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活德育

生活德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活德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活德育

生活德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活;道德;生活德育

道德教育本身就是与生活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但是传统的德育却远离生活,过于形式化,出现了一系列弊端。近年来,德育生活化的理念逐渐成为广大德育工作者的共识,道德教育开始向生活回归,生活德育开始成为道德教育发展的一个方向。

所谓生活德育,就是从生活中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又回归到生活的道德教育,即通过具体有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培养道德品质。德育从生活出发,就是德育以使人过上美而善的生活为目的、以人的生活经验为德育的起点,从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现实存在和现实活动出发,在生活中对受教育者进行引导和教育,通过有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德育在生活中进行,就是要以现实生活为依托,充分吸收生活的实践性,在人的现实生活中完成自己的任务。德育回归生活,就是充分地调动受教育者既有的生活经验,在感悟中形成认识,变成行为。德育回归生活不是在生活中消融,而是在生活过程中引导生活,使生活过得更有道德。

一、生活德育的理论基础

生活德育的理念之所以能够出现,并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成为人们的共识,首先必然存在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实践观

实践的观点是哲学首要的和最基本的观点。对实践做出了科学的规定,实践是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从事的一切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1、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人在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确立了自身的主体地位,结成了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实现着人的发展。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是人的存在方式。没有实践,人类就无法生存;没有实践,就没有人类社会。

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中产生的,是主体对客体的客观反映。人在现实地改造世界的同时,也在观念中把握世界。认为: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是认识发生的基础。实践不仅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还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更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理论

杜威的德育理论是其整个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提出的“教育即生活”理论包含了两层含义:其一,教育是社会生活的必需品,杜威认为,教育是社会生活延续的手段和方式;其二,教育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教育必须与社会生活紧密起来。

杜威认为,儿童生活的过程与经验改造的过程相一致,所以,教育的实质又可以具体化为“教育即生活”。一方面,教育是存在于生活中的,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必需品,“没有教育,人类生活就要停止”;另一方面,生活是教育的源泉,为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因为在人的成长过程当中,无论从生活的内容来讲,还是就生活的范围而言,都与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有教育的意义,学校教育的任务就在于如何联系生活,使儿童逐步适应并改造生活。

(三)陶行知“生活即德育”的道德教育观

陶行知认为德育的目标在于培养“真人”。所谓“真人”应当自尊、自立、自强,在思想深处“建筑人格长城”。他认为,无论是塑造人还是征服自然、改造社会,都离不开“在劳力上劳心”这个根本。“在劳力上劳心”强调的是做,即实践,只有教人“在劳力上劳心”,才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手脑健全的人。他主张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他认为这是广大劳动人民获得“科学的头脑”的必然要求。因此他提出了“生活即德育”的理论。

另外,陶行知还提出“德育的基础和源泉是生活”。他认为,道德与社会生活是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因为,人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社会生活不能没有道德。无论是人类满足生理需要,还是满足精神需要,都必然要与他人有关联,这就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道德就是这些规则中主要的、根本的规则。整个人的德性就像人的呼吸一样与人同在。德育理论在学校教育中要使其发生重要的作用,就不能让德育离开生活,德育必须密切联系实际生活。

二、生活德育的实践必然性

(一)传统德育模式的弊端

1、道德教育科学化

道德教育科学化就是把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和传授方式用于道德教育中,把人的道德、德行知识化、德育专门化、课程化,把道德当成一种科学知识进行传授。

这种德育模式将道德从生活中抽离出来,脱离生活,按照伦理知识逻辑体系编排起来,设置了专门的德育课程与教材,组织教学,体现出一种“理论专修”式的道德教育思维方式。在教学活动中,教育者将道德知识和科学知识相混淆,将道德知识看成是真理一样的知识,要求学生将这些真理记忆掌握甚至死记硬背。这时,道德知识己经失去了和学生自身生活经验的联系,缺乏鲜活的人文气息和生动的感彩。

