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西方建筑

西方建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西方建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西方建筑

西方建筑范文第1篇

一、木材与石材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影响深远的主要是儒家文化,儒家礼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尊重自然的理念也渗透到建筑艺术中。在孔子儒学影响下,逐渐形成了一种与社会等级制度密切相连的建筑形式。中国建筑作为世界上唯一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即使一些砖筑的地下墓室和佛塔,虽然用的是砖石结构,但外表仍然模仿着木结构的形式,可见木材在中国古建筑中所占的统治地位。(参见孙洁、 李向辉、 张长平《试论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异》,载于《工程建设与设计》2007年第10期)也因此有“墙倒屋不塌”、“拆东墙补西墙”的说法。作为西方建筑代表的古希腊、罗马帝国的建筑,多以石材为主要材料,强调的是建筑数据的精确和严格。同时,西方建筑流行以墙体承重,由砖和石头砌成的巨大墙体能够达到更大的高度,屋顶采用半拱型结构,这成为了西方建筑的标志。

二、天人合一与神人合一

如果把西方建筑比喻成音乐,那么中国建筑则具有绘画的韵味。中国古人神化自然,对自然抱有神秘感、恐惧感,对自然的态度是顺应。中国建筑不是很注意单个建筑的体量、造型、风格和透视效果,往往致力于打造空间规模巨大、在平面上和空间上相互连接和配合的群体建筑,重和谐、包容。西方则推崇重实践、重实现、重人生的精神。西方建筑是石头砌成,早期十分黑暗,后期有阳光自高处照射,都是控制人的精神,强化神秘感的设计。(参见汉宝德《中国建筑文化讲座》第36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西方建筑重视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透视、比例和韵律等造型原则,重对立、斗争,强调人对于建筑空间进行理性的控制。

三、模仿与写意

西方人认为人体是世上最美的曲线,古希腊建筑的不同柱式就是对人体美的模仿,众所周知,多立克柱式是男性雄壮、伟岸的展现,爱奥尼柱式则是女性柔和美的完美体现。欧洲人较重视理性思维,注重体现几何分析性,西方建筑特别重视数学的模数比例,在建筑的总体布局上较为强调具象以及模拟几何图案美。如古希腊的帕提农神庙,其正面的高宽比正好是1:1.618,符合“黄金分割”原理。中国人则重视人的内心世界以及对外界事物的感受、领悟和把握,即具有很强的写意性。英国的弗莱彻说,“西方人心目中的美术,只有绘画为中国人所承认。雕塑、建筑以致工艺品都被视为一种匠人的工作,艺术是诗意的(情感上的)而不是物质上的。”(转引自赵广超《不只中国木建筑》第33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中国人讲究逼真,而且是以写意性的“传神”为前提。

四、封闭与开放

中国的传统建筑,如宫殿、园林、庙宇、民居对外封闭自成一个系统。中国现存的古代建筑——故宫,是其中的集大成者。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北京四合院、云南民居“一颗印”以及广东潮汕民居等等,都是缩小版的“紫禁城”。这些民居有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有外墙而不开口以通风采光,这是中国建筑的一大特色。这种封闭的人居环境与当时闭关锁国的国家政策是密不可分的。与中国建筑的封闭深沉形成对比的是西方的古代建筑,强调张扬、开放、炫耀,以外部空间为主,中心广场被称为“城市的客厅”,大有将室内转化为室外的意向。比如建成于1756年的法国凡尔赛宫,立面是标准的古典主义三段式处理,就是将立面划分为纵、横三段,建筑左右对称,造型轮廓整齐、庄重雄伟,堪称理性美的代表。凡尔赛宫的几何形花园是以建筑的大厅为中心发展出来的。(参见汉宝德《中国建筑文化讲座》第42页)

五、内向与外向

中国人营造的建筑空间,多呈现出外部空间简单坚固,而内部避世脱俗,别有洞天的审美情趣。注重封闭空间形成的心理距离,倾向于内向、防范心理的处世之道,这似乎与儒家“外求自保,内得心安”的思想取向同出一脉。而西方的布局、构图、意境等方面都力图给人眼界开阔、雄伟壮丽、结构复杂之感。其几何造型的结构布局体现了天人对立、人定胜天的思维方式,这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西方人征服自然的外向、侵略与探索的精神意向。正是这种否定与叛逆,造就了西方近现代建筑丰富多彩的面貌,一个又一个的流派风格各异,连绵不绝,与我国几千年单一的建筑形式形成鲜明对比。

六、共性与个性

中国儒家思想讲究中庸、平衡。中国建筑注重群体组合,个体服从于整体,追求和谐。西方哲学理性思维强调对立、自我,注重表现个性的张扬,如巴黎圣母院、高达320米的埃菲尔铁塔、比萨斜塔等等,都是这一思想的典型代表,给人以突出、激越、挺拔的艺术震撼力和感染力。中国建筑特别重视中轴线,从宫廷到官府、豪宅、寺庙,都有一条坐南朝北的中轴线,两侧布局对称,呈现出序列化的空间模式。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北京故宫的布局形式。西方建筑却不讲究这些,即使有中轴,也不一定正南北,建筑布局也不追求对称,而呈现出一种放射状的构图,反而突出差异与不规则性。例如欧洲中世纪城镇就是以教堂为中心,而围绕其布局的宫殿、住宅、修道院等等,也都各有其独立的中心存在。

