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道德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因此,从当今新的历史时代出发认真总结、研究中国古代道德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美德,推动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
什么是传统美德?今天我们应当继承哪些美德?这是我们在讨论此问题时首先应当明确的。中国几千年的道德文化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东西,就道德内容讲,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善为本的人伦思想。与人为善是传统道德中很重要的内容,至今仍被人们奉为做人之本。其中强调,在与人交往时要温和、友爱、忠厚、善良。在家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在外要“爱人”,如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墨子提出“兼相爱”,要“爱人犹己”,都强调了要善待他人,对人有仁爱之心。另外,在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上,强调要讲谦让,替他人着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教人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要只顾自己、不想他人。在这种道德伦理思想支配下,形成了我们中华民族良好的社会风尚,如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讲谦让、懂礼貌等等。这种谦和、善良的人伦思想,正是我们今天待人处世、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应提倡的。
第二,自谦自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为人之道。对己严、对人宽一直作为传统美德流传至今,它强调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能骄傲自满。事情没有做好,首先要“反求诸己”,从自己这里找原因。所谓“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都强调了在为人处世上要严于解剖自己,对待他人要宽容,不苛求于人。传统道德观还强调,当自己强于人时要“毋以己长而形人之短”,当自己不如人时,不要嫉妒人,“毋以己拙而忌人之能”。这些都是很好的品质。今天,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我们提倡要敢于表现自己参与竞争,这种自谦自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思想还需要不需要呢?我认为,不但需要,而且还有它特殊的意义。我们讲竞争不是资本主义的相互倾轧,在竞争中更需要学会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心胸宽阔,能与人合作。
第三,自尊自爱,讲情操、重气节的人格品质。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多少仁人智士都把追求高尚情操作为理想人格的重要方面。比如,强调为人要正直,面对邪恶要刚直不阿,敢于主持正义,宁愿直死,不可曲生。做人要有骨气,“在上不骄、在下不谄”、要洁身自好,“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另外强调做人要知荣辱,懂得自尊自爱“痛莫大于不闻过,辱莫大于不知耻”、“人必其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诸”。这种自尊自爱、追求高尚情操的精神品质,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在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加强对学生进行高尚道德情操的教育,从小培养他们懂得自尊自爱是很重要的。
第四,以公为先的人生价值观。与西方人本主义道德观相比,中国传统道德观更注重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个人与国家利益的关系上,强调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要以“为国为民献身为荣”,在生死观上强调要能做到“舍生取义”生要生得正大、死要死得壮烈。“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都表达了以公为先的人生价值观。特别是在祖国危难关头,民族英雄们所表现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国家之务为己任”的民族责任感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之情。尽管在封建社会中,这种以公为先的思想通常与忠君相联系,带有封建主义的色彩,与我们今天提倡的先公后私、大公无私的道德境界不能相提并论,但其中的忘我精神、牺牲精神、高度的民族责任感,还是我们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应该发扬光大。
此外,在传统道德中,还有一些。如:教人们要珍惜时间,勤奋好学,自强自勉,以及劳动人民在长期艰苦的生活和劳动环境中形成的吃苦耐劳、克勤克俭,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豁达乐观的性格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