2、道德教育灌输化

目前,我国学校的道德教育普遍采取刻板的灌输方法,强制学生去服从各种道德规范,一味地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使学生觉得内容高高在上,距离实际生活较远,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和认同,不能使学生的道德认知和践行做到统一。

在学校道德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将道德教育作为一门科学知识讲授给学生听。这种教育方式,有些人称之为知识德育。知识德育,顾名思义就是将道德知识传授替代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在传授方法上,过多的注重理论说教和知识灌输;在道德评价上,用学生的分数衡量学生的道德水准。为此仍然是形成概念、记忆、反复练习贯穿于道德教育过程。

3、道德教育形式化

形式化就是把德育看作学校活动的一种做秀,由于目前各学校把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标准,在教育者眼中,抓好学生的成绩,提高升学率就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关键,从而将道德教育形式化、表面化、应付化:当上级主管部门通知来校考查德育情况时候,提前制作一些宣传条幅、宣传标语,并要求学生记住一些道德条目,以便届时应付上级检查,一旦在检查工作组走后,则又回归到当初的模样,完全是在做秀。

(二)德育与生活不可分离

道德是生活内在的逻辑和规则,它是生活的要求也是生活的产物。道德的存在及道德价值的实现也离不开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道德就是生活。道德教育依托于生活,同时,道德具有指导作用,引导人们过更有道德的生活。

1、道德在生活之中

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一种社会意识。社会经济关系决定了道德的内容和性质,人们在社会生产关系中的地位、作用的不同,决定了人们的活动方式及人们道德内容的不同。生活包含道德,道德始终根植于人的整体生活之中,道德不可能脱离生活。道德生活的本质特征表现在,道德生活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生活属性,道德生活是一种精神生活,它建立在物质生活基础之上,并且渗透到物质生活之中引导和规范物质生活。

2、个体道德是在生活中发展的

道德离不开生活,道德是在生活中生存和发展的,个体道德也是如此。人们在生活中产生个体不同的品德素养,不是单纯的为了有道德而道德的。在生活中,人们追求美好而幸福的生活,同时,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人们的道德也随之发展。由于存在接受道德暗示、道德选择,人们的个体道德是在生活中发展的。同样,个体品德和社会道德的提高与发展也只有通过人们自己的生活才能实现和达到既定的目标。个体道德脱离生活,必将导致其抽象化、客体化,脱离了生活这个基层土壤,就使人的品德因为失去了生活世界的依托而变得虚空、形式甚至无效。

3、生活具有德育功能

生活具有道德教育功能,只有当把道德教育的目的定位于“生活”并且是“可能的生活”层面上时,才能体现出生活具有德育功能,道德的本义才能体现出来。这是因为道德在生活中发展,道德教育只有以生活为中心,才能实现这一要求。道德教育如果不以生活为目的,人们的生活就不可能是道德的。因为如果人们在生活中过有道德的生活,则人性得到发扬。反之,远离生活的德育则是低效的,任何脱离生活的道德教育都是畸形的,阻碍了人性的发展。

4、生活是实现德育最有效的途径

生活是变化的,现实生活的变化及其所发生的或内含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的变化必然对道德教育提出新的要求。生活的变化要求道德教育必须直面现实,道德教育必须以其当时的社会生活为基准,经过理性的反思找到自己的生长点。具体来说,就要求道德教育积极对现实生活中的伦理观、道德观的转变做出相应的调整,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设计出与生活的变化相相协调的道德教育目标以及道德教育内容,不能将道德教育停滞不前,向学生传授那些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并不能对生活产生实际的指导作用的呆板的道德教条。只有这样做,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世界中,道德教育才能够长期不绝的发展下去。由此可见,道德教育以生活为基础是现实生活的必然要求,生活是道德教育发展的最有效的途径。