七、静态与动态

中国古建筑展现给人的视觉范围是小的,但给人一种小中见大的感觉,一棵树,一块石头,欣赏者能从中窥见一片林和一座山。其布局注重虚实结合,结构强调动静结合而静多于动,这种构思和布局有利于塑造疏朗、雅致的环境空间和凸显自然、协调的气质。而西方园林里的瀑布、喷泉和开阔的动线,规模宏大且动态感强,展现出一种奔放、热烈的气势。

八、含蓄与外露

随着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建筑的审美逐步走向“和谐”与含蓄之美。以内封闭的内部空间组合,自然的建筑装饰设计,给人以亲切、安闲、温馨、舒适的审美感受。西方的古典建筑重在表现人与自然的对抗,石头、混凝土等建筑材料质感生硬、冷峻,缺乏人情味。在建筑的外形结构方面,西方古典建筑以夸张的造型展示建筑的永恒与崇高,引发人们诧异、亢奋的审美情绪。西方古建筑的空间采用挺拔向上,向高空垂直发展的形式,同时,西方古典建筑突出建筑的个体特征,每一座单体建筑都不遗余力地展现自己的风格魅力。

九、主体与客体

中国建筑跟人一样是有前后之别有方向的。在中国建筑发生的黄河流域,是以坐北朝南为原则的。一座中国的住宅,实际就是主人宇宙观的实现,就是主人身体构架的影射。中国人与他的建筑是合而为一的,所以建筑的方向也就是人的朝向,所以南方在前。与中国的宇宙观截然不同的西方人认为建筑是客体,观察此面建筑而立,所以北方在前。一座简单的三合院,俯瞰图就像一个张臂向前的人形,房屋就是正身,两厢就是两臂,围拥着一个自己的天地,那就是天井。而这个天井似乎象征着房主的心脏。每一中国住宅的主人都有君临天下的姿态,只是天下的范围不尽相同而已。

十、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儒家礼制思想影响下形成的中国人总体性格特征是比较含蓄、封闭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设计思维模式的停滞不前。传统成为国人眼中不可逾越的巅峰,而新的东西是没有经过时间的洗礼和积淀的,只能采取肯定的方式去部分继承。在建筑上,中国人也不乏创造力,否则也不可能创造出独树一帜的木构架建筑,但是封闭的思维模式使我们固步自封,从而停滞不前,建筑外观也大同小异。

传统建筑的精华并不止于四合院、大屋顶、斗拱等表现形式,更在于这些形式内在的设计思想和艺术精神。学习传统,并不是要全盘照搬,而是要古为今用,目的是带来灵感和启发。建筑现代化是根本的趋势,而传统将使现代建筑形式更加丰富多样,传统与现代化既对立,又相辅相成,传统不能束缚现代化的推进,它必然要受到新的结构、材料和技术的冲击,而没有现代化为基础的传统,则失去了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汉宝德.中国建筑文化讲座[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西方建筑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东方园林;西方园林;差异

1 东西方园林的首要区别在于主体建筑思想的差异

法国园林是西方园林的代表。法国人在16世纪曾效仿意大利园林,到了17世纪,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西方园林注重主从关系,强调中轴和秩序,突出雄伟、端庄、几何平面。法国的凡尔赛宫园林是其代表作,凡尔赛宫园林分为三部分,南边有湖,湖边有绣花式花坛,中间部分有水池,北边有密林。园中有高大的乔木和笔直的道路,王家大道两旁有雕像,水池旁有阿波罗母亲雕像和阿波罗驾车雕像,表明这座宫廷园林的主题歌颂了太阳神,是积极进取的。这时期的园林把主要建筑放在突出的位置,前面设林荫道,后面是园,园林形成几何形格网。

中国园林是东方园林的代表。主要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皇家园林、文人园林、寺院园林和自然郊野园林。这四种园林虽然相互交织和影响,但是总的来说,其中还是以皇家园林和文人园林的地位最为重要,艺术造诣也最为突出。皇家园林的地位显赫、规模巨大、气度非凡;私家园林的卜筑自然、诗情画意,构筑成了中国古典园林史的活丹青。在江南其它地方和北方地区,至今也保存着一些著名的园林,北京的颐和园和北海以及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就是北方地区最著名的园林。

2 东西方园林的最大区别在于是突出自然风景还是突出建筑形式

东方园林艺术是文人、画家、园丁、工匠们创造自然园林和自然利益的一种追求,这也是东方园林艺术的基本特征。东方园林大多由不规则平面的自然景观为主体景观组成,建筑装饰和设计则以创建文化品味的不同类型为主要形式,通过植物景观布局,道路的回环曲折,达到自然环境、审美情趣和美丽和谐理想境界的完美结合。