如何将这些传统美德吸收到思想品德课中,使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放异彩?我认为首先要处理好继承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精神的关系。
我们经常强调在思想品德课中要继承传统美德,也要体现时代精神。这二者之间并不是各自孤立的,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谈继承,应立足于当今时代,从当今时代的要求出发对传统道德进行筛选、创新、改造,使之成为新时代道德文明的一部分;谈到时代精神也离不开对传统道德的继承,因为任何一种新的道德观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不仅依赖于当前的社会经济基础,也是对原有道德的扬弃,新的道德观念是在对旧道德的更新改造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因此,小学思想品德课应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从时代进步的角度对传统美德的再认识。
道德是一定时代的产物,每一道德观都以一定时代为基础,即使是带有人类道德共性的传统美德,人们对它的认识层次也因时代的不同存在差异。
如,艰苦朴素、艰苦奋斗,这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艰苦生活和劳动中形成的美德。这些美德在任何时代都是应当提倡的,但今天讲与过去讲,哪怕是20年前都是不一样的。过去讲艰苦朴素、艰苦奋斗更注重于物质上的节约,生活上的俭朴和在贫困艰苦条件下的吃苦耐劳精神。这是劳动人民对劳动成果和艰苦的劳动环境所持的一种朴素的情感和态度。今天,生活条件改善了,特别是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人们已经开始向小康水平迈进,我们还抱着原来的观点教育学生显然不行,那么,我们还要不要讲艰苦朴素、艰苦奋斗呢?当然要。艰苦朴素、艰苦奋斗不仅是人对劳动成果、物质条件的态度,同时也是人的一种生活态度、生活追求,在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的今天,是以奢侈、浪费,以能吃能花为美,还是以节俭为荣;是贪图安逸、追求享受,还是艰苦奋斗,反映出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今天,我们进行艰苦朴素、艰苦奋斗的教育,应从现实社会出发,着眼于培养学生以简朴为荣,肯于吃苦,勇于奋斗的良好品质和道德风貌,而不能停留在“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认识水平上。
再如,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以说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哪个民族有着像中华民族这样浓厚的爱国情感。然而,在自然经济状态下和长期封闭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爱国情感又具有狭隘性和封闭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比如在认识祖国方面曾经表现出的夜郎自大的倾向,单纯强调祖国的繁荣富强,缺少忧患意识的培养;另外,过分强调爱国不离本土,简单地把是否留在国内作为衡量爱国与否的标准等等,从而造成教育上的片面性。今天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决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要在世界大背景下让学生认识祖国,既要看到祖国建设的兴旺发达,又要看到与先进国家的差距,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为祖国做贡献的责任感。
另外,如宽厚、谦让、谦虚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封建社会里,又与忍让、与世无争、随遇而安、孤高自傲等消极的人生态度相联系。
所以,在谈到继承传统美德时,应从时代进步的角度,对传统美德进行再认识,使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更好地体现时代的要求,反映新时代的风貌。
(二)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道德文化遗产,从时代的要求出发,对道德文化遗产进行更新改造,为现实服务。
传统的道德文化遗产是古人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它们流传千百年,至今仍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借鉴价值。对这些传统道德文化遗产,应本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原则,进行更新、改造,赋与新的生命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合理的利用。
有些优秀的传统篇,如优秀的传统故事、格言警句,可以直接纳入小学思想品德课教材。目前,我们教材中已吸收了一些,如“狼来了”、“凿壁借光”、“十八缸水”等故事,以及古代的格言、谚语,但随意性较大。我认为,对优秀的传统篇应有一总体考虑,对其中代表中国道德的精华、具有流传价值又符合小学生理解能力的,应有意识、有重点地吸收到教材中,使这些传世佳作一代一代传下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品德课教材风格。