三、生活德育的实现途径

(一)从生活中取材,确立生活德育实施原则

1、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德育要贴近生活,首先要将德育的主体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不能远离生活,脱离生活。这就要求德育要以人为本,联系生活,按照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做到生活过程德育化,德育过程生活化。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要求道德教育要关注个体的生活,从学生整体的生活过程出发,使学生主体通过现实生活体味有道德的生活并实践道德生活。引导学生在个体生活实践中形成完整的精神生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创新生活,把握生活,主导生活,并以文明健康的方式享受新的生活。

2、按照学生的生活空间顺序,确立以生活为中心的德育

按照学生的生活空间顺序,要关注、指导和引导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具体来看:首先,在学校生活方面,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其次,在家庭生活方面,针对不同生活阶段的受教育者道德教育方式要有所不同。最后,在社会生活方面,我们要制造各种各样的条件引导受教育者关注并参与社会生活。总之,要将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道德教育有机结合,指导受教育者过有道德的生活。

3、从学生所处的生活空间取材

从学生所处的生活空间出发,将德育工作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以便学生个体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将道德教育融入生活,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个体。学生的道德水平的提升是循序渐进的,是长期性的,不可能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就“功德圆满”。学校的德育只是生活德育的一小部分,应当结合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对学生个体进行全方位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贯穿生活的全过程,这样,个体在生活中才能形成良好的德性。

从生活中取材,还应该从学生的所有生活空间、从学生的人际交往方面选择,而不应该忽略、回避或抛弃儿童生活中的某些方面。这就意味着:一是要对学生的生活领域进行全方位的审视,把以前未被纳入道德教育内容范围之内而又富有道德意义的领域重新纳入到教育的视野中去。二要对学生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开展教育,把它们作为道德教育内容的一个重要来源。

(二)通过实际生活在践行上下功夫

1、从近处做起,从小事做起

学校开展道德教育,要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精神面貌的实际出发,不能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不提学生做不到的要求,也不提大而空的口号,而是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把握好教育的切入点,细微之处见精神。

德育的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只重课堂教学,使德育成了某一门课、某一种教材、某一些老师、某一个机构的任务。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时代的发展变化和青少年生活实际脱节,缺乏让学生亲身体验、自觉实践、自主参与、自我教育等形式。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从近处做起,从小事做起。

2、注重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不能单靠课堂教学形成的,还需要在实践中通过切身体验和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养成。在实践中不断确立道德信念、自我修养、锻炼意志、规范行为的过程称为“养成教育”。“养成教育”是一种研究人们品德形成过程的德育方法,对品德结构整体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它使受教育者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反复的经受锻炼,养成具有道德规范性的道德习惯和道德行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源泉,在德育中实施“养成教育”符合道德认识的规律。丰富的道德实践是认识的根本,道德实践的锻炼过程也就是“养成教育”的过程。它在人们道德的感性经验有了一定积累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履行各种行为规范,经受检查、评价等来丰富他们的道德生活实践,上升为对道德理性的认识。

3、拓展生活空间,建构生活德育的环境

学校是以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为依据,以满足儿童生长、生活和发展需要为目的的制度化生活的社会组织机构。学生一天中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因此,学校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学生获取道德情感体验的主渠道。但是,学校生活不是学生唯一的生活空间,应该让学生从课堂生活走向课外生活,由校园生活走向社区、家庭生活,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生活能力,逐步提高生活质量,了解生活知识,理解生命意义,掌握一定的生存技能。

学生生活是现实的生活,不应该是枯燥乏味的,应让学生回到具体的、生动的、客观的现实生活中,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多走向社会,拓展学生生活空间。

道德教育与生活关系密切,无论从现实还是理论上讲,生活与德育不可分离,道德教育在生活中生存和发展,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德育通过实践指导道德主体的道德发展,即实践道德生活,从而过有道德的人。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我们一开始生活,我们就开始教育自己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内含着极大的教育空间,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发现,如何去挖掘,如何去采纳,如何去运用。现实的德育已经离生活越来越远,德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德育。我们在现实教育中确立过有道德的德育目标,要在生活中以真实的人为依据,以现实的、完整的人生为目标。道德教育意味着让人在生活中成为生活中的人。

【参考文献】

[1] 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人民出版社,2005.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M].东方出版社,1996.

