决策的价值观与态度、技术和行为也是必不可少的。”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具有生态文明的社会,关键是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生态道德氛围。公众的生态道德已经成为反映一个社会道德水准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著名高等教育学者潘懋元教授曾指出:“许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例,应负主要责任者很多是我们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专门人才。”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栋梁和明天的决策者,对我们的环境现状应该有着更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因此,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重视其生态道德的养成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生态道德教育与生态意识
环境教育是人们认识和解决当前环境问题的重要环节。我国环境教育始于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保会议。1992年,全国首届环境教育工作会议在苏州召开,标志着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教育体系。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又逐渐意识到,单一地强调环境教育不能达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它有使教育滑向单单注重环境一边的倾向与危险,我们要进行的是以“人与环境”双向整体为内容的教育,更准确地讲,应该叫“生态教育”。
生态教育,德育先行。生态道德教育,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它要在受教育者的思想上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自然观和生存发展观,并合理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意识地控制人与自然的盲目行为”。
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德育活动,是德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育人类保护环境的伦理精神以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何谓生态意识?美国科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ALeopoid)于1933年在《大地伦理学》中最早提出这一概念,他说:“没有生态意识,私利以外的义务就是一种空话。所以我们面对的问题是,把社会意识的尺度从人类扩大到大地(自然界)。”为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针对大学生尤其是非环境专业的大学生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就成为高校生态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意识现状及分析
早在1998年,国家环保总局、教育部就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了我国首次全国范围的公众环境意识调查,得出的结果表明:在我国,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环保知识水平普遍偏低,年龄增长与环保知识总体成反比,青少年的环保知识水平高于中年人,中年人高于老年人。在对世界面临问题的重要程度,我国面临问题的重要程度排序中,少年均把环境保护排在第一位,而成人对环境保护的排序则居第四、第五位。70.3%的少年环保知识来自于学校,课堂成为他们最重要的来源途径。
2003年6月至11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组织实施了“2003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其中涉及居民生态意识内容的这一部分调查结果显示:被访者的生态意识与其年龄和文化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关数据分析表明,大体上,被访者的生态意识水平与年龄的增长成反比,与文化程度成正比,在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人群中,有超过7成的人生态意识是不及格水平,而在接受大学本科以上教育者中,有超过一半的人达到70分以上。
从1998年和2003年这两次生态意识调查中可以看到,我国的生态道德教育在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广大青年学生在接受相关教育之后生态意识明显高于非学生群体。然而,据一份2002年对北京市部分高校大学生生态意识的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很大不足,仍有待进一步加强。这次调查将北京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概括为:环境知识总体水平较低,并且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和不均衡性;环保参与意识较强,但行动滞后;大学生对政府寄予厚望,但同时又对政府工作缺乏了解。很多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一定的环保观念,认识到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但在行为上却表现为不能从自己做起,不愿从小事做起,很多同学对自己在环境保护问题上所应承担的责任认识不够,在知与行上差距很大。
此外,我们浙江林学院在2006年寒假和2007年暑假牵头发动了“全国农村废弃物现状调查”和“全国农村废水现状调查”,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4000多份,调查对象涉及全国诸省份。根据对收回的有效问卷分析显示,在我国(主要是农村),人们对资源的循环利用意识非常缺乏,许多在其他领域可再度利用的资源,如家禽粪便、植物秸杆、沼液等,成了造成环境污染的废弃物。青少年的环保知识总体水平高于中老年人,但他们在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的知识和意识与中老年人无明显差异。
总之,我国生态道德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完成了大学生生态意识启蒙的任务,但从生态保护的实际行为层面来看水平还是很低的,很多只是停留在生态知识的认知水平,严格说来,并未上升到生态道德的高度。这正如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的:“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耍使学生对价值观有所理解并且产生强烈的感情,那是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善的鲜明的辨别力。”因此,现阶段我们的生态道德教育应在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新型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上多下工夫,使他们的生态意识由浮泛的认识层面向更为深入的自觉行为的层面转化。