有些传统道德,如孝敬父母,在封建社会中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是封建家庭伦理观的核心,体现着封建的宗法依附关系。特别是“父为子纲”、“父母在不远游”之类的说教,是我们今天应屏弃的,但其中赡养父母、尊敬父母等观念还是要提倡的。对类似这样的传统道德,我们既不能一概排斥,也不能照搬古人的说教,而是在更新、改造的基础上,赋予新的内涵,使其成为反映时代要求的新道德。
另外,古代蒙学中采用的一些方法,我们也可以考虑借鉴。如《增广贤文》,将各时代和当时社会广为流传的格言、谚语,用依韵归类的方法编排成文,读来琅琅上口,便于咏诵和记忆;再如《三字经》,将道德要求和道德故事用三字排列方法,编成顺口溜。学生在读诵中记住了这些故事和要求,数年后,一想起“三字经”,就能回忆出故事的内容及所讲的道理。儿童期是一个人记忆力最好的时期,在这时给他们一些至理名言,让他们记忆、背诵,将会使他们终生受益。当然,我们不能照搬古时的方法,它们只是给我们提供一个思路,我们还应根据当今时代的特点编出具有时代风格的新篇。
(三)在克服传统道德观中消极因素的基础上,不断确立反映时代精神的新道德,以新道德代替旧道德。
当我们谈到继承时,也应看到传统道德中存在着的不可低估的消极因素。它不仅根深蒂固地积淀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中,而且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下一代。
如封建的家庭依附观念对现代孩子的影响,集中表现为孩子对父母的过分依赖和独立意识的欠缺;再如,长期存在于没落封建统治者中的摆阔气、讲排场的风气,在今天的社会中也有反映,由此造成一部分学生道德观念的混淆,以显阔、出手大方为美;另外,在传统观念中存在着的保守性、封闭性,造成我们民族长期以来求稳求安、墨守成规、满足现状的心理状态,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现代的青少年一代。
[关键词]基耶斯洛夫斯基;《十诫》;文化主题;传统道德;现代语境
作为一部带有一定的观念指向的影片,《十诫》并没有呈现出一般概念电影主题先行的缺陷,而是将理性的思考惯用影像的方式表达在自己的影片中。基耶斯洛夫斯基运用了与圣经“十诫”逐一对位的故事模式,通过对“与神之诫”、“与人之诫”、“与罪之诫”三大命题的思考深入开掘了“十诫”的文化主题,从而使这一古老的契约重新进入现代社会的道德领域并获得新的生命。
一、与神之诫
规范人与神的关系,是一切宗教首先要明确的命题。在《圣经》“十诫”中第一、二、三条诫令就显示了神的尊严与权利,将人与神的关系定位于必然与唯一。而信仰危机恰恰是现代社会思想混乱的原因,为此探讨人与神的关系成为整部影片的重中之重。在基督教中,“信、望、爱”被视为三圣德,《十诫》的前三个故事在探讨入神关系的同时展现对三圣德的回归的要求。
在第一个故事《钦崇――天主在万有之上》中,“何以为信”的命题被提了出来。与其说电脑是为巴伯父子眼务的器具,更不如说这是他们的新神。在他们那里,对科学理性的崇拜大大超越自身判断。巴伯父子的悲剧从表面看来正是违背了第一诫而发生的。但基耶斯洛夫斯基显然不是宗教一神论的卫道士,他以隐喻的方式表述了对现代/后现代的工业社会机器“异化”人的现状的深深忧虑。这就发展了只奉一主的内容,强调了信仰对人的拯救作用――这种信仰在基耶斯洛夫斯基那里集中表现为“爱”。片中孩子问姑妈什么是上帝时,姑妈解释说,爱就是上帝。上帝以爱的方式存在于人类之中,唯一可以获救的方式就是“爱”。这一点在基耶斯洛夫斯基此后许多电影尤其是《红》中更是得到了进一步阐释。
在《第二诫不可妄称神之名》中,基耶斯洛夫斯基把镜头对准了平凡个体的抉择。瓦伊达面对的是是否堕胎的选择,老医生面对的是是否能断定瓦伊达丈夫生死的选择。这种选择应对了《圣经》中第二诫“不可妄称神之名”。在基督教传统里,只有上帝一人有资格对生死进行裁决。而瓦伊达怀上本不应该存在的孩子,预先认为所希冀的事物必然会实现。这样的选择是对神之名的一次妄用。老医生无法解决选择哪一个生命才是道德的,最后就自作主张地宣告瓦伊达的丈夫即将死亡。在此老医生扮演成了上帝的角色,妄图用自己的努力来获得生命的救赎,这两次对圣主之名的妄用也提出了“何以为望”的命题。对望德的背叛有以下两种态度,包括自以为是和绝望。瓦伊达与老医生的选择就是徘徊于自以为是的希望与绝望之间,即是对“望”的背叛。在片中,“紧守希望”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对如何回归“望”德的答案。老医生最终做出的决定,就是和瓦伊达坚守着最大的希望――相信奇迹。这种对奇迹的希望也可看作是对信仰的回归。基耶斯洛夫斯基以悲悯的人道主义出发,最终“爱”战胜了“罪”,不仅瓦伊达和其丈夫得到了相互谅解,而老医生也从多年留恋梦境、逃避现实的情境中解脱出来。
《圣经》规定“第七日各人要住在自己的地方,不许什么人出去”(《出埃及记,收取吗哪之地》),而在第三个故事中,圣诞之夜爱德华离开家人陪着前女友伊娃寻找其“失踪的丈夫”,不仅是爱德华、伊娃没有守安息日之诫,那个暗场里的“失踪的丈夫”更是对这一诫令的违悖。这个“失踪的丈夫”隐喻着心灵的缺憾、爱的缺失,既不会回来也不会被找到。基耶斯洛夫斯基在此片中表达了对人心灵的疗救的重视――“爱”如何回归?爱的自由如何回归?这与在《蓝》中表达的主题相类似,一个人的精神内伤只有回归内心,达成自己的愿望,远离过去,才能获得治愈。“安息日”也隐喻着精神层面的休憩,只有在爱德华与伊娃共同完成了他们的精神之旅之后,人生才可被拯救、被宽恕,从而获得真正的解脱。伊娃与爱德华之间已经不再是恋人之间的缠绵,而是更高层次的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爱与心灵救赎。这种感情超越了普通人之间狭义的爱,是对圣爱的回归。
二、与人之诫
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是社会混乱的主要表现。而人与人关系的紧张是造成社会问题的一个主要因素。基耶斯洛夫斯基对社会细致观察,在影片中针对各种社会问题,批判了变质的人与人的关系,并进一步强调了“爱”对于人的救赎。父女关系(如《第四诫孝敬父母》)、母女关系(如《第六诫不可偷I》)、男女关系都成为他关注的重点。