生活德育范文第2篇

一、模拟真实情境,引发学生道德行为

德育与一般性的知识传授、教学技巧不同,它是心灵的塑造、品格的培育、行为的养成。所以不能把德育封闭孤立起来,而应该从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中走出来,让德育根植于火热的现实生活和学生特殊的生活世界里。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在很早就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生活教育”理论,其真谛是教育从生活中来,教育服务于生活,教育不能拒绝生活。我们不能将我们的孩子与实际的生活环境隔离。

我校的德育工作也努力遵循着“教育即生活”的理念。本着“活动中育德,生活中育人”的原则,突出“活动”与“渗透”,强调“实践”与“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人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

我校还在学生的安全教育方面进行了不断的尝试。如交通安全教育,交通事故对未成年人来说,是容易忽视同时也是威胁最大的一类事故。如何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对于交通安全最重要的不是你懂不懂得这些交通法规,而是你能不能自觉地按要求去执行。为使学生知行合一,学校将现实生活中的交通规则迁移到我们的校园内,我们将交通标识、交通法规搬到校内。在康乐小学的校内路面上、楼梯上出现了双黄线、单黄线、虚线;在楼道的拐角、丁字路口、十字路中出现了斑马线;校园“路面”上不时有身着交警正装的小交警在执勤。小交警将交通安全教育与学生在校日常活动联系在一起。制定了《康乐小学学生日常行为管理条例》,劝阻处罚的内容主要有:逆行(主要指学生在上下楼梯、通道内的行进)、超速(在楼梯、通道内冲跑)、追尾(行进间推攘、打闹)、超载(背着同学行进或上下楼梯)等等。小交警开具“红单”及时表扬突出的同学,每周一国旗下讲话后都给予表扬,并颁发由校长亲笔题写的“表扬卡”。另一方面小交警也会行使职权对在校内所发生的各种违纪行为的同学进行劝阻、警示情节严重的给予开罚单并进行相应的扣分。每位学生一学年12分,扣满12分则必需参加学校交警小队组织相关辅导、学习活动。经考试合格后方可再获得12分积分。

场景化的校园为落实交通文明行为提供了保障。学生长久在这样的场景中浸染,自然而然就养成了文明交通的行为习惯,这种习惯也自然而然地迁移到了校外的社会文明交通行为中。因此,学生品德、习惯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深处的道德情感、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

二、营造仪式氛围,引导学生道德体验

当前我们的国家、社会正不断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对人们产生极大的影响,尤其对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世界观的影响。学校德育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紧迫。几年来,学校将仪式与典礼教育作为我们推动德育工作的燃料,恢复学校文化的凝聚力,使学校更加充满活力。学校把仪式教育与“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真正投进感情、融进其境,在仪式中强烈感受到特定精神文化和内心深处自我要求的召唤,让学生在主动的实践体验中获得特定的精神文化营养。仪式能够表达一种精神意念,把人们的情绪调动起来、集合起来,使仪式的意义得到表现和强化。

如每周校园里神圣的一刻—升旗仪式。学校成立了护旗仪仗队,由学校的鼓乐队和护旗手组成。每次仪式开始,鼓乐响起,身着正装的仪仗队员们手擎着国旗、校旗,在护旗手的护送下,神情庄重,步伐整齐地走上升旗台。在嘹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少先队员们致以最神圣的队礼。此时全场国歌嘹亮、旗帜飘扬,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精神在孩子们的心中油然而生。而旗手和护旗手的成员是前一阶段各班的文明礼仪标兵,能成为一名光荣的升旗手和护旗手成员,是很多学生的愿望,他们规范的站、立、行乃至一举一动都对全体同学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