三、生态人培养理念下大学生生态道德的养成
一个人可能具备环保知识和生态意识,但这只是生态环境道德的初级阶段。生态道德的养成有一个从认识生态规律的“真”到形成生态道德的“善”的过程,其间结合着对生态“美”的体验。生态教育的目标在于要实现从17世纪以来笛卡尔和牛顿开始的机械的世界观向整体的生态的世界观深刻转变,用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哲学代替人类中心主义哲学,用关于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生态世界观代替机械论、元素论…,要把与新的世界观相联系的价值观系统通过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他们的价值观念发生根本变革。因此,帮助大学生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观就意味着,我们既要与以人为中心强调人对自然奴役的传统的人统治自然的价值观决裂,同时也要批判以自然为中心强调自然对人的奴役的自然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他们最终都将导致人与自然的对立。
生态道德教育的最理想境界是实现从“包含了生态知识与理念”的道德行为体系上升到“整个道德行为体系的生态化”,进而在此体系下的每个人都能成为具有生态特征和生态理想的生态人。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努力。
(一)在高校道德教育课程的建设中,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高校德育范畴,重塑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高校德育范畴是培养个体生态意识的必然要求,是高校德育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目前,部分高校正努力进行这方面的尝试。比如,我校正积极筹备并将在2008年春季学期通过在全校范围内开设相关通识课程来对全体学生进行生态知识及生态道德等的普及教育。通过通识课程的开设,并辅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辅导员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多方位的教育与熏陶,形成浓厚的生态教育氛围,共同推进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向纵深发展,这必将对学生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的养成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着力提高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生态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行动参与意识,动员并整合全校的力量,形成“生态道德教育合力”
我国很多学校对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课程建设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高校对非环境专业的大学生没有开展系统的生态道德教育。事实上,要真正做好学生生态道德的养成教育,全体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奴役自然的观念,从内心深处认识到生态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有效的生态道德教育是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必须具备一种整体教育意识,由各类学科的教师积极参与与配合,在日常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的培育。只有教师真正从内心认可生态教育的理念,并整合全校力量形成一股“生态道德教育合力”,生态教育才有可能真正取得实效。
此外,由于生态伦理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因此,必须有一支专门的队伍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由相关的专家、学者直接承担生态道德课程的教学工作。
无论是开设专门的生态道德教育课程,还是纳入德育课程,或是通过其他课程的渗透,生态道德教育成败的关键都在于教育工作者队伍的形成及其素质。
(三)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教育中,努力改善个体生态知识与生态行为相脱节的状况,做到知行统一
对于道德教育,的看法是,“道德不是记熟几句格言就可以了事的”,而是要注重实际行为,要“随时随地,抱着实验的态度”。因此,在人类生态意识普遍觉醒之时,高校首先迫切需要做的工作就是,使每一个觉醒的大学生将生态意识付诸行动,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追随绿色时尚,建设绿色文明,实现大学生生态意识由知到行的转化。具体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着手进行。
1.通过制度建设进行生态规范。学校通过建立并完善相关的制度将生态道德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及管理结为一体,利用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促进大学生形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从外部环境促进大学生把接受的生态教育内化为自己所认可的价值观,再外化为学生的生态行为。
2.通过社会实践提高生态意识。组织大学生开展环保实践活动,通过第二、第三课堂形成多维立体教育网络,在实践中提高意识。生态道德教育实践包括课堂内和课堂外两方面的实践。可以组织大学生开展生态状况调研,也可组织大学生走进企业、走进村镇、走进社区开展生态宣传。这样,在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意识的同时也提高社会公众对人与自然和谐规律的认识。
关键词:自由意志;生态道德;内在自然;外在自然;责任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2)01-0059-04
自由意志一般理解为理性行动者按照自己欲望、意愿来选择做或不做某事的能力。自由意志与道德责任紧密相关,只有当我们的行动在某种意义上是我们意志的理性选择的时候,才能说自己对自己的行动负有责任。因此,自由意志是赋予人道德责任的必要条件,是人承担道德责任的前提。因为没有自由意志就没有应当与不应当、义务与责任、善与恶等问题,就没有伦理学这门学科存在的价值。