“偷窥”与“爱情”是第六和第九这两个异质同构片子内容的核心。两个男性都曾以“偷窥”的方式表达对各自所爱之人无法达成的爱,这无疑是对夫妻关系/婚姻关系的扭曲。婚姻作为人类社会组织的构成手段,是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基本构成。但是由于没有血缘禁锢,这种关系也具有某种不稳定性。在《圣经》中,“不可奸”、“不可贪恋他人之妻”作为“十诫”中第七条和第十条诫令,在道德导向上都是提倡禁欲主义式的婚姻观,是对夫妻关系的规范。但随着各种西方现代思潮的兴起,随着性解放和女权运动的发展,传统的婚姻观性道德观被彻底颠覆,随之而来的是各式各样的家庭问题。在《关于爱情的短片》中内心绝望的玛格达早已不再相信什么纯洁的爱情,以回应暗恋她的多米可。而对于年轻的多米可来说是神圣的,是真正感情的交流。多米可终于以自杀的方式拯救了玛格达,让她知道在这世界上真爱是存在的。在此片中基耶斯洛夫斯基不仅对放任自流的持批判态度,而且将深深的希望寄托在多米可这样的一代“新人”身上,多米可的形象与《红》中的瓦仑婷相类似,他们代表了既有e于传统的禁欲主义又有e于现代的性自由的“新人”,他们象征了传统爱情道德与现代爱情理念中真善美一面的结合,象征了灵肉合一的纯洁爱情。在《第九诫》中妻子汉嘉对性无能的丈夫洛迈克说:“夫妻之爱不在两腿之间,而在心里。”这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对婚姻一种态度,在他眼里只要有爱可以翻越一切沟通上的樊篱,他始终对“爱”的终极救赎怀有希望。
三、与罪之诫
圣经中的“十诫” 是神的例律和法度,耶和华嘱咐摩西说:“你要将这些话写上,因为我是按照这些话与你和以色列人立约,”这些规约与劝诫使以色列入在两个问题上得到了度衡:法律,外在的客观规则;良心,内在的主观规则。它为人们指明了基本的道德评判标准和行为准则。无论是违背法律还是违背良心都即为“罪”。基耶斯洛夫斯基在《十诫》中也对“罪与罚”这一命题进行了探讨。
在《圣经,出埃及记》第20章《杀人之例》中上帝规定“打人以致打死的,必须把他致死”。而死刑,则是现代法律改革中讨论的焦点。在《关于杀人的短片》中,基耶斯洛夫斯基没有停留在对雅泽克的道德谴责上,而是进一步讨论了死刑/暴力的不人道性。通过雅泽克的辩护律师对司法制度与人性相悖而产生的困惑,基耶斯洛夫斯基表达了无论任何形式的暴力都是不人道的。不论这种暴力是合法还是违法,它都是对个体生命的不尊重,都是残忍的。“罪”与“罚”的命题在这里凸显出来,基耶斯洛夫斯基以对两次死亡的直接记录,表达了对暴力的厌恶与谴责,更强调了道德对人性救赎的重要性。
物质在现代社会中成为犯罪的主要诱因。物质对人的诱惑在“七宗罪”中将其归于贪婪,是人既不能遵守外在规则又不能受制于内在规则的双重犯禁。在《不可贪恋他人财物》中丢失的珍贵邮票成为“物质”的象征,它左右了人的情感,使兄弟俩相互猜忌。在这里现代社会流行的拜金主义成为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主要批判对象。“不可贪恋他人财产”在圣经里是训诫人们不要对不属于自己的物质有所觊觎,而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影片中,它规劝人们在物质与情感的天平上,只有保持内心道德的法度才能抵御物质的侵蚀,得到最珍贵的遗产――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当法律与良心发生冲突时,是良心归顺于法律,还是法律归顺于良心――这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就“罪与罚”命题的第二个质疑。在第八个故事《不可做假见证陷害人》中基耶斯洛夫斯基就探讨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如何在法律和良心的矛盾中得到平衡也是基耶斯洛夫斯基一直寻找的,托马斯,阿奎那认为在任何良心的问题中都有两种可从中作出选择的主张,一种是赞同法律,另一种是赞同自由,但不论怎么做他都将收到上帝的审判,上帝对人的道德行为和责任有最后的发言权。刘小枫认为基耶斯洛夫斯基是一个神义论的自由主义伦理者,“他深信有旧约式的道德上帝、唯一的正义者,个人必须面对这样的绝对仲裁者……由于人性的软弱,人站在绝对的仲裁者上帝面前称义是艰难的,”因此在该片中基耶斯洛夫斯基强调了良心胜于法律。具有圣徒式美德的裁缝和具备忏悔之心的索菲亚都是传统道德中为人称道的,他们是这个社会道德的主流,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对永恒人性复归的希望所在。尽管裁缝藏匿伊丽莎白是做了假见证,但不愿出具假证明夫妇才最终一辈子受良心的谴责。这也可以看出基耶斯洛夫斯基强调自律,对保证现代社会运转的法律持怀疑态度。
四、爱的救赎
一、教师专业道德概念的提出
早在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 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中就提出了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职业,认为它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严格训练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持续维持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公共业务。[2] 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在政治、经济、科技等各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教师专业化运动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教师专业发展成为研究者的重要研究领域。