国旗下讲话的内容每周的形式也各不相同,有校长、教师、学生、家长或社会知名人士的讲话,有班级与个人的才艺展示,有对优秀学生及班级的表彰并配以颁奖词的宣读,还有师生社会实践成果的展示等。这些不断更新的活动内容为庄严的升旗仪式与典礼赋予新的亮点,给师生以庄重、生动、愉悦的感受。

除了每周常规的升旗仪式,每年的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是学校最隆重的两个仪式。如毕业典礼分为四个环节:回顾六年—感恩师长—展望未来—篝火晚会。回顾环节,孩子们重温陪伴六年成长的校歌,跟着儿时哼唱的儿歌回顾六年成长的剪影;感恩环节同学们对老师们、伙伴们娓娓道来心里的话、感谢的事;展望环节毕业生从老师手中接过沉甸甸的毕业证书庄严宣誓,最后用歌声、舞姿告别母校、展望最好的未来。真正通过典礼活动让学生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学校,让学生向往学校、留恋学校、热爱学校,难忘自己经历过的那一段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毕业典礼中,学校将舞全交给了毕业班的孩子们,各班孩子各显神通,突破自身极限,所有的孩子都站上了舞台。四个班的孩子,四个不同的性格的班级,呈现出一样团结的力量,一样纯真的期盼。节目中没有华丽的服装、道具,没有精湛的演技,有的是孩子们难以割舍的师生情、和朋友之间的友情。最后的篝火环节,在3名身着LED灯服饰的孩子的带领下,篝火推上广场中央的舞台,孩子们围着篝火跳起了兔子舞,带着对美好未来的生活的憧憬,带着老师们的祝福,带着家长们的期望,小学阶段的生活画上了一个快乐的句号,让毕业典礼成为学生终身难忘的记忆。

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仪式体现了一定的社会秩序与社会关系,并表达了某一时代人们的意识观念,思想情感等等。在精心设计的仪式的氛围中学生身临其境,使教育能够打动心灵。当然,仪式与典礼应该与学生生活与社会实际相联系,让仪式、典礼不落入俗套,可以开拓思路。参与者不只限于全校师生,可以邀请家长、校友、专家和社会各界人士参加;仪式、典礼的地点可以不在学校,可以走进社区、走上街头、走进大自然;形式可以是社会实践活动、主题教育、文艺表演、爱心捐助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引导学生道德体验的作用。

三、创建民主班级,引导学生道德规范

班级应该是学生的班级,班级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为学生提供服务的重要场所。“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应该成为班主任工作的黄金法则。

1. 在班级建设中影响学生

创建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最优资源。班集体是学生成长最直接、最有影响力的课堂。积极向上的氛围是无形的力量,它能引导人、陶冶人、教化人,塑造美好的人格。学生在班级里,通过集体的共同学习与生活,养成行为规范,积累社会经验,逐步培养个人在集体中的角色意识、责任意识、平等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班级可以成为学生个体发展的场所,同时班级也是学生个体与群体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重要阵地,学生在班级的各种教育活动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为今后转换社会角色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班级建设中,学校也鼓励学生自己设计班级品牌。在讨论基础上拟定各自的班名、班风、班训,设计班徽,创作班歌、班级铭言等。这些以文字或图画形式存在的品牌标志成为凝聚班级人心、提炼班级精神、展示班级风貌的目标所在,更时常提醒着孩子们的主人翁意识,激励着孩子为争创品牌而努力。