传统伦理学探究的道德责任只限于人与人之间,作为其生成基础的自由意志孤立于与人相对立的自然界之外,在此视域内,人对非人类物种的生态道德责任几乎无从谈起。特别是现代社会,在人与自然关系向度上,现代性将自由意志确认为征服自然的意志,认为人越是能够征服自然,越是能够彰显人的意志自由。然而,生态危机的发生宣告了现代性所确认的支配和控制自然的自由意志的破产。面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超出人际之间的伦理关系来探究人与自然之间伦理关系的生态伦理学应运而生,它所提出的理念及生态伦理规范推动了环保事业的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目前的生态伦理研究,或以人的利益为生态伦理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或以自然物本身拥有的权利和内在价值为生态伦理学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没有将生态道德责任奠基于自由意志之上,其结果是未能遏制生态危机的持续蔓延。因为利益本身的合理性有待道德的确认,而且利益的主体仅限于人又容易造成人把自身之外的自然存在物和自然环境仅仅充当实现其利益的工具和手段,人类生态道德责任的担当也就成了一句漂亮的空话。而承认了自然存在物的权利和内在价值,同时就承认了这些权利的不可侵犯性,人在自然面前只能静观、无可作为,意志自由也就无从着落。因为没有人类对自然界的自由自觉的实践改造和利用,就不可能实现人的自由,也不可能有效推出人对自然应有的生态道德责任。
自由意志是人与人之间道德责任与义务的前提条件,如果能够证成自由意志的存在其及发展与自然具有必然的相关性;能够证明自由意志具有生态的意蕴,那么,就能合乎逻辑地生成对自然的生态道德责任。而这需要我们从自由意志的源初意义上寻找突破口。
一、自由意志的生态意蕴
自由意志属于人的精神性的内容,是人之为人特有的标志。正是人的自由意志的存在,才使得人成为有目的、不断完善自身的存在者。基于此特性,黑格尔认为意志是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统一,即意志首先是属于我的,其次我的单一意志又以承认他人的意志为前提,实现我的意志自由需要突破自我的特殊性和主观性,向普遍性和客观性的提升,即亦使他人的自由意志实现。自由意志具有单一性,即是属于具体的个人的,从而是有特殊性的,这种具有自我意识的单一的意志就是人格,而“人格一般包含着权利能力。”[1]46当我们说人人平等的时候主要指的就是人格权意义上的平等,是自由意志的平等,是人之为人意义上的平等,这种平等要求对自己及对他人的尊重。传统伦理学涉及的道德责任与义务、应当与不应当正是奠基于人的自由意志之上,即基于人的自由意志、人格权的平等要求正当合理地处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此,黑格尔认为,“道德的观点是关系的观点、应然的观点或要求的观点。”[1]112 应然的观点或要求的观点就是对行为有所规范,这是伦理道德存在的意义和必要性所在。
传统伦理学主要是把人孤立于人之外的自然存在物来探究人的自由意志。而自然,在古希腊时期,意指事物按自身的本性充分显现自身,如亚里士德认为,“‘自然’是它原属的事物因本性(不是因偶性)而运动和静止的根源或原因。”[2]自然内在于事物之中,事物按自然本性而显现自身不仅意味着事物的生长和发展是有机性的和有生命的过程,而且还意味着这一过程是有目的的:正是“自然的本性指引种种有机过程趋向完善,它规定了万物要达到它们预定的目的必须遵守的规范。”[3]古希腊“自然”概念的这种规范性特征使“它与近代‘自然’概念有一个根本的区别,就是它并不是一个与人(人事)对立的概念,而是与人互补乃至共生的概念。人从它那里得到自己的目的与规范,而它又是人的一切行动的根本条件和最终根据。”[3] 自然虽与人互补乃至共生,但是古希(现实)腊伦理学探究的内容只局限于人际之间,而与自然存在物无涉,至多涉及到的是人的内在自然,要求的是对自然欲望的约束和控制。随着人的主体性的生成,近代的“自然”成了与人相对的概念,成了各种自然物总和的自然界。在此背景下,人类易于把自然界仅仅当作满足自己欲望的工具和手段,而不是对之承担道德责任与义务的客体,也就是说,人离不开自然并不能推出人应该对自然讲道德。事实上,即便人是自然的一部份,人是自然存在物,也并不能够合乎逻辑地推论出人是道德存在物。”[4]只有意到自然具有本质的统一性,只有意识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及自由本质的实现离不开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才能自觉承担对自然的生态道德责任。
面对论证道德合理性的启蒙筹划的失败,面对这种启蒙筹划所造成的道德的碎片化,麦金太尔主张回到亚里士多德的传统,强调人生应该是一个整体,并且有一种至上的整体人生的目的来统领,否则我们的某些个别美德的观念必然总是部分的、不完全的。只有这种目的的存在,才能够通过构成整体人生的善而超越实践的有限利益[5] 256-257。“人的善的生活本身是单一的和统一的,由不同层级统合而成。”[5]199亚里士多德关于美德具有统一性和整体性的思想给现代人类重要的启示。特别是面对以征服自然和控制自然为意志自由体现的现代性所造成的自然环境的恶化,解除人与自然的紧张对立关系,我们需要回归自然的源初意义,使事物按其本性充分显示自身;对于人而言,还需要遵守自然的规范意义,使自己及自然事物向真、善、美统一的方向发展。同样也需要借鉴亚里士多德的美德思想,从而对人与自然的本真关系有正确的把握,进而对征服自然和控制自然的自由意志进行改造,使之成为与自然和谐的善良意志。与自然和谐的自由意志的合理辩证发展的生成进路,离不开人自身与其内在自然的和谐及人与外在自然的和谐。
(一)内在自然:自由意志的生存之基
人有没有自由意志?自由意志的载体是何物?这是古往今来伦理学、法学等学科领域不断研究的常新话题,具体表现为决定论与非决定论之争,并进一步表现为相容论与不相容论之战。事实上,不管是采取何种立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总是会遇到人的自由意志问题,因为“自由意志的意义并不完全来自于我们对道德责任的关注,而是在更深的层次上与人的尊严和我们的自我概念联系在一起。”[6]12正是由于自由意志的存在,才有个体的自主性,才能通过努力塑造与众不同的个性自我,而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康德就是在此意义上强调自我管理和自我立法,使自己成为道德命运的主人。可以说,对自由意志的理解其实也就是对自我的理解,“我是什么”的追问离不开对自由意志的解读。当黑格尔把意志看成是特殊的思维方式,即意志不仅仅是欲望和行动,而且还能够把握对象的本质和普遍性,就是看出人拥有自由意志的重要意义,“人之异于动物就因为他有思维,”[1]12 既然意志属于特殊的思维,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说,人之异于动物就在于他拥有自由意志。
自由意志存在的前提(或载体) 是人的物质身体。物质身体是自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只有确保人的物质身体是自然的、生理是健康的情况下,如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没有受到损害或损伤(如没有成为植物人),人才能够正常地进行身体感知活动和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活动,才能保障自由意志的形成有其物质基础。马克思说:“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6]199也就是说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由意志又是人的脑的机能,其生成离不开自然。而人既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又是受动的、受限制的存在物,这主要归因于人的自由意志。意志的本性即去做的冲动和欲望,而且能够认识对象的本质和普遍性,这种能动性和主动性要求对人的内在自然有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能够按自然的本性自然而然地发展,而且要求这种发展是和谐、统一与合理的。因为人的欲望与冲动是无边的,种类凡多的,但并不都是合理的,任凭欲望与冲动做事并不就是自由,“通常的人当他可以为所欲为时就信以为自己是自由的,但他的不自由恰好就在任性中。”[1]27只有用理性来引导和控制人的自然感望,驾驭这些自然性规定并能超越它们,从而保证人的心理也是健康的才能使人保持身心的和谐;从而不是把自身仅当成工具、对象来看待,而是身体的各个组成部分构成的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人自身与内在自然的和谐投射于外即是追求自由意志能够沿着合理的方向发展,通过约束、限制或者制止自己的行为,致力于实现自身意志与他人意志、自由意志与外在自然的和谐。