只是在已有的研究中,更受关注的是教师知识及教师技能的发展,体现出一种浓厚的“工具性”及“技术性”,而对教师道德的研究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教师职业本身就蕴含着道德的一面,具有“教书育人”的统一目的。教师不单单是向学生传授已有的知识、技能,更要作为一个“人”的存在,向学生展示良好的道德品性,使学生明了什么是“好的”与“善的”,而什么样的观念与行为是不可取的。另外,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有责任以自己的方式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与道德品质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同时体验到工作的成就感与幸福感。可见,教师道德始终是教师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师专业化运动中,教师质量的提高要求由抽象、模糊、未分化的师德走向具体、明确和专业化的伦理规范,同时,人们对教师专业特性理解程度的提高也促使“教师专业道德”概念的提出,可以说,教师专业道德概念的确立与教师专业化运动有着相同的历史必然性。[3] 教师专业道德概念的提出对于传统的教师职业道德是一个超越。这种超越不仅体现在更加丰富、深刻的内涵中,也体现在专业、自律、发展的特性上。
二、教师专业道德在内涵上的超越
关于教师专业道德的内涵,先后有学者进行过论述,虽然没有统一的界定,但相比于传统的职业道德,教师专业道德在内涵上的超越却是毋庸置疑的。传统职业道德主要聚焦于教师必须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它依靠一种外在的力量,尤其是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期待和要求来约束教师的行为举止,督促教师履行职责。教师专业道德则具有更加丰富、深刻的内涵。它不仅强调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其本身应该具备的良好道德品质,更关心教师对学生道德发展的责任;不仅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同时也关注教师作为个体的存在所应享有的满意度及幸福感。
1.道德人同时也是道德教师
古往今来,教师的道德品行都是对教师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春秋时期孔子提出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到今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规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取得教师资格的条件之一,同时,遵守职业道德、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也是教师应履行的义务,都可看出社会对教师的道德要求。一直以来,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为人师表”的榜样示范责任,因此,对于教师的道德素养之期望就要高于其他的一般职业。可以说,作为“道德人”是成为教师的前提。
教师本身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是重要的,但却不是足够的。换言之,教师应首先保证自己是个道德人,却不可仅满足于这种“独善其身”。事实上,教师的“独善其身”不仅是不应该的,也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无论教师教授哪一门学科,都是作为一种整体性的存在与学生交往。教师在以一种个人的方式体现着他所教授的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说,老师就是他所教授的知识。[4]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产生着或大或小的影响,无论教师是自愿或非自愿,是意识到了还是无意识的。教师时刻都在成为一种隐性课程,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影响着学生的道德观念与行为。杜威提出,道德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如同有关我们和别人的关系的一切行为。虽然我们未意识到自己行为的社会意义,但它已被道德潜在地包含在内了。因为,按习惯的原理,每个行为都使人的倾向有所改变,每个行为都引起某种爱好和愿望。[5] 可见,在学校中对学生的道德发展产生影响的并非仅仅是“思想品德课”的教师,每一位教师都承载着对学生的道德承诺。由此,教师专业道德不仅要求教师本身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还要意识到自己的道德教育责任,并能在恰当的时机以恰当的方式促进学生道德发展。正如内尔・诺丁斯所说,教师不能以自己没有受过道德教育的训练为借口而逃避作为道德教育者的责任和义务,所有成人都应该成为孩子们的人生咨询师和道德教育者。[6]
2.关注学生发展的同时关心教师的幸福
以往对教师道德的论述,多是从社会期待及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强调教师职业承担的各种责任。教师一度被称为“蜡烛”,不禁让人想到“蜡炬成灰泪始干”。在这些观念的背后,隐含着的是对“教师付出”的关注以及对“教师所得”的缺少关心。只是,在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日渐深入的今天,我们不可忽视一个重要问题,即只关注教师的付出而不关心教师的回报,并非真正的教师专业道德。事实上,真正的道德是他人利益与自身幸福的统一。换言之,教师职业并不是倾情奉献、不求回报的,教师同样需要物质的回报及精神的满足,而后者更为重要。