然而,西方的建筑师、雕塑家和园林设计师在创建经典的法国宫廷园林时,都遵循了几何形状的美学创建规则,以“强迫自然去接受均称的法则”为指导思想,追求一种纯粹的、人工雕琢的艺术美。园林采取几何对称的布局,有明确的线性对称关系,水池、广场、树木、雕塑、建筑、道路的布局轴顺序等,往往是起点高容量大的建筑物严格对称。建筑物控制着轴线,轴线控制着园林,因此建筑也就统率着园林,园林从属于建筑。

3 东西方园林的另一个显著区别在于造园使用的建筑材料不同

在园林建筑材料的使用方面,传统中国建筑的园林工程以土木为主;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则以石头为主。在布局上,多数中国传统建筑进行了平面组的布局,西方古典建筑则强调挺拔,突出个体建筑。中国传统的园林建筑突出文化主题,即促进中西部文化融合的。西方园林建筑的主题则突显神的崇高,表现对神的崇拜。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艺术风格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调;西方园林建筑艺术风格则重在表现人与自然的对抗之美,以宗教建筑的空旷、封闭的内部空间使人产生宗教般的激情与迷狂。

东方传统的园林建筑体系主要以木结构系统为主,其中使用最多的是抬梁式木构架。抬梁木框架不仅可以组成一间、三间、五间乃至若干间的房屋,还可以组成三角形,正方形,五角形,六角形,八角形,圆形,扇形等其他特殊平面建筑,甚至可以构成多层建筑的城堡和塔楼。城墙是园林结构非承重构件,主要起到分散的作用,由于木材和结构的限制,形状和内部空间相对简单。各种用途的房间布局,始终分解成一个单一的积木数量。每一个单体建筑,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并有一定的“地位”,以及与其兼容的“身份”的位置。建筑艺术处理的重点表现在建筑结构本身的美化、建筑的造型及少量的附加装饰上。

4 东西方园林建筑的差别还可以归结为审美趣味的取向不同

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常常把布局放在追求城市与宫殿、庙宇、房屋和其他建筑物的完美统一上,它不像西方非常流行的对称只是追求在园林本身上。中国园林建筑脱胎于传统园林建筑,形式灵活、位置多样,根据使用的需要,可以独立设置,也可用于走廊,墙壁等构成庭院组,建筑空间变化曲折,丰富多彩。在建筑风格的处理方面,突出了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倡导儒家所提倡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协调统一。中国园林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的园林建筑,大多分散,体积小,集中处理量大,中国的园林建筑非常适合园林布局和景观,通常以景观为基础进行建设,遵循根据需要适时补充的设计理念。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强调“线型美”,园林建筑所采取的木质梁、柱,恰恰能适应这种“线”的艺术要求,无论是单体建筑还是群体建筑,均讲究具有优美的轮廓线和天际线。西方的园林建筑取法于西方古典建筑,它把各种不同功能用途的房间都集中在一幢砖石结构的建筑物内,所追求的是一种内部空间的构成美和外部形体的雕塑美。由于建筑体积庞大,因此很重视其立面实体的分划和处理,从而形成一整套立面构图的美学原则。

参考文献

1 王健.东西方园林建筑的差异[J].安徽建筑,2002(6)

西方建筑范文第3篇

古希腊建筑

古代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同时也是西欧建筑的开拓者。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特点主要是和谐、完美、崇高。在建筑方面,古希腊人的遗产可以认为有两个主题:一个是希腊建筑所包含的形象模型,第二个方面就是希腊人对建筑的本质看法。建筑形式总是让人被动地接受,而关于建筑的本质看法只能意会于心。人们知道要恰当设计一个建筑物的维度,就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比例。这种观点是希腊人的,不管在本质上,还是在选择适当的比例上。这种观点在文艺复兴时期再次现身,有时建筑形式的完美性不厌其烦地重复一些偏爱的形状。

雅典卫城与帕提农神庙

雅典卫城是希腊最杰出的古建筑群,是综合性的公共建筑,为宗教政治的中心地。其建筑与地形结合紧密,极具匠心,是古希腊建筑艺术的代表作。现存的主要建筑有卫城山门、雅典娜女神庙、帕提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胜利神庙等,另有一座现代建筑卫城博物馆。雅典卫城的山门译名为普罗彼拉伊阿,建于公元前437~432年。为了因地制宜,卫城的入口做成不对称形式。主体建筑为多立克柱式,当中一跨较大,净宽3.85米,突出了大门。内部采用爱奥尼柱式,装饰华丽。北翼是展览室,南翼是敞廊。从山门口就可以看到雅典卫城的中心一雅典娜女神铜像。帕提农神庙是雅典卫城的主体建筑,坐落山上的最高处。其形制是希腊神庙中最典型的,即长方形平面的列柱围廊式。它是古希腊建筑艺术的纪念碑,代表了古希腊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被称为“神庙中的神庙”。

