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史全部知识点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在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中老师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一)老师遇到的问题
首先,由于全国卷考试内容涵盖了高中历史必修三册和高中历史选修四册,涵盖的内容广且量大,并且是第一年使用全国卷,没有经验可循,很多老师是认真的完成了全部的课本教学,致使新课占用时间多,没有合理安排一轮复习时间,导致二轮复习时间很紧张。在艺体生的复习方面,这一问题尤其突出。
其次,因为全国卷分为一卷和二卷,其难度是不同的,对于四川省在使用全国卷时,其难度如何?并没有明确规定。所以,很多老师对于二轮的复习资料无法合理取舍。
再次,正是因为全国卷的难易程度无法正确估量,所以,很多老师还存有这样的疑问:对于二轮复习应该怎样过知识?是对重难点、延伸加做题讲题就可以吗?
第四,对于很好的把握历史框架,构建完成的知识体系是在高三一轮复习时还是二轮复习时?或者是贯穿整个高三复习?
(二)建议与对策
首先,任课老师可以在高二下期必修一、二、三新课程都结束以后,适当的逐步开展一轮复习,复习时可以将选修内容按时间段穿插到一轮复习之中,这样既可以缩短新课课时,又可以为二轮复习争取时间,同时,为保证复习中的提升,复习时可以选用高考5十3历年真题进行训练。
其次,二轮复习时主要应该是对已有的基础知识进行综合概括,把握总的历史时代背景,在此基础上突破重点和难点。二轮复习资料中可多选用材料分析题,尤其是考察大的时代背景的题型,很适合训练综合知识。
再次,对于构建知识体系,这个问题目前是最让高三老师头疼的,因为复习过程中,发现学生根本没有知识体系的概念,一轮复习的知识点完全联系不起来,在做题时已掌握的知识完全用不上。所以,在一轮复习至三轮复习时,老师应针对学生情况,适时的帮助学生或者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二、在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中学生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一)学生遇到的问题
复习知识时遇到的问题。首先,因为高中历史必修课是分为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三大专题来设置课程的,其历史时间是零散的,所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具体时间记忆不清,对历史时间的延续性把握不住。其次,很多学生在复习时还停留在一轮复习阶段,对于历史知识点的记忆是零碎混乱的,没有框架和体系。再次,在知识的梳理上,学生们对老师过分依赖,不爱动手动脑。第四,很多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如不总结已经做错的题和复习过的知识;不及时的翻阅课本;不背诵重知识点。
做训练题时遇到的问题。首先,很多学生都有的通病就是在做题时喜欢做选择题,材料题随便写写,然后就对答案。其次,有些学生做题时不注重审题,不研究问题,看一遍题目就开始答题,往往准确率很低。再次,学生们做选择题时,遇到有关联词的题目,如只有……才……等,不能准确的把握住题意,而此类题型在高考题中又比较常见。第四,大部分学生看不懂文言文题,或者害怕做文言文题,而文言文材料题又是高考的常见题型。
(二)建议与对策
复习知识时的建议与对策。首先,对于历史时间,任课老师应该从高一开始要提醒学生记忆,使学生养成看到历史事件自然反映出历史时间的好习惯。此外,在高三一轮复习时更要求学生必须背诵时间点。其次,老师在复习时应该帮助学生构建较完整的历史时间段的知识体系,并要求他们要自己动手且要不断的复习知识体系。再次,教师在复习时可以适当的提问学生,或抽查作业,督促他们动手动脑。第四,对于高考真题或大型考试,必须要求学生总结做错的题目,可以把错题抄写在作业本上,老师按时查阅批注。此外,一定要求并z查学生重点知识点的背诵。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方法
历史是什么?按照历史学的观点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概括:历史是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过程;广义指一切事物以往的运动发展过程;狭义指人类史,即人类以往全部活动及其历程。在这个简单的概括中我们可以发现,历史是一门涵盖范围极其广的一门课程,但是否就真的很难去学习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掌握正确的方法去学习历史,你将会沉浸于历史的美妙中。初中阶段学习历史是比较基础的,学习主要是以记忆理解为主,拓展应用为辅。以下是本人归纳的一些学习初中历史的方法:
一、熟读教材 掌握教材重难点
在初中阶段对历史学科的学习集中点就是考察在教材上的熟练度。对于初中历史的考察属于比较简单的阶段,但是想要学好也是一件不简单的事。就现阶段来说,初中历史教材课本的知识容量并不算大,并且主要是按照通史的角度加以讲述。因此,在教材上同学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课本的基本结构。基本结构最简单的了解就是查看目录,教材的目录是整本书内容的一个缩写,从目录中可以了解到该本教材的主要内容以及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按照一般教材的编写来说,在每一课通常也会分为几部分的内容,大字部分是该课的主要内容,因此同学们应该对大字部分进行精读,掌握该课的主要知识点。小字部分一般来说是对一些历史时间的描写或者对相关人物的介绍,主要是为了便于学生对大字部分的以及增大同学们的知识面,因此对于小字部分的内容可以采取略读的模式。对于教材的熟练是初中阶段获得历史高分的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方法,向上面说的那样,毕竟初中对历史的考察点主要还是集中在对课本的考察。
二、加强记忆 掌握背诵巧方法
很多同学都认为学习历史最吃力的就是背诵了,也有很多同学在最初学习历史的时候兴趣满满,但由于各种需要背诵的条条框框使得同学们心力交瘁,也渐渐失去了对历史的兴趣。其实对于历史条条框框的记忆并不难,掌握一些背诵巧方法总能使记忆教材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是个人关于记忆历史知识点的一些方法:
1.晨读记忆法:早上是背诵的黄金时间,是背诵历史这类文科性知识最适合不过了。如果所在学校是已经安排了早自习,那么可以在课前就给自己定下一些背诵目标,根据老师总结归纳好的一些知识点进行。一般来说,学生可以拿好老师归纳的笔记进行背诵,背诵完毕后,可以盖上笔记或者课本,闭眼重新回忆所背知识点,若有不熟悉的可以重新加深记忆。
2.关键词记忆法:面对纷繁复杂的知识点,很多同学表示记忆起来格外吃力。每一个点有长长的一句话,每一个问题需要背诵很多知识点,这无疑给同学们背诵加大了难度。因此,背诵时往往可以选择抓住关键词,先记住关键词,然后不断拓展。比如在记忆为什么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时就可以先抓住文学、,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目标、,私人讲学这些关键词,再不断加以扩充,记忆起来也就更加简单了。
3.提纲记忆法:初中历史对于事件时间的考察可以说占有较大的比例。在同一时间,中国和世界其他各国可能同时发生着一些大变革大事件,在笔者看来,建立时间轴是个不错的选择,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综合起来记忆比较,也是一个强化记忆,加深理解的好法子。毕竟在考试中,出题者往往利用学生事件时间发生情况记忆模糊而设下陷阱,但如果同学们对于这些知识点记忆深刻,也就可以减少丢分了。
三、巩固知识 掌握答题小技巧
很多同学都会出现记过的知识点再次忘记的现象,这便是巩固不到位的结果。那么,应该要如何巩固知识呢?课后的练习自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没有练习容易造成对所学所背知识理解不深入的情况,理解不深入则答题无法达到要点,得分也必然会不尽如人意。历史这门课程,答题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客观题给出的史料材料等,在问题的设定上也必然存在联系。比如,很多设问往往会说材料体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得到什么启示和教训等等之类。像这样的问题,若材料中提到了买什么,花了钱等等就是涉及济方面;若是材料中提到了制度的革新等方面则是政治方面;传教士之类的方面则是涉及文化方面;关于军队等则是军事方面诸如此类。但有些材料表达得较为隐晦,可能无法找此类关键词之类的,那么,笔者的建议是按照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写几个方面,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分点作答,并且尽量使得所写答案与所学教材有所关联,尽量使用术语,避免使用日常用语,还要注意的是,答题尽量使得卷面整洁。掌握一定的考试作答技巧会产生意想不到效果,往往可以使自己在同类答题中得到更多分,成为佼佼者。
以上是工作中总结而来的一些小经验,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同学重新树立对历史的兴趣以及在历史学科中得到自己满意的成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水平 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8.076
历史是已经成为事实的过去事件,历史和现实以及未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通过对历史的分析必然会对现实及未来产生深远影响。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历史学科的教材具有非常大的变化,包括历史学科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思想的发展以及教师素养要求的提高,高考中占据比例的提升等方面。在这种复杂的背景下,教师们应该加强对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断探究有效的教学方式,以适合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历史水平。
随着国家新的教育发展规划的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在整个教学工作中的地位将更加受重视,历史作为一门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学科,对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以史为鉴”,教师们在教学活动中通过与学生一起分析一些历史事件对社会所带来的影响,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
在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的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课堂容量与课时有限的矛盾,历史教材的模块式编写方式,造成历史学科知识碎片化,教师们在历史教学活动中运用的方式单一,学生的学习兴趣差等几个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历史教学水平的提高。我们都知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主要把历史教学分为教与学两个方面,试想,如果一位历史老师的教学水平很高,但是学生对历史知识没有兴趣,不愿意学,就不能很好的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更不能很好的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历史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老师的历史教学水平。这对这些问题,笔者根据近几年的工作经验,浅谈一下自己的几点意见。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发挥作用