教师专业道德不像传统职业道德那样,仅强调教师应履行的职责及教师对学生的付出,同时也要关注教师个人的愉悦感、成就感与生活幸福感。只有获得了愉悦感,才有可能使工作充满创造性;只有拥有成就感,才有实现下一步专业发展的动力;只有体验到幸福感,才体会到了教师职业对于个体的意义。因此,教师专业道德在关注学生发展的同时关心教师的幸福,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赢”。相比于传统职业道德仅注重约束教师行为及规定教师职责,教师专业道德对教师规范及教师个体“德―福”一致关系的确认,不得不说是一个重要的超越。
三、教师专业道德的特性体现
无论是针对教师队伍的专业化运动,还是聚焦于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其目的都是回应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及教师个体的教育质量。教师专业道德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内涵上超越了传统职业道德的同时,也体现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特性。
1.对教师道德“专业性”的强调
教师专业道德是在教师专业化的背景下提出的,也是在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并发展的。在承认教师工作专业性的同时,也应认识到教师道德的专业性。
教师专业道德强调从专业特点出发讨论伦理规范的建立,而不再是一般道德在教育行业里的简单演绎和应用。[7] 教师职业是一项专业,教师的发展也具有专业特点。教师道德伦理规范的建立,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依据,体现出教师工作与教师发展的独特性与专业性,此即对教师道德专业性的强调。这种专业性意味着教师道德规范不能被套用到其他职业中,其他职业的道德规范也不能适用于教师行业。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教师专业道德建设,实现更好的教师专业发展。
2.对教师道德“自律性”的要求
传统的教师职业道德主要是作为一种外在的行为规范发挥作用,对教师而言是一种强制规范与被动执行,缺少教师主体性与自律性的发挥。教师专业道德则强调以自律为核心的专业精神。
教师工作的对象是人,关注人的成长与发展。因此,教师所做的是一项复杂的且成就显现滞后的工作,尤其是与学生道德发展有关的方面,更是难以评价,也不会立刻见到工作成果。此种特性便要求教师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在专业道德的建构中,充分体现出自主性、自律性。一方面,教师要以合适的言谈举止与他人交往,在教育教学中尤应如此;另一方面,教师还应时刻牢记自己对学生的道德承诺,利用合适的教育机会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更高层次的自律性要求。因为在一些教师的观念中,完成教学任务意味着教好自己担任的具体学科,让学生学好知识便是合格的教师,而学生道德与人格的发展则与自己无关。由此,教师专业道德不仅要求教师意识到自己的道德教育责任,还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积极探究、交流合作,充分发挥主体性与自律性,提高对学生的积极的道德影响力。
3.对教师道德“发展性”的关注
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而言,每一个教师都要经历渐进的、持续的发展过程,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教师道德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之一,同样处于动态的、持续的发展中。
传统的职业道德依靠一系列规范对教师的行为举止做出规定,此种规范以一种静态的方式存在,对教师的要求在于不违反,不越界,遵守它们即可。此种情况下,教师的职业道德也处于被动的、静止的状态中。相反,教师专业道德则关注道德的发展性。这种发展性不仅表现为教师作为为人师表的榜样,应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同时也要求教师在本职业对学生的道德承诺的伴随下,不断提高自己对学生的积极的、有效的道德影响力,做到对学生良好道德观念的形成及完善人格的发展真正有所作为,有所裨益。换言之,教师无论是作为“道德人”还是“道德教师”,都应时刻处在不断反省、不断提高、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状态之中。另外,教师作为个体的存在,其在工作中应该享有的愉悦感、成就感、幸福感的逐渐提升,同样是教师专业道德发展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金华,321004)
参考文献:
[1]饶见维.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实务[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
[2]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Z].1966.
[3][7]檀传宝.论教师“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观念的转移[J].教育研究,2005(1).