2. 在班级管理中锻炼学生

班级无小事,事事皆育人。学校生活有一部分活动是每天周而复始的进行。例如,学习活动、两操活动、课间活动、卫生清扫、红旗评比、班务、校务等常规活动,就在这些看似普通而平淡的活动中,塑造了学生不同的人生。因此把常规活动做实做出特色,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更易于产生德育认识。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现在的学生有着浓厚的参与意识,渴望班主任能给他们参与管理的机会,学校要求班主任大胆放权,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参与班级管理活动,时时处处体现对学生的最大尊重,有意识地锻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组织及参与竞争的意识与能力。几年来,学校实行“岗位竞争制”“班级工作承包制”等,积极引导、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实践证明,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有助于充分挖掘和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学生做班级的主人,有了主动权和发言权,对班级的责任感、使命感和集体荣感就被激发起来,工作起来就有劲头,创造性才会大。

3. 以班级的主题教育活动塑造学生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往往能将抽象的道理、空洞的说教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活动的过程其实也是教育的过程。任何班级都有形成积极班级精神的潜能,任何学生都有通过教育获得积极发展的需求。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按照学校的计划,班组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假日小队活动。在活动中,学校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大胆设想、安排,自己则以合作者的身份与他们共同商讨,提出参考意见,不过分干预,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学生,由学生自己总结活动的得失。通过活动,学生才能得到了展示交往的品质、活动的能力得到了提高,积极进取,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得到了培养。应该说,活动有助于学生间的了解、交往与人格完善并能促使学生尽快融入到集体这个大家庭中,活动也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让教师走近甚至走进学生心里,产生了互动发展的亲情。

四、组织实践体验,引导学生道德感悟

德育实践活动是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抓住学生中的焦点问题,有主题、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一种教育途径。如果能注重“体验”和“感悟”的教育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参加的欲望,使学生主动愉快地投入,德育实践活动就可成为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动力。学生只有在活动中才能训练、验证、实践道德规范,丰富自己的道德认知,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需求、信念和行为。

如每年的春秋游活动,都是单一“看”“玩”“吃”的单调活动形式。去年学校确定了秋游主题:“远足”。希望通过组织孩子长距离的徒步活动,引导学生践行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优秀品质。目的地设置在距离我校不远的仙岳山公园。为了配合引导学生体验吃苦耐劳,同时提倡健康饮食、节省开支,行前学校老师特别强调,要求同学们不带零食、饮料,不带精致奢侈的食物,提倡带自制的五谷杂粮食物和白开水,老师们的午饭也和孩子们一样是自带的温开水和白馒头。一样的秋游,却是别样的感受。

去年的“六一节”,学校也改变以往游园的传统活动模式,寓德育于体验,开展手拉手爱心义卖活动。我校学生电视台派出精英记者团,走访我校的“手拉手”结对学校世纪学校。世纪学校的简陋,小伙伴们艰苦的学习环境给小记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参加爱心义卖,帮一把我们的小伙伴吧!”回到学校的小记者们制作成宣传短片,在校园电视台的播出时间向同学们出号召。节目播出后,影片中那教室的斑驳墙面和学生的灿烂笑脸形成的鲜明对比引起了大家深深的思考。在厦门这座现代化城市,竟然还有这样一群同学们,他们的学习条件如此艰苦,但他们仍然在坚持学习着。

倡议播出之后,同学们、老师们、家长们甚至社区的爷爷奶奶们全都迅速地动员起来。六一义卖当天,跳蚤书市、爱心果汁铺、丝袜花制作、墨宝轩各种奇思妙想的义卖创意纷纷涌现出来。在这里孩子们亲手制作,体验动手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制作体验,而这制作的成果将成为今天的义卖主角,帮助“手拉手”的小伙伴们。

生活德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传统德育 生活德育 现实生活 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1 传统德育的困境

道德与生活本是一体的,道德离不开生活,脱离了生活的道德就会变成僵死的条文和抽象的法则。传统德育就是脱离了当代社会现实生活的道德教育,只注重道德知识的教与学,道德思维能力训练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忽视了人德性的培养,造成了道德教育的异化,道德本真的丧失。