古罗马建筑

古罗马建筑是古罗马人沿习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式、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的一种建筑风格。古罗马建筑在公元一至三世纪为极盛时期,达到西方古代建筑的高峰。古罗马建筑的类型很多。有罗马万神庭、维纳斯和罗马庙,以及巴尔贝克太阳神庙等宗教建筑,也有皇宫、剧场角斗场、浴场以及广场和巴西利卡等公共建筑。居住建筑有内庭式住宅、内庭式与围柱式院相结合的住宅,还有四、五层公寓式住宅。古罗马世俗建筑的形制相当成熟,与功能结合得很好。

罗马角斗场

罗马角斗场是古罗马建筑工程中最卓越的代表,是古罗马帝国的象征,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物之一。罗马角斗场分四层,一、二、三层有半露圆柱装饰,每两根半露圆柱之间即为一座拱门。第四层为长方形窗户和长方形半露方柱构成。场中心的竞技和斗兽处,也呈椭圆形。台下建造许多地窖,供角斗士化装准备搏斗和关闭猛兽之用。据记载,角斗场竣工后,各种表演持续了100天,动用了5000头狮子、老虎和其他猛兽,还有3000名由奴隶、俘虏、罪犯和基督徒组成的角斗士。他们大部分都惨死在角斗场上。

罗马万神庙

罗马万神庙是世界上灵魂建筑之一。万神庙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圆形广场的北部,是罗马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也是古罗马建筑的代表作。建筑纪念性的走廊最初面对一个矩形的列柱式庭院。建筑内部是一个圆柱体,上面耸立起半圆形的圆顶。门的对面上一个凹进去的、半圆形的后殿,两边分别有三个璧龛,自然光线仅可以通过圆顶中心的视孔照进来,随着太阳的运动,美仑美奂的图案照在墙壁以及斑岩、花岗岩和黄色的大理石地板上。

罗曼建筑

罗曼建筑是10~12世纪,欧洲基督教流行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多见于修道院和教堂。罗曼建筑承袭初期基督教建筑,采用古罗马建筑的一些传统做法如半圆拱、十字拱。经过长期的演变,逐渐用拱顶取代了初期基督教堂的木结构屋顶,后来又逐渐用骨架券代替厚拱顶。随着罗曼建筑的发展,中厅愈来愈高。为减少和平衡高耸的中厅上拱脚的横椎力,并使拱顶适应于不同尺寸和形式的平面,后来创造出了哥特式建筑。罗曼建筑作为一种过渡形式,它的贡献不仅在于把沉重的结构与垂直上升的动势结合起来,也是建筑史上第一次成功地把高塔组织到建筑的完整构图之中。

意大利比萨主教堂建筑群

比萨主教堂是罗曼建筑的代表作。它的钟塔和洗礼堂,是意大利中世纪最重要的建筑群之一。它是为纪念1062年打败阿拉伯人,攻占巴勒摩而造的。主教堂是拉丁十字式的,全长95米,有四排柱子。中厅用木桁架,侧廊用十字拱。正面高约32米,有四层空券廊作装饰,形体和光影都有丰富的变化。钟塔(1174年)在主教堂东南20多米,圆形,直径大约16米,高8层,中间6层围着空券廊,后来,由于基础不均匀沉降。塔身开始逐年倾斜。但由于结构的合理性和设计施工的高超技艺,塔体本身并未遭到破坏,并一直流传至今,历时近千年。也就是享誉世界的比萨斜塔。

拜占庭式建筑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拜占庭建筑是在继承古罗马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由于地理关系,它又汲取了波斯、两河流域、叙利亚等东方文化,形成了自己的建筑风格,并对后来的俄罗斯的教堂建筑、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建筑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拜占廷的主要成就是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4个或者更多的独立支柱上的结构方法和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与古罗马的拱顶相比,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圣索菲亚大教堂

拜占庭建筑最光辉的代表是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这座教堂建于东罗马皇帝Juslinian统治时期,是拜占庭帝国极盛时代的纪念碑。圣索非亚大教堂教堂恢宏无比,充分体现出了卓越的建筑艺术,从而也成为了后来伊斯兰清真寺的设计模板。教堂采用集中式设计,东西长77.0米,南北长71.0米。布局属于以穹隆覆盖的巴西利卡式。中央穹隆突出,四面体量相仿但有侧重,前面有一个大院子,正南入口有二道门庭,末端有半圆神龛。别具风采的圆顶由两个半球形拱门支撑,这座雄伟堂皇的教堂是古代建筑的珍品,对于以后的建筑产生了重大影响。

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装饰细部如华盖、壁龛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题,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米兰大教堂