(二)外在自然:自由意志的具体定在
人既然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他就必须借用外界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来表现自己的生命和确认自己的本质,“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参加自然界的生活。”[7]105人与内在自然和谐相处,不被欲望所束缚,固然体现了人之为人而异于动物的本质,但人的本质并没有得到完全的体现,因为人不是孤立的存在个体,他需要在外在自然中进一步确立他的本质,即人类通过改造客观自然世界的活动使自然作为对象性的人体现人之为人的特性,人也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完善自身,最终实现自由的本质。这源于意志是自由的,它不断追求自身的解放,并具有把获得的普遍本质实现出来的冲动,从而它不会满足于停留在自身内部,不会满足于仅仅是抽象的自由、理念的自由,它要从自身走出来,通过与外在自然的联系,增添具体的内容。如需要对物的占有、对自然必然性的认识,从而能够利用自然和改造客观世界来实现自由意志的具体定在。当然这种具体定在并不是通过对自然物的掠夺和占有来体现,而是通过人的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统一,德与福的一致,同时自然界能够保持着它的整体、稳定,并且更加美丽与和谐来体现。
人的自由意志的的实现有赖于人能够正确地认识自然,合理地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7]106一方面,作为人的无机身体的自然界首先是人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给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发展资料,如此也就形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改造与被改造、利用与被利用的实践关系。另一方面,无机自然界也是人精神生活的基础,人可以超越自身利益的狭隘性,以整体的、有机的方式去考察自然,认识到自然界不只对人有用,还有其他多样性的价值,从而能够在利用自然维持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同时对自然讲道德。也就是说,承认自然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有其应有的“生态位”,人类应该在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保护自然、养育自然,维护整个系统的完整、稳定、有序,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的自由意志对自然必然性的认识是实现自由之路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需要扬弃的环节,因为认识自然必然性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征服自然,而是通过把自然纳入自身,从而增添丰富的具体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超越对自然的利用关系,认识到人与自然的本质统一性,人自由与自然自由的共在性,从而在自然和谐基础上实现人的真正的解放,即自由,这是意志自由的外在显现,亦是自由意志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二、生态的自由意志:生态道德责任的生成基础
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是现代人把自由意志仅仅理解为征服自然和控制自然的后果。欲将生态环境从危机中拯救出来,还人类一个清洁、健康、美丽的自然环境,离不开人类自觉担当对自然的生态道德责任。既然自由意志是人承担道德责任的前提,而自由意志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离不开人对自然世界的改造及其与自然的和谐,这就要求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必须履行生态道德责任,至此人类承担对自然应有的生态道德责任就有了其逻辑前提和理论基础。生态伦理研究转向对自由意志的研究,是一种复归,是回归到伦理学最初研究的原点,但并不是简单地回到原点,而是如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的复归,是更高起点的回归。要实现这一更高起点的复归就必须对征服自然的自由意志进行改造,因为自由意志的生成与发展固然必然与内在自然及外在自然具有相关性,但并不必然就会自动自发地趋向与自然的和谐。只有与自然完成了本质统一的人类在利用、开发自然以获取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同时又养育自然、保护生态自然环境,才能实现意志在自然面前从心所欲而又不逾矩的自由。这种经过改造的自由意志不再是征服自然的自由意志,而是一种新型的蕴含着生态意蕴的自由意志。它是与自然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在这种共生共在的关系中保持动态的平衡。只有在这种生态关系中,人才能在自然面前既实现自由,又能维护自然的和谐、平衡与稳定。这种与自然环环相扣的健康、平衡、和谐的自由意志,笔者把它称为生态自由意志。只有生态自由意志才是善良意志,才能既为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提供道德合法性,又可以为保护自然环境提供道德合理性和生态正当性,从而成为生态道德责任的生成基础。也即是说,具有自由意志的人类要实现意志的自由就要保证人与自身内在自然的和谐及与外在自然的和谐。具体而言,要求人的理性智慧能够限制、控制人的感望,要求人将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视为实现人自身完善与自由的活动;不只对人讲道德责任与义务,也对自然讲道德责任与义务,实现利用、开发自然与保护、养育自然的统一。这种奠基于生态自由意志的生态道德责任对于改造自然界的实践主体不再是外在的强制,不再是异己的要求,而是人的内在要求、本质要求,对自然的生态道德责任就是对人类自己的责任。
自由意志具有生态性的确证,为探讨人与自然的本真关系开辟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前景。众所周知,在目前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中,人们主要是围绕着平等与博爱这两个价值理念展开的,而唯独忘却了自由这一价值理念。人在自然面前的自由恰恰是人类存在不可或缺的环节,恰恰是人实现自己本质不可或缺的环节。丢失了自由,遮蔽人与自然的本真关系,自然哲学、生态哲学(伦理)、环境哲学(伦理)之根基堪忧。自由意志生态性的证成,使我们能够意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整体性和有机性。具有自由意志的人类不应该是孤立的原子,也不应该是单向度的人,而是感性与理性统一,是内在自然与外在自然统一的结合体。同样,自然也是一个整体,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人类认识自然规律并不是以征服自然和控制自然为唯一目的,而是从整体上理解人与自然的本质统一关系,从而能够超越对自然的利用,实现自然的解放与人的解放的统一。