素质教育改革下,教师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良好的教学氛围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进而,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至为关键。为适应新课改的大纲要求,教师们要转变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由简单的教书匠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和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为了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们就得不断研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如,教师们的课堂语言要风趣、幽默,态度要和蔼可亲,甚至有时候可以采用适当夸张的动作来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力,认真细心的对各个层次的学生能够进行点拨,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从而,增强他们学习历史的欲望,更能积极主动地去参与、思考,在这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下,学生们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更好的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我们都知道,课堂是历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面对主要阵地,历史教师要注重每一个课堂教学环节,如教学活动的安排、过程的实施、历史知识的拓展、问题的设计等方面,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增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让学生思维多样、体验有效,相信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一定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二、课前充分备课,运用适当的方法去解决教材的重难点
我们都知道,只要做了充足的准备,很多事情都会迎刃而解。教师们在授课前,一定要做好课前准备。首先要钻研教材,课前一定要对教材通读一遍,明确教材的编排意图和要求,把握重难点,理解教材写了些什么内容?写这些内容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然后把教材上的内容变成教师授课的要点。教师们在仔细分析研究教科书之后,就可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适当补充课本外的史料,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又可以开阔学生们的视野,学到更多知识。教师们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录像、投影仪等器具的使用,提供给学生们各种图画、文字、视频等材料。让学生们更多的了解历史资料,更好的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眼界,促进他们对历史的深入研究和学习。还要选择重点、确定难点,一堂课的时间有限,要想把全部知识点详细讲解完,有点不可能,所以教师们要事先选定重点内容,课前仔细研读教材,找出这一节课的重点,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有重点的讲解知识。如讲到文化模块的李白和杜甫的诗的区别时,因为在语文课上学生们大都已经学过他们的诗的具体内容了,教师们就可以略讲的内容与含义,可以把重点放在区分诗歌的特点和背景上。教师们也要明确难点,难理解、难解答、不易接受的知识点是学生们所谓的难点。面对难点,教师们需要用合理的方法去讲解,以便更容易让学生理解记忆,教师们还需不断研讨教学方法,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师们要注重小结,形成知识体系
在教学活动中,知识点都讲解了,学生生们也听懂了,但是面对复杂、记忆力要求很高的历史学科,教师们还需要进行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那便是复习小结。一节课中有没有小结极其重要,小结对于深入理解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有重要作用。在小结中,学生们既可以复习归纳本节所讲核心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还可以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方便学生们记忆。如讲完第一次世界大战经过时,可归纳为战争的战场、会议、转折性战役的次数,还可以总结出投降的国家等。这样,学生不仅知识点记忆牢固,而且知道本节的重点所在,以便课下更好的复习知识点,进一步理解知识点的内容。这对于学生们学习历史极其关键。试想,如果教师们不进行课后小结,认为讲完了这节课的内容就完成了自己的任务,那么肯定有一部分学生对于课上的知识点没有清晰的脉络和体系,会感到知识点很混杂,由于对课堂上讲的知识没搞懂,也就没有兴趣去记忆知识点,时间长了就会丧失学习历史的兴趣,势必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跟着老师,提高课堂效率。
跟着老师的复习计划和进度,提高听课效率,绝不能轻视课堂的作用。毕业班的老师,尤其是重点中学的老师,一般具有多年的备考经验,每一堂课都是他们的多年心血和经验的结晶,所以复习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好好听好每一堂课。什么叫听好课呢?并不是说整整四十分钟都在听老师讲话就是听好课了,一个会听课的同学必然能够跟随老师的脚步,明晰老师的思路,了解老师讲课的逻辑,抓住老师强调的重点、难点、考点和热点,并根据内容的主次做出恰当的处理和安排。