米兰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教堂,坐落于米兰市中心的大教堂广场,教堂长158米,最宽处93米。塔尖最高处达108.5米。总面积11700平方米,可容纳35000人。它于公元1386年开工建造,1500年完成拱顶,1774年中央塔上的镀金圣母玛丽亚雕像就位。1897年最后完工,历时五个世纪。教堂的特点在它的外形。尖拱、壁柱、花窗棂,有135个尖塔,像浓密的塔林刺向天空,并且在每个塔尖上有神的雕像。教堂的外部总共有2000多个雕像,甚为奇特。如果连内部雕像总共有6000多个雕像,是世界上雕像最多的哥特式教堂。因此教堂建筑格外显得华丽热闹,具有世俗气氛。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矗立在塞纳河畔,是一座哥特式风格的教堂。也是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建筑之一。雨果扭《巴黎圣母院》比喻为“石头的交响乐”。圣母院的正外立面风格独特,结构严谨,看上去十分雄伟庄严。它被壁柱纵向分隔为三大块;其中,最下面有三个内凹的门洞。门洞上方是所谓的“国王廓”,上有分别代表以色列和犹太国历代国王的二十八尊雕塑。“长廊”上面为中央部分,两侧为两个巨大的石质中棂窗子,中间一个玫瑰花形的大圆窗,其直径约10米。中央供奉着圣母圣婴,两边立着天使的塑像。两侧立的是亚当和夏娃的塑像。

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坐落在美丽的莱茵河畔,具有后哥特式所特有的的建筑装饰。在建筑物所有的细部上都覆盖着有流动感的石造透空花纹。它那纤巧空灵,向上升腾的神奇形象显得格外宏伟壮丽。教堂中央是两座与门墙连砌在一起的双尖塔,高161米,是全欧洲最高的尖塔,四周林立着无数座的小尖塔与双尖塔相呼应。教堂内有10座礼拜堂,教堂四壁上方有总数达1万多平方米的窗户,全部装上描绘有《圣经》人物的各种颜色的玻璃,色彩十分绚丽。教堂内还有一座11世纪德国奥托王朝时期的木雕《十字架上的基督》,成为哥特艺术的先导,对后世的雕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文艺复兴建筑

文艺复兴建筑是15-19世纪流行于欧洲的建筑风格,最明显的特征是扬弃了中世纪时期的哥特式建筑风格,而在宗教和世俗建筑上重新采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柱式构图要素。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和艺术家们认为,哥特式建筑是基督教神权统治的象征,而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建筑是非基督教的。他们认为这种古典建筑,特别是古典柱式构图体现着和谐与理性,并同人体美有相通之处,这些正符合文艺复兴运动的人文主义观念。文艺复兴建筑呈现空前繁荣的景象,是世界建筑史上一个大发展和大提高的时期。

梵蒂冈宫

梵蒂冈宫是公认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杰作。梵蒂冈宫内有礼拜堂、大厅、宫室等,是世界天主教的中枢。宫内有举世闻名的西斯廷小教堂,过去一直是教皇私人用的经堂。西斯廷小教堂长40.5米,宽13.3米,高20.7米,天花板和墙壁上至今还保存有米开朗基罗花费4年时间绘制的著名壁画“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这些出自于艺术大师之手的绘画,内容取材于《圣经》里的故事,人物逼真,栩栩如生,堪称艺术珍品。

圣彼得大教堂及圣彼得广场

圣彼得大教堂是一座意大利文艺复兴与巴罗克艺术相结合的殿堂。坐落在圣彼得广场西面,东西长187米,南北宽137米,穹隆圆顶高138米,教堂的建筑、绘画、雕刻、藏品,都称得上是艺术珍品。教堂之大,能容5万人之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家与艺术家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勃拉芒特和小莎迦洛等大师们的共同杰作。圣彼得广场同圣彼得大教堂是一组不可分割的建筑艺术整体。广场长340米,宽240米,周围是一道椭圆形双柱廊,共有284根圆柱和88根方柱,柱端屹立着140尊圣人雕像,规模浩大,宏伟壮观。广场中央耸立着一座高26米的方尖石碑,建筑石碑的石料是当年专程从埃及运来的。石碑顶端立着一个十字架,底座上卧着4只铜狮,两侧各有一个喷水池。

浪漫主义建筑

浪漫主义建筑是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一些国家在文学艺术中的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在艺术上强调个性,提倡自然主义,主张用中世纪的艺术风格与学院派的古典主义艺术相抗衡。十八世纪60年代至十九世纪3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发展的第一阶段,又称先浪漫主义。十九世纪30~7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的第二阶段,它已发展成为一种建筑创作潮流。由于追求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又称为哥特复兴建筑。浪漫主义建筑主要限于教堂、大学、市政厅等中世纪就有的建筑类型。

威斯敏斯特宫

威斯敏斯特宫是英国浪漫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品,也是大型公共建筑中第一个哥特复兴杰作,是当时整个浪漫主义建筑兴盛时期的标志。从威斯敏斯特桥或泰晤土河对岸观赏,其鬼斧神工之势使人赞叹不已。英国国会大厦位于威斯敏斯特宫,是英国国会上下两院的所在地,又被称为国会大厦。国会大厦始建于公元750年,占地8英亩,气势雄伟,外貌典雅,是世界最大的哥德式建筑物。它原为英国的王宫,11至16世纪,英国历代国王都居住在这里。国会大厦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巴洛克建筑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古典主义者用它来称呼这种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建筑风格。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部门都发生影响,一度在欧洲广泛流行。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凡尔塞宫