在实践领域,当人以科学的、客观的、正确的生态性态度看待自身和自然界的整体性和有机性,认识到人的意志自由的实现必然与自然相关,必然与自然和谐而不是征服自然的时候,就能合理地要求在政策的制定环节、执行环节、评估环节以及监督环节全面地考虑到人的行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更为重要的是,从人的原点即自由意志出发来证成自由意志的生态性,可以更有说服力地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因为传统伦理学的人际之间的道德责任是奠基于人的自由意志之上的。沿着此思路,可以顺理成章地有效推出人的生态道德责任应该是奠基于人的具有生态性的自由意志之上的。唯其如此,才能深化现代人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能把环保意识转化成环境保护实践,使生态环境保护实践活动日常化、生活化和习惯化,这是拥有自由意志的现代人追求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2]亚里士多德.物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43.
[3]张汝伦.什么是“自然”? [J].哲学研究,2011(4): 84.
[4]曹孟勤.自然与自然界 [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4):17.
[5]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6]徐向东.理解自由意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学出版社,2000.
The Implication of Free Will and The Formation of Ecological Moral Responsibility
HUANG Cuixin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46)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1-0042-03
[作者简介]王倩倩(1986―),女,河北定州人,硕士,天津医科大学图书馆助理馆员。
生态危机已成为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问题,世界各国都着力推进应对生态危机的策略。生态道德教育是解决生态危机的重要策略,而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材,其生态道德水平和行为实践,无论对于当下还是后世都具有相当广泛和深远的意义。刘振亚从道德活动的视角界定“生态道德教育”的概念,生态教育的“实质在于要求广大受教育者以道德理念去自觉维系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周精辟认为,“推进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应当做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互补充;知识传授与德育实践相结合;显形教育与隐形教育相互渗透”[2]。据此,笔者拟从课堂教育、环境、沟通、实践等四个方面,阐述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策略。并且将在其中贯穿强调图书馆在生态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推进大学生生态道德课堂教育
张忠伦认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包括生态环境现状教育、生态伦理观教育和生态道德实践教育三方面”[3]。深化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需从以下几方面着力推进:
(一)明确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课程设置
将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贯穿在其他课程的教学中。生态环境问题随社会发展而日益凸显,很多科目的教学中多少都会涉及生态问题,要充分利用其中的生态道德教育素材。作为授业者高校教师要有意识攫取课程中生态教育的相关素材,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例如,在思政课中充分融入生态道德教育。
增设生态道德教育方面的选修课。系统、规范的课堂教育是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比拟的,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课堂成效会更明显。“增加大学生的生态、环境伦理知识,使其意识到我国生态问题的严重性,由此增强生态道德意识,形成生态善恶观和生态道德责任,并自觉落实到行动上。”[4]
(二)增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简单的普及教育,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有限。因此应注重引导学生对生态道德教育进行深入研究,激发其对生态教育的学习兴趣。同时要借鉴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在生态道德教育与相关学科的融合中,深化学生对生态道德的认识。例如,生态道德教育可借鉴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的成果;借鉴环境伦理学、生态伦理学的相关成果等等。[5]
(三)丰富生态道德教育方式
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应当研究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融入游戏、实验、调查、多媒体等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由此可以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让他们在真切的活动中去体验、去思考,进而将学到的生态知识内化,并付诸实践。
二、创造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
大学校园既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场所,也是深化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塑造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一是自然生态环境,一是人文生态环境。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生态环境的感性认识,产生爱美的情感。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有利于构建校园的生态文化氛围,对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创造良好的校园自然生态环境
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就是加强生态景观建设,建成绿色、生态校园。创建绿色高校是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一种隐性和有效的方式。[6]在自然生态景观方面,尽量增加植被覆盖率,多种植树木、花草。图书馆也应适当种植花草,为学生创造清新愉悦的阅读环境。
