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书法课程总结

书法课程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书法课程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书法课程总结

书法课程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学改革 综合能力 体系结构

一、研究的意义:

数据结构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形成于70年代中后期。而它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在国外从1968年开始设立。《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的核心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数据结构》的研究不仅涉及计算机硬件(特别是编码理论、存储装置和存取方法等)的研究范围,而且和计算机软件的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无论是编译程序还是操作系统,都涉及到数据元素在存储器中的分配问题。在研究信息检索时也必须考虑如何组织数据,以使查找和存取数据更为方便。可以认为《数据结构》是介于数学、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三者之间的一门核心课程。图1表明了《数据结构》课程在计算机科学中所处的地位。

从2009年开始,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的专业课由以往的各高校自主命题改为全国统一命题,专业课涵《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四门课程的内容。《数据结构》部分在前三年的考试中分值均为30%,所占比重较大(平均应为25%)。

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共课(英语、数学、政治)实行全国统考已有多年的历史,针对研究生入学统考的公共课辅导班在全国各地有很多,每年都有新的考研资料推出。但专业课统考还是一个刚刚起步的新鲜事物,理工科电类专业中目前只有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课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实行全国统考。专业课实行统考以来,我校报考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学生中,有很多人公共课成绩合格,只因计算机专业课成绩不合格而导致考研失败,这是非常令人痛心的事。

面对《数据结构》课程改为研究生入学统考的新形势,对现有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如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进行研究,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而且使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效果在统考中得到检验,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进入更高层次继续深造。

综上所述,对《数据结构》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教学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现状分析:

《数据结构》课程在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其课程建设在国内各高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中受到高度重视。

目前我院《数据结构》课程教学还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内容与考研要求脱节,目前我校《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还是针对期末考试,教学内容随机性强,系统性差。对于准备考研的学生来说,还有很大一部分内容需要自学,这无疑大大增加了考研学生的复习工作量,降低了复习效率;

(2)任课教师多,教案和课件不统一,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也不一样。我校《数据结构》课程的任课老师涉及计算机系、软件系及办公室几个部门,没有固定的时间来讨论教学内容,各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确定课程的重点,教学内容有很大差别,所以急需组建课程组,在学思想、保证教学观念一致的基础上,综合教学内容 ,使教师之间主动协商与沟通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3)《数据结构》课程的理论性强,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对于程序设计的能力要求高。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畏难情绪,班级的整体学习情况参差不齐,因而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虽采取了一些方法,但是还需在个性化教学的措施上多动脑筋,多想办法。

三、改革与研究实施方案

针对我院《数据结构》课程存在的以上问题,遵循“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宗旨,我们课题组老师决定对该课进行改革,希望通过对《数据结构》课程内容不断更新来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同时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 选择并研究经典教材, 不断改进教学内容, 优化教师队伍, 改善教学手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使学生真正在教学改革中受益,我们制定了具体的改革方案,内容涵盖从课上到课外各个环节。具体措施如下:

(1)对《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研讨,结合考研大纲中的考点,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更多的引入研究生入学考试内容。

以往我们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针对期末考试,考虑到我院学生整体素质不是太高,授课过程中遇到较难理解的内容,任课老师大多会一带而过或只要求学生了解,这直接导致了近几年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我院学生通过率极低的情况。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对《数据结构》课程讲授内容的重点和比例做出适当调整,既照顾到全体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点和接受能力,同时兼顾考研中高水平内容的渗透,以期提高我校的考研通过率。

(2)研究《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模式,在做好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基础上,针对参加考研的学生,开设考研辅导班,安排固定时间答疑。

考虑到《数据结构》课程安排在大二上半学期,而多数考研的同学真正开始复习专业课在大三下半学期,甚至是在大四上半学期,从学完这门课到考试要放置近两年的时间,大部分的同学很难记住 的知识点和解题思路,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在临近考试前给专门考研的同学安排辅导课和答疑。