凡尔赛宫位于法国巴黎西南郊外。宫殿为立面为标准的古典主义三段式处理,即将立面划分为纵、横三段,建筑左右对称,造型轮廓整齐、庄重雄伟,被称为是理性美的代表。其内部装潢则以巴洛克风格为主,少数厅堂为洛可可风格。正宫前面是一座风格独特的“法兰西式”的大花园,园内树木花草别具匠心,使人看后顿觉美不胜收。而建筑群周边园林亦是世界著名。它与中国古典和皇家园林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它完全是人工雕琢的,极其讲究对称和几何图形化。

洛可可建筑

洛可可式建筑风格,于18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国并流行于欧洲,是在巴洛克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应用明快的色彩和纤巧的装饰,家具也非常精致而偏于繁琐,不像巴洛克风格那样色彩强烈,装饰浓艳。洛可可风格的基本特点是纤弱娇媚、华丽精巧、甜腻温柔、纷繁琐细。它以欧洲封建贵族文化的衰败为背景,表现了没落贵族阶层颓丧、浮华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情绪。他们受不了古典主义的严肃理性和巴洛克的喧嚣放肆,追求华美和闲适。1699年建筑师、装饰艺术家马尔列在金氏府邸的装饰设计中大量采用这种曲线形的贝壳纹样,由此而得名。洛可可风格最初出现于建筑的室内装饰,以后扩展到绘画、雕刻、工艺品和文学领域。

西方建筑范文第4篇

建筑是文明的重要载体,通过建筑来考察东西方文化是很自然的事情。然而想在同一坐标系中,梳理出东西方不同时空的建筑谱系,论述其精髓,需要对两种文化都有深刻的认识和思考。国内的建筑史学论著虽丰,这类通论性作品却不多见。汉宝德先生对中国建筑、园林,以至山水环境都有独到的研究,他曾在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建筑、艺术学位,对西方建筑有密切的接触;他本人既是建筑史的研究者,具有理论深度,又是建筑设计的实践者,拥有从业经验。这使他成为一名理想的人选,他的《东西建筑十讲》正是这样一部融会东西方建筑文化的贯通之作。

《东西建筑十讲》面向的是关心建筑的知识分子与普通公众,因此很重视通识性。但这部书的底子,是作者在大学主讲过的“中国建筑史”“西洋建筑史”和“近代建筑史”,因此又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十讲的内容里,前面七讲为古代部分,后面三讲为现当代部分,基本的纲要虽以年代为架构,具体的论述则围绕文化变迁展开,从灿若繁星的中外经典建筑中精选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鉴赏解读并论述其背后的文化基因,使这部著作超越了一般的建筑史教材,更具有文化人类学的视野。

书中第一讲题为“中西建筑分道扬镳”,可以说,从一开始中西建筑便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汉先生认为,这是由于两大文明的先祖面对不同的地理环境,选择了不同的建筑材料。两大文明“都是雨量适中、林木繁茂、适于居住的地方,可是对于建筑的创立,最重要的是地质构成。地中海东部沿海的山岭是石材构成,而黄河上游则基本是黄土堆积而成”,因此西方建筑选择了石,东方建筑选择了土。这两种材料构成了不同的建筑,也塑造了不同的精神。石材与土木的区分是20世纪中西建筑争论的重要议题,梁思成、童[等第一代学者都曾提出精辟的见解,《东西建筑十讲》以此开篇,为后续的讨论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的各章对于东西建筑的叙述,并非从物质或技术层面出发,而是将建筑看作反映文化的明镜,从中窥见不同阶段的社会精神。中西建筑在材料上“分道扬镳”之后,在公元前后的五个世纪,不约而同进入了帝国时代,第二讲“壮丽的帝国建筑”即由此展开。但东西方的政治背景虽然相近,文化根基却有差异:东方建筑的成就主要是宫殿和陵墓,体现了帝王的强力征服;西方建筑的成就主要是浴室和剧场,反映的是市民的福祉。同样的,第三讲“宗教建筑形式的开拓”也具有相似的时代背景,即“东、西两大帝国都是在柔性的宗教力量下瓦解,开启了一种新的世界”,但两个世界的命\却截然不同,东方的佛教被人民和平地接受,西方的基督教则经过激烈的冲突和抗争,由此影响到建筑传统的连续或断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高明之处:他善于从文化的高度把握东西方历史进程的相似点,进而从中拈出关键性的差异,将其落在建筑实体的解读上。因而作者能够做到在讨论文化的同时,兼顾造型、结构、装饰等技术性的分析。

西方建筑范文第5篇

    中国擅长以木构体系为造房的主要结构,从夏商一直延续到明清,其建筑发展性具有稳定、持之以恒特征,形成了世界古代建筑中的一个独特建筑艺术体系;西方古代建筑体系是以石材为主建造结构,无论是从古希腊建筑柱式运用、还是到古罗马建筑时期建造技术、艺术、型制、理论空前发展,以及到中世纪哥特式建筑风格出现,和后来兴起的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均都表现出建筑风格在不同时期变革所留下的历史烙印,展现了西方人较高艺术修养与智慧。