2 生活德育的内涵

生活是道德的起点,也是德育最终要回归的地方。人总是在生活中追寻更为美好的,有意义的东西。作为生活的构成因素的道德就是生活意义的建构方式之一,所以人们追求道德,在生活中学习道德,拥有道德后又通过生活展现道德。生活德育让人通过过有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在生活中体验领悟道德,从而提高自身德性,过善且美的生活。其具有如下特征:

(1)完整性。从生活内容上看,生活既有好的方面也有坏的方面,传统的学校德育似乎总是有意地回避真实的生活世界,只呈现给学生生活中好的一面,学生在这种所谓的“保护”下失去了自主选择和认识生活本质的机会。生活德育则承认生活中坏的方面的存在,并以积极客观地态度对待它,挖掘它的道德教育意义,通过它去激发学生内心的道德矛盾,引起学生的道德冲突,从而进行道德反思,检验自己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在自我教育中促进德性的发展。

(2)民主性。学生是道德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道德学习的引导者,而不是道德规则的权威者。但是在传统道德教育中,学生却成为道德规范的接受者和执行者,教育者是道德规范的制定者和实施者,这样的师生关系不利于学生的道德学习,即使学生接受了道德规范也只是服从于教师的权威,而不是真正地从教师那里理解和接受了道德规范。生活德育强调的师生关系是相对民主,平等,自由的,教师与学生同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这样有助于师生之间互助合作,双向互补,共同发展。

(3)实践性,德育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实践性是人的本质特征。道德品质的形成是学生以自己的生活世界为基础,依据自己已有的德性结构和生活经验,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下自我建构生成的。生活德育就是让学生在亲身参与的生活与实践活动中感悟道德的脉搏,反思自己的道德行为,追求自己的道德理想,并将道德知识通过实践内化成道德品质。

3 生活德育相对于传统德育的突破

生活德育作为新的德育方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远离生活实际的传统德育的批判,并对德育实效低反思的结果。生活德育相对于传统德育,从德育理念到德育实施都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生活德育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德育的对象是人,所以德育工作应该是精神性的,影响人心灵的活动。如果仅仅把德育当成服务社会的工具,忽视了人性的发展,就违背了德育的初衷。以人为本的生活德育理念具体运用到学校德育实践中的创新之处:

(1)德育目的的本真性回归。德育最终目的应该是为了人的发展,人的自我实现,人的幸福。将规范性与约束性视为道德本质的传统德育偏离了这个方向,重视如何将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这样就片面强调德育的社会功能,否认或贬低其个体,在这种思维主导下,德育目标只强调社会的道德要求而忽视了(下转第225页)(上接第221页)个体的道德需要。生活德育坚持德育正确的方向,既重视德育的社会功能也重视德育的个体功能,以人的自我完善来促进社会的发展。

(2)促进新型德育课程体系的建构,扩大德育课程外延,融通德育与生活世界的关系。新型德育课程体系由认知德育课程,活动德育课程和隐性德育课程三部分构成。认知德育课程是系统化传统道德文化精华和现实社会中有道德蕴涵的道德资源,根据学生道德品质发展规律,以道德知识的形式授予学生发展其道德认知能力。活动德育课程是规范化学生的个体经验,让学生通过道德实践来激发道德情感培养道德意志产生自主的道德行为。隐形课程是规范化在学校情景中对学生产生影响的那些隐蔽的、无意识的、非正式的道德教育因素。

(3)德育过程生活化,更注重个体的动态参与。外部的德育影响如果不经过德育主体的自主选择,亲身经历和内心体验是不能产生作用的。所以德育培育过程应从个体的生活实际出发,关注其道德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去创设有价值的生活场景,让个体根据自身已有的道德结构进行自主地道德选择,使得外在的社会道德要求与个体内在的道德需要相结合,并在不断地体验中发展德性。教师应该在学生进行自主选择的同时给予必要的有效的理智指导。

生活德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活 德育 提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即德育,德育为生活。生活——德育——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学生日益扩展的生活,就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源头活水,思想品德教学的生活化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自觉践行道德原则,追求更高境界的德性生活。

一、依靠生活,挖掘生活化的资源

初中生日益扩展的生活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起点。教师要善于把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充实到课堂教学中来,作为教学资源来使用。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架起生活与知识、知识与体验的桥梁。

如教学《做个聪明的消费者》,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包装袋:

1.说说这些信息有什么作用。

2.汇总结果,包装袋上有生产日期、使用说明、注意事项等。

3.围绕在购物中常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1)吃了没有生产日期或过了保质期的食品可能出现什么后果?