(3)对于重点章节,开展教师集体备课,案和授课内容;开展教学研究,加强教学经验的交流,不断提升教学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以现有讲授《数据结构》课程的老师为主要成员组建一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高水平《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团队。

我院讲授过《数据结构》课程的老师有多名,虽然大家的授课内容都是按照教学大纲来组织,但各任课老师之间交流很少,基本都是各自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讲授,侧重点并不统一,到期末很难整理出一份能考查所有任课老师讲过的重点的试卷,所以对于重点章节,开展教师集体备课,案和授课内容是很有必要的。

《数据结构》课程在我院已经开设多年,有一批经验丰富的教师,教学团队成员均已担任五年以上的教学工作,对教学事业倾注高度热情,具有很高的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团队结构合理,有各个层次的教学骨干,其中有教授1名,副教授1名,讲师5名,其中有博士学位的3人。团队成员具有精诚合作精神,积极参与,肯于奉献,一定能够很好的完成此项教学改革课题。

(4)研究真题,对历年研究生考试的《数据结构》试题进行命题分析研究,了解命题趋势,掌握最新的考研动态。

(5)本项目组对要完成的任务进行详细分解,在以学生为本的研究型教学、启发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四、改革的具体目标

(1)不断完善和优化《数据结构》课程内容和知识体系结构,贯彻“少而精”的教学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精排和优化,做到精讲多练,突出重点;

(2)搜集整理出一份题型全面、难度适中、知识点覆盖较全的校内考研习题资料。

(3)改变本科教学内容与研究生入学考试要求脱节的现状;

(4)提高学生全面掌握《数据结构》课程内容的能力。

(5)团队负责人潜心研究教学规律,通过言传身教,充分发挥带头人的领先、表率和指导作用,培养了一批中青年教学骨干教师;

[参考文献]

[1]王森.数据结构教学改革的研究.办公自动化杂志.2011,207:4-6

[2]严蔚敏,吴伟民.数据结构(C语言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10.

[3]高岚.以培养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数据结构”教学方法探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4(8):49-51.

书法课程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公共书法课;学前教育专业;作用;实施 

 

在书法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今天,“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是全民族的共同要求。师范院校公共书法课是对师范生进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对培养和提高师范生书写能力和从教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推进公共书法课教学和开展书法普及性教育,不只是培养在校学生的书写能力,更重要的是为了通过辐射作用,影响幼儿园孩子的书法意识和书写水平。 

一、公共书法课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特点 

(一)书法课是工具学科,有鲜明的师范特色 

三笔字和普通话、简笔画一起被视为教师的三大教学基本功,有鲜明的师范专业特色,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着主要支撑和明显促进作用。根据幼教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的要求,决定了书法课是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中重要的课程内容。优秀的教学板书、手写教案等书法的实用功能涉及各门学科的教学,既是教学手段,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书写水平。尤其是书法启蒙的幼儿园阶段,从小养成规范的书写习惯对各科知识的顺利学习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书法课是公共课程,有规范的指导体系 

书法教学是幼教专业学校每名学生都必须进行的职业技能训练的公共课,学生参与率为100%。学校要求每日各班走廊展示的小黑板、教室墙面的钢楷展区、定期的书法比赛、学校的板报宣传栏、毕业班基本功验收等活动成了学校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由教务处、学工处牵头,各系主抓,辅导员、班主任和书法教师具体指导,形成了完备、规范的管理指导体系,常抓不懈,效果显著。 

学生经过训练书写水平得到明显提高,甚至有的学生不甘将书法停留在实用的层面上,进一步研习书法的艺术性,成为专业书家。 

(三)书法课是重点学科,有规范的课题支持 

学校重视公共课书法教学,早在2006年就成立了《师范院校写字(书法)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课题组,获得黑龙江省教育厅“十一五”教育规划性课题的立项,并已顺利结题。课题与校级精品课建设合力,在总结我校多年写字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课程改革,以求掌握简便、精练、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书法精品课建设过程中为方便学生训练,设计教材、印制钢楷练习册和粉笔书写范本、制作相应的字卡、教学碟片、课件等资料,促进了教学。同时精品课建设对课题研究也是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公共书法课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实施 