    一、中西方古代建筑文化上的差异

    1.讲求“天人合一”的中国古典建筑

    中国古源地是以黄河流域为主,其气候温和,国家经济发展以农耕为主,所以人们相信丰收离不开自然的恩赐,讲究“天人合一”,崇尚自然,顺其自然,将人与天地万物紧密联系在一起和谐发展。因此中国建筑注重因地制宜,讲究风水,这一点园林建筑就有所体现,“虽为人作,宛若天开”,充分表现出建筑与自然的和谐意境。另外,中国古建筑也受着周礼之制的影响,如宫廷建筑———北京故宫,平面讲究中轴对称,纵深布局,三朝五门,前朝后寝,创造了高低错落,起伏开阖的群体空间,象征了九五之尊、皇权至上的思想。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圆地方”,因此北京天坛总平面北墙呈圆形,南为方形,即取此意。标志性建筑祈年殿,优美的体型和高超的艺术处理,被人喻为我国古代最优美的建筑之一;其平面形式为圆形,周边12根柱,象征12个月,中心四根金柱,意为四季;外观为三重攒尖顶,处于三层汉白玉石台基之上,高处周围苍松翠柏之上,使人感觉屋顶就是天穹,令人海阔天空,好似天地相合之处。

    2.“人”与神性为主题的西方建筑文化

    西方建筑文化发源地希腊,被喻为欧洲建筑的摇篮。它地处地中海北岸,东临爱琴海,属海洋性气候。在这里生活的人们需要长期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做斗争。所以建筑突出以“人”为中心,如古希腊建筑中的柱式多立克式、奥尔尼式就隐喻着男人和女人。高耸的石柱支承厚重的梁枋又象征着对“力”的崇拜。西方人强调对自然的征服与改造,如在西方古代园林建筑别注重人工修饰,将植物剪裁成规则的几何图形,有序整齐的排列,体现建筑是位于自然之上的。到12-15世纪欧洲进入了一个宗教统治的时代,基督教保持着绝对统治地位,具有代表性的哥特式教堂,高耸的构图和玲珑剔透的雕饰,表现出神秘敬畏的感觉,走进教堂仿佛走进了神殿,通过人与神的对话使教徒心灵得到了洗礼,感受着超尘脱俗的感觉。

    二、中西方古代建筑外观形式上的差异

    1.中国的斗拱建筑形式

    中国古代建筑外观形式特征显着,与世界上其他建筑截然不同。中国古代建筑由屋顶、屋身和台基三个部分组成,结构形式以木构架为主,由立柱和横梁承重,屋顶多为坡屋面,不但起到很好的排水作用,其外观形式的多样化,与高低错落的起伏勾勒出中国古代城市丰富的天际线。屋顶的形式有庑殿、歇山、攒尖、悬山、硬山及卷棚顶等。中国传统建筑木构架体系中的“斗拱”是最显着和重要的构件,在审美上有极高的价值,它位于柱顶、额枋和屋檐之间。斗拱的形成与发展历史悠久,由大变小、由雄伟变纤丽,不仅在结构和装饰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还为建筑各部分和各构件大小尺寸起度量单位的作用,在2”1”年上海世博会上的中国馆就隐喻着中国建筑文化的代表—斗拱。对比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的外形与西方古代建筑相比规模和尺度相对较小,但是中国建筑不以单体取胜,而是注重虚实结合的群体空间布局,传统的建筑群基本是一组或多组建筑围绕一个中心空间构成,即所谓层层深入院落空间组合。这种方式延续了几千年,对于建筑群则以“院”来表示,所谓“无院不成群”,这是东方建筑所追求的独有的特色。

    石制梁柱为特色的西方建筑

    以西方为代表的古代希腊、罗马时期,创造了一种以石制的梁柱作为基本构件的建筑形式,这种建筑形式经过文艺复兴及古典主义时期的进一步发展,一直延续到2”世纪初,成为世界上一种具有历史传统的建筑体系,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西方古典建筑。用石制的梁柱围绕着建筑主体,形成一圈连续的围廊,柱子、梁枋和高耸的穹顶勾勒出西方建筑的主要特征。其中最突出的是柱式的变化,对欧洲后来的建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西方建筑强调个体的表现,在建筑外观形式处理上变现几何比例和数字关系,建筑庞大的体量和巨大而又高耸的穹顶,赋予了一种向上和四周扩张的气势,与周边自然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中西方古代建筑材料上的差异