(2)买了没有生产厂家的产品可能出现什么问题?

(3)吃药应重点看说明书的什么内容?

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直接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通过引导学生回忆曾经经历的生活、参与生活化的活动、亲自动手动脑亲切体验德育知识,从而把道德教育寓于学生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润物细无声的生活中形成,提高了道德教育的效果。

二、体验生活,形成认识激情感

思想品德教学不能没有学生对自己生活的道德体验,要通过学生对生活的道德体验,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学会行动,从而形成自己的道德认识,激发自己的道德情感,进而追求德性的生活。

如《宽厚待人》这课开始,老师借助小品《请原谅》设置问题情境,制造悬念:当你的个人利益受到损害,或者无故蒙受委屈、冤枉和被他人误解时,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学生学习、探索新问题的强烈欲望,有的同学探询,有的高高举起了小手。

再如学习《情绪是可以调适的》,发下快乐手册,提示并激励学生:当你烦恼的时候,记得打开“快乐卡片”看看快乐赠言,回想这节课的内容;当你快乐的时候,也别忘打开快乐卡片,把你的快乐写下来。课堂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在鲜活的生活中才能真切地体验到“只要你用心寻找,快乐无处不在”,从而使学习主题得到了升华。

我们要燃起学生体验生活的火光,让学生走进自己的生活,分析、判断、比较,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激发道德情感,达到悟理育情的德育目的。

三、回归生活,提升境界,过有德性的生活

指导学生从课堂回归生活,用掌握的知识指导现实生活,不断提高境界,过有德性的生活,是思想品德教学的归宿。因此,教师应该有目的地要求学生开展采访、调查、访问等形式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让课堂教学再次回归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利用掌握的知识指导自己解决问题。

生活德育范文第5篇

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在课程中渗透德育,并在每一门学科的课程标准中都有关于“情感和态度”的目标,强调要把德育过程和智育过程有机结合起来,使教书和育人融为一体。学校中德育活动最有效的载体就是课堂教学。只有增强课程意识,使德育工作主动运用课程、整合课程、创建课程,才能使德育工作真正找到落脚点,真正发挥课程服务于育人目标的作用,深化德育的实效性。同时,新课改倡导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关注青少年的现实生活质量,在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索性学习中,营造丰富、积极、有意义的校园生活,以一种全新的理念构筑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学校新德育。

中小学德育重在教学生学会做人。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我们要依据新的课程标准,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了解、认识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而,根据学生的需要,以解决学生中的现实问题为目的,可进行一系列的主题系列活动课堂教学。从学生生活取材,用于指导学生的生活,使品德养成教育成为中小学生的自觉要求。通过亲历过程――体验情感――规范行为――自悟道理,促使学生品德心理的健康发展。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活”的源泉。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基础,多做生活调查,让学生通过借助已有的道德经验,为学习“铺路搭桥”,为实现该课的教学目标起到铺垫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摒弃从课本到课本的教学,改变以课本内容为中心,让学生在课本中找答案,提倡以学生的需要为目标,让学生愿学、乐学,更多地接近生活。虽然我们强调道德素材来源于生活,但都是通过老师进行了认真筛选并适当加工处理后的人和事,毕竟是典型的、高境界的,甚至是较为理想化的教育材料,因此,新课标还特别强调要加强实践教学,促进学生的知行互动,使学校德育逐步走上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的道路。