(一)书法课程的设计思路 

1. 确定书法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的书写水平和从教技能是公共书法课的重要课程目标。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和强化实践训练,促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粉笔进行板书书写,规范地书写教案,积极参加书法展赛,提高创作水平,将来才能辐射、影响和提高幼儿园孩子的书写水平。 

书法课作为实践性较强的技能训练教学,有别于一般理论课,更注重实践操作环节,要使学生熟练掌握“三笔字”的书写技能,离不开强化训练的过程,学生只有在反复实践中不断训练,才能全面掌握和提高书写技能。 

书法课教学普遍存在训练内容多、课时设置少、教学周期短等问题。只有重视课堂以外的练习,延伸课堂教学,才能达到技能被熟练掌握所需要的训练强度;只有定位于学生在校的全部区间,整体设计,分层次、分阶段地要求和训练,才能把教学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2. 整合书法教学内容 

通过教学实践,确立了书法教学体系的四个模块。理论欣赏模块主要介绍文字发展史、欣赏历代名帖和优秀硬笔书法作品,增强学生感性认识,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写字兴趣,便于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和提高人文素养。教学指导模块以教材为主钢,“三笔字”同步训练,以预备知识、楷书的特点、笔画、结构为主,侧重教师教法的研究和运用,示范辅导能力的提高。与技能训练模块互融,共同完成教学目标;技能训练模块侧重学生学法的掌握,重在提高学生实际书写能力。科学、高效地运用教学规律进行强化训练,使手、眼、脑并用,熟练掌握“三笔字

[1] [2] 

”的书写方法,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实践应用模块主要包括作品设计与书写,展览的筹划和参与,以及黑板板书、黑板报、字卡等应用型书写训练。

. 重视书法课外实践 

书法训练单纯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而要将训练渗透到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要求学生在作业、笔记和考试等环节全部选用钢笔作为书写工具,养成“提笔即练字”的习惯,以强化学生的笔性。书法展览比赛对教学效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辅助作用。展览比赛的准备阶段是学生书写能力提高的过程,展览比赛的结果又会检验教学效果并起到激励作用。只有在各种展赛活动中全面渗透,才能做到在普及中有提高。 

掌握书法技能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即学生从教能力的提高。为保证书法基本功训练的实效性,推出新的制约机制,在教与学的相互作用中,不但要注重教师的提高、学生的进步,还要为学生从教后的教学、科研等积蓄能量,并不断发现书法教学实际中的新问题,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二)书法课程的教学实施 

. 学校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推进有力 

已有的书法活动要制度化,并在此基础上优化、整和、创新,使书法渗透到学校活动的各个层次,形成一种校园文化。通过书法教学模式的改革,书法教学、训练、考核已纳入学生从师技能的整体工作中。教师和学生,尤其学校领导对书法基本功训练越来越重视,多次选派骨干教师参加校级科研培训班、举办学生书法小辅导员培训班;聘请书法名家到学校为师生进行讲座,增强了学校的书法学术氛围,拓宽了书法教学研究的渠道。 

. 教师配置齐全,结构合理,实效性强 

学校书法教育人才的培养,是当前能否开展书法教育的关键,加大书法教师的培训力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措施。为此,将把培训书法教师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书法课主讲教师由专职书法教师担任,并聘请小学、幼儿园从事多年书法教学的优秀教师共同承担。这些教师有深厚的书法教学底蕴,执教能力强。更有来自小学、幼儿园一线的最直接的教学信息和教学案例,使书法教学训练会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 教学有条不紊,实施得当,成果显著 

师范院校都有着习书练字的优良传统,且形成了完备的教学体系。学校为师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书法活动,增进师生的学书兴趣,提高书写水平。涌现出许多能写得一手好字的优秀毕业生,在社会上为学校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受到社会的赞誉。长期的教学和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收获了很多成果。教师和学生的书法作品在各级刊物上发表,入编作品集,在国家、省市级书法展览、比赛活动中获奖已屡见不鲜。学校多次获得集体组织奖,多位教师荣获优秀园丁奖。 