有的学生觉得课堂上的内容太浅“吃不饱”,于是便在课堂上一心二用,一边听课一边写作业或做其他自主复习,我认为这样得不偿失,即使已经掌握了这堂课 80%的内容,在一心二用的低效率课堂学习中,你很可能会错失了另外20%内容,而且这种缺漏很可能永远也补不回来。与其这样,不如一边听课,一边结合老师教授的内容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联想,不但可以加深对老师所讲内容的理解,还能同时复习联想起来的相关内容。比如,老师讲到某一时期的政治制度时,就可以联想同一时期的经济、文化、民族、对外交往等情况;老师讲到某一次改革时,可以联想这一改革前后其他改革及他们各自的联系和影响,等等。这样既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还可以随时将知识点联结成线,自主构建知识网络。
二、抓住课本,熟知教材内容。
对于文科生来说记忆当然是基础,熟悉课本不仅是第一轮复习要做的事,还是从一进入高三到踏入高考考场前都不能有丝毫懈怠的工作。由于一轮复习是二、三轮复习的基础,在第一轮复习中熟悉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每一位同学都一定要保证把复习的重点内容至少背一遍,最好两遍,没有这个基础,将来要想提高成绩就会非常困难。有的同学抱怨背书很难,因为背了后面又忘了前面,永远也背不完。其实背书本来就是在遗忘中反复的过程,忘了不要紧,持之以恒就好。坚持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多次记忆之后,脑海深处一定会留有印象,不要小看这一点点印象,这看似不深的一点印象却极有可能成为考场上的救命稻草。事实证明,但凡背过的东西一定会留在记忆深处,在题干的刺激下很有可能重新回忆起来。
历史复习讲究细节,课本中的大字、小字、地图乃至注释都不能轻易放过,大家听起来可能觉得难以置信,但是要取得好成绩必须这么做,这也是被一再验证了的经验。在第一轮复习中要一课一课背,这时就要求学生首先把教材的重要知识点全部背下来,然后整理出一个大纲,例如这一课涉及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对外关系等,根据这个大纲把这一课中的知识主干再强化记忆一遍,最后把容易遗忘的细小知识点如小字、地图、注释等整理出来再过一遍,三遍过后就可以对这课书有比较好的掌握了。
三、重视训练,促进知识落实。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是近年全球教育界关注的教学模式之一。翻转课堂起源于可汗学院及其创始人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2004年,可汗录制数学方面的教学视频,并把它放到YouTube网站上,供其亲戚家的孩子远程学习,同时也供其他有需要的人士免费观看。为了增加学习的有效性,可汗特意把每段视频的长度控制在10分钟以内。可汗的视频和做法迅速得到了网络的热捧。可汗认为这种让学生在课下自定进度观看视频学习、来到课堂再与教师互动接受指导的学与教方式,使课堂更具人性化。这种将课堂内外事务“翻转”的做法是翻转课堂的雏形。其基本思路是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中将传统课堂传授知识,课后完成作业的教学过程彻底翻转过来,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查阅资料、与老师同学在线交流等方式进行知识的学习;而在课堂上教师则利用大量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组织和参与小组活动、解答问题、指导学生完成作业等等[1,2]。
1园林史课程设计
园林史是园林类专业的基础课程,课程研究中外园林起源、发展变迁的一般规律,分析阐述世界不同园林体系的分异和趋同以及历代名园布局及其设计手法。课程内容涉及历史、美术、建筑、文学、生态及植物学等多方面知识,综合性较强。目前,园林史课程在各大高校均为理论课程,授课方式全部采用传统的理论讲授模式。截止2012年,全国设有风景园林本科专业点184个,生源为理科,由于多数学生缺乏相关专业的背景知识,加上课程内容庞杂、知识点密集,“教师主导型”的传统授课模式很难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5]。因此,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的园林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2园林史课程改革方案
2.1课前知识传授
园林史既是园林发展史,更是人类社会进程、文明和审美发展史。世界园林体系风格多变,时间跨度大,地理分布广,各个时期名园胜景浩如烟海。因而,学习园林史,就应当要在历史、文化史和艺术史的大背景下认识园林的演变形式和时代特点。从东西方园林体系发展脉络和前期历史知识的储备方面,需要学生了解世界园林发展的4个阶段以及从公元前2700年到19世纪之前园林形成、生长和发展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的大背景。从完善专业知识结构方面,需要学生掌握东西方历代古典名园的布局情况、设计手法,以便汲取中外古典园林的艺术养分,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并能灵活应用造园技法,进而实现综合而全面的发展。从提高文化修养,开阔设计思路方面,需要学生在了解各国园林特点和差异基础上,破除国界和时代进行比较分析,从建筑、水体、植物等方面进行比较。深入理解东西方园林体系发展的分异与趋同,以期吸收众家之长,为其今后的园林设计能力发展奠定基础,创造设计出现代新园林。
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条件下,依据园林史课程教材[6,7],再结合前期园林艺术原理等基础课程的教学,笔者的课程讲授内容包括2大模块:中国古典园林史和西方园林史。其中,中国古典园林史又分为商周园林、秦汉园林、三国、两晋、南北朝园林、隋唐园林、两宋园林、明清园林;西方园林史又分为古代园林、中世纪园林、意大利台地园、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和英国风景式园林几个部分。由于园林史课程内容丰富,有大量知识点需要学生了解记忆,而课时数相对少。因此,根据教学目标遴选重点内容制作成教学PPT或视频,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课前上传至学院网站或学生QQ群,并要求带着预留问题观看学习(表1)。同时,为了便于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充分理解,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还搜集、整理了相关的视频资料并推荐参考书目供学生学习(表2)。其次,根据课程内容进展情况,提前布置研讨内容或者让学生自主探索思考题目,将学生分为学习小组,团结协作共同完成课程任务,促进对教学视频中知识的巩固与深化。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交流平台与学生进行互动,了解学生在观看教学视频和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便在课堂上交流解疑。