(二)创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生态环境
塑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生态环境,就是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生态保护的意识潜移默化至学生的内心,进而影响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和行为。
宣传是塑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生态环境的关键。图书馆本身就有宣传教育优势,举办生态主题展览更能引起学生的了解与学习欲望;设置生态文化长廊和宣传栏,并在校园多处设置生态文明警示标志;利用校园网站、校园广播等宣传生态知识。总之,通过各种宣传渠道,使得师生在校园里,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增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文情怀。[7]
舆论监督是塑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学校应加大生态道德教育的舆论氛围,实施舆论监督,图书馆可广泛参与其中。通过板报、网络、广播等方式,以文字、图片、动画等形式,积极践行生态道德教育。另外可以设立举报站,鼓励学生将目睹的不文明的行为曝光,相互监督,从而在监督别人的同时也学会及时检视自身,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三、加强生态知识的交流
(一)加强网络交流
鉴于如今大学生网络活动频繁,可以考虑建立一个校园生态道德教育网站或者在校园BBS中设立生态道德教育专栏。邀请专家、教师通过即时互动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热情。高校图书馆网站上可以设立生态道德教育板块,或者在网络参考咨询中,增设专门的生态道德教育咨询服务台,由具有相应知识的馆员或邀请该学科的专家,为师生提供即时的有关生态道德教育的问答服务。
(二)加强面对面交流
虽然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极大地拓宽了人们的信息获取途径,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但无形中拉大了人们的心理距离,不如面对面的互动交流直接、效果明显。通过面对面的沟通交流,辅以口语和肢体语言,感染力和说服力较强,交流双方都可以从中获益,甚至会给他们带来某方面的灵感、启发等。在面对面交流中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和社团的作用。
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开展“uman Library”服务。uman Library于2000年,在丹麦的哥本哈根诞生,它是以“借人”的形式开展的,目的是通过对话,以其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增强人与人之间沟通与交流,减少偏见,促进宽容和理解。这项服务是将有相应知识或经验的人作为“真人图书”,让读者“借阅”,以便双方开展面对面的交流。图书馆可以发展有丰富生态道德知识或实践的“真人图书”,通过“真人图书”与读者的深度交流,读者如果很满意,也可以向自己的朋友、学生推荐参与该服务。从而,以图书馆服务的方式,促进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
组建生态教育与保护社团。一方面该社团可以宣传及组织有关活动,另一方面可以方便社团成员之间的交流,促进对生态道德知识的探讨与研究。同时,社团成员也可以利用自己获得的生态道德方面的知识与周围的学生进行交流,鼓励和激发他们产生对生态道德知识的兴趣。
(三)加强校园生态文化活动的组织与交流
相应的社团、图书馆、学生工作部门等,应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态文化活动。例如:1.举办专题知识讲座。选择与生态道德教育相关的专题,聘请相关领域的学者做专题讲座。讲座现场可以多设置提问环节,可以开展有奖竞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2.利用特殊节日,积极组织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活动。利用特殊节日宣传生态道德恰如其分,因为在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等特殊的节日中,本身就蕴含了保护生态的意味。图书馆也可以利用这些节日,积极发挥宣传作用,制作条幅、海报等,宣传生态道德,深化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3.组织学习生态知识活动,如知识抢答、旧物利用创意大赛、生态院系及生态宿舍的评比等。可以借鉴江苏卫视《一站到底》节目的形式,让学生在学习生态知识的过程中享受答题、博弈、挑战的乐趣,激励他们自发形成一种生态道德知识竞争的氛围,从而主动丰富自身的生态道德知识,以不服输的精神迎接挑战。
四、激励大学生自觉参与生态道德实践
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增强是生态道德教育的过程而非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潜在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平时生活中能够自我约束,履行生态道德的要求。因此,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必须与实践相结合。
(一)激励大学生自觉参与身边的生态实践
落实生态道德教育,必须从引导和培养大学生文明的生活方式做起。引导学生爱护环境,讲究个人卫生,养成不随地吐痰、不乱折花草等道德行为习惯,从节约用水等低碳环保的小事做起,潜移默化。同时,鼓励学生参与清理课桌文化,回收废旧电池、报纸,制作创意生态饰品等生态道德实践。
(二)激励大学生自觉参与社会生态道德实践
生态道德教育的社会实践形式多种多样:1.公益活动。通过开展人人可参与的绿化家园、环保签名、保护母亲河、志愿者宣传等集体公益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体会生态生活的意义,从而促使其自我约束、自觉践行生态实践。2.调查研究。鼓励学生开展生态现状调查研究。可以对生活中常见的空气、水、土壤污染等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其对社会和自身的危害,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如PM2.5的检测。通过这些实践可以让学生切身地体会到生态现状,了解生态问题的严峻性,使他们能够深知保护生态的社会责任。
总之,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性的研究课题,需要结合新的生态现状,结合各相关学科新的研究成果,结合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等。此外,高校图书馆要努力创造条件,配合完成对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 刘振亚.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J].教育探索,2007(2).