[4][加]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一)传统美德对现代道德教育内容的影响
传统美德主要内容的科学总结及认可认同,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及建设中国现代道德文明的重要前提,也是丰富现代道德教育内容的重要来源。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关键就是要找到一个传统和现代的链接点。基于目前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以及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客观规律,现代道德教育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应该包括思想信仰和道德情操、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见利思义和诚实守信、人格修养和自我素质等方面。当前,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水平得以迅速提升,国家富强,民族兴旺,人们生活开始富裕起来,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兴起和发展,深刻影响着我国人民的精神生活。近些年,人们的道德品质滑坡,价值理想失落;诚实守信缺失,欺骗行为猖狂;奉献精神趋弱,功利意识加强。在价值观念上表现出自我主义、实用主义的特征,在人际交往中显现出更多的个人主义倾向等等。面对着如此不堪的状况,现代道德教育必须要积极借鉴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思想,立足于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群体、人与社会的几个关系,在诸多方面加强和寻找现代道德教育的内容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契合点。
例如,传统美德中所包括的精忠爱国,这一民族气节可以说是最质朴的情感和品性。这种崇高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巨大凝聚力,也是推动民族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其与现代道德教育所强调的对自己祖国怀有深厚感情的爱国主义紧密相连;传统的律己修身、修己慎独的美德,这种向内探求的主体性道德精神,强调自主自律、自我提高以维护社会整体秩序,其与现代道德教育所强调的自觉自律、自我内化等密切相关;传统美德中的仁爱孝悌、谦和好礼和诚信感恩等道德规范,不仅形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社会生活中浓烈的人情味和亲切感,也蕴育了守信用、讲信义、知恩图报的良好社会美德。这与现代道德教育所强调的促进和谐人际关系和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相契合;传统美德中的以义制利、克己奉公与现代道德所强调的共同价值、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相容相生;传统的勤俭节约、勇毅力行等美德也与现代道德教育所倡导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的时代精神相契合。因此,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所包括的仁爱、孝慈、诚信、忠恕、正义、谦卑、礼让等是现代道德教育内容重要来源,同时对于实现现代道德教育的目的发挥着重要的影响。所以现代道德教育内容的充实必须辩证地吸收和批判传统道德教育的模式和方式,根据时代要求和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心理特征及年龄大小,科学制定道德教育的目标,赋予传统美德内容以新的时代内涵,使之成为中国现代道德教育内容的重要来源。
(二)传统美德对现代道德教育方法的影响
道德教育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决定着道德教育结果的好坏,正确的方法有利于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我国传统美德教育主要强调的是“德教”与“修身”两者的有机统一。“德教”主要是运用外在的道德观念和规范对人进行知识灌输、有效熏陶和不断影响,其目的实现强调通过个人的自我道德修养和律己修身。古代的一些道德修养方法对今天的道德教育实践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例如,学以成性、存心养性、正心诚意、格物致知、省察克治、自然无为等方法。这些方法最终目的是进行道德践履与修养实践,重视道德主体在完善自身过程中的能动性,认为一个人只有身体力行道德约束与规范,不断奋发向上、修身养性,才能真正地达到有修养。另外,传统道德教育注重自我修养的程序,非常讲究其操作方法。而现代道德教育的知识化与体系化的课程,将道德规范浓缩为逻辑严密的章节内容,采取的教育方法大都也是刻板的硬性灌输,不仅强制学生去学习和服从,使得道德教育内容高高在上,变得虚空,而且斩断了道德与现实生活的血肉联系,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认同,遑论认知与践行的有机统一。儒家的道德教育注重在看得见的实际生活中培养人的良好道德素质,这种高效的教化方式无疑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传统道德教育的方式对今天的道德教育所强调的道德实践、道德自律、道德首位等具有重要启示。其立足于学校教化,家庭和社会熏化,自我内化,有效地促进了教育对象的思想道德修养,这对于现代道德教育目的的实现和途径的探索发挥着重要影响。同时,传统道德教育中的“乐教”、“诗教”等思想,大大地启迪了现代道德教育中的审美德育模式和情感德育模式。因此,现代道德教育应该辩证地继承传统,并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超越和创新。不仅要弘扬中华民族的“德教”传统,确立正确的道德教育目标,把道德教育放在重要位置,而且要发掘和借鉴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宝贵资源和实践经验,纠正道德教育方法中的形式化和僵硬化,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点,从道德教育的客观规律出发选择合适且合理的道德教育方法。