2.2课堂知识内化
翻转课堂的基本要素是教学流程变革所带来的知识传授的提前和知识内化的优化[8]。课堂应是师生、生生交流互动、探索研讨,将知识融会贯通、理解内化的过程。全过程通过以下4个环节实施。
2.2.1启发思考
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从传统课堂的知识传授者变成了学习的促进者和倡导者[11]。教师通过教学活动设计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启发思考环节,教师根据预设思考题目和交流互动启发学生思考。题目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难度适中的同时具备一定的开放性和挑战性,以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中国古典园林生成期授课环节,在课前预设思考题目:意识形态领域影响中国古典园林向风景式方向发展的原因,要求学生在预习课程资料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论点。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网络交流平台随时捕捉各小组的探究论点并及时
给予指导。除教师预设思考题目外,学生还可以将课前学习中所存在的疑惑点及探索性问题带入课堂,与师生交流学习。
2.2.2自主探究
“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要求,整个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争取独立和日益独立的过程[9]。”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独立学习的能力应该是本阶段培养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传统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独立学习和探索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差,学生知识结构的内化需要经过独立的思考,教师只能作为引导而不是代替。翻转课堂可以为学生创造出一个独立思考和学习的环境,学生将小组讨论的探索性论点带入课堂,教师则在课堂上通过引导、启发、讨论的方式,帮助每个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如隋唐园林学习环节,预设“履道坊宅园”假象复原图创作环节,每个小组成员首先都应该通过资料查找,思考分析,形成自己的思路和理念,才会在后期成员之间的交流讨论中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小组成员通过资料查找、沟通交流、思考辩论和分工协作的方式完成本组汇报方案。通过自主探究构建学生个性化的知识体系。
2.2.3协作交流
协作交流是翻转课堂的特点之一,通过之前自主探究的学习阶段,学生需要在协作交流中完成知识的深度内化。在师生、生生的交互性教学活动中,课堂互动共同认知、探索和反思。学生之间则采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头脑风暴方式充分论证相应知识点和综合命题,以达到协作学习的目的。在“履道坊宅园”假象复原图创作环节,学生学习小组通过讨论、交流、分工协作以及最后的PPT答辩的方式完成这一过程,师生共同聆听、探讨、点评。通过师生和谐顺畅的沟通交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总结分析、协作创新以及展示交流的能力。
2.2.4总结提高
翻转课堂作为新型的教学模式,必然有其不同于传统课堂的教学规律。与传统课堂相比,翻转课堂要求教师具备更强的教学能力和广博扎实的专业素养。教师应适时对学科前沿知识、课程体系、授课技巧以及教学技术手段进行深入学习和总结与反思,以期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2.3课后知识的评价
学习评价与考核是衡量教学活动优劣的指标,是对学生课程学习综合表现的定量评判。不同于传统的纸质测试考核,在基于FC模式的园林史教学改革中,对课程教学考核采取了点面结合,综合考察的方式。根据园林史的知识特点和要求,实行结构分制,综合成绩由课堂答辩展示成绩、课堂问题辩论成绩、小型比赛成绩、期末开放性论文成绩和期末纸质测试成绩共同构成。
2.4课外能力的培养
风景园林学科知识体系复杂,涉及到包括生态、建筑、植物、艺术、人文、工程和技术等在内的广阔领域。随着风景园林学的范畴不断扩大,学生需要掌握比以往更加全面的知识。因此,园林史课程在完成本门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还应按照IFLA―UNESCO风景园林教育,拓展学生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文化形态史和对风景园林是一种社会艺术的理解;(2)文化和自然系统;(3)植物材料及其应用;(4)工程材料、方法、技术、建设规范和工程管理;(5)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6)各种尺度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管理和调查、研究、实践;(7)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应用;(8)公共政策与法规;(9)沟通与交流能力;(10)职业道德规范与价值观[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