[2] 周精辟.人与自然之生态道德教育探析[J].湖南社会科学,2007(2).
[3] 张忠伦,田雅芳.浅析高校的生态道德教育[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4).
[4] 李忠安,张博强.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的内涵及发展理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2).
[5] 王敬华.国内生态道德教育研究述要与思考[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
生态道德教育对21世纪人类和社会的发展来说意义重大,正如《21世纪议程》所指出的“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生态与发展问题能力的关键。教育对于改变人们的态度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培养生态意识和道德意识以及培养可持续发展和公众有效参与决策的价值观与态度、技术与行为也是必不可少的[4]。(一)生态道德教育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对物质需求的无限增长,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生物灭绝等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从本质上说,生态危机是人类错误的价值观所造成的。因此,人类若要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的生态危机,首先就需要对全人类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即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和教育途径改变人类以往错误的生态道德观,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使人们发自内心地去爱护自然、保护环境,并自觉地承担起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发展的责任。(二)生态道德教育是培养生态公民的重大举措。生态公民是指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并能积极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代公民。生态公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生态公民的培养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立和运转的前提。生态公民具有4个显著特征,即环境人权意识、良好美德和责任意识、世界主义理念以及生态意识[5]。生态道德教育是公民形成生态认知和生态情感、培养生态理性和生态意志、养成生态行为的最重要的途径,是培养和塑造生态公民的关键。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培养理性的生态公民,可以为构建生态文明和生态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三)生态道德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生态文明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是人类发展史上更高级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建设涵盖了生态道德建设,是生态道德教育的精神依托和思想源泉。生态道德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生态文明理念的具体的实践活动。生态道德教育活动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人们以往在与自然的交往中所持的错误观念和态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牢固的道德支撑,进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四)生态道德教育是构建生态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简单地说,生态和谐社会是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生态和谐社会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民的生态素质和修养。而生态道德教育是提高公民生态素质和修养的前提条件,是推动生态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因素。可见,生态和谐社会是生态道德教育的存在载体;生态道德教育是生态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是构建生态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目前已基本形成共识的生态道德教育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生态善恶观。善与恶是衡量道德规范的一个重要尺度。生态善恶观认为,人与自然环境是整个生物圈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都具有其不可忽视的内在价值。人们如果能够尊重和热爱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就是“善”;反之,就是“恶”。正如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奠基人阿尔贝特•史怀泽所指出的“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以发展的生命实现最高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这是必然的、普遍的、绝对的伦理原则”[6]。(二)生态平等观。平等作为一种道德范畴,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价值追求,是调节人们相互关系的一种行为准则,也是分配权利和义务时所必须遵循的价值尺度。生态平等观认为,人与自然是平等的,人类应该尊重生态系统中的一切生命,即尊重所有的动物和植物,以保证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因此,生态平等观要求人类决不能将自己摆放在其他生物之上,更不能只顾自己的需要而不顾其他生命的存在。(三)生态正义观。正义作为一种道德范畴,是指符合社会大多数人群及阶层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行为。其体现了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爱。从某种意义上讲,正义就是善。生态正义观就是个人和社会集团的行为原则要符合生态系统平衡的原理、符合生物多样性的原则、符合全球意识和世界人民保护环境的愿望、符合“只有一个地球”的世界生态共同利益[7]。生态正义观要求人类的生产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四)生态义务观。与权利相对,义务是指人们在政治和法律上所必须承担的责任与使命。人类之所以要承担生态义务,是因为人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无时无刻都在与自然界和其他生物发生着关联。生态义务观认为,人类是大自然中的一员,生态环境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因此,人类在开发和利用自然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也就是说,人类应该履行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义务。
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过程