二、现代道德教育继承和弘扬传统美德的反思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内容可谓是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其在中国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传统美德的价值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共性。但是,由于传统美德经历了长期践行于传统社会,尤其是在封建社会的特定环境中,不可避免地具有历史的局限性,存在着一些在不同历史时期被统治阶级所提倡和利用的现象。因此,一定要把这些与传统美德区别开来,现代道德教育在继承和弘扬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从实际出发,坚持以为指导,合理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紧密结合现实情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既不能一味地倡导文化复古主义思潮,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进行“返本开新”,全盘照搬和“拿来主义”,也不能追随思潮,认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整体上已经失去价值和意义,提倡全盘否定和全面抛弃。在认同传统美德对现代道德教育影响的同时,也要反思其本身的不足。例如,儒家文化倡导修身治国平天下,崇尚仕途,使得传统的道德教育与政治治理紧密相连,导致道德政治化和政治道德化,最终道德屈从并服务于政治。此外,古代“天人合一”思想,虽然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看到了自然的客观规律和人们思想道德规律的某种联系,但是缺乏“主客二分”的认识基础。诸如此类,都是我们在新形势下进行道德教育所应该深刻反思的重要内容。(本文来自于《理论观察》杂志。《理论观察》杂志简介详见。)
当前,在全世界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全球化时代,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强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弘扬,推动思想道德教育的完善和发展,培育民族精神,彰显中国特色,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化势不可挡的浪潮中,我们道德教育的现代化,一方面要顺应人类文明发展的潮流,开拓国际视野,以积极的态度和开放的胸襟吸收与借鉴其他民族优秀的德育文化传统,尤其是那些普遍适用于市场经济、信息社会和能够解决当代人类共同道德问题的思想观念与道德规范,要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加以吸收和改造,融入时代精神,使其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结合起来,重塑现代道德教育资源;另一方面,要根植于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善于挖掘文化传统中的道德教育资源,积极汲取“母体”的生命养分,需求道德教育现代化内源发展的途径,建立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新时代道德教育体系。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蕴含着的丰富道德教育资源,为现代道德教育提供了深厚的内源性发展动力。每个社会的发展都应该根据本身的文化特性、思想特征和行动结构,找到自己的发展类型和方式。“为了确保真正的发展,就必须恢复每个民族的文化特性,恢复这种特性最具有代表性、最深刻、最真实的所有组成部分,借以作为价值上‘求本溯源’的手段,作为发挥创造力和活力的催化剂,实现内源的和真正人类的发展。”
三、总结
[关键词]道德教育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70119
中国传统的“道德”乃是“道”与“德”两个词的缀合,“道”、“德”具有丰富的层次性和深刻的内涵,实质上是一种包括自然、社会与人生的多层面及多维度的动态生存方式。这对当今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具有重要的启示:首先是树立多维“道德”观;其次是构建开放式、多层次的班级建设体系;再次是建立内涵丰富、多层次的道德教育内容体系;另外是强调道德教育中个体的动态参与性。主要做法如下。
一、推崇“仁爱”,追求班集体人际和谐
传统道德教育中的仁爱是宽仁慈爱,有爱护、同情的意思,是孔子认为的理想人格,在班级中推崇“仁爱”,使得学生与学生之间彼此尊重与关怀,知道善待别人。我们的班集体人人做到对他人宽仁慈爱,有爱护、同情之心,受到这种好的环境的影响,让大家彼此尊重他人,有益他人,不加害于他人,和谐共处,用仁爱为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提供准则,为人际关系的协调指明正确的方向,从而将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并升华至道德义务。这种传统道德教育对班级管理有着积极意义,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有着积极影响。
二、倡导言行一致,引导班级学生恪守诚信
传统道德教育中儒家“诚信”思想的内涵主要有三点:首先是以“诚”为真实无妄的本然之道;其次是以“诚”为道德之本、行为之源,而以“信”为德目之一;三是重视“诚”的实践,强调言行一致、知行合一。在班级中开展“诚实守信,言行一致”活动,使学生对于诚信有明确的认识,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树立以诚信为本、言行一致的思想。努力学习,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诚实” “守信”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自律自爱,完善自我,文明考试,深刻认识到诚实守信、言行一致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大家一定要发扬光荣传统,做一个诚实守信的文明学生。
三、讲求谦敬礼让,形成携手奋进的良好班风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教育的很多内容及观点,都与目前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是一样的,在学习和生活中应不矜能、不伐善,先人后己,保持谦虚低调。面对道德高尚、品质优秀的人,要虚心学习,做到见贤思齐;面对他人的过失、缺点,要设身处地给予体谅和包容,诚心诚意地进行提醒和帮助。戮力同心、同舟共济,在他人有困难时及时解急救难、雪中送炭。谦敬礼让、帮扶互助的友善风气在人们之间流转和传递的是温情与爱心,能消除隔阂、融冰化雪,使人如沐春风。美德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跟一个人所处的周围环境有关,好的环境可以使人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培养好的思想品质,不好的环境可能会使人受到坏的影响。学生是组成班级的个体,学生之间谦敬礼让、帮扶互助、志同道合才能形成携手奋进的良好班风。
四、提倡尊师重道,弘扬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