    1.中国建筑以木材为主

    中国古代建筑材料多以木材为主,中国人对木的宠爱就像西方建筑多以石材为主一样。建筑材料的差异首先在所在地域和文化上的差异,中国古源地以黄河流域为主,土木材料在这一带储量丰富,气候干燥少雨不但有利于木材的防腐,而且价格低廉,它比石头更容易取材。在《韩非子.五蠹》中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可见木构建筑材料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如《左传.襄工二十七年》记载:“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这五材就是指金、木、水、火、土,而石却在外。中国古建筑主要以木构架为主,屋面上的瓦、墙体的砖都是用土和水,用火烧制而成。中国古谚语所谓“墙倒屋不塌”,说明墙不承重,都是由木构架来承重的。且在中国传统的思想上,木材是多么重要。

    2.西方建筑以石材为主

    西方建筑发源地古希腊所在地理位置地势崎岖,河流湍急,石灰岩和大理石储量丰富,这为石构建筑提供充足的材料资源。在气候方面,这里属海洋性气候,常年湿润,如选用木结构更易腐朽,所以石材建筑从这里开始广泛的运用。到古罗马时期,罗马人又发明了由天然的火山灰、砂石和石灰构成的混凝土,这种人工制作的石材为拱券结构的建造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为将来建筑材料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纵观西方古代建筑,无论教堂也好,宫殿也罢,以至于一般的建筑也都和石构是分不开的。中西古代建筑这一木一石,一柔一刚,可谓泾渭分明,各有千秋。

    四、中西方古代建筑装饰上的差异

    1.中国古代建筑装饰风格艳丽,注重雕琢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风格具有浓厚的传统民族风格,在建筑颜色上中国古代建筑注重清醒、名目、艳丽的颜色,如宫殿庙宇中用黄色琉璃瓦顶、朱红色屋身,檐下阴影里用蓝绿色略加点金,再衬以白色石台基,各部分轮廓鲜明,使建筑更显得富丽堂皇。屋顶上布置的彩绘也是中国古建筑装饰中一种重要类型,彩绘多以动植物图案为主,如明清时期的和玺彩绘、旋子彩绘和苏式彩绘。在梁枋、斗拱,檩椽等构件上运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技法、加以雕刻、书法等手段,使图案丰富多彩、变化无穷。另一方面由于采用建筑材料的特点,中国人将木构件进行细致的雕琢,再附以颜色罩面,雕梁画栋,其手法和工艺之精湛堪称当世一绝。

    2.西方古典建筑朴实、庄重,雕饰宏伟

    西方建筑古希腊建筑装饰风格给人以朴实、庄重之感,建筑的颜色也偏于黑、白调,注重材料-石材的颜色,这与中国古代建筑相比不免单调些,装饰彩绘图案也没有中国这样丰富多彩。但到了古罗马时期,罗马的贵族们生活奢华,各种装饰手段开始运用,特别是室内运用华丽耀眼的颜色,把宫殿装点的金碧辉煌。到了宗教时代,人们更追求装饰色彩的变幻,室内的屋顶及墙壁装点了许多壁画,绘制多属圣经中的故事,人物绘制惟妙惟肖,极为真实,映射出狂热迷幻的宗教主题。另外,西方建筑的装饰多以雕饰为主,雕饰包括雕刻和雕塑,以人物、动物、植物为对象,采用石材进行雕琢,其形象生动逼真,立体感强极强。相对而言,中国古建筑的雕饰虽没有西方雕饰的大气宏伟,但在双方地域中的独特的风格都是独树一帜的。

    五、西方古典主义建筑装饰风格的基本原则

    1.适度性原则

    西方古典主义风格总的来说是宗教思想的物化体现,在其影响下的装饰本身,也带有很多特定社会和时代的痕迹,这些如果照搬照用会破化设计的整体感。古典主义有很多装饰手法和装饰元素在现代人看来己经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如若大量过度地使用这种装饰,将失去简约式风格的内涵和意义。古典主义装饰题材和装饰手段都比较丰富。在特殊的环境中,需要仔细斟酌选择装饰语言和元素,以和整体环境氛围相符。因此,选取装饰语言要格外谨慎,以求整体风格的一致,否则适得其反,事倍功半。

    2.以人为本原则

    建筑更应该给人一种亲近感,设计目的是“人”,而非物。一个好的空间因该是环境和情感的结合体,是环境和情感的对话和交流方式。环境的营造应该展示出特定的精神气质,给身处此环境的人一种应该具有的感情需求。不同环境体现出不同的气质,满足不同的情感需要,因此,在装饰的应用上也应该遵循这种原则,以人的环境情感的需要为出发点,把握空间环境的情境,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3.合理性原则

    所谓合理性原则就是合乎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合乎逻辑性原则,指在进行环境设计时要尊重和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尽量避免主观随意性和盲目性。比如在进行古典主义氛围的营造中,应该合理的选取装饰材料。古典主义装饰多采用天然材料如石材木材等等。如果在一个古典色彩浓厚的空间中突然多出一个现代新型材料,不但令人感觉可笑,而且装饰的韵味和内涵也荡然无存了。其次,施工技术要合理、结构要合理。如果没有适当的加工技术也会给材料、结构等带来麻烦。总之,简化的西方古典主义装饰的借鉴和应用将在尊重历史和体现时代精神的前提下,多种设计原则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