书法课程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书法;师生互动;轻松环境;课外实践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在小学书法课堂中,教师的地位依然处于主导地位,小学生才是真正课堂的主体。因此,在小学书法课堂中,必须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改变老师“一言堂”的传统课堂模式。加强师生互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发展是小学书法教育的最终追求目标。下面,笔者从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增加学生动手机会、增加课后实践活动三个方面,讨论这些教学活动对于促进小学书法师生互动课堂的作用。

一、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一直以来,小学生习惯处于教师的统摄之下,他们在长期的压抑下,开始习惯隐藏自己的实际学习需求,习惯接受老师单向的教学指导。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的关系是“老师讲,学生听”,是一种单向的师生交流。《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应该要为小学生“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因此,要想实现师生互动,教师应该要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小学生在书法课堂上保持轻松自在的心理状态。在指导小学生学习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的时候,每当我纠正学生所犯错误时,发现他们都会变得十分紧张,也不敢跟老师说话。于是,为了帮助他们放松心情,我亲自为学生演示错误的坐姿与执笔姿势,让学生纠错。很多学生在观察中对我说:“老师,你的两笔要自然分开,不能放在腿上。”有的学生说:“老师你的脚要与肩同宽”等等。在学生的纠错声音中,我会不断纠正自己的姿势。在这个活动结束之后,我对学生说:“你们看,老师也经常出现错误。所以你们不要紧张,犯错只要改正就可以了……”学生在我的鼓励中渐渐放松了心情。我还经常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舒缓的音乐,或者组织学生玩游戏、猜谜语等,使他们在书法课上感到愉悦。

二、增加小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

实际上,书法与其他学科不同,其他的文化知识只靠单纯的背诵可以在短期内提高小学生的学科成绩,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但是书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单纯的理论讲解是无法帮助他们掌握书法技能的。也就是说,如果不让小学生主动练习,他们是无法写出一手好字的。俗话说得好,“字如其人”,小学生所写出来的汉字直接代表着他们的精神面貌。而只有让小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才能让教师及时针对小学生在学书法时出现的问}给予针对性的辅导,才能真正在小学书法课堂上实现“以生为本”。在学习点、横、竖、钩等笔画的时候,我在讲解这些笔画的写作要点之后,我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临摹,尤其是写捺的时候,笔画要自然。然后我会在班级中巡视,观察学生的坐姿、起笔、收笔等是否规范。

三、增加课外实践活动

学习书法除了要让学生写好字之外,还为了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使用这些汉字,并判断这些汉字的使用是否合乎规范。这就离不开小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亲自使用。因此,教师可以增加课外实践活动,让小学生在大街小巷中观察生活中的汉字,这不仅可以让小学生树立规范写字的意识,还可以使他们与老师的交流与互动更为顺畅。因为小学生在参与课外实践活动中,会让小学生迫不及待地与教师、同伴分享自己的实践成果,这便是最为直接的师生互动。另外,写汉字无时无刻地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写好汉字也需要小学生持久练习。增加课外实践活动,还可以丰富书法课堂,激发小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学习“横”这个字的时候,我让学生在生活中收集一些与“横”有关系的汉字,并且通过拍照或仿写的方式,将其在课堂上展示出来。另外,我也让学生注意通过观看电视、浏览网页新闻等方式,将这些资料中的不规范汉字进行总结,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并且使其深刻了解规范使用汉字的意义。

总而言之,在小学书法课堂中加强师生互动,能够大大提高书法课堂的效率,优化课堂质量。在实际的书法课堂中,教师要注意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小学生以冷静、轻松的心态参与书法学习;教师要在课堂上增加小学生亲自动手写书法的机会,及时帮助小学生查漏补缺;教师要将书法由课上走向课下,让小学生勤学勤练,提高他们的书法水平。

参考文献:

书法课程总结范文第4篇

学校大力实施“新六艺”校本课程,通过“诗性培育人性”、“书品养育人品”、“礼仪立德修身”、“音乐和乐人生”、“武术健体尚武”、“科学务实求真”,培养学生做好人,做有品位的人,努力为社会输送合格公民。三校人认为,人品就是做人的品质,做人的原点在于一个人的人品,品质在心,外显在行,心在于熏陶和教育,在于体验和感悟,也在于引导和培养,还在于约束和控制,人品的形成需要教育,需要指导培养。“书法教育”本身具有传授知识、陶冶情趣、磨炼意志、培养学生爱美审美的功效,不失为一个养育人品的好途径。其书法教育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规范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实施书法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学校严格按照国家三级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要求办事,开齐课程,排足课时,在低年级开设两节书法课,在中高年级开设一节书法课,纳入学校总课时计划,与其他学科同等对待。学校安排专任教师任课,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和实践,按照课堂教学和书法学科特点,注重以激趣导入、引导示范、训练巩固、评价修正、拓展练习的基本教学结构实施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作用,把趣味、识别、评价、训练、模仿、欣赏等要素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充分体现书法教育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讲究学有所获,使学生悟中得法、练中明理、赏中怡性,拟定了书法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有力地保证了课堂教学的规范性和实效性。

二、加强队伍建设

学校的书训是“书品养育人品”,书风是“一笔一画写好字,一生一世做好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按此要求学习书法,传承传统文化。学校开设了书法沙龙室,定期开展书法沙龙活动,切磋书法技艺。与当地书协联系紧密,邀请部分国内知名书法家到学校开展专题讲座,组织学校书法爱好者与当地书法家一一对接,形成书法家“导师制”,为书法家对教师进行书法辅导提供条件。学校采取了“派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邀请专家到校讲课,派出三名教师参加“西南师范大学书法高级研修班”培训,派出了数十人次的教师到市内外学习书法教育经验。

书法教育校本教研是培训教师的主要方法,学校实施了学校校本教研研讨制度、书法教育论坛等制度,为教师免费提供笔墨纸张和教9币喜好的硬软笔字帖,教师每周完成一定数量的书法作业交书法教师批阅。通过多年的教师培训,学校现有17名教师加入当地书法家协会,3名教师加入了重庆市书法家协会,1名教师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整个教9币队伍书法水平明显提高,有效地保证了学校书法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加强书法教育科研

学校以“人品教育”为特色主题,其“人品教育实践研究”是重庆市“特色学校战略研究”的一个规划课题,2010年学校被重庆市评为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现已阶段性结题,学校目前正在深化研究之中。作为人品教育主要途径的“新六艺”校本课程实践研究课题是特色主题之下的一个重庆市级的重点课题,2010年获得教育部三等奖。

“书法教育”是学校特色创建的一个子课题,其课题研究工作深入细致。学校立足实际,在物质条件方面建立了两间专用的书法教室,设立了专用展室,添置了相关的设施设备;学校在文化建设方面设置了以书法教育为主体的文化墙,全校走廊通道等地悬挂了学生的书法作品,营造了良好的书法教育氛围;更重要的是学校对书法教育做到了有计划、有目标、有专题科研例会,把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堂教学方法研究、学生书法兴趣培养研究、学生书品人品结合养育实践研究等作为书法教育课题主研教师研究的核心内容,要求书法教师和语文教师总结经验,提炼方法,每期写出至少四篇以上的教学经验文章进行交流。

学校结合书法教育的文化历史和小学生书法学习实际,拟定了书法教育的《教学大纲》,有针对性地编写了《硬笔训练》、《中国书法概况》、《隶书训练》、《楷书训练》等校本教材,作为书法教育的主要教材使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广泛开展书法教育活动