生态道德教育要取得成效、获得成功,就必须在明确生态道德教育基本内容的同时,大力付诸实践。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过程主要包括以下4个基本环节。(一)生态道德认知。生态道德认知是指对人与自然的交往实践而产生的道德关系及其原则、规范、理论的观念性等的把握活动[8]。生态道德认知教育,主要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的生态知识和生态意识的教育,旨在使受教育者树立起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念,明确善恶标准,进而培养良好的生态道德能力。在生态道德认知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在学量的生态道德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感知和体悟,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形成尊重自然界发展规律的生态道德观念,并积极主动地将其转化为自己内在的生态道德情感和信念。(二)生态道德情感。生态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生态道德认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生态道德价值观和内心情感,也可以被认为是对大自然的热爱、敬畏、感恩和依恋之情。生态道德情感的培养是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生态道德认知环节可以唤起人们的生态良知,培养人们的生态道德情感。而生态道德情感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稳定的力量,能够积极地推动人们生态道德信念的产生和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很难想象,在没有对生态的热爱、尊敬和赞美等情感的情况下,人类与生态之间能够形成一种道德关系。因此,生态道德情感的培养是生态道德教育实践过程中的重要一步,有利于营造人人热爱自然的社会氛围。(三)生态道德意志。生态道德意志就是人们在履行生态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自觉地规范对待自然生态环境的行为,并努力把热爱自然的生态道德情感转变为具体的环境保护实践。正如美国当代著名环境伦理学家彼特.S.温茨所指出的“为保护物种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系统而做出转变的意志中,一个必要的部分就是对自然本身的爱与尊重”[9]。生态道德意志教育使人们的生态道德情感升华到人们内心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层面,同时又引导着人们生态道德行为的方向,是生态道德认知和生态道德情感转化为生态道德行为的中间阶段。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主动地磨练自己的生态道德意志,可以提升自己的生态道德品格和信仰。只有当某种信念变得越来越强烈、越来越稳固,这种强烈的信念才会成为调节生态行为并使其持之以恒的精神力量[10]。(四)生态道德行为。生态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生态道德观念的支配下所表现出来的具有生态道德意义并能进行道德评价的行为。也就是说,生态道德行为是改善自然生态环境而进行的具体的实践活动,是生态道德认知、情感和意志等意识活动的外在表现。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需要人们积极参加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实践。只有亲自参加环保活动,才能更深刻地了解和感受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精神,才能完成生态道德教育的使命和任务,并在生态保护的实践中促进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因此,生态道德教育应该引导人们的生态道德行为注重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节约资源和能源,追随绿色时尚,改变不环保的生活方式,建立绿色消费的观念和行动指南。总之,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过程就是通过培养和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认知,陶冶人们的生态道德情感,锻炼人们的生态道德意志,使人们养成生态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过程是在一个既定的自然图谱中循序渐进展开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复杂的实践过程中,“知”“情”“意”“行”4个环节缺一不可,它们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转化,统一于生态道德教育的整个过程。
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路径
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要明确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过程之外,还要寻找到适当的实践路径。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路径是指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施方法或传播途径,是保证生态道德教育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一)家庭———生态道德教育的第一课堂。家庭是一个人的启蒙地。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第一课堂,是生态道德教育的起点和基础。正如苏联生态伦理学者佩德里茨金指出的“小时候没养成对自然界道德态度的人,长大后成为生产者时对他进行的为时已晚的职业道德培养的诸多努力已是无济于事了”[11]。生态道德的家庭教育并不是要求父母对孩子进行生态道德的说教,而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培养孩子节约、环保的生活习惯。因此,生态道德的家庭教育首先应该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生态意识和生态品格。例如,要求孩子在吃饭时不浪费一粒粮食;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自觉节水、节能和节电,培养他们适度的和绿色的消费观。(二)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作为育人的重要阵地,在生态道德教育方面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学校的生态道德价值观和行为对学生的生态理念和实践起着很强的示范作用。学校既是自然生态的民间世俗教会,又是生态社会的人文精神文化中心;既是年轻人向年长者学习生态知识和自然人格的“象牙塔”,又是保持生态文化品性与生态教育理念的思想前沿地带;也是充满生态活力、生态热情和生态理性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乐园。因此,学校应该通过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增开有关生态道德和生态伦理的课程、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生态道德实践活动、建立生态道德评价体系和考核指标等措施,促进绿色校园文化建设,传播生态道德知识,培养学生的生态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和信念,推动学生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三)社会———生态道德教育的核心场所。社会是公民教育的大课堂,是生态道德教育的核心场所。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比,社会教育具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活动平台,且影响更为广泛,对整个生态道德教育的影响也就更大。因此,社会作为生态道德教育的核心场所,首先应该通过普及生态道德教育,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树立全民族的生态保护意识,从而引导公民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其次,要充分利用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对公民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例如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多种社会舆论传媒方式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生态道德理念和精神、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等。生态道德教育是一个环环相扣、持续运转的系统工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3个方面必须联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育人优势,共同做好对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态道德教育工作。正如苏联生态伦理学者佩德里茨金指出的“道德生态化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不厌其烦地改造意识。因此,在家庭、托儿所、幼儿园和学校里,在整个社会,进行生态道德的培养和教育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道德地对待自然界的规范一旦变成人的内在需要,它就会在解决生态问题中起到重要作用”[10]。
生态道德教育的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