书法教育的主战场是课堂,书法教育活动是载体,有效地开展书法教育活动不仅能够促进师生书法水平的提高,还能够加强书法文化的宣传与传承。学校在全面开设书法课的同时,还组织了300人的学生书法社团,定期开展提高培训活动,确保了每年参加国内规范书法比赛获奖在200人次以上,各级各类书法比赛获奖率达到了学生总人数的40%。每学期开展师生书法成果展示活动,学校建立了300平方米的书法展室,定期更换作品,建立了学生的书法个人档案,为学生继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书法课程总结范文第5篇

一、有备学书――关注准备意识的形成

新课程要求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书法”,书法学科本体与书法教育功能在书法教学中应该是平衡的。而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错误地将教学目标局限在“只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认为学生学习书法“不必进行技能技巧训练”。于是,在教学活动中书法学科本体特征缺失,缺乏课堂书法教学准备意识,不能正常开展书法教学;学生在书法课前也没有准备意识,书法学科知识特别是书法知识贫乏,直接影响学习书法的兴趣。

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认真做好教学设计和教学准备,认识到书法课中课堂练习的必要性;同时,应当端正学生对书法课的态度,并增强学生的准备意识,使学生认识到有备学书的重要性,从而促进学生的书法知识水平和技能不断提高,激发学生对书法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有心、用心做好书法练习准备,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

二、带齐来写――关注工具材料的准备

学生认识到课堂书法练习要做好前期准备,课前就首先做好工具材料的准备,将所需的工具材料准备齐全。工具材料没有准备齐全,书法练习就难以正常进行。个别学生在课堂上向同学借工具、材料,就会影响课堂秩序,造成其他学生也难以顺利完成作业,严重的还会出现秩序混乱。一次上课,老师在教学中,课堂导入生动精彩,新授课效果也好,却因课前有的学生没准备宣纸,在课堂上互借纸张,一位同学不小心碰倒墨汁,弄脏前排同学衣服和教室地板,现场顿时一片混乱,一节课就这样前功尽弃。实际教学中工具材料准备不足的表现主要有:遗忘、使用或保存不当、偷懒。这些现象刚出现苗头时,教师就应予以高度重视,指导学生正确对待书法学具的准备工作,否则不仅会使个别学生养成不好的习惯,同学之间的相互效仿一旦蔓延开来,还会严重影响班级学风。

教师可以根据本学期教学的需要,在学期初即要求学生检查书法工具及材料等用具,做好必要的添置和补充准备,连同其他材料打包、装袋、编号;有条件的还可以统一放置在学校书法室,或由学生自己带回家中保管备用。

课中需要调剂使用工具的,可以预先分小组有序进行。许多公开课上,学生的书法工具材料更多是由老师统一准备的,很有看点,整齐划一,阵容庞大;而在平时的常态课中,学生能做好工具材料的准备,带齐来写,则意义更大。

三、领会才写――关注知识方法的掌握

学生练习前准备好工具材料,还须明确书写的知识和方法。学生练习前的教学活动及课前的知识、方法积累,为课堂书法练习顺利进行提供知识、技术保障。所以,教师要注重学生平时的书法经验积累,注重所传授的知识经验的连贯性。特别是在新授环节,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在动手前充分了解相应书法练习的技能技法,并通过作业欣赏、范作欣赏积累一定的审美经验。这样,学生才能既知道怎么写,又知道怎样写才写得“美”,知而后行,免走弯路。

如在学习“悬针竖”时,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总结中锋运笔的要点:①笔锋要保持直立中正,行笔时笔管的倾斜度不可太大;②注意用腕,用腕才能保持中锋。同时得出以下三种结论:中锋与偏锋并用,应以中锋为主;露锋与藏锋并用,应以露锋为主;方笔与圆笔并用,应以方笔为主,主次切不可颠倒。这一节课上学生书写兴趣浓厚,课堂练习作品效果明显。

四、激情而书――关注创作情绪的酝酿

课堂书法练习过程受学生情绪影响较明显。在学生书法练习前,教师的教学如果没有激情,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注意力分散,即使具备扎实的知识和方法基础,准备好工具材料也只能勉强完成练习任务,效果不理想。厌学情绪严重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用激情去感染和激发他的兴趣。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比赛,激发学生的书法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